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巨制 » 中国第一部西流记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中国第一部西流记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8-19 17:44:51

Ⅰ 中国第一部西部片

可可西里》影评

荣获第十七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金鸡百花电影节参展影片、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影片、中国第一部西部历险片。

故事背景:电影《可可西里》根据一下真实故事改编而来,故事发生地可可西里,位于中国版图的西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莎图什披肩的需求增加,导致了其原料藏羚羊绒价格暴涨,中国境内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各地盗猎分子纷纷涌入可可西里猎杀羚羊。短短几年间,数百万藏羚羊几乎被杀戮殆尽,现在可可西里大约只残存有不到两万只藏羚羊。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在前后五年多的时间中,野牦牛队在可可西里腹地和盗猎分子进行了无数次浴血奋战,两任队长索南达杰和扎巴多杰先后牺牲。

总评----- 一部关于挣扎、值得敬重的电影,引导观者关注人类自我生存状况,关注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经典场景:通过猎杀藏羚羊和阻止猎杀藏羚羊这个载体,讲述人在绝境中的生存挣扎和人与自然的相互抗争。无人荒漠,恶劣气候,死亡镜头,强烈视觉冲击。

记忆最深的一句话:67分钟日泰队长对尕玉说:见过嗑长头的人吗,他们的手和脸脏得很,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开场镜头:巡山队员强巴在巡山时被盗猎份子杀害,猎杀藏羚羊的境头,片名出现时的大范围外景转换。。。。。。。通过青藏高原纯净稀薄的空气和穿透一切的凛冽寒风,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和连绵起伏的巍峨雪峰宛如版画般印在镜头中明明白白的告诉人们,这就是可可西里,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

旁白:迷人的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 (一说为“青色的山梁”,以发音不同而异)。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西部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连,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自然条件异常恶劣,人类无法长期生存,绝大部分地区为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是世界第三大,也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这里气候恶劣,但却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白唇鹿、棕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使这位少女更加妩媚动人。无人区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有资料显示,可可西里目前是中国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

我们可以从“真实 ·人性 · 生命”思考:

灯光依然暗淡,当电影的帷幕,渐渐地闭合缓缓地闪出一束光线,打入空旷地的会场,一张张略带倦意的脸庞,目光依然注视着前方。这,是一种震撼,是陆川的《可可西里》带给每一个人的力量,它简洁的镜头狠狠地将你击倒在地。那是什么力量?是真实,是人性,是生命。

一、真实

《可可西里》讲述一群普通人保护藏羚羊的经历。它没有搞出什么戏剧性的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它更多的是在纪录。电影中除了有点“坏人”的样子以外,没有一个坏人,他们的处境都令人了解和同情。无论是“好”或“坏”的一方,他们都是生命,都有活下去的欲望和权利。只是有些人为了生存要保护环境,有些人为了生存要破坏环境。陆川平等地面对他们,摈弃了任何高高在上地道德和判断。使用的镜头很简洁,也很冷漠。它告诉你,在可可西里,生命的无常,人的渺小,理想的无奈;人与自然关系是如此的微妙与脆弱,当两者之间的平衡被破坏之后,自然便会实施无情的报复。陆川用它独有的镜头,以第三者的角度,完全描绘了可可西里的真实与恶劣。在角色的表现上,《可可西里》更加表现出了难得的生活逻辑上的真实,避开了“假太空”。《可可西里》的力量实际上就是真实的力度,它有效地表现了人特定环境所表现出来地复杂性及人性中本质的部分。陆川更是用其真实描绘了更加深层的,更加深刻的思想主题:人性与生命。

二、人性

可可西里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自然以无人区的方式横亘在人们的面前,让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控制与改造自然这些豪言壮语,在可可西里面前,暴露了人类的可笑。人为了自我生存,只有被动地去适应它,这就使得人性、生存与道德,在这样的环境中,起了剧烈的冲突。影片中,给盗猎分子剥羊皮的马占林,他剥羊皮的技术最好,剥一张五块钱。“为什么干这个?” “原来放牧,养羊,养牛,后来没有草地了,牛羊活不下去了,人也活不下去了。”这是巡山队与 盗猎者的黑白对抗中,他是个卑微的人物,他本能地挣扎着生存。他做任何事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生存,维系自己的生命,如此而已。就连片中正直高大的日泰,在这种残酷的生存法则之下,也像普通人一样。他为了队员的生存而卖臧羊绒,对捕鱼者随意的罚款,为了查出偷猎者而对被获的偷猎者同党近似疯狂的殴打。这些人性中对生存,道德方面本质的反映与透露,更是陆川揭示于观众而要公众去深思的。他们的这些动作,丰富地表达了他们内心世界地感受,也传递出了人性的复杂性。

