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保护月是指什么时间(要详细)
十二月份是“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个月全国电影院一律不许放外国片,只许放国产片。
Ⅱ 国产电影保护月的保护意义
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无外乎完成国片每年所占票房比的份额。但除了《建党伟业》这样带有任务性的影片,以及《画皮2》这种制作规模就很庞大的国产大片受益外,其它中小成本影片从中并不能分到太多的羹——除了《建党伟业》,包括《钱学森》、《飞天》、《杨善洲》在内的“献礼片”票房依旧惨淡;跟《画皮2》同期上映的《搜索》,票房也没能出现井喷 。
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护月实施过程中,对华语电影本身的提携和帮带作用并不大。大片愈强、小片愈弱的态势,依旧无法得到根治。
相比之下,注重提高自身品质,才是抵抗好莱坞的治本之道。从《人在囧途之泰囧》开始,2012年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几部亮眼的华语片,都是在与好莱坞直接对抗中拿到傲人成绩。
《泰囧》的对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西游·降魔篇》则面临《007大破天幕杀机》、《霍比特人》和《侠探杰克》的围追堵截;《北京遇上西雅图》连破《虎胆龙威5》和《生化危机5:惩罚》;《致青春》则终结了《特种部队2》。
纵观近半年在票房上有所建树的华语片,都是中小成本却都质素不错,它们PK的好莱坞对手不乏大牌,却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赚得盆满钵满。如此看来,保护月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绝不是万能的。
Ⅲ 如何看待国产电影的电影保护月
看待国产电影的电影保护月如下:
首先“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利用行政权力来为本土的电影企业谋取优势的行为,它在一段时间内屏蔽进口大片的引进和上映,为国产片树起了一顶保护伞。其次“国产片保护月”只是一个缓冲期,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简介:
电影这个词有多重意思,现在多用于形容呈现在荧幕之上的根据人的视觉具有瞬间保留印象的原理,用摄影机将人物或其他被摄体的活动影像拍摄成连续性的画面,通过放映机在银幕上再现出来。例如:《盗梦空间》、《催眠》等即叫“电影”。
Ⅳ 2021国产电影保护月时间
2021国产电影保护月时间是8月。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是为完成国片每年所占票房比的份额。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利用行政权力来为本土的电影企业谋取优势的行为,它在一段时间内屏蔽进口大片的引进和上映,为国产片树起了一顶保护伞。
在可以查到的相关官方文件中,确实未曾直接出现过“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个专属名词。在一篇发表于2006年,名为《“国产电影保护月”沈阳遇冷引发议论》的文章中曾提到,“‘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 而这段话中传递出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政策乃是“口头传达”,所以不曾见诸官方文件;二是“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个名词是由“媒体和业界”共同创造的。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业内一个保护国产电影的不成文做法,是指在这个周期内不上映最新的进口分账大片。它在2004年成就了《十面埋伏》1.6亿票房,2005年它保护了《七剑》、《头文字D》……9年来,这从未得到官方承认的说法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则。
Ⅳ 电影《终结者5 创世纪》在香港都可以看了,为什么内地没有
7月是国产电影保护月。 而且进口电影每年是有限额的。
Ⅵ 为什么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八月而不是其他月份
每年七八月份,“保护月”的说法都会被一次一次地提及,究其原因,还在于国产片确实干不过进口片。随着观影群众的欣赏水平飞速发展,人们对影片好坏的鉴别能力迅速提升,而进口片的大规模引进也让时不时闹偏荒的观众拥有了选择的权利。
“保护月”这个说法至今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但真实性毋庸置疑,至今关于要不要保护月的争辩依旧没有个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有没有保护月,“质量优先,内容为王”才是国产片崛起的关键,几部知名电影的宣传再出色,也掩盖不了绝大部分国产电影都是炮灰的残酷现实,只有当总体水平都在提升一个档次的时候,保护月才真的可以成为过去式。
Ⅶ 电影保护月的弊端有哪些又是为什么呢
最大的弊端就是维持的时间太短!
