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小说和电影哪个艺术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小说和电影哪个艺术

发布时间: 2022-10-04 02:18:11

① 电影属于什么艺术门类小说属于什么艺术门类请分别说一下,谢谢

电影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小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② 电影与小说的区别,从哪几个方面写

1、电影是视觉艺术,小说是文字艺术
2、篇幅长短不同,电影限制更大一些。
3、小说有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电影只能通过旁白来交代。

③ 请结合作品分析小说、电影、电视剧三种艺术类型在创作上的共性和差异

共性:电影与电视都是通过视听语言叙事的艺术,很多艺术技术要素是一样的,都要有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术,录音,后期等部门相互配合完成创作。差异:电影与电视的载体不一样,电影通过大屏幕,电视则是小屏幕,所以制作的精良程度不一样,电影往往高于电视。播出时间也不一样,电影通常3小时,电视通常45分钟一集,连续播放数十集到数百集。受众群体也不一样,电视更为普及,更为喜闻乐见,而电影则通常比电视受众面小一些。

④ 从艺术特征上分析小说、电影和戏剧的区别

长篇小说独一无二的力量和神奇在于戏剧化地表现内心冲突。这是小说的长项,要比戏剧和电影强得多。戏剧独一无二的本领和魅力在于戏剧化地表现个人冲突。电影独一无二的能量和辉煌在于戏剧化地表现个人外冲突,即那些跻身于社会和环境中的人类为生存而斗争的巨大而生动的意象。

