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欧洲三大电影节是哪些
欧洲三大电影节分别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1、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英文: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狮奖”,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于每年8月至9月间在意大利威尼斯丽都岛举行。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之间,威尼斯电影节是诸多世界电影大师的摇篮。
2、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亦译作康城或坎城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立于1946年,因兼有大海(Sea)、美女(Sex)和阳光(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初是为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而创办,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戛纳国际电影节于每年5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3、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英文: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20世纪50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在西柏林创立。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为“金熊奖”,以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柏林国际电影节于每年2月间举办,为期两周。
(1)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后扩展阅读
欧洲三大电影节“三大满贯”获得记录
1、最高奖大满贯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夜》柏林金熊(1961)、《红色沙漠》威尼斯金狮(1964)、《放大》戛纳金棕榈(1966)。
罗伯特·奥特曼:《陆军野战医院》戛纳金棕榈(1970)、《西塞英雄谱》柏林金熊(1976)、《人生交叉点》威尼斯金狮(1993)。
2、最佳导演大满贯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狂野之爱》戛纳最佳导演(2002)、《血色将至》柏林最佳导演(2008)《大师》威尼斯最佳导演(2012)。
3、二等奖大满贯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1964年《马太福音》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971年《十日谈》柏林评审团大奖、1974年《一千零一夜》戛纳评审团大奖。
张艺谋:1991年《大红灯笼高高挂》威尼斯银狮奖、1994年《活着》戛纳评审团大奖、1999年《我的父亲母亲》柏林评审团大奖。
4、最佳男演员大满贯
杰克·莱蒙:1979《中国综合症》戛纳影帝、1981《奉献》柏林影帝、1982《大失踪》戛纳影帝、1992《大亨游戏》威尼斯影帝。
西恩·潘:1996《死囚漫步》柏林影帝、1997《可人儿》戛纳影帝、1998《浮世男女》威尼斯影帝、2003《21克》威尼斯影帝。
5、最佳女演员大满贯
朱丽叶·比诺什:1993《蓝》威尼斯影后、1997《英国病人》柏林影后、2010《合法副本》戛纳影后。
朱丽安·摩尔:2002年《远离天堂》威尼斯影后、2003年《时时刻刻》柏林影后、2014年《星图》戛纳影后。
6、终身成就奖满贯
让娜·莫罗:1992年终生成就金狮奖、2000年终生成就金熊奖、2003年终生成就金棕榈奖。
7、主演最高奖满贯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1960年《甜蜜的生活》戛纳金棕榈奖、1961年《夜》柏林金熊奖、1962年《家庭日记》威尼斯金狮奖。
巩俐:1987年《红高粱》柏林金熊奖、1992年《秋菊打官司》威尼斯金狮奖、1993年《霸王别姬》戛纳金棕榈奖。
❷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大
陈冲当年和刘晓庆拍完电影《小花》,大火。刘晓庆一路上扬,走到人生高峰。而陈冲却选择了远赴重洋。
陈冲既美国电影《大班》之后,在好莱坞也演绎一些其他角色。中年以后才又转战国内,在《太阳照常升起》等影片中,也有过些很好的表现。
巩俐就不说了,谋女郎出身,和张艺谋合作若干重磅之作,加之和张艺谋的恋情,一度风光无限。如今虽然也已经是高龄演员,但依然自带光环。气场满满。
个人觉得到了这个咖位,就没啥可比性了,不同的人生经历、生活轨迹。表演风格迥异、艺术造诣已经形成。
如果要说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人。都是人生定位清晰的演员。正因为如此,虽然时代变迁,但依然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且不可动摇。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山比天高?女演员能做到她们几个这个程度的,可谓凤毛麟角。就不必再分高低了吧?
1、个人感觉还是陈冲,虽然巩俐年轻一些、获得的名头多些、国际上的奖项多些、还是很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但是,就首创性、开拓新、革命性来说,感觉还是陈冲走得早、走得快、步子也相对大很多,可能很多现在的国际电影行家、机构对巩俐的评价要高些,国内舆论更是把巩俐推向了“巩皇”的位置了;
2、但我还是认为,在中国电影史上真正走出去了的、真正在好莱坞这个世界电影中心立住脚了的、对整个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有开创意义的、从华裔电影演员被世界承认的角度来看的,还是首推陈冲,而且非陈冲莫属;
3、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就不用说了,美、苏两大超级大国都封锁过中国,中国几乎是与世界主要国家绝缘的,联合国合法席位也是1971年10月恢复的,奥运会恢复参赛甚至到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了。那么,中国电影全面复苏是哪一年?
