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看3D电影会有种模糊感
应该是不习惯,还有视角不佳,你是第一次看吧,这是正常的,多看几次,找到看3D的规律就好多了。
Ⅱ 为什么去电影院看3D的时候画面有点看不清(带了3D眼睛)
首先是光的问题,眼镜会滤去一部分光,看到的变暗了;然后是3D立体会有聚焦的问题,有景深,对好焦的地方就会看得很清楚,没对好的就不清楚。其实跟人眼看东西是一样的,你看清楚近处的东西时,其他地方就感觉只有个影,很虚
Ⅲ 为什么我看3D电影效果不明显
人以左右眼看同样的对象,两眼所见角度不同,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立体电影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照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放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以供左右眼观看,从而产生立体效果 ,
估计是3D电影拍得不好,大部分3D电影只是部分3D有的地方并没有3D
Ⅳ 在3d电影院里用手机拍下来可以看吗有多模糊
不可以的
本人就是影院工作人员
第一,3D电影的放映需要放映机3D电影的专用通道,然后通过外设的信号发射装置或者光源转换装置发射3D眼镜,观众通过3D眼镜获得3D效果,而不仅仅是将3D影像用摄像机拍下来就能捕捉到得。是无法实现3D效果的
第二,影院影像是放映机发光将影像投到银幕上,因为拍摄的焦点是光源,所以摄像机拍下来的效果会与现实差别很大。这就如同你拿相机去拍摄亮着的灯泡,效果和实际差距很大一个道理
第三,影院是不允许观众偷排影片的,巡场员工发现会制止你的
Ⅳ 为什么3d电影观看距离太近就有些模糊了
在搞清楚3D立体原理之前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真3D”: 我们肉眼所看到的景像是一种具有层次、深度的立体影像。一般我们所谓3D游戏或电影,实际上并非真正的3D;因为屏幕先天即是2D,并且拍摄电影也是使用单镜头的摄影机,所以就算用3D技术制作的动画电影,输出到显示屏也是平面的,我们称呼这种3D为“平面3D”。让我们先做个简单的实验,首先伸出您的一根手指头,并凝视这根手指,然后闭上右眼、张开左眼;再来张开右眼、闭上左眼,仔细观察左、右眼所见是否有些不同?这个不同即为“视差(parallax)”。立体3D的技术即是要将这个“视差”持续在屏幕上表现出来。因此为使观赏者得以观看真正立体,每个眼睛所看到景物必须与另一眼稍有不同。事实上,这种不同让我们的眼睛具有判断事物的纵深感,也就是真正3D空间的Z轴,再来做一个实验,我们先闭上一只眼睛,拿起两支铅笔,试图将这两支铅笔笔头对接,我们会发现这样做比较困难,因为单眼无法判断纵深感,我们无法确定两支笔的前后距离,此时如果你睁开双眼会发现这样做非常容易,因为两眼的不同位置观看事物可以判断出纵深感,这样Z轴的感觉就能体现出来了。 从上面的文字我们基本上知道了真正3D是怎样形成的,说的简单一些,就是我们的肉眼的左右眼睛看到的物体因为存在位置不同而不同,所以,我们要体验真正3D图像就必须模拟出这个环境,就是要让我们的眼镜左右眼看到的内容不同。 近景的时候,眼睛无法在超短时间内调矩,所以会产生模糊。 请采纳~
Ⅵ 为什么,3D全景拍照,拍出来的不清楚
你说的全景相机吗,现在像素高的还需要是单反拍摄后期拼接
Ⅶ 电影院播放的3D电影,用摄影机拍下来后戴眼镜看,还能看出3D效果吗
别听那个人瞎jb乱说,红蓝3d只是根据颜色不同,一只镜片过滤一种颜色达到两只眼看到不同画面的效果,片源只是两个颜色叠加,直接屏摄带上红蓝眼镜看是有效果的,因为颜色信息不可能录不全。
而如果是偏振3d就不好弄了,简单的说就是投影的时候不是两个不同的颜色,而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而偏振镜片你可以想象成百叶窗,比如百叶窗打开20度的时候你从缝里往外看,和打开40度的时候往外看,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角度挑的好的话看到的风景可能完全不重叠,偏振眼镜就相当于两个眼睛各装一个不同角度的百叶窗,而你用相机直接录的话相当于你不是从缝里看,而是正对着百叶窗看,所以理论上说你可以在相机前面放上偏振镜同一位置角度什么的,左右眼分别录一次然后自己合成3d片源
Ⅷ 3D电影为什么屏幕亮度比较低,比较模糊
人的视觉之所以能分辨远近,是靠两只眼睛的差距。人的两眼分开约5公分,两只眼睛除了瞄准正前方以外,看任何一样东西,两眼的角度都不会相同。虽然差距很小,但经视网膜传到大脑里,脑子就用这微小的差距,产生远近的深度,从而产生立体感。一只眼睛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对物体远近的距离却不易分辨。根据这一原理,如果把同一景像,用两只眼睛视角的差距制造出两个影像,然后让两只眼睛一边一个,各看到自己一边的影像,透过视网膜就可以使大脑产生景深的立体感了。各式各样的立体演示技术,也多是运用这一原理,我们称其为“偏光原理”。
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被动偏光式、主动快门式,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色分法、光分法和时分法。
色差式3D技术,英文为Anaglyphic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由于效果较差,色差式3D技术没有广泛使用。
被动偏光式3D技术
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n 3D,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目前比较多电影院采用的也是该类技术,不过对显示设备的亮度要求较高。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一副图像分割为奇数行和偶数行配合4/1偏光膜将奇数行和偶数行画面分别以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进行透射,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旋转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隔行显示的2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目前在偏光式3D系统中还分为分时变偏振和分光偏振两种,电影市场中较为主流的有RealD 3D就是采用的分时变偏振技术,这个技术杜绝了普通分光偏振技术导致2D画面清晰度降低(PR Film 黑条现象)和3D画面效果隔行显示只能达到1080线的一半高度的弊端。通过偏光完美呈现了全高清画质。但是这项技术还尚未在市面上的电视产品中使用,只在电影院内采用。市面在售的偏光产品都是分光偏光产品,在图象清晰度和3D效果上都存在一定缺陷。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点击【我回答下】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相互支持,相互帮助,O(∩_∩)O谢谢~
同求资源者请鼠标放在我账号上点击【求助知友】按钮jzq0511 ,向我提问~
如果收到求助会第一时间帮大家解答(*^__^*) ~
〓来自知道团队【数理化梦之队】〓
Ⅸ 在电影院看3D电影,戴3D眼镜,画质很模糊,为什么会这样
电影院3D设备的左右眼反了。
或者3D设备出问题了,反正是电影院的原因,联系工作人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