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3D电影的种类
这个没有。目前世界上的所谓的3D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真的3D,也就是拍摄的时候就是使用3D摄像机拍摄的,那种摄像机是有两个镜头的,跟我们的眼睛一样,那样双像重合,才会达到立体效果。最着名的算是《阿凡达》里面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用3D摄像机拍摄的。而另外一种是伪3D,就是我们用普通的胶片机拍摄成2D画面,然后通过电脑转换成3D效果,那种效果就可以控制,就是我们说的,分时3D,而用纯3D机器拍摄的,也可以用这个方法,但是那样比较没有意义,所以《阿凡达》会有2D和3D两个版本。
B. 3d和imax3d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1、类别不同
3D是从维数上面说的,IMAX是从屏幕大小上面讲的。因而就有IMAX-3D的说法。IMAX 3D是立体版本的IMAX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呈现更为立体的效果。
2、效果不同
IMAX 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 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15/70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或红外同步系统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 3D能够产生逼真的全视野立体效果。
(2)3d电影的类别扩展阅读:
IMAX 放映室,主要由放映操作机房以及眼镜清洗机房组成.。
在放映操作机房中除IMAX放映系统一套之外,尚有配置一套35mm放映机,因此在未来,IMAX影厅也可以用作一般35mm商业片播映用途。
放映室温度:20-24度恒温 (全年控温)。
放映室湿度:45-55度恒湿 (全年控湿) 。
在放映室的环境要求中除恒温恒湿外,对于灰尘的控管也是绝对的要求,特别于放映室的空气循环系统中设立空气滤净机,使空气滤净率达95%以上.。
放映操作机房主要设备是一只主控制台,一台四灯箱(每只2.4千瓦)双镜头放映机(包含四只整流器),一只音响柜(包含7只功放,播放服务器,混音器,同步器,通讯器,不间断电源),两台三层片盘机(各自有独立的电源供应),一只倒片组片台,一只不间断电源(为放映机和片盘机供电)。
在洗镜室中的配置为一套全自动3D眼镜洗镜设备。
在以上工作空间都使用绝佳的隔音及壁震材料,足以吸收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放映投影窗玻璃,该玻璃窗采用双面光学玻璃,中间抽取真空,以完全阻绝放映机组运转噪音对影厅内之传递。
由于放映室空间对于空调环境的要求条件严苛,故在主空调系统外还另设一套,由紧急备电系统所提供运转的空调系统。以维持全年24小时的空调运转要求。
C. 3D电影有哪些种类
有红蓝,左右,上下
现在一般都是左右格式了
D. 3D电影分哪几种
3D 电影就是立体电影 - 技术种类分为:光分法现在有不少影院都拥有3D立体放映厅,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来播放两个摄影机拍下的电影,在屏幕上就会同步出现两组有差别的图像。 在放映机的前面会有一个偏振片,两台放映机前的偏振片方向相互垂直,这个时候使用肉眼看屏幕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重叠画面。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偏振眼镜来观看,镜片的偏振方向同样是互相垂直,每只眼睛都只能看到对应的画面,这样双眼看到不同的内容在头脑中就会形成立体的影像。 塑料的3D眼镜优势: 1.立体效果不错; 2.适合人数较多的放映场合; 缺点: 1.画面会有重影出现; 2.观看角度受到限制; 3.长时间观看会感觉到疲倦,偏振眼镜佩戴不够舒适; 4.立体放映厅造价较高,也有一些影院的放映厅出于成本考虑不使用金属幕布,影响观看效果; 5.个人家庭影院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色分法分色技术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现在也比较成熟,有红蓝、绿红、综紫三种主要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色分法会将两个不同视角上拍摄的影像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颜色印制在同一副画面中。这样视频在放映是仅凭肉眼观看就只能看到模糊的重影,而通过对应的红蓝等立体眼镜就可以看到立体效果,以红蓝眼镜为例,红色镜片下只能看到红色的影像,蓝色镜片只能看到蓝色的影像,两只眼睛看到的不同影像在大脑中重叠呈现出3D立体效果。 2007 年,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而取下滤光片,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 《阿凡达》首映礼上,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随Nvidia显卡附赠的红蓝眼睛优势: 1.放映设备没有特别的要求,无需额外的投入; 2.立体眼镜造价很低,甚至可以手工完成; 不足: 1.极易出现重影,画面不清晰; 2.立体效果有些不足; 3.观众的眼睛容易疲劳。 时分法时分法是NVIDIA现在主推的一项应用,需要显示器和3D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 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最为复杂,当然成本也最高。两个镜片都采用电子控制,可以根据显示器的输出情况进行状态的切换,镜片的透光、不透光切换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对应的画面(透光状态下),双眼看到不同的画面就能够达到立体成像的效果。 