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3D电影有那些格式。 左右格式的是3D电影吗
3D片源的话,按照视频格式分的话,和2D的没有任何的区别,比如MKV TS等。如果按照画面方式分的话,目前最多的可以分为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
左右格式属于是3D的。另外,在观看的时候,如果画面出现一左一右两个画面,那说明是3D模式没有开启,需要你开启3D模式,如果是已经开启,那有可能是片源问题,也有可能是你的观看角度的问题,建议先换一个其它的片源试一下。
㈡ 海信电视看的3D电影是什么格式的
3D电视
,不论什么品牌,不论采用
偏振
3D还是快门3D技术,支持的3D电影格式都有3种:
3D左右、3D上下、3D
蓝光
。
其中,3D左右、3D上下格式,
电视机
本身就支持。把电影拷贝到
移动硬盘
,通过USB接口,就可以播放。3D蓝光格式,一般电视机不能直接播放,需要使用
高清播放机
(高清
盒子
)才能播放。
快门式3D、偏振式3D,是电视机、3D眼镜所使用的技术类型,与片源格式
不是一回事
。
㈢ 关于3D电影分左右、上下、红蓝等格式,请问有什么区别那种画质好
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画质一样,肯定要比红蓝的好,而且不是好一点点,可以说不是一个档次的,也是当前流行的格式,左右和上下格式需要佩戴快门式眼镜或偏光眼镜观看,(看你的电视机支持哪种眼镜,快门式眼镜需要电池,眼镜本身带有可充电纽扣电池,偏光的不需要电池)。红蓝的目前已经淘汰了。
㈣ 电影院放映的3D电影一般是什么格式
格式有多种,下面具体介绍一下:
双色3D,包括红蓝、红绿等;
2、偏振3D,包括左右格式影片,上下格式;
3、 分时3D,也叫电子快门式3D。
注意事项:三种要带不同的眼镜观看,所以影院的3D电影给您配备的眼睛也有差别。
拓展资料: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现在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参考资料:电影院网络
㈤ 电影院的3D电影是什么格式还有家里的3D电视与3D眼睛能看什么格式的电影
电影院目前的3D成像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双机偏振光式,主要分三种:IMAX 3D、RealD 3D、MasterImage 3D三种。
一种是采用的DLP快门技术,不同的成像方式使用的片源都不相同的,这是电影公司在推出电影的时候就会转制相应的格式,在这里面最好的3D技术就是IMAX的。IMAX使用提专用标准的IMAX胶片。
家里的3D电视机和3D眼镜能看什么格式,取决于你的电视机具体型号,一般就3D格式来说是支持左右格式和上下格式,如果是视频格式来说,一般是TS和MKV格式,SONY的电视机只支持MP4的格式。
那个是要放3d电视节目的时候戴上才有效果的,你可以去电脑上试试 搜一下3d电影,然后戴上眼镜看就有效果了。
拓展资料: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立体电影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的拍摄装置,拍摄下景物的双视点图像。再通过两台放映机,把两个视点的图像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显示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重叠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体影像,就要采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图像,右眼只看到右图像,如在每架放影机前各装一块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使用对应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镜观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看到立体景像,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互补色、开关、柱镜、狭缝光栅等都是在保证左眼看左图,右眼看右图这一基本原理上的几种屏幕观看立体的不同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屏幕上看立体的方式会更多。
