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蒙太奇对电影的影响
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一个化出化入的技巧(或者直接的跳入)就可以在空间上从巴黎跳到纽约,或者在时间上跨过几十年。而且,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运动的并列与交叉,可以造成紧张的悬念,或者表现分处两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恋人的两地相思。不同时间的蒙太奇可以反复地描绘人物过去的心理经历与当前的内心活动之间的联系。这种时空转换的自由使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小说家表现生活的自如。蒙太奇的运用,使电影艺术家可以大大压缩或者扩延生活中实际的时间,造成所谓“电影的时间”,而不给人以违背生活中实际时间的感觉。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蒙太奇的把握不能过长,否则会令人乏味,也不能过短,会让人感觉仓促。 蒙太奇这种操纵时空的能力,使电影艺术家能根据他对生活的分析,撷取他认为最能阐明生活实质的,最能说明人物性格、人物关系的,乃至最能抒述艺术家自己感受的部分,组合在一起,经过分解与组合,保留下最重要的、最有启迪力的部分,摒弃省略大量无关轻重的琐屑,去芜存菁地提炼生活,获得最生动的叙述、最丰富的感染力。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表现在法庭上看着无辜的丈夫被判罪的妻子的痛苦时,只集中拍摄她痉挛着的双手。《红色娘子军》里,琼花看到地主南霸天,便违反侦察纪律开了枪,紧接的镜头是队长把缴下来的琼花的枪往桌上一拍,避免了向连长汇报的经过。动作是中断了,但剧情是连续的,人物关系是发展的。这种分解与组合的作用,使电影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使一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能象《公民凯恩》那样介绍一个人的一生,涉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 蒙太奇还有两个无法否定的重要作用。一是使影片自如地交替使用叙述的角度,如从作者的客观叙述到人物内心的主观表现,或者通过人物的眼睛看到某种事态。没有这种交替使用,影片的叙述就会单调笨拙。二是通过镜头更迭运动的节奏影响观众的心理。 蒙太奇的种种功能,使几代电影艺术家、理论家深信“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基础”,“没有蒙太奇,就没有了电影”,认为电影要采用特殊的思维方式——蒙太奇思维方式。 蒙太奇的功能主要有: * 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切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 *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每个镜头虽然只表现一定的内容,但组接一定顺序的镜头,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 * 创造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每个镜头都是对现实时空的记录,经过剪辑,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贰’ 如何做故障艺术
艺术学理论是对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论述,艺术的门类很多,形式、样式和题材、体裁的纷繁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并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以及曲艺与杂技等艺术门类中,如何对创作,设计、表演、演奏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照,区别其个性与共性,将其共性归纳和构建完整的体系,解释艺术的性质与特点,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艺术在文化中的定位,以及艺术自身的种种问题,使之纳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轨道,是艺术学科的主要任务。
本学科与相邻的二级学科,诸如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都有广泛、密切的联系。
‘叁’ 音画同步,音画逆行,音画游离等电影艺术手法在哪些电影中出现过,请举出这些电影,并附上第几分几秒
《卧虎藏龙》 《泰坦尼克号》
‘肆’ 电影《灾难艺术家》有哪些看点
在好莱坞,有一位明星和他的电影虽然还有几天才上映,但已经表现得很抢眼,虽然目前尚未正式公映,但在此前的多个电影节上放映已经获得了非常不错的口碑——这部电影就是“好莱坞另类文艺青年”詹姆斯·弗兰科执导并主演的《灾难艺术家》。这部电影已经被少数国内影迷关注到,目前该片在豆瓣评价者尚不足70人,但不少人都给了高分,评分8.4。
小编也想真心去看看这部电影。
‘伍’ 哪些电影里用了大量古典音乐具体用了哪些
作为一部动作片,《杀破狼2》是成功的,托尼贾和吴京猛斗张晋,拳拳到肉的场面,更是被很多影迷津津乐道。一部好电影,往往有优秀的背景音乐,《杀破狼》2也是如此。该片的音乐监制是香港音乐人陈光荣,曾经给《无间道》三部曲、《窃听风云》等电影做过背景音乐,其中很多曲目流传甚广,比如《再见,警察》无数次被各大电视台引用过。
