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影片(所有类型都包括)是什么
《渔光曲》小学时候就学过
㈡ 第一部在国外获奖的中国电影是哪部
据了解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卧虎藏龙》是第一部获得多项奥斯卡提名的外语影片,也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亚洲电影。 渔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对孪生子女小猴、小猫。一场暴风雨夺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刚生下的儿女,只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妈。 这个电影很是经典。
㈢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演员是影片《赵一曼》的主演石联星,该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今长影)1950年出品。
《赵一曼》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沙蒙执导,石联星主演,于1950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讲述了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最后英勇献身的故事。
石联星先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表、导演课。尤其是她创造的赵一曼的形象,轰动了新中国,曾给予亿万人民群众以巨大的鼓舞。
在1950年第五届国际电影比赛大会上,《赵一曼》受到热烈欢迎,石联星也因此荣获了“优秀表演奖”,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争得了荣誉。1950年至1960年参加北影,担任演员,电影学校教员等职务。
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25日 -1936年8月2日),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今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
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5年11月被捕,1936年8月就义。赵一曼留有诗篇《滨江述怀》,其故里宜宾有“赵一曼纪念馆”,相关电影有《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赵一曼
㈣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编导的影片《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览会上获得了荣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遂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㈤ 我国第1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我国第1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叫做渔光曲。
㈥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电影是什么
《渔光曲》。
1934年摄制的《渔光曲》,是第一部获国际奖的中国影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在国际上荣获奖项的影片,则更值得浓墨重彩一书。它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1年摄制的经典黑白故事片《翠岗红旗》,它的摄制过程和问世前后充满艰辛、独创、有趣的元素,许多内幕是鲜为人知的。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基本信息
《渔光曲》是1934年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的剧情影片,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影片代表作之一。该影片由民国着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被誉为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影片讲述了渔家子弟徐小猫、徐小猴和船王何家继承人子英之间的悲欢离合,两代人之间的故事折射出旧中国各阶层人民生活的飘零动荡。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渔光曲
㈦ 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上获的荣誉影片的是哪个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渔光曲》在苏联举办的莫斯科国际电影展上获奖。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渔光曲》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歌女红牡丹》是第一部有声电影,《风云儿女》被称为它的插曲《义勇军进行曲》,而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渔光曲》,它获得了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荣誉奖。三大电影节都获得了演员荣誉。
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开放,人们长久以来的观影欲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和满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国内出现了很多口碑不错的电影,为一举超越北美市场奠定了基础。相信经过这一次,我们的电影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㈧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
第一位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影片是1935年由王人美主演的影片《渔光曲》。
王人美的表演主要靠直觉,她的艺术感觉好,直觉就比较准。她走上影坛的时候,她青春的气质应和了当时电影文化的需求。
比起有些人来,如阮玲玉、蝴蝶,她的天分不算最好,但她聪明。同时,她是个不甘服从命运的人,她知道自己的弱点,就努力去弥补,去奋斗,而且说干就干 。
在歌曲《渔光曲》中,王人美的演唱没有花哨的技巧,但是她凄美的声线营造出的效果却很容易打动听众的心。
在插曲《铁蹄下的歌女》中,王人美用一种近似哭腔的嗓音,很好地表现出了歌曲所表现的悲凉凄楚的情绪;同时,她也极为注意演唱技巧,咬字清晰,运气自如,使这首歌为电影《风云儿女》增添了光彩。
电影同名主题歌《渔光曲》在片中出现多次。在为影片配乐之初,任光谱写了一首《渔村之歌》,但是导演认为歌曲的旋律太过优美,与影片的基调有些出入,后特意与任光一起深入渔民的生活,体会渔民内心的疾苦。任光带着对渔民生活现状的悲悯与愤怒,创作了这首《渔光曲》 。
㈨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什么
《渔光曲》中国首部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
中国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奖项的第一部影片,是1934年上映的《渔光曲》。
在1935年的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各国代表分组观看了参展影片,并有评判委员会详加评论、评判。评选结果,共有10部电影得奖,其中的一部便是中国选送的《渔光曲》,荣获相当于第四等的荣誉奖,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
当中国代表、联华公司制片人陶伯逊上台接受奖状时,台上台下热烈掌声响起。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影片。
《渔光曲》介绍:
《渔光曲》由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摄制,蔡楚生执导,歌舞影剧全能女明星王人美扮演女主角小猫,头号喜剧明星韩兰根扮演男主角小猴。任光创作的主题曲旋律优美又显委婉惆怅,歌词质朴真实,唱出了渔民的无尽凄凉与哀怨。
1934年6月14日,《渔光曲》在上海金城大戏院开始公映。这年,上海地区盛夏早来,且是60年来少见的酷热,气温高达39.9度,各式人等观看《渔光曲》的热情却持久如新,连映84天场场爆满,创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诚如《申报》记载:在盛暑中能如此持久挺拔,的确空前未见,堪称奇谈。
㈩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哪一部
新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根据八位抗日女英雄投江故事创作的《中华儿女》。
1934年的《渔光曲》是王人美 的代表作。在影片中,她以真挚的感情、精湛的演技和动人的歌声,出色地塑造了贫苦的渔家女儿小猫的形象。
影片主题歌也是由她演唱,的确人美歌也美。该片曾获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1987年,王人美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