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拆弹部队》电影点评
《拆弹部队》是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十部电影之一,。如果与卡神的《阿凡达》比,《拆弹部队》在剧情和神韵上确实略胜一筹。但拍电影的目的是为了什么?除了赚足票房以外,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还带着一种意图揭示人类命运和启发我们的使命。所以在今年的奥斯卡提名上,你还可以看到告诉你什么叫不平等对待和种族隔离的《第九区》,或者是告诉你什么是人与神之间无法逾越的隔阂的《严肃的男人》。然而上面两部都太虚幻了,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到底什么是圣经里的约伯?我们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伊拉克战争。在这个战争只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和平年代,我唯一有清楚记忆的战争是伊拉克战争。当时中央台每天都报道伊美两军的交战情况,我心里隐隐有让弱势一方伊拉克胜利的希望。但希望落空了,美军胜利并接管了伊拉克。而既不是伊拉克人也不是美国人的我们,便从此鲜有人关注美军在伊拉克的情况。当然,除了偶尔还露面告诉世界人民他还活着的本拉登,我只知道伊拉克是个悲惨的地方。
《拆弹部队》把我们重新拉回了03年对伊拉克战争的记忆。毕格罗是美国人,她的电影的立场是从普通美国人出发的。电影带点纪录片的意味,她全程用了摇晃的镜头,每分钟都透露对环境的不确定、怀疑和恐惧。开始看的时候我几乎看不下去,几分钟就要暂停一次。那种摇晃的镜头对我而言是一种折磨,你不知道恐怖分子什么时候射击,或者没被解除的炸弹什么时候爆炸,或者电影里的人什么时候死掉,再就是什么时候血腥的场面会出现。这是对人的心灵的折磨。
被折磨的不仅是观影者,还有主角。杰瑞米雷纳扮演了一个无惧的拆弹中士,不用机器人,甚至当太多弹药的时候不用防护服。但他真的不怕死吗?他有妻子和一个儿子,他与妻子离婚,想给她选择他人的自由。但妻子忠诚的没有离开他。他怕死,他只是没想过会有什么后果,因为不能想不敢想。他在结束了B连的工作后,稍作休息又重新进入D连,轮值365天。这不是个人的轮值,而是整个美军在无休止的驻军,还会有人死亡。
那么美军与伊拉克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大部分美国军人选择怀疑和敌对,这事实上是种族之间的隔阂,让我想到了阻止各种族人之间沟通的通天塔。杰瑞米扮演的威尔是其中尝试与当地人沟通的积极者,他与卖DVD的小孩交谈,和他玩游戏并打赌,甚至给他钱帮助他的生意。但结果是坏的,于是他停止沟通。他也曾试过用自己的力量查出恐怖分子的所在地,结果仍然是坏的。这场战争是个人力量无法结束的,他只能再一次的执行任务,拆除一个又一个炸弹。
911事件中的恐怖主义给美国人带来了无比的恐慌。他们害怕并且尝试战斗,但从目前来看结果仍然是坏的。那到底什么能消除种族之间的歧视和怀疑呢?只希望有一天通天塔真的倒了,我们都自由了。
</SPAN>
② 拆弹部队怎么样
《拆弹部队》是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该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等6项大奖。《拆弹部队》巅峰对决夺最佳影片 完胜《阿凡达》 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美国柯达剧院举行,此次奥斯卡第一次将分量最重奖项之一——最佳影片奖提名数由5部扩展为10部。在同获9项提名的大热门《阿凡达》,《拆弹部队》和黑马《无耻混蛋》的三军混战厮杀中,由凯萨琳�6�1毕格罗执导的战争电影《拆弹部队》最终问鼎奥斯卡小金人,而这部影片15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也创下了奥斯卡奖有史以来最“便宜”的最佳影片纪录。 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揭晓 《拆弹部队》问鼎 </B>当地时间12月14日,北京时间12月15日,第八届旧金山影评人协会奖(San Francisc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简称"SFFCCA")正式揭晓,伊战题材的另类文艺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一举拿下最佳影片、导演两项大奖。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拆弹部队》横扫五奖 </B>北京时间12月14日,第30届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简称"BSFCA")正式揭晓。今年他们将最高荣誉授予伊战题材的另类文艺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该片还同时"买一送四"了最佳导演、男主角、摄影、剪辑,可谓实至名归的大赢家。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拆弹部队》傲视群雄 北京时间12月14日,《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在本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The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上表现突出,击败了派拉蒙(Paramount)的《悬而未决》(Up in the Air),拿下了最佳影片奖。该片的导演瑟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也拿下了最佳导演奖。