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卓别林第一电影是哪年拍的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卓别林第一电影是哪年拍的

发布时间: 2022-09-07 19:07:55

‘壹’ 谁知道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啊 

1914年卓别林第一次出现在电影《谋生》中,以他第一个招摇撞骗的小记者形象开始了他以后光芒万丈的银幕生涯。

‘贰’ 卓别林什么时候开始拍电影

卓别林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叁’ 卓别林系列电影都有哪些

一共有以下这些
1914 Making a Living(谋生)
1914 Kid Auto Races at Venice (威尼斯儿童赛车记)
1914 Mabel's Strange Predicament (梅布尔的奇怪困境)
1914 A Thief Catcher (捉贼高手)
1914 Between Showers (阵雨之间)
1914 A Johnnie Film (拍摄强尼)
1914 Tango Tangles(探戈纷乱)
1914 His Favorite Pastime (他的消遣)
1914 Cruel, Cruel Love (残酷的爱情)
1914 The Star Boarder (明星寄宿者)
1914 Mabel at the Wheel (梅布尔赛车记)
1914 Twenty Minutes of Love (二十分钟的爱情)
1914 Caught in a Cabaret (在卡巴莱饭馆里)
1914 Caught in the Rain (遇雨)
1914 A Busy Day (忙碌的一天)
1914 The Fatal Mallet (致命的大头锤)
1914 Her Friend the Bandit(她的强盗朋友)
1914 The Knockout (决胜一击)
1914 Mabel's Busy Day (梅布尔的忙碌一天)
1914 Mabel's Married Life (梅布尔的婚后生活)
1914 Laughing Gas (笑气)
1914 The Property Man(道具员)
1914 The Face on the Bar Room Floor(酒吧地板上的肖像画)
1914 Recreation (娱乐)
1914 The Masquerader(假面舞会)
1914 His New Profession(他的新职业)
1914 The Rounders (酒鬼)
1914 The New Janitor(新看门人)
1914 Those Love Pangs (竞争调情者)
1914 Dough and Dynamite (面团与炸药)
1914 Gentlemen of Nerve(厚颜绅士)
1914 His Trysting Place (他的幽会场所)
1914 Tillie's Punctured Romance (蒂莉的破损恋情)
1914 Getting Acquainted(公平交换)
1914 His Prehistoric Past (他的远古过去)

Essanay(艾森奈电影公司)
——1915-1916 1915 His New Job(他的新工作)
1915 A Night Out(深夜外出)
1915 The champion(冠军)
1915 In The Park(在公园里)
1915 A Jitney Elopement(乘车逃婚记)
1915 The Tramp(流浪者)
1915 By the Sea(在海边)
1915 Work(工作)
1915 A Woman(女人)
1915 The Bank(银行)
1915 Shanghaied(诱骗)
1915 A Night in the show(演出之夜)
1916 Burlesque on Carmen(卡门的闹剧)
1916 Police(警察)

Mutual(共同电影公司)
——1916-1917 1916 The Floorwalker(巡视员)
1916 The Fireman(消防队员)
1916 The Vagabond(漂泊者)
1916 One A.M.(凌晨一点)
1916 The Count(伯爵)
1916 The Pawnshop(当铺)
1916 Behind the Screen(幕后)
1916 The Rink(溜冰场)
1917 Easy Street(安乐街)
1917 The Cure(疗养)
1917 The Immigrant(移民)
1917 The Adventurer(冒险者)

First National(第一国家影片公司)
——1918-1923 1918 A Dog"s Life(狗的生涯)
1918 Shoulder Arms(枪上肩/夏尔洛从军记)
1918 The Bond(债券)
1919 Sunnyside(光明面/田园诗)
1919 A Day's Pleasure(一天中的快乐/快乐的一天)
1921 The Kid(小孩/寻子遇仙记/孤儿流浪记)
1921 The Idle Class(有闲阶级)
1922 Pay Day(发薪日)
1923 The Pilgrim(朝圣者)

United Artist(联美影片公司)
——1923-1952 1923 A Woman of Paris(巴黎一妇人)
1925 The Gold Rush(淘金记)
1928 The Circus(马戏团)
1931 City Lights(城市之光)
1936 Modern Times(摩登时代)
1940 The Great Dictator(大独裁者)
1946 Monsieur Verdoux(凡尔杜先生)
1952 Limelight(舞台生涯)

British Proction(英国伦敦影片公司)
——1957-1967 1957 A King in New York(一个国王在纽约)
1967 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香港女伯爵)

‘肆’ 卓别林是谁

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者》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的女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者》和1927年的《大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49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被传为共产党人而被卷入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中。不满于美国的对他的不公正待遇,他移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受勋,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

‘伍’ 查理·卓别林的生平事迹是什么样的拍摄了哪些作品

查理·卓别林于18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一个贫苦的喜剧演员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极端困苦。5岁时卓别林就登台表演,最后成为当代最伟大的喜剧大师、杰出的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一生创作了80多部影片,他是自己影片的编剧、总导演、主要演员,在多数场合又是剪辑导演。随着有声片的出现,他又成了自己影片的作曲家。这是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这个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正规教育的人,以他超人的才华和渊博的知识,解决了自己在影片制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切难题,从而使自己的影片独树一帜,达到高度的统一、精美和完整。

