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散场怎么拍照片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散场怎么拍照片

发布时间: 2022-10-02 23:08:46

㈠ 电影的画面是怎么拍出来的

一部电影镜头的运用有多重要,如何跳出定势思维?

朝日传媒给出了更多关于电影镜头的思考。

《天使爱美丽》(2001) 剧照

朝日传媒

期待与您再次相遇

宣传片 宣传片制作 宣传片拍摄

㈡ 如何拍出电影风格的照片单反相机应该如何调试

单反拍出来一般是3:2,进入后期软件裁剪成21:9,并且在上下加黑边制成总体16:9的,然后对色调进行一定调整,就可以了,下面加一句话就像字幕一样就更像了

㈢ 电影中的拍摄手法有哪些

1、推镜头指摄影机向被摄物体推近或是用变焦距镜头逐渐拉长焦距,使观众有一个移近被摄物的感觉。

2、拉镜头则和推镜头正相反,造成画面上的被摄物逐渐远离观众视点的感觉。并逐渐扩展视野范围。

3、摇镜头是指摄影机在原位置不变,通过机身的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画面呈现动态构图,产生巡视、环视周围环境事物、揭示动态中的人物内心世界、烘托情绪的艺术效果。

4、移动镜头又称“移动摄影”,将摄影机放在可移动的车辆或升降机上,对被摄物体作各方向移动所拍摄的画面。

基础景别有以下这些:

1、远景:在拍摄人像时不要总想着拍摄人物,带着环境可以很好地渲染气氛。

2、全景:全景景别有助于表现人物的动作。

3、近景:为了将人物表情表现得比较好,可以使用近景。

5、特写:特写能够让你完全注意人物的细节,是表现细节最好的方式。

(3)电影散场怎么拍照片扩展阅读:

镜头语言就是用镜头像语言一样去表达我们的意思。我们通常可经由摄影机所拍摄出来的画面看出拍摄者的意图,因为可从它拍摄的主题及画面的变化,去感受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

镜头语言虽然和平常讲话的表达方式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所以说镜头语言没有规律可言,只要用镜头表达你的意思,不管用何种镜头方式,都可称为镜头语言。

㈣ 电影拍摄手法

1、麦格芬手法是一种电影的表现形式,它表示某人或物并不存在,但它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希区柯克最常用的一种电影表现手法。比如《房客》中的复仇者、《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迷魂记》中的玛德琳。有时又利用虚化的事件,比如《后窗》中的推销员谋杀案。

2、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包括室内设计和艺术涂料领域。

3、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相对于蒙太奇拍摄方法。 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

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

(4)电影散场怎么拍照片扩展阅读:

立体电影拍摄技术特指用两台摄影机同时以一定间距和夹角来记录影像的方式。

立体特效可采用正投、背投,平面、环幕,主动、被动等多种实现方式。

目前大多数立体电影制作还停留在电脑三维的虚拟绘制状态,实拍因为两台摄影机云台的同步对焦,同步变焦,同步角度调整需要几个人同时同步作业,非常难以协调,这也是观众最终在电影荧幕上看立体效果时间长会导致双眼疲劳和难受的原因.此问题目前已有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在后期剪辑时也可以校正。

㈤ 电影院怎么拍照片好看

电影院以前拍照片拍的好看一点的,我尽量拍的前景一点。把整个那种电影院的那种最美的细节拍出来,而且最好是把里面的那种两边还有整个电影的那种美美的把你拍出来。

㈥ 请问怎样在KTV 电影院这些比较黑暗的场所用数码单反相机拍好照片

暗光环境,相机需要延长快门时间保证准确曝光,所以会虚
要么开闪光灯——远处的东西内闪不够用,拍近处的还行
要么换最高ISO可以扩展到51200甚至102400的型号吧
F1.4甚至F1,2的大光圈镜头也可以试试,但是景深极小,不好对焦。
说白了,拍照还是找光线好的地方拍吧
暗光环境不仅拼设备,还拼技术