三、生命

《可可西里》中充满了死亡,充满了对生命的叩问。最为壮观的一场死亡是寂寂的荒原上日光之下,上千只藏羚羊的尸骨安静地躺着,干枯的白骨上粘着大粒大粒的沙土。黑色的秃鹫啄食着粉色的肉。巡山队员们沉默无语,因为任何语言都失去力量。它们被葬掉,挤在一个大坑里,我心脏的温度也跟着埋葬。再壮阔的生命还是脆弱的。羊是如此,人也一样。刘栋陷入流沙,缓慢而不可抗拒地往下沉,挣扎着直到绝望的吼叫声响过,直到最后一丝呼吸也被淹没,镜头定格然后拉远,沙地上一丝痕迹也不得,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可在这沙土之下,明明有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埋葬于此。生命多么庄严神圣,失去时却如此轻易。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大自然的残酷,人的渺小,生命的易碎。可可西里,像玫瑰,美中带刺,暗藏杀机。

通过该片,我开始慢慢懂得了藏族人民的生存状态,他们用自己的生存在诠释这人性的光辉,生命的敬畏。为了生存的希望而努力挣扎,永不放弃,不管它多么渺茫。 《可可西里》所展现出的对于人的深层的探索,对于人性,生命的叩门,都值得我们这一批生活于温暖日光下的青年多多地加以思索。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更多人生与生命地真谛,更加坚定地去寻找自身,实现自身地价值

Ⅱ 中国第一部纪录片片名是什么,记录的是什么事件

《流浪北京》,《流浪北京》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记录片。

吴文光之于中国新记录片的意义相当于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该片先后拿去参加了多个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日本山形国际记录片电影节,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 。

(2)中国第一部西流记电影扩展阅读:

《流浪北京》从1988年开始拍摄,1990年剪辑好的关于“北漂一族”的纪录片,那群人当时被称作“盲流”,现在冠予的头衔是“独立艺术家”。

影片分为六段:

1、为什么到北京;

2、住在北京;

3、出国之路;

4、1989年10月;

5、张夏平疯了;

6、《大神布朗》上演。

70分钟的片子讲述了几个暂居北京的画家、作家的故事,最终都通过婚姻的方式出国的张慈、张大力,精神分裂但终于也结婚出国的张夏平,通过摄影展去法国而留在那里的高波,留在北京的独立戏剧导演牟森,还有摄像机背后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

Ⅲ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1、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段,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2、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1922年 ,张石川与郑正秋 、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 ,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Ⅳ 中国第一部古装片

1927年左右,轰轰烈烈的“古装片”运动掀起了影坛的一场商业风暴。可惜的是,当年的这批古装电影大多已经散失,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一部是1927年侯曜导演的《西厢记》。

《西厢记》由民新公司摄制,侯曜编导。改编自同名古戏的这部电影是古装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从当时的评论来看,《西厢记》的艺术水平在当年的古装片中属于中游。本片还是最早在西方作公开放映的中国电影(1928年夏在巴黎)。

Ⅳ 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电影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拍摄了京剧着名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

早期在中国放映的电影都是由外国人拍摄的。1905年,由开设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拍摄的京剧片断纪录片《定军山》,是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这一年也因此被公认为是中国电影的诞生日。

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者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出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家境较为富有,学过照相技术,后来到北京发展。1892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今宣武区实验幼儿园,原址已不存在)开设了中国最早的照相馆,从其字和名中各取一字,名为“丰泰”。
后来他又开设和经营中西药房和汽水厂等生意,在前门外大栅栏开设了大观楼戏院,并在其中放映电影。由于外国电影的片源不足,任庆泰从德国商人在东郊民巷经营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手摇摄影机和14卷电影胶片,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尝试。

