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现在的电影动不动票房就能过亿
近两年票房的井喷,最主要来源是银幕数量的激增,去年一年增长的银幕数量,比 03 - 09 过去七年还要多。从 10 年开始的加速增长,和国内城镇化的进程和政策推动是密切相关的。 从 11 年开始,一线城市的院线建设已经趋于饱和,增长的银幕多为二三线城镇。以我老家,一个三线小城镇为例,前年全城只有两家影院,近两年增长为五家,还有两家正在投建。在这里,比起好莱坞大片,徐峥、赵薇等国内一线影星和更贴近生活的故事,吸引力要大得多。 11 年和 12 年这新增的近 7000 银幕是今年票房的主要保障。所以你会看到,近期几乎所有的电影,无论好坏,票房都比前几年要翻番。这就是趋势。
2.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
新片上映前几天票房数据和好评一定要靠公关狠狠狠狠在公众平台刷上去。
中美市场走势在春节档前走势较为稳定,不过大年初一开始,春节期间中国单日产出基本都在2.5亿以上,稳定性领先于北美市场。最终北美市场2月份产出了大概44.6亿人民币的票房,刨去加拿大市场占据的10%的比例,美国影市2月约收40亿元人民币,比内地票房约少5000万。
单月破40亿首超美国:
2015年2月份刷新了多项国产电影的纪录。19日大年初一当天,7部新片同时上映造就了超过3.5亿的单日最高成绩,初一到初六的春节档总票房更达到史无前例的17亿。
而第三方数据统计显示,2月内地电影市场高达40.5亿,成为内地首个突破40亿大关的月份,更首次超过美国跃居全球票房最高点。
3. 为何现在随便一个电影都能票房过亿
因为现在的曝光度很高啊!要一有新的电影上映。再加上一些着名演员和导演卖力的宣传。在电影刚上映的前几天,票房会肯定会疯的。许多人都会慕名而来前去观看。如果电影内容好的话,可能还会叫上自己的家人一起去看看。为票房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4. 为什么徐峥、王宝强、黄渤、沈腾的电影很容易上10亿票房
为什么徐峥、王宝强、黄渤、沈腾的电影很容易上10亿票房?说来挺让人难以置信的,刘德华从影几十年来,《扫毒2》居然是他第一部破10亿的作品,第一次有这么高的票房也让这位快60岁的天王着实兴奋了一把,直言自己又找回了当初做新人拍电影那种忐忑的感觉。为什么刘德华这么高位置的巨星拍了这么多电影,票房成绩却抵不过内地影视圈那些新起之秀呢?
所以一个好档期和一个好题材真的太重要了。看看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除了第一部稍微能看之外,其他两部是越来越烂,但是并不妨碍他在春节档拿走数十亿的票房。所以很多港片的票房不高真的不能怪观众,即便你做得再好,后期的宣传和上映日期没做好,很多时候也是白费功夫,成绩大打折扣。
5. 中国电影单日票房达到14.59亿元意味着什么
中国电影单日票房达到14.59亿元意味着从这一刻开始的每一分钟,都在创造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的新记录。
猫眼数据显示,截至2月12日下午1时47分,中国电影单日票房达到14.59亿元。打破了2019年春节档首日票房14.58亿元的纪录。此前的2019年大年初一当日8部贺岁新片同日开画,合计共创造了14.58亿票房,比2018大年初一6部新片总票房12.7亿元高出整1.8亿。
(5)为什么电影票房一天能达到十几亿扩展阅读
王宝强主演电影票房破150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统计,截至2月13日10时,《唐人街探案3》累计票房达15.67亿,王宝强主演电影票房超150亿。王宝强也成为中国影史继吴京、黄渤、沈腾后第四位主演票房超过150亿的男演员。
截至150亿节点,王宝强主演电影票房Top5分别是《唐人街探案2》33.98亿、《我和我的家乡》28.29亿、《一出好戏》13.55亿、《人在囧途之泰囧》12.72亿、《唐人街探案》8.23亿。
网友看到后也纷纷恭喜王宝强:“恭喜秦风他表舅啦!!!!”“王宝强这个含金量相当可以了,除了家乡是群戏,别的都是男主或仅次于男主的主要角色。”
6.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的,,更夸张的是连捉妖记二十四亿都有,,我很不
新片上映前几天票房数据和好评一定要靠公关狠狠狠狠在公众平台刷上去。
这就是整个放映期为什么无论你怎么搜索,搜到的都是上映前几天的好评论。因为他们花了钱的,你只能搜索到他们的发言结果。他们还有小团伙开马甲狠狠地为这些言论转发,点赞,etc。。。
目的是为了让观望的人甚至路人看到这些,才有可能在走进电影院时选择他们的电影,从而维持他们的排片率。
你说水分有多大呢?
