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中年:愿人间的“姜子牙”,永远保持心灵美好
个人觉得, 电影《姜子牙》给人的最大冲击力,就是让我们这些一直保持着童心和少年心的中年人不断反思。
很羡慕动画片中的姜子牙,像苏武一样,立于北海那么多年,最终熬成中年人,依然不改初衷。
虽然我知道,在许多人眼里, 姜子牙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冥顽不化、固执己见。
但我还是赞赏他的坚守初心。
当然,我也并不反对有些中年人的变通求惠——毕竟,我们都曾经是操行美好、理想怀远的青年。
1
我想起了自己。
尽管比不上七岁就读故事会、现在飞往美国指甲店当网红员工的凤姐 (凤姐其实文笔并不太差,可惜走了网红的甬道,一去不能回头,也不能左右摇头) ,甚至当年考上中师的我,连第一学历都比不上凤姐的本科学历。
但我还是可以自豪地说,八岁就读了故事会。十八岁那年,我也曾经说,非女人不娶。
——比凤姐提出非名校博士、身高不到一米八、外貌比不上刘德华不嫁的择偶理想,至少提前了整整十八年。单纯从凤姐和我的年龄上来说,我也比二十四岁才提出这一观点的她,整整提前了六年。
更关键的是,我读了故事会后,就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诗。
——不是因为我天生是诗人,而是因为我听借我故事会的老师说,写作,可以挣稿费,吃饱饭。
——从这点上说,我的这种观点又比莫言老师落后了好几十年。因为他参军当兵,勤奋写作,就是为了吃饱白面大馒头,远远赶不上刘绍棠老师当年说的,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存几万块钱的写作理想。
然后,我真的因为贫穷,为了挣稿费,我喜欢上了写作。
十七岁中师毕业,教过小学、初中和高中,成了省作家协会会员。
然后,我在行政和国企部门转来转去,混来混去,自己以为智商不够,其实是情商不多,最后又回到了教育部门,只是可以美其名曰提升了学生档次,我教的是大专,即使是所谓的开放大学。
有人说,你要是早点学会圆滑,肯定会混得更好。
有人说,你就是太书生意气了。
对于后者,我点头诺诺,嘴上却说:
人生百年,初心不改,正是美好。
而对于前者,我并不客气,直接怼了回去:
扯淡,你没看过《姜子牙》啊。
我觉得,我在对牛弹琴。因为对于这种圆滑的“好心人”来说,他肯定只听得懂“扯淡”两个字。
对于姜子牙,他不懂。对于电影《姜子牙》,他肯定更不懂。
他会一脸奇怪地反问我:
姜子牙是谁?谁是姜子牙?
或者更幽默:
姜子牙又不是我朋友,他又没有生病,我又不知道他是不是处厅部级,住在哪家医院哪间 VIP 病房,我怎么去看他?
这不是我的脱口秀。
这是真实的人间写照。
其实,这种世俗之风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流淌人间。
那时,我还非常年轻,蓄着长发,头发歪分,穿着西装,却脚上套一双解放牌胶鞋,却听见一位在华南一所中专学校任教的长辈、画家孟丘周老师讲过他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在校门口,那位对学校师生真的很好的校长(从下面的谈话,可以看出他真的是位好校长),看见他带着学生出去写生,便问:
孟老师,去春游啊?
孟长辈回答:
画素描。
校长一脸不解,便说:
孟老师,要为孩子们着想,干吗去画树苗?怎么不去画大树?
又好心地说:
孟老师,你是大有作为的年轻人,即使当一名老师,也要有大视野。
这也不是人间虚构。
2
年轻时,姜子牙立志追随师傅昆仑、拯救苍生;
中年时,面对“斩的是善不是恶”的天命,对坚定的信仰产生困惑怀疑;
但是,他最终自我顿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这是电影《姜子牙》的主题思想。
回顾一下电影里姜子牙的故事。
在电影中,因为他灵光一现地手下仁慈,在斩妖台上,没有对坏人赶尽杀绝,误了师傅的大事,又拒不认错,便被罚到了北海。
在师傅惩罚他时,许多曾经的同事都袖手旁观,或者劝他服软认错,甚至谴责他不顾全大局。
一下子,因为师傅的态度,他就成了众矢之的,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这是不是和我们中年人所处的环境非常相似?