㈥ 裸眼3D电影文件有哪些格式
我是HTC大陆地区的高级技术工程师,因为HTC G17就具有裸眼3D功能,所以我为公司写了专门的技术文档,下面就是关于普通3D和裸眼3D的区别和使用格式和要求: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3D播放格式有以下几种:
左右式——通过专用软件把视频转换成左右分屏的播放状态,两边同时播放同样的内容,但是在播放平率上有细小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来产生视频交错,使得观看者产生3D感。
HTV EVO 3D使用的就是左右式裸眼3D原理。
上下式——原理和左右式差不多,区别在于:
如果是左右格式,播放成3D效果,电影的画面宽度不变,长度是原来的1/2。
如果是上下格式,播放成3D效果,电影的画面长度不变,宽度是原来的1/2。
任天堂的游戏机3DS使用的就是上下式裸眼3D原理。
红蓝式——红蓝就是指把画面转成红蓝两种颜色在通过红蓝眼镜来实现3D功能,这是最原始的技术,需要专门的投影设备才能实现。类似于很多电影院里播放的3D电影使用的就是这种技术,如果你在观看时取下眼镜时,你会看到屏幕上显示的是很多叠加在一起的图像。
播放这些3D电影的设备主要分一下几种:
大型设备(电视机等)
偏光式——需戴3D眼镜观看,对播放设备的刷新频率和亮度要求较高,一般刷新频率需要达到240Hz左右,也就是说需要让两个眼睛分别达到120Hz的一个播放频率才能比较舒适的观看,现在很多所谓的不闪式3D就是指偏光式3D。因为视频通过相互交错产生3D效果,所以对播放后的亮度会有降低的情况,很难达到视频本身的分辨率和亮度。
优点:所需佩戴的3D眼镜成本较低(大概在100元一副左右),因为刷新平率很高,所以肉眼很难识别到屏幕的跳动感,长时间观看也一般没有问题。
缺点:因为需要播放高亮度,高频率的视频,所以对设备本身的制造工艺有比较高的要求, 3D片源相对于快门式来说较少,观看可视角度比快门式稍小。
总结:偏光式属于比较实用和民用的产品,价格相对快门式较低,适合于家庭使用。
快门式——英文为Active Shutter 3D,配合主动式快门3D眼镜使用。主动快门式3D技术,又叫时分法遮光技术或液晶分时技术,它主要是靠液晶眼睛来实现的,它的眼镜片实质上是可以分别控制开/关的两片液晶屏,眼睛中的液晶层有黑和白两种状态,平常显示为白色即透明状态,通电之后就会变黑色。通过一种讯号发射装置,让3D眼睛和屏幕之间实现精确同步。
优点:播放效果较好,设备要求刷新平率达到120Hz即可,无论是色彩还原度
亮度、分辨率都可以保持原视频的同等程度,观看的可视角度非常大,
几乎可以达到180度左右。
缺点:设备价格过高,快门3D眼镜价格也比较高(大概在800~1000元一
副左右),播放时有一定的闪烁情况,眼镜需要充电使用,不是很方
便,因为眼镜需要发射信号和电视同步,所以有一定的辐射,不适
合长期观看
总结:快门式属于比较商业化的产品,适合在展览,会场等,公司等做演示使用。
小型设备(手机、MP4、电子相框等)
裸眼——人的双眼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两眼之间一般会有8厘米左右的距离,因此观看物体时视线会形成一个交叉角度,角度越大,立体感和距离感就越强。由于交叉角度的存在,双眼看到的画面并不相同,也就是产生了“视差”(类似于斗鸡眼的情况),两幅具有视差的画面经过大脑处理后才能得到完整的立体景象。裸眼就是说不用戴3D眼镜也可以看得出3D效果。HTC EVO 3D的液晶屏就采用了类似人眼的“视觉差屏障”技术,控制左右眼看到不同的图像,然后利用人眼的视觉成像原理,形成的3D纵深效果。
优点:目前一般裸眼3D技术都应用在类似于手机、MP4、电子相框、平板电脑
这种中小型可移动设备上较多。对于不想买大型3D设备的用户来说既可
以不戴3D眼镜来体验到3D的乐趣,携带也比较方便。
缺点:需要使用特殊的液晶材质才能实现裸眼3D效果,所以一般支持裸眼3D功能的手机或MP4等价格会比较高,因为目前裸眼3D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不是很成熟,观看的可视角度非常小,几乎需要垂直观看才能体验到比较好的效果,而且使用类似手机这种移动设备来观看或者拍摄3D视频都非常的耗电。
总结:裸眼3D目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片源也相当的少,很多厂家只是拿这个来做一个噱头,但是如果想体验一下3D的魅力,尝一下鲜的话,选择裸眼3D设备也是不错的选择。
