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李焕英电影好在哪里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李焕英电影好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2-10-10 13:21:53

A. 你好李焕英口碑大爆,猫眼评分高达9.6,这部电影究竟好在哪里

在初一上映的《你好,李焕英》虽然是一部小题材的电影,但是让人非常的喜爱,看过的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网络上的评分也很高,在猫眼上竟然高达9.6分的评分,觉得确实值得大家一看。这部电影是贾玲以自己妈妈为原型拍摄的第一部自己做导演和编剧的电影,而且也是贾玲出演了女一号,真情流露,让人非常的感动。

三、在电视剧的结尾,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李焕英短暂的一生,贯穿全部影片的让人体会最大的就是母亲对女儿浓浓的爱意。

李焕英的一生是平凡而平淡的,在她短短的48岁的生涯中,都是一直抱着一种乐观的心态在面对生活和女儿。女儿在一群小朋友中,不是最出色的那一个,但是李焕英对女儿浓浓的爱意,一直在鼓励,并且坚信自己的女儿就是会有出息。这让贾玲饰演的女儿贾晓玲,对自己的妈妈除了爱之外,更多的还有一种愧疚。这种心理的纠结感,被贾玲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很有代入感。

B. 适合家人一起去看的电影,太好哭了,《你好,李焕英》到底好在哪儿

哈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你好,李焕英》。众所周知的是这部电影是贾玲自导自演,为了缅怀因意外去世的母亲所创作的作品,剧情都是贾玲意外穿越回了1980年代遇见了还年轻没结婚的母亲李焕英的故事,虽然影片的类型依旧是喜剧,但看完之后实话说真的是超出了我的期待。情感直接的催泪作品,电影《你好,李焕英》真正做到了一个两小时的电影,应该要做到的复杂度,无论是前后的铺垫,对于角色的改变,以及最后半个小时,真的是佩服反转的剧情,能够看到贾玲在剧作上面下的功夫,豆瓣开分冲到了8.1,也证明了这部电影在观众心中的好感度。

贾玲想让自己的妈妈感受到一次真正的快乐,让她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的努力,变得更有说服力了,到了生离死别的时刻也就更催泪,毕竟人生最遗憾的事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了。李焕英成为了一股清流,虽然首部电影作品贾玲的导演能力有限,反而让李焕英成为了宝贵的作品,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李焕英的成功靠着老百姓和观众,最传统的感情赢得了口碑,赢得了票房。

C. 你好李焕英票房进内地前三,这部电影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你好李焕英票房进内地前三,这部电影究竟好在也是母爱这个地方。我相信这部电影现在大家也都是已经看过了,其实看过这部队之后带给我们自己的感触也是非常深刻的。就我自己而言,看完这部电影,我认为确实也是父母带我们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把我们10月怀胎生下来,到我们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等等一系列的阶段,也都是父母的陪伴我们成长,尤其是母亲更是他们。一直在陪伴着我们,那么当然可能我们自己在小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不懂事的时候,也是让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所以说我们真的也是非常的感谢父母,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 。

因此,综上所述,你好李焕英票房进内地前三,这部电影究竟好在母爱这个地方。

D. 你好李焕英评价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感人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主演深刻形象的演好了每个角色,没穿越前,是一个爱拉裤兜、学习一直不是名列前茅的人,一直给母亲丢脸的孩子,而且是一个录取通知书都是要伪造的学生。当她穿越后,让厂里“第一个”买电视的人成功的成为了李焕英,而不是王琴。

贾玲当场发挥演技,通过装失明和伪造弟弟听不见以及和李焕英的配合,成功拿了下电视。为了改变母亲与自己的命运,在得知排球比赛是为了厂长儿子做的“比武招亲”,依然的支持母亲去参加,最终不辱使命,引起了厂长儿子的注意,达到贾玲的心愿。

