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明日之后电影在国语线看完整版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明日之后电影在国语线看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5-13 06:16:55

Ⅰ 明日之后别名是什么还有这部电影主要讲什么

中文片名:《明日之后》又名《后天》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
中影发行集团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背景
冰河世纪的威胁 严重的温室效应
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电影《后天》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针对全球着名地标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冰冻图像,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 ,横向的冰柱突显地球的急速降温与急冻。选择自由女神“湿身”和自由女神“雪糕”两款图像做为官方海报!
注意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恐怖后果,《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决心让《后天》成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级制作:“拍片时大量使用的灯光、发电机和燃料,都让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我们努力让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来弥补地球?钡缬啊逗筇臁泛吐锥氐摹拔蠢瓷�帧弊橹?Future Forests)合作,由未来森林计算拍摄这部电影将会制造的二氧化碳总量,然后在加州跟不丹种植森林!不仅如此,导演还出资购买省电灯泡到牙买加以及协助美国低收入户家庭省电计划!真正做到不恶化温室效应,证实卖座电影也能爱护地球。
最近这几年,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可以清楚感觉到地球气候异变。大陆冰雹,欧洲水灾、印度热浪、美国一天16次龙卷风,去年八月九日也创下百年最高温38.7°C。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地球究竟怎么了?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温室效应是地球气候异变的元兇。气候暖化使得两极融冰、海水增温、洋流改变,世卫组织表示每年将有16万人因温室效应外围影响丧生,2020年死亡人数更会加倍。海平面上升更造成2500万人远离家园,第三世界将因洪水、饥荒、干旱和农作物歉收大举移民,欧洲老年人将死于热浪。
剧情简介
《后天》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年度科幻巨片,投资1.25亿美元,由曾经执导《独立日》、《爱国者》等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执导,新生代偶像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
影片讲述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全片汇集了大量顶尖特效,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场面极为壮观。当然除了铺天盖地的自然威胁之外,也将细密交织父子及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动人情感。
看点
自然灾难的大集合 超逼真特效
一、空前自然灾难的大集合
《后天》最大的看点就是那些精彩的自然灾难画面,它力图展现和说明的是:如果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势必会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重大灾难,这无疑是一个有着十分现实危机感的大背景。
狡猾的罗兰·艾默里奇几乎把所有关于水的灾难片里的元素都调动起来了,《天地大冲撞》中的洪水,在这次变成了冰川溶化后的滔天巨浪,狂涌入纽约市,《龙卷风》中的飓风,此次变得更加强大,掀起汽车和房屋已如家常便饭,它甚至把整个洛杉矶都撕裂殆尽。还有在《后天》中所特有的如柚子般大小的冰雹袭击东京,大暴风雪覆盖了新德里,史无前例的大暴雨都接踵而来。最后还有由于受冰川期影响而形成的万里冰封,一个从未在银幕上如此逼真出现过的冰河纪展现在我们面前。当今影坛唯有《后天》在同一时间,把无数旷世灾难统统砸向人间。
