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啥看3D电影要带3D眼镜
这要先知道3d的原理:3D其实就是模拟人的眼睛的,你可以做个实验,在你的眼前摆上两个物体,一个近一个远,然后分别用左右眼去观察,你会发现两者观看的角度是不同的,越近的物体,那么两个眼睛的角度差就越大,越远的物体角度差就越小。这就是人的两只眼睛可形成的3D视觉。而拍摄的时候,使用两个镜头,同时拍摄出两个只有角度上差别的画面。再把这两个画面分别进入人的两个眼睛,也是可以在大脑中形成立体效果的。所以,现在的3D技术就是怎么让AB两个画面,A画面只让左眼看到而右眼看不到,B画面只让右眼看到而左眼看不到。这就需要设备和眼镜的配合。
目前影院有两种技术,快门和偏光,快门是通过两个画面的交替显示,再通过快门眼镜的闭和开,让你的每只眼睛在一瞬间只能有一只眼睛看到画面。这种投影的刷新率比普通的快一倍,所以你也感觉不到两个画面在交替。偏光则是利用了两个投影设备投到一个幕布上,在投影镜头前方加一块偏振片,两偏振片的偏光方向垂直,然后再利用两个垂直的偏光镜片(偏光眼镜)分别过滤掉一个投影机投射的画面,从而让你的一只眼睛只能看到一个投影机的画面,这样通过两个眼镜分别看到两个角度差的画面,自然就形成了3D视觉。
目前的3D电影大部分都是720P或者1080P的,一个DVD的容量根本就不可能放得下一张真正的3D电影。所以目前无法用DVD来观看真正的3D电影
㈡ 看3d片 对眼睛有影响吗
您好,3D电影如果选择眼镜质量好的话,一般对眼睛是没有影响的,但最好也不要经常看为好,特别是孩子更要注意。
㈢ 观看3D电影对眼睛有哪些危害
观看3D电影没有特别的危害,和平时看电视差不多。
3D眼镜是通过过滤一定波长或特定颜色的光线,将重合的画面分离,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不同景深的画面,然后在观影者的大脑中合成立体影像。因为两幅画面存在远近区别,因此眼睛需要不断通过睫状肌张弛,调节晶状体,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视疲劳。
但对于视力尚在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不建议长时间观看3D影像。儿童的眼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强,睫状肌容易出现持续收缩状态,在长时间专注观看3D影像时,更容易形成眼部疲劳。
长时间如此,对于儿童的视力发展存在极大影响。长时间的眼疲劳往往会诱发频繁眨眼甚至假性近视,而假性近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时间长了就容易发展成真性近视了。
(3)看3d电影眼睛l扩展阅读:
不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有关专家提醒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在恢复期内不可经常观看3d电影,在3个星期内最好不要看3d电影。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平时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看后感觉会比较高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眼睛长时间处在光芒较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就会使周边虹膜堆积,房角变得更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另外电影画面场景惊险刺激,可兴奋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㈣ 看3D电影对眼睛有害吗
首先3D模仿人的双眼视物,频频调焦让眼睛好累,而且产生动感让人眩晕。
若让儿童以左右眼不同影像实现3D效果的做法,让眼睛不断地运动眼睛的肌肉,紧张地,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晶状体以变换焦距,对其眼睛发育存在潜在影响,很可能会造成斜视、弱视等。
因此,根据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可选择看3D电影的,最好是12岁以上的学生。而且30分钟间隔休息。
㈤ 3d电影对眼睛有伤害吗
3D影像其实是可以保护和改善眼睛视力的。
所谓的3D影像,是比一般常见的平面二维影像(2D影像)增加了远近区别,也就是增加了一个维度,才成为三维立体影像(3D影像)的。所以人们在看3D影像的时候,需要不断的调节自己的晶状体焦距,使得自己能够看清不同远近距离的图像。而这个视觉焦距调整的过程,就起到了恢复晶状体调节功能的锻炼作用。通过定期定时的观看3D影像,可以训练眼部肌肉运动,使得长时间焦距固定在某个距离的眼睛得到放松。
3D影像特别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是看书的人群,尤其是容易发生近视的青少。建议至少保证每两个小时连续使用电脑或看书之后,就看5分钟左右的3D影像放松眼球,保护视力,健康用眼。
看电影的时候也要注意休息哦。
㈥ 为什么看3d电影带不带3d眼睛都模糊
