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院放口红机利润怎么分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院放口红机利润怎么分

发布时间: 2022-12-25 00:25:15

❶ 口红机还是套路机

全北京有多台口红机?

没有人调查过这个事情,但这个城市的年轻女孩们都知道这种网红机器的存在,或许也都在这台机器上面投入过钱。在最近半年,口红机像野草一样疯狂在北京的大小商场里“生长繁衍”。或许可以说,在北京只要有卖口红的地方,就会有口红机的存在。

口红机本质上是一台付费有奖的 游戏 机,里面有不同品牌的口红供玩家挑选。选中的口红就是 游戏 胜利的奖励,而想要赢得口红,你必须在机器上通关三轮 游戏 ,这个 游戏 是微信小 游戏 “飞刀达人”的变种, 游戏 理念都是相同的,尽可能多的用刀子(口红)插在木桩(西瓜)上,是一个考验手速和反应力的 游戏 。

口红机最早走红于北京一家本宫娃娃店,前来体验的人中以情侣和年轻女性群体偏多,有时甚至需要排队体验。据说这家店的口红机单次消费价格30元,一天一台口红机的营收在2万到3万。从目前大多数的口红机,单台一天的营收在1000到3000之间,有经营状况不好的,一天才几百元,也有经营状况不错的,一天有六七千的营收。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口红机,玩一次的价格都是10元标准。尽管比一开始的价格低了不少,但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比于两元钱一次的抓娃娃机,口红机用一次的机会就等于娃娃机五次的机会,而且口红机的通关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在深入接触口红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游戏 虽然有免费的试玩环节,让玩家对于 游戏 有一个大致的体验和了解,但是试玩环节的 游戏 体验和真正付费进入 游戏 后的体验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试玩版的 游戏 流畅度更高,触控屏幕得到的反应也更及时,趋近于微信同款 游戏 的操作体验。但是在付费后的 游戏 明显增加了卡顿感。有时点击屏幕,却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这种现象在第二关已经非常明显,甚至有的机器会自动更改玩家的 游戏 结果,明明口红插在了西瓜上,最后却显示挑战失败。让玩家很难相信口红机上面的 游戏 是本着公平竞赛的原则去吸引消费者的。

事实也证明口红机确实只是一台披着 游戏 外衣的获利工具。在网络、淘宝等互联网平台搜索“口红机”,可以搜索到上千条相关条目。其中大部分都打出了“网红抖音口红机”的招牌来吸引眼球,但是千篇一律的描述让人也看不到任何新意。

打开其中的一家,最先显示的并非寻找的口红机,而是抓娃娃机。口红机可以在“颜色分类”里面寻找到,但是只有一个产品,看来口红机的地位还是没有抓娃娃机的高。在抓娃娃机的页面,店家为了吸引顾客眼球,很坦诚的把娃娃机上可以设置参数的功能全部展示了出来。也就是说除了自身的技术和运气外,最主要的点还是在于卖家对于娃娃机的设置,如果夹子很松,那多好的技术也不可能做到百发百中。

店家也很坦然的承认口红机这个平台确实是存在套路的。在出厂时,所有口红机出口红的概率已被厂家设定好。不过,客户可以通过管理账户,更改出口红的概率,甚至将自己认为价值比较大的几个格子给锁死,来避免高价值物品的流失,获取更多的利润。

口红机与娃娃机在设置上是近似的。卖家可以远程自主管理机器的常规设置,如果没有满足你设置的出奖条件,即便口红能插到旋转的水果上,也可以使机器出现一点小的偏差,让你插不上。这些都是卖家亲口呈现的原话。

所以按照行业内正常范围内的操作,单台口红机的盈利能力是惊人的。

如果每天有90人次试玩一次口红机,那单日净收入就会达到450元。一个月就可以收回口红机的本金,一个月的盈利可以大概达到1w+。

而且不止是机器上做文章,口红的货源也有很大的问题。按照卖家的说法,口红机中的口红全部采购于国外免税店,质量和真伪完全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其中的价格却要比市场价来的便宜,卖家说这是他们的渠道,不方便透露更多。但是如何鉴别真伪呢?首先口红店专柜是拒绝提供这项服务的,其次按照卖家的说法,他们所谓的口红代理商并不是任何口红品牌指定的代理商,也就是说你在口红机上赢得的口红其实是一个既没有小票认证,品质又无法得到保证的准“水货产品”。

在一些美妆论坛上,经常会有人去询问口红机上赢到的口红是不是正品的问题。得到的答复一般喜忧参半,但大部分网友的意见都会是“珍爱生命,远离口红机”。花上百元钱赢得口红自己却担心真假问题,这从本质上说明这个 游戏 存在很大问题。但是为什么在意识到这些问题之后,口红机的数量却没有减少反而出现的越来越多呢?

