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产电影保护月对国产电影是福还是祸
国产电影保护月对国产电影当然是福,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我们若不对国产电影加以保护,谁来保护。
在国产电影保护月期间,国产电影更易受国人关注,是提升自身口碑的绝佳机会。
保护月上映的电影被大众发现并宣传,这不仅增强了观众对国产电影信心,更在国人心里埋下了关注、支持国产电影的种子。
在非国产电影保护月的时间里,国民能够改变对国产电影的固有观念,这就会增加国产电影与海外分账大片在票房竞争中的优势。
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国家电影局从扶植国产电影的角度考虑,2004年口头下达的希望全国各院线支持国产影片的通知。
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间,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
这段时间则被媒体和业界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是为完成国片每年所占票房比的份额,促进国产电影发展。
‘贰’ 电影保护月的弊端有哪些又是为什么呢
最大的弊端就是维持的时间太短!
别的国家都是全年保护,压根都不给中国电影大规模排片,中国弄个保护月就被一帮自以为是的人整天喷。
一帮文艺青年被别人带节奏洗脑了还觉得自己见识不凡。一说到烂片就侃侃而谈的批起国产电影保护月,外国烂片来中国捞钱的时候花式捧臭脚。
‘叁’ 国产电影保护月我们是否应该坦然接受
国产保护月是指对我国内部针对扶持国产电影,进行一个每年六月十号到七月十号期间,不在引进外国电影大片在我国上映。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电影票房就不如引进外国电影高,这样对我国电影票房很有影响。
因为拍摄风格不同,文化不同,我们拍摄条件也不同,所以不应该用我们国产电影和外国电影去比较,都是在创作,都是一些人付出心血,没有什么可去比较。
所以这个国产电影保护月,是一件可以一直做下去计划,这样可以扶持我国那些拥有梦想导演,多一些经验,就可以拍出更多好作品,也可以让国产电影票房更上一层楼。
‘肆’ 如何看待国产电影的电影保护月
看待国产电影的电影保护月如下:
首先“国产电影保护月”是利用行政权力来为本土的电影企业谋取优势的行为,它在一段时间内屏蔽进口大片的引进和上映,为国产片树起了一顶保护伞。其次“国产片保护月”只是一个缓冲期,提升自身产品的品质才是最重要的。
简介:
电影这个词有多重意思,现在多用于形容呈现在荧幕之上的根据人的视觉具有瞬间保留印象的原理,用摄影机将人物或其他被摄体的活动影像拍摄成连续性的画面,通过放映机在银幕上再现出来。例如:《盗梦空间》、《催眠》等即叫“电影”。
‘伍’ 国产电影保护月对国产电影是福还是祸
是福也是祸。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国产保护月”就悄然消失。北京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加入WTO时,对于电影保护期限的约定将于2017年到期,国家原本对国产电影的一些保护手段,提前尝试取消。准确来说,去年是国产电影第一次在暑期档与进口电影正面交锋。”
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国内票房总收入为6.97亿元,与去年同期8.46亿元相比,下滑17.6%。具体来看,5月28日至5月30日票房收入分别为2.52亿元、2.45亿元、2亿元。
其中,票房收入前三名的电影均为进口片,分别是《加勒比海盗5》《摔跤吧!爸爸》《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上述三部电影在此期间的票房收入分别为4.45亿元、1.32亿元、0.31亿元。也就是说,这三部进口片累计票房收入6.08亿元,占总收入87.23%。
排片差距巨大
“国产保护月”悄然取消后,进口大片来势汹汹,在这样的环境下,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5月26日,大盛国际传媒总裁安晓芬在微博写下公开信,恳求院线经理给予国产电影更多的排片和机会。
安晓芬在影视圈里颇有名气,她曾参与过《叶问1-2》《小时代1-2》《飞越疯人院》等片的制片出品发行工作,被业内誉为“内地第一女制片人”。很难相信,这样一个资深电影制片人,采用公开请求院线排片的方式,来为她的电影争取一丝机会。
‘陆’ 国产电影保护月的保护意义
保护月存在的初衷,无外乎完成国片每年所占票房比的份额。但除了《建党伟业》这样带有任务性的影片,以及《画皮2》这种制作规模就很庞大的国产大片受益外,其它中小成本影片从中并不能分到太多的羹——除了《建党伟业》,包括《钱学森》、《飞天》、《杨善洲》在内的“献礼片”票房依旧惨淡;跟《画皮2》同期上映的《搜索》,票房也没能出现井喷 。
从这个角度来看,保护月实施过程中,对华语电影本身的提携和帮带作用并不大。大片愈强、小片愈弱的态势,依旧无法得到根治。
相比之下,注重提高自身品质,才是抵抗好莱坞的治本之道。从《人在囧途之泰囧》开始,2012年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几部亮眼的华语片,都是在与好莱坞直接对抗中拿到傲人成绩。
《泰囧》的对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西游·降魔篇》则面临《007大破天幕杀机》、《霍比特人》和《侠探杰克》的围追堵截;《北京遇上西雅图》连破《虎胆龙威5》和《生化危机5:惩罚》;《致青春》则终结了《特种部队2》。
纵观近半年在票房上有所建树的华语片,都是中小成本却都质素不错,它们PK的好莱坞对手不乏大牌,却不仅能全身而退还赚得盆满钵满。如此看来,保护月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绝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