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极寒天气电影有哪些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极寒天气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8-19 12:58:30

Ⅰ 有哪些适合雪天在家看的电影

《小森林:春夏》《小森林:秋冬》

这个电影是远离城市的少女独自回到家乡按照记忆中妈妈的样子做美食的故事。它的节奏十分舒缓,音乐轻快,情节有趣,很适合雪天这个静谧的环境。

Ⅱ 电影南极之恋好看吗影评介绍怎么样

别的不说,从电影工业这个角度,从拍摄到制作都是华语电影的新高度。

《南极之恋》预想用绝境之下的纯爱催人泪目,并着点对自然的敬畏,然而不惜真实取景的呈现,其最终唯一的可取之处亦仅是那夺目的南极风光,毫无真实可言的南极求生,莫名其妙的尴尬爱恋,都令电影对爱的展露平庸至极。

电影以一场发生在南极的意外坠机为开始,在这场事故侥幸生存下来被困的,一个是由赵又廷饰演的婚庆老板,一个则是杨子姗饰演的物理学家,电影借用两个人身份的反差,以及75天时间里在南极求生的经历,勾勒出了一条纯爱为主线的故事,从剧情来说,其本有很多可以深攫之处,例如75天时间倒计时的紧迫,人性在求生欲望下的挣扎等等,然而电影在这些方面却都只是浅显的被一笔带过。

75天,是电影为自己在伊始设定的倒计时,如果电影能循序渐进的善用时间这一利器,其实完全可以营造一种紧迫感,可是随着剧情的推进,时间令人感觉只是成为了电影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而电影为了营造剧情张力,甚至于不惜牺牲最为起码的逻辑,什么样的幸运能在一场坠机下毫发未损,又是什么样的钢铁之躯能在极寒天气下坠入冰面后依旧靠自己的力量走回木屋,电影显然为赵又廷给错了人物设定,这怎么可能是一个婚庆老板?这分明就是一个拥有潜在超能力的X战警!

那么这不惜牺牲最为起码的逻辑常识为爱情创造条件的作品,其爱情又真的打动人心了吗?至少并没有感动我,其所营造的情感,几乎让人看不到何般爱真挚,这一面源于电影在两人之间本当最为着力的情感递进上,没有合理的铺垫,一面源于导演对男主的人物塑造上过于理想化,这种匮乏人物性格的空洞,就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更像是一种面对灾难时的妥协依赖,而并非是源于爱的本真。

透过电影,你会知道南极真的是一片绝美之地,它银装素裹,极光炫目,还有着可爱的生灵,但发生在这里超越自然的绝恋,却着实让人难生共鸣。

Ⅲ 极端天气的电影其实有很多,恐怖沙尘暴的让你想到哪些电影

沙尘暴天气可以说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从而也引发了不少网友对极端天气的讨论。其实,对于极端天气大家虽然都没经历过,但电影这种艺术行为却让人们对这种自然灾害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并且在电影中,恐怖沙尘暴的电影也有不少,例如《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新龙门客栈》、《星际穿越》等。


三、《星际穿越》

《星际穿越》上映于2014年,由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等人担任主演,曾经获得过第87届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虽然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段星际旅行的故事,并且电影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在太空里。但沙尘暴席卷的那一段,确实让人感到震撼,同时也将废土既视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主角几人要去太空中寻找能让人类生存的新家园。

除了上述三部电影之外,还有一些有关于恐怖沙尘暴的电影,例如《火星救援》、《东邪西毒》、《白马啸西风》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Ⅳ 冰天雪地中一部二战电影日军几个俯冲竟然没有打到一个苏联士兵这部电影叫什么

