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影视 » 外国电影枕边禁书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外国电影枕边禁书

发布时间: 2022-07-24 05:55:51

‘壹’ 枕边书的影片评价

Things that make the heart beat faster.
From the creator of The Cook, The Thief, His Wife and Her Lover comes a sensuous tale of passion, obsession and revenge.
《枕边禁书》是一部艰难的电影,混杂着令人难忘的爱与文学之美。
——大不列颠电影评论
格林纳威以一种古怪的方式制造了文学与肉欲的狂欢。
——纽约时代周刊
没有几个导演能达到格林纳威的工作水准,有些家伙就是天才。
——视觉周刊
《枕边禁书》被建构成一次神秘的宗教仪式,或者是某种虐待成性的谎言。
——华盛顿邮报。

‘贰’ 邬君梅的演艺经历

1990年她加入了美国演员工会并被邀请成为奥斯卡终身评委、也是第一个亚洲女星被美国《人物》(PEOPLE)杂志评选为“世界最美丽50个人物”。
1993年主演电影《喜福会》饰演AnMei的母亲,邬君梅在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安梅祖母的形象,并被美国《Vogue》杂志赞美为“美丽伤感的亚洲面孔 ”。 1993年主演了奥利弗·斯通导演的《天与地》以及在1996年主演了彼得·格林纳威导演的《枕草子》。 1994年被邀请担任美国金球奖颁奖嘉宾。
1996年全球风云人物婚礼特刊”,邬君梅一身美人鱼婚纱加小白帽的完美装束,被《人物》评为“年度第一最佳着装新娘”。1996年邬君梅的欧美代表作、也成为她表演生涯的重要突破是英国艺术经典影片《枕边禁书》(thePillowBook),她在片中有惊艳的全裸演出。影片获得了嘎纳电影节“一种瞩目”大奖。而亚洲观众更赞赏的则是她多次演绎了传奇女子宋美龄,从《宋家皇朝》到《建国大业》,她被赞誉为“宋美龄专业户”。
1997年主演电影《宋家皇朝》(又名《宋氏三姐妹》),饰演权力欲望的宋美龄。该电影荣获第1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故事片。
在2005年邬君梅夫妇两人投资并拍摄了中美合拍片《红美丽》,由奥斯卡编剧、导演、制片,邬君梅除了主演身份外,还同时兼任制片人,完成了从幕前到幕后的亮丽转身。2005年与周迅合作的电影《美人依旧》, 风情万种的社交名媛“璎子”。
2010年3月4日华裔影星邬君梅在春节期间从美国飞抵上海并低调进组,加盟电影《雪花秘扇》的拍摄与李冰冰合作出演。邬君梅扮演的是全智贤的姑姑,这个角色是一个非常时尚的现代上海女人,优雅、风情又见多识广。
2011年11月5日第二届“邬君梅和朋友们”明星名流慈善高尔夫邀请赛在九龙山将军高尔夫会所开赛。邬君梅夫妇、张纪中、朱时茂、尤勇、李宁、满文军等明星系数亮相为慈善活动添彩。
2013年与孙俪、张译、张晨光等主演电视剧《辣妈正传》,邬君梅扮演了时尚主编李木子。
2014年参演大型古装言情轻喜剧《金玉良缘》,在剧中饰演金夫人 。
2015年参演的电影《我是女王》于4月15日上映,在这部影片中邬君梅饰演的是女王三号Tina。
2016年,参演电视剧《是!尚先生》 。

