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埃及、古罗马、古希腊的战争电影
1、《埃及艳后》
《埃及艳后》是由约瑟夫·L·曼凯维奇执导,伊丽莎白·泰勒、理乍得·伯顿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1963年6月12日上映。
该片讲述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为了政治目的,与凯撒联姻,从而建立起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凯撒被行刺后,她又将目标转向大将军马克·安东尼,两人产生了暴风雨般的爱情。
2、《亚历山大大帝》
《亚历山大大帝》是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于2004年12月16日发行的一部战争传记电影,由奥利弗·斯通执导,柯林·法瑞尔,安吉丽娜·朱莉等主演。
影片主要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传奇的一生。
亚历山大大帝(柯林·法瑞尔饰)生于纪元前356年为马其顿国王菲利普斯(方·基默饰)之子,是历史上第一位征服欧亚大陆的着名帝王。
亚历山大自幼聪颖过人,曾受教于大师亚里士多德,稍长即被授予首府总督之职,并以平定山贼有功而任命为马其顿大军统帅,随父横扫希腊城邦之乱。
西元前336年菲利普遇刺,亚历山大继任王位并继承其父遗志,率领希腊联军进攻波斯,关尼卡卡一役大败波斯并直入小亚细亚攻占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崩溃,波斯王大流士被杀,又进军埃及又越过印度河进入恒河流域,因军士思乡被迫退回。
亚历山大融合东西文化,鼓励民族间通婚,并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将希腊思想律法散布各地,开创希腊化时代文化,死时却年仅33岁。
3、《天国王朝》
《天国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该片于2005年5月6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12世纪耶路撒冷王国陷入危机,一个铁匠伊贝林的贝里昂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伊斯兰领袖萨拉丁的故事。
4、《耶稣受难记》
《耶稣受难记》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詹姆斯·卡维泽、莫妮卡·贝鲁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电影。影片于2004年3月19日在中国大陆首映 。
影片描述的是耶稣殉难前最后12小时内发生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结束后,耶稣开始祈祷,他不断地忍受着撒旦的诱惑。背叛了耶稣的犹大将耶稣推向了十字架,被拘捕的耶稣囚禁在耶路撒冷城内。
5、《斯巴达300勇士》
《斯巴达300勇士》由扎克·施奈德(ZackSnyder)执导,改编自漫画大师弗兰克·米勒作品,由扎克·施奈德和柯特·约翰斯塔德编剧,杰拉德·巴特勒、琳娜·海蒂、大卫·文翰、多米尼加国·威斯特、文森特·里根、迈克尔·法斯宾德、汤姆·威斯多姆、安德鲁·普利文等主演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
讲述的是历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波斯希腊温泉关之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国国王王薛西斯一世(罗德里格·桑托罗饰)统率50万大军大举进攻希腊,一路南下逼近德摩比利隘口。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杰拉德·巴特勒饰)亲率希腊联军扼守住地势险要的温泉关,但希腊守军很快就被击溃,列奥尼达斯命令希腊联军的主力迅速撤退,自己亲率300名斯巴达勇士殿后,与数万波斯军展开了血腥的殊死搏斗。
最终,这300位勇士全部战死,但同时也让波斯军队在攻破温泉关一战中付出了2万人死伤的惨痛代价。
‘贰’ 凯撒大帝的资料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又译盖乌斯·朱利叶斯·凯撒、朱利亚斯·凯撒),即恺撒大帝,罗马共和国(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