首先,在话题效应上,口红机目前是市面上最火的即时 游戏 设备。虽然关于口红机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人们纷纷抱怨这个机器“浪费钱”“套路太深”,但是体验过这些的人还是占少数。也就是说口红机还没有进入衰退的阶段,相反这个时候是最吸引消费者的阶段。没有尝试过的人会尝试性的挑战一到两次,当然有些“赌瘾”大的会玩上好几次。虽然成功率低,但是一旦成功,消费者的传播效应也会在社交媒体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来,变相的起到了宣传的效果。女性群体和情侣自然会有意去试上一试,碰碰运气。

其次,目前口红机的投放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主城区的中心商场内,包括商场走廊,电影院和 游戏 厅。但是在这些地方的口红机接近饱和后,新一轮的投放,会瞄准一些城市的郊区商场或者大型超市里面,甚至布局在三四线城市,这些地区是要比一线城市具有更大的市场潜在用户。

新鲜感和挑战性是口红机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这恰恰迎合了现代人当下“赌博”的心里状态。有一颗想赌的心却没有渠道发挥怎么办?口红机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10元钱一局 游戏 ,通关就能赢三百多元的口红,还能顺便讨女孩子的开心,这种事儿就是傻子都知道值得。但是说好的“试一次”,会在失败后变成心有不甘和“我还可以”的愤怒,本着再来一次的心态,却不知在三五次尝试后,发现 游戏 根本不是这么简单,可自己却已经投入了两张电影票钱。理智的人一般1-2局便会收手,不论中奖与否。但性格极端的人不知道还会试几次才肯承认这种套路其实与自己无缘。所以这整件事用一个歇后语就可以概括完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口红机展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人们似乎更愿意以这种方式进行获取商品的渠道。但是这种以小搏大的心态也造成了钱财的无谓流失,被无良商家套路却又投诉无门的事儿,以后还是看看就好,别太认真。

❷ 电影是怎么赚钱的啊,利润是怎么分配的啊

电影是通过购买电影版权来盈利的,具体就是通过购买一部电影的版权,成为这部电影的投资人,等后期电影上映了再根据票房来计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后再加上其它网络版权收益如(爱奇艺、腾讯等)电视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版权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额给你进行分红。

以下就是国内电影版权投资的票房分红细则:

❸ 口红机利润大吗要怎么找口红供应商呀

乡镇不好卖吧😄怎么也要去城市里啊
品牌口红进货渠道——电商

有些商家抱着做国产商品的心态,便从电商B2B平台找品牌口红货源,殊不知在这里,95%的卖的都是假货,高仿产品。细心一点的可以看到,在某知名B2B平台上,他们上架的口红都是只有图片的,没有关于产品的名称的,哪怕是英文名称都没有。仔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❹ 口红机真的这么暴利吗

口红机的原理很简单,与自动售货机有些相似,分为不同的格子,每个格子里都放着口红,而这些口红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网红”,基本都是市面上较受女性消费者青睐的品牌。比迪奥、雅诗兰黛等等。有的还是大热色号,价格都在几百元不等,这对于年轻女性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

而口红机的操作很简单,挑战游戏类似于见缝插针,在规定时间内将口红插入圆盘边上即可。游戏有3个关卡,节奏也会越来越快,对反应和协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通关后口红机对应格子的门会自动弹开,玩家可获取格子内的口红。
经济学中有个名词叫“口红效应”对女性而言,即便经济不景气,手中钱少了,保养品可以少买,粉饼也要省着点用,但口红绝对不能少,无论何时,只要一只口红就可以容光焕发,呈现迷人的风采。

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

电影票房大约是实际投资额的三倍左右。才能回本!

电影票房,分成如下:电影发展基金5%,营业税3.3%;院线50-60%;其余为制作商和发行商。

1、假如一部电影,2亿投资,有10亿票房,分成如下:
电影发展基金0.5亿
营业税0.33亿
院线5-6亿(主要看片子跟电影院怎么分成的);
制作商和发行商分剩余的3.17—4.17亿(这些钱还要除去的宣传费和制作成本,如果电影制作宣传2亿,那么制作发行公司的利润就是1-2亿)

