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最近出的以第一人的视角拍摄的战争片,讲的是一个突击队的故事
勇者行动
演员均由海报突击队现役队员担当
⑵ 如何用手机拍一部你自己的电影
用手机拍电影,玩的就是个人化。拍什么,怎么拍,一切仅在你自己的掌握之中。但是,你如果不仅仅是自娱自乐,还想要好的 “票房”成绩,也就是让别人喜欢,就要动一番脑筋了。当然事情也不会很复杂,毕竟你需要搞定的仅仅是一部手机而已。下面我就以拍一部故事性的手机电影短片为例,看看一部手机电影是怎样拍成的。技术常识: 市面上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不少,但真要用它完电影,尽量要选择拍摄画质高、时长不受限制、储存量大的手机型号,比如索爱k750c,最关键的是它还有简单易学的内置剪辑软件。手机的视频拍摄格式一般是3gp或mp4。如果要上传到英特网与他人共享,建议用格式转换软件(比如Im Too 3GP Video Converter)转成avi或swf,便于更多人下载观看,其实如果电脑安装了暴风影音播放器,也能直接播放3gp或mp4视频文件。 一部手机电影的创作过程基本分为编、拍、剪三个步骤。 编的要点: 第一、 篇幅要短。尽量限制在两到三分钟之内,不是手机拍不了更长的电影,而是因为用手机编剪一个太长的片子一定会让你觉得力不从心的。再说考虑到在网上下载看你片子的人的耐心,不要让人等太长,别忘了你拍得可不是什么明星秘闻哦。还有,片子长,文件就大,你不会想让一部手机里就装一部电影吧?第二、 内容要简单但耐人寻味。正因为短,注定讲不了多少复杂的事,所以在构思剧情时一定要把功夫花在耐人寻味上,手段既可一是对白也可以是画面,这得看你的擅长。至于窍门吗,想想人家相声是怎么抖包袱的?构思幽默巧妙的广告也值得我们借鉴。第三、 故事背景尽量生活化。因为这样拍摄场景随处都能找到,再说你可别指望手机电影玩什么特技。手机电影的精髓就在于随处可拍、因地制宜,决不大动干戈。拍的要点: 第一、 镜头量能少就不要多,这样剪辑起来就不那么累了,当然主要还是要看你表达的需要。拍以前要对镜头大概有一个构思。为了便于与演员沟通,能画个小草图就更好了。关键是,大师手笔的小草图在手里一比划,你就会发现你是多么象一个真正的导演!第二、 拍摄距离能近的就不要远。虽然你觉得脑子里有太多的电影里的恢宏场面,但是千万别忘了,你现在只是在用一部手机在拍电影,它的画面比邮票大不了多少!要想让人看清你拍的是什么,就要尽量让画面里的内容简单明了,人物多用近景或特写。特别是有对白的镜头,离得太远手机就录不清楚演员在说什么了,当然喊“救命”除外(别小瞧手机拍电影,我们可是同期录音哦!)。第三、 光线、颜色要亮。因为目前的手机摄像水平对光照不足、颜色灰暗的画面表现还不理想,通俗的说这种条件下画面显得很糙(在手机摄像水平大幅提高之前,只能少拍夜景了)。特别提醒的是一定不要让演员穿太花哨琐碎的衣服,尤其是细条纹,原因还是我们的画面小吗。第四、 动作要慢。不要以为做一个手机电影的演员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动作一快,画面很容易出现马赛克。当然,不让演员动那还叫电影?而是要巧妙,比如将动作设计得尽量简洁、过程尽量缓慢、有尽量多的停留。另外别忘了,你在拍摄中要用很多推拉摇移的镜头运动时,记得动作一定要慢要稳(多慢?想想太极拳。)。哈哈,看来还是把拍手机动作片的计划放到手机视频技术提高以后吧。拍摄的实际操作: 以索爱k750c为例。直接打开镜头盖进入手机拍摄模式,摁下快门“嘀”的一声拍摄开始,再摁“嘀”的一声结束。如果你不是要刻意拍一部竖着看的电影,拍摄时还是把手机横过来。拍摄完毕后手机会自动生成一个文件。手机的拍摄设定里有一项叫“白平衡”的选择设置,简单地说就是为了在不同光源条件下使光线表现更真实。但是有时候刻意反其道行之,也会得到特殊效果,比如在灯光条件下选择“阴天”模式,会使画面更加象古典油画的色调,看起来更像电影。这一点自己试试就知道了。设定里面还有一项“效果”设置,试试“黑白”或“棕褐色”会使你的影片看起来更专业更酷哦!剪的要点: 在一部手机电影的创作中,剪辑是看起来最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了。至于剪辑中涉及的电影镜头技巧,大家自己在家看碟时悟吧,因为我不打算把这篇文章写成一本书,你也没必要为拍手机电影去电影学院上四年。我唯一要说的是,叙事要简洁,不要拖泥带水,别忘了一共才两三分钟!