4、应该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0年恢复的第三届电影百花奖为标志的,而陈冲就是时隔十七年后,中国电影评奖的第一个百花女皇;而巩俐第一次获奖是1987年,还是当时并不被人熟知的柏林金熊奖,第一次获国内的金鸡奖就更晚了,是 1992年了;
5、陈冲只比巩俐年长4岁,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演员了,陈冲因主演《小花》一炮走红、大红大紫的时候,巩俐还在济南泉城中学读书;陈冲只身闯荡好莱坞,主演《大班》的时候,巩俐还在中戏读书;陈冲因主演《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巩俐因为主演《红高粱》才刚刚成名,成为了风头可以比肩当年陈冲那么大名气唯一潜在的明星;
6、陈冲的顶峰之作应该是《小花》、《末代皇帝》,还有出任导演拍摄的《天浴》;巩俐的代表作应该是《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相比之下,唯有《末代皇帝》是好莱坞获奖作品;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而言,巩俐是戛纳、柏林、威尼斯、东京等数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而陈冲也担任过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委会主席;巩俐哪些职位,其实跟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有关,而跟电影艺术本身关系似乎不是很大;
7、还有一点,就是巩俐再多的评委会主席都比不了的,陈冲还是奥斯卡金像奖评委,是好莱坞编剧家协会会员;陈冲是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的,英语比汉语说得都要流畅,而且常年生活在美国,在好莱坞圈子里出入,内在的那种国际范、国际视野、国际思维,肯定是巩俐比不了了;
8、就拿两个人的现状来看,同是最近上映的两部片子,巩俐是《夺冠》的主演,陈冲是《误杀》的配角,但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尽管巩俐的郎平是《夺冠》中最出色的,但跟陈冲比较一下,陈冲的功夫还是要比巩俐老道些,刻画人物的内心还是要深刻些,陈冲是那种骨子里面都出戏的人,是人戏合一、渗入到了角色灵魂中的人。
9、虽然两个人都已经加入外国籍了,但巩俐在国内比陈冲的活动范围要大,特别是因为有当今国内第一大导张艺谋呵护着,巩俐和陈冲,有点像一个是体制内的模范演员、出场的机会多、评奖的频率高,而一个是民间的武功高手、行走于江湖、混迹于市场、见好就收、闲云野鹤般的存在着,总体上感觉呢,还是老陈的武功强大些、江湖地位要高些。
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大?我觉得是巩俐,陈冲是曾经去老美好莱坞求发展多年,后来回到国内发展,偶尔表演角色,有时作个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大概是她成立了自己公司后的一些露面而已。
巩俐虽然已经出嫁,此前给大家留下诸多不灭的记忆,个人浅谈在国外电影节中,巩俐受过多次邀请包括去做评委,无论她的个人气质或者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中,走红毯都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就她俩而言:陈冲出国发展更早,而巩俐参演的国外电影都是国外大导演的邀请。陈冲是用美国的方式改变自己,而巩俐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中国民族的文化精神,就此说来:我感觉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
1、陈冲在1979年拍摄完电影《小花》之后不久,被意大利导演在停车场发现,由此她去国外拍摄了美国电影《大班》,在1990年才在好莱坞开始演绎一些角色。
2、巩俐比陈冲小四岁,从1987年的电影《红高粱》一炮而红,而获柏林第三十八届金熊奖,成为华语电影首部影片连获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及亮点。1996年巩俐的电影《菊豆》再获第四十三届嘎纳电影奖项。
本人回答的不够完全,仅从奖项上看巩俐获国际奖项较多,名气大振,应邀多次受邀做国际电影节评委,远比陈冲更优秀。
巩俐和陈冲都是老牌女演员,按资列陈冲在演艺圈最早出名,如今听到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让人记忆犹新,1979年陈冲演《小花》17岁就获得了百花金鸡奖,不同凡响,剧中的人物主演陈冲和唐国强,刘晓庆…都是实力派演员,那时《小花》这部电影,颠覆了70.80年代人对战争片的热爱,陈冲成为了许多人心中女神,包括刘晓庆,电影中的唐国强英资帅气。
唐国强和陈冲
那时阵冲很火,上过《大众电影》封面,她演的《未代皇帝》在影史中成为经典,获得了第六十局九个奖项,金马奖 评委团主席 ,2007年陈冲和巩俐为了两部威仑斯竞赛电影,两个人产生心结负相打压。
小花
1987年巩俐演的《红高梁》一炮走红,成为演艺界演技最好的女演员,出生于北方的巩俐身高体长,丰满迷人,很有气质,显露出东方女性的独特,她演的《红高梁》《秋菊》《大红灯高高挂》电影,还有和阵凯歌合作《霸王别姬》带有文艺,纪录性,比较封建的电影,演出女性被压抑又反抗意识,获得许多奖项,影响力极大,2020年9月25日参赛电影夺冠,
巩俐和阵冲
陈冲在最红的时候,她像电影里的小花一样,喜欢外面的花花草草,事业心重,后来到囯外去发展,在美国演了一部《大班》电影很火,让美国人觉的好奇,在欧美各地播放。当然年代不同文化程度也不同,时间久了,许多人对她慢慢淡忘了,被国人吐槽,都30多年的事情,那时阵冲在香港演出身价比较高,一般影片公司存在负担,所以阵冲在香港美国受重用的。
巩俐
陈冲性格潇洒的女演员,曾经在好莱坞拍一场戏几千万美元,随着年龄回国内。近些年阵冲又是演员又是导演,她自己导演的《天浴》获的了金马最佳导演奖,还导演了许多电影,2020年陈冲和张艺谋串友。
当然巩俐和陈冲影响力各有不同,都有独特之处,红高梁, 小花 经典。
两人都是属于国际影星,要论巩俐和陈冲谁在国际上影响力更大?当然是 巩俐 。
不过陈冲也很优秀,如果将问题换成谁的戏路更广,演技更好,那就是非 陈冲 莫属了。
那么言归正传,回到这个问题。
巩俐中国女演员数不胜数,独独只有她能称“ 皇 ”。
还记得16年的戛纳电影节,多少明星网红挤破了脑袋,只为在红毯上多争取几秒钟时间面向各国媒体,甚至有女星赖着不走,被强制性“请”走的,如此操作让人贻笑大方。
等到巩俐出场时,各国媒体沸腾,相机闪光灯咔咔不停,官方直接给了巩俐几分钟的开场特写,巩皇排面到位,气质拿捏的足足的,这影响力没谁了吧?