别的国家都是全年保护,压根都不给中国电影大规模排片,中国弄个保护月就被一帮自以为是的人整天喷。
一帮文艺青年被别人带节奏洗脑了还觉得自己见识不凡。一说到烂片就侃侃而谈的批起国产电影保护月,外国烂片来中国捞钱的时候花式捧臭脚。
Ⅷ 中国是否需要保护自己的电影产业怎么保护
关键字:国产电影保护月 变形金刚
四年“国产电影保护月”,日益呈现随意性、多变性、口号性的状态。
什么是“国产电影保护月”?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来自官方的明确条文,但是“国产电影保护月”已经成为了业界和媒体所认同的一种提法。尽管在去年,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相关负责人就曾出面公开澄清,表示“国产电影保护月”这个说法是媒体总结出来的,国家广电总局只是每年会采取一些支持国产电影的措施而已。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从2004年的《十面埋伏》独占暑期档开始,每年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院线中看不到红火的进口分账大片,放映的几乎都是国产片、合拍片,这个实质上存在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到如今已经进行了四年,被业内人士和媒体广泛认同。
而来自国家广电总局的内部消息则透露,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国家广电总局的确曾经在2004年口头下达过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时间也初步定在每年的暑期档中间。加上每年相对火爆的国产片“贺岁档”,国产片有望每年都有一到两个集中放映抢夺票房的黄金期,用以抵抗日益凶猛的进口分账大片。
发行方面也有着相关的“默契”。国内有权进行进口大片发行的只有两家,分别是中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公司,在每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中,两家都不再引进新的分账大片。
“国产电影保护月”设立之初,确实有国产电影因此获利,2004年的《十面埋伏》获得1.6亿元是“国产电影保护月”的第一成功,也是广电总局决心继续延续“保护”的原因,2005年《七剑》获得6000万元票房,而2006年低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获得2000万元的惊人回报,《宝贝计划》则是获得8000万元票房。
但是,从2006年开始,“国产电影保护月”的问题就逐渐浮出水面,首先是进口分账大片学会了打“擦边球”,选择在“国产电影保护月”开始前几天上映,实质上依旧在“国产电影保护月”内占据了大部分的屏幕,二是没有过硬的国产大片吸引观众,“国产电影保护月”成了官方的面子工程,众多小国产片拥挤在一个月内走走过场,对于国产片的市场份额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三是除进口分账大片外,买断版权的海外电影是不在限制范围内的,它们也在和本来就不够强大的国产电影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中抢食。四是保护的时段的随意和无序,可以一年来两次,也可以一次分开两回,这次是为了纪念抗日胜利,下次就是香港回归,在这种状况下,希望在保护月中受到保护的国产片常常找不到组织。
2007年“分账大片”保护月
2007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奇怪地分为了两个时段:6月20日-7月10日,以及7月20日-8月10日,总共时间延长至40天,看上去比以往的一个月还要“保护”得久一些,但是现实状况却恰恰相反:2007年的第一拨“国产电影保护月”过去后,我们发现,受到保护的却是那些票房无敌的进口分账大片。
进口分账大片狂打擦边球
我们把今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和几部暑期档进口分账大片的档期拿到一起看看,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状况:好像今年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分成两段,就是为了让《加勒比海盗3》和《变形金刚》在不违反“国产电影保护月”的规定的前提下,前后接力吞噬“国产电影保护月”的票房——《加勒比海盗3》6月12日上市,8天后2007年第一拨“国产电影保护”开始,第一拨7月10日一结束,第二天《变形金刚》就上映了,9天后第二拨“国产电影保护”再度开始——两部进口分账大片的上映都不是保护月中上映的,影响力却完全地覆盖了保护月——甚至在第二拨“国产电影保护月”一结束,8月11日,更加烫手的《哈利·波特5》马上上映。