对于古典音乐,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感,感觉这种东西太阳春白雪,离大众口味太远,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耳熟能详的很多电影当中,都出现过作为背景乐的古典音乐,比如《杀破狼2》片尾,托尼贾、吴京与张晋打斗时出现的那段情绪紧张昂扬的音乐,就是18世纪音乐家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的作品《四季》(The Four Seasons)当中的“夏”(Summer)。这段音乐描绘的画面,是闷热的夏季大暴雨将至,以小提琴为主乐器,曲调高亢暴烈,好像一团积雨云即将爆发出刺目的雷电,力量感十足,经过陈光荣的巧妙引用,在电影中很好地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令人心弦紧绷。
维瓦尔第:《Four Seasons: Summer 3rd Mvt》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孤独的马小军行走在屋顶上……《愤怒的公牛》里,孤独的罗伯特扬起倔强而痛苦的脸……《教父3》里,孤独的迈克尔死在椅子里……这里用到的音乐都是20世纪音乐家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的歌剧《乡村骑士》(Cavalleria rusticana)里的一个片段“Intermezzo”。马斯卡尼的音乐特点,是咏叹调风格浓烈,喜欢用动与静、热烈与抒情形成对比。
Pietro Mascagni: Intermezzo From Cavalleria Rusticana
殿堂级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当中,导演库布里克至少运用了两个古典音乐。影片开头,当猿人误打误撞地发现骨头可以作为武器的时候(人类开始使用工具的象征),背景音乐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查兰特斯特如是说》,开场是狂风暴雨般的管风琴,磅礴壮阔,充满了野性勃勃的力量。
Medley: Zarathustra Fanfare / Strauss Waltzes
随后,骨头被猿人高高抛起,镜头转入人类的太空飞船在苍茫的宇宙中飞行,背景音乐变为《蓝色多瑙河》,优雅深邃。通过背景音乐的变幻,库布里克展示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据说,库布里克是在电影制作后期才决定抛弃原来的配乐,大胆地改用古典音乐。用古典音乐给现代化的科幻片做背景音乐,是相当冒险的,很容易产生违和感,但是正是这个大胆的决定,《2001太空漫游》居然大放异彩。
The blue Danube
《这个杀手不太冷》当中的坏蛋警察每次行兇前,总是幻想在听贝多芬的《欢乐颂》……《发条橙》当中崇尚暴力的小坏蛋,最喜欢的就是《欢乐颂》……《全职杀手》当中的Tok当街大摇大摆地做掉黑社会头目,背景音乐也是《欢乐颂》。嗯,如果贝多芬知道自己的音乐被这样用,可能会不愉快。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Op. 125: An die Freude (Ode to Joy)
贝多芬不愉快,巴赫同志可能也不高兴。《七宗罪》当中,办案的老警官威廉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大逃杀》当中,孩子们在旷野里互相残杀的时候,背景音乐是《G弦上的咏叹调》……巧合的是,《全职杀手》片尾,背景音乐也是《G弦上的咏叹调》。
Air On A G String
或许,贝多芬稍微好一些吧,比较一下,还是巴赫躺枪的次数比较多。经典犯罪电影《沉默的羔羊》和《汉尼拔》当中,高智商犯罪分子最钟爱的都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巴赫喜欢管风琴,宗教风格浓烈,宿命意味深沉,他的作品以严谨理性着称,而《哥德堡变奏曲》则被誉为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为恢弘、也最伟大的变奏曲,难怪它会成为高智商犯罪分子的最爱。巴赫,安慰安慰贝多芬吧。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in G Major, BWV 988(Electric Guitar version)
因为电影《我的野蛮女友》,《canoon》火了,很多爱情电影都喜欢用它当背景音乐。准确地说,“canoon”并不是曲名,而是一种音乐形式,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据说其中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Canoon
经典电影《征空先锋》的背景音乐气势撼人,有力地表现了宇宙的浩瀚苍茫,该片的音乐取自20世纪音乐家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其中又以“木星”(jupiter)的流传最广。这个乐章构思宏伟,第一部分磅礴辽远,第二部分欢快雄壮,第三部分又回归第一部分的基调,表现了宇宙的辽远神秘。
The Planets Op. 32: Jupiter
塞缪尔·巴伯,20世纪美国音乐家,音乐风格以抒情浪漫见长,如果看过经典电影《野战排》,怎么能忘记催人泪下的背景乐《弦乐的柔版》,好电影和好音乐就是这么相得益彰。
Adagio for Strings
电影《见龙卸甲》结尾,名将赵云孤身策马冲向呼啸如潮的敌阵,背景音乐慷慨悲壮,该片的制作人是香港音乐人黎允文,这段音乐借鉴了意大利国宝级音乐大师莫里康内为《荒野大镖客》作的主题曲《Titoli》,不同的是,黎允文改编过后的音乐更多的是“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的悲凉,而原作更多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潇洒快意。当轻快的口哨响起,马鞭破风声呼啸,仿佛看到漫漫黄沙中,一个潇洒的西部牛仔正策马冲向夕阳,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