⑤ 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的艺术表达区别在哪

1.电影作品和文学原着的区别:
其实就是诗与画的区别,同样是艺术,但是带给人的感受不同。原着是“诗”,而影视剧则是“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看《红楼梦》的原着,如果一百个人看过《红楼梦》,则这一百个人心中的林妹妹形象一定是不一样的。一百个人看过,必会有一百个林妹妹的形象产生。那么林妹妹到底是什么样?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仅从文字上来看,我们只知道林妹妹很美,可是具体是什么样的美法呢?每个人心中预设的那个对名着所描绘形象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在阅读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之间,将自己心中的那个美的准绳加之到人物形象中去。
而当我们看电视剧《红楼梦》时,由于人物形象是通过演员来表现的,那么林妹妹的形象是唯一的,就是那个演员的形象。这个形象一直定格在观者的视觉里。想象的空间就要小很多。而当这个形象一旦成功定格,则当换掉原演员时,有很多观众就开始不适应了,其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说某某演员把某某角色演得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在视觉上定格了的形象,并不符合你心中那个既定了的、在对原着的理解的基础上,想象预设的人物形象。
以上是从观者的角度上来讲的,另外,从作者创作的角度来看,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名着的作者侧重于语言的修炼,意境的展开;而影视剧作者更加注重视觉上的效果,如场景、特技之类的安排。
2.电影作品和文学名着,两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文学艺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劳动推动人的思维和语言发展,导致手的完善,使文学艺术的产生成为可能。原始人在协同劳动中伴随劳动的节奏发出的劳动号子,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和诗歌。旧石器时代晚期洞壁绘画描绘狂奔的野猪、猛犸象和鹿群,中石器时代的岩画表现手持弓箭追猎山羊的人群,都说明原始艺术是直接来自生产劳动,是这些活动在艺术上再现。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对于文学艺术的需要,是文学艺术发展的动力。文学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活,成为最易被人们接受、影响面最广的社会意识形式。进步的文学艺术,对于教育人、改造人、推动历史前进起着重要作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是该时代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文学艺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和科学影响着文学艺术并作为思想内容包含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由于文学艺术能够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常常被用作传播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工具。在阶级社会中,作者总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认识、反映和评价生活,文学艺术作品也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必然带有阶级的色彩。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成员,由于具有某种相近的生活条件,共同的民族心理,也会有一些共同的美感和艺术爱好。文学艺术的发展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又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完全同步,文学艺术的繁盛时期不一定是社会经济的繁盛时期。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电影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过分强调了它的教育意义和所谓的社会影响。诚然,电影作为一种结合了表演、美术、音乐、文学、雕塑等艺术形式的所谓“第八类艺术”,其内涵是可以非常丰富的。而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也确实可以起到振聋发聩,激励人心的作用。一些完全宣言导演个人的颓废哲学、荒诞哲学等的另类作品也能对一部分意志薄弱者起到不良引导作用。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曾经被当时的所谓主流文化视为异端邪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积淀,最终成为了我们的无价瑰宝,给千千万万的后来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3.如何看待文学名着的影视改编:
穿越历史长河积淀卜来的一系列古典小说名着,民众认知程度极口,为人众月一热能详,在当代社会仍然拥有巨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和技术条件卜,通过影视改编等手段,对古典小说名着进行再阐释,使之人众化,视觉化,精美化,在追求“眼球经济”的今人,既符合当代社会文化心理的需要,又有利于经典名着的介绍和普及。
说到古典名着的影视改编,我们首先要界定子卜么才算得上名着改编名着改编是带着镣铐进行的舞蹈,是对名着文木木身进行的一种有限制的再阐释再创作因为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是以原着文木为基础和核心,以影视为包装和重组的技术手段和表现方式的,而不能颠倒了一者一之间的关系所以,古典小说名着的改编自山发挥的空间相对较小,必须在保持与原着的故事情节以及作者一的思想观念基木一致的前提卜,来进一步追求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理念但是近年来,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文化现象:很多作品袭改编之名,却少{没有行改编之实,而是“借壳上市”般的纯自山创作这类作者一往往借名着的知名度,在自己的作品中冠以人众热悉的人物或名目,创作的却是极具原创意味的故事如影视作品《大话酉游》、《星光灿烂猪八戒》: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沙僧口记》等等,虽然承袭了古典名着中的一些文化因素,故事内容和思想意识却发生了根木性的变化因此这类作品不应归属在名着改编之列,而应视为原创作品
