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凡达》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获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军
第一,一部电影能不能重新上映,完全取决于电影的剧情和人气。《阿凡达》的重新上映有很高的票房潜力,在目前的市场上重启一部大片迫在眉睫,会冲击更高的成绩。可以说,《阿凡达》是所有好莱坞经典电影中唯一一部数量如此之大的电影。
阿凡达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说那一年很难买到票,那一年价格真的很贵。毕竟是MAX电影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第一部超高清MAX电影。可想而知,这是阿凡达创造的历史。如果你再做一次,会发生什么?这就是答案,估计可以创造新的票房神话。这种投资人骗人赢,电影院赚钱抽筋的事情,为什么不去做?
2. 《阿凡达》将以声画重制版再登影院重映,影片重映的目的是什么
在最近这些天,2009年上映过得3D电影《阿凡达》宣布在影院重新上映,上映的第一天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超过了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的票房记录,登顶票房首位的位置。
《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打破了卡梅隆自己导演的《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记录,也是在我国上映的第一部3D电影,影片采用迥异与传统拍摄的手法,观看影片的时候就像是发生在眼前一样,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人禁不住在想,电影原来还可以这么拍。这部影片引发了一股3D电影热,这股潮流一发不可收拾,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冒出亿3D为噱头的电影来吸引眼球。
卡梅隆还表示《阿凡达》这部影片在技术上相较于过去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拍摄续作上面,采用了更先进的拍摄器材,让画面比过去更加生动,在帧数上提高了不少,加上合理的运用以3D的形式拍摄,相信这部续作会比前作更加优秀。
3. 如何看待已上映的电影转制 3D 并重新上映
我看了《一代宗师3D》,这可以算一部新电影了,大量的新素材,重新剪辑组合。我个人观感是比第一版好。第一版上映时有人认为是未完成作品。现在这一版完成度高不少,线索更明晰,故事更连贯,宫二小姐这条线也不再喧宾夺主。当然新版本肯定不是最终完成版,墨镜王拍了那么多素材,剪一剪又是一部新电影。不知传说中的四小时版本是否有缘得见?如果第一版的质量是三颗星,新版本则是四星。问题来了:我对《一代宗师3D》的好感与3D有关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我说过我讨厌3D电影,非常、非常、非常讨厌。纵然3D电影的存在“有千万个理由”,我痛恨它的原因只需一个:我是近视眼...肉泥说过,在走视觉奇观路线的“特效大片”逐渐统治影院的趋势下,3D电影是目前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最好方式。可惜事与愿违,3D眼镜屡屡将我拖回现实。就拿这次《一代宗师3D》来说,3D眼镜宽大无比,搭在我的鼻尖下,总是往下滑落,我不得不经常将其扶正。我最近几年看3D电影灾难式体验,来自《霍比特人1》。3D眼镜份量奇重,亮度损失严重,戴上眼镜后真是两眼一黑。而且《霍比特人1》长达近三个小时啊鹅滴亲娘,到最后半小时我的狗眼都快瞎了,哪还有心思看电影?到目前为止,具有3D价值的电影寥寥可数。扳指一算也就《阿凡达》、《地心引力》、《少年派》、《环太平洋》这么几部。视觉效果并非电影质量的充要条件,2D电影也能达到震撼效果(说到这给坚持2D多少年不动摇的诺兰点个赞)。我不想要什么“3D沉浸式体验”,只要让我舒舒服服坐在影院,我就能“沉浸”。我只希望国内院线能减少无意义的转制3D,这是赤裸裸的圈钱。
4. 《阿凡达》为什么重映
抢票房。
《阿凡达》最初全球上映,最终累计票房达到了27.89亿美元,稳稳地坐上全球票房总冠军的宝座。直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以超出《阿凡达》800万美元的微弱优势,抢走了全球第一的桂冠。没过多久,《阿凡达》宣布重新上映。
这部电影最初于2009年在美国上映,201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创造了票房奇迹,同时也开创了3D电影的新时代。
而就在3月12日,时隔11年,这部电影又在内地重新上映,业界纷纷评论其夺回全球电影票房冠军的宝座太过轻松。