二、精彩绝伦超逼真特效
“现在已经没有人想看大楼被炸飞的的镜头了(他指的是《独立日》中轰炸白宫的场面),但《后天》是一部非常不同的影片,有一点像《海神号历险记》或者《火烧摩天楼》的味道。它更像一部经典的灾难片,只不过如果这些灾难结束,世界已经改变。”导演艾默里奇说。
在这部影片中,给人最震撼之感的就是极其惊人和逼真的特效。历史上罕见或从未有过的惊心动魄的旷世灾难这次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影片中,最经典的画面就是纽约市"速冻"前后的画面,冲天巨浪狂涌进纽约市,自由女神被淹没,万巷瞬息沉没在汪洋之中,万吨巨轮竟被冲进楼宇之间。而转瞬间,气温骤降,浩瀚汪洋中的纽约城又变成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留下自由女神的头像,象征着人类文明城市大半也永埋入冰雪中。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世界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T诖舜危?0世纪福斯公司花足了心血,融合了《鸟》、《龙卷风》、《天地大冲撞》等灾难的视觉奇观。
《后天》虽只拍摄了380个特效镜头,但它们却是导演艾默里奇职业生涯中最复杂的镜头,艾默里奇谈到在一个活动拖车里虚拟出纽约城被冰冻起来的效果时说,“这是我首先想象出的一个场景,所有的道具都是为影片而特殊制作的,但他们看起来必须能够以假乱真,无论是汹涌的洪水,还是呼啸而来的暴风雪,所有的特效必须没有任何破绽。所以我们在六个特殊制作的布景房间里像变戏法一样轮换着进行拍摄,海啸、地震……这样,看起来所有的灾难就仿佛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地球上一样。”
负责本片制作的是马克-戈登制作公司,这家公司最着名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绅士大联盟》。
三、1.25亿美元巨制 全球同步上映
2002年7月,二十世纪福斯公司打败了派拉蒙、梦工场、环球和华纳兄弟等强敌,终于抢得《后天》的电影拍摄权,并邀得艾默里奇(《独立日》、《酷斯拉》)这位擅长科幻灾难题材的导演,而制作成本高达1亿2500万美元,将近90%的预算都用来制作特技效果。而且由于某些特效场面的制作难度过大,福斯公司决定将部分片段重新制作,所以该片的公映日期推迟了一年。本片原定2003年夏天上映,最终成为今年暑期的鸣锣大片。奎德扮演名为霍尔的古气候学教授,而他所要解决的难题比他以往面临的问题要困难得多:解救冰冻的地球。
警世灾难巨片《后天》最终确定于5月28日全球首映,影片用超眩的特效强力打造出有史以来电影中最惊心动魄的灾难,最震撼人心的特效。《后天》在全球热映风暴的就如同影片中的飓风、洪水狂卷而来。这次最值得庆幸的是国内观众也能在第一时间与世界各地的观众一起感受《后天》所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四、人类面临未来灾难的真实预警
从艾默里奇导演过的影片来看,他十分喜欢灾难片。“我最喜欢《海神号历险记》。不过我喜欢灾难片是因为它讲述了普通人在非常情况下必须做出一些他们平常不会做的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拍摄《后天》却不仅仅是喜欢这么简单,还包括对地球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忧虑。比起其他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能够引起世界范围恐慌的天灾人祸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是唯一一个大得能够迫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人停止战争,联合起来一起拯救星球的问题。
“它是一部跟《独立日》和《世界末日》一样的商业电影。”丹尼斯-奎德也同意他的观点,“但影片讲述的内容是会发生的--只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综合各种气候变化的趋势,他们在影片的官方网站上,做了一个吓人的统计和预测:2003年,在欧洲有2万多人因气温过高死亡;美国创下龙卷风最高纪录,一个月中平均每天6次,而且据分析该数字还有可能被很快刷新;在过去30年里,热带气旋带来的死亡半数与洪水有关……到2050年125万种生物将会灭绝;美丽的自然景观将由于气温变暖而消失;由于气候变暖,各种疾病将在这个星球上大肆传播……
因此在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意识到自己也正在制造二氧化碳的艾默里奇和他的创作队伍还发起了节约能源以及植树造林活动,并希望能够号召更多人为创造未来的森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如他所说,“你必须让这部电影尽可能有娱乐性,但我还是想要竖起一面警告的旗帜。”