一部电影的黄金放映期在一个月左右,国外的大片,或者口碑好的电影黄金时间则更长,《加勒比海盗3》和《变形金刚》显然就是后者,6月20日至7月10日的第一波“国产电影保护”中,《加勒比海盗3》仍然占据了院线的大部分放映厅,到了6月30日全国票房已经过亿。7月20日至8月10日的第二拨“国产电影保护”可以说几乎就是《变形金刚》的天下,继上映5天便在国内票房过亿后,《变形金刚》已经连续四周占据国内电影票房首位,这其中有3周是在“国产电影保护月”中达到的。
看上去是“国产电影保护”在进口分账大片的“虎口”中“拔牙”的措施,最后成为了“保护”进口分账大片上映的手段,2007年的这种分段式的“国产电影保护”还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可以称之为“随意式国产电影保护”或者“针对性为分账大片让道”。我们看到的是,明明进入到了“国产电影保护月”,院线里面放的大都依旧是进口分账大片,其次是买断片,最后才是为数不多的国产片,这种“保护”,有何作用?“国产电影保护月”中只规定不能上映新的进口分账大片,却不限制已经上映进口大片,不过是隔靴搔痒,起不到任何的实质作用,只能让那些精明的发行者们大钻特钻空子。
“保护月”国产片疲软
除了进口分账大片的轮流冲击,国产片在2007年中间本身的疲软才是真正的原因。因为有着之前“国产电影保护月”国产片的优惠环境以及香港回归10周年的机遇,《跟踪》、《老港正传》、《每当变幻时》、《宝葫芦的秘密》、《夜·上海》、《勇士》等国产片相继挤入今年第一波“国产电影保护”,希望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6月底到7月初,看上去国产片热热闹闹,但其实没有任何一部可以像《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样成为真正的市场中坚。
其中,《宝葫芦的秘密》算是2007年第一波“国产保护”中表现最出色的合拍片,中影和迪斯尼联合这部真人+三维动画电影,改编自中国的童话故事,由香港先涛负责动画,看得出来它已经从各个角度避免去年《魔比斯环》缺乏底气的致命问题,尽管如此,影片票房2000万元左右,仅与1999年《宝莲灯》旗鼓相当。
港片《跟踪》票房达到了800万元左右,已经算是表现比较好的。而《老港正传》和《每当变幻时》则由于口碑和发行规模等原因,表现比较低迷。与2007年第一季度的《伤城》和《门徒》等影片相比,可以看出观众对中等规模港片的兴趣、并没有因为庆祝回归而有所增加,《明明》、《老港正传》和《夜·上海》勉强在30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徘徊,而《夜·上海》的票房和口碑更是平平。其余12部国产电影单片票房均低于300万元,而号称在“国产电影保护月”推出十部国产中小成本影片《大周密案》、《纸相机》等,不过是在北京10家主流影院举行了放映活动而已,像去年《疯狂的石头》那样捍卫中小成本国产片的尊严的状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有数据表明,在2007年第二季度共上映19部国产电影,其中最低票房的12部电影全国票房总量仅有1785万元,和2007年第一季度国产片相比,它们相当于《门徒》的28%,《伤城》的24%,《满城尽带黄金甲》的6%——就更不要和惊人的《变形金刚》作比较了。有人把国产片在第二季度看似喧闹的国产片票房表现用“全军覆没”来形容,非常贴切。
“国产电影保护月”为大片过渡
2007年第二拨“国产电影保护月”到了一年最关键的8月暑期档,但是就在长达20天的保护期内,因为之前的《变形金刚》和之后的《哈利·波特5》实力太强,所以在7月20日到8月10日上映的国产新片仅《不能说的秘密》、《导火线》两部。虽然只有两部电影享受这还不太够味道的“保护”,但是相比较在2007年第一拨“国产影片保护月”中一堆缺乏竞争力的国产电影互相拥挤的场面要好上一些,其中《导火线》上映3天便获得1500万元票房便是一个不错的成绩,而《不能说的秘密》上映8天获得2000万元票房。
但是在这两个看上去不错的成绩背后,却是其他6部国产片《天堂口》、《合约情人》等被挤入了8月下旬的尴尬档期,不仅处于“国产电影保护月”之后,同期上映的还有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5》。