Titoli
依然是莫里康内。严格地说,莫里康内的音乐已经夹杂了一些现代音乐元素,并不完全是古典风格,但是从总体风格而言,他还是偏向古典风格。他为许多电影做过音乐,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美国三部曲——《革命往事》《西部往事》《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是《西部往事》的主题曲,莫里康内音乐的特点是,善于通过音乐本身讲故事,或者说催化、延伸剧情。关于这一点,他为西部片做的音乐表现得尤其明显。为了适应不同的场景,他的音乐元素比较多:口琴、短笛、口哨、马鞭……所以,这一类音乐当中有浓烈的江湖气息,苍凉旷远,荡气回肠。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
‘陆’ 分析电影《阿甘正传》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
一、 叙事蒙太奇
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分切和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表现连贯的剧情。
把捕虾作为人生志愿的布巴、立誓要战死沙场的丹泰来中尉就是一些很好的蒙太奇手法的展现。导演在处理这些人物的时候用了很多的定格镜头来点缀。比如当布巴向阿甘介绍自己的时候,画面很自然地跟着话语转换到布巴的妈妈等一系列的场景。这些场景不是偶然的,而是构成和装配电影语言的关键笔墨。
因为它从不同的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的,从而来刻画人物,显示其所包含的不同含义。片中有一个情节是阿甘讲诉他名字的来由。从开始讲妈妈是怎样给他取的这个名字那一段都是阿甘的“一段回忆”,这里也是一个典型的“叙事蒙太奇”。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该电影在叙事风格上享有了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比如,好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学校解除种族歧视政策,好几届总统被刺杀,乒乓外交,反战集会等等。这都是电影在拍摄中无法实现的,而如果要实现这一场景必须借助蒙太奇手法,把时间和空间不真实的拉入电影中来,从而叙述事件。
二、 连续式蒙太奇
连续式蒙太奇主要依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发展进行叙述,按此方式叙述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绝大多数影视节目的基本结构方式。连续式蒙太奇以单一的线索和连贯动作为主要内容,其优点是有头有尾,脉络清楚。 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次利用巴士的到站,来串连起不同的乘客,这些乘客被当作阿甘的听众,从而随着听众的变换而串连起不同的故事情节,通过阿甘的口来讲述这个故事,完整的讲述了阿甘传奇的一生。
三、 交叉式蒙太奇
交叉式蒙太奇是平行式蒙太奇的发展。交叉式蒙太奇强调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其中一条线索往往影响或决定其他线索的发展。影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描写了阿甘从上大学到参军再到参加越战最后到退伍的一生,同时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珍妮的一生,写出了珍妮为了求得荣誉,为了出名,忍心离开阿甘自己去闯荡漂泊的一生。这两段虽然是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但是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使它们在叙事上呈现出互相关联的叙事段落,交叉剪接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让观众联想的氛围和情绪。
四、 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是把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场面或类似的内容在关键的时候反复出现,构成强调,起到了深化主题的特殊效果。是在《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中使用的蒙太奇手法最多的一种:影片开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飘飞的羽毛,影片一开头,一根羽毛飘飘荡荡,吹过民居、马路,最后落到阿甘脚下,优雅却平淡无奇;影片的结尾,阿甘坐在他母亲曾经送他上学的长凳上,目送儿子上了校车后,默默地想着什么,一根羽毛从他脚前飘起,飘向蓝天、白云之间。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飘飞的羽毛:从这部电影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人生,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子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随波逐流,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将来要干什么,我们也不能去改变这个社会。可是一个上下一个左右,我们总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只要尽力去做好我们自己就可以了,不必计较太多的得失,那么我们就可以如随风飘浮的羽毛越飞越高,越来越接近天堂。阿甘的成功并不偶然的,执着与努力,成就了阿甘!
