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情节分为哪些部分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情节分为哪些部分

发布时间: 2023-01-30 09:02:52

㈠ 好莱坞电影三段式情节模式是什么

三段式情节模式是指结构分为头、中、尾这样的三段式传统剧作模式。

相关介绍:

在电影剧作的教学领域里有一本广泛流传的教材:悉德.菲尔德撰写的《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其中在论述结构的部分依然将“冲突律”作为剧作家必须严格遵守的定律。

他认为:一部影片的开端就是建置冲突;中段就是发展冲突并使冲突双方反复地较量;所谓高潮就是冲突的总爆发是冲突的至高点,因此也就是冲突的决战时刻;至于结尾,无非是冲突过后所产生的最终结果。

(1)电影情节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黑格尔总结出“冲突律”的结构思想的,他认为戏剧冲突是布局的依据,他进一步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头、身、尾”的三段式说法:“合式的起点就应该在导致冲突的那一个情境里,这个冲突尽管还没有爆发,但是在进一步发展中却必然要暴露出来。

结尾则要等到冲突纠纷都已解决才能达到。落在头尾之间的中间部分则是不同的目的和相互冲突的人物之间的斗争。”其实,从那以后,直到今天,这已经成为包括电影在内的剧作艺术所普遍遵循的结构法则。

可以说,以这样的原则创作出来的电影剧本在今天仍然是电影结构类型的主流。这种被今天的人们称作“戏剧式结构”的原则依然是我们进行电影剧作教学的基础。

㈡ 电影的剧本结构形式有哪些每一种举一个例子简要说明

戏剧式

戏剧式剧本主要按照剧情的冲突来结构,一般按顺时序发展剧情,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几个部分。戏剧式结构致力于表现人物的外部冲突。这种冲突主要通过语言和行为两个方面来表现。

心理式

心理式结构也被称为时空交错式结构。心理式结构以主要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为结构的线索,表现为时空交错的自由,它往往根据人物的心理活动,用回忆和倒序(闪回)的方式,把过去、梦幻、现在甚至未来自由地交织在一起。

散文式

散文式结构不追求情节的完整性和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也没有很强的戏剧化冲突,往往是截取一段生活流程,用较为写实的手法记录下来。

解构式

解构式结构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影艺术领域的一种表征。这种结构不求完整,甚至有意地自我解构和颠覆。

㈢ 电影剧本所需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的顺序

首先:开端

其次: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Ⅰ

然后: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Ⅱ

最后:结尾

构成电影剧本第一幕是从剧本的开端延伸到第一幕结尾的情节点Ⅰ,因此,这里有一个开端的开端,开端的中段和开端的结尾;

第二幕是剧本的中段,他包括动作的整体部分,他从第二幕的开端发展到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Ⅱ,所以他有一个中段的开端,中段的中段和中段的结尾;

第三幕式剧本的结尾或结局,他和第一幕、第二幕一样,也有结尾的开端,结尾的中段和结尾的结尾。

㈣ (电影)可以分为那几大类

一、按发行及上映方式分:

1.院线电影: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

2.网络电影:仅在网络视频平台上上映的电影

3.电视电影:仅在电视荧屏上上映的电影

4.录像电影:仅以录像带、DVD、VCD等方式发行的电影

二、按题材、剧情类型分:

1.动作电影:

是以强烈紧张的惊险动作和视听张力为核心的影片类型。

2.奇幻电影:

这类型的电影都大量的包含魔法、超自然现实事件、或是幻想生物如龙、半兽人以及幻想世界如魔戒中的中土。

3.喜剧电影:

其中主要强调的是幽默。《电影艺术词典》对喜剧片的定义是:“以产生结果是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在总体上有完整的喜剧性构思,创造出喜剧性的人物和背景。

4.恐怖电影:

以制造恐怖为目的的一种影片。故事内容荒诞离奇,引起恐怖。如描写鬼怪作祟、勾魂摄魄,描写凶猛动物噬人等等,使观众毛骨悚然。

5.爱情电影:

指的是那些中心剧情主要围绕着故事主角恋爱关系发展的电影。该类电影常见的主题是,电影中的角色们基于相互间新发现的魅力而作出相应的决定。

(4)电影情节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电影从有声电影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到了电影的特技时代了。运用大量的电脑特技制作出来的电影,受广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欢迎。

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一篇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论着,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此,“第七艺术”就成为了电影艺术的同义词。现如今有3D电影,是视觉的“长宽高”;美国拍摄电影有5D拍摄技术。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影

㈤ 好莱坞电影三段式情节模式是什么


三段式
电影是一种相对独特的
影片
建构
方式
,常常表现为非
线性
叙述
结构
。它打破了影片
传统
的按
时间顺序
进行的线性叙述的
程式
,用三段,甚至是多段的结构将影片分解排列。
这么解释还是很抽象,那说简单点:三段式结构是一种非常普通的
故事情节
布局,大致分为
开头
,中段和
结尾

这样听上去简单多了吧,但是三段式还是有讲究的:开头是故事的开始,
主要人物
和故事的主要理念都是在这个阶段介绍给
读者
。这个
部分
大概占据整个故事的1/4,以第一个
小高潮
告终。第二部分是中段,这个部分用来描述主要的冲突,对抗,困难和
主角
对抗冲突与困难的选择。中段有两个小高潮,第一个发生
在中间
的地方,第二个发生在中段的末尾。中段是整个故事最长的部分,大概占据故事的1/2还要多。第三部分是
故事的结尾
,也就是高潮篇。这个部分包括最终的大高潮,在第三部分的末尾,我们应该看到
主人公
很幸福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或者很悲催的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㈥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技术和放映两个部分。