‘叁’ 枕边书的幕后制作

【关于电影】
从《动物园》到《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格林纳威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钢铁般冰冷的美学诉求和容不得任何感伤情绪的残酷。作为一个导演,格林纳威一直在严酷的逻辑和盲目的暴力中寻找他的激情,尖刻而锋锐地剖析着这个世界。所以,很难想象他在《枕边禁书》中竟然流露出了温情。尽管这部电影和他以前的作品一样有冰冷和智力表现癖的特点,但故事所承载的浪漫和结局的柔软,让人忍不住怀疑,格林纳威是不是真的要转变他对世界的态度了。
一如既往,《枕边禁书》依然被一种格林纳威典型的仪式感所包围,但似乎并不成功。作为故事线索的书法变成了装饰,尤其对一个东方人来说,电影对书法的强调丝毫不会给人以愉悦,相反有庸俗化的危险。很显然这是格林纳威对东方的误读,他不可能真正了解东方真正的精神所在,只能流于浅薄,满足于异国情调的自我安慰。
电影的叙事也显得平庸,矫饰。视觉效果虽然柔软精致,构造了大量重叠的蒙太奇效果,但只是些氛围化的东西,虚假而不自然,充满了伪文艺的味道。演员们似乎是爬上了一辆公共汽车,被售票员格林纳威所奴役,变成了一堆不诚恳的符号。相较而言,格林纳威早期的电影更为坚实有力,各种电影元素都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用他特有的方式颠覆传统的电影观念,尽管有以虚无反抗虚无,以暴力反抗暴力之嫌。
【关于导演】
彼得·格林纳威1942年4月5日出生于英国威尔士。最早就读于森山公学,后来进入沃尔瑟姆福雷斯特艺术学院。从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制作自己高度实验性的电影。格林纳威的电影为他带来了巨大国际声誉,也为他带来了广泛的争议:风格主义、精英主义、蒙昧主义、智力表现癖和厌女癖,各式各样的帽子纷纷戴在了他的头上。
格林纳威认为大部分电影都是空洞感伤的,包括很多实验性的艺术电影——这些所谓的艺术电影和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一样,为格林纳威所蔑视。自1982年拍摄《画家的合同》之后,格林纳威执导了一系列表现贪婪和黑暗具有视觉颠覆性的影片,他的电影内容坚深,形式多样,叙述语法与主流的单一性方式大异其趣,具有不可辩驳的实验性和深度。尽管从未取得过好的票房成绩,但格林纳威还是赢得了一大批忠实的观众。
格林纳威最着名的一部电影是《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这部电影以惊心动魄的人类自我吞食结尾,混合了性、裸露欲和对英国撒切尔主义的尖刻批评,堪称一部卡夫卡式的讽刺寓言。这部电影粗暴乖离,在美国也引起了极大非议,和菲利普·考夫曼的《亨利和琼》,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捆着我,绑着我》一起被列入臭名昭着的NC-17级,导致热心的影迷只能在少数几个小剧场欣赏该片。1993年拍摄的《魔法圣婴》更是突破了格林纳威的极限,因此至今在美国没有进行过商业放映,几乎没什么人看到过这部电影。
大量精心雕琢的画面表现出的日本宫廷生活的东方情趣,当然还有大量展示的人体与书法结合的美。最特别的当然应该算是十三章“人体书法”《枕草子》的展现过程。
【影片分析】
影片以日本宫廷女官清少纳言描述宫廷生活的名着《枕草子》为背景,以一名在人体上书写的日本女书法家诺子为主人公,展现了以书法美为代表的东方情趣,以及东方式的压迫及反压迫。影片中的情节发展,几乎都与东方书法和《枕草子》有关。诺子在父亲的熏陶下,接受了身体的书法,甚至认为这是唯一的书法。在母亲的熏陶下,诺子接受了《枕草子》,并以现代的清少纳言自勉。少年诺子接受着东方美学的意境和旨趣的培养。诺子最初只是一个身体书法的接受者,这是她东方女人的命运。或多或少象征男性性征的毛笔一直在征服着肌肤,这是笔与纸的关系,也是男与女的关系。
诺子婚后在自己家中纵火,是她对父权(父权的代表是出版商而并非自己的父亲)和夫权的反抗。而在独立生活之后,她才逐渐由“纸”变成了“笔”,成了自己生活的主宰。而出版自己的“枕边书”,成了诺子挑战世俗、挑战父权、挑战自己的行为,她和出版商共同的双性恋情人谢朗成为她的第一本书。影片中十三章《枕草子》书写、出版的段落,和《七宗罪》颇有点相似,最后在收到“死刑者之书”之后,出版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既完成了自我解放的胜利,又终结了父权的继续,也为这种广义概念上的父权对自己父亲的侮辱报了仇。这和格林纳威在着名影片《厨师、大盗、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最终结果,也有共通之妙。
英国着名导演格林纳威早期拍摄过很多试验性很强的短片,后来又长期为标榜另类风格的英国电视四台拍摄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风格手法怪异着称。他学生时代的绘画经验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画面的精良与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两点,在这部影片《枕边书》中得到了加强与融合。
格林纳威的所有影片都情节怪异离奇,这部影片也不例外,诺子在人身上书写十三章《枕草子》,然后交给出版商的情节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而出版商在见到最后一章“死刑者之书”之后,竟然心甘情愿交出性命。这些极度风格化的情节和细节很难令人接受,但在经过格林纳威更加风格化的画面表现之后,反而显露出迷人的美感。不过在短暂的视觉美消逝之后,面对空空的银幕,影片中的一切又是那么令人迷茫。
影片拍摄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运用画中画的手法。这些形状、位置、大小变幻不定的小画面和整个大画面之间构成多种视觉和结构关系,大部分是与大画面书法对位的小画面说明,还有很多是回忆的画面,也有类似于叠画的电影语言功能。多功能、多层次的大小画面的嵌套与并列,形成复杂多变的语言风格和画面表现力,这是格林纳威在影片中进行的一项电影语言的试验。
影片的故事如何,表现了什么,这虽然是一部影片必备的重要元素,但绝对不是唯一的。格林纳威这部影片的故事性面对大量充满东方情调的精制画面和实验性的电影语言,已经退居到次要位置,只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适合的载体而已。在众多主流的故事性影片中,格林纳威的这部《枕草子》令我们看到了一部精彩而富有启发性的“另类”电影。
《枕边禁书》以两位时代相隔、内心却有默契联系的女性的日记为叙述主轴,大量运用电脑新科技,将各个年代、各种时空发生的时间以“画中画”的形式在同一个电影平面展开,开掘出前所未见的电影语法。有些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可以用切换处理的镜头,他都以“画中画”的形式代替,平行蒙太奇在他的电影中成了“平面蒙太奇”。透过“画中画”,观者、剧中人,以及隐藏的电影导演位置是相等的,观众所看到的人、事物无意不是透过导演之眼在观看。
格林纳威是第一个在电影中大量运用“画中画”技术的导演。大小画面使时间、空间的跳跃成为可能。大小画面中的影像可以是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彼此相关的事件,如大画面是出版商与杰罗姆在出版商家中做爱,小画面是诺子返家四处寻找杰罗姆不着,(打破了平面蒙太奇的对剪常规)诺子因此驾车前往出版商家中(大小画面至此空间结合为一),她来到落地窗外看到大画面中的景象,伤心而去。而不同时空发生的事件,如10世纪宫廷女官清少纳言与20世纪90年代清原诺子的命运交相呼应,导演以同一银幕中的大小画面处理。发生在不同时间重复的事件,如诺子两次到出版社(相隔20年),同时出同一银幕的不同画面上。
在一个大画面中创造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小画面,其大小及位置可以随心所欲改变调整,这种技术早已运用于电视。《枕边禁书》使用电脑处理影像科技,将影像一层层叠上,每一层影像可以是发生于不同时空的事件,但彼此又关联着,或互为因果,或表达同一事件,将同一个主题——性主义的书写加以变化、重复、互相结合,影像与本文既疏离又杂糅的结合。格林纳威以精确的剪辑、精心设计的故事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将银幕上多个画面在叙述语法、电影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这种时间、空间跳跃颠覆了主流电影单一性的时间顺序。尽管有很多观众没有这样的电影习惯,它在影像和叙事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得到这样的判断,彼德·格林纳威的“画中画”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叙事策略,它要突显的是银幕的存在、电影导演的存在,进而对电影即物质现实的复原进行了质疑。当然,在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要表达:女性的位置。
简评:
编导彼得·格里纳韦认为“肉体与文学”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主题,令人兴奋而且赏心悦目。影片中有不少在肉体上写字的裸体镜头,但影片拍得非常清雅,与一般的裸露片大异其趣。
【访谈】
《枕边禁书》——肉欲与书写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的大部分电影都深深渗透着西方文化历史的影子。是什么促使你冒险转向东方的?
彼得·格林纳威:好吧,从《厨师、窃贼、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开始,我花很长时间拍了三部电影,主要是关注幽闭中的欧洲。17世纪的巴洛克艺术给我很多参考,包括这种艺术形式对性和暴力的使用,当然还有夸张的表现手法。我把它们和一些状况做了比较,尽管这些比较能不能被观众理解还有争议。这几部电影之后,我打算拍一个三部曲,从《普罗斯佩罗的魔典》开始,到《魔法圣婴》,本来还有一部电影,是关于恋尸癖的。所有的演员都要超过65岁,因为我想使用英国的一些不错的演员。我们的预备资金非常少,再者,这是一部关于恋尸癖的电影,因此我们需要补充的资金非常多,所以我想偷偷拍这部电影,这样外界就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了。65岁以上的演员、恋尸癖和故作神秘的拍摄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好主意。所以我稍稍改变了一点方向,从书架子上找出一个剧本,这个剧本是我1984年写的,当时就叫《肉欲与书写》。
东方有书法艺术,写的是一种象形表意文字。日本的书法与文学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有差不多长的历史。文本和影像,纠缠的爱欲一下子就交织在了一起,于是我就有了主意,考虑把书法作为一个隐喻。很多年以前,我偶然读到了清少纳言的《枕草子》,这是一部女性文学作品。我必须要说,《枕边禁书》和《枕草子》并没什么互相解释的关系,但是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启发,我发现生命最终要依靠的两种力量:肉欲和文学,而且,迟早我们会被这两种力量所激发。这样,一部电影的基石就有了,就是文学与肉欲的狂欢。这种本源性力量表,你看到文学就看到了肉欲,看到肉欲也就看到了文学。这就是电影的主题,自我放纵与内心的骚动。
克利斯朵夫·豪索尼:你过去的电影让我震惊的是你总是陶醉于在狂暴中直接裸露未经装饰的身体,《枕边禁书》有了新的发展--很显然,你在这部电影中一直在修饰那些身体,让他们漂亮起来。
彼得·格林纳威:我想我需要考虑肉体存在、肉体性、裸体和裸露(裸露是邪恶的,但是裸体只是一种展示),我需要把这些想法渗入我的电影。但是,不可避免,每一次我们都会碰上不同的想法。如果你看过我的《动物园》的话,你就会发现电影的主题很简单,就是关于腐朽与堕落的--好的,对很多人来说,这部电影肯定是丑陋的,英国的电视中挤满了自然史节目,这类节目有一个事先假定的观念:世界是某种未知力量安排给我们的一个美好的放纵的地方,而我们,只是一群观众。但是,任何一个进化论者,生态学者,或者环保主义者都知道硬币是有两面的:我们不仅要面对生,还要面对死;不仅要享受成长,也要忍受衰败。
这部电影对呈现非常关注。诺子身处两难:她是不是能找到一个恰好是好情人的优秀书法家,或者找到一个恰恰是优秀书法家的好情人?或许你已经明白了“身”与“思”在这部电影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就是这种肉体的无常感,我也想搞明白自己是不是能很好的平衡这几种矛盾的情感

