‘壹’ 3D电影有几种类型
1、空分法:
电影院中普遍采用。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2、不闪式:
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 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
3、互补色:
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4、时分法:
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
5、光栅式: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1)电影院3d模式电影扩展阅读:
不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有关专家提醒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在恢复期内不可经常观看3d电影,在3个星期内最好不要看3d电影。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平时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看后感觉会比较高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
眼睛长时间处在光芒较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就会使周边虹膜堆积,房角变的更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另外电影画面场景惊险刺激,可兴奋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贰’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一般是什么格式
电影院里的3D电影,分为下面3种形式:
双色3D,包括红蓝、红绿等。
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分时3D,也叫电子快门式3D。
这三种要带不同的眼镜观看,所以影院的3D电影给您配备的眼睛也有差别。
拓展资料: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叁’ 为什么现在中国影院的电影普遍都是3D的
其实很简单,因为所有电影的参与者都想赚更多的钱。
同样的电影,3D的电影票价一般要比2D的贵3~5元,在同样的场次下,更高的票价就意味着更多的票房,也就意味着从制片方、发行方、到院线、影院的整个电影产业上中下游都能赚到更多的钱。在中国的电影市场里,3D电影场次也已经超过2D,人次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3d制作
与此同时,对片方来说,转制3D的成本却又非常低廉。因为现阶段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中,多数的3D版均为2D转制的,一位从事相关工作的业内人士向壹娱观察透露,尽管《泰坦尼克号》在转制的过程中花了1800万美元,但大多数片方并不愿意如此下功夫,如今国内转制一部电影,500万人民币的预算已经算不低的了。因而现如今对于绝大部分片方来说,只需花上不多的钱,就能在市场上获得数倍于此的受益。
‘肆’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是利用什么原理播放的
电影业在最近几年内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快速的了。而随着前些日子电影院的复工,也使得人们对电影的关注越来越高。我们现在在电影院看到的电影主要分为两种:2D电影和3D电影。2D电影就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普通的荧幕电影,而3D电影则不同,3D电影就是使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有延伸出屏幕的效果,进而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影像。相对于2D电影来说,3D电影会带给我们更多的真实感。那么很多人就好奇,荧幕是一个平面,怎么会将画面延伸出屏幕呢?其实这主要是利用了我们两只眼睛的成像不同的原理。通过特质的镜片,使得我们接收到的画面仿佛是在现实中一样,会有更加逼真的观影体验。
以上就是关于3D电影制作原理的介绍,欢迎各位补充。
‘伍’ 电影院3D电影原理是什么
3D电影就是立体电影,原理就是:
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
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
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5)电影院3d模式电影扩展阅读:
1、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的现象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2、而最早出现立体电影的是在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3、立体电影照片可应用到艺术人像写真、个性婚纱摄影、时尚儿童摄影、宠物宝贝摄影、商业产品摄影、室内装潢摄影、建筑雕塑立体展示、旅游风景摄影等等。
‘陆’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一般是什么格式
电影院里的3D电影,分为下面3种形式:
1. 双色3D,包括红蓝、红绿等。
2. 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3. 分时3D,也叫电子快门式3D。
这三种要带不同的眼镜观看,所以影院的3D电影给您配备的眼睛也有差别。
‘柒’ 电影院放映3D电影,究竟用的是什么原理
3D电影,这里的D指dimension,就是维度的意思,2D则表示二维,如果用一个坐标轴表示一个维度的话,那么两个相互交叉的坐标轴就会组成一个二维平面。同样的,在二维平面上再增加一个坐标轴的话,那么就会形成三维立体空间。3D电影就是让我们所看见的物体延伸出屏幕一样,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的效果。那么,明明只是一个平面的幕布,它是如何在我们的眼前展示出三维效果,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呢?