恺撒出身贵族,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恺撒遭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8岁。恺撒死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早年经历
人物形象(画像、雕塑、纪念徽章等)
人物形象(画像、雕塑、纪念徽章等)(9张)
公元前100年7月13日(另一说法为:公元前102年7月12日)恺撒出生于罗马。其父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母亲奥莱莉娅来自奥莱利·科塔家族。公元前119年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曾在担任执政官。[1]
恺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恺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公元前87年,按照罗马的习俗,恺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2]
公元前86年至公元前84年,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恺撒被视为马略的支持者。公元前84年,恺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生女儿尤莉娅,并获得元老院民众派成员支持。
公元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苏拉要求恺撒同科涅莉亚离婚,恺撒拒绝并离开罗马,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2]
前往东方
恺撒全身塑像
恺撒全身塑像
公元前82年至公元前79年间,恺撒旅居东方,并在公元前81年随马尔库斯·泰尔穆斯(Marcus Terentius Varro Lucullus)前往小亚细亚。接受使命前往比蒂利亚寻找船只,并圆满地完成任务。
公元前80年,恺撒随军前往米蒂莱,因表现英勇而获得花冠。公元前79年至公元前78年,参加清剿奇里乞亚海盗的战斗。[2]
公元前78年,苏拉去世,恺撒回到了阔别数载的罗马。以辩护人的身份在法庭等处为自己或拥护者辩护或者起诉。公元前78年在执政官莱皮德叛乱失败后,要求赦免自己的拥护者;公元前77年起诉其政敌多拉贝拉贪污;公元前76年为希腊人辩护,与该尤斯·安东尼乌斯对抗。[1]
公元前76年,他再次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公元前75年,他在罗德岛,拜师米隆之子、雄辩大师阿波洛尼奥斯的门下。在旅途中,他曾被奇里乞亚海盗劫持,后者要求以20塔兰特作为赎金。恺撒嘲笑他们不知道自己捉到了什么人,并要求海盗索取50塔兰特。在等待赎金的38天里,他不得不同海盗们待在一起,他对他们开玩笑说获释后一定要将他们统统送上十字架。当他获释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一支舰队,捕获了所有劫持他的海盗。也许是因为那些海盗对其不错,恺撒为了减轻其痛苦,在把他们钉上十字架之前,割开了他们的喉咙。[2-3]
政治生涯
恺撒头像
恺撒头像
公元前74年,返回罗马,并继承奥莱利乌斯·科塔的职位,成为祭司。公元前72年,获军事保民官。[1]
公元前70年,再次参与选举,并当选公元前69年的财务官,任期一年,自动获得元老院议员的资格。恺撒于公元前69年前往西班牙赴任,作为总督副手,主管行省的财政。
各城市巡回审案期间,请求解除职务,离开西班牙。[2]
返回罗马后,公元前66年恺撒被委任以“阿庇亚大道管理人”的头衔,负责维护这条连接罗马和布林迪西的通衢大道。后自荐就任次年的新市政官的职位并当选。主要负责城市的公共设施(特别是神庙)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市场和其他罗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
为取悦平民阶层,恺撒为公众提供了许多竞技比赛,新改建许多公共建筑,带着荣耀结束了一年的市政官任期,但却负债数百塔兰特。[1]
公元前63年是西塞罗的执政官任期年,与平民阶层决裂,结果任期中无所作为。相反,恺撒节节胜利。
此时,罗马的祭司长皮乌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Pius)去世,恺撒参加竞选,并顺利当选这一终身职位。稍后,又获得另一职位—大法官。
