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影数据如何分析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电影数据如何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8-24 11:10:05

‘壹’ 烂片成堆,数据分析告诉你为什么拦不住春节期间看电影

根据猫眼电影的实时数据,截止2018年2月22日下午5时,2018年春节档的六部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经突破63.8亿元——10亿美元。这几乎是2017年春节档同期总票房的两倍。可以说,今年的春节档电影打破了不少历史记录,用实实在在的票房让大家看到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
猫眼大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的主要观影人群来自三四线城市,而且观影人群的年龄也较为均衡。也就是说,大龄观众的比例增加了。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我国法定假日里最长的假期之一。在春节期间,大家可以说是有大把休闲娱乐的时间。回家过年,百无聊赖,总要打发打发时间嘛!拉着爸妈一起去看电影,也是很时髦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院线在三四线城市建成,也为观影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再加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大多有去电影院观影的习惯,当他们返乡后,也会带动身边的亲戚朋友一起去观影。
所以说,春节档对于电影公司来说简直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商机啊!观众的审美也有了提高,并不那么容易就会为烂片买单,所以电影公司也知道,必须拍出好片子排在春节档,才能真正赚得盆满钵满。春节档期间,电影公司一般会有一些补贴,用诱人的价格吸引观众。这期间看电影是很实惠的,也许二三十元就能看到一场2D电影。拖家带口的观众自然也是想看便宜电影啊。
中国电影春季档的正式形成不到五年时间,但是已经用次次刷新纪录的高票房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实力。电影公司努力在春节期间推出佳作,推广力度很大,而中国观众也慢慢被培养出了在春节期间和亲戚朋友看电影的习惯

‘贰’ 电影票房是怎样统计出来的

电影票房是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的。

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

2016年1月,电影市场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电影局出重拳整顿市场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瞒报票房,院线要承担连带责任,影院放映质量差等问题也会被集中治理。

(2)电影数据如何分析扩展阅读:

2018年一季度分账票房189.49亿元,同比增加39.96%。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票房取得320.21亿元,较2017年上半年票房271.51亿元同比增加17.94%,不含服务费票房为299.64亿元,同比增加18%。

2018上半年 s’b观影人次9.01,同比增加15%。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 189.65亿元,同比增长 80.1%,占总票房份额的 59.21%,占据市场主体地位。

前6个月中国影市多个数据纪录均被打破,在档期方面,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四个档期票房均创造市场新纪录。

‘叁’ 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分析豆瓣电影

小组功能是豆瓣对用户分析的利器。两个用户加同一个小组,说明他们之间的兴趣爱好会很接近。
读书、音乐、电影等等也是类似。根据这些数据,豆瓣能准确猜测出用户的各种资料,例如地域、性别、年龄、学历、学校、喜好等等,只有当有了这些数据的时候,豆瓣电台才成为可能。