如果你无意间得罪了单位上的一把手,许多同事都会迅速站在领导的队伍上,让你孤零零、意惶惶,不知所措。虽然,你并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得罪这些平时和你称兄道弟的同事。
因为这些人都深深知道,人到中年,如果还像年轻人那样意气行事,敢于得罪领导,肯定今生不再有什么前途。
因此, 师傅或领导的态度就是照妖镜,必须照出人模样背后的狗样模。
这就是中年人才能看懂的人间真实。
于是,得罪了师傅、始终不认错的姜子牙来到了北海。
北海,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在中国 历史 上,因为苏武和几十只牧羊而异常出名。
动画中的北海,不知道是不是 历史 上的北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北方边疆,是荒凉边陲之地,类似于清代流放犯人的宁古塔。
当然,说所有同事都谴责姜子牙,是不准确的。因为他的师弟申公豹,主动跟着他来到北海,陪着他,期望他能改变态度,向师傅认个错,低个头。
可是, 姜子牙就像一个四川话中的“犟拐拐”“闷德性”,始终不改初衷,因为自己根本没错。
与其故弄玄虚地为了未来救天下苍生,而去杀害当前一个无辜的生命,这和他的求仙修道价值观不符合。
何况这人还是一个妙龄少女,对父母十分孝顺。
何况这人只是被一只可恨的狐妖占据了身体。
与其去救未来的许多人,不如先救当前无辜者。这是姜子牙认定的死理,也是他的人格精神所在。
于是,他决定陪同狐族小九去寻找真相。
在寻找真相过程中,失去法力的他和狐妖战斗,付出了许多,最终失去了两个忠实的朋友,即申公豹和宠物四不相。
最终,姜子牙终于揭穿了师傅的阴谋,在师傅的师傅的正义主持下,取得了表面上的胜利。
可是,他只是似乎修成了正果。因为始作俑者的师傅并没受到惩罚,即使是他一个人制造了这场让万民流离失所的人间悲剧。
3
很早很久以前,我就曾读过祖籍巫山的重庆老乡谌容老师的《人到中年》。
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刘家尧眯起眼,似醉非醉地说:
“谁都说中年是骨干,可他们的甘苦有谁知道?他们外有业务重担,家有家务重担。上要供养父母,下要抚养儿女。他们所以能发挥骨干作用,不仅在于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才干,还在于他们忍受着生活的煎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他们的爱人和孩子们也忍受了痛苦,作出了牺牲。”
当年我只是少年,对这段话似懂非懂。只有到了中年,才能真正明白这段话的含义。
其实,到了今天,我们才知道,刘家尧说的只是中年人心里很苦的表面现象。当今中年人更深层次的苦痛内容,除了上有老迈父母,下有成长儿女,还有许多许多。
比如中年一事无成后,一切世俗化的众人对你的冷淡与鄙视。
——有一句流行的俗语“欺老不欺小”,说的就是这个。
16岁那年,我们中师班上男生因为调皮,晚上悄悄集体逃睡,跑出去偷了附近公社种植园的西瓜和苹果。
恩师是班主任,知道后,让我们罚站了一个上午。
他不吃早饭,陪着我们,在操场上转来转去地阐述他的一个观点:
年轻人,要想立于世,必须有“权财貌才拳”本钱。排位很明确,意思很简单:
第一位,必须有亲戚从政;
第二位,必须有万贯家财;
第三位,必须长得好看,因为如果男的长得帅或女的长得美,极有可能娶嫁入豪门显要;
第四位,才是有才华,因为如果年轻人有才,那么外人也会敬你,因为他敬畏你今后成长为领导或有钱者;
如果前面四样都不能占,那么,你必须学会第五位,即必须是有拳头,即孔武有力,不要太善良,要用拳头去砸碎所有对你不公平的坏人。
恩师说,如果你这五样骄傲的资本都没有,那么,必须接受在 社会 和工作中受气的心理准备。
记得当天上午,恩师起码讲了十多遍这个道理。
现在想来,恩师当时哪里是在批评惩罚我们啊,他是在恨铁不成钢,希望我们提前了解这个世俗的 社会 ,不要因为考上中师、有了铁饭碗就太过于得意忘形。
参加工作后,我才知道,恩师的话太有道理了,简直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因为除了第四位,我有一点点写作才华,其余四种,我一样也没有。
没有亲戚从政,唯一和政界有联系的,就是任大队支书的二舅,他当过兵,战友是县教育局的一位干事,我曾受益分配到家乡所在的小学(二舅专门进城去找了他),没有被分配到条件更艰苦的地方——但只受益这一次。
万贯家财更是没有,读书全是借的债务,以至于参加工作后我必须按月还款。
我也长得只是一般,并不好看,无法娶到一位豪门千金;后来,有两次差一点可以分别娶上一位有权和一位有财的,可我情商又太低,最终都不了了之。
更关键的是,我过于善良,也没有拳头,虽然童年少年时爱好过武术,但父母从小教育我们不要与外人争执,要和睦相处,因此从来没有和外人打过架,最多只有过几次口舌之争。
于是,人到中年后,如果你还没有提升到某个身边人仰望的级别位置(包括职位和学术级别),或积累一定财富成为小圈子内的大款,外人对你的态度是会发生巨大转变的,有的甚至会由对你的尊敬变为不屑,几乎是转了一百八十度的视角大弯。
一事无成,青春已老。
那些少年志气的人,如今只能自嘲自己“志大才疏”。
这就是事实,也是中年人的苦。
4
其实,中年人的苦还有许多。
比如越来越下降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
我有一个很优秀的朋友,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压力山大,身体下降,心理压力也不小,于是便有些身心疲惫,去医院检查,却又没有什么大毛病,只是人自动变得慵懒些,工作自然便没有以前做得好。
但是,因为他做事做少了,同事的事就做得多了,领导不满意的时候也多了。
领导和同事就始终认为,这个朋友既然年轻时那么努力,那么能干,必须像年轻时一样努力做事。
否则就是态度消极,不支持领导工作,不配合单位集体进步。
如果只是一种误解,倒还无所谓。
关键是他偏偏遇到了一个心理比较奇特的领导:
“某同志,去年您配合前任领导就做得很好,每晚加班,周末加班,工作完成很好,公文写得质量很高,为单位赢得了不少荣誉。
可是,我来了你就不支持工作了。这才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啊。何况你根本查不出什么病?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
这么一想,领导就说:
“既然你不能写公文了,我就照顾你,做点轻松的不动脑筋的事,那就到办公室做点杂务吧。”
于是,从早到晚,这位朋友就成了勤务员,由脑力劳动转成了体力劳动,每天早上八点前到岗,别人下班后,还得做一个小时的清洁卫生才能下班。
最后,朋友没法,只好找到原来的领导,调到老领导的单位,这才将日子恢复到了理想状态。
不过,即使是调动,也是很费周折的。 新领导会说,某同志是我们单位的业务骨干,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调走后我们单位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只有“破产”。
直到老领导生气了,对新领导说:“你们单位,找不到一个中年人做杂务吗?”