你说的这个电影是雪地逃生,将二战期间一个苏联士兵在西伯利亚极寒天气下被敌人追杀后成功逃生的故事。

Ⅳ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讲的是什么,有什么深意

雪国列车这部电影讲的是在全球变冷之后,人们生活在一个永动列车上的故事。其探寻了人性、规则和秩序,对人性方面有着特殊深意。

电影就是为了人去思考,如果说一部电影放出来,大家看完什么也记不起,也没有思考什么东西,那这部电影纯粹就是一个娱乐和消遣,没有任何深意,这样的电影有很多,但是终究会被历史所遗忘,真正的好电影就是为了让人们去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意,雪国列车就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最后在众人的围攻之下密码专家炸开了列车门,小女孩、大人,北极熊出现在荧幕上,然后电影结束。这部电影其实是蕴含着灾难之后的人性秩序阶级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人性和阶级有着独到的深意。

Ⅵ 比较描写天气寒冷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林海雪原】【冰山上的来客】【南极物语】【极地重生】【南极大冒险】【最后的猎人】【雪地黄金犬】【雪地狂奔】【决战冰河】【极地雪犬】【极地雄风】

Ⅶ 在寒风瑟瑟的冬季,有哪些特别暖心的温情电影值得一看

城市的冬天,除了北方地区,难见皑皑的白雪,也没有美丽的冬景。冬天往往肃杀而冷酷,在忙碌的工作节奏和萧瑟阴冷的冬天里,你是否一个人度过了许多个孤独寒冷的夜晚呢。

这种季节,待在阻隔了风雪的家里,在暖烘烘的被窝中舒展身体,是冬天闲暇时光中难得的享受。

当然,除了身体上的温暖,我们还需要来自内心的温热,来解冻孤寂冰冷的内心。恰恰温暖的电影和冬天的被窝是绝配。

每一天都将是余生的第一天

导演::雷米·贝占松

主演:雅克·甘布林 / 扎布·布雷特曼 / 皮奥·马麦

豆瓣评分:8.5

电影曾获得法国凯撒最佳影片等奖项,它截取了一个五口之家十二年生活中的五个片段。

一个出租车司机和他的妻子,孩子住在郊区的独门小院里。他们一边看着孩子一点点长大成人,一边应付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矛盾。

这五天,对于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来说,都曾是一个重要的瞬间。

怀孕,婚礼,葬礼,结婚纪念日,演出。伴随温馨、争吵、分离、沟通与和解。

镜头下展现的“就是生活”,它不急不缓,却让你深深的依恋。

Ⅷ 世界突然变得寒冷,极端天气的电影叫什么

后天 (2004)

导演: 罗兰·艾默里奇
编剧: 罗兰·艾默里奇 / 杰弗利·纳赫马诺夫
主演: 丹尼斯·奎德 / 杰克·吉伦哈尔 / 埃米·罗森 / 达什·米霍克 / 杰伊·桑德斯 / 雪拉·渥德 / 奥斯汀·尼可斯 / 阿尔杰·史密斯 / 富田谭玲 / 萨沙·罗伊茨 / 伊安·霍姆
类型: 动作 / 科幻 / 冒险 / 灾难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日语 / 法语 / 阿拉伯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04-05-28(中国大陆/美国) / 2004-05-17(墨西哥首映)
片长: 124分钟
又名: 明日之后 / 末日浩劫 / 明日过后 / 末日世界 / 明天过后

Ⅸ 深度解析电影《悬崖之上》背后的历史与细节

提起谍战题材的电影,你最喜欢哪一部?

是李安的《色戒》?

是柳云龙的《东风雨》?

或者是高群书和陈国富的《风声》?

还是庄文强和麦兆辉的《听风者》?


谍战题材许多人都爱看,但却并不是每个导演都敢拍。

市面上,好的谍战剧很多,比如《潜伏》《风筝》《暗算》《黎明之前》《北平无战事》等等。

但谍战电影,却鲜有佳作。

这是因为,电视剧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来理清楚人物关系和案件经过,但电影却只有两个小时。

所以,一部好的谍战片,需要导演能够在这短短的120分钟内,把 故事和人物关系 讲好讲清楚。

坦白地说,在观看之前,我还真有点担心这部《悬崖之上》。

原因很简单,谍战片是一个非常难掌控的题材。

但看完之后,我觉得还是 非常精彩 的。

首先,电影选择的是1937年,伪满洲国统治下的冰城 哈尔滨

这一 历史 时期,东北人民与日伪政府之间展开了持久的斗争。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东北抗联,杨靖宇、赵一曼烈士都来自于这个抗日组织。



除此之外,还有一支秘密的部队一直在战斗——那就是潜伏在东北地区的 地下抗日组织。

多年来,相比于中统、军统、日伪76号而言,反映 东北地区隐秘战线 的影视剧并不多。

而电影《悬崖之上》,刚好 弥补了这段空白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名字?