同一年,恺撒与苏拉的孙女庞培亚(Pompeia Sulla)成婚。恺撒与庞培亚离婚理由是“恺撒之妻不容怀疑”。[2]
公元前61年,大法官任期届满,恺撒得到远西班牙行省总督职位。同时,庞培从东方返回罗马。恺撒又一次陷入经济困境,克拉苏不得不为他偿还贷款。
抵达伊比利亚,恺撒发动了对卢西坦人和加拉埃西人的进攻,这次行动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恢复行省秩序后,匆匆地离开了行省返回罗马,同时提出两个要求:凯旋式和执政官职位。最终放弃了凯旋式,换取执政官候选人资格。[1]
公元前60年(一说公元前59年),恺撒被森图利亚大会选举为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
恺撒远征高卢和不列颠
恺撒远征高卢和不列颠
此时,庞培争取安置他的退伍老兵的土地,遭到失败;克拉苏(Marcus Licinius Crassus),也正在为获得对抗帕提亚所需的军队控制权而犯愁;而执政官恺撒也正好需要庞培的声望和克拉苏的金钱。因此,恺撒成功使两人言归于好(庞培和克拉苏在公元前70年那次共掌执政官之后结怨)。三人于公元前60年订立盟约,目的是使“这个国家的任何一项措施都不得违反他们三人之一的意愿”(苏维托尼乌斯语)。历史学家将这个联盟称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政治联盟,50岁的庞培还娶了恺撒年仅14岁的独女茱莉娅。
三人结盟后,势力大增。毕布路斯作为执政官退出所有政治活动,直到任期结束。恺撒大权独揽,“毕布路斯和恺撒执政之年”成了“尤利乌斯和恺撒执政之年”。
完成执政官任期后,恺撒被授予作为总督管理山北高卢(今法国南部)和伊利里亚(今巴尔干半岛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五年(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53年)的权力。刚到任,便发动了高卢战争(公元前58年至公元前49年)。
作战9年时间里,恺撒夺取了整个高卢地区(约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并把以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塞文山、莱茵河和罗纳河为界,周长超过3000英里的地区(除了部分同盟者的城市),变成了一个行省(高卢行省),后者还被规定每年上缴大量钱财。恺撒成为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到对岸(日耳曼尼亚)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1]
恺撒遇刺
恺撒遇刺
高卢战争让庞培感到不安。加上公元前53年,东征帕提亚的克拉苏战败身亡,三头政治不稳,元老院拉拢庞培。公元前49年,元老院向恺撒发出命令撤回罗马,恺撒回信希望延长高卢总督任期,元老院拒绝并发出最终劝告,表示如果不立刻回罗马,将宣布恺撒为国敌。
恺撒带军团到国境线卢比孔河(Rubicon),并渡过卢比孔河。恺撒的举动震动庞培以及元老院共和派议员,带着家当逃离意大利半岛。恺撒不流血进入罗马城,要求剩余的元老院议员选举他为独裁官。
接着,征讨西班牙、希腊,在公元前48年的法尔萨拉斯(Pharsalus)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追击到埃及。埃及人刺杀庞培后,将庞培人头献给恺撒。恺撒宣布埃及王位由托勒密十三世与他的姐姐克利奥佩脱拉(Cleopatra,即埃及艳后)共享。此举惹恼埃及人,爆发亚历山大战役。恺撒带领第六军团加上援军,彻底击败埃及军,托勒密十三世阵亡,克利奥佩脱拉登上埃及王位。会战期间,恺撒士兵所发射的火箭命中亚历山大城大图书馆,60多万本书毁于一旦。战役结束后,恺撒与克利奥佩脱拉进行为期两月的尼罗河之旅,接着征讨破坏与罗马之间协约的潘特斯王国。
公元前46年,恺撒回罗马后召集军队,攻打逃至北非与努米底亚王犹巴结成同盟的庞培余党,于塔尔索斯会战中获完全胜利。之后,恺撒回到罗马,进行长达十天的凯旋式。[2]
回到罗马的恺撒推动各项改革,包括给予北意大利和西西里岛人民罗马公民权、请专家制作儒略历、建立和平广场等。在公元前45年,庞培两个儿子逃到西班牙发动叛乱,恺撒再次远征西班牙,于孟达会战中击败叛军,庞培长子劳斯阵亡,次子流亡西西里。恺撒回国之后,于公元前44年宣布成为终生独裁官。[1]
凯撒之死
电影《恺撒大帝》截图
电影《恺撒大帝》截图(11张)
公元前44年,为拯救卡莱会战中被俘虏的9000名罗马士兵,恺撒宣布将远征帕提亚。但是,当时的占卜师说“只有王者才能征服帕提亚”,此举更加深共和派议员的不安,认为恺撒终将称王。二月,在一项典礼上,执政官安东尼将花环献给恺撒,并称呼恺撒为王。虽然恺撒拒绝,反恺撒一派更为恐惧,于是策划谋杀恺撒。