这就是中年人面对的职场江湖。
如果你年轻时很优秀,做事能力很强,做的事很多,那么,即使你老了,到了中年,身心远远赶不上以前,但你也得努力地优秀,多做点事。
就像一匹千里马一样,你必须始终保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除非倒下。
否则,没人理解你作为中年人的苦痛,只有许多人对你的不理解。
而相反,如果你一直不优秀,一直都很平庸,在单位做不来事,只能做点杂务,那么,即使你永远一事无成,但到了中年和老年,你即使偷懒,也没人会对你不理解,有的只是很理解。
这就是当今 社会 也许并不普遍存在的一点怪相。
但是,这种对中年人的误解与伤痛,肯定存在。
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5
或许正是如此,因为自己和身边朋友、熟人的许多经历,我这个中年人,才在电影《姜子牙》看后,产生了深深共鸣。
不仅是一个人的青春,终将离去。
还有,一个人的中年,也终将离去。
《姜子牙》,就是动画版的《致我们终将离去的中年》。
面对即将离去的中年,我们应该从电影中的姜子牙身上学到什么呢?
和所有始终坚持初心的朋友不同,在此,我想表达的观点是:
我赞赏电影中姜子牙的态度,愿人间的“姜子牙”始终坚持内心深处的美好,不改初衷。
但我也理解那些为了改变命运、让家人过得更好,而选择在中年时期改变初心的“姜子牙”的同龄人。
——只要他们必须保持一点美好的底线,就行。
我只鄙夷那些为了一点利益就不择手段、完全没有一点底线的功利主义者。
我不希望坚守半生美好的中年朋友们,一下子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因此,电影《姜子牙》给了我们中年人两条正确的道路:
一是,始终坚守内心的美好,永远不改初衷。
这是君子行为,是人生百态中的一种美好,就像万海波涛中的一座岛屿,也可以说是万里瀚海中的一点绿洲。
二是,因为曾经坚守过内心的美好,现在突然想明白了,却依然坚守内心的一点美好,转身去做更加务实且实惠的事,却告诫自己不可伤害他人。
我认为也是君子,因为我们每个人,只要不伤害善良无辜的他人,就是好人。
而好人,也应算是君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一直不太喜欢那些将道德准则强加于别人身上的伪君子。这些人,自己躲在君子的形象背后,拼命地追求实惠和世俗,却要求别人当一个完美的君子,这无疑是卑鄙的。
我希望,所有受过生活磨难的中年人们,或者像姜子牙一样,始终不改初心的美好,继续前行。
或者学会适当转变,为了家人和朋友,去追求适当美好的生活——只是必须把握一个真君子的最低标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取之有节。”
——由这个“财”推到其他方面,也是适用的。
无论是中年人,还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请一定记住:
君子爱物,取之有道、有度、有节。
这是电影《姜子牙》给我们中年人的启迪。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中年:
愿人间的“姜子牙”,永远保持心灵美好!
我会尽量让我的文章不单单只是一个中年人的岁月回忆,还能给少年和青年带来一些人生成长的启迪,让他们少走一点弯路。他们和我十八岁的儿子一样,都是我们中年人必须努力呵护的美好未来!
愿我深爱着的少年和青年们出走一生,归来仍是一个美好的少年!
愿所有作为家长的中年人,从今天开始,都放下尘世俗事,放下庸俗社交,集中精力为少年和青年的成长与旅途付出自己的爱!)