裸眼3D的格式和播放要求(以HTC EVO3D——G17为例):
HTC EVO 3D(夺目)使用何种3D方式
因为手机是移动手持设备,屏幕不可能做的很大,所以一般拥有裸眼3D功能的手机都是采用左右式或上下式3D视频,而HTC EVO 3D使用的就是其中的左右式3D视频播放方式,但是目前因为裸眼3D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不是很成熟,所以在手机上看裸眼3D视频还是会有感觉很花,甚至看久了会有头晕的感觉,而且3D效果的可视角度也很小,一旦看的时候偏一点就完全花了,视频效果的好坏和原视频文件也有直接的关联,最主要在两点:
1:原视频文件的分辨率——如果原视频文件的分辨率比较低,那转换出来的视频将很难体现出3D效果(观看时感觉3D效果很浅),有些转换软件是可以强制修改3D效果的深度,但是还是不怎么明显。
2:转换后视频文件的播放帧数——如果转换后视频文件的播放帧数比较低,那如果视频里有快速物体移动的镜头的话(比如一辆车高速驶过),那看到的效果就会产生很明显的拖尾现象。不过转换后视频文件的播放帧数是可以通过转换软件直接设置的,一般最高可以设置到30帧/秒。所以主要的还是要看原视频文件的分辨率,还有就是在EVO 3D里播放3D视频的话一定要把视频转换成MP4格式才可以。否则的话那播放出来的就是两段同样的视频同时播放,而进不了3D效果。
个人推荐软件:
1:ArcSoft MediaConverter 7——款非常不错的2D,3D视频转换软件,除了视
频外还可以转换图片等,还可以自定义设置3D
效果和分辨率,但是缺点是转换后的视频容量
会比较大。
2:格式工厂——很知名的格式转换软件,可以把视频文件转换成几乎所需要的所有格式,并且支持分辨率,屏幕大小比,视频帧数的自由设置。优点是转换自由度很高,缺点是转换视频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转换方式:
一般先使用ArcSoft MediaConverter 7来把原视频转换成左右格式的3D视频,然后通过格式工厂来转换成合适大小,分辨率和视频帧数的修改。(推荐设置分辨率为1280×720,视频帧数设置为30帧,因为这款手机的视频播放分辨率的最大值就是720P,所以不能选择超过720的分辨率,否则会出现视频无法播放或者只有声音没有画面的情况)。
手机播放方式:
把转换好的左右格式的3D视频放到手机SD卡中后,点击打开,然后点击菜单键,选择以3D模式播放就可以了,
备注:
鉴于曾经遇到过通过格式工厂转换后的视频在手机里播放时无法显示全屏效果的问题可以通过格式工厂在转换前的设置来解决,那为什么会在转换后无法显示全屏呢?主要的方面只有一点,就是转换的视频在2D播放的时候是有黑边的,不是全屏播放的视频,那这种视频进行转换后会强制压缩宽高比,导致放到手机里后无法显示全屏,那么解决方式也比较简单,在格式工厂的设置里把屏幕宽高比选择成4:3或者5:4后就可以了。
㈦ 3d电影都有什么格式的
解决:
一,3D立体电影有,早期的红蓝格式,普通显示器和电视就能看,配红蓝眼镜\
二,现今流行的杜比3D偏振格式.(左右,上下,交错),利用光偏振原理.两部片源同时进行的
㈧ 3D 蓝光电影通常是哪些格式,是不是盘片都是ISO的
1、如果是蓝光3D原盘,那基本都是iso后缀的光盘镜像,因为蓝光3d盘片的空间立体存储结构问题,如果简单的把蓝光3D盘片拷贝到电脑上,那么他的容量会增大一倍,所以如果是蓝光3d原盘的拷贝,基本上只有iso镜像文件一种形式,拷贝成BDMV文件夹的形式有,但是极少
2、你提到到后缀为AVI或MKV的那些文件,就算是3D的,那也只能叫3D电影,或者叫BD-RIP 3D,那已经不是蓝光了。而且AVI或mkv封装的电影,如果是3D,那它也只可能是上下或左右格式,这和蓝光3D拷贝有着本质的不同。
㈨ 3d电影什么格式最好
左右格式,上下格式,红蓝格式是片源的格式,是指3D视频中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是如何编排的,成左右排列的称为左右格式,上下排列的称为上下格式,以红蓝两种颜色叠加显示的称为红蓝格式。
偏光模式,快门模式是3D显示设备的硬件特征,与片源无关。无论是偏光还是快门电视,只要分辨率、帧率、码率等不超出电视机的支持范围,都可以播放上述左右、上下格式的片源。
至于“到底哪个才是最好的呢”,目前尚无定论,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吧。现在模式之争、品牌之争、服务之争、价格之争、......之争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