2、另外当制作发行方可以在后期受益再赚一笔,例如在电视频道放映、网络直播以及制作光盘等。

3、有几个关键点

A投资和实际投资。很多电影号称几亿投资,都是噱头,要是真的投资那么多,真的就亏死了

B新人与老人。对于电影新人来说,可能需要3倍于老导演的投资。

C院线。对于万达这样的既做拍片,又有院线的公司来说,可以上下通吃,给自己的电影多放映场次,以获取利益。

❻ 电影是怎么赚钱的啊,利润是怎么分配的啊

一个有力的证明是,欧洲电影业也曾在“二战”空前繁荣,与美国持平,年观众量都达到40亿人次,而当1960年,美国减少至12亿,欧洲还保持着30亿。但后来的与现在的欧洲电影业与美国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尤其在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大片出产方面。要了解个中原因,需要分析一部电影的出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即制作、融资与发行。 确定剧本与演职员,制定拍摄计划。如果只是一部自娱自乐的片子,当然只需要自己喜欢,但要让这部电影符合受众口味,叫座卖座,就需要制片人有相当的经验和市场判断力,还要选定有票房号召力演员或导演,签订合同,然后,拿着这份完备的包括合同的计划去找钱——这些说起来容易,但是,如果不是一个有实力的制片人,那就需要有一副能起死回生的口才,才可能说服一个名导或大牌明星加入。 找钱的途径,在市场化了的电影产业中有很多种。由于电影实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因此很少有投资人会单独投资——除非是国家投资——以便分担风险,这是从好莱坞到中国国内已经通行的做法。但是,欧洲的做法是,政府会补贴很大一部分资金,补贴最高的比例甚至达到70%-80%,这导致了一部电影的放映收入仅能支付一个很小比例的制作费用,比如在实行国家补贴后的法国,这个比例是30%。这种电影保护政策并不利于电影产业的发展,或者可以大胆地说,任何过分的保护都会带来产业的裹足不前,并无法自己维持生计;同样的例子还有台湾的电影业,也因补贴政策持续下坡,最终萧条,这恐怕不是一个《海角七号》可以挽回的。 要想出产一部能赚钱的电影,必须要靠商业化运作。中国内地的电影产业正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运作方式也越来越商业化,从融资方式就可见一斑。近年来,国家明显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以资助、投资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成都传媒集团在2007年就参与投资了《赤壁》,这种传媒集团合作投资拍片的案例越来越多。 除了出资人,还有银行贷款,甚至以植入式广告拉到赞助也成为一部电影制作的资金来源,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商业大片的商业化比起好莱坞有过之无不及。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冯小刚式的商业大片有很强烈的文化地域特性,不需要太多考虑这个地域以外的观众口味,而好莱坞商业大片则需要弱化这种东西,造出一个更全球化的口味,这样的植入式广告显然不符合好莱坞的大片们。而还有一种靠预售融资的办法,除了功夫片,大部分国内的电影都还不大适合采用这种方式。 发行则是接下来最重要的环节,貌似简单,找到一个发行商,然后联系院线,谈好分成,在中影和上影那里就更简单,因为有自己的院线,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如果没有这种便利,发行商是不会帮你的电影付宣传的费用的,在现在电影宣传费用节节攀升的情形下,这块费用不得不大大计算在内。《十面埋伏》上映前,张伟平花2000多万在北京工体举办了一个盛大的首映式,此片尽管口碑极差,但票房一路飙升,直至2.5亿,可见宣传之功。从广义的成本概念来说,一部商业大片的成本预算中,至少有20%是宣传费用。甚至有说法,即使在制作上省钱,也不能让宣传寒碜。 所以,貌似票房大热的影片,实际未必赚钱。中国电影业分配票房利润的比例基本上是50%给影院,40%给制片方,10%给发行公司,而制作方面要再减去制作费用、宣传费用、片酬人工,可能一部过亿票房的电影也是赔钱的。 但是,一部电影的收入不仅仅只有票房一个来源,“每当出现一个影院的竞争对手,电影的收益便多了一个渠道。讽刺的是,这些渠道的诞生都伴随着电影业的恐慌。”(周黎明《好莱坞启示录》)所以,当电视与录像带、VCD、DVD出现后,电影又有了新的生财途径:电视播映权与Video版权售卖的收入。这些渠道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抢电影的饭碗,但又为电影新辟了财路。自从互联网兴盛起来,网上观影也成为一个新的看电影方式,也说不定又会是电影的新财路,当然,需要规范。

❼ 电影的票房收入如何分成

分成方法如下:

首先,所有影片的票房总额(简称总票房),要向国家缴纳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其次要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由影院从总票房中直接扣划并缴纳。

以上两项,合计5% + 3.3% = 8.3%,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1 - 8.3% = 91.7%即为“可分账票房”,又名“净票房”。可得:净票房=(1 - 8.3%)x 总票房。

然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的国有独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影数字电影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中影数字)会征缴净票房的1% ~ 3%作为发行代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由院线支付给“中影数字”。但该分账阶段只存在于大片,小片没有。