❷ 电影《姜子牙》有哪些亮点
电影《姜子牙》的亮点包括视觉画面、传统元素和剧本立意。
一、视觉画面
《姜子牙》是动画制作团队历时四年打磨的作品,在细节上,为追求影片画面的质感以及画风的协调性,制作团队花费重金聘请专业人士,对片中所有材质均创新性采用手绘方式绘制。
电影累计共2317张场景概念图,单个场景平均迭代70余次,将颜色、材质、光线等都统一在同一视觉风格下,力求打造真实而震撼的封神世界。该片呈现了极致的对称美学,团队使用了倒金字塔及螺旋式迭代等诸多国际前沿动画工业技术,以体系化的制片流程保证创意的高效实现。
在美术表现上,影片别出心裁采用三维与二维结合的形式。其中二维段落制作历时十个月之久,造型、分镜、动作设计极其复杂,部分单一画面图层超过600个。
在场景设计上,团队绘制概念图2300余张,每个场景平均迭代次数高达70版。在人物细节上,影片中每个角色的动画模型均通过“室内、室外、阴天”三种光源下的调试,角色皮肤的质感、瞳孔中的倒影都清晰可见。
二、传统元素
此外,电影运用了大量传统文化元素,片中各种首饰、花纹甚至一些台词和表演方式的运用,都是基于对《封神演义》、《山海经》等多部经典文学的大量查阅与探究。
三、剧本立意
制作团队为此经常对剧本进行死磕打磨,甚至一个剧本讨论会开12个小时以上。在剧情主旨上,影片聚焦当代人的困惑与迷茫,以现代文化精神助力传统文化出圈。在世界观上,影片以鲜有人关注的战后封神世界为背景。世间破败不堪,人性堕落、妖畜横行,人们不惜割掉少女的耳朵换取钱财。
(2)电影里的姜子牙怎么画简单扩展阅读
一、《姜子牙》发行方式
为了打击部分影院存在的偷漏瞒报行为,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该片于2020年9月宣布首轮密钥期限内采用分段发布密钥的方式:第一阶段时间为10月1日至4日,第二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5日至8日。第三阶段密钥时间为10月9日至11月1日。
二、《姜子牙》票房情况
2020年9月27日,该片累计预售票房破4500万。10月1日,该电影首日票房突破1.45亿元,刷新由《哪咤之魔童降世》保持的内地电影市场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
❸ 动画电影《姜子牙》中有哪些槽点
01、剧本敷衍是硬伤
《姜子牙》使用《哪咤》做宣传,剧情仍然沿用老套路,编剧敷衍立意台词不够创新,开头结尾均落入俗套,甚至让人怀疑是有意敷衍。
在三界全都唾弃背叛他时,申公豹毅然决然的支持姜子牙,让人觉得申公豹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
或许是因为该部影片的主要人物少得可怜,于是导演觉得哪里需要煽情,用申公豹,哪里需要台词交代环境,用申公豹,哪里需要比较刻画人物,申公豹出场。
果然是导演的工具人。
既然你把姜子牙当作自己的偶像,逆世英雄,为什么一直要带他逃离危险,要带他回静虚宫啊,为什么人家要去追逐真相的时候你要拦住不让他出北海啊?
你只是一个狂热粉丝,元始天尊的底层学徒,你有什么资格?
❹ 姜子牙中的九尾狐不是人类的样子怎么画
用抖音画法画。先画个超级好看的美女脸,身子画古装漂亮大裙子,后面画九条大大的毛茸茸的尾巴,九尾狐不是人类的样子用抖音画法就画好了。九尾狐是电影《姜子牙》中的一个角色。
❺ 姜子牙怎么描写
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知道姜子牙是一位长发飘须的长者,颇具仙风道骨。但由于历史久远,也就难以考证他长得什么模样,不过荧屏中的形象却暗合了我心中的那个姜子牙。
今天我突发奇想,若是以现代标准来衡量姜子牙,那他可能算不得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80多岁才出人头地,而此时已经人老花黄,纵使这条老命努力一搏,拥有了无尽的荣华富贵,恐怕也难有时日享受了,顶多是他的名字前多了几顶花环,棺材里多几件陪葬,这有什么用呢?
然而我却是崇拜姜子牙的。我欣赏他的空前绝后的自荐能力,以直钩钓取了周文王这条大鱼。他稳坐渭水河边的钓鱼座,这是何等的从容自信!我欣赏他攻取殷商的策略,不急不躁,选择最佳时机——诸侯群情激愤、纣王墙倒众人推之时出击,一鼓作气,实谓老谋深算!我还欣赏他“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守绌和豪迈。
人们都说姜是老的辣,的的确确,没有这么老辣的韬略,姜子牙何以余生成就周朝八百年江山,还有他的誉满华夏百世流芳?
哎,遥想姜子牙80岁之前是何等面目?心中竟没有半点轮廓,也许就是和你和我一样的无名小子?若是砍掉他80岁以后的'人生,他应该就是普通人,历史的浪潮就会把他淹没。可是他没有,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80岁后面的一点点生命吗?80岁以前的生命就毫无价值?
这么多问题我一下子无法回答,但是,我知道80岁之后是主要的,80岁之前是必要的。如果他80岁之前是虚度的,那他肯定是一个窝囊废,一个遭人厌弃的糟老头。然而他不是,他是千里马,他默默聚集智慧,蓄势待发。今天,历史即使是一片空白,我们也可以窥见他80岁之前的生活。
“把你的梦想坚持30年,你也能当总统。”这是教室墙上的一句名言。我只是记不起谁说的。我想,梦想因坚持而成真,生命因梦想而有光彩。记得初中因荒于学而被老师戏称为“造粪机”,“即食物经过你的身体变成粪便也”,“而你就是这种专用的机器”。说实话,这种比喻很伤自尊,但很多时候我们一不小心就沦为了机器,而不是造粪机,这就是我也将有理想有梦想的人姜子牙放在心里的理由。
【我心中的姜子牙作文】相关文章:
1.我心中的作文
2.我心中的作文老师作文
3.我心中的舅舅作文
4.我心中的“大连”作文
5.我心中的大连作文
6.作文我心中的朋友
7.作文:我心中的最美教师
8.我心目中的幸福作文
❻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1