参加反对恺撒的阴谋的大约有60多人,为首的是该尤斯·卡西乌斯、马可斯·布鲁图斯、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他们称自己为解放者(Liberators),这些人在刺杀恺撒前曾和卡西乌斯会面,卡西乌斯告诉他们说如果东窗事发他们就必须要自杀。在公元前44年3月15日,一群元老叫恺撒到元老院去读一份陈情书,陈情书是元老写来要求恺撒把权力交回议会。可是这陈情书是假的。当马克·安东尼从一个叫做卡斯卡的解放者那里听到消息,他赶紧到元老院的阶梯上要阻挡恺撒。可是这些参与预谋的元老在庞贝兴建的剧院前先找到了恺撒,把他领到了剧院的东门廊。
恺撒在读这假的陈情书的时候,卡斯卡把恺撒的外套给脱开然后用刀刺向他脖子。恺撒警觉到卡斯卡,转过身抓住卡斯卡的手,用拉丁语说:“恶人卡斯卡,你在作什么?”被吓到的卡斯卡转向其他元老,用希腊话说:“兄弟们,帮我!”。一下子包含布鲁图斯的所有人都开始刺向恺撒。恺撒想要脱逃,可是因为血流太多眼睛看不见所以摔倒,最后这些人在他倒在地上的时候把他杀害了。根据史学家尤特罗匹斯(Eutropius)的说法,当时有60多人参与这谋杀。
阴谋者本想把他的尸体投入台伯河,但是慑于执政官马克·安东尼和骑兵长官雷必达而没有这么做。
恺撒的遗嘱是按照其岳父的要求,在马克·安东尼的家中启封宣读的。这份遗嘱是在前一年的9月13日立下的,并一直保存在维斯塔贞女祭司长手里。在这份遗嘱中,恺撒指定自己姐姐的三个孙子为自己的继承人:给屋大维四分之三的财产,其余四分之一由鲁基乌斯·皮那留斯和克文图斯·佩蒂尤斯分享;为自己可能出世的孩子指定了监护人,其中几个竟是参与阴谋的兇手;还指定屋大维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将自己的名字传给他,并规定德基摩斯·布鲁图斯为第二顺序继承人;此外,他还把台伯河的花园留给人民公用,并赠予每个公民300塞斯特尔提乌斯。
阴谋刺杀他的人中间,几乎没有谁在他死后活过3年的。所有人都被判有罪,并以不同方式死于非命:一部分人死于海难,一部分人死于屋大维和其他恺撒部将随后发动的战争,有些用刺杀恺撒的同一把匕首自杀。
恺撒死时58岁,死后被按照法令列入众神行列,被尊为“神圣的尤利乌斯”。[1]
凯撒的死有另一种说法。
他拒绝了王位,作出一些不太让元老满意的举动都是故意的,而且他身患重病,他只有唯一一个儿子奥古斯都,虽不是亲生的。所以他既不想让自己在史料上留下重病死的一笔,想留下光辉形象,又想让奥古斯都进行磨难后,将那些元老杀死,自己在百姓面前正当地当上“王”。他才会出此下策。
http://ke..com/view/987855.htm?fromtitle=%E5%87%AF%E6%92%92%E5%A4%A7%E5%B8%9D&fr=aladdin
‘叁’ 阿克拉大帝这部电影讲什么
没发现有阿克拉大帝,但找到相关其他人物两位。
第一位:莫卧儿王朝阿克巴大帝
莫卧儿王朝(1526~1857) Mughal Dynasty
1526~1858年统治南亚次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教封建王朝。
电影《阿克巴大帝》
影片讲述一个16世纪的爱情故事,伟大的莫卧儿皇帝Akbar(Hrithik Roshan)与拉杰普特族的公主Jodhaa(Aishwarya Rai饰)联婚,从而衍生了一段真正的爱情。在政治上,信奉伊斯兰教的Akbar国王知道成功没有疆界,在征服了兴都库什山脉(Hin Kush)之后,继续向他的征途进发,直到他的帝国扩大到从阿富汗到孟加拉湾,从喜马拉雅山到哥达维利河(Godhavari River)。因为他那精明的宽容、慷慨及权力,Akbar赢得了为他效忠的拉杰普特族人――最好战的印度教教徒。但Akbar没想到的是,当他与 Jodhaa――一位突如其来的拉杰普特族公主结婚时,为了进一步巩固他与拉杰普特族人的关系,他要反过来开始进行了新的征途,就是嬴得真爱。然而身为 Amer国王Bharmal的女儿,Jodhaa很反感自己只是政治上的棋子。在这婚姻的结盟里,Akbar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不只是打赢的本领,还有赢得深藏怨恨与极端偏见的Jodhaa的心。
第二位:匈奴王阿提拉大帝
阿提拉(Attila,406年—453年),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伟大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东罗马帝国及西罗马帝国,并对两国构成极大的打击。他曾率领军队两次入侵巴尔干半岛,包围君士坦丁堡;亦曾远征至高卢(今法国)的奥尔良地区,最后终于在夏隆之战被停止了向西进军。然而后来他却攻向意大利,并于公元452年把当时西罗马帝国首都拉文纳攻陷,赶走了皇帝瓦伦丁尼安三世,使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