‘肆’ 我想要伊万·麦格雷戈的全部电影啊

1.
地铁故事 Tube Tales (1999) (segment "Bone")

播放
返回页顶

演员:
1.
风暴突击者 Stormbreaker (2006) Ian Rider

2.
机器人历险记 Robots (2005) Rodney Copperbottom (voice)

3.
星战前传之西斯的复仇 Star Wars: Episode III - Revenge of the Sith (2005) Obi-Wan Kenobi

4.
停留 Stay (2005) Sam Foster

5.
神秘岛 The Island (2005) Lincoln Six Echo/Tom Lincoln

6.
战鸽快飞 Valiant (2005) Valiant (voice)

7.
"Tribeca Film Festival Presents" (2003) Himself

8.
大鱼老爸 Big Fish (2003) Ed Bloom (Young)

9.
随爱沉沦 Down with Love (2003) Catcher Block

10.
速度 Faster (2003) Narrator (voice)

11.
少年亚当 Young Adam (2003) Joe Taylor

12.
星战前传之克隆人的进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Obi-Wan Kenobi

13.
黑鹰计划 Black Hawk Down (2001) Spec. John Grimes

14.
红磨坊 Moulin Rouge! (2001) Christian

15.
诺拉 Nora (2000) James Joyce

16.
燃情追踪 Eye of the Beholder (1999) Stephen Wilson

17.
魔鬼营业员 Rogue Trader (1999) Nick Leeson

18.
星战前传之魅影危机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Obi-Wan Kenobi

19.
哑巴歌手 Little Voice (1998) Billy

20.
天鹅绒金矿 Velvet Goldmine (1998) Curt Wild

21.
天使爱情鸟笼伴 A Life Less Ordinary (1997) Robert Lewis

22.
看谁在尖叫 Nightwatch (1997) Martin Bells

23.
蛇之吻 The Serpent's Kiss (1997) Meneer Chrome

24.
奏出新希望 Brassed Off (1996) Andy

25.
艾玛 Emma (1996) Frank Churchill

26.
枕边禁书 The Pillow Book (1996) Jerome

27.
猜火车 Trainspotting (1996) Renton

28.
蓝汁 Blue Juice (1995) Dean Raymond

29.
同屋三分惊 Shallow Grave (1994) Alex Law

魔鬼一族 / 浅坟

‘伍’ 想了解一些文艺电影的资料,最好是国外的好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真实还是想象