㈦ 拍摄好照片的基本要领

拍摄好照片的基本要领如下:
一、持稳照相机
持稳照相机是获得一张高质量照片的前提。在按下快门瞬间,哪怕一个微小的晃动,也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持稳照相机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持机姿势,还要善于利用树木、墙壁、栏杆等稳定结实的物体来支撑持握照相机的手,或使身体有个依靠。有条件的话,尽可能使用三脚架来稳定照相机,用快门线揿动快门(见图2-4-3),特别是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或使用较长焦距的镜头拍摄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二、选好自动对焦区域
现代照相机基本上都有自动对焦功能,但在实际拍摄中并非万无一失:有时,你所关注的被摄主体在拍摄出的照片上是模糊的,而画面上其他部分反而很清晰。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检验是否选择好了自动对焦区域。 有些照相机的自动对焦区域位于照相机取景屏的正中心,在对焦时必须把被摄主体放在取景屏的中心位置,这样才能做到正确对焦。如果从构图的角度考虑,被摄主体不宜安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又该如何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许多自动对焦照相机都设定了焦点锁定装置,其操作方法是:先将被摄主体置于取景屏中心进行对焦,然后按下焦点锁定按钮(通常经常是半按快门),只要照相机不改变拍摄距离,不管怎样调整画面构图,都能保证被摄主体成像清晰。 较高级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多区域自动对焦,可以根据主体所在位置选择对应的对焦区域。

三、正确测光,准确曝光
在以往的拍照过程中,也许你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对着满天的彩霞按下快门,可拍出的照片上天空一片苍白,看不到那绝妙的绚丽的云霞;拍下了白雪皑皑的群山,但照片上的白雪却是一片令人沮丧的灰色。为什么会这样呢? 照相机的测光系统是以18%中灰反光率进行测光,并决定曝光量。当测光的画面以中灰色调为主时,能得到准确的曝光。大多数景物,如城市建筑物、山川树木、黄种人的肤色,草地、水泥地面等的反光率都很接近中灰色调,因而,对这些被摄体测光,通常都能得到准确的曝光。当被摄体光照均匀;被摄体与背景亮度差别不大;或画面上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所占比例均衡等情况下,测光表的测光数值接近18%中灰色调,按照测光数值曝光也可获得准确的曝光。当被摄体位于大面积的浅亮背景前,就应作增加曝光的补偿;反之,当被摄体有大面积深暗背景,就应作减少曝光的补偿(详见第四章)。 如果你使用的家用袖珍照相机没有曝光补偿按钮,在测光时就要“找准测光对象”,即对接近中灰色调的被摄体测光,尽量避开过亮或过暗的背景拍摄,否则,将会导致曝光不准确。

四、正确使用闪光灯
家用袖珍照相机内置闪光灯的闪光指数(用于描述闪光灯的发光强度的摄影术语,就如家庭照明灯具的功率)较小,最大闪光范围通常在3~4米之间,要保证被摄主体在有效范围之内。使用的胶片感光度越高,则这个范围越大。闪光灯还有防红眼闪光、强制闪光、慢速闪光同步等功能供你选用。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使用的独立式闪光灯的闪光指数比较大,功能也更加齐全,使用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参考第四章介绍闪光灯的使用技巧可以帮助你拍摄出更加完美的照片。

五、走近拍摄对象
前面已经谈到:一张好照片主体必须突出。而靠近拍摄对象(或使用远摄镜头),使主体在画面上成像较大,使观众一目了然,这是突出主体的最简单方法。靠近被摄主体,直至取景器中只剩下最重要的景物,可以舍弃与主题无关的景物,也可以避开无关紧要、扰乱视线的背景,这也是获得简洁的画面的有效途径。

六、让主体偏离画面中央
透过取景器取景时,许多摄影爱好者常常把被摄主体置于画面正中央,这种过于均衡稳定的构图使画面显得呆板、单调,你可以使被摄主体偏离画面中央位置。通常情况下,可借鉴传统绘画构图中的九宫格式。把画面水平和垂直方向三等分,把主体放在等分线位置或等分线交叉点位置。因为根据视知觉心理学,人的视觉具有选择性,处于这些位置的物体容易引起人们视觉兴趣,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于这些部分,所以这些位置又称为趣味中心位置。

七、使用简洁的背景
初学者在拍摄照片时,视线往往只集中于被摄主体而忽视了后面的背景,而照相机会把镜头前的一切都记录下来,在拍摄出来的照片上常常出现你不想见到的多余的景物。若让与主题无关甚至相违背的背景保留在画面上,势必会干扰和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削弱主体形象的突出和影响主题内容的充分表达。在按下快门之前,要注意检查背景,避开不雅观的物体,如垃圾、树枝、眩光等。避开树木从人头突然长出、建筑物压在人肩上、地平线切在人脖子上等等现象。还要注意利用各种手段简化背景,如,选择拍摄角度,避开杂乱的背景。选用长焦距镜头或使用大光圈,缩短景深,使主体清晰,把容易干扰主体的景物处理在景深范围之外。 总之,画面上和主题内容无关的形象愈少愈好。具体参阅第五章景深的控制。