主演张译曾经在采访中提到过原因。

对于地下工作者来说,身处敌后的每一天,都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日子。

坦白地说,时下的观众对影视剧的要求越来越高。

每每提到谍战剧,很多观众已经对中统、军统、76号等部门司空见惯,因为几乎每部谍战题材的影视剧,都会提到这几个部门。

也就是说,在观看的同时, 审美疲劳 也在逐渐形成。

人们期待着,能够有 耳目一新 的作品和艺术表现形式。

所以,在预告片看到一众演员时,起码在视觉上给了我一个 冲击和悬念

电影改编自全勇先的原着故事,并邀请到了全勇先亲自担任编剧。

由于全勇先也是电视剧《悬崖》的编剧,因此电影和电视剧的质感和调性一脉相承,冷静克制的风格下展示出了真实的人性。


直到影片结束,我才明白,为什么这次行动的代号为 乌特拉


影片中,结尾有个对话提到, 乌特拉 在俄语里是 黎明 的意思。

被日本殖民者统治下的东北人民,此时此刻正处在黑暗之中,每个人都 盼望着黎明 的到来。

此外,乌特拉在英语里是单词——Vthra,其寓意是 拯救人类 的生命体。

所以,乌特拉的行动代号,本身就是一种 美好的期盼



为了这次行动,有四名特工在苏联专门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培训,他们就是张宪臣 、小兰、王郁、楚良。

他们在苏联学习了 特工 的相关技能:密码、电报、格斗、跳伞等等。

为了保密并躲避敌人的追踪,他们乘坐飞机空降到一片中苏边境的深山老林里,然后再乘火车赶往哈尔滨。

乘坐的铁路,就是沙俄在东北修建的 中东铁路

其中东西向的这条也被称作北满铁路,1935年苏联以1.4亿日元出售给了伪满洲国。

所以,伪政府的警察可以在这趟列车上肆意监视、搜查甚至抓捕“可疑人员”。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行动之前,组织内部出现了 叛徒

于是四个人便展开了与日伪特务的斗智斗勇。

影片中的 正反派 人物,几乎全都是我们熟悉的影视剧 老戏骨

比如,张译、朱亚文、秦海璐、于和伟、倪大红、李乃文、余皑磊、沙溢等等。

此外,还有新人刘浩存和飞凡。

这里,我想重点提一下这个 四人小组。


张译饰演张宪臣

张宪臣这个角色真的非常 惊艳 ,他完美地展现了一名特工的 素质和软肋



他经验丰富,沉稳内敛, 信仰坚定 ,是整个小组的领导。

由于他曾经和妻子王郁在哈尔滨生活,对这座城市非常熟悉。

所以,他能够在被敌人追捕时,巧妙地利用地形掩护自己。

五年前,他与妻子因为执行任务而离开冰城,他们两个孩子成了流浪街头的“孤儿”。

正是出于对这两个孩子的愧疚,导致了他在外出行动时,错过了逃离抓捕的最佳机会。

这就是电影想传达的一个重点: 特工不是神,他们也是人,也有感情,也有家人。

被捕之后的张宪臣,受尽各种折磨,其中 最残酷 的就是电刑。

电刑 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手段,将低于200伏的电压施加于人体,持续一段时间后,人体的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甚至心脏等器官都会产生极大的伤害,轻则大小便失禁,重则昏迷甚至心脏骤停。

