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院放映3D电影,究竟用的是什么原理
3D电影,这里的D指dimension,就是维度的意思,2D则表示二维,如果用一个坐标轴表示一个维度的话,那么两个相互交叉的坐标轴就会组成一个二维平面。同样的,在二维平面上再增加一个坐标轴的话,那么就会形成三维立体空间。3D电影就是让我们所看见的物体延伸出屏幕一样,在我们的眼前呈现出立体的效果。那么,明明只是一个平面的幕布,它是如何在我们的眼前展示出三维效果,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呢?
上图中上面那棵树离我们更近,但是树比较小,而下面这棵树更大,距离更远。于是问题来了,上下两种情况中,树在我们眼睛中成的像却是一样大,因此,上下两种情况,我们眼睛中所感受到图像的视锥细胞所占的面积是一样大的,两者并没有区别,于是,我们会认为我们所看见的事物是一模一样的,空间位置也是一样,这种错觉会使我们无法分辨物体的实际距离与大小,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看见的物体小是因为它真的小还是因为距离远导致的。
② 乘着富士W1之风 揭开3D相机的神秘面纱
"关于3D相机我想说的是:"稀罕不稀罕
、
"我们的眼睛是如何看到3D图像的
、
"富士W1的3D玄机
、
"3D成像DIY
、
"有困惑也有展望
"【IT168评测中心】
皮克斯公司的3D电影《飞屋环游记》在今年暑假档大热,无数人在影院一手爆米花一手可乐地感受身临其境的立体冲击,我们也在笨重的3D眼镜背后被情节引诱的哭笑不止。与普通的平面电影比起来,3D电影的立体视觉冲击让所有人久久沉溺其中。趁着这股3D的热潮,富士胶片公司推出了首款3D成像的数码相机。
3D电影《飞屋环游记》
在数码影像记录的历史上,富士3D相机可谓是第一个。富士REAL 3D W1之所以能够拍得跟呈现出3D影像考的是它一左一右同时工作的两枚镜头跟独特的3D成像LCD显示屏。
点击查看富士REAL 3D W1评测文章
所谓3D其实是英语Three-Dimensional(三维图形)的简称,我们都知道点是一维的、线与面是二维的而空间是三维,所谓三维成像便是像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一般具有立体纵深的成像。我们平常的影像记录形式都是2D的也就是平面的,虽然3DMAX等软件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在平面空间内构造3D模型,但这一模型也仅仅只是利用了人眼对于空间感知的经验性而制造出的类似3D的2D图形。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与2D图像相伴走过了太长的旅途,但是3D成像也并不至于生涩遥远,其实3D就在我们生活的近处,这篇小文章,笔者想要和大家一起走近3D,揭开神秘的3D成像面纱。
"稀罕吗?3D其实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80后都还记得小时候每到过节同学之间会互赠的小卡片吗,有一阵儿流行过的立体贺卡,制作者用刻刀将纸板上的图形刻制出来,只要一打开卡片,利用九十度的折角,那些图形就能跃出纸外、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立体卡片
人眼对于空间感知的经验告诉我们,高光的地方便是凸起,阴影的地方便是凹陷,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等等。利用这一点,加之人们丰富的想象与表现力,我们常常看到平坦的马路一夜之间变成悬崖火海,这是被称为街头立体绘画的街头艺术。九十年代末风靡的三维立体画也是利用了人眼对于空间感知的种种经验,整合左右眼看到的图案,让你从一幅平面的图案中看到立体的影像。
街头立体绘画
三维立体画(你看得见画中立体的玫瑰吗?)