陈冲
作为巩俐的前辈,当然也是十分优秀的,不仅限于演员身份,她还是有名的导演,作品两次获得金马最佳。
但陈冲是属于“平淡”型的风格吧,不爱热闹,虽然每隔几年也会有作品问世,可在掀起一阵风波之后又突然销声匿迹。
现在她本人定居美国,论国内外知名度和地位,她还是略逊巩俐一筹。
地位与资源巩俐55岁,陈冲也到了59岁的年龄,对于这个年纪的女星,大多淡出圈内,或者演一些配角。
要看一个人的地位如何,此刻, 商业价值和 社会 资源显得无比重要。
55岁的巩俐现在和娄烨合作,2020年出演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同年主演电影《夺冠》中的郎平,全球上映。
在今年获得新时代国际电影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十佳电影女演员奖。
59岁的陈冲,在2016年友情出演了《如懿传》,2019年主演《误杀》,2020年友情出演《坚如磐石》,多是接演一些配角的戏份了。
看她的社交平台动态,目前是在沉淀状态,她将更多心思放在了家庭上。
结论综上所述,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谁更大, 巩俐实至名归 。
毫无疑问,是巩俐。
从巩俐到“巩皇”,她的成就和国民性接受度,在全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成为了一个传说。
巩俐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同一“缪斯”,是大陆电影在欧美最重要的符号,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演员这个属性本身。作品演技奖项星光荣誉,也许某一项她不是最强的,但都是最强之一,综合起来就是顶级的代表。两次欧洲三大主席,东京上海电影节主席已经可以说明她的国际分量了。
在A类奖项方面一骑绝尘:
1992年,第49届 威尼斯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秋菊打官司》。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漂亮妈妈》。
1993年,第43届 柏林 国际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2000年,第24届 蒙特利尔 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大奖。
2004年,第57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纪念大奖。
2019年,第72届 戛纳 国际电影节跃动她影——卓越女性电影人奖。
与此同时,在2016年戛纳电影节上,巩俐作为开场嘉宾,戛纳电影节官方给出了几分钟的个人特写,欧洲三大电影节表演奖得住、奥斯卡影后茱莉安摩尔,也仅能随其后入场,可见巩俐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影响和艺术成就。
与之相比的陈冲则较为逊色,她曾是百花奖史上最年轻的影后获得者,两度获得金马奖影后,凭借《天浴》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也曾多次作为颁奖嘉宾出席奥斯卡颁奖礼,是最早登上奥斯卡颁奖台的华人女星。
她主演的电影《末代皇帝》使她几乎上遍了所有的美国杂志封面,她同时是澳洲影后、南斯拉夫影后、沃克电影节影后,以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她也多次被美国《人物》(people)评选为全世界最美50人之一,曾担任柏林、夏威夷、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评委。
虽然成绩斐然又同时进军好莱坞,但陈冲相较于“巩皇”仍是不能与之并肩,巩俐的奖项和成就都远远超过陈冲,个人影响力更是独一无二的。
这么着说吧,其实是难分伯仲,但实际上巩俐确实影响力要大一些。
1、严格的说,陈冲是好莱坞影星,尽管她近年来也涉足华语电影,但对她的定位与介绍,应该是一位在美国发展的华人女演员、女导演。
陈冲是一个完全靠在好莱坞的打拼,而被美国乃至全世界观众认识的演员,这一点和巩俐完全不同。
陈冲当年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巨星,但她1980年代初去好莱坞后才发现,在国内得的那么多奖和名气,在好莱坞没有任何作用,于是她从头开始,在好莱坞从头做起。
当然,让她跻身好莱坞明星行列的,就是那部《末代皇帝》,当年《末代皇帝》拿了那么多奥斯卡,陈冲表演那么优秀,却连个最佳女配角都没被提名,足见好莱坞的门槛有多高,偏见有多深了。
就算是《末代皇帝》让她出名,之后她也没有马上在好莱坞接到好的戏,而是奋斗了好几年,才在1990年代初,终于拍到大卫林奇的着名电视剧《双峰》,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而在所谓的好莱坞A类制作,也就是大片级的电影,其实陈冲是很难挤得进去的,她多年来其实演了很多独立制作的电影。一直到1993年的大片《天与地》,她才演到妈妈这个配角。
这之后,陈冲就好莱坞和华语片都拍,并开始尝试当导演和制片人。2000年,她导演了电影《纽约的秋天》,虽然不是那么成功,但终究是和好莱坞巨星合作的大制作电影。
近十来年,尽管陈冲多半的精力是在华语片这边,但美国的作品依然还是在拍,比如《海明威与盖尔霍恩》、《双峰:遗失的碎片》,美剧《马可波罗》等,应该说,陈冲在好莱坞的影响力是有的,但没有巩俐大。
2 来看巩俐,她在很多国家,甚至是那里观众唯一认识的中国演员,比如某一次意大利着名演员索菲亚罗兰在接受访谈中,就说中国的演员,她只认识巩俐。
巩俐一开始演戏,就因为和张艺谋合作,频频在欧洲电影节亮相、得奖,所以她首先是在欧洲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红高粱》拿到金熊奖,让巩俐一下子被全世界观众认识。
《秋菊打官司》是威尼斯影后,这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后,含金量非常高。
她主演的《霸王别姬》更是拿到戛纳金棕榈奖,这样,巩俐在欧洲三大最重要电影节,都有影片得奖或她本人得奖。
巩俐最早演的国际制作电影,是好莱坞华人导演王颖的《中国盒子》
2005年,好莱坞A类制作大片《艺伎回忆录》,巩俐扮演初桃,这部日本背景的电影,女主角却多是华人女演员,这其实是华人演员的一个骄傲,因为当时日本真的找不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女演员来,所以只好找巩俐、杨紫琼和章子怡这样的华人女星。
