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语港片 » 香港电影中反映生活艰难的有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香港电影中反映生活艰难的有

发布时间: 2023-01-10 18:13:53

㈠ 如何评价岁月神偷这部电影

转自豆瓣
前不久采访朱茵,谈及香港电影这二十年间的没落,她出乎意料的提起了《岁月神偷》这部电影,说在柏林的获奖让所有人都很开心。
当时我十分不解,一来水晶熊不过是非竞赛单元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奖励,二来这部电影和朱茵本人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但今天,当我完完整整的看了这部影片才明白,原来对于几代的香港人来说,它意味着的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

浪漫主义的情怀
这部电影改编自罗启锐导演自己的文集,也取材自他的家庭故事。朝花夕拾,以小见大,在这样一个极具诗意的名字背后想表达的意思是:“在幻变的
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据说片中百分之九十都是导演的亲身经历,比如恋上富家女、失去哥哥,而他亦是在用电影的形式来纪念他的亲人。
作为一个普通的影迷,我无从考证罗启锐的出身是否像片中的罗进二一样贫寒,但可以肯定的是,七十年代港大毕业,八十年代留学美国,就读最好的
三大电影学院之一NYU,这份经历令他早已成为香港精英文化的代名词。他、张婉婷、许鞍华等人有着一样的人生轨迹,而他们的电影也因此有着共同的特征,即
在不忘反映现实残酷的同时,又总免不了要做浪漫化的处理。在他们的身上永远看不到对现实的严厉批判,而是凸显着一种中产阶级特有的浪漫主义的情怀。
《岁月神偷》也是如此,而且还高明的选取了一个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户位于深水埗的普通家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香港社会里所经历的坎坷。影片
又名《1969太空漫游》,而1969则是香港社会最黑暗、最动荡的一段时期。官员贪污腐败,警察乱收保护费,医院的护士打针、递水也要收钱,加上大陆文
革动荡的波及,香港民众的生活十分艰难,这些在电影中都清楚的看得到。但通过孩子那戴着鱼缸的视线所看到的变形的社会则大大缓解了这种直面惨淡人生的苦
楚,仿佛收保护费可以当作鬼佬差人逗小孩倒背26个英文字母般的游戏,而失去亲人这么可怕的事情也在孩子将偷来的夜光杯、米字旗、齐天大圣一一填满“苦
海”的行动中得到了最浪漫的化解。哥哥死后下葬在优美静谧的西式墓地,这当然不是《细路祥》一样的草根情怀,而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式的温馨。也许单纯是
善良的人性根本无法解决现实的冷漠与痛苦,但正如鲁迅为《坟》的结尾插上的野花,电影也需要这么一个光明的尾巴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丝浪漫主义的情怀。

许久不见的纯爱
《岁月神偷》中白纸一样的纯洁爱情是香港电影多年以来都不曾有过的了。试看这些年的港片,以叶念琛的“爱情三部曲”为代表,港女通常都令人厌
烦。用林奕华的话说:“外表均只能以中庸形容,然而对待追求者时,却无一不摆出公主中的公主,女皇中的女皇的嘴脸和身段。”男主角也不落下风,森美、王祖
蓝这些样貌猥琐之流亦常常出没在银幕上,扮富家公子和花心大少。
《岁月神偷》则不同,纵然草根男和富家女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但影片却给这对少男少女留足了表现的空间。不仅有“double
rainbow”和“热带鱼的记忆”,更有公主离去,王子倒下,鲜血滴满白玫瑰的煽情桥段,唯美得让人觉得是在看韩剧。至此,罗启锐的中产阶级精英意识再
一次凸显了出来,让爱情抛离现实的诸多枷锁,只留下最美好的一面给观众看。这样的纯爱在当下社会可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别说是香港,就连内地也早已在一
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商业大潮的侵蚀下变了模样。太多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那样找来“要在宝马车后座哭泣的女人”大做文章的节目就已经证明了当下这个社会价
值观的堕落。因为没有,所以才弥足珍贵,才让《岁月神偷》里的爱情这样的触动人心。


相濡以沫的温情
但《岁月神偷》到底不是《love story》式的爱情故事,影片更动人之处在于一家人的相濡以沫和邻里间的互助互爱。
虽然谷德昭的一口上海话讲得并不标准,但他已经在无形中透露出一个信息:他们是上海移民。上世纪40年代中到50年代初,因为时局动荡,大批
手工纯熟的上海裁缝师傅和理发师傅陆续迁移香港,他们所留下的洋服字号在香港叱咤风云五十年,如着名的培罗蒙、W.W.CHAN&SONS等,而
上海发廊曾经更是遍布香港的大街小巷。这些新移民和本地街坊融洽相处,晚上坐在一个屋檐下露天吃饭,“五大七小”一起看电影,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梁家辉和梁
朝伟演的《难兄难弟》,也是一帮邻里之间,整天喊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岁月神偷》虽然没有把口号喊的多么嘹亮,但共同分享好菜等细节之处已
经将这种在“都市森林”铁门对铁门的冷漠中逐渐消失的街坊人情味恰到好处的重现了出来。
亲情更是一颗催泪弹。母亲带着患上血癌的儿子四处求医问药,而父亲为了让哥哥输上新鲜血液不惜当掉陪伴多年的婚戒。当吴君如轻轻抚摸任达华手指上深深的戒痕,那一幕也让亲情像刀一样深深地刻在了观众的心里。

