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科学电影有哪些知识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科学电影有哪些知识

发布时间: 2022-10-29 15:35:11

① 什么是科普电影

表面上看来,“科幻”与“科普”好像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实不然,“科幻”一词,顾名思义就是科学幻想电影;而“科普”则是指那类侧重于向观众提供一些科学上的常识,以及以普及科学来作为目的的电影。

科幻电影,一般都是在科学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与科学相关的幻想电影。绝大部份的科幻电影,都侧重对未来以及科学发展及预测,从而从中展开一系列合理的想象,并使之成为以科学为依据或者借托的电影,相对而言,比较重视于对电影情节的描绘,而忽略了许多的真实性,对想象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国外的科幻电影,比如《复仇者联盟》《神奇女侠》《超人》等等,虽然都是不错的科幻电影,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更愿意把这一类规到奇幻电影一类!虽然也是想象力的产物,然而这些电影的想象力,其实是在架空现实世界这个平台上,进行创作的,并且其中的许多情节与科学并不搭边,并非是以科学来做为想象平台的,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类电影,并非是科幻电影。

而另外一类电影比如《星际穿越》,现在正火热的《流浪地球》等等,这一类的电影完全是在科学已经证实的理论上,或者正在验证的基础上再加上导演编剧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行再创作,这一类的电影我认为才能称为科幻电影!

至于“科普”这个词,大多数的科普电影,都是为了向观众提供一些科学常识而拍摄的,即使是有用上想象力进行创作,也只是为了向人们解释科学常识,或者是为了让观众方便于理解而进行的想象创作,但是无论是怎么样子的想象力发挥,都是不可以为了想象力创作而随意对科学常识的真实性进行改动的。“科普”一词所蕴含的原意,其实就是为了要普及科学知识,电影只是为了解说科学而服务的!一切拍摄表演等只能基于真实,绝不能想象杜撰,否则就把大家带偏了!😅😅😅

② 《冰河世纪5》里有哪些科学知识和物理知识

冰河世纪五是一部特别好看的动画电影,也是冰河世纪这一系列电影中的第5部,他是很难得的,从第1部到最后一部都依然保持着高制作水准的动画系列电影,其中还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我们现在就来一起看一看。

因为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那么二氧化硅是没有吸铁的功能的,也就是说水晶是没有磁性的物体,它并不具备改变磁场的功能。但是水晶确实有储存能量的功能,因为光进入水晶之后,从6个棱面不停的反射,只有一部分光能够从水晶体中透出来,另外一部分就会储存在水晶中。

③ 电影微观世界中蕴含的科学知识

《微观世界》是由克劳德·纽利迪萨尼、 玛丽·佩莱诺联合执导的纪实片。该片利用特殊的微观摄影机,捕捉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该片蕴含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界的万物共生,物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规律。

④ 《星际穿越》涉及哪些科学知识

一、黑洞:黑洞一种不会向外界发射或反射任何光线的物质,一切物体接近黑洞都会被吞噬包括光,因此人们无法看见它。

二、虫洞:虫洞是在1930年由爱因斯坦和纳森·罗森假设提出的,认为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白洞与黑洞),认为透过虫洞可以做瞬时的空间转移或者做时间旅行。


四、超立方体:影片里主角在脱离飞船之后,并没有掉进黑洞,而是进入了一个把时间量化的盒子里,也就是五维空间,于是主角便通过这个盒子向三维空间自己的女儿传送数据,最后解开了方程,带领大家在土星建造了殖民空间站。

这个盒子是超级文明的创造,并且这个文明把时间作为一个维度嵌入了立方体中。这个超立方体的一个“面”在三维空间中,我们现实生活所处的时空却是 四维空间,我们只能感知三维空间和线性的时间维度。五维时空则是 四维空间加上非线性的时间维度,而那个时间维度又可以轻松让库珀通过引力影响过去,最后通过引力操纵手表的指针,传递给女儿世界内部关于量子引力的关键信息,最终使得人类得以操纵引力离开地球。