《姜子牙》是由霍尔果斯彩条屋影业有限公司、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北京中传合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动画片,由程腾、李炜执导。该片于20xx年1月25(大年初一)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讲述了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寻回自我的故事。
影片一改“众神之长”姜子牙白发老翁、仙风道骨的传统面貌,以“帅大叔”形象超燃登场。姜子牙形象的创新性改编,与当下观众审美相契合,不少评论称赞表示“每个英雄都有不同的定位,迫不及待想去影院感受最帅姜子牙”。除姜子牙外,“奶凶”登场的四不像同样令人眼前一亮。陪伴战斗,又凶又萌的全新形象,令其收获众多女性观众的喜爱。从传统文学中高大魁梧的姜子牙坐骑,到如今“萌宠”的大胆改编,四不像为何有如此的巨变?其与“帅大叔”姜子牙又将如何化解九尾危机?一切都有待上映后进一步揭晓。
此番亮相海报由顶级设计师赵力绘制,姜子牙与巨型九尾妖狐两相对峙,充满着大战在即的紧张氛围,大片气质呼之欲出。据悉,影片以“封神大战”为前情,讲述了姜子牙跨越人、神、妖三界,为苍生而战的史诗传奇。该片最终将呈现怎样的顶级神妖大战与视听盛宴,备受观众期待与热议。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2
电影《姜子牙》是一部由顶级动画人员全力制作的国漫大片。导演程腾,曾就职于顶级动画公司梦工厂;联合导演王昕,为顶级游戏公司暴雪前艺术中间,拥有16年以上CG制作经验,曾参与《魔兽世界》《守望先锋》等千万量级项目。影片导演团队拥有着丰富制作经验,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谈及影片制作,导演程腾曾趣味表示“为了更出息一点”,建有《姜子牙过失记录》文档,每天反省不足的地方,力求高效与完美。
《姜子牙》是封神电蚊影宇宙系列端口的第二部片脱子,第一部就煞是今夏火爆唤全中国的《哪咤之魔童言降煞世》。相信大家狙都还记得,在《哪咤之魔童降世炔》的结尾彩蛋中,这部《姜子牙》就有出现过,虽然这部电影不季是《哪咤之魔童降世》的续集,但基本可斩以确定的是咀,这两部电影俸应该是同一士个宇宙体系度下的。
也就是说,就算这部坛《姜子牙》里面不会出现哪野咤,以后这两猎者也可能合咀作。毕竟在《姜子牙》放出预告之后,《哪咤之魔童降世》的电影官方巡也第一时间等在微博发起僭了互动。从二者之间有爱坪的对话看来车,以后很大概换率会有哪咤拓跟姜子牙的端口联动电影。
但是具体会不黄会有合作,还得看这部《姜子牙》上映之后的表现。首支预告片由栈于只剪辑了辈部分内容,其实整个故事懈脉络和线索凹都还不是很改清晰,大概也是导演组在凶卖关子,电影还是要到影刈院中看了全晃部才能知道靡好坏,我们就静待这部片欢子上映吧。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3
中国神话史诗大作《姜子牙》作为《哪咤之魔童降世》后光线彩条屋影业“中国神话系列”又一力作,电影《姜子牙》从20xx年筹备至今已有4年时间。影片导演程腾曾就职于美国梦工场动画,联合导演王昕曾在国际顶级游戏动画公司暴雪担任项目艺术总监。影片定档消息于昨日“走露”后,相关话题冲至热搜榜单TOP4,开启观众新一股国漫热潮。
实力导演阵容曝光 历时四年打造史诗电影
作为20xx开年大作,电影《姜子牙》由程腾、李炜共同执导,王昕、李夏担任联合导演,集合国内多位知名动画导演为影片质量保驾护航。导演程腾曾就职于顶级动画公司美国梦工场,并凭借短片动画《天外有天》斩获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奖银奖(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导演李炜则拥有丰富的动画电影项目经验,曾参与《宝莲灯》(主力原画)、《大鱼海棠》(执行导演)等近10部优秀国产动画电影的制作,经验丰富。而影片联合导演李夏,则为20xx年在网络红极一时、豆瓣评分7.5的动画短片《红领巾侠》导演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影片联合导演兼艺术总监的王昕,曾带领暴雪团队(世界顶尖游戏工作室)研发制作暴雪所有IP电影CG及角色,拥有十六年以上的CG制作经验。其参与制作的项目《魔兽世界》、《守望先锋》、《炉石传说》等,在国内拥有千万级别用户量,被人们广为熟知。包括前梦工场动画、暴雪导演等在内的高水准制作阵容,为《姜子牙》的影片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子牙首登大银幕 大胆改编打造全新“众神之长”
作为国内首部将“姜子牙”搬上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影片《姜子牙》对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姜子牙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众神之长”姜子牙“去神化”。不同于封神故事中高高在上的姜子牙,影片中的姜子牙被贬下凡,在“初心”与“天命”之间进行艰难抉择。此外,在此番发布的定档海报中,身穿羽毛蓑衣、手拿鱼钩的主角姜子牙背对观众,与画面中巨大的原始天尊形成鲜明的对立关系。原始天尊在片中是怎样的存在?其与姜子牙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而此前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第三个彩蛋中“姜子牙,你可知罪?”的对话场景,又在暗示着姜子牙怎样的遭遇?尽管信息有限,但不少观众已对姜子牙充满兴趣,纷纷对影片内容进行猜测。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4