相关电影《阿提拉》剧情:
以罗马帝国的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
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日渐衰弱,一支由阿提拉率领的匈奴军队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当政的罗马皇帝过于年轻,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只能启用被打入死牢的原军队统帅埃迪厄斯,把拯救罗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狡猾的埃迪厄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并邻国,一面设法置他于死地。终于,英武的阿提拉喝下了新婚妻子的毒酒,征服世界的壮志顷刻间化为泡影。罗马帝国刚刚勉强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成熟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埃迪厄斯……
‘肆’ 封印卡尔法大帝的神秘人是谁
被黑暗迪迦封印。
3000万年前,大帝的手下就是卡蜜拉,我们四个人,因为黑暗迪迦不服从,拉法尔大帝,于是四个人都叛变了,聚集了所有能量,封印了卡拉法尔大帝,但是,单体的战斗情况,卡拉法尔大帝绝对更胜一千筹,不过他3000万年前就被封印了是三千万年前的宇宙最强的邪恶势力。法尔大帝是宇宙的创世神。即使诺亚、奥特之王、赛迦、雷杰多合体都不一定打得过。卡拉法尔大帝没有出现过。是因为要是出现的话光之国可能毁灭。
‘伍’ 亚历山大大帝电影演员表
《亚历山大大帝》演员表 :
柯林·法...
饰 Alexan...
安吉丽娜...
饰 Olympias
方·基默
饰 Philip
康勒·帕...
饰 Young ...
布耐恩·...
饰 Young ...
加里·斯...
饰 Cleitus
杰瑞德·...
饰 Hephai...
艾略特·...
饰 Ptolemy
约瑟夫·...
饰 Philotas
乔纳森·...
饰 Cassan
‘陆’ 凯撒大帝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统治并不稳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全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他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一位年青的罗马士兵张惶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青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25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恺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多数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9年1月,果断的率领一个军团,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行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恺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恺撒征战一生,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的战略企图,扭转战局,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高超的军事艺术,在罗马乃至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盖世英名。由柳洪平创建。 历史学家们这样记录下了恺撒征战时的威猛:“象一阵旋风攻下八百个城镇,征服三百个部族,与三百万人发生多次激战,屠杀一百万人,将一百万人掳为奴隶。”这段文字描述的应该是他在征股高卢时的经历吧。 恺散一生征战无数,但在电影《恺撒大帝》中,战争场面并不太多,或者确切地说只有一次,那就是困围戈尔人的战争,我不知电影中的戈尔人是指当时的什么人,但对表现恺撒的威猛已经足够了。