⑤ 科普电影有哪些

1、太阳危机

故事发生在遥远的2057年,太阳的逐渐衰竭让人类即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如果失去了日照,大地将会陷入黑暗和冰封之中,永无再见天日之时。为了拯救地球,一支八人行动小组组成了。

背负着全人类的使命,八人驾驶着宇宙飞船“伊卡鲁斯二号”飞向了太阳。随着目的地的临近,问题不断的出现着,他们不仅和地球失去了联系,还收到了来自“伊卡鲁斯一号”,也就是他们的前任所发来的求救信号。危险和不安的气息不断的在八个行业精英之间弥漫和扩散着,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吗?又是否能够平安返回地球呢?

这部电影专门请航空专家考究过,没有外星怪兽,没有星际大战,丹尼·鲍尔成功地把好莱坞大制作打造成一部风格明显的个人电影。故事叙述完美。倾斜的镜头,迷离的色彩,突如其来的失焦,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觉享受,已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值得一看。

2、人工智能

21世纪中期,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地球上很多城市被淹没。此时,人类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人工智能机器人就是人类发明出来用以应对恶劣自然环境的科技手段之一,而且,机器人制造技术已经高度发达,先进的机器人不但拥有可以乱真的人类外表,还能感知自身的存在。

莫妮卡的儿子马丁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为了缓解伤痛的心情,她领养了机器人小孩大卫,大卫的生存使命就是爱她。马丁苏醒,恢复健康,回到了家里,一系列的事情使大卫“失宠”,最后被莫妮卡抛弃。

在躲过机器屠宰场的残酷追杀后,大卫在机器人乔的帮助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渴望变成真正的小孩,重新回到莫妮卡妈妈的身边。谁也不知道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心愿,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人,等待他们的只是凶吉难料的旅程……

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具有哲学命题也是对当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电影,那就是人工智能大卫这一路的旅途,对莫妮卡的感情是真的源自自我的情感,还是来自于程序的设定。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可以拥有自主的思想和选择,以及对感情的矛盾性。

3、机械姬

效力于某知名搜索引擎公司的程序员加利·史密斯幸运地抽中老板纳森所开出的大奖,他将受邀前往位于深山的别墅中和老板共度假期。在与世隔绝的别墅中,纳森亲切地接待了这位员工。 事实上他邀请加利到来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协助他完成其所开发的智能机器人的测试。天才一般的纳森研制了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智能机器人伊娃,为了确认她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希望加利能为伊娃进行着名的“图灵测试”。似乎从第一眼开始,加利便为这台有着宛如人类般姣好容颜的机器人所吸引。

在随后的交流中,他所面对的似乎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更像是一个被无辜囚禁起来的可怜少女……

完美的人工智能,在日本少年科学漫画家浦泽直树的《冥王》中也有所讨论,完美的人工智能,就像图灵当年说的那样,他们会失误,因为他们不够完美,才是真正完美的人工智能。在漫画《冥王》中,真正的人工智能觉醒,例如阿童木醒来后,写下的是毁灭人类的原子武器公式。也许经过人工智能的计算,得出的结论都是杀死人类,才是对自己和对地球最好的选择。而在这里,Ava对生存的判断,就是抹杀人类,抹杀所有控制她,测试她的人类。

人工智能的终极,究竟是共存还是毁灭亦或新生呢?人工智能究竟是会成为人类还是一种新的智慧生命体呢?

4、她

《她》是讲述在不远的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主人公西奥多是一位信件撰写人,心思细腻而深邃,能写出最感人肺腑的信件。他刚结束与妻子凯瑟琳的婚姻,还没走出心碎的阴影。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OS1,它的化身萨曼莎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西奥多与萨曼莎很快发现他们如此的投缘,而且存在双向的需求与欲望,人机友谊最终发展成为一段不被世俗理解的奇异爱情......