1905年(具体时间一说为夏季,一说为秋天),为给京剧艺术大师、“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祝寿,由任庆泰主持,将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中几个做功强的片段如“请缨”、“舞刀”和“交锋”拍摄下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是在丰泰照相馆院中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摄影机架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演员在镜头前表演动作,光线也是利用的自然日光。担任摄影的是任庆泰最亲近的摄影师任仲伦。任庆泰的角色则相当于今天的导演。
这部影片的拍摄一共花了3天时间,完成片长度为3本,约600英尺。按照当时的放映速度大约能放映10分钟左右。 因此,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短纪录片。
以后的几年中,丰泰照相馆在任庆泰的主持下,陆续拍摄了一些其他京剧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许德义的《收关胜》、俞振廷的《白水滩》、《金钱豹》等戏曲的片段。
这些戏曲片段绝大多数是一些武功戏,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当的京剧演员,这较为符合无声电影的特点。 任庆泰的电影摄制工作前后持续了4年,共摄成戏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馆遭遇了一场火灾,才停止了拍摄活动,他所拍的这些影片也没能保存下来。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摄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胜利的隆隆炮声中,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了故事片《桥》,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Ⅵ 中国第一部纪录片是什么

纪录片《流浪北京》拍摄于1988年,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拍摄者吴文光由此被称为“中国独立纪录片之父”,其之于中国新纪录片的意义,相当于崔健之于摇滚。

“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 切•格瓦拉

影片中,吴文光将镜头对准一群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北漂族”(那时被称作“盲流”),他们之中既有作家、画家,也有摄影家、导演,尽管离开家乡的原因各有不同,但他们来到北京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现实给予他们的却是更多的无奈与尴尬。表面上他们对于未来乐观,可没人知道那是不是因为他们不愿告诉别人难以承受的生命之重。

当现实越来越严峻时,他们中的多数人,随当时的出国潮想方设法走出了国门,想在国外追求人生价值,而誓死想在北京找回艺术家尊严的几位,有的终获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则精神分裂。

中国第一部纪录片,记录30年前北漂的光荣与梦想
在拍摄《流浪北京》时,吴文光说:“某种东西要结束了,我要把它拍下来”。

果然,在纪录片完成后,随之而来的90年代,从集体到个人,这个国家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片中的主人公也早已各自奔天涯,20多年去了,他们不管身在何处,都已经是在行业颇有知名度的行尊里手。坐下来,听完他们的故事就是在为一个时代的青春作小结。

Ⅶ 中国第一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中国第一部电影叫《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并在前门大观楼放映,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的历史。
影片《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蜀魏用兵的故事。着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Ⅷ 三毛流浪记拍摄在那年

电影《三毛流浪记》于1949年4月1日在上海外滩开拍第一个镜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最有名的六家影院:大光明、南京、美琪、沪光、皇后、黄金等,同时参加头轮上映,《三毛流浪记》成为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公映的故事片。后该影片陆续在全国各地上映,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新中国第一部电影《三毛流浪记》排片表来啦!

Ⅸ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什么

《难夫难妻》

相关介绍:

《难夫难妻》是于1913年上映的剧情电影,由张石川、郑正秋执导,由丁楚鹤等主演。《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该片共四本)。剧中角色由文明戏演员扮演。

电影讲述了一户姓刘的小康之家要娶媳妇, 请来了媒婆, 她的成人之美, 使她在城镇上很出名。黄花闺女出嫁要找她;富裕人家娶童养媳要找她;达官绅士娶小妾也要找她。尽管她在做媒时有言过其实的现象,请她做媒的人家还是很多。

(9)中国第一部西流记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虽然从1895年12月28日起,世界各国公认的电影时代正式开始了。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学界基本认定是从1905年才开始。

这一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主人任景丰因对拍电影感兴趣,便自购摄影机等器材,真正开始拍摄影片了。丰泰照相馆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由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短片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而中国人自己摄制的故事片却姗姗来迟,直到1913年秋,才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组成的新民公司,由郑正秋执笔为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写了一个抨击社会现实的电影剧本,即《难夫难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难夫难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