其他的,千万别被什么专业的电影知识吓倒,让别人看懂就是好!冯小刚不也没上过电影学院吗?剪辑的实际操作:以索爱k750c为例。进入娱乐模块的VideoDJ软件界面,选择添加,选择你刚才拍摄的素材片断,被选择的素材片断就会出现在手机屏幕上。一般我们总要对拍摄的原始素材进行一下裁剪的,也就是只用其中的一段,选择“编辑”,再选择“裁剪”,进入裁剪界面,随着影片的播放一个进程标志自动从左往右走,你认为哪儿是开头就选择“设置”再选 “开头”,哪儿是结尾就选择“设置”再选择“结束”,不准确的话可以重来,然后选择“完成”,软件就自动生成裁剪后的这个镜头了。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对后面的镜头进行加工。当你开始剪片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软件界面上只有五个镜头的位置啊!可是我的电影不止五个镜头啊!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先把这五个镜头生成一段电影,退出VideoDJ再重新进入或在“更多”选择“新影片”,这时候再把那个刚生成的电影片段拿进来当成第一个镜头,依此类推,就不怕片子的镜头多了。生成一段影片前还可以选择“更多”里的“预览”,对不满意的地方再精心裁剪,也可以在“编辑”里面选择“替换”,这样就可以重新选择另一个镜头代替不满意的镜头,当然也可以选择删除这个镜头。预览满意了以后在“更多”里选择“保存”,起一个名字,稍等片刻,手机就将完成的影片生成了。一部电影当然要有片名,而且,这可是你一手导演的电影,怎么能没有你的大名呢!所以在设置第一个镜头时可以选择添加“文本”,输入片名,设定文字的颜色和背景,同样的方法可以在片尾加上你的大名、日期等等。当然,你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在电影的任何位置加入其他文字(比如“两年以后”之类)。为了使你的电影显得更正式,你可以事先制作一张能代表你的图片或标志存在手机里,作为每一部你的电影的开头——每一家电影公司都会有自己独有的标志性片头的。如果你的电影没有现场对白,你只想给它加一段音乐,也可以在“更多”里选择“配乐”,然后选择自己预先储存在手机里的音乐文件即可。当然,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创造自己独特的手机电影语言,这才是手机电影的魅力。哈哈,手心出汗了吧,但是想想一部完全由你创作的电影就在你的指尖诞生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当你的朋友张大眼睛问你这是哪个导演的作品时,你轻描淡写地告诉他(她),这是你的作品,而且你仅仅只用了一部手机而已,朋友的眼睛一定会睁得更大。
⑶ 国内拍吻戏的第一人,曾获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张瑜如今怎么样了
张瑜年轻时被誉为中国影坛最漂亮的女演员,她端庄大气,美丽高贵,是人们心中的梦中情人。身为上海人,张瑜有着南方女孩独有的温婉气质,她曾演绎了中国电影的“荧屏第一吻”,她参演的电视剧升华了一代人的爱情观。凭借着出色的演技,她获得了第一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荣誉,她是我国电影史上唯一一个一年拿到4个冠军的女演员,至今也没有人能超越这项记录。
结语
张瑜塑造的角色堪称经典,如今,身为制片人、导演兼演员的她,已是成熟、优雅、充满魅力的女性 。正如张瑜说的:人要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论哪个年龄阶段,要活得生动,要有声有色,绽放人生,这才有意思。”
⑷ 中国第一个电影演员是谁
因为中国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 所以主演谭鑫培应该是中国第一个电影演员
⑸ 用手机拍的且成功上映的电影有哪些
第一部:《寻找小糖人》
导演: 马利克·本德杰鲁
主演: Steve Segerman / Dennis Coffey / Mike Theodore / Dan Dimaggio
上映日期: 2012-07-26(英国)
豆瓣评分:9.1
三部电影都挺不错的,出发点不同,作品想表达的意境也不同,但都值得赞赏的是,都有用手机拍摄的成分,而且都不赖!