现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求已经成为了某种廉价的精神发泄,有些时候这种互相吞噬对方的需要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是真是假已经不太重要。

当人类不再珍视自己的情感,未来我们也将被科技取代。

5、月球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地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遏制这种现状,一家名为月能工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应运而生。该公司致力于月球能源的开发,通过采集氦-3来满足地球对能源的需求。月能公司在月球设有基地,山姆·贝尔正是该基地 上唯一的工作人员。山姆是公司聘用的合同工,他已在月球孤零零地生活3年,陪伴他的只有智能机器人戈蒂。枯燥乏味的生活令山姆归心似箭,在还有两周就离开月球的时候,山姆偶然遭遇一起事故。醒来后的他发现戈蒂似乎对其有所隐瞒,公司高层也拒绝他的回程请求。山姆借机逃出基地,却在事故发生地点发现另一个自己……

这部影片里展现更多的是希望,是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比如平等意识、比如自我牺牲。当然这些美好品质都表现在克隆人的身上,甚至是机器人身上。而人类的代表,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自私和贪婪。探讨人性,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还探索了克隆人的权利问题,如果未来克隆人的出现不可避免,那么他们的权利问题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我们能认同他们是我们的一份子吗?还是仅仅是工具或别的什么。

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这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6、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说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

这部电影的投资只有1W美金,这部电影没有什么酷炫的特效,也没有什么华丽的场景,也没有什么高科技,却号称是2007年最棒的科幻片。

但是,这部影片的科幻内核可能比影片本身更有魅力。片中老Will的话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不朽的身躯,曾见证了多少我们无缘得见的历史奇迹,他曾结识了佛祖、梵高,甚至自己就是耶稣的历史原型;而在遥远的未来,他还将亲身经历无数我们无法看到的科学奇迹。Will说的对,几乎没有人会不嫉妒这种不朽之人。早在秦始皇之时,人类便追求永生,永生之梦一直扎根在人类意识的最底层,被长期埋没,却永不泯灭。

7、人类之子

20年后的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灭顶之险——所有的人类都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东欧和非洲国家已经四分五裂,人口向英国等富裕国家大量迁移。

然而在英国境内,人们正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中。人人都为世界末日的到来而焦躁狂暴。非洲女孩肯非法移民到这个国家,但令人振奋的是她腹中竟然怀有孩子。为了保住人类唯一的血脉,警察蒂奥和前妻朱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将肯安全离境,但枪林弹雨却失他们举步维艰。

在逃亡中,婴儿出生在了一个难民营里。刀枪当前,保住人类最后的希望,成为蒂奥心中唯一的信念。

人类为什么不再生育?影片中巧妙的对此不做回答,但是像环境污染、基因变异、核子辐射等等这些每天都悬于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完全可以回答观众的疑问。人类普遍身处的危险往往是电影喜爱的题材,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这说明危险带来的惶恐总是如游丝般缠绕在人们心间,无法消除。我常想,这么多电影描绘这么多种人类灭绝的可能,总会有一部电影一语成谶。

其实这些科普电影的母题都是一样,那就是人类的未来该走向何方。

万物繁衍本是自然法则,唯有人类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生育的意愿越来越低,即使现在,在网络,很多的独立民主精英人士谈起生育,就觉得是歧视女性,对女性的不平等。生育仿佛是一种落后女性的代名词。(此句只针对某部分少数人群)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同时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选择。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人类特有的权力—思想与感情随意抛弃。其实人工智能并不能威胁人类的未来,毁灭人类的只可能是人类自己。
——来自于网络

⑥ 什么是科普电影

《科普电影》观后感

昨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两个短片,是有关科普知识的。一个影片是解答“鸡蛋怎样才能立起来?”这个问题的。还有一个是围绕“人被蒙上眼睛为什么会向左走?”这个问题展开讲的。