卓别林在1912年随剧团到美国巡回演出路经纽约时,被美国喜剧电影之父赛纳特一眼看中,同他签订了去好莱坞的合同。到了好莱坞赛纳特的启斯东公司后,卓别林拍摄的第一部影片《谋生》并没有给观众任何有关流浪汉即将出现的启示。在拍摄第二部影片时,公司通知他洛杉矶正在举行一场汽车比赛,要他设法搞一身滑稽打扮,扮演一个在现场拍摄影片的摄影师。接到通知的卓别林迅速冲到化妆间,随手抓过以“畔哥”闻名的丑角的肥大裤子和他的假发假须。破皮鞋是在化妆间的角落里捡到的,尺寸也明显过大。礼帽、手杖和过于窄小的上衣也都是那天上午随手捡到的。在拍摄的过程中,卓别林想起了伦敦街头一个老摊贩横着走路的滑稽步伐,将此本能地借用了过来。这一切都完全不是出于事先的精心设计,而应当说是偶然的凑合,然而却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不朽的流浪汉形象。

在启斯东公司,卓别林大约拍了五部喜剧片后,觉得这些搞笑片不能表现他对幽默的理解,便要求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喜剧片。这部影片名叫《遇雨》,影片上映后,挺招人笑而且挺卖座。以后卓别林便自导自演自编自己的所有喜剧片。从此,影片上只要出现启斯东公司的广告,观众便一阵骚动和兴奋,卓别林刚在影片上出现,观众就发出欢畅的笑声。

合同期满后,卓别林又到过爱塞耐公司、纽约互助公司和第一国家电影公司。和第一国家电影公司签订合同时,卓别林29岁,已是一个百万富翁。在这里,卓别林拍摄了轰动全球的《狗的生涯》、《从军记》、《寻子遇仙记》等。《寻子遇仙记》被评为一流的艺术品。这时的卓别林已红遍美国,而且整个世界都在为他发狂。

在长期的拍片过程中,卓别林开始发现了他偶然创造的流浪汉形象的深刻意义。离开启斯东公司后,流浪汉形象不再只是单纯地挨打出丑,而是越来越表现出深沉的感情,越来越具有现实生活中无处不有的“小人物”共同的悲剧色彩。在观看卓别林扮演的流浪汉影片时,观众发现,自己的笑声几次都突然被泪水噎住。

卓别林从1919年开始自行集资建厂,成了好莱坞第一个真正独立制片的艺术家。从20年代到40年代,卓别林拍出了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淘金记》、《都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

众所周知,卓别林一生中多次结婚,另外还有许多的女人,但卓别林把他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最后的妻子乌娜。乌娜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着名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这位高贵的女人嫁给54岁的卓别林时只有18岁,他们一同生活了30多年,她为卓别林生了7个儿女。卓别林在乌娜嫁给他后写道:“我们开始了天作之合的最幸福的生活,我一心只想将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她。”1977年12月24日,卓别林在圣诞夜去世时,乌娜和他的7个儿女随侍在侧。

‘陆’ 卓别林啥时候成名

卓别林1913年,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演出,被美国导演M.塞纳特看中,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出现在影片《阵雨之间》中。

这一形象成为卓别林喜剧片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卓别林戴着圆顶硬礼帽和礼服的模样几乎成了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往后不少艺人都以他的方式表演。

资料: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男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

‘柒’ 卓别林是哪国的人

查理·卓别林国籍:英国。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

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7)卓别林第一电影是哪年拍的扩展阅读:

从他的首部电影开始,卓别林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真实描绘吸引了左翼知识分子,但与此同时,这在保守的美国引发了右翼人士的警觉。

联邦调查局早就1923年初就开始记录有关他的活动和他助手的档案。长期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埃德加·胡佛视他是一个特别目标,指派特工们对他进行了多年的跟踪和监视,但却未发现卓别林支持美国共产党的任何证据。

麦卡锡主义者用他在二战时期的爱国行为,特别是他当时发表支持美国当时盟国苏联的讲演来指控他,右翼记者被指使发动针对他的行动,联邦调查局还在幕后操纵精神错乱的女演员琼·巴里指控卓别林是她孩子的父亲。

美国军团等右翼组织立刻投入了打压卓别林的活动,放映卓别林电影的影院被封锁,好莱坞没有人再敢与卓别林和他的家人有任何联系。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曾考虑让他出庭作证,但是后来打消了这一想法。

1952年9月17日,卓别林和他的妻子乌娜·奥尼尔、四个孩子乘坐“伊丽莎白女王号”驶往伦敦参加《舞台生涯》的伦敦全球首映式。当船只在海上航行两天后,美国司法部长宣布,卓别林的入境签证已被取销,因为卓别林是一名外国人。

‘捌’ 1938年,卓别林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叫什么

据说《Great Director》是卓别林1938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否真假没有考证。

一般来说《大独裁者》是卓别林1940年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有声电影被发明后他还拍了两部他最着名的无声电影《城市之光》(1931年)和《摩登时代》(1936年)

‘玖’ 卓别林简介

查尔斯·斯宾塞·卓别林(Charles Chaplin),1889年4月16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9)卓别林第一电影是哪年拍的扩展阅读

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1923年,卓别林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

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1936年拍摄电影《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52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1967年他拍摄了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圣诞节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8岁。

卓别林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对下层劳动者寄予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辛辣的讽刺,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1952年,他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被迫离开美国,定居瑞士。在瑞士期间,他拍摄了尖锐讽刺麦卡锡主义的影片《一个国王在纽约》。1972年,美国隆重邀请卓别林回到好莱坞,授予他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称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拾’ 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