影片中张译被施以电刑后的反应十分逼真,不仅浑身颤抖,而且脸上的肌肉都抖得厉害。

可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叛变。


秦海璐饰演王郁

王郁是张宪臣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亲密战友。她不仅理解丈夫,还是丈夫的得力助手。



当张宪臣起身去厕所后,她知道丈夫一定有重要的情报要传递;

随后,她在厕所却发现丈夫留下的是: 一切安全。

多年的夫妻让他们非常熟悉彼此的行为习惯,丈夫不可能冒着危险留下一句没价值的暗号,这令王郁产生了 怀疑


而后面剧情,也证明了她的怀疑: 来接应的人确实就是特务。

最虐心的一段是, 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饱受折磨,自己的孩子在沿街乞讨之后,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她是 特工 ,但同时也是 女人。

一个女人,即使拥有最坚硬的外壳,却依然在内心深处有一个脆弱的角落。

为了不让周围的特务发现,她选择在厕所无声的哭泣,拧开水龙头,让自来水流淌的声音盖过自己的抽泣声。

悲伤尽情地来吧,但要尽快过去。

因为她的身上,还有 更重要的使命。


朱亚文饰演楚良



朱亚文一直被视为 “行走的荷尔蒙” ,但在这部电影中,他饰演了一位 相对文弱 的读书人。

他在苏联留学,接触到了共产主义,并且被《共产党宣言》所感染,毅然加入共产党。

但同时,他也存在特工 经验不足 的问题。

最明显的就是在火车上,他在看到爱人后的失态,引起了车上特务的注意, 反而暴露了爱人(小兰)的身份

最感人的一幕发生在他与王郁被敌人包围后,为了 掩护 王郁撤退,他主动留下,并一再催促对方快走。


在生死攸关之际,有人苟且偷生,有人舍生取义。

楚良所代表的是一类爱国的 知识青年 ,他们学富五车,却投笔从戎,愿意为捍卫 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而战斗。

他们身上不仅有 文人的傲气 ,更有中华民族的 铮铮铁骨

他们不畏艰险,不惧生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刘浩存饰演小兰


小兰这个角色 看似柔弱 无助,但她 善于学习 而且 记忆力超群

她与楚良是一对 恋人 ,因为楚良曾经叮嘱过她,凡事都要留个心眼;

所以在上交武器之后,她还偷偷藏了一把手枪。

不仅如此,当她的搭档被捕失踪后,她在接头的过程中,学会了试探和隐蔽自己。


没有人天生坚强,只不过是一次次的硬抗。

她在斗争中,逐渐成长为一名 优秀的战士。


四个人,两对夫妻(恋人),他们打乱了配对,重新分成两个小组行动。

为什么要这样的分组?

因为如果一组不幸被捕,另一组也还能继续完成原定计划。

还有,当你爱的人在另外一组时,你才不会出卖他们。

所以两个组是 相互弥补、互相制衡、互相牵绊 的关系。


每人一颗致命毒药



这说明,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是一群行走在 悬崖之上 的战士。

这就是电影最动人的地方:在演绎地下工作者与敌人的谍战斗法的同时,融入了 亲情、爱情、战友情 ,更是把抗日志士的 家国情怀 体现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剧中的反派形象也非常饱满。


倪大红饰演高科长


作为参演过多部谍战剧的老戏骨,倪大红可以说是正反角色都饰演过。

电影中,他的身份是警察厅 特务科 科长,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抗日组织的情报部门。

倪大红在剧中不仅 面无表情 ,而且 眼神阴冷 。他血腥镇压抗日志士,对下属极尽怀疑。

长期以来,我们对反面人物有一个脸谱化的认知,觉得只要是反派,都应该是面目狰狞的那种。


但倪大红饰演的高科长不是,他始终不苟言笑,对所有的人和事都不信任,用他自己的话说: 怀疑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工作。

他对所有的下级,既重用也怀疑。

一方面,给几个下级分配不同的任务;另一方面,又让下级之间相互监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抓捕了一个中共的叛徒(雷佳音饰演)。


这个叛徒在地下组织内的级别很高,不仅知道乌特拉行动,还是负责去接应的带头人。

除此之外,他还供出了一个惊天秘密: 警察局特务科内有卧底!