“鸡蛋怎样才能立起来?”这个问题可是有点难度,记者们先买了几个鸡蛋,然后又摆了几张桌子,让周围的人都来立鸡蛋。最后还是一个姓董的先生把鸡蛋立在桌子上了。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立鸡蛋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1、静下心来;2、双手立鸡蛋时不能发抖;3、平常要多练习。”为了验证董先生的话,一位男记者立了半个多小时的鸡蛋,最后一松手,鸡蛋还是倒了。后来才得知,原来鸡蛋表面有许多凹凸不平的小孔,只有这些小孔连为一线,鸡蛋才能立起来。

第二个问题“人被蒙上眼睛为什么会向左走?”要想解决它真是难上加难啊!所以连电影里的人也未解出来。我想这可能是由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控制的缘故吧,所以人被蒙上眼睛就会不由自主地向左走。

看完了这两部影片,我深受启发。同时我在想,现在的科技水平虽然很发达,但仍有许多未解的谜。回到家,我兴奋地将这两件事告诉爸爸妈妈,他们说,你快去做个实验吧。我马上就行动起来。我先拿了一个鸡蛋,照着董先生说的那样,鸡蛋很快就立起来了,真是太神奇了。由此使我又联想起一件往事。一次我和同学打乒乓球,一不小心将球踩扁了,我很沮丧。回到家,我拿给妈妈看已经扁了的乒乓球,谁想妈妈二话没说,马上往锅里放了些水,当水烧开后,妈妈将球放入锅内,只见那球马上鼓起来了,跟新球别无两样,我高兴极了,忙问妈妈这是什么道理,妈妈说这就是物理学所说的热胀冷缩和大气压力的原理,以后你们学习物理会接触到这些知识。第二天,我把涨起的乒乓球还给同学时,她很惊讶地看着我,我告诉她这里面有很深奥的原理,以后你才能知道。同时我也想,这应该也与科技有关呀。

我曾经看过一篇小女孩写的作文,文中写到:只要将一根火柴的头沾一点502胶,再将它扔进水里,它就能轻盈地在水上跳舞。“水上芭蕾”真是太漂亮了,小女孩在日记中这样

⑦ 太空主题的科幻电影里有很多知识,其中有哪些知识梗儿

星际穿越里面有很多,比如加速度超过多少,会改编时间

⑧ 看电影《火星救援》之前需要了解哪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火星风暴

故事的起因是火星上突然而来的风暴,风速高达每小时180公里,几乎摧毁了让队员们离开火星的火箭,他们只好提前离开。据果壳网最新一期《科学棒棒棒》主编徐来介绍,火星上形成不了180公里时速的风暴,因为180公里时速的风暴相当15级的强台风。可是火星的大气压只有地球的1%,从风的动能来说只相当4级的风。这其实是电影的一个技术bug,虽然原着作者Andy·Weir知道这个问题,不过为了剧情需要他还是利用了这个bug。

▍火星日

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 6 分之一,而火星的重力乃地球 2.5 分之一,火星也有自转与公转,如果我们依据太阳运动来定义时间,那火星一天的时间为:24 小时 39 分钟 35.24409 秒,比地球太阳日长 2.7%。因此使用火星日便是根据火星的生态作息来过生活。

▍火星上种薯仔

在火星上种薯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男主是加州大学的植物学家,但是他并不擅长种薯仔。种薯仔不光需要活的薯仔,还需要阳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目前科学界认为火星的土壤真的可以种蔬菜,不过要成功可不简单,曾经有研究人员利用火星上探测器的数据,在地球上彷造火星的土壤,结果成功地让植物发芽、生长,不过只活50天。除了以上的因素之外,还需要养分,男主是一位植物学家,他看一眼真空厕所就找到了方法,因为粪便中微生物,可以得到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和矿物质。不过,在火星上种薯仔最重要的是:水!