⑹ 怎样用手机拍电影
1、首先要有良好的电影寓意,有创意,有独特视角,能引起观众共鸣等。
⑺ 张永庆为什么被称为电影传媒第一人
每一个广告人都懂得,千万不要和消费者的关注度过不去。关注度就是广告的生命线,赢得关注是广告人孜孜以求的目标。赢取关注的手段层出不穷,最好的那一部分,被我们称之为创意。关于媒体本身,很多人认为创意的所在就是寻找到别人未曾发现的新媒体阵地。然而当目力之所及都完全被广告占满时,你的蓝色海洋又在哪里?央视三维广告公司所推出的“银幕巨阵”为这一疑问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答。对于央视三维广告公司而言,他们定位就是电影产业链的整合营销专家。
让时间回溯到1895年12月28日。
巴黎大咖啡馆的印度厅里放映的短片《火车到站》重现了逝去的时光,在场的观众不由得惊呼:“过去已经属于我们。”其后100多年的时间里,电影的魅力始终无可取代。有关注的地方就会有广告,显然的,聪明的厂商和广告人都不会放过电影这一肥美之地——当你走进影院,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悠闲而又兴奋地等待电影开场时,你可曾想到,另一场精彩的大戏,会先于电影展开,这就是电影广告。
电影广告:找到光影的另一半价值
1994年,当年轻的张庆永刚刚踏上北京的土地时,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将成为这出大戏的导演。怀揣着自己的专利产品,张庆永的第一个梦想,是做一番事业,安一个家。然而他的专利产品开发生产并没有想象中顺利,也是机缘巧合,张庆勇与中外名人广告公司相识,走上了自己的广告之路。
“那时的中国广告竞争还不像现在这样激烈,机会相当多。那时我就在想,什么样的东西能让大家安心地坐下来看。于是我们就想到了电影。”张庆永说。关于受众心理的分析开启了事业的大门,1995年,张庆永的公司制作并发布了第一个电影视频贴片广告,开创了中国电影广告的历史先河。
1998年8月6日,央视三维广告公司成立。在公司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央视三维帮助许多客户借助电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2002年,经由央视三维策划实施的“多普达——手机中的‘英雄’”影画传媒战略成功实施,搭载投入上千万,创造了中国的第一,并获得2002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评选的年度10大经典案例。
“电影广告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提升品牌;对于观众而言,是接触品牌的另一个渠道。而对于电影本身,票房之外的收入就是对电影事业的促进。通过广告,电影发现了情节之外的价值。”张庆永说。
成功的背后,是对于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深层次思考:对于央视三维而言,下一片蓝海在哪里?
银幕巨阵:品牌的星光大道
96、97年,大片的引进焕发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新生,应该说,张庆永找到了最佳的进入时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进影院,形成观影的习惯。电影天生就具有分众划分功能,经常去影院看电影人绝大多数是有一定消费能力和知识背景的人。影院舒适的环境、银幕震撼性的表现力,可以让广告效果得到最优化。优质的人群加上优质的效果,让电影广告找不到不被青睐的理由。那么对于张庆永和央视三维而言,已经占领了这一优势资源之后,下一个突破点在哪里?
“传统贴片广告受影片本身的影响非常深。一部片子的上映时间,上映范围,都将对广告效果造成很深的影响。譬如说《理发师》、《达芬奇密码》,来自影片的波动影响了广告投放整体效果。”张庆永说,“不管影片怎么变,影院是不会变的,想到这里,我们就找到了问题的核心。2005年,我们推出了‘银幕巨阵’。”
与电影贴片广告不同的是,银幕巨阵是以影院为单位建立起了广告联播网,集中收购院线影片播放前的广告时段。不管影片本身出现怎样的变化,通过不变的院线,银幕巨阵都能保证广告的有效传达1,254,505场。
“建立起这样的网络,电影广告的媒体优势才能真正地发挥出来,对于电影广告的使用,不再因为影片本身的特点而局限于一时一地一群人,银幕巨阵这个产品把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地区的受众聚集到了一起,加上电影媒体本身震撼性表现力,使它有充足的理由成为品牌的首发平台,搭乘电影媒体这趟快车,品牌就走上了自己的星光大道。”张庆永说。
全面整合:创业者是没有起落架的直升机
张庆永与江南春相识已久,基于理念和事业上的共通,央视三维于全年8月正式加入分众传媒集团,为分众的“生活圈媒体群”概念添加上了重要砝码。