无论是编剧还是导演,都在这里玩了一个大大的花招。本来这不成一个疑问,英文名字中"legend”本身就包含有 "传说”之意(意大利原文是什么呢?)。但是影片一开始导演却让迈克率先登场,而他所有的努力都是想让大家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自然所有的听众都像我们,既对他的话抱有怀疑,又对他的故事充满兴趣。所以那个乐器店老板最后才会站起来,伸伸腰懒懒地说:"好了,你的故事编得真好,可是我们的店要打烊了。”

没有人相信1900是真实存在的——也许除了迈克和导演。但是导演真的相信1900存在吗?其实他的这种拙劣的"伎俩”正表明了他是最怀疑的一个。真正的相信是不需要试图对别人进行说服的。那么他在这里实际上利用了人们的不相信作为了讲故事的一个策略。但是我不能不说这种策略并不见得有多高明,因为这是已经被用滥了的一个手段。而到最后,导演还让迈克试图去挽救1900显得更加的拙劣,导演弄得太"现实”了,以致于故事失去了传说的那种美。

看到所有的人在迈克的努力中被弄得晕头转向,我不由暗自发笑。他们似乎最后都被迈克说服了,相信了有这么一个怪癖的天才存在。而我更吃惊的是,最后的迈克依然那么年轻,而在此之前他的名声早已远播,为什么似乎除了迈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而需要迈克那么费神地去一个个说服?

无主题变奏

这部影片很难让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去分析。从一开始1900就存在于船上,并令人神奇地无师自通地掌握了弹钢琴这样一个高难度的音乐本领。他一开始没有下过船,我们无法分析原因,我们只看到了导演给我们的呈现。这时他还没有看过陆地,所以他不可能产生最后的那个念头,要不就无法理解他曾经产生过到陆地上转转的念头,并几乎把它付诸于实践。这时我们只能把他没有下过船这个事实解释为他没有想过下船,或者是他相信了他那黑人爸爸的话,岸上有吃人的大鲨鱼。但是很显然,后者除了在他不懂事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效果外,在他成年后恐怕是无法再产生那样的影响的——否则我们只能把他解释为白痴。所以这时他的不下船只能说是一种偶然,而没有原因,没有原因也就没有意义上的价值。他后来听到了那个农民诗人(他能听到海的歌唱,并说出那一席话,不是诗人是什么?)的话,开始对岸产生了一种向往,这更与整个影片的精神主张相悖逆,此处岸反倒显得更有神秘感,而意义重要。再到后来,他遇上了那个女子,爱情产生了,他上岸的冲动更加强烈,终于他要下船了,这让我们的心悬了悬,我们兴奋而紧张,然而就在这时出现了那经典的一幕,在船舷上,他潇洒地把礼帽扔到了大海里,然后重新回到了船上。我们说,直到这个时候他不下船的想法和行为才具有了真正的哲学意义,并凸现了价值。然而此时他的人生已经临近结束,影片也即将结束。那么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们怎么分析它始终贯穿统一的主题呢?

真诚还是虚伪

影片中最精彩的一段可能就是1900与爵士乐鼻祖的那段比拼。但是那段太戏剧化了,也就显得太做作了。先不说爵士乐手,1900那似乎真诚投入的感动也让我不是十分舒服——但我不能不承认那一刻他感到了我,能为自己的对手鼓掌的人是值得人钦佩的。一对一的比拼进行得很激烈,导演运用了各种能够想得起来的手法对整个气氛进行了烘托(但是我要说这些手法都没有新意,比如说通过观众的表情来侧面表现),等1900被迫弹起《圣诞之歌》时我的心很激动,我以为真正的精彩就要出现了,等到1900重复爵士乐手的演奏时我依然对导演抱有期待,但是等最后1900弹起那首令观众激动万分,也让银幕下的影迷激动万分的乐曲时,我却感到了失望。导演还是无法自拔地落入了俗套。他以为弹得快就是好音乐吗?那么大家都比快好了!这让我想起金庸的武侠世界,在那里,真正的高手往往是不屑于用武器的,或者是用最钝,如未开刃的黑铁,或小孩子用的玩具,如木剑,甚至树枝、木条等等作为兵器。而他们的武功往往也是温和的,如太极拳,但是因为他们是高手,所以他们释放出来的力量又是最强大的。我本来以为1900也会是这样的高手,他弹最简单的《圣诞之歌》,弹爵士乐手弹过的乐曲,外行人是吃惊的,不理解的,但是高手如爵士乐鼻祖者他应该是能听得出平凡中的不平凡的,同样一首曲子,在1900的手里却像获得了新生命,正是这让他黯然认输。我想这总比让1900拿跟香烟燃钢丝要有意思的多吧。

还有1900一开始是退缩的,他似乎不能理解爵士乐手为什么要同他比赛,他"真诚”地为爵士乐手鼓掌,并感动得泪水长流。但是他似乎忍受不了爵士乐手的一再相逼,终于暴露了真面目,有点恶狠狠地对爵士乐手说:"混蛋,这是你自找的!”这句话让我吃了一惊,一瞬间他开始的真诚在我的大脑里都化为灰烬,只留下了他此刻的表情,他刚开始的真诚此刻仿佛带了点阴暗的色彩。我不喜欢他这样,我倒宁愿他一直傻傻地傻下去。他不要跟人争斗,他就是他,一个纯粹的与世无争的只爱音乐的天才!