最后在剩下的票房中,即净票房扣除“中数代理费”后的票房(以下由Δ表示),电影院分享50%,院线分享7%,制片方和发行方合计分享43%。

如果电影院与院线是同一家公司,比如“万达”、“金逸”,那么它将独享这57%(即50% + 7%)。如果制片方与发行方是同一家公司,那么它将独享这43%。

一般来说,发行方会与制片方约定,收取上述Δ的5%~15%作为其发行代理费用。那么只剩下43% - 15% = 28%归属制片方,即Δ的28%才是制片方的。

如果某些影片在某个档期处于竞争劣势,为了增加影片排映场次,制片方和/或发行方会承诺给影院和/或院线返百分点,一般占Δ的3~5个点。也就是说,制片方和/或发行方承诺把自己应得的43% x Δ 中的3~5个百分点返给影院和/或院线,使其原来占Δ的57%的份额提高到60%~ 63%。

制片方,简称“片方”,有时本身就是投资方,大多数情况下不只一家,因为很多电影的投资较大,制片方一家无力投资,于是会邀请多家公司联合投资。多家投资方如何分享票房,这取决于各投资方在总投资额中的地位、主次、份额,业界称之为“主投方”与“跟投方”。

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参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发行方要面对的制片方。但不论如何,只有真正出资、投了钱才能算投资方,没有以货币形式出资的公司都不是投资方。

一部电影除了票房收入还有哪些渠道能够获得收益呢?

1、电视版权:即电视放映权。比如央视或一些省级卫视会购买某些电影(主要是大片)的电视播映权。

2、网络版权:如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薯仔、乐视网等为主要买家。

3、海外销售:面向中国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的院线、电视销售版权。

4、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政府补贴:主要是各级政府的各类专项补贴。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国巨幕两种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

上述这些非票房收入,有时也比较可观,主要都归制片方。因此近年来制片方都在不断加大并积极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润最大化。

❽ 投资一个象样的电影院需要多少钱成本和利润如何

设备(如放映机、音响等)的话前期投入差不多在八万以上。
场地租金(小型400到800平方,一般要选择在闹区)一月的话差不多在两以上。一年就是24W,一般都要付半年的租金也就是12W
人员工资:月800到1000,一般你要请三到四个人,也就是48000,这个可以先不算。
还有一些打关系,找资源等,也要花个四五万。
工商管理,税务登记、卫生费等,年估计在三十到四十万。
也就是说你开小型的影院,前期硬件投入要在25W
然后:你一天24小时全天放映:每场放映时间2。5个小时。也就是说,一天可以放映八场。小型放映厅里有200个座位。
如果你每张票收费在五块钱,而且每场至少有百份之五十以上的人观看的话,你每天的可收4000RMB。一个月就是120000RMB,一年就是144W。
当然,你不要被这数字给迷惑了,以为很高。我们再算一比帐:你每天绝对会有大小场之分吧,而且不可能每场都有那么多人,更不可能每个月里的每一天都是那样子。另外你还要交税,交管理费,等等四十万,扣除人员工资5W,硬件维护:5W,扣除其他额外开支:10W,扣除你的前期投入:25W,乐观的话,你一年的支出也就85W。
当然,着85W的前提也就是你一年都需要这样子。那么,你可以赚40-50W。
但是,做生意不可能这么顺利,实际一点的话,你能够搞个20W。

但是如果你那边是小地方的话,票价不可能太高,要是订一张3块钱的话,那你就惨了,一年下来还有可能要赔!

我这样子算比较乱。讲讲我自己02年在广州开影院时候的数字吧。

第一年,我投了三十万,每张票五块钱,第一年,我赚了十几万,
第二年,我继续投了十万,每张票三块钱,第二年,我赚了八万。
第三年,生意不好做,我一分钱都没投,一张票还是三块,结果我只赚了五万。
第四年,关门。竞争对手太多了。

❾ 开电影院怎么盈利

票房收入和卖品收入是影院的主要资金来源。

卖品的收入也是电影院收入的重要组成。如今随着电影票价的不断下调,其实电影票房的收入金额虽然大,但是毛利率并不是很高,特别各种团体票,包场,团购以及学生票等等,占据票房收入的大部分,直接到电影院买票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各大影院对于卖品生意都非常的重视。

除了食品和饮料的销售,如今电影周边产品的开发,也在逐渐的成熟。像很多在日本流行的动画片往往都有剧场版,在电影院可以再圈钱一次,不仅收获了票房,对于卖品的销售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各种手办以及玩具的销售,这些都是电影院收入的一部分。

开电影院需要具备的条件:

1.自身条件:影院加盟需要拥有自己的场地,场地适宜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方,这样才是有利于人们去观影。

2.虽然说加盟是免费的,但是装修设计,影院设备等都需要钱才是能完成,所以需要拥有一笔钱,方能顺利开影院。

3.法规条件:虽然说是加盟,但是也需要到当地的工商部门注册,做相关资料进行备案。

❿ 关于电影院会计核算的一些问题

涉及:
1、营业税及其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看当地怎样规定);
2、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税目,如果投资者个人有分红还要代扣代缴利息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
3、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例如签订的合同、账本等),有车船的话还有车船使用税;
差不多了,其他有这些之外的再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