而后贾玲也在一旁出谋划策,策划看电影和划船来增进李焕英和沈光林(厂长儿子)的感情,结果厂长儿子深陷其中,还为了李焕英准备了超前时髦的二人转。可是最后李焕英早就和心上人贾文田结婚了。故事的曲折委婉,贾玲只是想让李焕英为自己高兴一次,来弥补对母亲的惭愧和痛苦。

直到后来,在李焕英帮贾晓玲缝补破裤子的时候,这时的她才意识到,穿越过来的不止是自己,还有自己的母亲,因为年轻的李焕英根本不会缝补衣物,细节的处理非常到位很合理。

原本以为另一个时空可以逗自己的母亲开心快乐,最终带着另一个时空的母亲一直的想着自己的孩子,并满足孩子的所有想法,极力的完成好,让孩子开心快乐。

同时导演在选择演员是很棒的,张小斐演技磨炼很好,又有舞台功底,而且面相和角色很温和,又有大众眼中那种符合母亲的温柔,慈爱的感觉,加分真的不少。

陈赫的演技也不像以前那么的嘻嘻哈哈,过多的表情,没做他的标志性动作,更没有以前那种小声了,再也没出现过自带的梗在身上,台词也加多了更有深沉感,发挥出了本身的条件,演好了角色,居然还有单纯。

电影很多细节都特别戳人,最让人感动的是电影中的剧情是否能够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妈妈也会像电影里一样,她也会慢慢老去,再也不是你记忆终归的那张脸。

青春时,妈妈也有五彩斑斓的时光,也有宛然心动的时刻,你也可以听一听她的心声,这样,你才会知道她是多么深爱你的,并不因为你有多么优秀,你有多大前程,仅仅是因为,你是她的孩子,她还是依旧的爱着你。

E. 《你好李焕英》春节口碑最好,到底好在哪里

在2021年的春节,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给刷屏了。不少小伙伴都表示在今年的大年初一,如果你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话,一定要带好纸巾。即使你的内心再坚硬,也都会被这部电影中间的情节所感动,也就是因为如此,虽然自己特别喜欢贾玲,但是迟迟没敢去电影院看。主要是害怕煽情,不敢去看这部片子,一直等到大年初五的时候,才和小伙伴一起去了电影院。虽然这部电影确实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中间真实的情感以及演员的定位都非常到位,也就是因为如此让《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在春节档成为了一匹黑马,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也就是凭借着这部电影,贾玲成了目前市场上电影票房最高的一位女导演。除了弥补她对自己过世母亲没有尽到的遗憾之外,她也通过这部电影向观众们讲述着自己曾经那些较为悲伤的私密故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贾玲还曾经大方的分享到,她之所以会拍摄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去当导演,而是希望能够弥补出自己未尽的遗憾,也是为了拍摄李焕英这个人物,所以才让自己去当导演。而这部电影所传达出来的立意也非常令人心思深思,那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话,真心建议你去看一看。

F. 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看点在哪里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贾玲拍的第一部电影,在娱乐圈里贾玲虽然是一个谐星,但是她的人缘特别好,在娱乐圈也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在拍这部戏的时候,请了比较多的搞笑明星来帮忙。这部影片可以说是明星云集,比如沈腾、陈赫、张小斐等,这些人平时演小品、喜剧,也是贾玲的好朋友,所以这部电影还没有播出的时候,很多人就对它充满了期待。事实证明贾玲还是比较有天赋的,而其他演员也不是浪得虚名,这部电影上映以后票房超过五十亿,把同期的其他电影远远的甩了好几条街。上映的时间正好是大年初一,过完年没什么事,选择去看电影的人也比较多,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笑点不断,后期又有催人泪下的情感,带动了很多的观众。

三、折射出的一定的教育意义。

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这部电影最想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李焕英在贾玲年少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她穿越回到母亲年轻时那个年代,就是为了让母亲更开心。也劝告大家,老人在世的时候多孝顺老人,不要给自己留遗憾。