既然古典名着的影视改编是在现代文化背景卜,借助现代技术,进行的含有现代文化因素的再阐释,那么,改编之前就要解决这样一些根木问题:如何理解名着了如何处理原着精神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历史跨越了如何协调忠实历史和原型的同时又赋子改编作品以现代文化因素,使之为观众认同和接受了从文学解释学的角度分析,对经典名着的再阐释要考虑文木木身的审美阅读和不同历史时期的解读两个方面的问题,伽达默尔所建立的酉方文论中的现代解释学,就是对理解的木体论性质和理解的历史性两人原则的系统发挥和阐说在笔者一看来,对古典名着的解读和阐释包含了两个部分:就是原着文木的木体自在性和理解主体所处的历史阶段性,我们也可以将之概括为还原解读和当卜解读虽说解读的终极目标总是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达到理解主体与文木木身合而为一的默契,然而具体的解读总是有具体理解上的差异性,正如“一毛个读者一就有一毛个哈姆宙特”的酉方经臾论断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卜的差异性来源于,理解是人的一种在时间中发生的历史性行为,必得以人生存的时间性和历史性处境为出发点,必然要打上历史流变和时代文化的烙印,而不存在超越时间和历史的纯客观理解对古典小说名着的理解也不例外尽管对经典名着的阅读已经超越时空,形成了一种基木的文化共识,但是落实到个体阅读上的理解仍然是毛差万别的,仍然有每个时代文化背景卜所包含的那个时代所特有的具体而微的差异
还原解读,首先是指尊重经典名着的文木木身按方法论解释学的观点,理解的目的是要消除误解以达到对文木中作者一意图的准确理解,因此,正确的理解必须消除成见,跨越时间距离所以在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过程中力求准确理解,还原木貌,就要与原着的基本故事情节以及原着作者一的基木价伯观保持一致,追求作品内容的木质真实,追求一种还原历史风貌的“神似”,把握作者一的创作精神,这是对古典小说名着改编的基木要求例如,《三国演义》的影视作品要尽m:展示人卜三分和政治风石的恢弘y势,《水浒》的影视作品要着力刻画人物的英雄y质和典l}!J性格,《红楼梦》要表现封建末flf_贵族家庭的儿女情长和悲剧主题如果脱离了对小说文木木身的理解,名着的影视改编就会堕入无根的虚妄,无法传达出为观众认同的文化精神法国析学家利科的解释学文论认为,文木具有自身内在的结构和自律性,解释就是遵循文木的内在结构JI子以揭示的过程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也是要遵循这个过程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山”几“成见”之不可避免,要求得木真理解,就要像伽达默尔认为的那样,发挥来自一种整体的历史传统的“真前见”的作用,将被理解的文木带出现实关系而纳入相对封闭的历史视域,从而保证我们对历史流传物木真意义的理解而越是经典的作品,越具有自身显着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其文木内在的还原险也越好我国古典小说名着,经过数代人的阅读与阐释,已经形成了文化认知上的y度一致性,容易达成对小说的木真理解因此,影视改编作品的再阐释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央视版《红楼梦》、《酉游记》、《三国演泛》、《水浒》等名着改编电视剧的成功就与其能够再现小说的精神风貌,贴近人众的心理期许分不开。
当下解读,就是要考虑阅读主体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山于传播形式的转变以及作用对象的不同,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必然带上当代文化的因子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品存在J几意义的显现和理解活动之中:读者的理解使作品存在变成现实:艺术作品存在J几一切可能的阅读理解之中,它将自己的存在展示为被理解的历史照此说法,读者一的理解是一切作品具有存在意义的前提古典小说名着通过影视改编,被赋子当卜性,在观众的感知和理解中获得存在意义从而获得新的生命力文化的存在形态是流动不居的,每个时代的读者一群有自身带有群体性的文学接受的习惯系统,美国文论家卡勒说,文艺作品“只有在与一种被读者一接受的习惯系统发生关系以后,才会有意义”通过这种文化习惯系统的实现,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才能得到人众文化心理上的认可,为适应当代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心理做一些改动也就必不可少亩目照搬照抄,妄想原汁原味,不给阐释者一留卜腾挪的余地,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解释学文论认为文木的意义是向读者一的理解开放的,肯定文学文木的开放性,把对文木的解释看成是文木意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古典小说名着的影视改编也是山当代人众的主观性共同参与完成的但是改编必得具备这样的前提:不违背历史真实和作者一木意JI有助于加深观众的理解和欣赏在保证主要故事和主要思想不变的前提卜,加入一些细节刻画和人物性格以烘托或渲染故事情节,是可以理解有时也是必要的而对于一些和时代文化思想完全相背弃的东酉,也可以酌情进行删改例如电视剧《水浒传》中对潘金莲的态度,有一定的同情和美化成分,就暗含了当代文化因素中与封建社会截然不同的女性意识一些影视改编的事实表明,这些细节改动也确实起到了丰富剧情的作用但是,如果改编没有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夸人解读和阐释的随意性,就会陷入逻斩混乱,漏洞百出的状况:或者一味迎合某些人低俗的倾向,将经典名着庸俗化,甚至篡改得面目全非,就背离了改编名着的初衷,让人部分观众产生文化疏离感,引起反感和指责影视作品是以一种灌输式的方式将文化娱乐信,传递给观众的,如果单向度地传达许多错误甚至有害的信急,必然扰乱和误导人众对古典小说名着的认识和理解,将会贻害无穷前些年,一些曲和解构历史的所谓反历史主义的影视作品,就曾引起过学者一和观众的强烈不满
对古典小说名着解读和阐释是进行影视改编的前提基础如果对名着的理解木身就有问题,就不到位,改编出来的作品也必定粗制滥造,乏善可陈,这无论对观众还是对原着来说都是一种襄读只有处理好还原解读和当下解读之间的关系,追求均衡和适度,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结合点,才能使影视改编作品既叫好又卖座
从古典小说名着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情形看,央视版的《红楼梦》、《酉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等,创作态度严谨,画面制作精良,体现了小说原着精神,也融入了当代文化因素,获得了观众好评但是这非意味着古典文学名着之再阐释与再创作达到了境山几古典小说名着是作为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存在的,其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将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而向后来的解读和阐释者一更多维更全面地敞开,因此,对古典小说名着的理解与阐释也将是进行式的具有反复演绎的可能险,不可能到达艺术的终点而这也正是我们研究古典名着进行文化阐释的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古典小说名着才能最终走下书架,走进市场,贴近民众,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文化食粮。