时分法所采用的同步工具,同时带有景深调整的功能。 时分法需要进行频繁的画面切换,也就需要显示器可以提供足够快的刷新速度,才能避免画面的闪烁,NVIDIA对于支持3D立体幻镜的显示器都要求提供120Hz的刷新速度,这样才能保证切换的双眼画面达到基本的60Hz,从而保证显示效果。当然,高于120Hz的刷新率会获得更好的效果,画面闪烁情况也会越少。 优势: 1.立体效果明显,画面闪烁不明显; 2.色彩、亮度表现相对更好; 不足: 1.显示器、眼镜加显卡需要搭配使用; 2.成本不低,普及难度较大。 快门式缺点: 一:眼镜的问题,首先眼镜是需要配备电池的,但是眼镜必须要带着才能欣赏电视节目,那么电池产生电流的同时发射出来的电磁波产生辐射,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 二:画面闪烁的问题,3D眼镜闪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主动快门式3D眼镜,目前3D眼镜左右两侧开闭的频率均为50/60Hz,也就是说两个镜片每秒各要开合50/60次,即使是如此快速,用户眼镜仍然是可以感觉得到,如果长时间观看,眼球的负担将会增加。 三:亮度大大折扣,带上这种加入黑膜的3D眼镜以后,每只眼睛实际上只能得到一半的光,因此主动式快门看出去,就好像戴了墨镜看电视一样,并且眼镜很容易疲劳。 不闪式不闪式3D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最自然的方式。如同在电影院里享受生龙活虎的3D影像,能够同时看两个影像把分离左侧影像和右侧影像的特殊薄膜贴在3D电视表面和眼镜上。通过电视分离左右影像后同时送往眼镜,通过眼镜的过滤,把分离左右影像后送到各个眼睛,大脑再把这两个影像合成让人感受3D立体感。 优势: 一:没有闪烁,能体现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不闪式3D没有电力驱动,可舒适佩戴眼镜并且全然没有闪烁感。因此可以尽情享受让眼睛非常舒适的3D影像。看实际测量闪烁程度的数据就能知道数据几乎是零,不会有头晕的状态出现。 二:可视角度广,观看不闪式3D电视时只要是在推荐距离内,在任何角度观看,它的画面效果、色彩表现力都不打折扣,可以在没有角度限制的情况下去享受完美震撼的3D影像。 三:能够用轻便舒适的眼镜享受3D影像。不闪式3D眼镜轻便、价格合理,还可以使用夹套眼镜让配戴眼镜的人也能舒服使用。 四:体现没有重叠画面的3D影像。画面重叠现象是因为右侧影像进入左侧眼睛或左侧影像进入右侧眼睛而发生的。不闪式3D所使用的特殊薄膜分离左右影像后体现3D影像,所以不会发生画面重叠现象享受好像看到活生生的真实物体的立体影像。通过实际测量画面重叠的数据就能知道不闪式3D的重叠数据是人无法感知的水平。 五:体现没有画面拖拉现象的高清晰3D影像。不闪式3D能够体现1秒钟240张3D合成影像。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里,不闪式3D能表现更多的画面情报而体现没有拖拉的高清晰立体影像。所以不闪式3D也被称作世界唯一的240赫兹3D电视。
E. 3D电影的种类
所谓技术制作用了3D是在电影制作用了相应的三维软件来提高效率和真实程度,是指在技术上的应用。而3D(三维效果)是指在视觉上有空间感,立体感,但不一定用了三位软件来制作,纯粹手绘也能达到三维效果~~~
综上,一个事技术上用了相应软件,一个事视觉上达到了三维效果~
F. 3D电影有几种类型
1、空分法:
电影院中普遍采用。一般用偏振眼镜观看,也有用光谱眼镜的。
2、不闪式:
不闪式3D 电视方式是最接近我们实际感受立体感, 不闪式3D的特点:有关视角方面,在视听推荐距离内观看时不闪式3D全然不成问题。
3、互补色:
是另一种3D立体成像技术,有红蓝、红绿等多种模式,但采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4、时分法:
时分法需要显示器和3D开关眼镜的配合来实现3D立体效果。时分法所采用的立体眼镜构造有些复杂,当然成本也高些。
5、光栅式: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接收电视立体节目,我国自己制造出了光栅式的立体电视机,但光栅式也有缺点,就是清晰度和其它的立体相比要差些,只有在非常大的电视上清晰度稍高,但这样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想克服这个缺点就是要技术进步。
(6)3d电影的类别扩展阅读:
不宜人群:
1、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斜视、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高危人群、眼部手术恢复期的患者。有关专家提醒做过激光近视眼手术的患者在恢复期内不可经常观看3d电影,在3个星期内最好不要看3d电影。
2、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症、恐高症者,精神抑郁或狂躁者。3D电影的画面内容多为飞行、旋转、快速切换、穿越起伏的运动场景,对于平时有恐高、晕车症状的观众易产生精神紧张和心理不适,此外3D电影音乐和画面比较刺激,看后感觉会比较高兴,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血压升高、头晕、胸闷等不适。
3、高度近视眼患者、远视眼患者、老年人、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的人、以及“浅前房、窄房角”的观众都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不宜观看3D电影。
眼睛长时间处在光芒较暗环境中,瞳孔扩大,就会使周边虹膜堆积,房角变的更窄,影响房水循环,导致眼压升高,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另外电影画面场景惊险刺激,可兴奋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也可以使瞳孔散大,引起青光眼发作。
G. 3D电影都有那些种类,什么原理
3D电影种类:3D即三维立体影像百,目