▍水从哪里来

男主为了种活薯仔,他想到利用留下来的火箭燃料。火箭的燃料是“联氨”(hydrazine,N2H4 )通过燃烧里面的氢原子与周围的氧气结合,就会产生水:N2H4 + O2 → N2 + 2H2O。不过联氨是传统的火箭燃料,是有毒的物质,燃烧的过程一个不小心还会爆炸。所以男主没有直接燃烧燃料,而是先用催化剂,把火箭燃料分离成了氮气和氢气。

我们知道氢气和氧气一起燃烧就会生成水,不过氢气经常不能够充分燃烧,会有小部分逃逸出来,聚集多了之后就会可能引发爆炸。不过男主马特·达蒙反其道而行之,让氧气在氢气中燃烧,为此他制作了一个设备,在其中充满了氢气,然后把氧气一点点输入进去,让氧气在氢气中充分燃烧。但是他忘了自己呼出的气体当中,也是包含氧气的,这一点造成了后来的爆炸。最后他发现了这里面的bug,戴上头盔才解决这一bug。事实上,在Andy·Weir写《火星救援》的时候,NASA就宣布了火星表面上有液态水,某些地区每到夏天就会有深色的“水渍”往山谷流下。

▍火星任务

NASA开展一次火星任务从开始到结束需要三年时间,前期需要大量的时间分成14次无人飞行任务运送物资到火星固定位置上。物资到位后,宇航员以常规方式进入地球轨道,乘飞船登上赫尔墨斯号。在准备期间,会有四次无人飞行任务为宇航员运送燃料和给养。一旦所有工作准备完成,宇航员就启程飞向火星。花上数天时间,消耗大量化学燃料,将飞船送入火星轨道。进入火星轨道后,宇航员乘坐MDV(降落仓)抵达火星地表。他们结束31个火星日的任务后,MAV(返航仓)将他们送回赫尔墨斯号。

▍登陆火星

电影《火星救援》虚构了“Ares3号任务”搭载离子推进器的赫耳墨斯号飞船实现人类首次登陆火星。而离子推进器则是真实存在的科技,NASA位于格伦研究中心的电子推进实验室,其”演进氙离子推进器"(简称NEXT)引擎,该7千瓦推进器旨在推动NASA未来的深空探测器,可达到时速32.1万公里的推进力。"NEXT"的全称为"NASA's Evolutionary Xenon Thruster",NEXT离子推进器是取代燃料火箭(工质),更适合太空飞行的(非工质)动力引擎。

▍火星救援难度

火星救援最困难的是如何离开火星表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想出了有去无回的殖民计划,因为返航实在太难了。想想我们用来离开地球的火箭,那往往是非常巨大的;再比较一下月球登陆舱:小小的一只盒子,就能飞离月球表面了。这就是重力和大气造成的区别。当有人说起甲烷氧气燃料,他们说的是从火星大气中制造燃料的做法,这就是MAV(返航仓)起飞的方式,它先是在火星上降落,然后就待在那里制造燃料。如果你能用火星大气造出15000公斤的火箭燃料,那就相当于可以随身少带15000公斤燃料。

▍火星探测旅居者号

男主如何开着火星探测旅居者号驶过3200公里?主要是直接用太阳能板给蓄电池充电。同时为了保暖,男主做了一件被禁止的事情,就是挖出前几次任务装有2.6千克同位素钚238的发电机,相当于一台大概1500瓦左右的取暖器。男主就是靠太阳能充电和钚238的发电机取暖,驶过3200公里到了救援准备地点。

▍十六进制

16进制是计算机中数据的一种表示方法。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示法不一样。它由0-9,A-F组成,字母不区分大小写。与10进制的对应关系是:0-9对应0-9;A-F对应10-15;N进制的数可以用0到(N-1)的数表示,超过9的用字母A-F。男主和地球图片交流的时候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不是还有二进制,十进制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编成代码会比较短。毕竟火星到地球发张照片就要半个小时,所以如果用二进制0101写不得写死。而如果用26个字母呢?主角也说了,一个圆划分得太细,不容分的清,造成信息误读反而减低效率。