2006年,巩俐又在好莱坞拍了《迈阿密风云》,扮演女主角,证明好莱坞对她的重视程度。
当时巩俐连续好几年拍好莱坞电影,2007年是《少年汉尼拔》
2010年拍了国际制作的《谍海风云》
2020年则拍了迪士尼的大制作《花木兰》
接下来巩俐还演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制作。
其中确认了的有着名导演马丁坎贝尔的《阿娜》
3、这样来说吧,巩俐是在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华人女演员没有之一,陈冲是之一,这就好理解了吧。
陈冲各方面都比巩俐在国际上的影响更大。从各方面文化素质,艺术修养陈冲强得多。
红玫瑰和白玫瑰、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势均力敌。
巩俐在欧洲的影响力较大,无论是戛纳,还是威尼斯,抑或柏林,巩俐在这欧洲三大电影节上的表现锋芒毕露。
陈冲在北美的影响力较大,优秀的语言能力,通过和好莱坞知名导演的合作,积淀丰腴,演而优后又执导,奥斯卡评审身份,陈冲具有独特的魅力。
巩俐和陈冲都是中国内地在国际上有名气的演员,相比之下巩俐要比陈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
她们两个都是长相很大气的女明星,身材高挑,陈冲五官比巩俐要漂亮,巩俐气质上要好些。陈冲的电影《小花》、《青春》、《末代皇帝》……,都很经典,并且通过电影《末代皇帝》得过奥斯卡多项奖项,从而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巩俐大家都知道是拍张艺谋导演的作品而在国外电影节得奖,打开国际的影视之门。
巩俐,经常被国际上一些电影节邀请作为嘉宾,她的影响力要比陈冲大些。
❸ 奥斯卡影后的历届名单
1,奥莉薇娅·科尔曼,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奥莉薇娅·科尔曼(Olivia Colman),出生于1974年1月30日英国诺福克郡诺威奇,英国演员。2016年,出演电视剧《夜班经理》。2019年凭电影《宠儿》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2,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Frances McDormand),1957年6月23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美国女演员、制作人,毕业于耶鲁大学。2018年,凭借犯罪喜剧电影《三块广告牌》获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3,艾玛·斯通,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艾玛·斯通(Emma Stone),1988年11月6日出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美国女演员。2017年2月,凭借在《爱乐之城》中的表演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
4,布丽·拉尔森,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布丽·拉尔森(Brie Larson),1989年10月1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美国演员、歌手、导演。2015年,凭借剧情片《房间》获得第73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5,朱丽安·摩尔,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朱丽安·摩尔(Julianne Moore),1960年12月3日出生于美国北卡罗兰那州,毕业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学院,美国影视演员。
2014年5月,摩尔凭借《依然爱丽丝》获得第72届金球奖剧情类电影最佳女主角。2015年2月,摩尔凭借同部影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并成为影史上首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和奥斯卡金像奖影后大满贯的女演员。
❹ 巩俐整过容吗
巩俐被称为“全球最美的东方女人”,她是第一个手捧威尼斯电影节大奖的中国女演员,戛纳电影节的特邀嘉宾,柏林电影节上的评委会主席。但人无完人,巩俐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
巩俐确实整过容,而且巩俐整容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不过巩俐虽然整过容,但是她整容的部位却不是大家所介意的,因为她整容的地方是牙齿,不像很多女明星大张旗鼓的坐下巴,做眼睛,做嘴巴,做鼻子,甚至全身整形,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从她刚出道时的照片来看,巩俐天生丽质,即使没有整牙齿也非常美。
据说巩俐当年考中央戏剧学院时,本来老师已经决定录取她,结果发现她的牙齿非常不整齐有过犹豫,但很快又有老师提出牙齿可以纠正,这才过关。
巩俐是8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她在87年参演了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一举成名,如果有认真观察的观众不难发现巩俐当时的牙齿非常不整齐,小虎牙一眼就能看到,牙齿的弧度不均匀,前后上下都有参差。
而到了电影《菊豆》中时,巩俐的牙齿就已经整齐了。
之后的影视作品中,巩俐频频露出自己的整齐牙齿,笑容和容貌都被衬托的更加标志,得体。
有媒体爆料巩俐整牙齿并非一次完成,她第一次整牙时做了六颗烤瓷牙,可能是因为当时为了怕影响演戏,也没有做牙齿矫正,而是直接做了烤瓷。
等到2000年以后,进行了第二次整牙,目的是为了再次大红大紫,带来好运气,她也确实在2006年因为与张艺谋再次合作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次大红大紫,成为影视圈里毫无疑问的大姐大人物。
《鲸鱼电影》编辑部 杉姐 答题
欢迎转发!欢迎评论!