爱情小插曲

看到一半的时候,1900还没有表现出一丝对女人的兴趣,这让我有点暗自着急。我认为一个没有下过船的人,爱情对他来说可能更富于传奇。以他当时的名气,他的身边应该环绕着数不尽的美丽的女人,她们应该为他着迷,他也沉浸其中,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不,导演似乎忽略了这一点,只让一个肥胖的小号手追随在他的身边。然而到了后半部,导演似乎终于觉得有必要关注关注这位传奇年轻人的私生活了,于是给他安排了一次奇遇,而碰巧的是这个女主人公正是曾给他过影响的那个农民诗人的女儿。她也正好是要去找她的父亲。因为她的出现促成了以下几件事情:第一,1900完成了他唯一一张唱片中的那首乐曲,从这一点上来说,她,或者爱情,给了他灵感;第二,因为她没有能接受他的礼物(奇怪的是她说的话他都听到了,而且那时她离他更远,且她的声音肯定不如他的大。唯一的可能的解释是他处于下风口。但是从常识上判断,他处于上风口的可能性倒更大一点。),所以他把那唯一的一张唱片毁掉了(迈克把它修整好,塞进了钢琴里,但是也许他应该把它收藏起来留个纪念更好,他不怕1900再把它毁掉吗?);第三,因为她(当然也因为她的父亲),1900准备上岸去生活,去听听大海的声音。并间接促成了他那个伟大的念头。从这里来讲,那个女孩子的出现是恰当的,但是他们的爱情总让我有一种可有可无的感觉,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仪式,或者如上面所说推动故事情节的一些发展。因此在这里她只是起到了一个道具的作用,爱情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要去死?

1900 最后的死让人心里很难接受。如果要怪的话,我认为应该怪导演。因为1900完全是可以不死的。不是吗?1900惧怕上岸,只是因为他感到陆地太远了,城市远得看不到尽头。这让他心里发慌。他怕自己陷入到这种无穷无尽中去,从而无法再纯粹地沉浸于音乐之中。因而套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他要的是纯粹。”他熟悉——也是他感到最舒适——的世界就是一条那样的船,每次人再多也不过2000人。他就生活在琴键上,而琴键也是有限的。从始至终,他表达的都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他不是天生喜欢船的,也不是天生就要生活在船上的,只是他习惯而且不得已。并且他表达的"船”并没有强调必须是"此船”,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换一条船他同样可以快乐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为何不给他换条新船,而必须让他跟这条旧船一起死去呢?

这样的质问也许会让导演、也让所有的观众尴尬,这将使故事的结局急转直下,并失去那一层人为抹上去的浪漫色彩。

也许我这样的分析太冷酷,也太不艺术化了!

一个浪漫化的结尾想象

尽管我说这是一次非浪漫化的旅程,但是并不表示我就那么反对浪漫化。事实上,不管是对《海上钢琴师》,还是对《树上的男爵》,对他们的结尾我都抱有遗憾。我想,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不会那样去处理,在我的想象中,1900应该神秘地消失,也就是说迈克不应当找到1900,而是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突然听说在某个船上有一个天才的钢琴家,他的演技无可挑剔,他的乐声美妙动人,而且——据说他从不下船。从别人的描述里,迈克意识到那个人很有可能就是1900,这时一丝甜蜜的微笑悄悄地在迈克的脸上绽放,于是音乐响起,是1900狂风暴雨似的钢琴声,在琴声中镜头转向大海,海上有美丽的船只,船只背后是美丽的晚霞,船只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剪影。琴声像是从每只船上飘出来的,那么多,那么急骤,仿佛有多个1900在一起弹奏似的。于是字幕升起……

同样,男爵没有必要拉上那个热气球,他应该在某一天,突然沿着树向远方爬去,越爬越远,渐渐地在众人惊讶的视线里变成了一个小点,最后连这个小点也看不见了。后来人们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个终生没有下过树的男爵……

什么是权力?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

——《辛德勒名单》

辛德勒是一位德国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犹太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让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但当他重新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之后,他开始用战争期间赚来的金钱买下一个个必遭集中营厄运的犹太人:卓斯纳、维恩、罗斯纳、费佛堡、费雪、夏法、伍兰克、霍洛维兹……最后,幸存的犹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颗金牙,也是他们战后仅存的唯一的财富所有,为辛德勒铸成了一枚戒指,并在上面刻了一句犹太法典上的希伯莱经文:“救一条命等于救全世界。”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两条命……”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阿甘正传》

阿甘的智商只有可怜的75,但阿甘脑袋里的世界却是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世界。他代表的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刻意自我矮化的美国精神,笨拙但努力,只要活着便竭尽全力。他周游着历史,自己也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他见证着一切,自己也变成了一切中的一份子。奔跑,奔跑,不停的奔跑,似乎已经成为了阿甘超然物外的精神体现。他就如一片羽毛,飞舞出自己的天空。
阿甘的青春里似乎没有什么遗憾,因为他很少回头来估计自己的损失,对于他的人生,也许可以用两段话来概括,"生命在于运动""永不停止尝试!"

从前有个人对我说,别要任何附属品,在你的生命中,不应该有任何你不能在三十秒内抛弃的东西。

——《盗火线》

警察与贼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而他就是一个警察,他就是一个贼。他说:我不能任由你们纵横霸道我终将为你们送葬。他说:我一定等到最后。两个男人的故事是不乏温暖的。

他们注定要在这个伤心的城市里展开追逐的游戏,天生注定他们就背负了不同的使命,这让他们只能各走各的,然后决一死战。

电影中,劫匪之一基斯的妻子被警察拘禁变成诱饵,当基斯看见阁楼妻子,他的爱人却含着泪摆了摆手让他赶快走,那一刻基斯那种放不下的神情让人过目难忘。

要么忙着生存,要么赶着去死!人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肖申克的救赎》

这是一个关于囚徒的故事。因为被诬告谋杀自己的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年轻的银行家安迪被法庭宣判终生监禁,在壁垒森严中,对自由的渴望时时刻刻磨砺着他的意志。“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安迪很认真地对几个好友说出这样的话,换来瑞的沉默,过了片刻,瑞才缓慢地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然后,瑞没有再抬头看安迪一眼,他离开了饭桌,安迪则静静地目送他离开。镜头上摇,看见铁窗外令人神往的天空……安迪始终没有放弃用自我救赎去寻杂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似乎始终在自由信念的引导下,在这不可逾越的高墙内,用自己的意志进行着艰苦的抗争,于是,他用了19 年的时间,挖开了一条常人几乎要挖600年的隧道,他在500尺的粪坑中匍匐前进,魔鬼的黑暗与上帝的光芒如同压在一层薄纸的两端,而安迪知道,他所向往的海水与天空已经近在咫尺,他终于用自己对黑暗制度的背叛与追求自由的理想缔造了一个现代的神话。