‘肆’ 11月电影市场数据分析哪里有

中商情报网讯:10月全国票房最终收官于36.44亿,同比下降29.3%,创下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跌幅之最。在经过7月和8月暑期档单月大盘连续两个月逼近70亿大关后,后期电影票房明显下沉。目前已进入到2018年第四季度,但电影市场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冷漠。不过在国庆假期的加持下,10月票房相比9月30.99亿元来说,环比增长17.6%;单月观影人次为10531万人,环比增长19.82%;10月电影上映场次983.15万场,比9月上映场次增加了85.17万场。2018年1-10月全国市场共产出综合票房约525亿元。
2018年1-10月票房收入突破525亿
中国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实现了稳健增长。以电影票房收入衡量,我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电影票房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观影人次从2007年的0.71亿,增长2016年的13.72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4.47%。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7年559.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78%。2018年1-10月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达525.3亿元。按照今年电影票房趋势来看,2018年全国电影票房超越2017年的559.1亿元基本是毫无压力。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0月电影市场凄惨收官 同比大降29.3%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18年10月电影票房共计36.44亿元,较去年同期51.53亿元票房,同比下降29.3%。10月上映影片中,国庆档影片《无双》《影》等影片票房居前。
除4月票房有所下滑外,2018年单月票房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2月101亿票房位居榜首,这无疑给2018年电影市场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2018年上半年电影市场大涨18%,进入到暑期档7月-8月,票房再次实现大涨,其中7月同比增长37.9%至69.5亿元,仅次于春节档2月票房,到8月票房同比略有下滑。9月票房下沉明显,环比大降54.6%。10月在国庆假期加持下票房环比增长17.6%。但却是2016年9月之后,整整两年来的单月同比跌幅之最。
数据来源:猫眼、艺恩、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无双》单月票房第一《影》排名第二
在2018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上,榜单前十部影片中有7部电影票房都在1亿元之上,3部影片超3亿大关。其中庄文强执导的犯罪题材港片《无双》以票房11.69亿霸占月度冠军之位。该片9月底上映累计票房顺利破10亿,累计分账票房成功超越《澳门风云3》(11.16亿),打破发哥演员生涯的内地票房纪录。截至11月1日14:30,该片连续24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计综合票房达到12.26亿元,分账票房11.3亿元,猫眼评分高达8.9分,口碑与票房双丰收。
影片《影》单月票房第二,10月票房为5.59亿元,猫眼评分8.2分。作为张艺谋申奥影片,《影》自筹拍时期就成为相关媒体的聚焦点。尽管《影》在视觉上追求的以水墨风格形成的形式化美感再次以极致表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这部作品并未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震撼。月度排名第三的是开心麻花团队的喜剧片《李茶的姑妈》,10月累计票房4.95亿元,猫眼评分7.9分。《找到你》票房第四,10月累计票房2.67亿元。《胖子行动队》以2.28亿元票房排名第五,《铁血战士》10月票房拿下1.72亿元,排名第六。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三电影票房占比超六成
10月全国电影票房分布集中在国庆档影片,排名前五部都是国庆档电影。其中《无双》单月占据总票房32.1%,《影》占比15.3%,《李茶的姑妈》占13.6%。排名前三位的电影票房占比合计占当月总票房的61.3%。
数据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11月上映电影前瞻
从阵容来看,11月进口片是迪士尼与华纳兄弟在国内电影市场的一次交锋。迪士尼在月初与月末先后上映真人童话电影《胡桃夹子与四个国王》与经典动画续集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华纳兄弟则发力下半场,在月中与月末先后上映《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与亚裔阵容的喜剧爱情电影《摘金奇缘》。另外《毒液》作为“蜘蛛侠宇宙”中的非典型英雄,该片北美市场目前累计票房达到1.87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毒液》联合火箭少女101推出的推广歌曲《毒液前来》成功引起公众注意,猫眼想看人数超过30万,11月进口片中人数最高。11月上映影片信息一起来看一下吧!
资料来源:猫眼、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伍’ 2021中国电影总票房472.58亿元,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中,我国的电影总票房拿到了472.58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说明了电影行业的发展很不错,哪怕是在疫情接二连三的打击下,还能够拿到这么高的票房,这也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最后,尽管2021年的票房成绩很客观,但是这一年扑街的电影也不少,年初有陈建斌和周迅主演的《第十一回》票房扑街,后来又出现了《第一炉香》、《热带往事》等多部票房扑街的影片,2021年票房过十亿元的电影也寥寥无几,除去春节期间和国庆期间的电影,也就只有《中国医生》票房超过十亿元了。

‘陆’ 数据分析教程(1):如何看懂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教程(1):如何看懂数据分析?