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拆弹部队》继续驰骋 北京时间12月15日,第7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简称"NYFCCA")正式揭晓。今年NYFCCA的选择与西海岸的洛杉矶一致,都将最佳影片和导演两项大奖打包赠与凯萨琳·彼格洛执导的《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 尤他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拆弹部队》 北京时间12月16日,在首回就选择《撞车》为最佳影片、去年又果敢扶正《蝙蝠侠:暗夜骑士》的"神奇风向标"奥斯汀影评人协会奖(Austin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简称"AFCAA")正式揭晓第五届的结果。《拆弹部队》获三项大奖。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拆弹部队》登顶 12月16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The Las Vegas Film Critics)揭晓了今年塞拉利昂奖(Sierra Award)的最终结果,《拆弹部队》再次获誉,登顶最佳影片奖,并拿下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杰瑞米·雷纳)、最佳摄影以及最佳电影剪辑,共计五项大奖。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揭晓 《拆弹部队》气势如虹 </B>美国当地时间12月20日,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公布——《拆弹部队》摘取了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摄影、原着剧本等五项大奖,成为本届协会奖的最大赢家。 《拆弹部队》横扫金卫星奖 美国西部时间12月20日晚,由国际记者学会(The International Press Academy)主办的第14届金卫星奖(Annual Satellite Awards)在洛杉矶揭晓结果。年终颁奖季大热影片《拆弹部队》继续称霸,拿下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剧情类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四项大奖, 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最佳电影 《拆弹部队》将是第一部以一种极为精确的方法还原了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经历的电影作品,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展示出在CNN中看不到的一些新闻片断。 《拆弹部队》平分休斯敦影评协会奖 第三届休斯敦影评人协会奖正式揭晓今年的结果。伊战题材的另类文艺片《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一举夺得最佳影片、导演、摄影三项大奖。 桑塔巴巴拉电影节授予《拆弹部队》的凯萨琳·彼格洛年度导演奖和终身成就奖。 《拆弹部队》成为 英国电影学院奖 大赢家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1601513.htm?fr=ala0_1_1
③ 拆弹部队影评
拆弹军人批评好莱坞大片失实。一天之中,32岁的枪炮军士马修·斯莫尔调查了一处简易爆炸装置爆炸地点,与叛乱分子进行了30分钟交火,炸掉了一座桥梁,然后,在一条道路上寻找简易爆炸装置。返回途中。他停下来接受静脉点滴——他脱水了。在完成12个小时的任务后,一天的工作才宣告结束。这与《拆弹部队》中的情景井不一样。
斯莫尔骂了很多脏话,来表达对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的不满。但斯莫尔这些人正是这部影片的基础:爆炸物处理小组,或者拆弹组。他们大量拆除爆炸物,但没有好莱坞式那样的夸张,也没有像宇航服那样的防爆服。
在阿富汗,由2到3人组成的拆弹组占据着独一无二而且至关重要的位置。斯莫尔的指挥官龙尼·威尔金斯准尉把拆弹组比作海军陆战队的“消防员”。他们常常被叫去做爆炸后的评估工作。在4月中旬抵达赫尔曼德省后,第一拆弹连中已经有一名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牺牲,还有两名军人已被送回国内,其中一人双腿被截肢。
斯莫尔说:“在这儿,最危险的工作很可能是确定简易爆炸装置的位置。”为了降低风险,拆弹组综合使用机器人、狗、金属探测器和传感装置等各种手段。即便如此,工作也绝非十分安全。有时候,要在4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跋涉数英里。带装备是不现实的。驻马尔贾的海军陆战队第六团第三营的大多数拆弹组成员曾多次在伊拉克服役。然而,他们说,阿富汗情况不同:乡村地区更多,更穷,叛乱分子使用的材料更为原始。威尔金斯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使得发现和处理简易爆炸装置的挑战更大了。在土路和犁过的农田中埋置简易爆炸装置很容易。对水罐、化肥和锯条等家用物品的严重依赖使得阿富汗的简易爆炸装置难以发现。第六团第三营从当地人那儿得到大约一半关于简易爆炸装置的情报。指挥官们决定是否应进行调查。但驻马尔贾的拆弹组组长扎克·克莱顿参谋军士说:“在50%到75%的情况下,所谓的情报是陷阱。”令人精疲力竭的一天结束了,斯莫尔的小组没有发现或拆除任何简易爆炸装置。" ...这是真实的拆弹部队士兵对《拆弹部队》的评价.....