⑥ 电影艺术和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影视艺术与小说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影视艺术主要是通过电视影音等手法来表现的一种艺术,而小说艺术则是通过文字的表述,而展现出一种艺术之美!
影视直观,小说抽象。
影视侧重表现,小说侧重表达。
影视利于叙事,小说利于抒情。
相同点:都可以直观抽象,叙事抒情,都可以进行一定的心理描写.

⑦ 请问电影属于什么艺术是视听艺术吗就像小说属于语言艺术一样

电影是表演艺术

非要复杂的说的话,那电影是属于第七艺术,位列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之后。它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

⑧ 电影和小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电影表现形式更直观,给人的冲击更大。
小说更抽象,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一部作品,两者相互结合着看,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⑨ 文学艺术与影视艺术的异同

影视艺术包括影视表演、影视化妆、影视制作、影视导演、影视评论、影视文学等影视涉及到的所有方面的艺术。
影视文学是影视艺术的一部分,单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通俗点讲可以理解为影视剧本吧。文学以语言符号描写世界,作用于人的想象,是语言的艺术。绘画以线条、色彩等符号描绘世界,作用于人的视觉,是视觉艺术。由此构成二者的区别。

文学与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彼此之间存在着形态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最清楚地表现在二者塑造艺术形象使用的媒介符号的不同。德国学者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对诗(文学)与画的界限做过专门的论述:“既然绘画用来摹仿的媒介符号和诗所用的确实完全不同,这就是说,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而诗却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既然符号无可争辩地应该和符号所代表的事物互相协调;那么,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而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 [①] 绘画用的是“自然符号”即形体和颜色,文学用的是“思想符号”即语言。莱辛认为,因为绘画用的是自然符号,所以它适合表现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即静态的事物;而文学用的是语言符号,因此适合于表现前后持续的事物,即动态的事物。莱辛的观点揭示了文学与绘画之间的区别。文学通过语词这种抽象的“思想符号”来充当艺术媒介,而“任何词(语言)都已经在概括” [②] ,所以,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色彩、线条、形体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文学与绘画之间既有差异性,同时又有共同性,是可以相通的。例如古希腊西蒙尼底斯(Simonides,556~496 B.C.)就说过:“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宋代苏轼也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们的意思都在强调文学与绘画是可以相通的。

首先,诗与画的相通集中体现在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和配合。绘画的特点是善于描绘空间形象,作用于诗可以使其增强形象性;文学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影响到绘画可以使其获得画意的深刻表现。诗可以转化为画,画也可以转化为诗。中国艺术历来讲究“诗情画意”,诗情可以转化为画意,画意也可以转化为诗情。诗情和画意之间的互动、转化和配合,可以塑造出更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如宋代画院考试时就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为题,要求考生在绘画的二维空间画出时间,画出诗意。一考生以夕阳和野花为背景,画一书生骑马缓缓走来,几只蝴蝶围着马蹄飞舞。这就把“归来”的动态,和富于诗意的“香”都通过画面体现了出来。老舍也曾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请齐白石作画,白石老人在画中以奔流的泉水中嬉戏的蝌蚪生动地传达出了诗意。

其次,小说与绘画都属于“再现艺术”,它们的相通体现在小说可以表现绘画性。波斯彼洛夫认为:“在各个时代的文学里都能看到作家与画家在风景画、室内装饰、静物写生、肖像画等方面的特殊竞争。” [③] 小说具有绘画性,在于小说自身的特点。小说可以把心理世界转化为物理世界,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里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这样的描写使“悲凉”这种内心情绪体验以一种物理对象的画意方式被读者所把握。小说还可以将想象的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在对人的内心幻想的展示上,小说比绘画更胜一筹,因为小说描写的“画”具有一种间接性,它是通过欣赏主体的审美想象而实现的。

小说之画的独特性,决定了小说的描绘有其自身的规律。第一,小说对物象的描绘要简练。小说中的画面必须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呈现,而一旦冗长的描绘打破了印象的完整性,想象便会失去作用。所以,小说中描绘性的词汇应单一、简洁。如鲁迅在《祝福》中对老年祥林嫂外貌的描写,没有面面俱到的刻画,没有重复的形容,寥寥数语就使读者对这个饱受封建势力摧残的女人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第二,小说对物象的描绘要与人的感知相结合。如夏绿蒂·勃朗特在《简·爱》中的一段描写:“……寒冷的冬风就带来了一片片阴沉沉的乌云,接着,无孔不入的雨点就噼噼拍拍地落下来。再到户外去活动是绝对不可能了。”小说中的“物”如“寒冷的冬风”、“乌云”、“雨点”都是通过人物的感知而显现出来。同时它诉诸读者的整体感觉而不仅是单纯的视觉,这样就调动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在想象的世界里去体验它,而物质的画面也就进入了读者的审美视野。第三,小说对物象的描绘要带有情感因素。正如老舍所说:“小说是些画面,都用感情串连起来。画面的鲜明或暗淡,或一明一暗,都凭所要激起的情感而决定。” [④] 感情既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和兴趣,也决定着被描写客体的“清晰度”。由于感情的沟通,便使小说的画面亲切感人而且清晰可见。

二、文学与戏剧的区别与相通

戏剧是综合多种艺术因素的舞台表演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没有戏剧的直观性和剧场性。但同作为再现艺术,戏剧对文学主要是小说的渗透又是必然的,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可相通。

小说与戏剧这两种艺术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二者的表现手段和审美效果的不同。正像美国戏剧家乔治·贝克在《戏剧技巧》一书中所指出的:一方面,从审美表现上来看,“大多数小说里,读者好比是被人带领而行的,作者就是我们的向导”。而在戏剧里,“就剧作者而言,我们必须独自旅行”。这就是说,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建构时空情境等表现手段来确定文本的情感基调,以此来引领读者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判断。而在戏剧里,作者是隐形的,观众要通过直观舞台上人物的对话、行动和冲突,由自己对人物和剧情做出判断。另一方面,从审美效果上看,“小说通过视觉诉诸读者的智力和各种情感。戏剧则同时诉诸视觉和听觉,布景、灯光和服装,这使得在小说中许多绝对必要的描绘成为不必要。” [⑤] 小说的形象要通过具体描绘,调动读者的智力和情感靠想象来完成;而戏剧的形象,只要观众坐在剧场里观看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就可以尽收眼底。