其实,冲破平面记录的藩篱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追求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出现的“红蓝眼镜”、多镜头获取图像的照相机、三维立体图册以及利用立体光栅的立体成像卡片等等。
"你如何能看到3D图像
"
我们的肉眼是如何感知我们所存在的这个立体空间的呢?靠的就是视差,我们人的两眼大约有5到6厘米的间距,它们从不同视角观察画面,而大脑融合了两图影像从而形成三维立体图像,也正是两幅图的差异让我们得以辨别一个物体离我们的远近。早年数学家欧几里得就已经发现了人类之所以能洞察立体空间,就是因为左右眼看到事物的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眼视差,即立体成像的基本原理。
视差让我们双眼捕获不同的图像并在脑中完成合成
而为什么说我们之前看到的图片电影等都是2D图像呢。关键在于记录图像的相机与记录影像的摄影机大多是一个镜头工作的。就如同我们蒙住一只眼睛看世界,由于失去了双眼视差,我们无法感知一个物体离我们的远近。做一个小试验,将一支笔放在离你不远的地方,笔尖朝上,然后蒙住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看,伸手去摸笔尖,你会发现我们无法像平常使用双眼时那样准确的定位并触摸到笔尖。失去了“双眼”的差异性定位,我们的相机与摄像机得到的画面便失去了立体纵深的感觉,从而被局限在一张平面的屏幕之内。
我们看到的立体画是由一张图片加上竖条塑料膜组成的
而小时候我们经常玩的立体画儿会有一楞一楞的竖条塑料膜,这个透明塑料蒙版的作用便在于折射光,将底部图画上的图像一幅送进我们的左眼,而另一幅送进我们的右眼。这样我们就能看到立体的图像出现在小卡纸上。这也是如今3D显示屏的最原始的原理。
我们说富士W1之所以能3D靠的是双镜头双CCD,其实多镜头相机从来都不缺乏于我们的视野内。从早年致力于立体成像的菲林型双镜头立体相机,到前几年噱头大于本质的柯达双镜头相机,再到滥俗于大街小巷的LOMO相机。人们似乎在这样一个信息、影像极具膨胀的世界里麻木而低沉,大家需要的是更加醒目刺激、更加创意直观、更加吸引眼球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富士W1应运而生。
早期的双镜头立体成像相机
柯达双镜头相机,但作用并不在于立体成像
双格LOMO相机用以在一张图片中呈现两幅画面并不做合成
用以专业用途的多镜头立体相机,造价昂贵
历数我们身边的“多眼”物件儿,这次也总算是从概念走向了实质,同时从专业领域走向了普罗大众。首先富士W1基于数码成像,它独特的3D显示屏能够让我们即时观赏3D图片,而不至于乐趣感滞后,更加贴近市场的价格也是让我们颇为欣喜的。
"富士W1是怎样带给我们立体的世界的
像富士W1 这样裸眼观看3D效果的产品才初出市场。以往的3D图像都必须佩带专业的眼镜来进行观看,否则看到的只是一片糊糊的东西。
这是因为什么呢?3D电影的拍摄是使用两台摄影机让其两枚镜头之间的距离恰似人眼,并同时记录下两条影片,后期根据特殊方法进行合成。而我们在观看的时候,3D眼镜的功用便是分开我们常规用眼的视觉交叉,而是让左眼睛只接受左侧摄影机记录的图像而右眼只能接受来自右侧摄影机记录的图像。进而通过大脑的合成就能完成3D的感官体验了。
在3D影院中人们必须佩戴专业的眼镜才能看清屏幕上的3D图像
这样需要特殊器材的3D观赏在一段时间内还是赚足了噱头,大量的惊悚3D电影曾经让许多人在电影院的座椅上毛骨悚然。不过这样的观看方式多少让我们觉得负担,于是富士W1裸眼3D显示屏的出现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富士W1能让我们裸眼观看3D图像(点此查看大图
)
富士W1的双镜头双CCD就好像我们的眼睛,从两个位置收集图像,最终在相机内部整合,并呈现于特殊的3D显示屏上。显示屏上独特的“视差栅栏系统”将不同的图像分离并对应我们眼睛的距离分别投射给我们的左右眼。这样我们的大脑就能整合两张图像并在脑中形成立体的成像效果。
富士W1的“视差栅栏系统”让我们双眼分别看见不同的图像
"3D成像DIY
其实3D成像并不是一门讳莫如深的技术,我们也可以自制3D相机或者在电脑上自制3D图片。
遵循3D相机的原理,我们可以用两部相机模拟双眼的位置,并对同一对象同时触发快门,将得到的图像做简单的GIF处理,就能得到立体感极强的动态图片。或者用一部相机面对同一对象基于一定程度的位移两次触发快门。
模拟3D成像 GIF格式
模拟3D成像 GIF格式
"使用中的困惑
在试用了富士3D相机W1之后不少人抱怨,2.8英寸的3D显示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的3D显像效果,看久了还会觉得头晕眼花。与影院中3D电影的观看不同,小巧的显示屏并无法带给我们完全深陷的视觉体验,观看途中的跳脱感还是十分明显。另外,用户还可以选购富士同期发布的数码相框FinePix REAL 3D V1,拥有8英寸的3D显示屏,同样采用了“视差栅栏系统”的数码相框,用模拟视差的方法准确地将光引导给右眼和左眼,让观赏者只用肉眼就能观看3D图像,更加逼真跟生动。另外,用户还可以选择富士专门的冲印店来将拍摄到的3D照片表现在特殊的相纸上,同样观赏3D效果。
富士W1的2.8英寸3D显示屏(点此查看大图
)
3D影院一般采用大屏幕设计
另外,用3D显示屏观看立体图像并不会像有些人观看3D电影那样出现严重的头晕现象。观看3D电影时大屏幕跟频繁的画面切换让观看者有极其逼真的“陷入感”。随着镜头的运动眼睛不停的向大脑传送“运动”的讯号,而大脑却未同期收到肌肉运动的讯号,此时人的大脑产生“知觉错乱”的矛盾,耳内的前庭器的平衡感也被打乱,便会出现恶心等不适。而3D相机的静态图片观赏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是我们还是要注意,一出现不适立即停止使用。
对于初入市场的富士3D相机W1来说,在控噪方面的欠缺还是影响了无论2D还是3D照片的成像质量。但是如同LOMO相机一样的玩乐属性占大多数,加之“首款”的噱头,又使富士W1超越了常规意义的画质表现而存在。那么别太过严苛地在富士W1的成像质量上较真儿了吧,数码3D这条路它走了第一步,我们该有更多对于数码3D的遐想与期待。不得不说3D世界真的是奇妙而多彩啊。
③ 有些电影院写着4D影院,什么是4D效果啊!空间只听说过3D啊!