Ⅱ 找一部关于世界末日的片子

中文片名:《后天》(又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后》)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中影发行集团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片长:124分钟
分级: USA:PG-13
剧情简介:
《末日浩劫》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杰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员采取预防行动,但警告显然已经太晚。杰克·霍尔博士于是急告美国副总统宣布北纬3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该线以北民众要尽量保暖。
而就在此时,霍尔博士得知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正在纽约纽约与自己心仪的女孩参加一个全国高中竞赛,于是决定冒险前进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这时候灾难从纽约开始,曼哈顿摩天大楼遭到强烈旋风的袭击,大部摧毁。突然间,巨大的海浪从海上扑入纽约城。大水吞噬了纽约,淹没了美国,欧洲也在洪水之下不复存在。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整个地球表面,冰期时代开始了。
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那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逃往墨西哥,请求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美国总统不得不叹息承认道,他所奉行的气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败笔。
在线http://www.52wuliao.cn/view/view_1019.html

Ⅲ 电影后天

《后天》是大陆上映时根据电影原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直译,很烂的翻译。
在台湾翻译成《明日之后》,在香港翻译为《末日浩劫》。

老生个人意见台湾版寓意最为深刻,其次为香港版,片名够直观刺激,最差的就是大陆版了。

英文名: The Day After Tomorrow

中文名: 后天 | 末日浩劫 | 末日世界 | 明日过后 | 明日之后

Ⅳ 急求电影<<后天>>介绍 中文的

《后天》原本不叫《后天》,而是叫《明日之后》,也叫《末日浩劫》。这实在是个糟糕的变动,既没有“明日之后”的末日幽冥感,又失去了“末日浩劫”直取要害的生猛,但愿这个译名不会抑制观众买票进场的欲望,因为这实在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在《魔戒》之后的北京,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只靠视觉“杀人”的电影了。电影里也确实死了很多人,主要是美国人,大概死了小一半,其中还包括美国总统,就这点来说,本片比导演艾默里奇的前作《独立日》更疯魔了。

毁灭方式一:连天的海啸席卷城市,曼哈顿沉没。

毁灭方式二:巨大的龙卷风降临人间,洛杉矶成为地狱。

毁灭方式三:超低温气流冰冻城市,自由女神像。

剧情篇 头重脚轻的拯救

一般认为,灾难片的重点当属电脑特效,而剧情和人物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其实,灾难片要展现的往往是人类群体面对灭顶之灾时的反应,这就对剧作提出三点要求:一、角色众多;二、层次明晰;三、主次得当。而想完好地达到如此要求,确实是对编导能力的极大考验。

《后天》的编剧兼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是拍摄灾难片的行家里手,他以前的《独立日》和《哥斯拉》虽然带有科幻或者怪兽电影的元素,其核心依然是正统的灾难片。所以,对艾默里奇来说,描写灾难下的群像还算是得心应手。在这部《后天》中,上有决策国民命运的美国总统,下有栖息纽约街头的乞丐,既有监守岗位的英国科研人员,也有被冰雹击倒在东京街头的日本职员,再加上身为气象学家的主人公与他的家人朋友,足以构成一派末日世界的微缩景观。从剧情展开来看,影片一直以主人公杰克·霍尔的活动为主线,前半段描写他说服政界高层,而后半段则是以他拯救受困纽约的儿子为重,而政界人士、霍尔的妻子、儿子的行动则成为辅线,始终都围绕着拯救与自救的主题。可以说,《后天》在层次处理上也是非常得当。

然而,这部影片的剧情也并非完美,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影片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段落,显得叙事结构严重失调。《后天》最为精彩的段落就是开场不久后飓风席卷洛杉矶的场景,而等到影片的后半段,霍尔前往纽约寻找儿子的过程则显得颇为平淡,未受太多磨难便按部就班地到达了目的地。也许,导演原意想将冰冻纽约处理成影片的高潮段落,可惜营造力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使得影片整体都显得有些头重脚轻。

至于影片的理论基础,我想气象学属于非普及性的知识,多数观众也不至于太过较真儿,这毕竟只是部靠视觉冲击取胜的暑期大片,而并非“探索”频道的科学纪录片。而影片为制造大团圆结局,居然让主人公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向迁移到墨西哥的美国政府发送传真,这多少有些穿帮得叫人发笑。

特效篇 把地球装进冰箱

没有哪个导演像艾默里奇这样疯狂热衷于把地球毁灭一万遍,从《独立日》到《哥斯拉》再到《后天》,其电影中的“毁灭当量”成倍增长,单从特技角度说,已经足以让观众体验到摧枯拉朽的破坏乐趣。

《后天》与环保无关,与政治无关,甚至都算不上一部预言第二冰河纪的科幻电影。在我看来,它完完全全是一部“奇幻”电影———满足一些人心底里的破坏欲!