④ 电影《拆弹部队》好看吗
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256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250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98%,平均得分8.5分(满分10分),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35篇评论文章,其中34篇予以好评,0篇差评,1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94(满分100)。
⑤ 拆弹部队 值得一看吗
还可以,值得一看,2个多小时,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的故事。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这种生活却也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⑥ 如何评价电影《拆弹部队》
拆弹部队是一部故事片,也是一部纪实片。这是一个关于拆除炸弹的故事,这也是一曲呼喊和平的悲歌。导演运用的半纪实的手法相当出色,但情节编排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影片避开了好莱坞一贯的战争大片的模式,通过一个拆弹小组的视角,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军在伊拉克的真实生活状态。
⑦ 《拆弹部队》很好看吗
拆弹部队是一部独立制片电影,投资跟阿凡达没法比,类型上也没有比较的意义。拆弹部队是一部写实风格描写伊拉克战争的影片。
不过从军迷角度说,这片子比较扯淡,那三个EOD一会儿搞狙击救了一帮“承包商”,一会儿又只身深入敌对地区搜索嫌犯,尤其是狙击那场戏,简直像国内军事小说的翻版,实际是个YY片儿。反正我看完之后囧了好半天。
看看解闷即可。这片拍得比较早,去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就放映过了,还获了不少奖,不过毕竟是独立制片,没有什么宣传。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
另外回答一下楼上某位朋友的问题,这片儿不是在伊拉克拍的,导演(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老爷的前妻,K-19看过吧?就是拍那片儿的导演,是个女的)和制片确实想在伊拉克拍,但是最终选在约旦。实际约旦也不安全,剧组在约旦冒着很大的危险拍了200多小时的胶片,回头剪辑出了这部影片。还有一些镜头是在科威特拍的。
再另外,虽然很多朋友说这片是给“军迷”看的,不过其实本片在国外受欢迎名气大的主要原因,是简单直接的描述了发生在伊拉克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是写实的,但意义和态度上很清晰诚恳,而之前描写伊拉克战争题材的影片要么晦涩难懂,要么变成火爆动作片。
再再另外,这部影片的投资是1100万美元,阿凡达的投资是2.37亿美元,差了22倍。
⑧ 《拆弹部队》这部电影怎么样
一部刻画美军拆弹专家的影片《拆弹部队》成为第82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独揽六项大奖并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两项殊荣。但是,围绕这部影片,无论是对这部影片的情节还是其所传达的思想,影迷们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
美军拆弹专家:《拆弹部队》情节夸张、脱离现实
现实中的美军拆弹专家对这部影片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们认为这部影片情节夸大,有些地方严重脱离现实。
《拆弹部队》的情节引起了驻伊美军第一装甲师第四旅的专家的关注。影片主角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是一个天才拆弹专家。但伊拉克东部米桑省拆弹组组长杰里米·菲利普斯上士说:“男主角更像一位牛仔,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我们需要的。”菲利普斯还称,电影中描述的拆弹专家有些言过其实了,他们不像电影中那样傲慢自大、情绪易激动。
大多数拆弹专家谴责电影中出现了现实战区中绝不会上演的场景,比如独自一人追踪炸弹制造者进入一个漆黑的小巷,或者没有美军战车护送独自在巴格达附近骑马。资深飞行员卡迪·哈姆说:“一辆战车独自外出,根本是不现实的。”
按照规定,收集炸弹制造者的情报是拆弹专家的长期任务,但拆掉的炸弹零件绝不会被当作纪念品留给士兵。但电影中,主角却将炸弹零件放在床上当做纪念品。
此外,电影中演员穿炸弹防护服的顺序也不对。一些拆弹专家说,一般不会在行动一开始就穿上防护服,只有在最后拆弹时才会穿。电影专家们一遇到炸弹立即穿上防护服的细节显然与现实不符。李金良/来源:国际在线
《拆弹部队》反映的不是人性是冷血!