八、善于捕捉瞬间神情
摄影是瞬间艺术,它只能在快门“咔嚓”的极短暂的瞬间截取表现对象在时空坐标中的某一瞬间状态,摄影师应善于观察和捕捉动人的瞬间神情,巧妙地进行形式创新和捕捉最具特征性的瞬间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当拍摄对象面对镜头时,一般都显得比较拘谨,可让他们沉浸于熟悉的事情或从事某一具体的活动,这时表情就比较放松,容易捕捉到自然、生动的瞬间。

九、观察和选择光线
在摄影创作中,光是塑造物体形象的基本造型因素,通过对光的选择、调度、控制,可以逼真地再现出被摄物体的形状、质感、色彩和空间立体感;通过特定光线的运用,可以有选择地强调、突出被摄体的某些侧面,而同时掩饰某些侧面,它引导着观众视线,形成画面重点;此外,光又能渲染画面气氛,产生意境、强化情感表现,形成优美的视觉空间。能动而巧妙地应用光线能在你的画面上创造无穷的魅力,所以人们常说,“光是摄影的灵魂”。摄影者应该研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光,认识光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光线的造型功能、表情达意功能,从而能动而巧妙地运用光线为画面增添魅力。 为提高对光线的敏感性,可选择自己身边的某一处景物,以不同的角度观察它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下的光影效果及其对这一景物造型效果的影响。大部分摄影初学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摄主题的选择和提炼上,却忽视了根据特定拍摄主体的需要选择和控制光线,而后者往往是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

十、多拍几张照片
即使是最富有经验的专业摄影师也无法保证用一张照片就能成功地拍摄好一个事件,你在拍摄重要的照片或遇到特别好的被摄体时,从不同的角度拍摄构成不同的构图,多拍几张照片可以提高你的成功率,特别是对于运动中的被摄体,多拍几张照片可以使你捕捉到最动人的瞬间。在早晚、日出、日落等光线变幻比较丰富的场景中,多拍几张照片可以使你捕捉到最精彩的光影瞬间,避免一“失”手而成千古恨。

㈧ 拍酒吧的演出照片,有什么技巧,怎么设置

看你是什么机器了,数码单反的话iso在800都可以,使用手动模式,开闪光灯,设置后帘同步,控制闪光输出量,合适的话,可以兼顾主体和环境,这种复杂环境下需要你有一定的摄影实践经验。实在不行也可以用夜景模式。

㈨ 电影院照相,照相机像素最少要多少

电影院、距离100米、能看清脸,这个要求很苛刻……
像素不是决定性指标,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相机都足够!
2点提醒注意:
1、电影院光线很暗,又不能开闪光灯(100米,开了也没用),必须提高感光度才能保证安全快门。所以相机必须具有很好的抗高感性能,才能保证图片基本质量。普通数码肯定不行,起码得单反,还要好一点的单反。我用尼康D90拍过,ISO1000没问题。
2、距离100米、能看清脸,这就要看镜头的焦距了,等效焦距至少200mm以上都不够大(如果是银幕人物特写要稍微好一点),但这些超长焦单反镜头都很贵!普通长焦数码相机倒是便宜,焦距够了,但SIO调高后画面噪点将惨不忍睹。你还是用单反往前走走吧……

㈩ 电影是怎么拍摄的

电影的拍摄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耗费心力的工作,特别是商业大片,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协作才能最终完成。一般来说,电影拍摄离不开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三个步骤。

最后就是后期制作,现在的电影很多场景和特效都要靠后期来完成,所以这部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现场收音,那就得配音,如果是同期声,那也得处理现场的杂音等等,做到声画同步,碰到疏漏的地方,还要补拍补录等等,特效团队负责做影片中无法直接拍摄出的特效,这都是非常繁复的工作。

在我们外行人看来,这些事情想想都会觉得可怕,其实也只要有经验的导演统筹调度,严格执行片场制度,各部门人员很快就能适应,然后就是默契配合,寻得最佳的拍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