▍星际通讯

电影中常常出现“用卫星来通讯”这个桥段,当然这件事情如果是只限定在地球上的话,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是没有错的。我们行动电话所使用的通讯是透过无线电,基本上无线电只能够直线前进,高山与大楼都会阻隔无线电讯号,所以地面上需要设立很多无线电基地台。就算没有高山或大楼,地球本身也是球型,地球表面上就不可能有一条直线(不是弧线)把台湾与美国直接连起来。

所以就需要把讯号发射到天上的卫星,再从天上的卫星把讯号再传到地球的另一边。这种卫星就是通讯卫星,通常在地球的同步轨道上,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面上绕一圈24小时,与地球自转时间相同,所以从地面上来看,相对于地球上是静止在同一位置。

只要是同步卫星的讯号范围内,就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做通讯。本片的场景包函了火星与地球,理论上火星与地球可以经由地面上的天线站,经由无线电讯号的传送直接联络、也可以让地面上的天线站透过火星与地球中间的卫星传递无线电讯号来联络。无线电讯号基本上是走直线的,因为火星与地球都会自转,地面天线站随着火星与地球的自转,转到无法让无线电顺利的传送时,火星和地球就无法联络了。

▍中国宇航局在救援中的作用

中国宇航局主要作用是,将中国的太阳神火箭协助美国把爱丽丝号(MAV,男主最后回来的座驾)送到火星,NASA总结出两份计划:一是把爱丽丝号直接用太阳神送到火星,让瓦特尼等到战神四号的组员抵达;二是把爱丽丝号送到正在减速的哈美斯号(Hermes),并让其加速,进行重力助推前往火星,把男主接走。NASA选择了第一个,但有人秘密地把计划二的内容告知战神三号的组员,并在全员赞成的情况下告知控制中心,让他们发射火箭,把爱丽丝号送上来。

▍为什么要尽可能扔掉返航仓的东西

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研究员发现:因哈美斯号进行重力助推后速度较快,只能进入较高轨道,而上升载具要载着一个人到达这个高度,必需减掉五千公斤的质量。因此,他们指示瓦特尼到达后把鼻锥、窗户、控制台、座椅等等拆掉,仅剩下一张椅子和船壳,并从哈美斯号遥控升空。

⑨ 推荐有科学知识的电影!!!