就像《终结者II》中“启示录”一般的核爆炸,当你看到“好莱坞”的招牌被龙卷风拧碎,日本街头被炮弹般的冰雹砸烂,整个纽约被连天的海啸吞没,帝国大厦迅速冰冻,摩天大楼只剩钢筋残骸,文明的巅峰瞬间变成昏黄的废墟,你怎能不感到巨大的冲击,就如同顽劣的小孩掀翻地上的玩偶,未知的力量把地球放进冰箱!

在灾难片中,大就是美。《魔戒》中的水淹双塔算什么?想象一下比那大一万倍的场面!而且你的视角不只停留在地面,还会被带到空中,带到云层,甚至太空!“人”变得越来越小,“环境”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片中只表现标志性建筑的毁灭,很少看到成千上万的“小人儿”抱头鼠窜,动不动就是直径几十公里的风暴眼,随便一个镜头都要用到摇臂,大量的全景俯拍、航拍,结合模型和电脑特效,把一场末世浩劫拍得穷奢极欲!

《后天》有着卓然视觉表现的原因,除了灾难规模大、数量多之外,还在于充满感染力的色调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灾难类型的变化,影片的色调呈现出富有层次的过渡,比如灾难来临前苍白黯淡的云层,暴雨降临时苍茫浑浊的街道,飓风席卷后满天尘土的昏黄都市,冰雪纷飞时惨白的世界,以及灾难过后耀眼的白色冰层、反射着阳光余辉的红色天际……一切都做到充分渲染情绪,让人完全感受到寒冷、潮湿、温暖等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感官反应。

更有进步的是,艾默里奇学会了用“静”抒情———比如卫星划过时不再有“轰”的低响。而最令人震撼的是以下两个场面———纽约化作冰川之后一艘巨大的邮轮静静漂入纽约街头,以及暴风雪过后,丹尼斯·奎德和队友在半掩于雪地中的自由女神像下走过,仿佛来到了又一个时空中的《人猿星球》!

类型篇 发现无政府的快感

灾难片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满足人的几类心理需要,下面就把《后天》放在灾难片的坐标系上,看一看它的成绩单。

视觉冲击:灾难片总是能给那些视觉效果狂人以巨大的发挥空间,给观众的眼睛以“地毯式”的轰炸。我感觉《后天》中的视觉效果良莠不齐,恐怕是因为片子的摊子铺得太大,场景太多,没有一个场景能够做得充分。相比起来,场景比较集中的《泰坦尼克号》、《龙卷风》等影片反而更有效果。

动作场面:很多灾难片虽然讲的是自然的愤怒,然而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人在里面跑来跑去,灾难片是动作场面最好的载体。《后天》中的动作戏都不太过瘾,原因可能还是摊子铺得太大。其实,《后天》还有很多潜力可挖,比如说最后一场,完全可以搞个地板大塌陷,或者人狼大战什么的。相比起来,《泰坦尼克号》充分发掘了狭小的场景里动作戏的可能性。

末世幽冥:宏大的、混杂着伤感、恐惧和悲壮的幽冥感是只有灾难片才能带来的心理快感。《后天》的中段成功地达到了这种效果,然而在后半部这种感觉却泄了下去。虽然《后天》的投资达到1.2亿美元,然而它所达到的幽冥感只相当于投资7000万美元的《天地大冲撞》,这只能归咎于剧情安排的不合理。

无政府快感:灾难来了,大家可以各行其是,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快感被很多灾难片所忽视,这主要是因为那些灾难片只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后天》的灾难席卷全世界,当仁不让地表现出末日浩劫中的无政府快感,这也是本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后天》中,把图书当柴烧的情节肯定会成为很多观众的最爱,在别的灾难片中很难找到对应的例子。