高科长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揪出这个卧底。

那么,他手下的几个人, 到底谁才是卧底呢?

是表情严肃的 于和伟


还是目光冷冽的 李乃文


是看似粗糙的 余皑磊


或者是冷酷无情的 飞凡


为了避免剧透,我在此就不再多说了。

但是,有几个细节和知识点非常巧妙。



4.1 时代背景


电影的时代背景是伪满洲国统治下东北的那段 历史 。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东北地区大举入侵,随后相继占领了东三省和蒙古东部。

1932年3月,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对东北地区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2 王子阳确有其人


殖民统治期间,日本侵略者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骇人听闻的就是神秘的 细菌部队:731部队。

这支部队,也叫石井 部队,实际上是假借研究疾病防治和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 战俘和平民等活体, 进行 生物和化学武器 试验。


1934年,日军建立在 五常背荫河的活体试验场,发生了越狱事件,有少数十几人成功越狱出逃。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王子阳 ,他不仅 成功越狱 逃出试验场,并 成为 最早揭露 侵华日军活体试验 暴行 的人之一 。

1936年,在共产国际会议上,中共代表首次在全世界面前,揭露了 日本侵略者 在东北建立细菌部队进行 活体试验 的罪行,将日本政府肆意践踏人权、违反国际公约的事实公布于众。

而电影中的乌特拉行动,就是要 营救王子阳


3 特务科是什么组织?


特务科是隶属于警察厅下属的特工部门。

1940年以前,伪满洲国实行的是“市警并列”,也就是说,各地的警察厅或警察局,与当地市政府相同级别。

其中,长春、奉天(沈阳)、哈尔滨等几大城市的警察部门都是叫警察厅,其他普通地市则统一叫警察局。

警察厅的权力非常大,其职责范围包含情报、特工、治安、司法、卫生、安全、交通、文化、工商等多个领域。

其中的特务科,是专门对付地下抗日组织的部门。



但 历史 上,特务科的科长一般都是由日本人任职,伪政府的中国人,大多数只能从事具体的事务性工作。


那么,为什么特务科会放在警察局?


这是因为,日本情报部门当时成立了伪中央保安局,各地市也成立了保安局。

保安局挂在日伪政府名下,但由日本人直接控制,并且对外宣称是警察身份。

所以,影片中警察厅特务科,很有可能就是日本人控制的保安局的特工人员。



徒手灭火


预告片里有一段于和伟徒手灭火的展现。


拍摄时,张艺谋导演非常担心会烧伤手,但于和伟老师一脸的轻松自如。

看了好几遍也没看清楚是怎么灭的。

感觉这个片段可能会引发一波竞相模仿风潮。


导演亲自示范


刘浩存有一场戏,是被敌人按到雪地里,因为始终找不到感觉,于是导演亲自上阵示范。

在预告片里可以看到,剧组当时在雪乡拍摄,室外平均温度为 零下40度

就是在这种极寒天气下,张艺谋导演亲自给刘浩存演示被捕的细节,毫不犹豫地把头栽进雪里。

这不是张艺谋第一次示范了,之前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曾经给年轻演员展示过。


冰天雪地

影片中演员们脸上冻得通红,起初我以为是化妆的效果。

但在他们张口说话时,能看到喷出的哈气。

我才意识到,原来都是实地现场拍摄,演员们脸上和鼻子尖的红通红,是在零下40度的户外长时间冰冻所导致的。

此外,电影中还有很多 细节:

比如反复出现的一本书,实际上是他们与组织上联络的密码本;

前后几次提到的一支左轮手枪,居然在后面剧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其实,还有很多细节和谜题没有解开,我现在纠结的是:4月30日电影上映之后,要不要二刷去电影里寻找答案?


最后,用预告片里的一张图, 致敬所有的革命先辈!

英雄多隐秘,平凡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