首日票房超2200万,内地票房破14亿,再度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创作经历:
1995年,41岁的卡梅隆便写下了这部科幻巨作的剧本大纲,但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特效技术不够成熟而无法投入拍摄。
随着CG特效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3D成像的革新,在21世纪的头十年,卡梅隆终于有机会将长期深埋心底的“星际史诗”呈现于现实。
特别地提一句,《阿凡达》的投资高达五亿美元,这在当下的2021也是令人不敢相信的天价成本。
5. 《阿凡达》到底有何魅力,能重映获得全球影史的票房冠军
电影《阿凡达》重新上映后,涌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许多网友一边吐槽着米国无良商人跑来无脑圈钱,身体却很诚实地再次走进影院重温当年的记忆。当看到《阿凡达》再次重登全球影史冠军的时候,一股酸溜溜的情怀涌上心头,为什么我们的电影就没有一部如此有分量的作品?我们是不是能够借鉴《阿凡达》的经验,开拓促进国产电影良性发展呢?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白羽点评:正是站在这样一个高纬度视角,对当前生存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反思,使得好莱坞的电影总带有一丝悲天悯人的殉道色彩,《阿凡达》也不例外。导演将对人性的哲学思考、战争危机、人类理想的追求包括在一个成人的恢宏童话里,通过这种意向的拼贴将各个民族的缩影汇聚其中,使得每个民族都在深刻反思影片寓意和本国的内在联系。正应了一句话:“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阿凡达。这样的叙事不再仅仅拘泥于一地之事,一国之鉴,因而具有更为广泛的普世精神和全局观念,自然能够取得世界影民的广泛拥戴。
6. 《阿凡达》重新上映,这是再次来圈钱的节奏吗
《阿凡达》这一部电影在时隔十一年后的今天又再一次重新在电影院上映,回到大众的眼前,令人惊讶的是《阿凡达》不仅在重映的首周就获得了2.8亿的票房,而且所有的票房累计起来已经超过了《复仇者联盟4》,稳居全球第一的第位。
关于《阿凡达》的续集大家也不必太过于着急,其实早在2017年4月,处于谜团的《阿凡达》续集已经放出了官方消息,并且一口气排了这部电影续集四部的档期。所以大家可以敬请期待了,预计如今离当初定档的日期已经很近了。
7. 《阿凡达》重映累计票房27.98亿。你怎么看
既然《你好,李焕英》在《阿凡达》面前输得一败俱损,《阿凡达》自然需要寻找新的对手;2019年,3D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Avengers: Endgame)以27.97亿美元的票房高居全球票房榜首,将《阿凡达》(Avatar)挤下排行榜。
但这一次,《阿凡达》重新上映,两天时间内,让其总票房达到27.98亿美元,完美超越《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再次赢得全球电影史票房冠军!
8. 阿凡达为什么又重新上映,是什么力量在推动
片子的确不错,但也还不至于让人再次花钱看第二遍!除非有点奴颜婢膝,至少很大一部分人肯定奴颜婢膝的长发青年。毕竟跪久了,不会站起来了!
1.增加全球票房,重回世界第一
2.为《阿凡达2》造势。还记得最后一个镜头吗?他睁开了眼睛,电影就结束了,这是一个提示,告诉你后面有续集。
3.国内好电影空档期,大部分都疲软乏力,没啥票房和口碑,只有《你好,李焕英》勉强在撑着,这个时候《阿凡达》再上映可以再收割一波票房。
这跟资本可以为所欲为没有直接关系吧,以我的观察,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发行方对影片比较有信心,希望能获得一些票房
客观来说,《阿凡达》电影品质是非常不错的,也特别适合IMAX来进行观影,在首次上映的2010年,由于当时IMAX剧院只有14个,所以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欣赏到更好的效果。现在IMAX影院数量已经超过700家,具有更好的硬件基础。
另外,现在的电影市场要比初次上映的时候好了很多,如果你是发行方,你可能也想重新利用一下这个影片资源,获得更多的收益。
二、为《阿凡达2》预热
预计《阿凡达2》将于2022年上映,阿凡达的重映也是为阿凡达2上映做预热,因为毕竟阿凡达初映如果对于2022年来说的话是12年前的事了。中间重映一次可以保证阿凡达系列的热度,有利于阿凡达2的票房提升。
所以阿凡达重映就是一个100%的商业行为,我们没有必要去做过多的解读,你愿意去看就去看,不愿意去看就不看,看与不看都代表不了什么。
如果让我来预热一下票房的话,票房肯定会有一些,但是肯定不会太高,因为中国市场已经不再迷信好莱坞了,另外它毕竟是一部老片子。
脑子坏了,神经不正常,不知道在干嘛?还是个大烂片,可笑至极,还以为烂片还有傻子骗一波,2020年了拜托,脑子清醒一点!