纪录片,冰冻星球,虫霸天下,最后的香阁里拉,埃及对人类的贡献,美剧科学大爆炸,实习医生格雷,二战纪录片,风尘核爆

⑩ 科普类电影有哪些啊

片名:异形星球/外星生物

◎年 代 200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科幻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文
◎文件格式 RMVB
◎视频尺寸 640 x 352
◎文件大小 1CD 309MB
◎片 长 93 Mins
◎导 演 Pierre de Lespinois
◎主 演 Wayne D. Barlowe .... Himself
Curtis Clark .... Himself
James Garvin .... Himself
Jamie Haines .... Himself
Stephen Hawking .... Himself
Jack Horner .... Himself
Joan Horvath .... Herself
Michio Kaku .... Himself
James Kirkland .... Himself
◎简 介
国际在线消息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20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国生物学界的科学家们,用计算机模拟出了两个可能在银河系中存在的外星天体———它们分别被命名为“奥里里亚”和“蓝月亮”。模拟结果显示,这样的行星如同“第二地球”,上面完全有条件孕育外星生命 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5月30日播出的特别节目《外星生物》中,将首次披露科学家眼中的“外星生物”是什么模样。
奥里里亚 血肉动物以太阳能量为食
在实验中,科学家先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了一颗围绕红矮星(红矮星是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星体,尺寸约有太阳的8倍大)运转的虚拟行星———“奥里里亚”,它是最适合孕育生命的银河系行星的代表。“奥里里亚”的一面永远面对着它的太阳———红矮星,而它的另一面则永远处于黑暗之中。黑暗的一面永远被冰层覆盖,而朝着红矮星的一面则有广阔的河流和洪水肆虐的平原,云彩和闪电风暴主宰着天空。
通过计算机模拟,生物学家们构想了一些从理论上可以在“奥里里亚”上生存的外星生物———它们包括像巨大植物般的动物“刺激扇”(StingerFans)、长颈鹿般的掠食者“大胃猪”(gulphogs)以及可以消融肉食的蝌蚪状生物“歇斯底里”(hysteria)。“刺激扇”的顶部长有巨大的扇状物,它们是血肉动物,以太阳能量为食;巨大的触须使它们能在淤泥上光滑移动,从而寻找更好的地方吸收太阳能。“大胃猪”则在“刺激扇”丛林中生活,它有15英尺高,体型像水牛,但脖子却像长颈鹿,尽管它相貌丑陋,但科学家相信它奔跑的速度不亚于一匹赛马。而“歇斯底里”则以消化泻湖中的小生物为生。科学家认为,该行星最主要的动物还包括一种犰狳状的生物———“mudpod”,它具有三双腿,能像鳄鱼一样在水中游泳。
蓝月亮 树近千米高,鲸鱼能飞翔
而计算机模拟的“蓝月亮”,则围绕着一颗巨大的行星运转,那颗行星所处的太阳系有两颗太阳。“蓝月亮”上一天有240小时,它的大气层浓度是地球的三倍,像悬浮的海洋。由于大气层密度高,地心引力轻,在“蓝月亮”上飞翔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蓝月亮”上长着茂密的“宝塔树”森林,“宝塔树”的顶部具有碗状的凹口,用来收集雨水。为了能够支持水的重量,“宝塔树”下面会互相纠结,像建筑结构一样交叠在一起。由于该星球上的二氧化碳比地球浓上30倍,因此巨大的平顶“宝塔树”可以长到800米高。
“蓝月亮”上的食肉动物是一种类似风筝的动物,它们垂下的触须如同“死亡陷阱”,能将地面上的生物消融在喷射出的酸液里。“蓝月亮”上还有一种可以在天空中飞翔的“飞鲸”,它们很像地球上的鲸鱼,惟一不同的是,它拥有33英尺长的翅膀,可以在“蓝月亮”数千英尺高的天空中翱翔。如果它们飞得太低,将会遭到另一种黄蜂状生物的攻击,这种尺寸像鹰般大的黄蜂状生物名叫“斗篷幽灵”,它们具有三只360度视角的眼睛,它们的锋利鸟喙可以撕裂“飞鲸”的坚肉。
“这是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世纪 ”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的很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生命的避风港。“寻找外星生物”SETI计划科学家肖斯塔克说 “银河系中的行星就像虫子一样普遍,如果银河系中的多数行星都像木星一般大,并且所有行星都无法孕育生命,那将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这太不合情理了。我想我们最迟到2025年,就可能找到外星生物。”
尽管没有排除生命会产生于其他一些外星化学物质的可能性,但科学家仍相信,外星生命最可能还是基于二氧化碳和水,就像地球上一样。科学家还相信,在外星生命间,达尔文的“进化论”依然有效,自然选择将决定着一切。英国剑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莫里斯说 “进化证据显示,尽管外星生物可能会非常古怪,但往深处看,它们可能会和地球生物非常相似。”
据悉,欧洲宇航局的“达尔文计划”将采用NASA未来的“陆地行星发现者”太空望远镜扫描太空,搜寻可能孕育生命的行星化学信号,譬如二氧化碳、氧气、甲烷和水蒸汽等。虽然“陆地行星发现者”到2015年左右才能投入使用,科学家们仍为这一计划可能带来的发现激动不已。剑桥大学生物学家莫里斯满怀信心地预言说 “这是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世纪,这是最令人激动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