8月11日《哈利·波特5》上映之后,从8月16日开始《天堂口》、《合约情人》、《大话股神》、《夜袭》、《第19层空间》五部国产影片开始在陆续上映,这等于是在《哈利·波特5》的压力下挤入半个月的档期。就在这样的强大对手前,我们看到除了《天堂口》、《合约情人》能够有着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之外,另几部国产影片大多处于投资小、缺明星的尴尬局面,实际上,在8月份上映的国产影片真正有些市场潜力的也就勉强有《导火线》、《天堂口》、《合约情人》三部影片而已。难怪有媒体指:“如此稀疏的排片几乎等于把放映时空从《变形金刚》过渡给了《哈利·波特5》。”
历年“国产电影保护月”回顾
2006年两次“保护月”
6月10日-7月10日:无片可保
2006年6月10日,“国产电影保护月”期间第一次面临没有一部重量级的华语电影排期上映的局面,放映的9部国产影片,除港片《左麟右李》和中英合拍片《伯爵夫人》外,《天狗》、《零公里》、《情暖万家》、《别爱陌生人》等都属于低成本、宣传少的电影,因为实际的经营问题,全国各影院的小成本国产电影放映实际很少,“国产电影保护月”面临“无片可保”的尴尬。而2006年“国产电影保护月”中唯一的亮点就是《疯狂的石头》,如果没有了这样一部仅仅凭借口碑创造出2000万票房的国产片,2006年的国产片保护将没有什么实质效果。
而就在2006年6月9日,赶在“保护月”前一天,20世纪福克斯的动画大片《冰河时代2》开始登陆全国影院,而近期计划上映的海外影片还有《决战天空》、《章鱼惊魂》以及《绝色侠盗》,它们可以在“保护月”内上映的理由是被中方买断了拷贝版权,不存在与出品方分账的关系,但实际上,《决战天空》是法国影史上投资最大的空战片,并将于近日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冲击力”可见一斑。而2006年真正受到“保护月”影响的海外片只有一部美国大片《超人归来》,该片在全球的上映档期是6月30日,在中国推迟到7月11日上映。但不可否认的是,前堵后追的结果是,海外片没给国产片留下多少空间。
9月10日-10月10日:挤作一团
和2006年第一次保护月中“没有国产片可保护”的情况不同,第二次上映的有《宝贝计划》和《夜宴》这样拥有竞争力的国产电影,但是10月档期过于“拥挤”了,共有《圆明园》、《好奇害死猫》、《卧虎》、《喜马拉雅王子》、《我的长征》与《鸡犬不宁》等11部国产新片挤在这个档期内上映,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买断版权的进口片,像《白色星球》、日本动物温情片《狗狗心事》,以及法国喜剧片《囚车驶向圣地》、西班牙悬疑片《世界上最丑陋的女人》等等。
有院线人士表示,过了黄金周的10月本身就是电影淡季,很多影片为了躲11月上映的大片,都挤在这个档期。但在20多天里要上这么多新片,除了观众选不过来了、影院排片都排得头疼之外,最大的问题是分散票房,这种状况,对于国产片其实并没有起到保护作用。
2005年为抗战胜利保护国产片
原定2005年6月29日和全球同步上映的进口分账影片《世界之战》因为“技术原因”将档期延后至8月5日,但是在电影局出台“国产片保护月”政策之后,这部命运多舛的大片不得不将档期再次延后到8月25日上映,除此之外,好莱坞大片《绝密飞行》也被推迟放映。电影局2005年的“国产片保护月”主要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间在7月20日到8月25日期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太行山上》取代了《世界之战》的档期,这部影片享受进口分账大片的待遇,由中影和华夏联合发行。
另一方面,最受关注的《七剑》和港片《虫不知》、《阿嫂传奇》、《千杯不醉》、韩国电影《哭泣的拳头》、《总统浪漫史》和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等先后在2005年“国产片保护月”中上映。其中《七剑》拷贝数最多,为300多个,其他影片拷贝投入最多的也只有100个左右,大部分则是选择在条件比较好的多厅影院放映。
2004年首次保护成果显着
2004年6月15日至8月5日近两个月的暑期黄金档内,没有上映一部进口分账影片,其他国产片也给《十面埋伏》让路,创造出了1.6亿元的票房奇迹。这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质疑,询问为何要给一部电影留出这么久的单独放映时间。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对媒体表示,这是保护国产影片的一种措施,每年都有的,为《十面埋伏》片腾档期的说法不正确。