回归的香港精神
不用科技,没有神功,《岁月神偷》诉说的只是一个发生在香港基层家庭的故事。但面对艰难的生活,在那些小人物的身上却充分体现出了刻苦耐劳、自强不息的香港精神。
罗启锐说,近年香港社会上充斥了负能量,“80后”面对困难,感到迷惘,或者只懂得抱怨,令他回想六十年代时,面对的困难更多,还不是凭信
念,想方法渡过难关。影片中“罗记鞋店”的招牌就是他送给这些年轻人的一个再明显不过的暗示——“鞋”字半边“难(难)”,亦有半边“佳”。就像吴君如饰
演的母亲常说的那样,“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香港人就是在这样的乐观精神中走过了几十年,经历了经济的腾飞,也经历了金融危机、SARS的
肆掠。“做人总要信。”罗启锐正是要借母亲之口告诉人们这样的道理。

六十年代流行摇滚乐队Monkees的老歌在影片中几度响起,“我想要自由,像那天际飞翔的青鸟……”影片的最后也借着天空中出现的
“double
rainbow”来凭吊一个业已消逝的时代。然后,我们在浮躁的空气中再次呼吸到了久违的那种属于香港的感觉,至此一座城市也终于找回了它那被岁月偷走的
味道。
最后我想说的是,《岁月神偷》绝对是《天水围》之后最好的港片。

㈡ 求反映香港平民生活的电影

1.《男人四十》张学友 演的

2.《阿金的故事》 洪金宝

3.《麦兜的故事》

4. 还有70~80年代 许冠文 导演的系列电影,其实就是反映的平民生活,如:

《钱作怪》《天才与白痴》《摩登保镖》《鬼马双星》等。

㈢ 为什么说《岁月神偷》是最能反映港人精神的电影

对于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来说,“香港电影”很可能是大家深刻理解的四个字,甚至是很多人对电影的启示。从了解电影到爱上电影,香港电影制作的一系列经典作品已成为影迷的最佳养料。其中,最能体现香港人“狮山精神”的电影,我首先会想到罗启瑞导演的《岁月神偷》。小编觉得《岁月神偷》是最能反映港人精神的电影的原因如下:

5、罗进一在楼上做作业的时候插了一首歌。音乐令人心旷神怡,歌词“自由”在楼上楼下呼应着他哥哥的号召。它不仅表达了罗进一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他快乐的心情,也暗含着电影对香港人脱离英国控制、回归祖国的渴望。

㈣ 香港有哪些不错的家庭片让你印象深刻

92年版《家有喜事》

一部轻松搞笑的经典家庭喜剧,且不失温馨感人。老大常满事业成功却在外找小三,妻子发现后毅然出走,并改头换面,实现丑女大翻身。老二常欢是典型的花花公子,素爱游戏人间,失忆后只有何里玉伴其左右。老三常舒和梁无双是一对欢喜冤家,日常互怼已是常态。电影中周星驰、张曼玉的“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热吻和张国荣娇嗔的兰花指可谓经典。

2. 《大富之家》

香港电影中另一部不可忽视的家庭喜剧片,几乎由92版《家有喜事》原班人马打造。影片讲述了富豪任大宽一家虽四世同堂,但家庭矛盾众多,因罗伯特的出现而有所改观。张国荣本色出演放荡不羁爱自由、深受广大中老年妇女喜爱的俊美青年罗伯特,与毛舜筠的合作美好而令人难忘。

3. 《岁月神偷》

吴君如、任达华演绎的一部极具“香港情怀”的怀旧文艺片,以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再现了六十年代香港民众艰难却鲜活的生活。一条富有老香港味道的旧街道、夫妻用心经营的鞋铺,岁月偷走了生活里的甜,也带走了现实里的苦。

4. 《以青春的名义》

以刘嘉玲饰演的中学老师叶若美和学生张子行(吴肇轩)之间一段暧昧的情愫牵引出两个家庭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男主角的家庭这条线看点十足,电影中的插曲亦耐人寻味。

5. 《桃姐》

老佣人桃姐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少爷罗杰,主仆二人关系情同母子。桃姐中风后,罗杰做了一系列温暖人心的事情。刘德华和叶德娴的表演真实动人,影片平铺直叙,没有刻意的渲染,以冷静、克制的手法描述市井平民的强大精神世界。

㈤ 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揭露了残奥冠军退役后艰难处境,你看懂了吗

该片已在香港上映,引发了观影和讨论的热潮,不少观众对残疾人、残奥冠军的生存境遇都有了新的认识,有观众表示:“哭到眼睛都肿了,才意识到自己过去也没怎么了解过残奥会,今后应该多多关注弱势群体。”

但看到希望后,为了支持儿子跑步而打了4份工作,和儿子吵架后,失声哭泣,但近30年来她对儿子的爱和信心很强同样是母亲的吴君,如果不自觉地对苏母产生共鸣的话,真的很明白母亲辛苦的心情。网民看了之后也说:催泪,不仅认识了苏母这个温柔经济的魔法母亲,还意识到了我的母亲也很厉害。

㈥ 求~~~~比较能反映香港人真实生活的电影或剧集

《老港正传》
《金鸡》
《每当变幻时》
《点五步》

㈦ 反映演艺圈底层艰辛的电影有哪些

阳光灿烂的日子、万箭穿心、还有红高粱,我觉得这两部电影都可以充分地反映底层人民的日子,比较贴近于社会生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20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忙着“闹革命”大人无空理会小孩,加上学校停课无事可做,以军队大院男孩为突出代表的少年人便自找乐子,靠起哄、打架、闹事、拍婆子等方式挥霍过量的荷尔蒙。马小军(夏雨 饰)就是这样的少年,他的嗜好之一是趁别人家无人用万能钥匙将其锁打开,溜进去耍玩一番,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少女米兰(宁静 饰)的照片先于其人入了马小军的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