现在说分析数据,好像已经成了互联网那个从业者的口头禅,做产品的,运营的,市场的口口声声都在说数据怎么样,但是了解数据的真正含义,读懂数据的人确实不多。之前跟一个之前在国内最大的数字商品交易平台的同事大哥在一起好好地聊了下,很有收获。
对于数据,有一个共识就要会看数据,通过合理及透彻的分析来驱动产品,运营及市场策略的调整。但是这些知识看数据的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则是通过庞大的多维度的数据分析,能够预测到未来一个季度,半年甚至一年的业务走势,当然预测可以有一定的偏差在里面。还有的就是如果要进入到新业务的扩张上,那么能够计算出未来的一定周期内需要有多大的资金投入量,人员投入量,市场及运营资源投入等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或者说反推,我想达到这样的规模那么需要多少投入,多长时间。这个是最高阶段,在一般情况下也许根本不会触及到这个方面,少部分能够做到中级阶段基本上已经算是极限了。
互联网的有诸多领域,每个领域关注的点都不一样。我这边先从熟悉的社区和电子商务两个领域来说起。说到数据首先就是要去了解统计数据、分析数据的维度是有哪些。个人认为一般是有用户的维度,运营的维度,在社区来说还有内容的维度,在电子商务内部有运营的维度,我把推荐的单拎出来作为一个维度。
一 用户的维度
从用户的维度来看网站数据,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网站分析层面。这个维度主要来看用户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到网站,在网站用户的行为是什么,主要的目地为市场人员提供推广效果依据,以及帮助产品人员来分析指南各个网站上哪些页面,哪些区域及模块最能够吸引用户并及时进行策略调整。
网站分析的第一个数据点用户来源渠道,用户是从哪些渠道来到我们的网站上。是直接输入网站地址,是从收藏夹中打开收藏链接,还是在搜索引擎上搜索过来(那么前二十的搜索关键词都有哪些)。抑或是从微博、各个论坛等一些新媒体上点击我们网站链接进来的。如果网站现阶段也在做市场推广,最好的就是每一个放出去的链接都应该带有独立统计标识,这样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广告位置的流量怎么样。这样市场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数据来发现能够为网站带来稳定流程的渠道,同时剔除掉效果不好的渠道。上面说的前二十的搜索关键词也是做SEM确定关键词的一个重要来源。
第二个数据点是用户在网页上行为,就是用户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到我们网站上后,常有的着陆页面是哪些,这些页面都有什么特点需要好好分析一下。重点关注用户在页面上的点击行为,一般用户会看几屏,点击哪些按钮或者链接的概率大,在各个页面上的停留时间是怎么样的。这些数据产品人员需要多关注,通过分析用户在各个网页上的行为,能为我们做产品决策提供很大的依据。
第三个点在用户访问路径上,主要是用户从进入着陆页上之后,陆续会到哪些页面上,最后在哪些页面上进行注册登录操作,在哪些页面上跳出。由这些数据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典型用户的访问路径图,在结合用户来源渠道一起来分析,就能找到那些渠道上的用户来到网站之后,访问深度最高,转化率从最高,这样市场人员也可以及时调整策略,对这些流量大,效果好的渠道加大推广力度。
第四个点是注册流程,一般来说很多网站的注册流程并不是很短,都需要至少两步,有的能到三四步,重点关注这个是因为注册流程繁琐,那么你的推广做到再好网站各个模块再易用,最后的转化率照样惨不忍睹。通过对这个流程的监测,可以看到有意愿注册的用户到底在哪些环节流失了,是不是填写信息太多,是不是发送确认信息失败等等。
最后总括起来就是,用户来源渠道,UV,PV,停留时间,网页点击热图,一跳率,二跳率,访问路径,转化率,市场推广还应该关注你的CPM,CPC,以及用户转化成本等。
二 运营的维度
运营的维度就是用户到了网站上后续行为,这个方面上社区和电子商务都有自己要去关注的点。
