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演完了叫什么谢幕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演完了叫什么谢幕

发布时间: 2023-01-26 15:51:03

❶ 电影结束后谢幕的英文是什么

应该是The end

❷ 《终结者》谢幕,35年的不朽华章更是绝美的艺术经典,你怎么看

期待已久的经典科幻电影IP终结者系列告一段落!这部电影不仅由着名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制作,还由强大的导演蒂姆·米勒(代表作《死水》(Deadpool))执导。硬汉阿诺德·施瓦辛格将与原“莎拉·寇娜”琳达·汉密尔顿携手重金回归!除了拥有黄金阵容,剧情是《终结者2:审判日》的直接延续。

从故事情节来看,《终结者2》和《终结者1》一模一样,主线依然是避开终结者的追击。不同的是,救助者从未来的人类战士变成了忠于人类的终结者T-800,被猎杀的目标从母亲变成了儿子。

叙事上,续集和上一部差不多。影片前半部分,T-1000、T-800、约翰和莎拉四个角色线平行展开,刻意隐藏一些信息,以悬念推动这一部分的发展。然后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冲突将四条剧情线融合,同时将影片的主旋律从悬疑转向直接暴力冲突。

结构也是第一部分描述的四幕结构,结尾设置双假结尾也是一样。如果是这样的话,如上所述,那么这部片子应该无非是旧瓶装新酒。

然而这部在美国票房收入2亿美元,获得4项奥斯卡奖的电影,至今被影迷视为经典。

作为时间间隔7年的续集,首要任务是唤起观众对看电影的美好回忆,将之前作品的好口碑和记忆移植到续集中。那么,“重复”就不可避免了。

影片重复了之前作品的故事、叙事结构、演员和明星,甚至很多细节和台词。想象一下,多年以后,当观众再次看到暗示个人记忆和熟悉感的画面时,留在心里的美好感觉又会重现。

而当有了这样一个连贯的情感基础,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先成功了一半。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时候电影其实是卖给它的观众的,因为有些观众就是想再看一遍“一样”的电影。其实新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带来的撕裂感是不一样的。

但作为一部全新的续集,需要让观众熟悉起来,充满新意,其中必然有一些“变奏”。

终结者2比前一部长了将近50分钟,但结构还是四幕。这使得每个场景高潮之间的间隔增加,高潮之前的铺垫期变长。这样,节奏的放缓和高潮之间的间隙,让卡梅隆在主情节之外增加了更多的情节空间,有了更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终结者2》中,终结者的角色增加到两个。一个是T-1000,完全是《终结者1》中机器杀手的翻版,残忍,残忍,肆无忌惮。只是这T-1000更高级,形象更恐怖。可随意改变的液态金属设计,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冲击和奇观享受。

另一个终结者,施瓦辛格饰演的T-800,被盗贼赋予了一些人性。它在与小约翰的接触中逐渐开始了解人类,与小约翰建立感情,甚至扮演父亲母亲的角色。不时闪现人性中的善与美,使其显得温暖可靠,有着极大的亲和力。

终结者形象的改变也导致了电影氛围基调的改变。与第一集从头到尾的冷清阴郁不同,比如约翰教T-800微笑找车钥匙,以及后来被粉丝广泛阅读的台词“Hasta la vista,宝贝”,让影片变得有趣、轻松、略带温馨。

这也说明卡梅隆作为导演和编剧,在人物塑造、大众文化创造、商业电影把握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第一集莎拉形象的变化不仅完成了前一个故事的衔接,也使电影从她的角度引发了许多思考,升华了主题。

比如莎拉梦中不断闪现的末日景象,不禁让人反思:人类能否避免自身的愚蠢和贪婪所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是福是祸?当她武装到牙齿,变成“终结者”去刺杀开发天网的程序员,却不忍心去做的时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是否有权用所谓正义的借口来决定他人生死的思考。这些主题在以前的作品中显然是没有的。

当然,以艺术电影的标准来看,这样的思考显然还不够深刻,但对于一部强调视听效果的科幻动作片来说,这样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塑造恰到好处。

小约翰,一个帅气叛逆的少年,在情感层面上也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他与T-800的复杂友谊,他与莎拉母子的团结,他与即将自毁的T-800的最后告别,让这部科幻动作片在炽热的刺激之外,更显温暖与温柔。

正是这些支线剧情产生的“变异”,让《终结者2》跳出了之前的作品,成为了一部优秀的续集。

其实这种“重复变异”的续作策略是卡梅隆的特长,这也体现在他的另一部电影《异形2》中。

《异形》以渲染幽闭恐怖感着称,表现了一种面对浩瀚宇宙的无奈,整部影片充满了一种空灵而恐怖的气氛。

卡梅隆的电影续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复原电影的风格,而是将人类和外星人的战场从一艘宇宙飞船转移到了一个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部动作片的风格扩展了太空战斗的奇观,重新诠释了发生在太空中的恐怖故事。

整部电影洋溢着英雄气概。这种风格的转变让《异形2》超越了之前的票房。

《终结者》系列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在视觉表现和动作场景设计上也值得称道。在视觉表现方面,《终结者1》最成功的便利就是塑造了《终结者》残酷恐怖的屏幕形象。

施瓦辛格饰演的终结者,散发出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惧。他开车进警局前的那句:“我会回来的”是点睛之笔,成为整部电影中最经典的台词(这句台词在《终结者2》中再次出现)。

在《终结者2》中,T-1000取代了上一部电影中施瓦辛格扮演的终结者形象。在数字技术的包装下,T-1000的不确定形象让观众恐慌。

在动作场面的处理上,《终结者I》中的三个追车场面各有特点:第一段是警车追车,伴随着枪战,结局是一面撞墙;第二段摩托车追皮卡,雷管与冲锋枪交火,以双方侧翻结束;第三段是油轮追人,结尾是油轮爆炸。三场追车场面逐渐升温,最后气氛被一场大胆的油罐车爆炸推向高潮。

这种大场面、大勇气、大冲击力的硬核动作风格,在导演卡梅隆之后的电影中得以保持和进一步加强。

《决赛1I》中的动作场景是之前作品的升级和增强版。除了畸形金属人的惊艳“表演”之外,《终结者2》还安排了各种刺激的场景,比如小摩托、大摩托、重型卡车之间的追逐枪战,直升机与警车的立体对抗,大规模的枪战和爆炸。

同时这些场景合理搭配穿插,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求,又成功避免了堆砌和重复。

由此可见,《终结者》系列的成功无疑有很多原因。均衡的结构,深刻的主题,生动的人物,惊心动魄的场景,精准的节奏控制,华丽的特效,都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可见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一部成功的电影系列,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肤浅。这也是《终结者》系列作为商业片能成为经典的原因

最近上映的《终结者:黑暗命运》(终结者6),作为这部历时35年的经典之作的最后一章,作为施瓦辛格的T-800和莎拉·寇娜的《终结者》的最后一次聚会,再次在卡梅隆的监督下再现了《终结者1/2》的故事技巧和变异艺术。

我在这里唯一能展示的是,它仍然是一个四幕的叙事结构,它仍然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它仍然是紧张和激动人心的。《终结者》中完美体现的所有元素都会一一呈现给观众。

但是,这次离别之后,T-800就不回来了。。。

(本文仅纪念终结者35周年,向詹姆斯·卡梅隆致敬)

❸ 电影演完落下的幕布叫什么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