4D影院从传统的3D影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相比较于其他类型影院,具有主题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4D效果是指观众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感受。
相关介绍:
4D影院定义以4D动感座椅(或平台)作为主要标准,根据功能又可分为:4D影院(非立体),4D立体影院(立体),4D动感影院
4D电影更强调娱乐性,更注重的是特效技术的展现,而去传统影院的人更追求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所以这是两个不同的观众群体。
(3)3d电影院风力效果扩展阅读
4D影院最早出现在美国,如着名的蜘蛛侠、飞跃加州、T2等项目,都广泛采用了4D电影的形式。近年来,随着三维软件广泛运用于立体电影的制作,4D电影在国内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画面效果和现场特技的制作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4D,实际上这是一个伪概念,1D(一维)指的是只有长或宽,2D是指有长和宽,3D是指有长宽高,4D则是指带有时间维度的3D。比如我们就生存在三维空间(3D),时间与空间是整体,不能分割。也有说我们处于四维,空间三维,时间一维。
时间轴上每一点都是一个三维的场景组成,这才构成世界。所以这是伪概念。实际上我们所玩的3D游戏只是在平面表现空间,实际意义只能说是2D,而真正的3D是全息投影。
④ 看3D电影的效果是什么样的
和2D没区别 但是 某些场景会有视觉拉伸的立体效果 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个很简单的设备和比较夸张的视觉效果 , 第一次看会很新奇 但是很累。 要现场体验类似感觉就在马路上的人行横道蹲着看人家车牌。。这样就是4D效果了。。。。。。。。。。。。
⑤ 3D电影有什么效果
3D电影能呈现出“立体效果”
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仅仅只能看一个平面,而3D则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而动画人物近在眼前是一种叫“IMAX 3D”的技术(巨幕电影),要比3D更加的科技感,在3D基础上加上IMAX,这样IMAX 3D里面的立体人物就对焦清晰,立体感很强。出现的画面更加的真实。
3D立体电影的制作中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
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
(5)3d电影院风力效果扩展阅读:
3D电影不适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
⑥ 大家都看过3D电影了吧,立体效果怎么样
楼主啊,我感觉你真的有点OUT了呢,3D电影立体效果很突出的,里面人物场景就在自己眼前一样,特别有真实感。当然了,3D电影要用3D显示器看才会很好看,不然的话就和普通电影就一样了!我上个月买了一台不闪式3D显示器,效果非常好,看3D电影的感觉跟在电影院看的感觉是一样的,太震撼了!有的时候电影会拍上月球的场面,感觉自己就在月球上一样,想想这样的场景,那是多么的刺激啊!这款3D显示器真的能让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来一次空前的颠覆,试过的都知道!!!