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来说,用户的维度的分析是分析用户来源,运营的维度那就分析收入情况了。第一个数据点是每日的订单数,这个是要看电商网站整体的销售情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数据指标。第二个就是客单价了,每笔订单的金额,基本上订单数和客单价的乘积差不多就是电商网站的整体销量,与实际情况的差别不是很大。接下来就是要去看订单支付成功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电子商务网站上,我们可能会把很多商品放在了购物车上,但是最后肯那个会删掉购物车上某些商品,或者说很多订单最后并没有被支付。电商的运营人员非常关注这个数据,如果说大量的未支付订单,就需要去分析问题是出现哪里。是注册环节出了问题,还是说支付环节出问题导致用户支付失败。
第四个数据点在退货率,这个数据很重要,如果有大量的退货对于网站来说损失非常大,同时还要分析退货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个就是订单交付周期,每个订单从用户支付成功到送达用户签收的时间,当然不同的区域,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交付周期都有差别,但是这是考验了电商整体的物流水平。
还有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数据点就是投诉率,电子商务的用户体验是一个从线上到线下的全过程,重在服务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是致命。用户投诉,往往就是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留给用户的印象非常之差。投诉率是电商整体服务水平的体验,建立一个品牌很难,但是毁掉一个品牌则是非常的容易。
对于电商来说,最后一个重点数据则在用户的重复购买率或者二次购买率,这个则是考验了用户的忠诚度。某个用户第一次购买体验非常好,对商品很满意,那么产生二次购买行为的概率就非常大。用户多次购买的时间周期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数据点。
对于社区来说,需要关注的运营数据跟电商就有很多差别。以优质内容分享社区为例,每天的新注册用户数,登录的老用户数,人均PV数是社区整体数据。再下来,社区每天产生的内容有多少,具体到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各是多少,上前日的增长率是多少,相对于上周或者上月的增长率又是多少。同时,么天新增关注,新增评论,转发等等,这几个数据,都是整个社区互动氛围的整体表现。当然还要考虑流失情况,两周未登录,一月未登录,两月未登录各占到社区总注册人数的比率,比率越高对于社区产品及运营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更要好好地去关注。
当然对于社区来说,优质活跃用户是营造社区氛围的关键。那么对于这些优质用户来说,是需要重点来关注的。通过数据来分析,达到优质标准的用户每周增长多少,每个人本周发布的内容,各个类型的内容以及互动的数量,有多少人是处于濒临流失状态。这些数据都会帮助运营人员调整自己的策略,例如看到很多用户很活跃,但是发布内容并不好,那么应该怎么去引导用户;还有用户濒临流失,那么就需要考虑用什么方法挽回这些用户。
三 商品及内容的维度
这个维度其实也应该放在运营的维度里面年,但是这一块确实很多人都会忽略掉的,所以把这个维度也单拎出来。
在电商中,出了关注网站整体的用户及销售数据,还要关注单一品类及单一商品的数据。某一品类的销量,平均每次购买量,金额,以及退换货率。对于单一商品也是同样的数据分析,来看此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销量,订单数,金额,以及退换货率。通过这样的分析就能看到热门品类和热门商品的趋势,后续的运营,营销或者促销的选择就很清晰了。
对于社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要看社区整体的数据情况,但是社区中内容的重要性与人的重要性同等重要。对于优质内容分享的社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内容的文字,图片,视频的不同类型,还有内容本身的分类。包括是摄影,旅行,美食,时尚,动漫,电影等不同标签的内容。在社区中内容的标签是用户自己添加的。那么需要关注的第一个数据点就是用户自己添加的标签有多少是本周内新增的。这样就可以看到社区每周会要多少新鲜的内容产生。第二就是各个标签下用户的发布内容量,每天是多少,每周是多少。最这样就看出哪些标签下的内容最活跃,后续相关的运营活动就可以从这里面找到方向。第三个数据点就是各个标签下用户的互动数,包括评论、转发、收藏抑或喜欢等不同行为操作的数量,这个数据很清晰地显示了用户在不同标签内容中的活跃程度,这是社区氛围运营及活跃必不可少的数据。