巩俐应该整过容吧,在 娱乐 圈估计没有没整过容的女星,高晓松曾经说过,据他所知,在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没整过容的,只是整的程度的大小不同,巩俐整容估计也不是那种大动作的整容,虽然现在她本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而且皮肤还是充满了水份,但是她的五官和她刚出道时没有什么两样,这种整容可以算被接受范围之内。
有传闻说巩俐为了自己的脸蛋,特意到香港在脸上高额种植了"黄金丝"。这种"黄金丝植入手术"最初来源于英国,"黄金丝"是采用24K纳米金丝,再加入微量元素和骨胶原制成金丝植入皮肤,据说做完整张脸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当然钱对于巩俐来说应该是最不算事的事情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别说是巩俐这样的女星了,就是普通的老百姓,在脸上打打胶原蛋白和肉毒素的人也大有人在,女星本就靠脸吃饭,所以人家整整容还是可以理解的。再说了她们漂亮,我们看着也舒服,您说对吗?(dh)
巩俐的美是天然的,她没整过容
巩俐(Gong Li),1965年12月31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省济南市,新加坡籍华裔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联合国促进和平艺术家,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大使。
1987年首次与导演张艺谋合作而一举成名,随后主演的多部电影均获得国际大奖,巩俐被海内外广为关注,并成为首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明星。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2000年荣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位两度荣获国际A类电影节影后的华人演员。巩俐于1992年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内地唯一一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影后。
我觉得巩俐没有整过容。巩俐1987年主演电影《红高粱》走红。当年巩俐刚刚20出头,虽然在红高粱中的角色造型有点土气,但是却很接地气,也符合电影角色要求和时代的审美追求。
电影《秋菊打官司》中的巩俐长这样。可以和现在的大片比较一下,脸型和五官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妆容和整个气质变化不小,二十几岁的巩俐在演前几部电影的时候土气的像三十几岁的中年女人,却让她先后获得金熊奖、金狮奖、今棕榈奖等国际电影节大奖,也是首位获得威尼斯影后的华人。作为演艺圈的新人能够获得如此着实少见,巩俐也是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
巩俐之所以在世界影坛很出名,也是得益于她典型的东方面孔,在外国人看来很有辨识度,气质神韵都十分大气,不像现在的偶像明星个个追求锥子脸蛇精脸,巩俐看起来很舒服,而且特别耐看的那种。少女时代的巩俐长的很清丽端庄。
要知道八几年的人是这样打扮的,巩俐不仅美而且还特别“洋气”。
而且巩俐曾经说整容是不尊重父母,张艺谋也十分赞同巩俐,反对整容。巩俐如今已经五十多岁,女神风采不减当年,时光给予她的只有风华气度不见岁月痕迹。综上所述,我觉得巩俐没有整容,但是一些美容保养肯定是必须的了,不排除有各种除皱针啊、美白针啥的。
巩俐非常幸运,大学刚毕业就被张艺谋看中,参演第一部《红高粱》就大红大紫。尽管那个时候样子比较青涩,甚至有点婴儿肥,但那都是年轻人的样子,是非常正常的。随着年龄的一点点增长,在《上海滩赌圣》和《唐伯虎点秋香》里慢慢开始变女神了。如果因为年轻时候和现在成熟样子做比较,其实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
在九十年代巩俐已经走红全中国,包括港台地区。那个时候,尽管香港电影还没在内地播出,但是很多香港电影公司都纷纷向巩俐发出邀约,邀请她来主演电影。她和林青霞、张敏合作过《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在这部电影里,穿上古装的巩俐一点都不输给另外两个女神,三个人三个主角同台斗艳。可以说,巩俐的颜值放在整个中国电影圈,那也是非常能打的。
周星驰曾经在采访的时候坦言,自己非常仰慕巩俐,所以两人才会合作了两部电影,并且成为了很多影迷心中的经典。除了周星驰之外,刘德华也非常喜欢巩俐,两个人在年过四十后合作了《我知女人心》,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不管你承不承认,成熟有味道的巩俐对不少男明星就是有天然的吸引力,这也难怪老谋子当年和巩俐差了十五岁,却还是和她走到一起。
当然了,至于她割过双眼皮,调整过牙齿,这些其实都算不上什么整容。整容应该大刀阔斧的,想某些女明星动了脸颊骨、动了鼻梁骨甚至动了胸部,这才是真的做了整容。从整体来说,巩俐还是一个天然的大美女来的。
喜欢小虎牙时候的巩俐,超可爱啊,后来整没了,虽然更得体了,但少了可爱度。我还喜欢马伊利,包括她歪歪扭扭的小虎牙,笑起来好亲切,接地气。纵观连牙都整了的名星,好看是好看了,只是少了辨识度,更不用说连脸都削了的,各种小花我都记不住
看了评论都提到牙齿……装烤齿牙也叫“整容”啊?