因为3D电影的画面移动速度快,景深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观看3D电影时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也容易诱发假性近视,影响眼球的正常发育。此外,未经彻底消毒的3D眼镜还可能传染眼疾,比如红眼病等。
尽量不要带孩子密集地看电影,尤其是3D电影。观影前,家长可用消毒湿纸巾擦拭镜片,同时给孩子擦擦手和脸,避免循环使用的眼镜传染眼疾。观影时,孩子尽量不要坐在靠前的位置。
正确佩戴3D眼镜的方法
1、建议大家在观看3D电影时,尽量选择中间且偏后排的座位,每观看30分钟左右就应把3D眼镜摘下,让眼睛休息一下。
2、对于平时就戴眼镜的观影者,建议使用夹片3D眼镜,尽量避免同时戴两副眼镜,加重眼睛的负担。观影过程中,若出现眼部不适或者头晕、恶心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观看。对于严重干眼症、青光眼、高眼压、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的患者,则不宜戴3D眼镜。
3、由于儿童的视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眼部结构相对脆弱,若经常长时间使用3D眼镜,眼睛更容易疲劳,时间久了还有可能会对视功能造成损害,因此儿童应尽量少戴3D眼镜。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戴了3D眼镜感觉不舒服?你需要注意这几点
㈦ 看3D电影必须要戴3D眼镜吗
这个不是必须要带的,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3D电影配合专业的3D眼睛会有更加完美的观影体验,戴上眼镜可以体验与角色零距离互动的快感,体验身临其境的惊险与刺激,让自己更好的融入电影情节。但如果由于配戴眼镜引起您的身体不适,您可以随时摘掉眼镜,当做2D电影进行观看。
拓展资料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立体电影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如在每架放影机前各装一块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互补色、开关、柱镜、狭缝光栅等都是在保证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一基本原理上的几种屏幕观看立体的不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屏幕上看立体的方式会更多。
㈧ 小朋友看3d电影是不是对眼睛不好
亲爱的网络知道用户:
据有关专家分析说,小孩看3D电影或会产生头晕的现象,3D眼镜实际上是一种偏光镜,人眼一般是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3D眼镜则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合在眼底上形成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而观众眼球反复聚焦,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劳引发调节性视疲劳,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具体来说,3D电影画面虽然只是增加了“深度”这一维,却再一次导致了视力的“失调”。“在观看3D电影时,我们的眼觉焦点实际上被牢牢锁定在屏幕上,当画面中的一颗子弹向我们飞来时,我们无需把焦点回拉。但出于惯性,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这么做。
一旦焦点离开屏幕,画面就变得模糊,我们又一次下意识地将视觉焦点推回屏幕。这么“一来二去”的拉锯状态下,人眼非常容易疲劳,“晕电影”的比例自然就陡然升高,严重的话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呕吐等状况。”黄学宁说。黄学宁指出,“晕电影”现象不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过段时间就会自然恢复。
长时间观看会对视力产生影响
如果去看3D电影,没有发生头晕等状况,是不是意味着能长时间看呢?最近上映的电影动辄将近3个小时,是否会对小孩的视力产生影响呢?
3D电影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其利用成像差距制造立体效果,需眼睛不断调节才能完成。而过度调节会导致眼睛疲劳、干涩、酸痛,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症状。一部电影将近两小时,长时间处于影院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接受强烈声光的特效刺激,这些都会使人的眼睛容易疲劳。加上电影情节紧张,观众长时间睁大眼睛、情绪激动,就可能出现眼睛不适,甚至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建议:8岁以下的小孩确实不适宜过多观看3D电影,大点的孩子建议选靠后位置,抓住电影里不是很精彩的情节,每隔15―20分钟摘掉眼镜,闭眼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