角色篇 到后天就把他们都忘记

《后天》惟一值得看的就是视觉效果,演员的表演几乎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编剧导演将所有角色放在商业流水线上,打磨成统一尺寸的螺钉螺母,几乎放过了对任何可能出彩的剧情、对白、或对角色的琢磨。因此你不会看到那些面对浩劫灾难时本应变得复杂、叵测、意味深长的人性和人物关系,取而代之的是被处理得潦草苍白的爱情、亲情或者友情。它们在电脑特技造出的末世景象面前,虚假得如同一束塑料花儿。因此,当片中那两大团状如冰激凌的“风暴眼”在大气层上空缓慢移动,地球像一枚误放入冷冻室的柿子那样从外到里逐渐结满了冰碴儿的时候,我心想,这世界总算清净了……

扮演男主角山姆的帅哥杰克·吉伦哈尔本是演独立电影出身的,他显然还不适合这种直白、简单的角色,状态一直紧绷绷的,很多戏都处理得缺乏火候。而他女友的扮演者艾米·罗森就更像一个摆设、一个芭比娃娃,其僵硬空洞却十分标准的笑容让“未来数年内好莱坞最值得关注的新星”这样的称号大打折扣;而山姆爸爸的扮演者丹尼斯·奎德稍好一点,毕竟他是男主角、大英雄、慈父爱夫,戏份不轻。可他义无反顾搭救儿子的行动实在缺乏信服力:除非他带着《七龙珠》里面的百变胶囊或者机器猫的时空车,否则他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到曼哈顿,见到儿子之后要怎样呢?难道是要死在一起?

黑人流浪汉和他的狗倒是有些出彩的戏,伊恩·荷姆关于苏格兰威士忌的论调也很美妙,可惜这些短暂的亮点无法改变整体演技的粗糙和僵硬。在这点上,《后天》永远超不过《人猿星球》、《地心末日》等经典科幻灾难片的高度,甚至还不如《独立日》好看……最后,“冰激凌”像《卡桑德拉大桥》中的鼠疫一般神奇地退却,一切恢复正常,北半球上空的大气层纯洁得犹如回到造物之初。这个只冻了一半的地球给人们开了一个不那么科学的玩笑,于是我们心情轻松,嘻嘻哈哈走出电影院,到了后天———甚至不用等到后天,就会把电影里所有的角色忘得干干净净。

Ⅳ 明日之后电影

《明日之后》在大陆上映时官方译名为《后天》,是好莱坞经典的灾难片。其豆瓣评分也是一直高达8分以上。无论是剧情、特效还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人文关怀,都相当棒。

该片的获奖情况: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第14届MTV电影奖 MTV电影奖 最具突破女演员(提名)埃米·罗森

第14届MTV电影奖 MTV电影奖 最佳动作场面

剧情简介:

美国气候学家杰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饰)认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一切都已经太晚:飓风、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美国政府组织北纬30度的民众转移到赤道周围,场面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杰克的儿子,正困在曼哈顿的图书馆里,靠烧书生火来维持体温。大家怎样才能逃过这场灭顶的灾祸?

Ⅵ 跪求后天2004年免费高清百度云资源,丹尼斯·奎德主演的

《后天》网络网盘免费资源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1jIa8kOQTZFyo5dy-oQ18g

提取码:9qwk

《后天》是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的科幻片,该片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该片于2004年5月28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的故事。


Ⅶ 跪求《后天(2004)》百度云高清资源在线观看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

链接:


提取码: nt8u
《后天》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编剧: 罗兰·艾默里奇、杰弗利·纳赫马诺夫
主演: 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埃米·罗森、达什·米霍克、杰伊·桑德斯、雪拉·渥德、奥斯汀·尼可斯、阿尔杰·史密斯、富田谭玲、萨沙·罗伊茨、伊安·霍姆、肯尼斯·威尔什、罗宾·威尔科克、贾森·布利克、肯尼思·莫斯科、蒂姆·滨口、格伦·普拉默、艾德里安·莱斯特、理乍得·麦克米伦、内斯特·塞拉诺、克里斯·布里顿、瓦拉斯塔·瓦拉纳、保利娜·利特尔、艾伦·福西特、霍华德·比莱尔曼、约翰·麦克拉伦、理乍得·泽曼、佩里·金、弗兰克·方丹、米米·库兹克、维塔利·马卡罗夫、袁罗素、蒂姆·巴格来、查克·沙曼塔、菲利普·贾勒特、艾安娜·奥申、托尼·卡拉布雷塔、薇安·温特、希拉·麦卡锡、汤姆·鲁尼、艾米·斯洛安、玛丽洛·贝吕古、凯伦·格莱夫、克里斯蒂安·特西尔、乔·柯布登 、卡罗琳·基南、阿隆·鲁斯汀、萨姆·伍兹、杰克·劳弗、吕克·莱图尔诺、安妮·戴-琼斯、埃马纽埃尔·奥斯-德马雷、特里·辛普森、何塞·拉蒙·罗萨里奥
类型: 科幻、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日语、法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04-05-28(中国大陆/美国)、2004-05-17(墨西哥城首映)
片长: 124分钟
又名: 明日之后(港)、明日过后(台)、末日浩劫、末日世界
美国气候学家杰克(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饰)认为,温室效应正在引发地球的大灾难,北极冰川的融化,会让地球回到冰河世纪那样的劫难。他的提醒并没有引起美国当局的重视,一切都已经太晚:飓风、冰雹、洪水、冰山融化、极度严寒,一系列的地球巨变引发了一场不可挽救的灾难。美国政府组织北纬30度的民众转移到赤道周围,场面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杰克的儿子,正困在曼哈顿的图书馆里,靠烧书生火来维持体温。大家怎样才能逃过这场灭顶的灾祸?冰天雪地的地球何时才能回暖?


Ⅷ 电影后天 百度云资源

《后天》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8a

《后天》是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制作的的科幻片,该片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丹尼斯·奎德、杰克·吉伦哈尔、艾米·罗森、莎拉·沃德等主演。该片于2004年5月28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的故事。