1、技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

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2、放映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电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缓冲,人越多越不卡的优点成为广大网友所喜欢的一些电影播放形式,网络中的电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线电影,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看到你所想看到的电影。

(6)电影情节分为哪些部分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㈦ 好莱坞标准电影剧本模式

在三幕式理论中,电影被分为三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局。

【第一幕】

电影的第一幕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开场画面:开场的第一场戏,或者是第一个画面,决定了电影吸引力的大小;

铺垫:在这一部分,需要交代人物身份背景、人物关系以及大环境;

推进:也被称为催化剂:主人公平静的生活被一个意外打破,故事发生了第一个矛盾;

主题呈现: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场戏,但是你要交代给观众,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

争吵:第一个矛盾发生之后,人物们彼此争执,故事向角色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下去。

【中间】

电影的中间部分,是整个剧本最长的一段。这里需要引入一个概念——情节点。

剧本的情节点,即是区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的两个时间。另外,在剧本的中间部分,也就是整部电影最中间的地方,需要一个最大的事件,也就是“中间点”。

举个例子,在《泰坦尼克号》中,第一个情节点是罗斯跳海被杰克救下, 两人相识。中间点是撞上冰山,整个电影的走向就此改变。第二个情节点是沉船, 罗斯与杰克一同准备迎接死亡。

在中间点之前的第二部分,我们称之为“游戏时间”,这往往是整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也相对轻松。角色们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件,走向我们未知的未来。

而在中间点,他们将迎来一次“伪胜利”。在这里,角色和观众们一起松了一口气,好像一切都结束了。但是很快,幸福的错觉就会被打破,一件意外忽然发生,导致“气氛骤然紧张”,角色们瞬间跌入深渊!

中间点之后的第二部分,被称为“坏人逼近”。在这个部分,大
BOSS 终于出现,并且残酷的折磨我们的主人公们。主人公在痛苦中挣扎,同时内部会发生矛盾,团队分崩离析,一切似乎都无法挽回。

这之后,就是“一无所有”时刻。这段时间可长可短,但在这个时候,角色们失去了一切希望,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失去了自己所珍视的一切东西。他们会迎来“灵魂黑夜”。

“灵魂黑夜”往往是很短促的一瞬间,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罗斯乘坐救生艇离开沉船,杰克绝望地与她分别一样。这是角色最痛苦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剧作技巧就是,在“灵魂黑夜”时刻 杀死一个角色,可以让观众们达到情绪的最低点。而只有到达最低点,在结局的高潮到来时,才能够爽的彻底......

《救猫咪》中有一个例子,如果在“一无所有”时刻,你没有角色可以死 亡,那么就提供给观众一种死亡的隐喻,比如收到一封信告诉主角他的姨妈挂了。这当然是一句玩笑,但是效果很明显,就是当观众察觉到“死亡”的讯息时, 无论之前的情节有多么热闹欢乐,到了这一刻也就是“一无所有”时刻都会沉静下来。这是为了结局的高潮服务的。

【结局】

但是故事没有结束,我们很快就会迎来第二个情节点,以及整个故事的结局。,接下来就是第二个情节点,也就是引起结局的大事件,这个“第二个情节点”,是整个故事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因为角色已经“一无所有”,因此依靠角色本身,已经无法对抗邪恶力量,无法走向最终胜利,否则就不是真正的“一无所有”,那么主角怎样翻盘?故事怎么才能结束?

这里需要引入AB线的概念。

【主线&副线】

AB 线,顾名思义,就是A 线索与 B 线索,也被成为A 故事与 B 故事,中国传统小说中习惯称为主线与副线。

副线在主线故事的第二幕结束时结束,在第二个情节点汇入主故事,推动主故事中的主角继续行动;

主线故事在第二幕结束时结束, 在第二个情节点汇入副线故事,主线角色放弃自己原本的目标,帮助副线故事中的角色完成副线故事。

仔细分析《冰火》中兰尼斯特家族的故事线,我们会发现这几乎是一条反向的史塔克家族线,两条线索相互排斥,但当他们产生交集的时候,必定会有改变整个故事走向的大事件发生。(AB线交织的点)

【伪失败(负成长)】

“伪失败”是什么呢?就是与“伪胜利”截然相反的硬币的另一面。角色在中间点没有迎来胜利的曙光,反而跌入了失败的深渊。在这里,一切外部、内部因素都在向角色施加压力,让角色看不到光明的希望。是不是很像“一无所有”时刻?没错!“伪失败”就是提前的“一无所有”和“灵魂黑夜”。

“伪失败”也是好莱坞剧作法中的一种,但是并不常见,大多数采用“伪失败”作为中间点的电影是传记片。因为在经历“伪失败”之后,角色已经不可能再失去更多。因此在之后的“坏人逼近”段落中,角色反而会是一马平川,一步步走向最终的胜利。

由于采用了“伪失败”替代了“伪胜利”,因此这个角色在之后的走向会是逐步向上的,但是在第二个情节点之前,角色必须经历一些波折,否则将毫无戏剧矛盾。刚才已经解释过,“伪失败”其实就是用“一无所有”时刻替代了“伪胜利”的中间点位置,因此,在原本应该是“一无所有”时刻的地方,角色将经历一次“伪胜利”,之后再被从高高在上的胜利喜悦中打落下来!

“伪胜利”和“伪失败”是硬币的两面。你可以调换他们的位置,但你永远无法摆脱经历这两次转折点的命运。

所以,在《冰火》第六卷中,当其他角色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时,提利昂反而会迎来自己人生的最高点。然而切记,这是一次“伪胜利”,当提利昂沉浸在梦想成真的幸福中时,一次意外会将他击溃,而这时,他才能够真正做到迎接结局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