⑦ 电影院看3D电影,杜比全景声厅,激光厅,IMAX3D,DTXS临境音,MX4D厅,这些有什么区别
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IMAX主要是针对画面,而杜比全景主要是针对音效。下面来分别介绍一下:
激光厅是以激光作为光源,普通厅是以疝气灯泡作为光源;RGB激光所能表现的色彩范围更广、亮度值更高,所以激光厅画面更绚丽多彩、清晰度、亮度更高;尤其是3D电影效果更好。
所以激光厅用来放3D电影效果非常好。
杜比全景声厅是由杜比实验室研发,于2012年4月24日发布的全新影院音频平台。它突破了传统意义上5.1、7.1声道的概念,能够结合影片内容,呈现出动态的声音效果。更真实的营造出由远及近的音效;配合顶棚加设音箱,实现声场包围,展现更多声音细节,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
MX4D动感特效影厅 是一种由美国MEDIA MATION公司开发的具有革命性意义的4D影院技术。与传统的放映技术相比,MX4D技术通过座椅的运动及拟真特效带领观众进入“真实”的电影场景,“亲身”体验影片剧情,令电影体验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看”(视觉)和“听”(听觉)。
DTS 成立于1993年,总部设于美国加州Calabasas,分公司分布于美国、英国、爱尔兰、法国、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于2002年入驻中国。从最初声名卓着的多声道音频技术先锋,DTS现已发展为蓝光的必备音频标准之一。并在电影数字传输和与其他各种互联网相关的消费电子平台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DTS公司一直致力于通过其先进的音频技术创造数字娱乐,通过DTS公司一系列技术,消费者可以通过DTS设备,如家庭影院、DVD播放器、电视、机顶盒、高清媒体播放器、汽车音响系统、智能手机、环绕声音乐软件等聆听美妙的数字音频。
拓展资料:
立体电影是一种电影,1953年5月24日立体电影首次出现,好莱坞推出了一种电影。戴着特殊眼镜的观众像在观看《布瓦那魔鬼》及《蜡屋》这类惊险片那样,发现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车及魔鬼的后面。从而为我们带入了立体电影的时代。
⑧ 请问3D电影厅,3Dimax,Do巨幕,激光厅,全景声厅,哪种最好都各自有什么特点
1、3D影院是国际上新兴的特种影院,具有主体突出、科技含量高、效果逼真等特点。观众在体验过程中可以真实感受到影片中的各种物件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影片的环境中,感受高新技术带来的新奇体验。
立体放映系统由立体影片和立体放映设备组成,立体影片通常采用数字电影特技技术制作,通过计算机相关软件建模、渲染,所生成的立体影片能够达到一般摄像机难以达到的机位和拍摄角度。
表现内容也多是由于高温、高压、高危或不在同一空间等一般摄像机无法拍摄的事件。
2、IMAX(指Image Maximum“最大图像”)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底片更大和更高分辨率的电影放映系统。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72.6 x 52.8英尺),但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IMAX是大格式及需在特定场馆播放的图像展示系统中最为成功的。
众多IMAX系统中,有一种适合在倾斜的天文馆圆顶播放的IMAX系统,称为全天域电影。IMAX-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15/70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
通过偏振过滤眼镜或红外同步系统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3D能够产生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
3、巨幕厅和激光厅根本就是两码事,没有可比性。巨幕厅是指屏幕很巨大,而激光厅是指用激光放映机放映的影厅。
4、巨幕厅,顾名思义,相比普通电影银幕,这张类似于把一个篮球场竖起来的银幕更为巨大,并且呈一点点弯曲,以充分扩展观众的外围视野。
5、激光厅,指用激光放映机放映的影厅,如果拆分开讲,就是与常规的标准厅相比,亮度明亮,因为激光光源中的三色激光可以达到7.5万流明,播放3d时,不会感觉灰暗。
从技术展现上来说,激光放映机的画质,其他放映技术没得比的。因为从视觉空间上的超清加上视觉色彩上的超饱和,导致了画质飙升了几个层次。
6、激光巨幕较传统影院在亮度、色彩饱和度、图像灰度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而采用4K(4096×2160)技术的RGB激光放映设备也比IMAX的2K(2048×1080)放映设备清晰度提高了整整4倍,能够真正实现超高清、全色和真三维的高保真图像显示。
激光巨幕故名是有激光放映和巨幕两部分组成的,据了解,应该还有其他的技术部分共同组成。国内目前激光巨幕影厅比较少,这一品牌将成为未来影院发展的重要竞争力。
电影厅的选择
1、追求高分辨率高画质的推荐去激光IMAX或RealD 6FL认证厅
2、追求音质的推荐去杜比影院(但它画质其实也是一流的)
3、追求实惠的去CGS中国巨幕
4、追求新奇的去4DX厅
⑨ 3D电影在影院的效果为什么那么差
其实3D电影的效果除了跟电影院的设备有关还得根据电影来说 有些电影本身没有3D的 只是后期才做的3D 不是所有的3D电影效果都特别的好 不像是那些专门看3D效果而做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