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女排》最终更名《夺冠》,其背后有何秘密
这个问题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电影更改名字的情况并不少见,不同电影名字宣扬的旋律都不一样,宣扬的感情色彩也不一样,好的电影名字可以使电影宣传事半功倍,而有些电影名字却不尽如人意,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女排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带来了惊喜,不断创造历史,不断前进,女排姑娘们的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2019年世界杯女排赛上,女排姑娘们以11连胜的绝佳战绩,提前夺得了冠军,而那个时候恰逢祖国70周年大庆,11连胜庆十一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就连阅兵当天,女排姑娘们也进入了仪仗方队,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更有现场兵哥哥为女排姑娘们强势点赞,不得不令人赞叹。
‘贰’ 巩俐主演的电影《中国女排》为什么巩俐扮演郎平为什么郎平本人不去呢
《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中的主角当然是郎平和中国女排这个队伍,剧情主要是演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的故事!
战胜了对手夺取了奥运会冠军,这是2004雅典奥运会之后中国女排再次站在奥运会最高的领奖台上,同时这也是中国女排又一个巅峰的开始,因此这段故事才会成为电影的主要内容!中国女排》为什么巩俐扮演郎平?为什么郎平本人不去呢?
一方面学习有关排球的知识,了解排球这项运动!另外一方面她还多次探班中国女排的比赛和训练现场,去学习郎平指导平时是怎么工作的、怎么指导队员、关注郎平的一举一动!
‘叁’ 电影夺冠主要讲述了哪些故事
电影夺冠其实是讲述了中国女排的故事,在当时不仅收获得了很高的票房,而且也获得了不少人的夸赞,通过这部电影,大家也看到了中国女排史。而且其实中国女排的故事绝对不仅仅只有一点,通过这个电影,我们也感受到了,有关于中国女排的那些教练。尤其是郎平,夺冠这部电影其实大部分的视角都是围绕着郎平展开的,不仅是有郎平对于中国女排的决策,又要郎平对于大家的训练,模式,方式等等的展现,所以很多网友觉得这部电影到后期简直就是活脱脱一部郎平传。
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夺冠,但是其实主题是要讲述能够夺冠之前的那些艰辛和付出,中国女排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整部电影都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但是其实真实的历史要比电影还要热血,这就是中国女排的力量。
‘肆’ 《夺冠》荣耀上场,这部电影的主角是谁
《夺冠》这部电影的主角是中国女排,也有观众说不如叫《郎平传》。作为一部体育电影,我想导演想传扬的还是中国女排永不放弃的精神吧。
十月一假期,也希望大家多去影院支持中国女排的这部电影,为中国女排加油。
‘伍’ 《中国女排》为什么不是由郎平,扮演剧中的“郎平”
《中国女排》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女排通过不懈努力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的故事,电影是一种艺术的展现,会有一些戏剧性的展现。可能郎平表现出来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专业演员能够更好地拿捏人物的情绪,专业演员也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在加上这并不是一个纪录片。这部《中国女排》将会以写实的方式将女排精神展现给我们,我个人觉得这部影片也算是我们送给中国女排的一个特殊的礼物。
在《中国女排》的主角饰演郎平的巩俐,要长期跟队观察和体验生活,巩俐会用手机录像深入模仿郎平的举止谈吐。巩俐作为誉满全球的女演员,演技也是深得大家认可,个人形象也是和郎指导比较贴合。所以由她来扮演郎指导,相信能够完美重现“铁榔头”的形象。
‘陆’ 夺冠 原型 老女排为何不提名字
为核心的电影《夺冠》即将于9月25日全国上映。日前,先于普通观众观看本片的相关人士陆续发表影评,其中有观影者情绪激烈地表示,这部影片只值半颗星。
有一位自称“毒舌君”的观影者如是写道:导演陈可辛曾经说过,这部片拍得太难了,但毒舌君看过之后想说,这部片拍得太差了。至于为何说作品差,这位毒舌君给出了如下理由:
1、受到“场外因素”影响,整部影片成为大幅度删减的“残次品”,画面和剪辑变得乱七八糟。
2、影片实际上是《郎平传》,老女排时期的教练和球员、陈忠和时期的教练和队员,除了郎平,一概被称为教练或“几号”,就连片中的男一号陈忠和都没有自己的名字。
3、影片直到展现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后的内容,才有了一些“敢拍”的东西,但已经无法挽救影片崩盘的命运。
看到这里,作为排球迷也是充满疑问的。影片中彭昱畅扮演的是陈忠和的年轻时期,当时大家肯定不会叫他教练,难道也是叫他“几号”的吗?
另外,自传性质的电影本来就很难拍,更何况是拍中国女排这样一个光荣的、有精神象征的集体,本来就是纪实大于艺术加工,导演发挥的空间不大。能够将故事讲好,将应该宣传的东西传达到位,就不会是只值半颗星的。这位影评人用上如此夸张的表述,恐怕更多的是在哗众取宠。
万能的网友很快扒到了这位网友其他的影评,发现他原来是“毫无审美能力”,擅长“颠倒是非”的不良影评人。就在不久前,他还在为大家公认的烂片《花木兰》站台,鼓吹《花木兰》这部片子值得二刷。
‘柒’ 巩俐主演的电影《中国女排》为什么巩俐扮演郎平而不是由郎平扮演剧中的“郎平”
我们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刚刚过去。这一次的国庆阅兵,同样也激起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很多做电影的导演也从电影这一方面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这是从战狼二开始的。在国庆期间,很多优秀的电影出来。比如,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中国女排。每一部电影都是动用了大量的明星和资金。其中中国女排真的可以说是中国的骄傲。她们在艰苦的环境下脱颖而出。一次次的给我们带来惊喜。只有她们是真正的明星。在中国女排当中是由巩俐出演排球总教练郎平的。很多人疑问为什么不请真正的郎平来出演郎平。其实有这么几个理由。第一,电影不同于现实,拍电影还是找专业演员来好。第二,郎平比较忙碌。
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请巩俐来出演郎平的理由。
‘捌’ 电影夺冠真实评价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可以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
第一场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3比2战胜日本队,拿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一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队决赛3比1战胜塞尔维亚的那场球,而是聚焦到与东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队的8强战。
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中国队能在大阪从霸主日本队身上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话来说,“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后悔一辈子!”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巩俐称出演女排英雄压力与挑战并存。
之所以选择郎平为主线,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成绩和影响力,更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全程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女排成长的人。郎平运动员时期随中国女排拿到4个世界冠军,执教期间又率队拿到3个冠军。中国女排的10个世界冠军中,有7个直接跟郎平相关。
《夺冠》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