Ⅸ 求一部电影

第一个是南极大冒险,第二是后天啊,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的介绍。
中文片名:《后天》(又名《末日浩劫》、《明日之后》)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主演:
[剧照]
剧照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Jack Hall
杰克·吉伦哈尔 Jake Gyllenhaal ....Sam Hall
埃米·罗森 Emmy Rossum ....Laura Chapman
达什·米霍克 Dash Mihok ....Jason Evans
杰伊·桑德斯 Jay O. Sanders ....Frank Harris
雪拉·渥德 Sela Ward ....Dr. Lucy Hall
奥斯汀·尼可斯 Austin Nichols ....J.D.
瑟拉·沃德 Sela Ward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中影发行集团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片长:124分钟
分级: USA:PG-13
剧情简介:
《后天》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川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气候
[剧照]
剧照
学家杰克·霍尔(丹尼斯·奎德饰演)在观察史前气候研究后指出,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暖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
杰克博士在一次国际科学论坛上曾警告到场的政府官员以及美国副总统采取预防行动,在演讲中他解释灾难会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盖融化,融化产生的大量淡水将使得水温、洋流和海水成分急速转变,从而引发全球气候的剧变,地球将再次进入冰川时代。美国副总统是以发展经济和工业为第一目标的,在会上他质问杰克“灾难会在什么时候来到”,杰克无法给出具体的结论,只能回答“也许是半年,也许过了明天就会发生”,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来。但是美国副总统显然是个科学盲,不但对杰克的研究结果大加驳斥,并且拒不对他的建议予以任何考虑。
就在这次集会刚刚结束后,有一位与杰克·霍尔博士相识的海洋科学家和他做了一次长谈,两人都认为海洋洋流与全球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那位老科学家急速赶回他设在高维度地区的海洋监控站,就在他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异象就已经产生。数个洋面监视器同时报警,并且很快全球的监视器都传来了报警。海洋科学家与杰克通话,告诉他海洋的反应,最后向杰克提议,要预测现在的气候发展状况,只能使用杰克自己的分析系统,杰克很惊讶说他的系统是分析史前气候的,老科学家说,这就是现在唯一可用的系统。杰克十分悲伤的和老科学家告别,老科学家看得很开,之后很快那个地方的暴风雪就升级了,研究所缺油断电,前往救援的直升飞机被“急冻”,老科学家和他的两个助手喝着他珍藏多年的最后一瓶威士忌,安详地等待死亡。
气候灾难在人们还没时间作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征兆,大量的恶劣天气产生,政府只能以通常方式安抚群众。
杰克急于向政府汇报此事,但是遭到副总统的再次无理反对,并且提出“你曾告诉我灾难会在半年后才发生”以此作为不信任他的理由。最终,杰克的上司私下里同意杰克使用主机资源进行分析,但是只给他48小时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他的责任很大,一方面是事情已经十分紧急了。在48小时内,杰克与他的助手们用尽全力统计分析,终于得出了结论。求见到白宫之后,杰克非常直接地急告总统现在只能宣布北纬40度以南全美民众尽速向赤道方向撤离,总统非常震惊,一方面责备只顾经济而藐视环境的副总统,一边恳求杰克想想办法救救另一半民众。杰克说,该线以北的民众只能尽量保暖,等待救援,别的再没有办法了,因为时间上已经不允许40度以北的民众撤离。有人怒斥杰克这是不负责任的建议,而杰克的上司告诉他们,杰克的儿子已经前往纽约曼哈顿,那是北纬40度以北的地方,按照杰克的计划,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儿子的生存希望。最后总统决定立刻按照杰克的建议展开撤离计划,并且他保证自己是白宫最后一个撤离的人。
杰克·霍尔博士的儿子山姆(杰克·吉伦荷饰)正在纽约与自己心仪的女孩参加一个全国高中知识竞赛,从他们去的飞机上开始直到知识竞赛结束,气候一直在以很明显的速度变得恶劣起来。他们在博物馆看到史前冰川时期被“急冻”的大型动物,竞赛后纽约就开始下暴雨。他们和在纽约认识的新朋友一起回到家里,却有一种纽约已经不安全的直觉,在驱车前往费城接他们新朋友弟弟的路上,在纽约图书馆门前的路上堵车,随后海啸吞没了曼哈顿,连轮船都被冲到市内街道上。他们躲在图书馆里。所有通信讯号全部中断了,山姆冒险在正在被水淹没的一楼用有线电话与杰克通话,杰克告诉他躲在屋里,点燃一切可以用来取暖的东西,等待救援。随后下起了大雪,海啸和暴雨造成的积水已经被冰冻了,他们努力地阻止那些准备冒险步行逃出去的人们,可是愿意听从他们的话留下来的人却微乎其微。而那些步行踏雪逃了出去的人最终也都被冻死在外面。
杰克和他们的助手们是进行过极地作业的,他决定冒险前往纽约在冰天雪地中展开救援行动,助手要跟着他一起去。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先是驱车然后步行,一名同伴英勇牺牲之后,杰克终于带着最后的一个重伤助手进入了曼哈顿城区。而在同一时段,华盛顿也被雷暴和龙卷风袭击,场面十分宏大,基本上整个城市都覆灭了。总统坚守着他的诺言,在他们最后一批离开的人登机后,飞机很快就在恶劣的天气下失事。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除热带亚热带以外的所有地球表面,新的冰川时代开始了。
当镜头再次回到美国时,一些侥幸生还的美国人都越境逃往墨西哥。美国政府免除了墨西哥的全部债务,美国人终于进入那里的难民营。影片末尾处已经继任总统的原副总统在大使馆改造的临时国务院中,向人民道歉,承认他奉行的政策是错误的,并且表示从今以后政府会彻底悔改。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打败了派拉蒙、梦工场、环球和华纳兄弟等强敌,终于抢得《后天》的电影拍摄权,并邀得艾默里克(《独立日》、《哥斯拉》)这位擅长科幻灾难题材的导演,同时将1亿美元的支票交到他手上。本片原定今年夏天上映,但由于特技场面的制作难度太大,制作周期不得不延长,成为次年暑期的鸣锣大片。奎德扮演名为霍尔的古气候学教授,而他所要解决的难题比他以往面临的问题要困难得多:解救冰冻的地球。

还有推荐一部新片给你《2012》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