那我从小十二三岁时就开始补龋齿,去年还整了五颗坏牙。我这也算是“整容”半生的人啦。
比较肯定地回答:没有。如果拔掉了她年少时期的小虎牙也算的话,那就没话说了。
当年她因为考电影学院,曾因为两颗小虎牙差点被刷,后来为了接戏,去掉稚嫩感,就拔掉了小虎牙。这是公开的,从来没有隐藏的。
但题目问的应该是对外貌和骨相上修改的那种整容吧,那种巩俐没有做过。
因为这些年来,巩俐的容貌轮廓基本没有变化过,还是那张脸,还是那个样子,经得起大荧幕上的各种特写,当然随着年纪增长,可能皮肤的状态不如年轻时候了,脸是稍微有了皱纹,变得松弛了,胶原蛋白明显流失,但是天生颧骨高,还是很能挂得住肉的,骨相在那里摆着呢,整过容的话,很容易看的出来的,尤其是上大荧幕。
从巩俐的第一部作品《红高粱》到后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风月》《活着》《满城尽带黄金甲》《归来》等等,可以看得出她的年龄变化,但是整容是没有的。
另外,如果巩俐动过的话,坊间的传闻早就出来了,还会等到现在吗,各种传媒就把她扒出来了。
而且巩俐还要整容,她要整成什么样呢?她又不打算像花瓶一样活着,人家拼的是演技,她最辉煌的时候,都是在忙着拍戏,哪里有歪门心思去整容去自毁前程。
******看更多 娱乐 推送、 娱乐 回答,请关注薛菇凉********
我觉得没有整容,传说中巩俐在几年前为了眼角皱纹高额种植了"黄金丝"。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整容,在他成名的那个年代美容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那时成名的美女都是天然的,年纪大后开始整容,可重照片上对比觉得巩俐没有什么变化。
我觉得巩俐没有整容,要有的话也是微整形,不属于整容。对于明星而已,尤其是女明星,微整形十分的普遍。巩俐作为国际上知名的女明星,充满了东方女人的韵味,即便是在国际市场上知名度也是很高的!
记得巩俐是八几年出道的吧,那会还是我还小,后来懂得看电视了,巩俐也已经很火了,在那个年代都流行自然美,而且巩俐自身素质不差!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❺ 一个巅峰息影,一个蒸蒸日上,张曼玉章子怡恩怨何来
好脾气的张曼玉曾公开在媒体面前放话,“无论给我多高的片酬,都不会与章子怡再次合作”,不禁让很多的人好奇,两人之间出现了什么恩怨是非,居然让一向被称为好脾气的张曼玉动气。
由世界小姐选美出道的张曼玉通过自身的努力入选了前15名,更是因此进入了娱乐圈,长相甜美可爱的张曼玉,十分的受欢迎,她本不是科班出身,更没有专业的演技训练,导致出道前的演技一直备受争议。
章子怡演15岁的少女被群嘲,张艺谋的预言成真了,永远不要拍电视剧,因为会毁演技,不得不说张艺谋非常的了解着章子怡。
56岁的张曼玉依旧保持单身,从荧幕前到荧幕后,身价过亿的她并没有过着奢靡的生活,而是非常的朴素,穿着平价的衣服,开着自己32年前的汽车,为了与家人在一起搬出自己的豪宅,更是热衷于慈善事业。
张曼玉在最巅峰之时选择了息影,虽然早已退出了江湖,但江湖却依然存在着她的传说,这或许就是被称为“曼神”的过人之处吧。
❻ 世界上最盛大的电影节日是什么节
知道电影节诞生于年月日,是一项推广电影艺术提高电影艺术水平的活动。也是为了奖励有价值有创意的优秀电影,促进电影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电影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通常设立各种奖项来奖励那些取得成功的人。电影节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大的甚至覆盖全球。
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和电影联合会的支持下,法国艺术行动协会成立。之后由法国工业部和商务部联合举办。成立于年,每年月日至日,最高奖项是金棕榈奖。柏林国际电影节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成立于年。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世界三大电影节。
最高奖项是金熊奖。其目的是加强世界各地电影人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的提高,柏林国际电影节最初在月举行,后来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自年以来它已经在月份举行了两周。自年起,柏林电影节隶属于商业柏林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年月,入选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委员会首任委员。
❼ 我国电影史上第一位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中都获得演员荣誉的是什么
张曼玉获得过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影后。史上第一个得奖的,应该是霸王别姬金棕榈大奖。目前还是我国电影史上获得的最高奖项
❽ 哪些演员拿过欧洲三大电影节影帝影后
叶德娴凭借文艺片《桃姐》获封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后 ,真是实至名归啊。
❾ 张曼玉:每失恋一次,就拿一座影后奖杯!
