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哪些国家电视咖位高于电影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哪些国家电视咖位高于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9-20 04:43:39

⑴ 为何电影明星往往比电视剧明星更有地位呢

有很多明星在娱乐圈当中都是引起了不少朋友们的兴趣,而在看待这些明星的时候,也会有着不同的地位区别,总体来说电影明星的地位往往比电视剧的明星地位更高一些,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之间有着这么大的差别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详细地了解一下。

在娱乐圈里面的发展,对于每一个明星未来的成就,都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的,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电视剧明星在未来的地位远远不如电影明星,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自然就会导致有很多人对于他们的印象并不是特别深刻,也导致了他们的地位不如电影明星,不过也有很多的电视剧明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转型成为了电影明星,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

⑵ 在娱乐圈中,电影演员的地位比电视剧演员的地位高吗

个人觉得并不是这样子的。同样都是出现在观众面前,都是给观众带来乐趣的人。因为大部分名人电视剧的演员都能够演电影。无论任何行业,都存在一条“鄙视链”。当然,并不是说有真正意义上的等级或者阶层之分,而是说一部分人都有类似感受。这条“鄙视链”放在影视圈,就是拍电影的拍电视剧的。

很高,那些一线明星一部电影的出场费都要几千万,而电视剧却相差甚远,所以我个人衡量的标准是她们出场费的价格。但我个人觉得那些演电视剧的老戏骨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家。但电影却不能用艺术家来形容他们。

⑶ 出产电影,电视剧最多的是哪国

中国电视剧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有10部
中国是一个电视剧生产和播出大国,年产电视剧产量达到三万集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但“播出大国”的头衔不应该仅仅只局限在产量上,还应该加强质量,应该加大国产电视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虽然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并不够,但近年来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成功销往海外,走红世界。下面就为大家盘宽爆红海外深受外国观众喜爱的十部电视剧。
《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还珠格格》、《流星花园》、《上海滩》、《三国演义》、《康熙王朝》、《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射雕三部曲》

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尔爾利亚,设备和技术水平不足,不具备国际性。
印度是世界是电影产量非常高的国家,每年生产的电影有900——1000部之多。印度的电影中心在孟买。像美国有个好莱坞一样,印度有个宝莱坞。

⑷ 电影最发达有那些国家和地区

美国、印度、法国、香港等都很发达,中国电影业发展也很快。日本、韩国电视发展的不错,但电影差一些。

⑸ 各个国家对电影是怎么分级的

在电影杂志上我们老看到电影的分级符号如PG、G、R等,你知道他们的含义吗?其实这只是美国的电影分级而已,其他各个国家地区也都有各自的分级标准,现在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 (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 (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lt guardian.)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 (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可见,电影的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时候,在商业利益面前,电影分级制度无能为力。很多片商不顾电影分级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观众推销暴力`色情电影。而且有时候,色情与非色情,色情与情色,就象东郭至今也没能够弄得很清楚一样,它的界定有时候也有一定的难度。

“艺术无禁忌”,但是艺术的界限又在哪里?引起争议的也有很多。例如《比利·艾利略》是一部艺术水平很高的影片,讲述一个很有芭蕾舞天赋的11岁男孩的故事。但MPAA给它的评级是R级,而不是PC-13级。可见到敏感的R级和PG-13级的时候,片子本身的艺术性也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这个肉欲横流的社会,有认真的为艺术而做的电影和导演,但很多也是纯粹是为了金钱的驱动。

电影分级制度并不能说是100%的精确,但是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有些秩序的标准和参考。

英国电影分级制度:

· “U”级:普通级——适合所有观众。在此级节目中只能偶尔使用“damn”(该死)、“hell”(见鬼、**)这类轻微的咒骂语言,极少使用其他温和的咒骂语言;
· “Uc”级:特别适合儿童观看;
· “PG”级:家长指导级;
· “12”级:适合12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 “15”级:适合15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 “18”级:适合18岁以上是成人观看;

香港电影分级制度:

· 第Ⅰ级:适合任何年龄的人观看;

· 第Ⅱ级:儿童不宜观看;其中:

· 第ⅡA级:儿童不宜——在内容和处理手法上不适合儿童观看;影片可能使用轻微不良用语和少量裸体、性暴力及恐怖内容,建议有家长指导;

·第ⅡB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观众应预期影片内容不适合成分的程度较第ⅡA级强烈;强烈建议家长给予指导;影片可能有一些粗卑用语及性相关的主语词;可含蓄地描述性行为及在情欲场面中出现裸体;影片可能有中度的暴力及恐怖内容;

· 第Ⅲ级:只准18岁(含)以上年龄的人观看。

新加坡电影分级制度:

G级为普通级,其中再分为适合所有年龄的电影和需要家长从旁指导的PG级电影;

NC16级为16岁以下不宜,《拯救雷恩大兵》因包含太多粗俗语言而于1998年成为第一部列入这一级的电影;

R(A)级为限制级(艺术)电影,只供21岁以上的成人观赏

⑹ 娱乐圈超一线的明星从不接拍电视剧的有哪些

李连杰没有拍过电视剧。巩俐也没有拍过。林青霞。成龙。吴彦祖也没有拍过。

⑺ 为啥电影的咖位比电视剧大

这要从演员和观众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从演员说 电影的收入是要高于(甚至远远高于)电视剧的 另外由于投资的差异(电影是要赚钱的 但是电视剧就不一定了)导致电影不管从剧本 制作 效果 各方面一般都要好于电视剧 另外由于对回报的巨大期望 也导致导演选演员时也要比电视剧选演员认真的多 而从观众的角度来讲 首相电影尤其是新片 一般都是花了钱去影院看的 因此对电影的期望值要高于电视剧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演员容易混个脸熟的原因 反观电视剧由于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剧出现 再加上最近的电视剧日益的粗制滥造 再加上观众的审美疲劳 导致对于电视剧中的演员也就成了走马观花了 所以说到底 主要还是电视剧的精品实在太少了 连带电视剧演员也成了消耗品 也就在咖位上日益不如电影演员了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⑻ 周冬雨和赵丽颖是在同一个咖位吗

相信赵丽颖和周冬雨这两位女明星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也见过了太多她们的影片或电视剧,每一部都可谓是热剧。

周冬雨和马思纯演的《七月与安生》一部戏让周冬雨获得了金马影后,而赵丽颖是大家公认的收视女王,这两个女星有着不同的魅力,都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⑼ 请问:就目前来说,哪些国家的电影综合水平是比较高的中国的电影排在什么位置谢谢