‘柒’ 分析电影数据的用哪个分析方法好

有啊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比方,《青春期》。这电影烂的不能在烂,但是用了一些观众数据很轻松对了 不知道多少钱,反正是赚了不少 几千万那样子吧

‘捌’ 有什么软件是分析电影营销数据

可以去猫眼软件看电影营销数据。
猫眼专业手机版2022是一款可以为用户提供大量专业票房分析的软件,本软件中的各种票房分析及相关数据分析功能也免费提供给用户。各种票房数据都是非常专业的展示,用户观看的各种扇形数据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各种电影票房数据的分布。

‘玖’ 怎样全方位的对一部影片进行分析

不知你是要详细的讲解还是要概述的。我这里有一份讲解详细的!也是曾经从别人那里COPY 的,希望对你有用~~~ 一 主 题
正像其它艺术作品一样,影片的主题是电影作品中的灵魂和精华,也是我们为之迷恋的“精神家园”。更是我们在看了一部影片以后,力图总结分析出来东西。
主题——是电影中内容的核心与内涵;
是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电影作品中的内容与主题,渗透和体现创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体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电影的主题往往是多元化的、多侧面的、多切入点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电影的主题是电影的动作和人物的内涵,是电影的情节和事件的外延。主题是编剧、导演的生活经验和体会的暗示,艺术作品的主题转化为形象时,是导演思想欲望的情绪宣泄。
电影的主题并不是我们在看完电影以后所总结、归纳出来的“心得体会”、“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而是电影创作者的目标追求和灵魂净化。
电影艺术的主题往往不是简单的,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化的,多义的。需要我们整体的把握。
通常人们理解的影片主题应该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层次:
1.影片的内容或者是影片的作者力图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点我们从影片的叙事中、人物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和感悟到。它不是抽象的符号,也不是概念的堆砌,而是体现在充满
视觉造型特点的银幕效果上。
2.通过对电影的主题、立意及影片的整体视听形象表达理解,我们感悟到了什么。主题虽然是影片所表达的创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态度、情感和审美观念,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和风格样式,但不会是纯主观化的东西,一定是一种个人生活的感悟。
对于电影作品所表现出的主题,我们要全面的理解,切记不能片面化和简单化。艺术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一件最普通的故事,宣扬一种极有意义的思想,折射出丰富的思想内
涵,照耀和抚慰人们的心灵,从而提高和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分析、讨论影片主题的时候,往往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应该查阅影片相关的文字资料,必须做如下十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哪一部文学作品(名着)?原着作品中作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效果?
2)这部影片的导演曾经导演过什么作品?他(她)一贯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在这一部作品中,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风格、样式来完成影片叙事及主题表达?
3)这部影片属于哪一类型的风格样式?同一类的影片思味都有哪些?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区别?
4)描述一下,在这部影片中哪一些情节、场景、细节对影片主题的表达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你能否做到准确、生动、完整地表达出这种心理的和艺术的感觉?影片中哪一些东西令你激动的回味?
5)关于这部影片的事件、背景、人物及大众传媒的相关报道你知道多少?