3月5日,林青霞出席《滚滚红尘》修复版首映会时,提到了主演之一的张曼玉,她说张曼玉当年曾经对她说“我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我一定努力把戏演好”。
这段陈年往事,让人们愈加发觉张曼玉身上的闪光点,她活得通透,真实可爱,追求自我,且不理世俗,哪怕二十年后也是一位奇女子。
张曼玉,于1983年参选港姐获得亚军及最上镜小姐,正式开启星途。
大家都认为张曼玉青春靓丽,眼神里充满了跳跃的慧黠,特别是那对小兔牙,笑起来十足十的娇俏。
但张曼玉却从不觉得自己漂亮。
她还在节目上当众表示自己从小手脚就很长,皮肤又晒得黝黑,也不懂得穿衣扮靓,一直是在妈妈的嘲讽声中长大的,顶多长得顺眼罢了。
但就是这份顺眼,让她拿到了 娱乐 圈的入场券,也得到了不少的观众缘。
颇为毒舌的师太亦舒,曾经这样表达过对张曼玉的喜爱,“最爱张曼玉,模样好,白晰得离奇,一头好头发,小小眼睛,厚肿小嘴巴,体格无瑕可击,笑起来如纯洁兔宝宝,无论穿什么戴什么古怪东西,仍然可爱活泼。”
后来亦舒的小说《玫瑰的故事》拍成电影时,她就直接点名张曼玉演女主角,原因很简单,不管张曼玉会不会演戏,只要她一走出来,就想要看。
出道初期,张曼玉成了港片里的花瓶代言人,出演的角色要么是男主角的女朋友,要么就是没有太多可供发挥的角色。
《A计划续集》里,是成龙的女朋友。
《青蛙王子》里,又是钟镇涛的女朋友。
好在张曼玉古灵精怪的荧幕形象,也有为她带来不少的观众缘,像1986年的喜剧片《开心鬼撞鬼》,她的演出就非常圈粉。
但很快,张曼玉就醒悟了。
在80年代的香港 娱乐 圈,论漂亮,她不见得能赢过钟楚红、关之琳、邱淑贞等人。况且,一直在花瓶角色里打转也不是她真正需要的。
在这之后,张曼玉开始钻研自己的表演,不愿再被安上花瓶的头衔。
拍《警察故事》时,成龙不满意张曼玉的演出,她就一遍遍地演,到最后成龙觉得OK了,她却还想再拍一次。
电影里的很多动作场面,张曼玉也是亲自上阵。
片中与匪徒搏斗,从十几级的楼梯上滚下来的戏,张曼玉拒绝了本可以使用替身的权利,最后从高处摔下的时候,脸上立马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在化学工厂的一场动作戏中,张曼玉需要钻过十几个正在倒下的铁架子。为了安全,成龙本来安排她在实拍前排练了六次。但正式拍摄时,却出现了推倒铁架的力量稍大,导致铁架过快倒下,张曼玉来不及躲闪,于是铁架直接砸在了头上。
最后,被砸到头上有一部分连头皮都可以揭起,露出血淋淋的骨头,送到医院缝了八针。
也就是在那一时期,张曼玉向林青霞说出“知道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一定努力把戏演好”的誓言。
也许真应验了越努力越幸运那句话。1988年,张曼玉遇见了王家卫,开启了华语电影圈最美丽的相遇之一。
当时编剧出身的王家卫,正筹划自编自导的首部电影《旺角卡门》,他大胆地启用了刚被TVB解除雪藏的刘德华以及还被称作“花瓶”的张曼玉。
众所周知,王家卫是电影怪才,他没有厚厚的剧本供演员拿捏,讲究的是演员的即兴感和真实感,这对于很多演员来说是一件难以适应的事情。
开拍时,他幽幽地对张曼玉说“如果你男朋友要离开你,你会有什么反应?” 张曼玉脱口而出“一哭二闹三上吊”,她仿佛找到了表演的入口,不需要刻意,而是得走进角色内心。
有了发挥演技的空间,再加上善于调教演员的导演,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都不同的张曼玉,眼眉低垂,豆大般的眼泪就随即滑下,自然又写实。
开了窍的张曼玉,后来是这样回忆的,“在王家卫之前,做演员对我而言就意味着做反应,毫无原因地狂喊,像孩子一样哭、蹦蹦跳跳。而拍《旺角卡门》时,我要寻找感情的深入点。从这开始,我就开窍了,我决定将拍电影作为自己的事业。”
《旺角卡门》被认为是张曼玉严肃表演的开始,从这之后她正式确立了表演风格,走向了开挂般的影后生涯。
1989年,张曼玉凭借《人在纽约》捧走了第一个电影奖项: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90年,张曼玉主演的《不脱袜的人》又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同一年,张曼玉出演的《滚滚红尘》还得到了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但真正令张曼玉的演技登堂入室的,还属《阮玲玉》、《新龙门客栈》以及《甜蜜蜜》这三部风格迥异的作品。
其中《阮玲玉》让她成为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获得影后的华人演员,还获得了金像奖影后等。而《甜蜜蜜》则是囊括了金像奖和金马奖双影后等奖项。
但很少人知道,这三部电影的女主角最初属意的都不是张曼玉。
关锦鹏导演的《阮玲玉》,原本找了梅艳芳,但她当时不愿意去上海拍戏,这才找了张曼玉来演。
得知能够出演阮玲玉这样一位具有传奇性质的女演员,张曼玉的内心欣喜又焦虑,生怕演砸了又或是演错了。于是开拍前她做足功课,大到人物生平经历,小到发型妆容,统统没敢懈怠。
贾樟柯看完《阮玲玉》后,给出了这样的高评价 :“对演员宿命的认同,让她好像灵魂附体,这一刻我把她当做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结合体。”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在拍摄《阮玲玉》期间,张曼玉也遭遇了和阮玲玉相似的事迹。
大家都知道,阮玲玉曾经被前男友将自己的私事公之于众,后被舆论刻画成一个游走在两个男人间的淫妇,这才绝望地留下一句人言可畏,服下安眠药而亡。
张曼玉和前男友分手后,对方竟也如法炮制般地,向杂志公开了张曼玉写给他的几封带有几处笔误的情书,于是舆论纷纷开始指责她没文化,不配当明星等。