G.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7.9,你认为这部电影好在哪里

第一感觉, 李焕英笑起来真好看, 是那种带有时代烙印的笑容, 两个小辫, 让人一看就发自内心的回忆. 最让人感动和欣慰的事儿, 是我们所看不到的另外一个人的电影, 真好呢. 一场电影, 延伸到回忆中。

电影告诉我们,对明天的事情我们不可能预料,把握的只有今天。

我认为这是贾晓玲以一个思维意识的穿越,回到了20年前,剧中大多90%都是贾晓玲去改变自己母亲的命运,比如电视机,结婚对象,却意外发现自己的母亲也是和自己一样有这这20年的记忆,最后的10%应该是母亲留给晓玲最后的安慰。

不如说是贾晓玲为了改变母亲做的一个努力,也可以说是母亲留给晓玲最后的回忆。

H. 《你好,李焕英》票房大卖,你认为这部电影成功在哪里呢

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自上映开始票房就一路高歌,贾玲一夜之间就被推上高峰,为什么贾玲这部电影能够有如此丰厚的收获呢?我想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原因分析:

3、这部电影面对的人群类型比较多,因为是喜剧加母爱的题材,所以这部电影老少皆宜,大家都能看进去。其实电影类型所面对的观众是不一样的,然而这部《你好,李焕英》却可以集中大部分观众,所以收视率不错。而且上映的时间选在贺岁档,所以时间上映时间选得也十分有优势。喜剧➕贺岁档,这注定了会所向披靡,加上整部剧给人感觉既开心又感动,还是非常有特色。

I. 《你好,李焕英》票房飙升,这部电影究竟成功在哪里

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成功,绝不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多方面配合的结果。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剧本,也就是有个好故事

我们都知道,拍摄电影《你好,李焕英》是贾玲为了弥补自己19岁就失去母亲的缺憾,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所以,无论是故事还是情感都很真实,也就是这样平凡朴素的情感,才能最能打动人。

故事的前半段延续贾玲一贯的搞笑风格,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进入故事情节。故事的后半段,逐渐开始开始催泪阶。观众随着电影笑过、哭过之后,不禁陷入对于母亲的深入思考。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于电影的理解也就不同。但是基本上都会因为电影,重新审视自己的母亲,或者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高明之处。

其次,导演绝对是一个电影的灵魂。

贾玲是第一次当导演,与着名导演和专业导演相比,拍摄手法略显稚嫩。但正因为这种略显稚嫩的拍摄手法,与电影讲述的细腻的故事更加贴切。没有宏伟的制作,没有变幻莫测的镜头,用平铺直叙的手法 娓娓道来,讲述了李焕英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人生故事,这样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再次,资本地运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你好,李焕英》的出品方有北京文化、大碗娱乐、新丽传媒、华谊兄弟等。这几个出品公司都是非常有名的出品公司,成功运作过多部火爆影片,比如《我不是药神》、《芳华》、《战狼2》、《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铁拳》、《夏洛特烦恼》。

如此优秀的出品团队,在电影运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宣传造势方面,就先人一步。电影上映之前,各大媒体就已经开始宣传,上映之后更是长期占据热搜榜,不知道多少观众是被热搜裹挟着进了电影院的。

(9)李焕英电影好在哪里扩展阅读:

电影主演的演技也是电影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

《你好,李焕英》的女一号张小斐,是个宝藏女孩,颜值和演技均在线,可盐可甜,饰演贾玲的妈妈也是收放自如。

沈腾本身就自导自演过好几部电影了,演技方面毋庸置疑。要说瑕疵就是,沈腾以微微发胖的中年人,饰演追求李焕英的厂长儿子,年龄有点超标,容易让人出戏。

贾玲,一个喜剧演员,愣是通过自己的真情演出,让观众奉献出了自己的眼泪。

可以说 ,贾玲的导演转型非常成功。这离不开她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J. 春节档最火爆电影《你好,李焕英》到底好在哪里带你揭秘


2017年5月7日,热搜上出现了一条奇怪的微博:


“如果能够穿越时空,见到还没有生你的妈妈,你会对她说什么?”