戈尔人的首领把他们的妇孺赶出了城,想让她们成为恺撒的包袱,这对于精明的恺撒来说,简直是对他的智慧和意志的一种小看。 谁都知道罗马的连年的征战,包括他们的内战,先是苏拉与马略,再是庞培与恺撒,再是屋大维与安东尼。电影开始时,苏拉已经取得了胜利,正在吓唬那些元老员的议员们。恺撒还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军官,但苏拉因为恺撒放走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觉得他以后可能有害,决定处死他,但庞培,这个恺撒未来的敌人救了他一命。 恺撒没有死于海盗之手,在庞培外出征战海盗期间,把罗马治理的井井有条,被远为执政官,但这并没有让恺撒欣喜,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庞培一次次凯旋,而他还没有一点政治资本。 她女儿对庞培真真假假的爱情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军队,八年的征战,恺撒捞足上政治资本,这个时候当然是他和庞培一决高下的时候,但庞培死于势利的埃及人,他的死,好像只是为了恺撒与埃及艳后的相遇铺平路。 恺撒的政治野心不断地彭涨,不知死神已经慢慢地向他发出召唤,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前44年,凯撒遭以马可斯·布鲁图斯所领导的议员而暗杀身亡。凯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柒’ 卡拉法尔大帝在哪部电影里出现过
卡拉法尔大帝在《蓝色行星的爱》的电影登场。
拓展资料:
蓝色行星的爱剧情介绍:
20000年前,艾波星人试图攻击地球,却被远古复活的超人迪迦奥特曼所挫败。
20000年后,艾波星人再次回归,并复活了曾经被杰克奥特曼杀死的怪兽贝蒙斯坦,使得超级胜利队一时间。
艾波星人震慑于戴拿的威力,不敢进犯,准备用亿万光年的负能量,将1年前毁灭宇宙的创造神,被远古巨人们封印在
光之黑洞里的卡拉法尔大帝唤醒。
艾波星人只好用出一半能量复活了怪兽美尔巴和阿勃拉斯。
戴拿虽然击杀了美尔巴,却遭到强化能量后的梅特斯星人和阿勃拉斯的夹攻,被打得奄奄一息。
就在这时,在火星的大古受到幽怜的指引,重获光的力量,再次变成迪迦,飞回地球帮助戴拿,将梅特斯星人和阿勃拉斯打败,并趁胜追击,将艾波星人的宇宙船
可是太迟了,艾波星人狂妄的大笑着,曾经毁灭万物的破坏神卡拉法尔大帝已经复活,迪迦和戴拿即将陷入恶战。
参考资料:网络-卡拉法尔大帝
‘捌’ 求电影 亚历山大大帝 高清完整版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RCt4Kc-ZqjH2tc85-VLRBg
‘玖’ 凯瑟琳大帝俄版叫什么
《凯瑟琳大帝》俄版:《叶卡捷琳娜大帝》,由在《情迷彼得堡》当中出演黑森公主玛利亚闻名的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主演。
目前更新至第三季,前两季在多多视频可以看,第三季讲述的是1774年,叶卡捷琳娜大帝的统治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威胁。与土耳其的战争,可能会让俄罗斯功成名就,也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而此时,在巴黎的逃亡波兰人和法国冒险家的手中掌握着对付叶卡捷琳娜大帝的重要王牌——自称是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Elizabeth Petrovna)女儿的伊丽莎白· 塔拉坎诺娃(Elizaveta Tarakanova)。
在俄罗斯南部,一场由顿河哥萨克普加乔夫(Yemelyan Pugachev)领导的农民起义正在爆发,他自称皇帝彼得三世。皇宫中的危险也逐步逼近:帕宁正在考虑将权力从叶卡捷琳娜大帝手中转移,扶持保罗上台。俄罗斯未来的命运取掌握在女皇手中。
‘拾’ 恺撒是谁 大帝
恺撒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八年 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大约是现在的法国),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着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相应措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曾与幕僚共同着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战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相关电影:《凯撒大帝》。