上图中上面那棵树离我们更近,但是树比较小,而下面这棵树更大,距离更远。于是问题来了,上下两种情况中,树在我们眼睛中成的像却是一样大,因此,上下两种情况,我们眼睛中所感受到图像的视锥细胞所占的面积是一样大的,两者并没有区别,于是,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一模一样的,空间位置也是一样,这种错觉会使我们无法分辨物体的实际距离与大小,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看见的物体小是因为它真的小还是因为距离远导致的。
‘捌’ 电影院看电影有3D和2D的区别,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每到电影院,我们看到的电影类型有2D、3D、IMAX。这些你真的了解么?这之间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纵观电影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每一次的电影技术革新都成为一个里程碑。以上提到的2D、3D、IMAX是目前最主流的三种电影放映格式。电影院看电影有3D和2D的区别,那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至于IMAX电影,也有真伪之分。所谓真IMAX,是指前期使用特殊的65mm胶片及其IMAX专用摄影机拍摄,后期冲印成70mm胶片格式的电影,而不是使用传统的35mm胶片,这使得真正地IMAX电影在成像质量上有着质的飞跃。所以,有条件的影迷,还是选择IMAX电影吧。
‘玖’ 3D电影有几种类型
3D电影的类型有:空分法、不闪式、互补色、时分法、光栅式、普氏立体、观屏镜、全息式、快门式。
1、空分法:电影院中普遍采用。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2、不闪式: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 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比如,除了在一米以内站着、坐着或者用非常不正常的姿势观看电视以外,在3D电视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没有任何问题的。
唯一缺点是播放1080p时只有540p,也就是画质减半,导致效果不明显。
3、互补色: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4、时分法: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应用得最为广泛,资源相对较多
5、光栅式: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6、普氏立体:这是一战后的一位老兵发现的一种看立体的方式(国内叫过全真立体),这项立体电视技术与原有各种制式的电视设备兼容,其原理是在拍摄立体节目时,让摄像机向左或向右匀速移动,主要是运动立体的效果。
观众看节目时,戴上一付对应左移或右移的特制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一个是透明的,另一个是半透明的,成本低廉,如果不戴眼镜和看普通电视没有区别。这项技术面临淘汰的原因是左移与右移所拍的片子与观看带的眼镜容易混淆,造成立体效果不明显,而其兼容性好的特点又被过度炒作,八十年代起,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几起几落。
7、观屏镜:以前专用于看立体相机拍的图片对,图片对一般左右呈现。缺点:看图像或电影时最多只能是屏幕一半大小;优点:非常清晰。
8、全息式:在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是立体的,不用立体眼镜。价格是贵得出奇,只在科技馆有展示。
9、快门式:该类型眼镜安装有电池,在使用时打开开关使用,效果较光栅式有明显提升。
(9)电影院3d模式电影扩展阅读:
4D电影和3D电影的不同:4D动感影院是相对3D立体影院而言的,就是在3D立体影院基础上,加上观众周边环境的各种特效和专业动感座椅。
环境特效一般是指闪电模拟/下雨模拟/降雪模拟/烟雾模拟/泡泡模拟/降热水滴/振动/喷雾模拟/喷气/喷雾/扫腿/耳风/耳音/刮风等其中的多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这就是当今十分流行的4D动感影院。
由于4D影院中电影情节结合各种特技效果发展,所以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
4D影院的发展非常迅猛,4D影院的表现形式也根据人们不断提高的娱乐需求有了很大的发展,平面银幕方式的4D影院正受到环幕方式的冲击,而新型特技座椅配合动感平台,又使4D影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在进入21世纪后,大直径、多画面的柱面4D影院逐渐成为主流。尤其是柱面银幕4D影院的出现,各种动感平台,旋转平台,轨道车也根据剧情进入影院,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4D影院类型。
‘拾’ 电影院3D电影如何观看 我第一次看3D电影 麻烦讲一下详细过程
3D电影和一般的电影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需要带3D眼镜(如果近视就要带两个眼镜,对你的鼻子也是一种考验),如果是看3D IMAX的影院的座位需要注意一点,不要太靠前面,中间的位置在那里都是最好的。注:有的电影院不发3D眼镜,需要自带。
(10)电影院3d模式电影扩展阅读:
立体电影(3D电影),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好莱坞推出了的第一部电影。
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把观众从感官上带入到电影里面。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的现象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让人们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这就是今天3D眼镜的原理。
3D电影在国内大范围上映始于2008年的《地心历险记》。过山车般身临其境的美妙感觉,近在咫尺的细微生物、呼啸而过的珍奇异兽……100元的高昂票价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让该片在有限的80块3D银幕放映27周,票房达6700万元,平均每块银幕票房80万元。以票房3.2亿元的《赤壁》(上)为例,它在3600块银幕放映合每块银幕票房8万多元。比较两部影片,3D电影平均银幕票房数是普通影片的10倍!让一部卖座的电影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设备的投入,堪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