疫情照成没多少新片上映,电影公司要赚钱而已
首先不要否定别人,也不要多去猜疑,他能有那个信心和勇气去把老古董版本的imax重新搬上荧幕,而且首日单片票房就登顶票房冠军,现在已经入账14.7亿,那么多人为此买单,说明影片的确不错!
《阿凡达》,乃09年电影,有3D鼻祖电影之称,贼牛批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导演,代表作《异形》《终结者》《泰坦尼克号》都是赫赫有名的经典电影,而本部电影《阿凡达》更是颠覆传统电影观影模式,由2D升级到3D(很遗憾,当年在大一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2D),而且豆瓣评分也是出奇的高8.9分,可见其实力不是一般!
然后电影为什么能重新上映,一方面是投资方和制片方有信心还能再捞一笔,一方面是观众的热切期盼,毕身心愿要去电影院去能看一场阿凡达,还有就是《阿凡达2》即将面世,提前预热一下,再搅一波小热度!网络给的日期是2022年,也就是明年,不过我还是期待《阿凡达2》早日到来!
经过春节档的拼杀,电影院进入空档期,需要优秀的影片弥补,阿凡达的重新上映为续集上映做宣传同时增加了电影院的收入。阿凡达是十年前的三维动画电影的代表作品。
《阿凡达》剧照
《阿凡达》不仅对市场产生了地震般的效果,还在电影技术领域彻底刷新了人们的认知。3D从来不是一个新技术,早在1922年3D技术就已面世。但在此之前,劣质3D电影很多,人们要戴上红蓝片3D纸质眼镜观看,效果极差。
技术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彻底带来了3D技术的真正变革。
为了应用全新的3D IMAX技术拍摄《阿凡达》,卡梅隆亲自发明了一套3D摄像系统,还自掏了1200万美元的研究费用。这套3D摄像系统更接近人眼的工作原理,可以大幅度增加画面的立体感,让观众犹如进入了那个美丽的潘多拉星球。
詹姆斯·卡梅隆
现在观众很熟悉的人脸捕捉技术,也是《阿凡达》的一次技术施展。电影中纳美人的面部动作均采集自真人演员,真人表情变化的数据会被合成到虚拟角色中。于是,观众在大屏幕里看到的不再是机械版的面庞,而是栩栩如生的角色。
《阿凡达》片场照
从此之后,中国电影院3D影厅大肆扩张,目前国内银幕数量超过2万块,其中3D银幕占3/4,大约1.5万块,3D影厅成为真正的主流影厅。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在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拓3D拍摄系统。这其中,一向对技术执迷的徐克导演可谓先驱,他用3D摄影机拍摄的武侠片《龙门飞甲》,让国产3D电影大放异彩。从此之后,3D电影、3D影厅成为市场标配,延续至今。
《阿凡达》救市乏力
2021年,中国电影人一路追赶,用“动作捕捉技术”制作了《疯狂的外星人》里的外星人(徐峥饰)、《刺杀小说家》里的赤发鬼(于昌海饰),用IMAX 3D实拍打造了《一步之遥》《刺杀小说家》等电影,更有中国首部IMAX 3D动画电影《哪咤:魔童降世》。同时,中国也拍出了第一部硬科幻片《流浪地球》。
《刺杀小说家》中的赤发鬼
在这11年间,好莱坞的技术依然马不停蹄,李安导演《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来了120帧技术,其后李安继续实验120帧技术,拍出了《双子杀手》。
120帧极大丰富了电影画面信息量,在以往48帧或60帧的情况下,观众只能看到画面中一只鸟快速飞过去,当画面提升到120帧时,不仅看到鸟飞过,还可能会看到鸟喙、羽毛、爪子等诸多细节。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詹姆斯·卡梅隆也未停止自己的技术创新,《阿凡达》续集将采用全新的裸眼3D技术呈现,他希望在《阿凡达2》上映之时,观众可以直接摘掉3D眼镜。
电影一直在试图用技术革新将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但11年间,流媒体强势突起,剧集市场的品质与制作愈发成熟,网飞、HBO推出的重磅美剧席卷全球,爱优腾也纷纷进入“大剧时代”。