“希望你能拥有更好的人生,我不介意我不存在。”


“别跟我爸在一起,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别为了生我,放弃灿烂的人生。”


“去上大学吧”、“去深造”、“去参加音乐比赛”、“去你喜欢的城市生活吧”……


看得人鼻子一酸。



很难想象还有多少人,对妈妈抱着同样隐秘的心情:


“如果我妈当年不是生了我,应该会比现在过得幸福吧。”


电影《你好,李焕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李焕英》上映前,我其实并不看好。


国产+喜剧+催泪,怎么看都像烂片的节奏。


最后走进电影院,主要是因为要写稿(不是)马东在奇葩说讲的一句话:


“我去贾玲的工作室里看了样片,哭得像鬼一样。”



事实证明,《李焕英》狠狠打了我的脸:


豆瓣开分就高达8.1,一周过去,评分依然稳居8.2,其中32万人给出四、五星好评。


“哭” ,是评论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


“人生第一次在电影院哭成傻逼。”

“这次感受注定是感性压倒理性的。”

“真诚打动内心,没法儿客观评价。”


所以《你好,李焕英》到底好在哪里?



它讲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老掉牙。 (以下内容包含严重剧透,请谨慎观看)


熊孩子贾晓玲从小就没给妈妈省过心。别人家的女儿在国外读大学、当导演、月薪八万。


而她只能拿着造假的大学通知书,还在升学宴上当场露馅。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妈妈生命垂危。趴在病床前,贾晓玲失声痛哭:


“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



处于崩溃状态下的贾晓玲,竟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并和年轻时的李焕英相遇,成了好姐妹。


这意味着: 她有了一次机会,让妈妈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她帮李焕英抢电视机,成为厂里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人;


帮李焕英组织排球赛,打倒处处和她争的“敌人”王琴;


帮厂长儿子去追李焕英,为的是让她能嫁得更好一些,以后日子更松快点,哪怕代价是自己将不存在。


但说到底,这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制造喜剧笑点。



有些情节甚至“破绽百出”。


比如在小酒馆里的一场戏,贾晓玲说,我未来的女儿,我要她去国外读大学、当导演、月薪八万!


李焕英却说: “你的想法很危险啊。我未来的女儿,只要她 健康 快乐就行了。”


还有一段戏,李焕英告诉贾晓玲,其实自己已经和贾文田秘密交往了3年,刚领了结婚证。


贾晓玲激动地要把结婚证撕碎,李焕英却来了一句, “我觉得我这一生就很幸福,你怎么就不信呢?”


几句话听起来,都有一股子鸡汤味。


然而,电影最后十分钟,剧情却突然大反转,迎来真正高能时刻。


贾晓玲觉得自己能为李焕英做的都做了,正准备离开。却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裤子的破洞,被缝成了一只法斗犬。


一瞬间,贾晓玲像被电击了一下:


不对啊!妈妈明明是在成为妈妈后,为了给自己补破裤子,才学会的缝动物图案啊! 而1981年的李焕英,她还不会缝针线啊!



她开始不管不顾地爆哭,边哭边跑,跑去找妈妈。


悲伤得就像变成了一个孩童。


这一段简直是催泪弹,看得我也忍不住跟着泪崩。


原来,现在的李焕英,就是自己的妈妈。


原来当你以为自己穿越时空,可以改变妈妈命运时。妈妈也跟着一起穿越回去,在守护着你。


韩剧《请回答1988》里说, “因为神无法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


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妈妈一直在爱着你:


她看到你从天而降时,会本能地伸手去接,大喊一声 “我宝”


她在观众席被二人转的小把戏逗得大笑时,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表演者是你。


听到你喝醉后嘟囔着“来世换我当妈妈”,她笑了笑说,“还是我当妈妈。”



对你来说,如果能穿越时空,你希望妈妈活得更好,哪怕自己不存在;


但原来对妈妈来说,如果能重新选择,妈妈还是会过一样的人生。


因为这样,她才能是你的妈妈,你才能是她的小孩。




所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被这部片子打动?