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恺撒公元前58年,恺撒出任高卢总督。他统率大军,经过3年的征战,到公元前56年底,基本上并吞了整个高卢。然而他在高卢的统治并不稳固,高卢地区接连爆发反罗马人的起义。公元全52年春,高卢全境爆发了一场反对罗马统治的大起义。起义军主力在高卢北部的阿利细亚城扎下了坚固的营寨。这是一座几乎攻不破的城堡,罗马人除了进行长期的包围之外,别无其他办法。恺撒把所有的部队都调到这里,20万高卢起义军也云集阿利细亚城下,双方一场恶战不可避免。战役开始之前,罗马人环绕阿利细亚城筑起一道坚固的壁垒。恺撒寄希望于这些复杂而坚固的工事能够阻止高卢人的进攻,用以补充自己兵力的不足。高卢起义军首先从内外两侧同时向罗马人坚固的工事发起了进攻。在盾牌的掩护下,一队接一队的高卢人像蚂蚁一样往上冲。在战斗中,罗马各军团由于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士气开始低落。尤其在罗马人的旗手被砍倒后,罗马人的阵脚开始显得有些混乱。一位年青的罗马士兵张惶失措,突然发现恺撒刚刚站立过的塔楼上已经空无一人,同时位于营寨右边的罗马骑兵放弃了阵地,以全速急驰而去。这位年青人绝望了。突然,坚守在栅栏后面的罗马士兵发现高卢人的攻势猛然削弱了,刚才还在向罗马工事冲击的高卢人停止了冲锋,他们的队伍散开了,出现在罗马人视线中的竟是他们自己的骑兵。原来,恺撒指挥他的骑兵抄袭到高卢人的后方,给他们致命的一击,短短几个回合之后,高卢人便开始由进攻改为逃窜。尔后,高卢人全部投降。阿利细亚之战就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束了。恺撒以6万军队与高卢人将近25万人的大军相峙,竟以一支骑兵的偷袭扭转了战局,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恺撒、庞培、克拉苏的“三头同盟”是不可能持久的,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克拉苏在战争中阵亡,使原来成鼎足之势的三人同盟变成了恺撒、庞培两雄并立的局面。这时,恺撒的女儿去世,这就意味着恺撒与庞培的联姻关系中断,两人之间为了权力的争斗已势所难免。于是奴隶主两派发生了内战。 公元前50年,以庞培为首的贵族派元老院因担心恺撒建立独裁政权,通过决议拒绝延长恺撒担任高卢总督的任期,令其遣散军队。恺撒拒不执行这一决定。当时,他的军队绝大多数分驻在北山高卢,身边仅有一个军团和一些辅助部队。为了把握战机,经过一番周密策划之后,恺撒于公元前49年1月,果断的率领一个军团,越过意大利和高卢诸行省之间的界河比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罗马进发。没有准备的庞培反对派,匆忙率领一批元老和两名执行官离开罗马,逃往希腊。同年11月,恺撒率领7个军团出其不意地在希腊登陆,次年春又增加了4个军团和1个骑兵队。6月,恺撒与庞培在希腊的法萨卢进行决战,恺撒彻底打败了庞培,庞培逃到埃及,被埃及国王派人杀死。公元前45年,恺撒实现了他的军事独裁统治。 恺撒征战一生,多谋善断,善于抓住战机,特别是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以顽强的意志坚持自己的战略企图,扭转战局,表现出他那不同凡响的高超的军事艺术,在罗马乃至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盖世英名。 历史学家们这样记录下了恺撒征战时的威猛:“象一阵旋风攻下八百个城镇,征服三百个部族,与三百万人发生多次激战,屠杀一百万人,将一百万人掳为奴隶。”这段文字描述的应该是他在征股高卢时的经历吧。 恺散一生征战无数,但在电影《恺撒大帝》中,战争场面并不太多,或者确切地说只有一次,那就是困围戈尔人的战争,我不知电影中的戈尔人是指当时的什么人,但对表现恺撒的威猛已经足够了。戈尔人的首领把他们的妇孺赶出了城,想让她们成为恺撒的包袱,这对于精明的恺撒来说,简直是对他的智慧和意志的一种小看。 谁都知道罗马的连年的征战,包括他们的内战,先是苏拉与马略,再是庞培与恺撒,再是屋大维与安东尼。电影开始时,苏拉已经取得了胜利,正在吓唬那些元老员的议员们。恺撒还只是一个一事无成的军官,但苏拉因为恺撒放走了自己的敌人并且觉得他以后可能有害,决定处死他,但庞培,这个恺撒未来的敌人救了他一命。 恺撒没有死于海盗之手,在庞培外出征战海盗期间,把罗马治理的井井有条,被选为执政官,但这并没有让恺撒欣喜,因为他眼睁睁地看着庞培一次次凯旋,而他还没有一点政治资本。 