6)从你个人的专业、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价值观、道德观出发,你是怎样认识这部电影的?或者你认为这部影片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
7)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我们认为可以充分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东西,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8)我们在视觉生理上和审美心理上多大程度对影片产生认同和共鸣?
9)影片中你认为最优秀的,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影片中的风格样式、叙事结构、造型风格、手段方法、影像效果、人物塑造,哪一些是让你最感兴趣的东西?
10)对于这部影片除了大多数公众的意见以外,你有什么不不的意见和看法?你认为影片中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这十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影片的理解。
重要的是,我们观看了一部影片,就要思考我们所感受。感悟到的东西。要反复地、深入地分析这种理解和感受,解释出对主题的认识、感受、理解的原因。
主题不搞清楚,分析就无法透彻。
关于影片主题的分析就形式而言,文章阅读、段落拉片。同学间讨论和分析写作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二 结 构
影片分析中对影片结构的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的影片分析中,大部分同学经常会忽略分析影片结构,甚至,根本不去关注。其实,电影的结构是电影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结构——是影片的组织排列的方式和叙事组合的构造。
影片的结构,框架,就是电影的风格。
导演根据影片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将各诸要素合理、有机、完整地组成一个视听整体,达到艺术上的统一。
影片的结构分析是影片分析中的系统工程,我们认定的电影的结构分析应该包括:
二.剧作结构分析:
剧作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设置,情节的组织进行系统的分析。
从电影的创作规律研究表明:戏剧性结构的电影无非是无数件有因果关系、有内在联系的事件,有机地、有目的地安排在一起,最终构成一种结局。
纵观世界各国故事片电影的样式,电影的叙事结构、电影 的剧作结构及故事的结局基本是四种存在模式:
A、情理之中,预料之中;
B、情理之外,预料之中;
C、情理之中,预料之外;
D、情理之外,预料之外。
但无论哪样的一种结局,都会充满了“因果关系”“偶然关系”“必然关系”和“戏剧关系”的味道,都会有一种人为主观的因素。
非戏剧性结构的电影,在表面构成上,会更为随意,更为自然和偶然的,许许多多的事件被十分有机地,有意地排列在上起,往往在影片的最后形成上,无非是形成两种模式“n个体无意识形成集体的有意识。2)整体有意识形成风格的有意识”。
现代电影的剧作结构,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异性,重点表现在剧作的合情与合理的处理上,有的合情不合理;有的合理不合情;但是,从大多数的影片的构成上分析,合情比
合理更为重要。
2.情节结构分析:
情节的分析主要是对电影的情节安排在排列方式上的整体分析。
传统的电影情节,往往是顺序型的,线型的排列关系,现代电影的情节则更为复杂,更为混淆。但电影的情节和细节是影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的叙事情节,在总体上构成影片的框架;电影的细节与元素构成影片的内容;电影情节的推动,一般不依靠外部的力量,而着重依赖于人物的动作和细节的设置。
电影情节的编排,往往是依据于人物的心理线索和发展。以往的“戏剧式”电影叙事,对于精巧的外部情节的设计和设置是十分依赖的。
现代电影中,对于叙事中的细节越来越重视,用细节的动作和细节的场面积累来推动情节。这种电影的特点是:重视细节的强调,重视细节的重复,形成影片内在的结构,注重细
节的日常化和形象化对人物的塑造和对情节的帮助。
总体来讲,影片的结构是导演风格和主题思想表达的最重要的手段。经分析发现,电影的叙事结构、剧作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影片最终结构的选择与确定,一定是有
利于影片的主题,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有利于风格的体现,有利于叙事的多样化。