《姜子牙》是光线传媒“神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前段大热的《哪咤之魔童降世》。该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意义上,对于国产动画来说更是如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般。
据《姜子牙》豆瓣页面介绍,本片的.故事发生于封神大战之后。昆仑弟子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推翻了残暴的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的胜利,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在巅峰时刻,他却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战后的废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发现了当年一切的真相。
电影制作历时四年,由程腾、李炜共同执导,王昕 、李夏联合执导。
之前,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哪咤》的高票房是个意外,但更希望有多个票房不错的电影,而不是一支独大。而且他相信在中国,动画片会成为市场主导。这部电影之所以高票房,是因为反映了中国当下的现实,契合年轻人的想法。
作为国内首部将“姜子牙”搬上大银幕的动画电影,影片《姜子牙》对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姜子牙形象进行了大胆的改编:“众神之长”姜子牙“去神化”。不同于封神故事中高高在上的姜子牙,影片中的姜子牙被贬下凡,在“初心”与“天命”之间进行艰难抉择。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5
《姜子牙》的导演程腾,靠谱。
这是个才华不亚于饺子的动画导演,境界上虽然比不过饺子导演在《打!打个大西瓜》中对人类社会战争的思考,不过其作品非常的中国风。
大概在前年,我看了他的《天外有天》,感慨还有人坚持做着中国风的写意。在我未完稿的文章里,我会分析动画电影市场,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据说程腾在拍这部电影之前下了很大功夫研究了《山水情》——就是那部中国动画史上封神的作品——而在20xx年6月,《天外有天》获得了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银奖,他也是第一位上台领奖的中国人。
在此之前我已经看过了他和李夏于学生时代拍的《红领巾侠》,在20xx年那个国内动画市场一片荒芜的土壤上,网友第一次看见了新的花朵,于是竞相转发,传播量惊人。那之后,程腾被称之为“豆神”。
这次的《姜子牙》演职员表里,我惊喜地发现了李夏的存在。时隔多年,国内动画市场朝气蓬勃,一改往日颓靡色彩,两位导演再度联手,真真是海阔天空、大有作为。
电影《姜子牙》观后感6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哪咤之魔童降世》电影三个彩蛋中的最后一个,
关于下一部动画电影《姜子牙》的预告,虽然只有两三秒钟,可是却让我们明明白白听清楚了一句:
“姜子牙,你可知罪?”
这句话,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姜子牙到底犯了什么罪?
“历时四年,太公登场。大年初一,一战封神!”
我们从关于这部《哪咤》之后的后继大作没有办法做更进一步的了解。
只能凭借着寥寥16字想象,可能又是一部足以PK《哪咤》票房的中国动画电影。
如果说姜子牙真的犯了什么罪的话,那应该是非法钓鱼?
毕竟关于《封神榜》中姜子牙的介绍就是:
“擅长手使无饵直钩的钓鱼法,可令愿者上钩。”
而姜子牙又是丞相,担任着封神的大任。
关于这部动画电影的介绍,我们所能够了解到的就是这部动画中的姜子牙不是神话的。
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本来关于这部电影我本人是不抱什么期待的,因为在《哪咤》上映之后,就有关于这部电影20xx年春节档上映的消息。
我就非常怀疑,同一个导演,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孵化成功一部作品?
后来了解到虽然是“封神”系列,可是并不是同一个导演。
《哪咤》的导演是饺子,而《姜子牙》的导演是程腾和李炜。
关于这两个人此前没有过多了解。
想着也可能是借着《哪咤》和导演饺子的名气,狗尾续貂罢了。
可是真的看到了这两个导演(程腾和李炜),却有一种想要吹彩虹屁的冲动?
这两个导演的作品真的不一般。
看了程腾的作品,虽然也都是短片,都是没有超过10分钟的作品。
可是真的有一点惊艳!
❼ 非人哉漫画中,为什么说隔壁《姜子牙》把九月阿婆画成吃货了
《非人哉》漫画中,把中国古典神话一系列神魔角色还原到现实,这当中,自然少不了九月的阿婆——妲己。
可到了《姜子牙》电影中,狐族直接成了背锅反派,九月如果看到这一幕,恐怕要拍桌子理论了吧,狐族也是有好狐狸的嘛,不能一票否决了他们萌的属性啊。
小编的观点是,尽管是不同次元,但是我们看待狐狸一族的时候,也应该持有众生平等的态度,毕竟全世界是和谐一家人嘛。况且作为犬科动物,狐狸也有被作为宠物饲养的一面,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在神话故事中狐族是反派,就认为狐狸们不好,其实他们也很可爱啦。
综上,以上是小编看完动画电影《姜子牙》,联想到《非人哉》九月的感受,那就是:“九月快起床,隔壁《姜子牙》欺负狐族,都把你阿婆画成东京吃货了!阿婆紧急呼叫支援。”
❽ 元始天尊的八宝琉璃瓶怎么画好看
1、 观察原画:主体物、视觉中心、透视、各部分比例。
2、 构图适中,确定物体位置,不要太小页不要太满。
3、 前期基础弱的同学可以从简单线条确定位置,到逐渐绘制细节分多步打形
铅笔彩铅都可以,根据自身习惯来,切记打形侧着笔尖,压力不要太大