拓展资料
《阿甘正传》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电影上映后,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2014年9月5日,在该片上映20周年之际,《阿甘正传》IMAX版本开始在全美上映。
‘柒’ 哪些电影既可被视为商业电影又可被视为艺术电影
商业艺术片:《猜火车》(1996):伦顿深深地沉浸在爱丁堡的毒品场景中,不顾毒品的诱惑和朋友的影响,试图清理和离开。
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2003年:一个身患重病的数学家、一个曾经的罪犯和一个悲伤的母亲发现他们的生活被一场致命的车祸缠绕在一起,这场车祸以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改变了他们。
去里斯本的夜车——2013年:Raimund Gregorius,一位瑞士教授,放弃了他的讲座和保守的生活,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这将带他踏上一段通往自己内心深处的旅程。
冬季睡眠,2014年:土耳其一个偏远村庄的酒店老板兼房东处理他的家庭内部冲突和一个拖欠房租的房客。
《Elle》2016年:一名成功的女商人在追踪强奸她的未知男子时陷入了一场猫鼠游戏。《着火的女孩》,2019年:18世纪末,在布列塔尼的一个孤岛上,一位女画家必须为一位年轻女子画一幅结婚照。
‘捌’ 什么是故障艺术
故障艺术(Glitch
Art),就是利用事物形成的故障,进行艺术加工,使这种故障缺陷反而成为一种艺术品,具有特殊的美感。
故障艺术(GlitchArt),这个词对于很多人而言或许都比较陌生,但事实上,作为艺术形式,它就产生于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时十分恼人的细节——数据和数字设备的故障。譬如说当电视机、电脑等设备的软件、硬件出现问题后,可能会造成视频音频播放异常,在视觉上,画面变成破碎、有缺陷的图像,颜色也失了真。
但艺术家们却从这些故障中发现了美,它们不仅代表不完善,更意味着意外和变化,每一次故障都像是打破常规的一次再创造。于是,故障渐渐被音乐人和视觉艺术家接纳,并成为一种创作手法。视觉艺术家们甚至会用各种手段,如损坏电路板,用磁铁靠近显示器,或者刮擦设备的元件等等,来营造出故障的效果,带来新的创意。
特点:
故障艺术这个空间带有艺术感,最显着的体现就是故障艺术被大范围用在墙壁上。为酒吧做设计的RamaEstudio事务所精心处理了墙壁的表层。他们和当地的涂鸦艺术家合作,请他们在一些由一块块板条拼装而成的木板上涂鸦,尽情发挥想象力作画。随后整块木板被拆解,各个部分随机重新组合,形成支离破碎、“逻辑不通”又有几分抽象的“故障艺术墙”。
酒吧希望这次对室内的翻修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对原处的破坏,重复利用原来的材料,更好地利用资源。所以拆卸旧房子时留下了原来的窗户(现在变成了门)、砖墙(成为底层地板)以及原来的一些藤蔓植物和门前的棕榈树。
‘玖’ 求助一个老电影,空难题材的...
我觉得你说的可能是前苏联的电影《机组乘务员》:
影片名字:机组乘务员
影片格式:Xvid+AC3→RMVB
影片大小:683 MB
视频尺寸:512×384
播放时间:120 分钟
影片主演:Georgi Zhzhyonov/Anatoli Vasilyev/Leonid Filatov
影片语言:国语/中文字幕
所属地区:前苏联
影片类型:动作/剧情
影片简介:
一个有着重要任务的机组在执行任务中遇到了重重考验:飞机在熊熊烈火的城市中降落,山洪汹涌而来,房屋倒塌,石油库爆炸,飞机跑道被震裂。机长根据灾情,强行起飞,在飞行中遇到种种障碍,机尾出现裂痕,升降架发生故障……本片获1980年全苏电影节评委会奖,由格·日安诺夫、阿·瓦西里耶夫、列·费拉托夫等四人主演。胡庆汉、邱岳峰、尚华、苏秀、乔榛等老艺术家原声配音版本,精彩重现,属收藏之佳品。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http://www.btyes.com/bt_detail/bf5/20607.html
‘拾’ 高分:电影中蒙太奇的运用
电影《神象奇缘》的蒙太奇手法欣赏