《十面埋伏》受到的特殊的礼遇和扶植拉开了为了保护国产电影、做强做大暑期档的“官方行为”,这一做法被称做“国产电影保护月”,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并没有条文规定,也没有严格标准,四年下来,日益呈现一种随意性、多变性、口号性的状态。
相关链接
韩国“电影配额制”
Screen Quota,即电影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韩国政府内部对此制度一直存有争议,文化部坚持其配额比例,而经济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金大中当年在竞选纲领中曾明确表示:“电影配额制将持续到韩国电影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40%。”现在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维持既定比例。
Ⅸ 国产电影保护月我们是否应该坦然接受
国产保护月是指对我国内部针对扶持国产电影,进行一个每年六月十号到七月十号期间,不在引进外国电影大片在我国上映。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电影票房就不如引进外国电影高,这样对我国电影票房很有影响。
因为拍摄风格不同,文化不同,我们拍摄条件也不同,所以不应该用我们国产电影和外国电影去比较,都是在创作,都是一些人付出心血,没有什么可去比较。
所以这个国产电影保护月,是一件可以一直做下去计划,这样可以扶持我国那些拥有梦想导演,多一些经验,就可以拍出更多好作品,也可以让国产电影票房更上一层楼。
Ⅹ 为什么中国电影在要国产保护月要延迟好莱坞放出来还不是那些烂片吗除了香港的还好一点
相信看过电影的小伙伴都难免会被一些国产烂片所看到困扰,但是细心的观众就会发现,即便有些电影很烂了,但是为什么这些人拍的电影这么烂,可票房却一路走高呢!郭敬明的小时代甚至一度破了十几个亿的传说呢!关于这一点,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个。
我们就举个例子吧!相信大家都知道很久之前的一部烂片《富春山居图》吧!这样一部超级烂片,可他票房却有着好几个亿的票房,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注意到了没,富春山居图的上映日期是在6月份的时候,而7月份是属于什么呢?国产电影保护月!
有人还说刘德华这个脑子进水了,会接这样一部烂到极点的片子,不过也有传闻说刘德华自己出钱把这拷贝买回去,不让他亏,放完他都嫌丢人,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片子有多烂。
可因为保护月的缘故,这部电影没有好莱坞片子来抢市场,当时就说它是属于越骂反倒回来给他们打了软广告的那种类型。
而这部电影的三个亿票房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受益于国产电影保护月,说白了,国产保护月不仅保护优质作品的同时,也帮了烂片滋生了市场。
也因为这种保护月的现象,外国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时候,经常怼起来了,就富春山居图上映的一个月后,好莱坞的两部电影《蝙蝠侠》还有《蜘蛛侠》结果就因此怼起来了。
上演了一出“蝙蝠侠大战蜘蛛侠”的好戏,为啥呢?他们两个人同一天在国内院线里面上映,这两位在国内市场上就因为是保护月的缘故给怼上了,怎么怼法呢!
他们两个都是一样题材和结构在互相比拼票房,不过现在好莱坞也聪明了,一般在国内上映的电影都不会在6月份到8月份这个期间段里面上映,换句话说就是躲着你的国产电影保护月来上映。
所以说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执行的时候,保护了国产电影,但是不光保护了优秀的电影,同时也把一些搅局的烂片给保护过去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国产电影保护月里头有一些制片方和导演就是烂片的高手,他们就是想借助保护月来挣钱,他们认为国外的电影冲击远比国产的要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