上帝会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以提醒我们得到的太多。

——《四根羽毛》

史诗式电影《四根羽毛》原本是一部描述荣誉与恐惧的英国文学名着,从1920年始已被六次搬上银幕。故事讲述的是1898年英国与苏丹开战,一名即将新婚的贵族军官哈利在接到开赴北非的命名后,怀着莫名的恐惧在出征前的一晚决定退役。这一举动在民族主义高涨的英国上流社会掀起巨大波澜。他的未婚妻和三位朋友一道,扔给他代表着耻辱和藐视的四根羽毛。四根羽毛分别象征着“自由、祖国、荣誉和激情(Freedom、Country、Honor、 Passion)”四种价值被临阵退逃者抛弃。哈利四处流浪之后决定独自前往北非,他化装为阿拉伯人,在沙漠战役中经历磨难,克服恐惧,最终将他沦陷敌手的朋友一一救出。在故事中一名职业军人的命运与个人的荣辱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它让人们惊讶地发现,剥离英雄尊贵的外衣,裸露与阳光下的竟然也只是一颗世俗的心。

都市求生法则第一条——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要喊救命而要喊失火了!

——《七宗罪》

人性本恶似乎一直是西方价值体系与文化观念的主流。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被那个高深莫测的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7”仿佛一道蛛网暗示着观众:它是承载宿命的罪与罚。在自私、贪婪、充满欲望的大都市里,上帝曾发动过洪水来洗涤人类的灵魂,而那个罪犯却似乎只想用鲜血来召唤那宿命的审判。

据说,“Seven”西方的在宗教上是个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三节写道:“有一条大红龙,七头,也戴着冠冕……”

千万不要恨你的敌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教父》

冷静的法则与狂热的欲望似乎永远都是孪生的兄弟。哈耶克曾说,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法律只具有“形式规则”
的作用,任何人都不可能确定地借此形式规则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教父却似乎是可以自由游走其间的骇客,只需要用很简单的一段代码,就可以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病毒。规则在他们的手中只是用来束缚凡人的工具,而只有“利己”才是最终目的。他们以自己所信奉的方式来决定取舍,以弥补法律在自由社会下的不足。

维托.科利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以宗教为掩护的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维托.科利昂有他的信仰,那就是他从来都是不动声色地来贯彻他的主义。

道德似乎在这里变成了遮羞布,而手段才是决定一切的发家之路……

——《天堂电影院》

这是一部温情的电影,每个画面都可以带你在记忆里翻山越岭。

一位母亲正因远方的儿子而憔悴。她那多年前离家的儿子现已是罗马着名的导演。儿子回来了,他是来参加老放映员也是他最重要朋友的葬礼的。

在他的童年时代,村民们都喜欢到镇上的“天堂电影院”里看电影。慢慢的,还是小男孩的也与老放映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再后来,小男孩在一场胶片引起的火灾中救了老放映员,老放映员的眼睛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小男孩当上了放映员。后来男孩长大了,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结果女孩与家人搬走了。男孩接受了老放映员的劝告,远走他乡。

三十年后,成名的Salvatore回来参加老放映员的葬礼。老放映员给他留了一份礼物,那是当初被镇上的神甫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每一场吻戏,每一场吻戏如走马灯般在宽大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终身职业,选择家庭,选择 xxxx大电视,选择洗衣机,选择汽车,选择CD机,选择健康,选择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买第一所房子,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分期付款的三件套西装,星期天傻乎乎收看无聊电视,边看边吃零食,选择苟延残喘,选择在老人院尿床,在像你这样的家伙面前丢脸……

——《猜火车》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像一个垃圾场”,如果说何勇的高亢是一种醒着的痛,那么马克的愤怒更像是一种被麻醉后的苏醒。

这是一场酝酿于青春期的暴动,一种叫揭竿而起的反骨,一次不愿意回家,只愿在冷冷的街灯下孤独游荡的叛逆。

这电影仿佛有一种呼喊,要么砸碎这万恶的社会做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要么完全的融入其中,当一个随波逐流的傻蛋。

他们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生活,用大麻或者钞票去咒骂周遭的一切,你也说不清他们是睡着的,还是醒着的,“薯仔”说:“时装在变,音乐在变,迷幻药在变,一切都在变。”

马克终于“醒悟”,在出卖朋友后,大笑着扑入那个他曾经鄙视的世界。这也许只是一个开始,也许是一次结束,但影片早就已经告诉我们:当马克钻进那个肮脏的抽水马桶,一个新的世界就已经诞生了。

世界上总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乐。

——《爱玛》

根据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爱玛》是英国与美国1996年联合出品的彩色片。

影片以爱玛·伍德豪斯这一漂亮、聪明、性格开朗的年轻女子为主角并充作穿线人物,通过诸多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向观众阐述了两个观点:

其一,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其二,成功的婚姻必须门当户对。

但什么是爱情呢?在一部瑞典电影中,有两个男人互相谈论女人,A对B说:别傻了,她们根本不需要爱,她们需要的只是重视,独一无二的重视。大仲马曾说,其实世界本没有快乐与痛苦的区别,有的只是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的比较!死去的人不会欺骗我们。

自由就是这么来的可奴隶也是这么来的。

——《勇敢的心》

事实证明,人民的自由并不是靠法学家们精心编纂的字眼或者君主们大发善心而得到的。自由对于无产者来说,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勇敢的心》以恢弘的手臂描绘了压迫与自由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对抗,这种对抗大多是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他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结构的矛盾。