三 人 物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也是作品的核心。
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它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
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
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中,事件中,动作中,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
世界电影中的常规情况是,观众对于电影中的人物(其实是对演员)感兴趣,对于电影中的故事感兴趣,对于电影的主题感兴趣,才会全方位的对电影给予关注。
我们所理解的“人”,是自然的人,社会的人。
电影中的“人物”,是电影叙事中、戏剧结构中的“符号”和“虚构”的人,是由演员(职业的、非职业的)扮演的银幕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人物——演员,演员——角色,这两者交替的认同。
我们在分析电影时,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住如下问题:
1.分析N物在影片中担当的角色:
我们理解的电影中的人物,往往是电影中演员扮演的“人物”十演员自身形象的综合感觉。人物有时候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的时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主体;是电影情节中的主要情节的发动者和承担者;有的时候,电影中的一些人物对情节并没有特别大的帮助,仅仅是一种“象征”,是一种“符号”。
我们的心理意识和思想意识无法超越的是,我们很难将某一个“演员”的形象,从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中分离出来,往往是三种思维定式:
A:影片中的人物一演员本身。
B:影片中的人物一$员十人物。
C:影片中的人物一一人物。
2.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现方式:
电影中的人物表现,不仅仅是影片的整体叙事及情节,也不在于其出现场影的多少,对白台词的多少,镜头数量的多少,而在于具体表演、表现的方式。大体有如下四种方式:
1)人物外形表现:
影片中的人物的外形,是影片人物的重要的性格特征和重要的视觉信息。
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更为重视其服装,发型,化装的处理。例如:美国早期默片时代的经典人物卓别林,其外表很有特点,在电影中的视觉外形形象极为鲜明。影片中的人物外形不但要符合影片的叙事,还要有鲜明的特征。
2)人物景别表现:
某一个人物在电影的表现中,有时更多的是用某一种特定的镜头景别处理。其目的是想充分地利用镜头的景别,着得对人物进行心理、情绪、表现的描写,即使是某一个人物用
多种景别处理画面,或者是众多的人物分别用不同的景别加以表现,也是要对人物进行性格和心理的刻画。 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年轻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近景、特写和全景、远景的交替应用,“母亲”年老时的叙事和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采用全景的镜头来完成,影片的总体风格基本是这样一种规律的处理。
3)人物形体表现:
电影叙事和场景中人物的形体方式处理,大多数是经过导演和演员精心设计的。因为,人物的形体处理的方式和状态,不光是为了叙事,为了场景,更多的是为了人物形象的塑
造,甚至是为推动影片的情节。
例如: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彩色回忆时空段落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体永远是处在运动之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落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是相反的处理,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4)人物位置表现:
影片摄影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无论是在影片风格,画面效果人物塑造上都有其特殊的意义。在具体画面处理的方式上,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居中处理;有的人物在画面上是
居边处理;有的人物位置干脆是不规则的卡头卡脚处理。
例如:影片《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中处理。影片《一个和八个》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是居边处理。这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使得影片画面构图中的人物位置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效果。其实,这都是一种影片叙事、手段、风格的外延。
从影片的宏观上分析人物的表现方式,在影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是导演十分重视的技巧与元素。通过这种细致和量化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影片的风格、画面、效果、技
巧、结构和导演方法。
3.分析N物动作的表现技巧:
影片中决定人物动作的重要因素是环境、事件和规定要求。
作为导演,对于人物动作的简单表现和复杂表现,在影片的叙事风格上会产生不同结果。那么,核心的问题就是导演采用什么样的镜头技巧来反映和表现这些人物的动作。这时叙事中的人物动作成为了内容,镜头处理表现技巧成为了形式。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人物动作时,讨论人物动作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动作方式,仅仅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同时我们要分析影片的镜头中和段落中采用什么样的具体镜头技巧(方法),来表现此时此地的人物动作。
导演在实际创作和拍摄处理上,可以是用不同的镜头技现(方法),拍摄和表达不同的人物动作,也可以是用相对固定(一样)的镜头技巧(方法),表达同一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如果是采用后者的处理方式,就会产生影片人物动作镜头技巧(方法)处理上的特殊风格。
例如:导演陈凯歌拍摄的影片《黄土地》,大量地采用静止(静态)的镜头完成画面的表达,采用极为有限的摇镜头表现部分的人物动作和运动,表现场景的空间;导演徐克拍摄的影片《新龙门客栈》大多数是采用夸张、变形的镜头画面形式表现各种人物的近景和动作;导演吴宇森拍摄的大部分分影片,大量地在叙事镜头和动作镜头中采用高速摄影(慢动作)的镜头技巧,来表达影片中人物的动作的异化,具有一种人物形象塑造的浪漫、飘逸与超然感觉,有一种影片“暴力”美学的特征。
4.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形式:
按电影的常规分析,场景中、镜头中人物的光线的形式应该有其相对的设计性、独立性、形象性、鲜明性。
人物光线的形式,除了受到场景、空间、环境、光源的位置、方向、性质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影片的主题、内容、风格、样式、叙事、情节和导演处理的制约。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人物形象的塑造,赋予影片中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形式。只要这个人物一出现,这种专门设计的光线的效果就存在。
例如:导演张艺谋的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陈老爷这个人物的光线形式,就是具有相当程度的规定性,完全是逆光、剪影、半剪影的处理。使人物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在影片的叙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的时候,为了达到影片叙事情节的表达,在影片中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这个人物走到哪里,这种光线效果就带到哪里。美国影片《现代启示录》中,威拉上尉历尽艰难,深人到丛林中去寻找库茨上校,在影片的结尾的场景中,丛林中库茨上校的居住地的光线效果,则完全是主观化的处理,人物只有逆光的处理,很神秘,很形式。
有的时候,摄影光线的处理完全是为了影片全片的风格,使某个或者某几个人物,采用一种特定的光线效果形式。
例如:导演关锦鹏拍摄的影片《阮玲玉》中,现代时空(演员扮演的段落)的人物处理,假定性的人物送光、轮廓光十分鲜明,很有现代感和唯美性,超越了早期资料影片的审美氛
围,在光线的形式上,形成了两个不同时空的交替。