尽管一切都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然而对于张庆永来说,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客户的认知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很多客户仍旧将电影广告视为短期性的项目,带着活动营销的性质,这是传统贴片广告带来的认知。事实上借助银幕巨阵,我们可以帮助客户实现长期性的品牌沟通。电影产业留给我们的空间还很大,接下来我希望能从电影的前期就进行导入,全面整合产业的上中下游,最终搭建起广告主与电影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
当问及对于自己生活的打算时,张庆永笑了:
“我现在家庭很完美,已经很满足了。更多的精力仍旧会在工作上,中国那么多影院正在兴建,硬件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这些都是我们的机会。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是这样,没法停下,创业者就是没有起落架的飞机。”
张庆永简介:
张庆永先生以电影传媒为其事业圆心,是致力于电影媒体服务和全产业链增值服务的传媒人。
1998年,张庆永先生创立中国第一家专业的电影广告公司——北京央视三维广告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电影媒体前所未有的探索和实践。
从单纯的电影推广到电影与商业的结合互动、从电影院的媒体化开发到以电影媒体为核心的整合传播,张庆永先生率领他的央视三维电影传媒,以先行者的觉悟和拓荒者的姿态,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媒体化运作和整合传播之路。
⑻ 中国第一位电影导演是谁
百年前,电影传入中国之初,放映的全是外国影片,直到1905年,中国人才尝试自己拍电影。开山之作第一人,就是北京丰泰照相馆老板任庆泰(字景丰,1850年生于辽宁法库县四台子村一个缙绅之家。)
建造“大观楼影戏园”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北京放映了首场电影,当时称之为西洋影戏。一年后,电影成了北京民众的新兴娱乐,任庆泰也是看电影的常客。他发现放映电影很容易赚钱。那时电影放映尚无固定的场所,而是借用茶楼、酒肆、溜冰场等。任庆泰寻思:影戏前途无量,何不自家造个园子专放影戏?于是,他拨巨款,在前门外的大栅栏,购买了一块土地,于1904年破土动工,建起了“大观楼影戏园”。
爆竹声中,大观楼影戏园开业,租赁西洋影片放映。这是北京的第一家带有专业性质的电影院。
购买摄影机尝试拍电影
一天,任庆泰与刘仲昆、刘仲伦等几个徒弟议论经营情况,发现大观楼的生意不如以前了。他问大家这是什么原因。
“尽是些西洋的影片,看得乏味了。”照相师刘仲昆说。
“一语中的。”任庆泰点头说道,“时下放映的西洋影戏都是风景、戏法、滑稽笑料,而且时间甚短,观众的兴趣消减在所难免。”其实,任庆泰已萌生了自己拍电影的念头。而且他认为拍电影与拍照片的原理大致相同,坚信定然成功。对影片的内容,任庆泰主张:“时下京戏盛行,男女老少都爱看。若拍成影戏放映,必能吸引大批看客。”
说干就干,任庆泰带着刘仲伦,去东交民巷德国人开设的祁罗孚洋行,购买了一架法国造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向洋行职员请教了使用方法,又现场作了试验,然后带回家投入拍摄。
为祝寿谭鑫培拍戏《定军山》
拍谁演的京戏呢?任庆泰把目光瞄准了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任庆泰是京剧名票友,与谭鑫培私交深厚,便与谭商量,拍他最拿手的《定军山》,作为对他明年六十寿辰的寿礼。对谭鑫培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祝寿方式,于是,欣然答应。
1905年夏秋之交,《定军山》开拍。任庆泰挑选馆里技术最好的照相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自己则干起了相当于后来导演的工作,比如指点摄影机摆布的角度、演员表演的位置以及开拍叫停等。由于照明条件的限制,只能利用自然光拍摄。拍摄的地点放在照相馆前后进之间的院子里,两根廊柱上挂一大方白布幔,摄影机固定在后墙观看效果最佳的位置上。
因是初次尝试拍电影,条件简陋,又无经验,拍摄时常常会暂停一下,商量商量,遇有云遮太阳时便只得叫停。就这样拍拍停停,这出一共十来分钟的戏,前后拍了3天,方才拍完。
《定军山》在大观楼影戏园首映。北京的另几家茶楼、戏馆也紧跟着映出。没几天,“谭老板真功夫上影戏”的消息几乎传遍了北京城。大家呼朋唤友,纷至沓来,放映场一时人满为患。一炮打响,任庆泰兴致更高,当年下半年,为谭鑫培又拍摄了第二部戏曲片《长板坡》。至1908年,任庆泰共拍摄了八部影片,且质量步步攀升。
1930年,任庆泰因病不治辞世,享年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