这其中, 当然离不开贾玲的真诚。


《你好,李焕英》本就改编自贾玲的真实故事。


贾玲19岁时考上中戏,靠打工赚的钱给妈妈买了一件绿皮衣。


因为尺寸太小,妈妈又寄给她拿去换。结果新衣服还没寄回去,贾玲就收到了妈妈意外离世的消息。


为了给孩子赚学费,李焕英帮人去运稻草,结果从堆满草的车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小脑着地,人没了。


那一年,贾玲19岁,李焕英48岁。



之后的人生,纵使有再多掌声,贾玲觉得总有遗憾。


在一次原版小品的表演中,贾玲说:


“妈,我给你买了冰箱,双开门的,咱家有钱了。”

“妈,那件皮大衣我也帮你换好了,你穿应该很好看。”

“妈,我现在是一名喜剧演员,好多好多人喜欢我。”

“妈,我好想你。”



贾玲不是因为想当导演,才拍的《你好,李焕英》。而是想把妈妈的故事拍出来,才成为了一名导演。


据工作人员称,电影拍摄期间,贾玲在医院的一场戏就拍了20多条,因为她看到医院就忍不住哭,哭到眼睛都肿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全人类共通的 情感 。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给妈妈的情书,也是她给自己的交代。


用贾玲的话说, 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掏了出来给我们看。


但除此之外,在我看来,这部片子能带来这种纯粹的感动,很大程度上也和它将 母女关系呈现得非常纯粹 有关。


电影里,李焕英的形象是那样温柔、包容,甚至于完美。


有一场戏是电影前半场,贾晓玲在升学宴上办假证露陷。


但李焕英并没有责怪她,回家的路上还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载着她,有说有笑。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就跟朋友开玩笑说,这一段要搁我身上,估计我妈早把我吊起来打了,还认不认我这闺女都不好说!



李焕英对贾晓玲,更像是电影麦兜里,麦兜妈妈式的爱:


全世界的人不信你,我也会信你。全世界的人不爱你,我也会爱你。我爱你爱到心肝里,我信你信到脚趾头。


那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试问有几个人能不被它打动呢?


《李焕英》为我们创造了一次极致的 情感 体验,它完全值得8.2分。


可是啊,不是所有妈妈,都像李焕英那样完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不少人看完电影后,会拿去年徐峥拍的那部 《囧妈》 出来对 (鞭) 比 (尸) 。


的确,同为春节档,同样是亲情主题,这两部看起来很值得一比。


但其实,两者的情况很不一样。


和李焕英恰好相反,《囧妈》里的妈妈,几乎完全是负面形象:


过度关爱、碎碎念、控制欲极强……


然而你不得不承认,现实中的很多妈妈,都有这些共性。



在《囧妈》里,徐峥和妈妈的关系,还有太多难题亟需解决。


而贾晓玲跟妈妈之间,完全不存在这层矛盾。


化用罗伯特·戴博德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的理论,一个孩子对妈妈的 情感 ,可以分为四个象限:


1.都是妈妈不好

2.都是我不好

3.妈妈不好,我也不好

4.妈妈很好,我也很好


《囧妈》是一部关于 “如何和妈妈和解” 的电影;而李焕英则是关于 “如何跟自己和解”


它们本就是两个象限的故事。



所以公平地说,《囧妈》的剧本设置,就决定了它要完成“反转”的难度会更高。


但很遗憾,它处理的方式是最后草草弄了一只熊、一个热气球、一屋子观众,然后来了个爱的拥抱,母子之间突然就完成了和解。


这才是它最糟糕的地方。


用心理咨询师李松蔚的话说, “这是一种傲慢的体谅”