前的3D技术可以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大类别,裸眼式3D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商用显示方面(以后还将应用于手机等显示设备中);眼镜式3D技术则集中于消费级度市场。如果细分的话,眼镜式3D技术可分为色差式、快门式和偏光式(也叫色分法、时分法、光分法)三种,而裸眼式3D技术可分为透镜阵列、屏障栅栏和指向光源三种,每种技术的原理内和成像效果都有一定的差别。
3D电影的原理:由于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3D电视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产生呼之欲出的立体视界。相比普通的2D画面容,3D画面的纵深感更强、更逼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正是由于这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使得3D娱乐备受消费者推崇。
H. 3D电影,MAX电影,3dMax电影的区别 还有2d.电影。分别解说下吧,多谢。
一、类别不同
3D是从维数上面说的,MAX是从屏幕大小上面讲的。2D又叫平面图形。3dMax是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
二、效果不同
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3D则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而MAX,那么就会有一个超大屏幕、超豪华的视觉享受。
2D图形内容只有水平的X轴向与垂直的Y轴向,3dMax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在Windows NT出现以前,工业级的CG制作被SGI图形工作站所垄断。
三、含义不同
MAX是英文 Maximum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图像最大,它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胶片更大和更高分辨率的电影放映系统。
整套系统包括以MAX规格摄制的影片拷贝、放映机、音响系统、银幕等。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但完全可以在更大的银幕播放,而且迄今为止不断有更大的IMAX银幕出现。
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简称,中文是指三维、三个维度、三个坐标,即有长、宽、高。今天的3D,主要特指是基于电脑/互联网的数字化的3D/三维/立体技术,也就是三维数字化。
2D也包括现代的、有时是超现实主义的东西,有数字时间轴合成、旋转、过渡和特殊效果,这些已经成为电视和动画影视的主要支柱,也是Web的支柱。
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先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
(8)3d电影的类别扩展阅读:
立体电影(ANAGLYPH):将两影像重合,产生三维立体效果,当观众戴上立体眼镜观看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亦称“3D立体电影”。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
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I. 关于3D电影分左右、上下、红蓝等格式,请问有什么区别
1、意思不一
左右格式:是3D立体电影的一种存储方式。
上下格式:是3D立体电影的一种存储方式。
红蓝格式:指一般左眼红色镜片右眼蓝色,左右眼看到不同画面而产生立体感。
2、搭配的眼镜不一左右格式:搭配的眼镜是偏振眼镜。
上下格式:搭配的眼镜是偏振眼镜。
红蓝格式:搭配的眼镜是红蓝眼镜或红绿眼镜。
3、效果不一
左右格式:垂直从正中间分成两半,一个视频在左,一个视频在右。
上下格式:水平从正中间分成两半。
红蓝格式:用立体播放器播放出来后的影片,一般是红蓝或红绿。
左右格式:
4、类别不一
左右格式:属于双色3D立体电影的一种。
上下格式:属于双色3D立体电影的一种。
红蓝格式:属于偏振3D立体电影的一种。
5、难易不一
左右格式:价格昂贵,制作复杂。
上下格式:价格昂贵,制作复杂。
红蓝格式:价格低廉,制作容易。
J. 2D3D4D电影的区别是什么
一、类别不同
1、2D和3D是从维数上说的,2D电影观影者看的普通电影,只能看到一个平面荧幕;3D观影镜将荧幕映射成一个三维空间效果(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
2、4D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加上了震动、刮风、下雨、闪电等特效。
二、概念不同
2D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
3D电影即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出现于1922年。这种电影放映时两幅画面重叠在银幕上,通过观众的特制眼镜或幕前辐射状半锥形透镜光栅,使观众左眼看到从左视角拍摄的画面,右眼看到从右视角拍摄的画面,通过双眼的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
4D电影(或四维电影)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和周围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但不是几何意义上的四维空间。
三、效果不同
1、2D和3D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2D仅仅只能看一个平面,而3D则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存在。
2、4D电影让体验者在观看4D影片时能够获得视听触嗅等全方位感受,并营造出身临其境、惊险刺激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