四 场 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 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
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现代电影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有如下的几种特点:
1) 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组成的。
2) 同一场景内,可以开展和表现一场戏,也可以开展、表现多场戏。
3) 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 影片中的场景的视觉效果,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从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5) 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6) 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刀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风格。
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叙事、动作对话的构成与处理。场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例如:操场(街道、河边、厨房、卫生间、车内。影片中的场景,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没有地域的限制。一幢郊区的别墅,严格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场景,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室内的戏和室外的戏,我们在拍摄和表述上往往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电影场景其次有一个时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这个场景所表达的叙事、动作的时间关系。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就影片叙事而言,换镜头就是隔时间;换场景就是换时间Z换场景就是换空间。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的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我们常常讲: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
影片的空间表达。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感觉和效果。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3)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
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4)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 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地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初调效果。
5)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场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一场戏,是一个表述性的语言,是一个实际增节的称呼,更是一个独立的事件的表达方式。实际增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由于电厂中场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们在选择场景的时候要特别地道憧和准确。
根据我们对现代电影的分析,电影中的场景构成方式越来越灵活,场景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这样,有利于影片的叙事,有利于影片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影片的风格表达。因此,电影场景的运用规律是我们要进行细化分析的东西。

五 景 别
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党形式的表述语言。表面上是一个造型元素,实际上是一个教事的手段。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电影景别的划分大体上有如下的几种形式;l)大远景,2)远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对近景,8)特写,9)大特写。
电影中的景别,是影片视觉效果、导演语言风格的外在形式之—。决定影片风格,决定叙事风格,决定视党风格,决定导演风格。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过程中,对于影片的是别的把握重点是在于全片,而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镜头。分析的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影片全片的叙事过程中,以什么样的镜头画面景别为主?在影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导趋势?对影片的风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场景中重要的人物对话镜头是以什么样的镜头景别为主?镜头景别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推动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电影场景中的内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这两种景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特别是要分析景别分别在外景和内景当中对于人物、叙事、对
话、动作的表现和表达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每一个场景的开始的镜头和结束的镜头的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镜头剪接中景别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5.全片中,镜头画面的景别的变化幅度是什么?对影片的节奏有什么样的影响?景别的这种变化对影片的叙事有什么样的帮助?
6.分析在动作的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镜头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形式?
7.景别的运用以及最终画面完成的效果对于影片的风格有什么样的作用?
8.不同的景别运用,对于画面的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
9.分析景别的应用对于环境的气氛,空间的表达,场景有什么样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别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动作的表达。我们看到的影片,有的时候,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个特定的景别,在有些情况下,不同的景别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叙
事内容、不同的情绪要求、不同的动作表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分析电影的景别对影片的节奏所起的作用。
因为字数太多,我就分成两次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