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咤闹海》这故事中明明大半责任都是哪咤的锅,为何却要美化他
其实并没有美化主角,因为哪咤天生神力,被东海的人欺负了,自然要奋起反抗。并且东海也不是哪咤的家,是站在了哪咤的对立面,相当于反派,被反复鞭尸也是理所应当的,还戳中了很多观众的爽点。其实古代的很多文艺作品讲的都是和劳动人民有关的爽文,只不过《哪咤闹海》套上了一个神魔、英雄的壳子罢了。
总结
在很多人看来,哪咤打东海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对于富豪家庭的一种仇视。在这个时候观众都把自己带入了哪咤的视角,根本没有考虑到东海人的死活。这是大部分人民的想法,并且东海确实有错在先,并不是完全无辜的。
2. 《哪咤闹海》中,哪咤的种种恶劣的行为为何却被美化成了主角
《哪咤闹海》这部电影当中哪咤的行为是比较恶劣的,但是却能够被美化成主角,这也是因为哪咤这个人物的性格是比较天真烂漫的,哪咤在海边游玩的时候正好碰到了龙王三太子,而龙王三太子不仅残害儿童,而且也肆虐百姓,哪咤在看到了坏人之后,决定挺身而出,所以才会对龙王三太子出手。因为哪咤这个角色的性格是比较天真的,而且在看到坏人之后也选择勇于斗争,所以这样的精神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如果龙王三太子没有伤害百姓,哪咤也不会选择去和龙王三太子打斗,也不会去抽筋。
哪咤是公认的小英雄,降妖除魔,无所畏惧,之所以哪咤这个主角的形象被美化了,也是因为很多观众对于这个人物形象也有着美好的愿望,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把百姓的淳朴善良表现出来,而且这部动画的故事背景也交代的非常清楚,哪咤这个角色的出现就是为了拯救百姓。
3. 怎么评价79年动画电影《哪咤闹海》
《哪咤闹海》的人物形象相传也借鉴了永乐宫壁画的元素,李靖弹琴,琴的摆放、坐姿、指法等几乎完全正确,而且指法基本对上了音乐,非常震撼,可令如今某些电视剧和动画无地自容了。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精致,很用心的一部电影。
4.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哪咤之魔童降世》
对经典的“哪咤闹海”进行了颠覆式改编,但影片以完成度极高、可观性极强的方式,讲好了一个熟悉又新鲜、热血又感人的“中国故事”。
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爱看且买账,不单为那惊艳绝伦的中国风视效,更为角色命运与自身生命经验产生的共鸣而感动 。
观众多数是普通人,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与屏幕里的哪咤同悲欢共生死。哪咤的反叛让大家感到了淋漓尽致的痛快。哪咤的身上有常年生活在高楼大厦格子间里、埋头在各种电子设备背后现代人所渴望拥有的力量。
片中有不少世俗丑恶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愿意去相信道听途说,然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反叛型超级英雄,虽看起来反叛传统却依然保留着最中正的热血和感动,依然有着奉献和担当的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
此外,故事的主题是虽说“做自己”,但我感觉其实故事内容表达上逻辑漏洞很多,与其说是做自己,故事表达出来的却更像“做别人喜欢的自己”。
比如前期,李靖夫妻前期讨好群众希望洗刷哪咤的污名,中期希望哪咤斩妖除魔来讨群众的欢心,后期遇到敖丙以及哪咤自己从头到尾也是一直在为能够获得别人认可而做事,哪怕最后返回战场更多也是因为对父母的愧疚之心而已,并不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5. 黑眼圈麻子脸,这样的哪咤惹人嫌,为何好评无数比肩大圣归来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咤闹海》,在海内外都获奖无数。
2003年央视播出《哪咤传奇》,“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咤”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电影虽然有许多老梗,故事节奏也未十全十美,但娱乐性十足,老少皆宜,足够热血足够感动,看完爽就对了。
这个夏天,必将会被哪咤这把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