1、用铅笔分多次将形打准确。
2、在单独练习时可用尺规做出一定的辅助线辅助形准。
3、这个方法可以保证形的比例关系准确,尤其对玻璃杯此类对称型的物体尤为重要。
细化线稿阶段:
1、 在前期打好形之后,开始用线区分层次
2、 玻璃中的高光,暗面,折射的形状都要提前打好,否则后期高光位置会不准确。
质感练习中的形越具体越好。
❾ 电影《姜子牙》遭遇一些差评,你怎么看
搜罗了一圈,发现网友居然对电影《姜子牙》有些差评,集中点主要在“故事格局小”、“剧情逻辑不清内涵混乱”、“画面一般”、“黑色恐怖元素不适合孩子观看”这几个点。
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涉及的环保元素,历史元素,甚至《千与千寻》的剧情本身,都不是小孩子可以完全理解的,但不妨碍它成为世界动画电影的丰碑。如果照国内某些人对“暗黑元素”的理解,《名侦探柯南》和《雾山五行》之流,一定会被归为失败的动画作品。
❿ 电影《姜子牙》:比起哪咤,姜子牙更像每个普通人
电影《姜子牙》海报。
电影《姜子牙》是姜子牙的故事,也是打破“姜子牙”的故事。
历史 上,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以往的艺术作品里,章节往往结束在武王拜姜子牙为帅,兴兵伐商,后继天子位;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武王封七十二诸侯。
当故事成为电影题材,生于1988年的导演程腾面对千年前的传奇人物,他说希望电影《姜子牙》“能通过年轻人的视角,重新解读姜子牙的神话故事”。
2020年10月,继《哪咤之魔童降世》之后,彩条屋“中国神话系列作品”第二部电影《姜子牙》历时4年打磨后上映。故事讲述封神大战之后,姜子牙受封成为众神之长,却因一时之过被贬到人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战后废墟,重新捡拾自我的同时,一些当年的真相也被逐渐揭开。
电影《姜子牙》剧照。
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导演程腾提及,在大众认知中,姜子牙与齐天大圣、哪咤一样,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想呈现的,是一个“去神化”的姜子牙——除了有神的一面,还有人的一面。
“这样一个姜子牙,在面对强权和信仰崩塌时,也许不会像哪咤、大圣那般去反抗、去打破,他更像我们每一个人,一个会犹豫、困惑、纠结的普通人。”
“用自己的方式
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哪咤、大圣在前,起初,程腾会担心姜子牙这个人物挺容易做错。
在电影筹备阶段,他几乎查阅了所有关于姜子牙的 历史 文献、野史、《封神演义》及相关影视作品。他发现,不管是 历史 上对姜子牙这个人的记录,还是文学、影视作品的刻画,姜子牙都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
在程腾看来,改编经典神话人物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平衡观众的,既有认知也有新鲜感,两边哪块塌了都不行”。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方向性 探索 、试错和无数次形象迭代,成为制作这部电影头一年最主要的工作。
如今在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姜子牙形象,略显精瘦、冷酷,年龄40岁左右。此前,程腾及团队成员几乎将胖、壮、年轻、年老等可能的方向都尝试过,甚至考虑过“是否要将姜子牙做得屌丝一点?刚去人间时他因为饿肚子变得枯瘦如柴,每天为食物奔波” 。他们最终觉得,这个方向略显魔改,于是放弃。
电影《姜子牙》海报。
和以往的电影不同的是,《姜子牙》的剧本并非确定后才往下推进。
前期,创作团队用两三个月时间完成剧本写作后,电影就进入分镜创作阶段,分镜跟着剧本一起改。
编剧、分镜师、剪辑师们建立了一个故事组,“与其从文字角度讲故事,不如直接从画面或视频角度去讲,各角度进行分析后,再分工解决剧本上的问题”。
仅在姜子牙酷大叔的形象上磨细节,团队就花了两年半时间。到了后期,为了让姜子牙的表情更有表现力,团队在皱纹方面做了很多尝试,程腾觉得,“哪条皱纹掰得不好看,都会影响整个角色”。
与此同时,为了让贬到人间的姜子牙与苍生间的关系更为形象化,电影加入了一个名为“小九”的女主角。“我们需要让观众真的感觉到战后苍生的切肤之痛,所以一定要有可以代表苍生的人物。”
电影《姜子牙》剧照。
仅姜子牙与小九之间的故事就打磨了6个月。
起初,创作团队对小九一角的形象设定偏中性化,之后在中间阶段过渡到更女性化的形象。程腾说:“全部做完以后,他们发现这样反倒不好,会让观众觉得有一些爱情的意味在其中。”最后团队又回到中性化设计,“让他们两个更像旅途伙伴”。
美术设计方面也是《姜子牙》需要攻克的一道难关。
电影的故事背景是3500年前的西周,几乎没有 历史 痕迹可考。现已出土的后母戊鼎铸造于商代后期,较姜子牙年代晚;而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则处在西南地区,离姜子牙所处的北方地域较远,有明显文化差异。
“我们已知的很多花纹、建筑上的中国元素,具有朝代感,放到3500年前是不对的。这就需要发挥想象空间,同时做好彼时人们对于信仰、自然崇拜、巫觋宗教的调研。”为此,团队邀请了山东临淄的专家去研究姜子牙的墓穴地址,并请道教人士提供相应指导。
电影《姜子牙》剧照。
为此,他们也在电影中留下许多视觉小彩蛋。“比如有一场戏出现的地貌,其实就是一个神的脚印,但观众可能需要在某一个镜头下才能感知这件事情。”
程腾说,他们也想借此做出神与人的区别。在《姜子牙》的世界中,一草一木、一块石头、一个花盆,都能让观众觉得这个东西是不属于人类世界的。“这其实就像我们影片的slogan(介绍语)一样——你需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神。”