对于一个努力来说,自由的含义也许仅仅意味着他的脊梁不必再受到鞭挞,他可以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威廉·华莱士其实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天赋人权”,哪怕流干鲜血。这种精神令人敬畏。但时代的先行者们往往只能用眼睛洞穿那几百年后的变迁,因为醒来得太早,他们大多郁郁而不得志。在教条主义盛行的中世纪提倡自由意志,就如伽利略发现地球是圆的。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意义就在于,虽然注定失败,但毕竟触痛了那根神经。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苍蝇》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电影曾该片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据说镇压斯巴达克斯的大奴隶主苏拉在涉足政治以前是个心地善良的青年,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在他的《希腊名人比较列传》中说,年轻时的苏拉天真活泼,脸上挂着笑容,极富同情心,常常会因为同情而潸然泪下。然而到了后来,他却变得残酷无情。尽管他以权力和荣誉会败坏人性为由谴责过分地占有权力和荣誉,但是他并不努力去限制自己的权力欲和荣誉感,而是拼命地去追求。他不仅使自己在追求权力荣誉时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也使他的竞争者们变得残酷无情、丧尽天良与人性。
所以路易斯?博洛尔说,政治使人变得罪恶。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堕落天使》

杀手将在明天死去,爱情只是寂寞的慰籍,《堕落天使》似乎只想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世界没有你真正要的坚持。
生活就像我们上小学时候的算术题:有一个水池N立方米,进水管每小时进水A立方米,出水管每出水B立方米,请问什么时候水池是满的呢?没有任何一个公式可以计算生活。成年以后的你就会明白,进水管是你得到的人生体验,出水管是你消耗的青春,而这个水池永远不会注满,它代表不可能完美的人生,里面是空虚、挣扎与茫然。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
--《美国美人》

中产阶级的莱斯特.伯哈姆已经活不到一年了,虽然现在还看不出什么迹象。
他就着在那个繁华的美国,一个温暖而安静的市郊,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卡罗琳和一个未成年的女儿珍妮。该有的都有了,可他的家庭并不象外人看到的那么幸福。他的工作没有成就,他厌倦了他所做的一切,终于有一天,当莱斯特遇上了刚做完中学篮球赛拉拉队的珍妮和安吉拉时,他立刻被安吉拉的美丽深深地打动,心中的那种久已死去的感觉好象又重新的复燃了,他的生活也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中年的他落入了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爱情幻想中,事态逐渐地向着十分有趣却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幻想而变得有意义,但起码它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可能不,爱一个人需要付出吗?是的!而且是无怨无悔的!――《天使之城》

塞思是洛杉矶上空的一位天使,他终日奔走于生死之间,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这天,他来到一家医院,可惜他来晚了一步,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已死在了手术台上。主刀大夫玛吉?瑞丝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她失去了自信,精神也一下垮了。塞思决定留下来帮助玛吉战胜精神上的危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爱上了美丽的玛吉。为了能真实地接触到玛吉,他冒险使自己显了形。
天使的爱也许更带着几分人世间所未有的纯净,而塞思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进入凡人的世界。面对着无法割舍的对玛吉的爱,为了能与玛吉一起分享生活的快乐,他毅然决定放弃天使身份,堕落于人间,从此做一个凡人。这对于他来说也许要付出相当大代价的愿望,但是在愿望与付出之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对于天使的爱情,在网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于是变为凡人。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了整个天堂!

‘陆’ 伊万·麦克格雷格演过哪些电影

伊万·麦克格雷格在学校原本修习的是音乐和戏剧,为了发展演艺事业而不再升学。从影不久与丹尼·鲍伊尔合作《魔鬼一族》获英国影艺学院肯定,也让大家注意到了他的演技。两年后两人二度合作叫好叫座的英国小品《猜火车》,成功的从英国市场打入全球,这个公认的电影边缘人,用《猜火车》中经典的痞子形象和惊世骇俗的表演让人们领略了他的疯狂与叛逆。后来的《枕边书》和《天鹅绒金矿》,伊万那毫不顾忌地裸露,不得不让影评人们感叹于他的表演欲望。 伊万·麦克格雷格的完美让人感觉不真实,他可以是《猜火车》中那个颓废叛逆的青年,也可以是《星战前传》中矫健果敢的“欧比旺”,或者是《红磨坊》中痴情缠绵的风流才子。在复古浪漫爱情片《随爱沉沦》中,他扮演的是一位能让女人为自己疯狂的“花花公子”,但接受媒体采访时,伊万·麦奎格坦白地说:“我从来就不是花花公子,因为我没有那么多钱打扮自己。” 众所周知,伊万·麦克格雷格十分抵触好莱坞,反感、鄙视,一样都不少。但奇怪的是,好莱坞却很热衷于这个不听话的大男孩儿,也不遗余力地将他推向了真正巨星的地位。也许只有这样一个叛逆的另类,才可以在和女人翻云覆雨之后,立刻摆出一副天真的表情在《大鱼》里给人们讲述童话故事。 最近几年里,伊万相继主演了《少年亚当》、《逃出克隆岛》、《停留》、《风暴突击者》、《波特女士》等口碑不一的影片,2007年与柯林·法瑞尔联合主演了伍迪·艾伦执导的《卡珊德拉之梦》,2008年的新作是与休·杰克曼、米歇尔·威廉姆斯、Maggie Q等人合作的《旅行者》。 个人最喜欢他的《猜火车》,强烈推荐年轻人去看
记得采纳啊