她女儿对庞培真真假假的爱情为他赢得了最初的军队,八年的征战,恺撒捞足上政治资本,这个时候当然是他和庞培一决高下的时候,但庞培死于势利的埃及人,他的死,好像只是为了恺撒与埃及艳后的相遇铺平路。 恺撒的政治野心不断地彭涨,不知死神已经慢慢地向他发出召唤,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 前44年,凯撒遭以马可斯·布鲁图斯所领导的议员而暗杀身亡。凯撒身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编辑本段]出身 凯撒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出生于罗马,他在父系和母系两个方面都出身于纯粹的贵族家庭环境中,由此获得了很好荫庇。 在其直系亲属中,曾有多人担任过执政官、大法官等职务。其叔父塞克斯图斯·尤利乌斯(Sextus Julius)公元前91年晋升到执政官的职位,姑母茱莉娅也嫁给了赫赫有名的马略。其父在前100年前后担任过财政官、大法官等职务,还曾出任过小亚细亚的总督。这样显赫的身世,注定了凯撒将来至少会获得类似行政官的职务。 凯撒的母亲奥莱莉娅也是来自权势很大的奥莱利·科塔家族。凯撒的外祖父卢西乌斯·奥莱利乌斯·科塔也曾在前119年担任过执政官。特别是在凯撒事业的开始阶段,外祖父始终如一的支持和有求必应,使凯撒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 后来,凯撒还努力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圣的家谱:根据神话传说,罗马城的缔造者罗穆卢斯的祖先是特洛伊英雄安喀塞斯与女神阿佛洛狄德(罗马人的维纳斯)生下的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而埃涅阿斯之子阿斯卡尼又名尤尔(Julus),凯撒滥用词源学,硬将其作为自己氏族(Julius)的祖先,并由此断言自己是维纳斯的后裔。 [编辑本段]早年教育 凯撒早年的情况,特别是他接受教育的情况,由于资料的缺少,一直不是非常清楚。我们知道,和他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年轻的罗马贵族一样,直到7岁为止,凯撒一直受其母亲的影响。此外按照传统,在学习完字母和数字以及拉丁文的入门知识之后(另外,我们也知道,凯撒精通希腊文),凯撒应当师从雄辩术教师,学习演讲辩论;此外,他还要学习哲学和法律等基础知识;最后,像所有贵族子弟都要做的那样,接受军事技术方面的教育,包括阅读各种历史、攻城术和战术等方面的着作,参加各种各样军事体育训练。 7岁时,凯撒被送进了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在学校里,凯撒的文学、历史、地理等科目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他活泼开朗,脑子灵敏,而且令老师惊奇的是他有问不完的问题,而且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凯撒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姑父——马略,他常常缠着姑父给他讲他在外出征打仗的故事。凯撒的母亲相信自己的儿子不是凡夫俗子,便加强了对他的教育。凯撒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博览群书,学业日益长进,文章写得非常好,十几岁就发表了《赫库力斯的功勋》和悲剧《俄狄浦斯》。他酷爱古希腊文化,特别是希腊的古典文学。除文学外,凯撒还喜欢体育运动,他精通骑马、剑术等,肌肉发达,体魄非常强健。 15岁时,按照罗马的习俗,凯撒开始穿成人的白长袍。 [编辑本段]与苏拉的冲突 公元前86年和前84年,元老院民众派领袖马略和秦纳先后去世,前者是凯撒的姑父,后者曾提名凯撒为朱庇特神祭司,而凯撒则由于亲缘等原因被视为马略的当然支持者。虽然凯撒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保护人,但是也同时获得了从事某种职业并取得巨大成就的自由。前84年,凯撒娶秦纳之女科涅莉亚为妻。这桩婚姻不仅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尤莉娅,而且还使其获得了元老院民众派成员的支持。 前82年,在内战中取胜,并得到元老院精英派成员支持的独裁官苏拉要求凯撒同科涅莉亚离婚。但是,凯撒选择了拒绝并谨慎地离开了罗马。在亲友的帮助下,凯撒躲过了放逐和死亡的威胁。虽然后来苏拉屈服于对年轻的凯撒的各种有利的强大压力而宽恕了后者,但凯撒仍然认为远离罗马更为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