观点:世界电影市场己为全球性寡头所垄断

作者:李怀亮

目前,国际电影市场已经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一场文化贸易的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随着新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和地区国际性的政策调整,在整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结构格局迅速重新调整,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国际化-重新调整-主动集中"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几个超大型综合媒体公司的出现。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
、威卡姆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美国电讯公司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全球性垄断寡头。1993年,全球最大的50家影视公司的总营业额是1180亿美元,仅仅4年后,最大的7家综合性媒体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全球文化贸易额的绝大部分是在很少几个国家之间进行的。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当年全部进口额的47%。 现在,全世界上映的电影大约有85%是好莱坞制造的。1993年,世界大影视公司有36%在美国,36%在欧盟,26%在日本。1997年,就有超过50%的大公司集中到了美国。欧洲影视贸易的赤字也随之从1993年的35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6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更是越来越少。整个非洲大陆平均每年只生产42部自己的电影,其市场上95%的电影都是进口的。 法国与好莱坞的殊死搏斗 英国着名导演大卫.普特南的《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和比尔.戈兰色姆(BillGrantham)的《资产阶级大妓院:法国与好莱坞文化战争的由来》(英文版),具体深入地为我们展现了欧美之间--特别是美国和法国之间电影贸易战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这两部着作都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的欧洲和美国之间--特别是法国和美国电影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刀光剑影。 戈兰色姆在书中透露了美国企图利用关贸总协定向全世界倾销好莱坞电影的一些内幕。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就十分关注电影出口,多年以来,好莱坞在华盛顿一直有代表自己的非常出色的说客。在其出色的游说者杰克瓦伦迪的率领下,好莱坞发起了对欧洲配额制的攻击,并及时地在克林顿政府中找到了知音。于是开始进行反配额斗争的讨论,研究出来的办法是要把关贸总协定的范围扩大到服务领域,包括电影电视节目之类娱乐服务。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非常明确:自由贸易决不会容许配额的存在。但在谈判中,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则,对美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而普特南的叙述语调却要更加深沉。他的《不宣而战》是以对关贸总协定谈判的回忆开篇的。他生动地记述了谈判达到白热化的最后一夜。普特南作为着名的英国大牌制片人,有曾经在好莱坞工作过的经历,比较能够理解欧美两种电影体制之间的差异。他被指派参加了一个欧洲委员会的小型智囊团。这个智囊团的任务是"研究可以帮助重病缠身的欧洲电影及电视业对付好莱坞挑战的政策提案。"这就决定了普特南的出发点。他是要"为欧洲找一条极富创意又极具商业生机的路子,而无需求助于过去经常实施的那些带有破坏性和负面影响的政策"。因此,我认为普特南的立论更为持重公允。 相比之下,戈兰色姆毫不掩饰自己完全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的态度。他认为法国人就为了这么一个无关全球贸易宏旨的影视节目配额,差点毁了一个关贸总协定,是十分非理性的。 美国人说:"不要保护!" 随着文化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而来的是关于要不要进行文化保护,以及要不要对美国的影视产品实行配额的激烈争论。 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美国用来反对加拿大、法国、韩国的文化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理论。在自由贸易理论看来全球化的主题导致了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通,每个地方只要有需求存在就可以得到满足。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极为丰富,消费者喜爱全球化为他们所带来的这些选择,无论就质量来说还是就价格来说,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极其广泛,特别是他们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同样的选择。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国际商业与战略管理教授高皮纳(Gopinath)1998年在一篇文章中质问这些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中所进行的这些干预管用吗?法律和壁垒能挡住迈克.杰克逊的摇滚或麦当娜那张性感的脸吗?……在现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上,对其他文化的限制会起作用吗?" 在美国人看来,不但实行关税壁垒和配额不会起作用,就连这些国家政府对自己国内的文化产业进行补贴或投资生产也不会起到促进其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甚至反而会是有害的。与欧洲国家不同,加拿大采取政府补贴或投资生产的方式来促进其国内电影业的发展,而不是以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文化产业。然而根据美国学者威尔德曼(Wildman)和希维克(Siwek)最近的研究,"认为面对外国竞争,本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并不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政府补贴会鼓励一些本地公司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仅仅迎合政府的意志而进行影视节目的设计,制作,生产出许多配额快餐。这意味着有能力的生产商花在争取得到政府补贴上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在制作精品电影上的时间和精力多。" 贸易配额、关税壁垒以及政府补贴,这些被倾销国家的政府所能采取的办法,在美国学者看来统统不灵。那么,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该怎么办呢?美国学者说:"由于采取了先进的宣传推广方式,发行量巨大,美国在推销其产品,服务和观念时通常都占有极大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感到它的文化具有与美国文化相同的力量,它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向国内外的人民普及它的文化,而不是试图把它保护起来。"面对好莱坞的冲击,"需要先把这头野兽喂饱了"。 中国对待好莱坞的方式:利润分成,数量不限 正当世界文化产品--主要是影视节目产品贸易的战争烽烟四起、战火纷纷的时候,中国迈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纂的中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披露的资料: "我国已经向美国政府就开放中国的版权产业市场做出以下承诺: 音像制品(主要指录音制品,不包括电影等影视作品)。中国确认对音像制品的进出口将不实行配额、进口许可证要求或其他限制,不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电影作品。……中国政府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此外,中国政府将允许中国公司在商业考虑的基础上,以利润分成的方式,进口数量不限的美国电影,这些电影须经内容审查。"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按照自己并不熟悉的规则,加入到受到强手操纵的全球市场竞赛之中。迈入战火纷纷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国电影产业面对着枪林弹雨。 那么,面对加入世贸,中国的电影产业准备好了吗?从产业规模上来说,中国电影至今没有形成产业自己的规模。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也比不上好莱坞8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 关税壁垒和配额是对本国幼稚工业进行保护的两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就意味着政府必然采取其他的手段和方式来对中国的民族电影产业进行扶持,否则,以现在的这种状况让中国电影产业去与好莱坞"自由竞争",真可谓让小孩子"与狼共舞"了。 因此,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民族电影补贴、投资力度和补贴投资形式。在这方面,英国的经验可资借鉴。 从1950年8月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在所售电影票中加征"伊迪税",部分伊迪税所得划入新建立的英国电影制作基金,用于资助想拍摄英国电影的制片人。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英国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伊迪税对制片人的资助是建立在"完全自然和客观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与其前一部影片所获得的票房总收入挂钩。事实证明,伊迪税方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毫无疑问,没有伊迪税,英国制片业可能已经全面崩溃,被势不可挡的好莱坞吞没掉"。 法国着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文化产业,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安全问题,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原创力问题。我们不可不努力。

欧美的浪漫:与敌人共枕? 本土与全球电影市场经济大战新策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3468/63472/4357020.html

2005世界电影市场状态_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d0c6f0100035t.html

全球电影市场十大:
http://www.ourznbbs.com/viewthread.php?tid=146363

⑽ 金秀贤和李敏镐在韩国谁受的欢迎更多一点,他们两个在一个咖位上吗

这个不好说。在金秀贤的粉丝眼里,肯定是金秀贤更受欢迎,反之亦然。不过从他们俩的作品表现来看,我觉得应该是李敏镐更受欢迎一点吧。毕竟,李敏镐有过“韩流国家代表”这个身份,这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受欢迎程度了。他成名多年,而金秀贤事实上在韩国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李敏镐。金秀贤在中国知名度非常高,也是很多少女心中的男神,但是他起步要比李敏镐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