这只是一种和颜悦色的说话,自作聪明的话术,故作大度的拥抱。


但其实,子女认定了,老年人就是这样固执、愚昧、不可理喻的人种,所以只好居高临下地迁就他们。


却并没有把妈妈当成一个正常人,去叙述她们的人生故事,理解她们都经历了什么。



而《你好,李焕英》恰恰胜在,女儿对母亲抱有好奇: 真正的好奇。


就像电影开场,贾玲的那句旁白:


“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自己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反正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在贾玲的电影里,1981年的李焕英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


她青春、漂亮、温柔,同时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


她爱穿裙子,爱打排球,外号“小铁榔头”;


她也有她的一帮“狐朋狗友”,会互相调侃,就像我们一样。


而在原版小品中,贾玲更是不仅想象了李焕英年轻时的样子,甚至还有她老了以后的样子。



就像这部电影片名的由来。


有人问贾玲,电影的英文名字叫《HI,MOM》,为什么中文名用的是妈妈的大名:《你好,李焕英》?


贾玲的回答是,因为在她看来, “妈妈不仅是我的妈妈,也是她自己。”



这世上的妈妈有千百种,母子关系也各有各的不同。


但只有真真正正的共情,而不是高姿态的同情或煽情,才有理解彼此的可能。


还妈妈青春和名字,《你好,李焕英》不仅是一个女儿对妈妈的爱,更是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看见”。



美国作家贝蒂·利夫顿曾引用心理学理论指出:


我们都会把自己的母亲划分成好坏两种人格。


所以某种程度上,每个人其实都有两个母亲。


但心理学要做的功课,就是让孩子能够认识到: 这两个母亲其实是同一个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你好,李焕英》另一个让我泪目的地方,在于贾晓玲得知真相后,哭着跑回去时:


她在跑,同时周围的颜色也在一点点变成黑白。


她这是在梦里赛跑,跟现实里妈妈那所剩不多的时间。


然而梦到底还是醒了,母亲的心电图停止时,窗外有一片叶子轻轻飘落。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一场目送。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寻找有时,放手有时。


生命就像一片树叶,只要父母还在,总还是好的。


但有些人生命中的那片叶子,已经落了。



李焕英2001年离开贾玲,到今年刚好20年。


这部用她名字命名的电影,已经凭借过硬的口碑,上了十几个热搜。


截至2月16日,票房突破20亿。同时,贾玲也一跃成为中国票房最高女导演。


但如果可以许一个愿望,我想贾玲会宁愿用现在所有荣光,换和妈妈永不分开。



感谢《你好,李焕英》,让我们在电影院里痛哭过后,内心也变得柔软了一些,这是电影的魔力。


但对于观众来说,走出电影院后,如何更好地珍惜和妈妈的日子,却不容易。


记得李松蔚曾分享过一个教人聊天的万能句式,来自作家林特特:


这个句式叫做: “那一年,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那一年是一个具体的年份,是和对方人生经历相关的,比较重要的年份。也就是问某个 历史 背景下对方的个人经历。


如:1949年您在哪里,在做什么?


据说用这句话,不仅能和自己的妈妈,甚至能和自己80多岁的奶奶聊得不亦乐乎。


我建议所有想更好地认识自己父母长辈的人,都可以尝试一下。


实在不会聊天也没关系。


趁假期还没有结束,好好坐下来,吃一顿妈妈做的饭。



《麦兜响当当》里,麦兜妈妈有一句台词:


“妈妈在外面其实也不是一头成功的母猪, 我每天四处奔波从早到晚,回到家最开心最开心的就是能做一顿好吃的,看着你吃的样子。 这个是我能够给你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幸福。所以如果你以后再也不吃妈妈的鸡,妈妈再也见不到你吃鸡的样子,那妈妈的一切就没有了。”


以前我总爱跟妈妈说教,“你不要总为我付出,你要学会为自己而活。”


但也许对她们来说,能看到我们吃着她做的饭,就是最切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