印度电影《神象奇缘》是一部十分注重蒙太奇手法的片子。它是以一组写车祸的紧张惊险的镜头交代故事起因的。为了突出发生车祸后的惊险场面,拍摄者采用了变焦镜头,把开车上山道的全景一下子急推成汽车迂到一头“神牛”的近景,在急转弯的一瞬间,车上的孩子一骨碌滚下山岩,镜头一对虚,孩子在急速地滚动,再切入一个特写镜头,观众看到孩子脸上血迹斑斑。这时电影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是:孩子摔得满脸是血,遍体鳞伤。紧接着,又看到一头金钱豹向受伤的孩子猛扑过来。这一镜头恰到好处,说明孩子随时可能被金钱豹撕咬,此时观众的心情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为孩子的生命捏上一把汗,而电影镜头却跟着金钱豹,故意反复几次,延长电影时间,此时观众心里不由得轻声喊道:“危险!”紧接着,导演让一头神象如救星一般从画外突入画内,并配上神象的巨吼。神象向金钱豹冲去,镜头拉开,大象斗豹,大象靠近镜头,从侧背面看去,是使用了一个客观镜头,使这一格斗过程戏剧化,增强了电影的神奇感。斗倒了金钱豹,神象用鼻子卷起孩子,并吸水喷洗孩子,镜头又急推,孩子的特写——脸上伤痕顿消,这时才是化险为夷。观众随着被拉开的镜头,看着神象和孩子一同离开画面。接下去,电影写孩子在野外的生活。孩子和神象亲密无间, 一同嬉戏、玩耍,摄制者用了两个镜头推移时间后,用动作式连接的蒙太奇手法,让孩子和神象踢球的过程中转换成成年人。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电影观众的视觉心理,同时也节约了电影胶片。与此组镜头结尾相迭的,是镜头的定动结合,迭印出字幕(导演、演员表、编剧等等)。
以上所讲的只是电影《神象奇缘》的导演使用“序幕”的一组镜头。当时印度国内电影业竞争十分激烈,制片商必须在专场电影时间内,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创造出最好的电影效益,以谋取上座率。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电影必须讲究摄制方法,主要是灵活地运用蒙太奇手法。当前我校摄制电教片条件较差,在摄制时,宜于采用长短镜头结合的手法。长镜头,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长时间里拍摄现场,真实地再现生活。短镜头,可以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特有的时空条件,用蒙太奇手法分镜头,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生活图景。
电影《神象奇缘》运用了很多短镜头。例如男主人公表演跳火池的一幕,就是运用短镜头的例子。手持火把爬上高梯的男主人公,在身上洒了汽油,然后点燃自己。与此同时,他脚下的火池也熊熊燃烧起来。高处的男主人公望望脚下,导演此时切入一个空镜头,让人看到夜晚的大街全景,以此烘托男主人公此时所处位置的高险。然后,男主人公飞身从高台上跳下来,以冲击的力量和溅起的油花扑灭火焰,完成了这惊险的一幕。这里,导演以俯仰镜头作渲染,以短镜头的变幻作掩护,让观众看不出任何破绽,似乎男主人公真的要自焚,真的是从天而降。其实,这不过是一场镜头游戏而已。再如男主人公走钢丝的一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短镜头。又如男女主人公亲吻孩子的镜头,使用了杂耍蒙太奇并结合影像呆照(定格),这时画面旋转,加上呆照,烘托了夫妻双方对“定情之花”的真挚的爱,使用定格又能表达永久的纪念意义。
短镜头宜于变换,而长镜头也是有特色的。在神象追逐打伤男主人公的坏人时,导演采用长镜头,并采取平行蒙太奇手法,“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让镜头分别跟着人和象,表演了一场“象追人”的笑戏。这一场戏确实逗人,观众从对男主人公的同情和压抑感,转到对这场似悲又喜的戏的庆慰,情绪完全被电影所调动。
动物园里的动物们给主人庆贺婚礼的一场戏,则是长、短镜头互相配合的好例子。随着小伙子的一声吆喝,导演采用叫板式蒙太奇连接方式,让老虎、狮子、熊、羊等动物,“很有礼貌”地进入豪华的大厅。导演让镜头跟着这些动物们,一步步地展现大厅的内景,表现了婚礼的华贵,也表现了男主人公和动物们的“朋友”关系(男主人公是动物园的主人),这里还使用俯镜头,让观众鸟瞰各种动物的憨态。它们到了主人的内室,真是“得其所哉”!
总之,为了拍摄好一部影片,电影《神象奇缘》的导演在蒙太奇手法上煞费苦心地频繁变换。这也给了我们一次欣赏的机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写好电影片脚本,将是一场艰苦的劳动。它也提示我们,写好电影片脚本,一要时间,二要精力,三要条件,而尤其需要的是上下各方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