2020年,新冠疫情成了电影行业最大的“黑天鹅”。影院关停、制作下线、无片可看,一时之间,电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即使中国成为全球影院复工最早的国家之一,但电影市场依然冷冷清清,即使有重磅影片救市,更多情况下是青黄不接。
2021年春节档跨越式地实现了破纪录式增长,78亿总票房创 历史 新高。但春节档一结束,整个3月市场萎靡,无片可看,一部传奇影业怪兽电影《哥斯拉大战金刚》定档,多少提振了市场,但一部新片怎能满足中国电影观众。
在此情况下,重映的《阿凡达》空降救市,首日票房破2200万,排片占比15.9%,场均人次11人。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止2021年3月13日13点39分,《阿凡达》重映票房破5090万人民币,全球累积票房破27.98亿美元,重登全球影史票房冠军。
曾被《复仇者联盟:终局之战》一度超越,如今《阿凡达》又重回第一把交椅。但即使如此,《阿凡达》市场表现与当年万人空巷的局面全然不可同日而语,与最初业内人士的预期也不符。
业内人士纷纷预估,《阿凡达》首日票房可以冲击5000万,票房累积5亿甚至更高。但首日的2200万,比起预估少了近50%。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对市场的带动依旧略显乏力。
有宣传的缺位,亦有定档突然很多影院尚未收到拷贝,但或许真正的原因仍在于,大片重映、老片重映,唤起的是一众影迷的狂欢,而不是大众的抵达。
重映的不是大片,而是情怀
《阿凡达》重映定档消息发布后,3月12日,《指环王》三部曲也宣布在内地以4K版本重映。
大片重映,在内地市场已经非常普遍。国产影片重映的案例诸如修复版《红高粱》《甜蜜蜜》,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张国荣的《缘分》《失业生》《英雄本色》《阿飞正传》;国外影片有《泰坦尼克号3D》,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悬崖上的金鱼姬》等等。
老片重映并非放拷贝那么简单,还需要一定的新鲜设计给当下的全新观众。比如《红高粱》进行修复,提升画面与声音质量,《泰坦尼克号》重制3D版本重映。即使给到全新的视听体验,重映本质上仍然是一种贩卖情怀的生意,以至于很多重映影片选择裸发。
《阿凡达》确实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片子,上映的时候就去看过了,而且之后在电影频道看过两次了,特别是家里还买了投影仪,用来放大片除了音效差一点,跟电影院也差不太多了,在家看不香吗?再好的片子也没有吸引力让我去电影院刷两遍。
9. 2D电影转3D重新上映,不谈别的,3D效果如何,与3D拍摄的相比呢
目前市面上主流3D影片制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实机拍摄,使用两台3D相机拍摄出左、右眼影像,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真3D”;另一种是通过数字技术对2D影像进行后期处理,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用影像,这种就被称为2D转3D,也就是不少人所说的“伪3D”。
转3D也叫2D深度技术,从制作流程上来讲通常有3个主要流程:
一、抠像,简单说就是根据结构将画面分解为各个部分,也叫蓝绿屏抠像合成技术。
二、深度,也叫景深,即将分解后的画面配上深度信息,主要分深度信息提取、深度图生成。这是将平面转换为立体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匹配,最后将做成的深度图匹配给原画面进行合成,3D效果便初具模型。
转制3D和真3D电影区别很大:很多地方甚至根本没有3D效果,而且画面很暗。
如果影院的3D设备落后,亮度不足等问题,视觉效果差异并不太大,有时候跟你在哪看的都有关系。你还得会挑影院,会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