“在找不到方向或者迷失的时候,先相信自己,拥有自己的信仰,你总会逐渐意识到什么东西是属于你的。”
每个人都拥有过“姜子牙式”迷茫
某种程度上,程腾对姜子牙命运的理解,来源于自己和身边人对生活的体悟。
“如我这般的年轻人,学校之于我们,可能就像昆仑之于姜子牙,大家都被保护得很好。一旦进入 社会 ,就像姜子牙从昆仑跌入凡间,会变得无措,不知该依靠、相信些什么。”
从程腾的个人履历来看,很多人会觉得,迷茫这件事不应该发生在他身上。
2011年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毕业后,程腾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学习,同年即凭借作品《纪念日快乐》获得第一届东京动画大奖“特别奖”。
1988年出生的程腾,担任电影《姜子牙》导演。
2014年,他又凭借讲述中国功夫的古典动画短片《天外有天》( Higher Sky )获得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类作品银奖,后来进入美国顶级动画公司梦工厂工作。
“但到了美国之后,落差感会更加明显。”程腾说,当他在梦工厂工作时,才真正开始理解中国文化是什么。
彼时,他以联合导演的身份在梦工厂制作一部漫画影片。有场讲述一对亚裔情侣 情感 进展的戏,按照美国总导演的设想,这两个角色需要彼此视线相对以传达 情感 ,“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技术上讲,是重要的表演区”。
作为核心主创人员中唯一的中国人,程腾提出不同意见:“中国人比较矜持,他们应该一起看月亮,说话的时候也不要对视。”美国导演对此表示不解。
那一刻,程腾意识到,中美双方在表达故事的理念上存在差距,“有太多中国式 情感 表达方式”无处安放,急需一个出口。
电影《姜子牙》海报。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高薇华找到程腾,希望他能担任电影《姜子牙》的导演。在程腾以往的概念里,总觉得中国的动画更多是做给小朋友看,而成年人只能去看日本、美国动漫。
拿到《姜子牙》项目时,“做一个信仰颠覆的故事”这句说明打动了他。“我把自己的经历带进去了,已经开始想象姜子牙应该怎样说他的那些话。”
为了《姜子牙》,程腾选择回国。“在美国,我可以使用自己的叙事、分镜、剪辑技术给电影加分,但是在《姜子牙》里,我更多的是通过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加分。”
电影《姜子牙》剧照。
“倒金字塔”工作模式
与《姜子牙》的试水
接手《姜子牙》项目后,程腾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动画片又看了一遍,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
他觉得,相比美国观众偏好工业体系下生产的泛 娱乐 、商品属性较强的动画,中国观众更喜欢作者属性强的东西。程腾想,自己是否也可以在电影中寻找和维持一种平衡,为“迷茫”这件事找寻解决的方式和答案?
除了主角姜子牙,影片中“九尾”和“天尊”这两个人物也投注了程腾较深的作者 情感 。程腾提到,虽然九尾和天尊都曾站到主角的对立面,“但我希望观众观看时,可以走到他们的立场去发生共情。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不是非黑即白的”。
电影《姜子牙》剧照。
程腾说:“我们看到一些不公,但我们能确保自己的愤怒是正确的吗?那些遭遇背后是否也暗藏一些生命的教训?最真实的世界,是没有本恶与原罪的自洽世界。”
除了角色创作,程腾和整个导演组将“作者性”延续到具体工作中。
包括程腾在内的整个导演组逐渐意识到,近年来,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行业缺失与不足的部分早已不是软件、核心人才或者项目预算。“大家都觉得好莱坞很牛,其实他们最厉害的是协作方式,可以将各个国家的工作人员会集在一起。”
电影《姜子牙》制作进行到中期时,整个团队人数达到上千人,想凝聚这样一个团队并不容易。《姜子牙》导演组四位导演,有三位有过留美工作经验,程腾说,这一次,他们将好莱坞这套“倒金字塔”型工作方式带回国。
传统的电影制作流程多为“正金字塔”型,导演处在金字塔塔尖,对项目有特别具体的愿景,然后将任务延伸至总监、组长、工作人员,最后所有人尽量将项目与导演愿景匹配。“这其实是很难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流失。”
相反,“倒金字塔”型是每个人对项目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贡献,逐一汇总到组长、总监,最后由导演进行统一,变成浑然一体的项目。
电影《姜子牙》剧照。
许多工作人员在项目操作中投入的 情感 ,时常让程腾动容。他发现,“有很多年轻人真的爱中国动画电影,并愿意为之付出”。他对一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剪辑师印象深刻。
程腾记得:“他(剪辑师)有时候入魔一般去想这个项目,尽一切努力给《姜子牙》加分,骑车来公司的路上都在听电影的音乐,边骑边哭。他每天剪辑剪到流鼻血,劝也劝不动。”
这位剪辑师告诉程腾:“哥,你就让我干吧,不干我回去也睡不着觉,成宿成宿想。”
电影《姜子牙》海报。
他希望观众看过电影后发现,《姜子牙》与《哪咤》在表现手法上特别不一样。在他看来,我们需要更多充满作者性、艺术性、本土化的项目,培养观众的审美习惯。
程腾说,目前,国内动画影视产业也在输出大体量文化项目,这是利好趋势。“但我们不一定要往好莱坞方向走。只有当大体量和艺术性(的项目)都有很好的渠道或受众群体,中国的动画产业才会变得更好。”
作者 | 蒋苡芯
原标题——导演程腾:比起哪咤,姜子牙更像一个普通人
首发于《新周刊》571期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