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家帮帮忙!我要找一个香港老电影,内容是根据化蜡扦的故事改编的。
邵氏黄梅调电影《三笑》(1969年)
◎ 电影名称: 三笑
◎ 英文名称:The Three Smiles
◎ 地区:中国香港
◎ 片长:110分钟37秒
◎ 字幕语种:繁体中文
◎ 出品年份:1969
◎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
◎ 影片类别:剧情/ 黄梅调
◎ 语言:国语
◎ 颜色:彩色
◎ 导演:岳枫
◎ 演员表:
凌波 饰 唐伯虎
李菁 饰 秋香
井淼 饰 华太师
陈燕燕 饰 太师夫人
魏平澳 饰 祝枝山
李昆 饰 米田公
尤情 饰 二少奶
黄青云 饰 春香
秦惠玲 饰 夏香
郑文静 饰 冬香
叶宝琴 饰 石榴
洪玲玲 饰 美玉
刘群 饰 华文
郑康业 饰 华武
◎ 影片简介:
风流才子唐伯虎在苏州虎丘山游玩时,遇见相国夫人带领着她手下四位美女丫环前来烧香,其中的一位丫环秋香美貌出众,令唐才子倾心神往,而秋香临行时对唐才子的一笑、再笑,三笑,更使才子神魂颠倒。于是,唐才子假扮成平民,去相国府中当佣人,前去相府中寻机接近秋香…。最后,唐才子凭借其出众的个人才智及祝枝山等几位好友的协助下,终于抱得美人归。
http://ke..com/view/188940.htm
㈡ 跪求邵氏黄梅调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邵氏黄梅调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金石情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白蛇传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七仙女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蝴蝶杯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三更冤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王昭君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宋宫秘史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红楼梦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宝莲灯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双凤奇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血手印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女秀才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貂蝉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花木兰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剧名: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
链接:
㈢ 这个图片是李翰祥执导的哪部电影
导演作品
五十年代
1953年《金凤》(与严俊合作,在台北举行的“国语片展映式”上荣获最佳国语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54年《嫦娥》(与姜南、古寿林合作)
1955年《雪里红》、《水仙》、《马路小天使》、《黄花闺女》
1956年《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春光无限好》、《安用儿》、《丹凤街》
1958年《貂蝉》(获第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五项大奖)、《全家福》、《给我一个吻》、《杀人的情书》、《妙手回春》
1959年《江山美人》(获第六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最佳女主角奖等多项大奖)、《儿女英雄传》、《倩女幽魂》
六十年代
1960年《后门》(获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
1961年《杨贵妃》(获第1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室内彩色摄影奖,第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最佳录音 邝护、最佳剪辑 姜兴隆 )
1962年《武则天》、《王昭君》
1963年《一毛钱》、《梁山伯与祝英台》(获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黄梅调电影从此风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邓丽君也因演唱插曲《访英台》获黄梅调歌曲演唱一等奖)
1964年《七仙女》、《状元及第》
1965年《西施》(获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
1968年《冬暖》(台湾文艺片经典作品之一)、《四季花开》
1969年《扬子江风云》(即《一寸山河一寸血》,获第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情节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富贵花开》《鬼狐外传》
七十年代
1970年《喜怒哀乐之乐》、《缇萦》(获第十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第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古装片奖)、《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骗术奇谭》
1972年《骗术大观》、《只爱鸳鸯不羡仙》、《大军阀》(获第19届亚洲影展描写人物最成功喜剧片奖)、《风月奇谭》
1973年《牛鬼蛇神》、《骗术奇中奇》、《北地胭脂》、《风流韵事》、《一乐也》
1974年《金瓶双艳》、《声色犬马》、《丑闻》
1975年《港澳传奇》、《倾国倾城》(获奖影片)、《捉奸趣事》
1976年《瀛台泣血》、《洞房艳史》、《拈花惹草》、《骗财骗色》
1977年《风花雪月》、《干隆下江南》、《金玉良缘红楼梦》(获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佛跳墙》
1978年《干隆下扬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销魂玉》、《军阀趣史》、《鬼叫春》
八十年代
1980年《干隆与三姑娘》
1981年《徐老虎与白寡妇》
1982年《武松》、《三十年细说从头》、《干隆皇君臣斗智》
1983年《火烧圆明园》与《垂帘听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香港演员梁家辉因主演咸丰皇帝荣获第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4年《火龙》(着名女演员潘虹因饰演李淑贤获香港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1986年《八旗子弟》
1988年《一代妖后》(即《西太后》)
1989年《金瓶风月》、《敦煌夜谭》
九十年代
1993年《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莲》
1996年《火烧阿房宫》(四十集电视连续剧)[3]
㈣ 这本香港电影谁知道啊
这种镜头少说几十部电影有过,特征太少了
㈤ 香港拍过哪部关于黄梅戏的电视剧,都有哪些演员
香港邵氏电影集团以黄梅调为主体音乐拍过很多歌舞片电影。最有名的是《梁祝》,凌波主演。
㈥ 香港电影三笑作曲是谁
江南小调(黄梅调)音乐片《三笑》,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现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1964年出品。1969年荣获第十五届亚洲影展最佳喜剧片奖。由“长城三公主” (夏梦、石慧、陈思思) 之一陈思思(原名陈丽梅)和越剧女小生向群(原名陈秀萍)主演。李萍倩导演。片中插曲包含了吴、苏小曲,常、锡民歌,上海流行小调,凤阳花鼓等, 由国内苏淮民歌演唱家幕后代唱。江南小调有许多曲调,该电影共选用了41段江南小调,包括25种江南民歌或地方戏曲的曲调。
导演、撰曲:李萍倩
艺术指导、制曲:沈利群
㈦ 默片时期的着名电影艺术家要五名
阮玲玉、乐蒂、夏梦、蓝苹、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戏。
化妆间,一个人对着镜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画眉。
从后台一路奔波,在幕后悄悄凝望等待开场,再走过连接幕后和舞台的虎度门,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经成了戏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戏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闸路沁园村9号,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里,也徘徊在生死的边缘,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欢吃的八宝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药,她选择的是永远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宁。