《拆弹部队》带给观众的是什么呢?它让观众看到了伊拉克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美国大兵的英勇善战,看到了美国大兵充满人性的一面。但问题是,这部影片的拍摄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拯救者的视角,而不管战争的起因、目的和伊拉克人民的痛苦。更糟糕的是,这部影片居然从头至尾都在暗示,在伊拉克战争中误杀平民是可以理解的。
影片中,几个美军拆弹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拆除路边炸弹,他们面临种种危险,可为了不误伤平民,他们总是让自己和战友处于险地;而影片中出现的伊拉克人,他们拨打手机是在引爆炸弹,他们搬运石头是在布置炸弹,在住宅楼里观看美军拆弹的人可能是随时会引爆炸弹的恐怖分子,在远处的山羊群后趴着的则是反美武装的狙击手;一个美军随军医生友善礼貌地与伊拉克人交谈,结果却被这些伊拉克人留下的炸弹炸死……在整部电影中,美军虽然没有误杀一名伊拉克平民,可这些情节无不在暗示,不能对伊拉克人太好,当遇到危险时,要果断开枪。
我不敢断言《拆弹部队》的导演和编剧就是要传达“在战场上只能果断开枪”的信息,但这部电影却给我造成了这种印象,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不只一人两人,如果这是导演和编剧的初衷之一,那么这部影片就不是在宣扬人性,而是在展现冷血了,因为看过电影的人会有一种美军误杀平民是可以理解的感觉。
伊拉克战争至今,已经造成十几万无辜平民死亡。在费卢杰,因美军使用白磷弹和贫铀弹,新生儿的畸形率近10%。可在《拆弹部队》中,平民都是被武装分子杀害的,伊拉克儿童则和美国大兵一起踢足球,这种片面的叙述,使人不能不怀疑这部影片是在为美国政府开脱战争责任。窦含章/来源:新华网
告诉你真实的拆弹部队
据美国《环球战略网》报道,高伤亡率已经让美军“爆炸物处理小组”的人手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按照正常编制,美军中的各个“爆炸物处理小组”共拥有数千名拆弹专家。他们经过专门训练,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他们即使是面对复杂的巨型炸弹也能双手毫不颤抖地精确处理。尽管驻扎在伊拉克的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中的工程人员也能遥控机器人处理一些简单的路边炸弹。但随着反美武装设置的路边炸弹技术不断提高,美军对专业处理人员需求也越来越多,这让拆弹专家们疲于奔命。更重要的是,频繁的任务导致了拆弹人员的高伤亡率,进一步恶化了人员短缺的情况。
目前美军“爆炸物处理小组”中主要依靠那些有着近20年丰富拆弹经验的老兵。美军中拆弹专家的高伤亡率不但使这些老手不愿留任,也让新兵不愿从事这项危险的工作,“爆炸物处理小组”的人员招募越来越困难。尽管美军已将相关的特殊津贴补助从每年2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但应聘者依然很少。
来源:环球时报
⑨ 拆弹部队 好看吗
虽然技术上的硬伤一大堆,但是情节发展挺牵动人心的,值得一看。
ps:和黑鹰坠落比起来,个人感觉要差点……
剧情介绍来自网络,自个儿写不出来像样的:
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和驻伊美军之间的残酷斗争,就像是在玩着一场旷日持久的猫鼠游戏。本片就是讲述了一组美国拆弹专家被派往巴格达执行任务,在那里每个当地人都像是潜在的敌人,每一个目标都像是伪装的炸弹,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拆弹部队》是由编剧兼制片人马克·鲍尔的回忆录改编而成,鲍尔曾是一名特派到伊拉克炸弹区的通讯员。影片的一开头出现Bravo连(即B连)演示正确地拆除街头炸弹的程序的画面——先遥控一个机器人进入垃圾堆一样的街头进行侦查,如果发现炸弹,一列武装部队将身着防爆服,携带排雷钳子进入目标区域。然而,在距离任务结束还有38天的时候,B连的新领队詹姆斯(杰瑞米·雷纳饰)却鲁莽地解除了所有的拆弹程序,于是,这只拆弹部队立即陷入危险之中,生命处于垂危之际。在领队漠视战友生命的情况下,队中的桑伯恩(安东尼·麦凯饰)和艾缀奇(布莱恩·格拉提饰)不得不寻找对策以自救。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心理以及行为上都起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