据说,当工作人员将报纸递给正在研究剧本的张曼玉后,她耐心地看完了上面的每一个字,然后极为痛苦地蜷缩着身体,掩面痛哭,但等到情绪释放过后她又擦干眼泪,拿起了剧本细读。
被曾经最爱的恋人出卖,无疑是一种撕裂的苦楚,阮玲玉没能挺过去,但张曼玉做到了。
或许还要谢谢这位前任,他的作为让张曼玉更深刻地理解了阮玲玉当时的心境,才有了最后的演出效果吧。
那年张曼玉在领奖台上还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以前我很介意别人说她为什么能得奖,现在不会了,因为这个奖在我手上”。
成功出演了《阮玲玉》后,张曼玉又转换风格,开始接拍古装动作片,其中就有被誉为香港新派武侠起点的《新龙门客栈》。
片中女主角“金镶玉”最初定的是杨紫琼,不料筹备期间制片方却被人暗杀,才由徐克接手。
最终在张曼玉的准确拿捏下,那位风情万种、亦正亦邪的客栈老板娘被她成功演活了。
即便光环强大如林青霞,这回也要输给她几分。
除了以上两部,《甜蜜蜜》里“李翘”这一从广州来香港打拼的角色,当初陈可辛也是为内地人王菲量身定做,不料王菲辞演才落到了张曼玉的身上,最终成就一代华语爱情片巨作。
《甜蜜蜜》这部电影表面上是爱情故事,其实是对于时代的隐喻。当经济匮乏时,人们都想着赚钱,可等到拥有一切时,却又陷入对过去简单生活的追忆当中。
片中,李翘认尸时先笑后悲的一幕,也已经被业界公认成教科书级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年金马奖给她的表演评价是“从未有过如此真实而精湛演出”。
张曼玉在拍摄《甜蜜蜜》前,其实也经历了一段刻骨的情伤。
当时,张曼玉有位被称作金融才俊的男友宋学祺,两人几乎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外界都叫她“宋太太”,张曼玉还息影一年专门拍拖。那会爱情至上的她为了支持男友做生意,还毅然拿出了上千万的积蓄。
可谁曾想,男友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张曼玉多年的积蓄被亏空不说,这位男友也随即和她分手,并攀上了富家千金。
人财两空的张曼玉,还被无良港媒嘲讽了一番又一番,无脑的弃妇的言论此起彼伏。
但张曼玉却酷得很,从头到尾却没向外界诉苦过一句,这也和《甜蜜蜜》的主旨再度不谋而合。要不怎么说是戏如人生啊。
在张曼玉的事业里,总是能捕捉到她的感情经历。
1996年,张曼玉出演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执导的剧情片《迷离劫》,随后两人相恋,第二年结婚,远走法国。2004年,张曼玉获得戛纳影后的作品《清洁》便是出自其手。
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张曼玉和丈夫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就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选择了离婚。双方在片场签完离婚协议,之后继续拍戏。
离婚后,张曼玉提起前夫也总是怀着感恩的心态,“是他拯救了我迷失的灵魂,他的成熟让我着迷,他的一言一行对我有很大影响。我和他在一起后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是这么的开心和舒服,没有激情和占有,生活一样充满惊喜”
结束这段婚姻后,张曼玉至今没有再婚,同时开始了息影生涯,但时不时的还是能够得到她展开新恋情的消息,每次都看到她牵着对方的手,笑得像个小女生一般。
纵观张曼玉的数段感情,她总是爱得热烈,在感情上明刀明枪,和则留不和则去。
知名媒体人查小欣也曾经说过,张曼玉一谈恋爱就是一头栽进去,外人也没办法。她需要理想中的爱情,对每个男友也都很投入,宁可不要事业也要爱情。
她很需要爱情,也毫不掩饰她的这种需求。在她身上,每一场爱情也都成了一次历劫,无论中途受到了多少伤害,最后总是能在自我疗伤下恢复元气。
就用张曼玉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拥有粗糙但强大的力量,胜过虚伪的美丽。”
❿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和影后是
2010年戛纳电影节影帝:贾维尔巴尔登,影后:朱丽叶比诺。
其他获奖奖项: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评审团大奖:《人与神》,评委团奖:《尖叫的男人》,最佳导演:《巡演》马修-阿马立克。
最佳编剧:《诗》,最佳影片:《夏夏夏》洪尚秀,最佳短片金棕榈奖:《母狗的故事》
官方竞赛单元奖项:
1、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电影节大奖”,乃是针对参加“主竞赛单元”的20余部影片评选出的戛纳电影节最高奖。
亚洲首部获得金棕榈作品是1953年日本导演衣笠贞之助前辈的《地狱门》,华语电影唯一一部荣膺金棕榈奖的影片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
2、评委会大奖/评审团大奖
仅次于“金棕榈”的电影节第二高奖,相当于主竞赛单元影片的“第二名”。
3、评委会奖/评审团奖
不同于上述奖项,评委会奖属于非常设奖项,颁奖原因往往是个别评委因偏爱而为其争取的特殊表彰。
4、最佳导演、影帝、影后、编剧奖
第一、戛纳的演员奖,无主角、配角之分。
第二、戛纳的编剧奖,无原创、改编剧本之分。
5、短片金棕榈奖
由“电影基石”单元评审团针对入围“短片单元”的数十部作品评出,这些作品的长度通常都在20分钟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