阮玲玉是整个中国电影默片时代的超级明星,她的一颦一笑中散发了当时上海的优雅气息,从处女作《挂名夫妻》开始,先后拍摄了《自杀合同》、《故都春梦》、《野草闲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戏杂志》举办“电影明星选举”中,阮玲玉以6179票当选第一名,这个时候的巨星胡蝶也仅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这些没有给阮玲玉带来所谓的幸福。
25岁的阮玲玉最终死在舞台上,没有能从虎度门退回来。“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好快乐。”,她把遗书留给了下来。她活在公众的目光中,活在媒体的报道里,活在街头巷尾的流言蜚语,唯独没有活在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认识这些人么?你见过这些电影画报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过80,并且曾经做过追随时尚的年轻人,相信你给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们都是解放前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胡蝶、乐蒂、蓝苹……一代名伶,估计不少都已经香消玉殒,这里留下的是她们人生最美的时刻。
乐蒂
“古典美人”乐蒂小姐(1937-1968)以31岁的芳华离世,她从影的15年间,共计参演过44部电影。虽然短暂了些,但凭借着她独一无二的古典韵味及精湛演技,影坛至今仍无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与世长辞几十年后,仍能令无数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魅力,可谓永不停格的一则传奇。
夏梦
有“上帝杰作”之美誉的夏梦,曾经是长城电影公司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与石慧及陈思思合称“长城三公主”。在中国内地观众最早看到的香港电影中,夏梦主演的《抢新郎》《董小婉》和《故园春梦》无疑成为了代表作。而与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丽高贵且多才多艺的夏梦至今无人能敌。
蓝苹
在三十年代,一个年轻女演员开始在上海崭露头角,她先后主演了几部进步电影,但她自己却经历了被捕和婚变等戏剧性的变故,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她做了一个改变她一生、也改变几十年中国现代史的决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员的时候叫蓝苹,她去了延安后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缓时,估计许多现在读到这篇文章的小朋友们,都还没有出生。
蓝苹给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风光》、《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五部电影,在过去几十年里的中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看到这些电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黄梅调歌唱电影的代表人物。十四岁以“小娟”的艺名开始演出厦语(即闽南语)电影,外销台湾及东南亚各地。
凌波于1962年开始演出国语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装演出的黄梅调电影,她亦因此成为此类电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兰》(1964)、《宋宫秘史》(1965)、《西厢记》(1965)、《鱼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与祝英台》最着名。此片在台湾上映时轰动全岛,连映数月不辍,凌波因此荣获第二届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据说由于凌波是以女扮男装演出,不便领取“最佳男主角奖”,于是评审当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别奖”名目以赠。时至今日,台湾传媒提到凌波,无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见《梁山伯与祝英台》余威犹在。
凌波也拍过不少非黄梅调电影,着名的有:《万古流芳》(1965)、《烽火万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哑巴与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兰》及《烽火万里情》两部电影荣登金马奖影后宝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坛,1989年举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丽华
河北省人,香港国语影坛的中流柢柱,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父母均为京剧名伶,李丽华因而深受薰陶,曾随名伶章遏云学艺。1940年从影,拍过一百二十多部电影,其中不乏经典之作,例如:《假凤虚凰》(1946)、《误佳期》(1951)、《小凤仙》(1953)、《雪里红》(1956)、《杨贵妃》(1962)、《武则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凭《故都春梦》(1966)及《扬子江风云》(1969)两部电影荣膺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李丽华多部作品中,以《小凤仙》最为人熟悉。据说李丽华为其角色小凤仙设计了多套戏服,该批戏服在电影上映后竟然广受观众欢迎,竞相仿造,一度成为东南亚的流行服饰,号称“小凤仙装”,传为影坛佳话。
李丽华1973年退出影坛,移居美国。夫婿严俊也是国语片的着名演员兼导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从二十年代末延续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辉煌的时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她把一个忍受丈夫虐待与压榨而毫无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几分愚昧的女性刻画得相当成功。在第一部左翼电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内心世界十分丰富,受到好评。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艺术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饰演有着不同生活道路的双胞胎姐妹大宝、二宝,把两个身份悬殊、性格各异的女性刻画得非常成功。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国内打破国产影片有史以来上座率的最高纪录,后来到东南亚、日本、西欧诸国演出,也大获好评。胡蝶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女演员、娼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工厂女工等多种角色,她的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上温良敦厚、娇美风雅,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胡蝶横跨默片和有声片两个时代,成为三、四十年代我国最优秀的演员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历史上最着名的国语片女演员。1934年出生于桂林,原籍广西宾阳,1949年随母来港定居,翌年被星探发掘,加入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成为基本演员。1951年,转投永华电影公司,拍摄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红,成为当时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风格、形式截然不同的电影。其中《金莲花》、《貂蝉》、《千娇百媚》及《不了情》几部电影更令她四度成为亚洲影后。林黛曾与多位圈中人恋爱,1961年与曾任云南省长龙云的儿子龙绳勋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但后来林黛与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自杀,失救而死,年仅三十岁。当时她尚有两部电影《宝莲灯》(1965)及《蓝与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这两部电影也成为林黛的最后遗作。
主要作品:
《金莲花》(1957)
《情场如战场》(1957)
《貂蝉》(1958)
《云裳艳后》(1959)
白虹
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