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胶片电影是如何存储声音的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胶片电影是如何存储声音的

发布时间: 2022-09-26 04:00:06

❶ 电影放映只是用一卷胶片,那声音什么怎么来的

声音也在电影胶片上,电影胶片,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

最早的有声电影只有1条光学声轨,立体声诞生后声轨变成2条。90年代随着数字音响的出现,胶片上的空余位置被好莱坞几个科技大佬依次霸占。索尼和杜比最先出手。

索尼占领了胶片两边(淡蓝色区域),放进了SDDS(索尼动感数字音响),一种索尼自家开发的7.1声道影院音响系统。杜比占领了一边齿孔间的方形区域,放进了像二维码一样的5.1声道的杜比数字音响系统。

(1)胶片电影是如何存储声音的扩展阅读:

当代电影的录音方式包括同期录音和后期录音两种方式。两种录音方式可以共同使用,现在很多电影正是这么处理的。

随着录音技术的进步和数字音乐的兴起,音效师不但能够让观众倾听日常生活里不可能亲耳听到的音响,甚至可以为影片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音效。特别是在科幻片、灾难片等电影中,数字技术不仅仅用在画面上,也用在了声音上。

❷ 电影胶片是怎样记录声音信息的

按你说的,那胶片电影岂不都是默片了!

是在胶片一边 光信号的形式记录 声音。
声音大小 通过 感光记录到胶片。
反之,播放的时候,通过感光的强弱,再反馈成电信号,也就是音频。

❸ 电影院播放电影用的是胶片吗那画面和声音怎么同步

目前是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同存并举,胶片电影的声音是刻录到胶片边缘上的,当放映胶片的同时专用的音频光投射到胶片边缘的音频带上同步把声音传输到了扩音功放系统,再通过音响喇叭输送给观众。数字电影是一个复杂的高科技电子系统,只有专业的研究人员才能解释清楚,数字电影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久的将来必将会取代胶片电影。

❹ 影片中的声音是如何记录的

我们大家看电影时,会觉得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非常连贯,就如真实情景差不多。但你若看外国产的配音电影,有时却能看到动作与声音不协调的现象,演员的嘴早已不动了,声音却还没断,这是什么原因呢?

通常电影影片中的声音是同动作一起记录在影片上的,电影中的音乐、对白及音响效果,是现代电影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声音首先通过话筒变为电信号。声音传进话筒,推动话筒中的膜片的振动,与膜片相联的动圈也随着振动;动圈是放在永久磁铁的圆形空隙中的。由于电磁感应,在磁场中来回运动的动圈就会感应出电流来。声音越响,膜片和动圈振动也越大,感应出的电流就越强;声音频率发生变化时,膜片和动圈振荡频率也随着变化,动圈上就会感应出与振动频率一致的电流信号来。这样,声音高低及频率的变化,就会表现为感应电流信号变化。

微弱的感应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再流过一个白炽灯泡。随着电流的变化,灯泡亮度也发生变化:电流强,灯就亮,电流弱,灯泡就暗,这样就把声音信号经过电信号中转变成了光信号了。这时用一个聚光透镜把灯光聚焦后投射到电影底片上,随着胶片不断移动,使胶片能在拍摄演员动作的同时而感光。声音强,灯光亮,感光也就多;声音弱,灯光暗,感光就少。这些电影胶片经显影定影后,就成为电影的声带底片。再用这底片印成声带的正片。

还音时,只需在声带正片上投射一束强度不变的光线,当这光线透过胶片边缘那深浅不同或宽度不同的白道道(声带)时,就变成了强度不断变化的光线。时明时暗的光线,经过光电管就变为时强时弱的电流信号,这电流信号经过放大后,送进场声器就播放出声音来了。

这种光学录音法要比磁录音麻烦,所以现在大都采用在拍摄电影时,先用磁录音方法录下各种声音。当影片拍完,洗印电影时,再用光录音法把磁带上的声音转录在电影胶片上。

❺ 35毫米电影胶片可以储存音轨信息吗

当然不可以,胶片是感光材料,又不是磁带!
35mm胶片只记录画面,音轨要另外用别的设备录。
能记录声音的是磁带,上面都是电信号,存什么都行……

❻ 胶片电影的声轨是怎么一回事

胶片电影的声带采用光学方法,即在胶片的一侧记录一条透明的线条。线条的宽度会随着声音频率的变化而变化。被称为变积式声带。激励灯提供一束明亮的光源,透镜将光源聚焦并投射到透明线条上。穿过胶片的光线照射在一块光电池上。光电池将光转变成电流。

❼ 胶片电影是怎么让图象和声音同步的

有声电影声音播放称为还音,即将录制的声音还原播放,还音分为两种方式。

一是光还音,即把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转换为光信号,印制在胶片画面一册,放映时由激励灯照射音带,投射到光电池,光电池感应光线强弱,转换成变化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大为声音信号由音箱播放出来。电影胶片在运行时,先通过灯光片门,在通过音鼓处被激励灯照射,所以画面与声音在洗印时不平行,而是相差16格,这样画面播放和声音就实现同步。

(7)胶片电影是如何存储声音的扩展阅读:

光还音一般用在35毫米和16毫米有声电影。

二是磁还音。原理想想录音机就知道了。磁条印制在胶片画面一侧,为达到同步,同样提前画面16格,胶片在运转中,先通过片门照出图像,在通过磁头发出声音。早期16毫米胶片有使用磁还音的,但很少。作为中国特色的8.75毫米电影,均使用磁还音。磁还音的音质要比光还音音质要好一些。

因为画面和声音记录信号都印制在胶片上,在胶片运转时同步出现,所以换片时没有影响。



❽ 电影里的声音是记录在胶片上的吗是以什么形式记录上去的

拍摄电影,影象和声音是分开记录的,影象用胶片声音用磁带,后期把磁带录的声音经过“转光”变成声带胶片,叫声底片,然后经过翻正、翻底再把声音拷贝到放映拷贝上,以光学声带的形式附在影片的一边,(只有一边是声带)放映时把光学声带变成电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