但文学与戏剧的联系却非常密切。塞米利安指出:“小说是在同戏剧相同的总的原则上建立起来的。” [⑥] 别林斯基也指出,在小说中既有抒情诗的成分,也有戏剧因素。

首先,小说与戏剧的共同要素是人物和情节。无论在小说里还是在戏剧中,都要塑造人物形象,都要有一个由人物关系构成的故事情节来支撑整个作品。小说与戏剧同为艺术领地中的再现艺术,按照因果逻辑所构成的故事情节,能够展示出生活的内在必然性和社会风貌。因此小说与戏剧都会借助于故事情节的构架,来反映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和人物的独特社会境遇。小说与戏剧中情节的区别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由一个叙述者讲述出来,而戏剧的故事情节是由演员扮演的人物在舞台上演绎出来。

其次,小说主要从“对话”汲取了戏剧的长处。对话可以说是戏剧的灵魂。戏剧家凭借巧妙的对话,不仅可以营造出戏剧的特质——矛盾冲突,而且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关系的变化。因而,小说向戏剧的靠拢,主要是向对话技巧的借鉴。那么,小说家怎样才能通过对话来获得戏剧性呢?一般认为对话要准确,但仅有准确是不够的。关键是小说中的对话要能够泄露出对话双方的复杂心理。

再次,小说通过借鉴戏剧的“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戏剧是一种“直观”艺术,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现实生活的丰富内涵。戏剧的表现形式使得欣赏主体直接面对某个场面,从而能直接体验到这一场景中人物的感情和具体处境。当现代小说家摆脱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模式,借鉴了戏剧这种场面直呈的技巧,现代小说的客观性和真实感就超出了以往的现实主义小说,并有效地与戏剧相相通。如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通篇由一位青年军人“我”和一个过路逃难的老人的对话构成,开头一段是青年军人视野中的一个场面:“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看这段描写,读者仿佛在欣赏戏剧中的一个场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个场面不仅象实际生活一样自然,同时,其中包含的意味无限深远,战争带来的灾难,老人的困境和命运尽在场面之中,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也可有多重解释。由此可见,对于表现难以捉摸的情绪,人物内心的紧张,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处境,戏剧场面是最经济的表现手段,小说因此而获益。

三、文学与影视的区别与相通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艺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的语词形象需要读者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读者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着,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⑦]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狄更斯早在电影艺术发明之前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⑧] 小说这段文字的叙述充满视觉感,稍作修改就能成为一种标准的电影展示。可见文学的叙述文字在手法上存在一种电影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中的“电影性”。

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场景是在同一地点和一个没有间断的时间跨度里,通过人物的具体活动而展现出来的一个具体事件。影视屏幕上的场景是直观的。小说中的叙述场景,是要通过描绘一种如影视般的视觉形象的画面,来体现出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让读者仿佛亲身所见所闻一般。这也正是文学要利用不具直接感性功能的语言符号,而要去塑造具体形象所追求的重要技巧之一。正像塞米利安所说:“技巧成熟的作家,总是力求在作品中创造出行动正在持续进行中的客观印象,有如银幕上的情景。” [⑨] 银幕上的视觉情景是镜头的切分和组合,小说中的场景是对一个具体视觉对象的语言叙述。语言符号叙述的场景虽不直接作用于人的视听审美感官,但语言的所指意义,可以使符号同与之相应的某个事物联系起来,让读者在阅读时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视觉意象。正因如此,以叙述场景为单元的小说文本内在地具有一种电影中的情景要素。当这种要素在现代小说的叙述语言中通过具体描述手段得到强化和凝聚,并与某种情绪色调相融合而构成场景的“氛围”时,小说特具的那种电影因素便得以凸现和放大。

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 [⑩]

综上所述,文学在与绘画、戏剧、影视的相通中,通过相互配合、阐发、影响和补充,促成了文学自身的发展。文学从绘画中汲取“画意”而塑造出生动立体的艺术形象,从戏剧中借鉴“对话”和“场面”来增强自身的具体性和真实感,从影视中吸收叙述场景的“电影性”而使自身的叙述充满视觉感。总之,在与其他艺术的相通中,文学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段而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