‘柒’ 邬君梅是谁

简单解释就是《蜗居》里面宋思明的老婆~
16岁便在黄蜀芹执导的影片《青春万岁》中担任角色。以后又陆续参加拍摄了十六部影片。 1987年,她在意大利导演贝鲁托维奇的着名影片《末代皇帝》中扮演“文绣”,为她今后走上国际影坛打下基础。同年,她留学美国,进入夏威夷太平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读书。
1989年,进入加州洛杉矶大学电影系学习。在美留学期间,曾接拍《忍者龟》、《喜福会》、《天与地》、《中国的影子》、《铁与丝》、《枕草子》等近十部影片,又出演了《宋家王朝》,国产片《玫瑰漩涡》,曾被美国 《人物》杂志评选为“世界最漂亮美丽的50个人物”之一。她于与一个美国导演“奥斯卡”结婚后又回到上海拍摄了《玫瑰漩涡》。她的演出事业中的重要突破是英国片《枕边禁书》(Pillow Book),她在片中有全裸演出。 她在没有演文绣之前名气不大,出国后,因《末代皇帝》一片的影响,不断有片商邀请她拍电影,对于一个华人女演员来说是极幸运的。邬君梅认为自己的外表并不很出众,当演员实在没有优势可言,但她的气质、风度独具魅力,能使外表焕发出一种持久的吸引力。她的容貌颇有东方女性的细致、精巧。多年的奋斗,使她的演技逐渐成熟,表演形成了一定的风格,中国观众可以从电影《宋家王朝》中宋美龄身上证实这一点。想成为明星,需要有机遇,有机遇没有才华也不会成功,机遇加才华是邬君梅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在好来坞几乎与陈冲齐名的国际影星的重要因素。
美国国籍的演员邬君梅说:“国籍、护照都只是一个符号,‘我是中国人’这个事实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作为美籍人士的她这句话很有名。但邬君梅并没有对加入美国国籍时所做的宣誓做出解释:“我完全放弃我对以前所属任何外国亲王、君主、国家或主权之公民资格及忠诚,我将支持及护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和法律,对抗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敌人。我将真诚地效忠美国。”

电影作品
1983年《青春万岁》
1984年《黑蜻蜓》饰 秦婉
邬君梅影视作品(15张)
1986年《超国界行动》饰 Tong Nian
1987年《末代皇帝》饰 文绣
1990年《铁与丝》(hon and Silk)
1990年《龙在中国/中国的影子》饰 Moo-Ling
1991年《强殖装甲》饰 Mizuki Segawa
1993年《来自越南的消息》饰 France Tran
1993年《天与地》饰 Madame Lien
1993年《喜福会》饰 An Mei的母亲
1993年《忍者龟3 时空战士》饰 Mitsu
1997年《宋家王朝》饰 宋美龄
1996年《枕边书》(Pillow Book)《枕草子》
1996年《玫瑰漩涡》饰 林蕙
1996年《玫瑰香》
1998年《冲出越战》饰 Lee
1998年《猪眼传奇》
1998年《盲》饰 Natalie
1999年《八又二分一女人》饰 Kito
1999年《陌生的世界》饰 日本女性
2000年《玫瑰漩涡》
2000年《五星级杀人夜》饰 Nicole Chan
2002年《赤击行动》饰 Wu Wen Li
2003年《夺宝生死战/2068解码行动》饰 Diana
2005年《美人依旧》饰 Ying Zi (合作:王志文、周迅)
2005年《中国先生》
2005年《伊芙与火马》饰 May Lin Eng
2006年《红美丽》饰 朱美丽 (合作:葛优、孙红雷)
2008年《桃花运》饰 叶圣婴 导演:马俪文 ( 合作:葛优、范冰冰)
2009年《建国大业》饰 宋美龄(合作:张国立、陈坤、佟大为)
2009年《情系梧桐》
2010年《雪花与秘扇》(合作:李冰冰)
2010年《琴动我心》饰 母亲
2010年《戒烟不戒酒》饰 陶刘雁 (合作:朱时茂、陈佩斯)
2011年《让爱回家》饰演:女警刘卫华(合作:斯琴高娃、叶童)
2010年《查无此人》 (合作:罗家英、乔任梁)
电视剧集
1985年《走向远方》
1994年《手足传奇 / 流浪美利坚》饰 Lili
1994年《手足传奇2 / 流浪美利坚2》饰 Lili
1994年《手足传奇2 / 流浪美利坚2》饰 Lili
1994年《手足传奇2 / 流浪美利坚2》饰 Lili
2001年《走过旧金山》饰 金利华
2005年《鬼语者》饰 Prophet Ghost
2009年《蜗居》饰 宋太太
2010年《远去的飞鹰》饰 宋美龄
2011年《小洋楼》饰 金雅秋

‘捌’ 枕边书完整版电影

枕边书.The.Pillow.Book.1996.BD.MiniSD-TLF.mkv

‘玖’ 介绍些好看的英国或美国电影

比较老片子如下:
人鬼情未了 第一滴血系列 夺宝奇兵系列 虎胆龙威系列
星球大战系列 洛奇系列 终结者系列 回来未来1-3集
比例中片子如下:
塘鹅暗杀令 兵临城下 爱国者 旭日追兇 阿甘正传
偷天陷阱 石破天惊 第五元素 生死时速1 大话王 神探飞机头
侏罗纪公园系列 沉默的羔羊 七宗罪 阿波罗13号 变脸
拯救大兵瑞恩 E.T外星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 泰坦尼克号 楚门的世界
蜘蛛侠系列 碟中谍系列 与狼共舞 白头神探系列 星河战队 1
黑衣人1-2 人工智能 活火熔城 珍珠港 蝙蝠侠系列
绿色奇迹 灵异第六感 盗墓迷城系列 角斗士 暗流 心理游戏
超时空恋爱 死神又来1-2集 楚门的世界 《蒸发密令》 真实的谎言
比例新片子如下:
霹雳天使1-2集 佐罗的面具-1 极限特工系列 . 魔戒三部曲
地狱男爵 X战警系列 冰河世纪 非常人贩1-2 史密斯夫妇 怪物史莱克12
本能1-2 超人归来 后天 金刚 加勒比海盗系列 初恋50次
黑客帝国系列 超人总动员 V字仇杀队 bad boy1.2

‘拾’ 求一部恐怖电影的名字。

是《吸血魔婴》吗?里面还有一个女的洗澡时被咬死是不是?
感觉这部不是很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