你们身边有多少人会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心里没点逼数吗?有些单位甚至一个人都不会去看电影。几十亿票房折合成人头就算1亿人次吧。大概的意思就是平均16个人里面有1个会去看的。这可能吗?自己身边找个小样本算一下就知道可能不可能了。
还有那些演员阵容里没偶像明星+口碑并不好的电影,有人还在网络上晒票说自己6刷7刷的,这些人的日常发言里甚至根本不带影片里演员的姓名,说明不是脑残粉,你觉得那可能吗?脑子里装的全是屎吗?6刷7刷的。。。这些不算是刷票房又算什么??然后主演再上综艺,把这些事情说出来,搞得像真的一样,观众看了又会觉得这电影可能真的不错吧。就又会有一批呗忽悠着去看。总之是刷子的良性循环。
既然刷的良性循环那么多,哪个制片方还会放着不用呢??最后你花钱看到了个啥,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
7. 《乘风破浪》的票房为什么能到10亿
由80后作家兼赛车手的韩寒担任编剧和导演,业内知名动作导演陈家福亲自指导,一线演员邓超、彭于晏、赵丽颖、董子健等主演,依托强大的幕后制作团队,影片在大年初一上映,再加上影片拍摄选在嘉兴丁珊、舟山、上海金山、吴市老街这些观众熟悉的地方。影片凭借导演和演员强大的号召力、陈家福推陈出新的真实动作设计,真的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除此之外,我们不得不继续探讨《乘风破浪》背后成功的深层秘密,抛开“网友抵制”、“歌曲侵权”“前期宣传短”、“初一票房惨淡”的缺点不说,因为作为新锐导演的韩寒,只导演过《后会无期》一部作品,相比“大导演、大制作”“筹备已久、耗时数年”的其他作品,韩寒的经验的确可圈可点。据知情人士透露,影片发行方博纳影业对小镇青年的剧本认同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有发行公司总经理陈庆奕表态认同。
可是影片后劲强猛,2月22日突破10亿票房大关,一路过关,甚至单日票房达到7558.77万元,稳稳的超过了徐克和周星驰导演的《西游伏魔篇》。同期电影还包括《大闹天竺》、《功夫瑜伽》、《熊出没奇幻空间》。
小镇青年韩寒逆袭天下,这其中的门道其实业内人士深谙其理。除了地面推广和宣传工作,定位三四线城市极限,甚至揽获四五线城市的群众力量也是票房大卖的重要因素。影片的运营团队、观众整体偏重占据购买力市场主力军的80后等因素,也保证了票房大卖。据统计,观众整体学历偏高,购买力旺盛,通过这些也能清楚的看出一些隐藏的内容。
无论如何,一部影片的成功,还是最终要回归质量,《乘风破浪》口碑大好,评分7.3,这对于一位牛刀小试的新锐导演韩寒来说,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更何况,邓超、彭于晏、赵丽颖等人的加入也让影片有了演技保障。其中李荣浩作为歌手第一次参与拍摄,也有出色的表现。无论是韩寒还是陈家福亦或是邓超、彭于晏等主演,这次都为票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8. 中国才十四亿人,为什么有的电影票房动不动就是十几亿
中国电影总票房才600多亿,这个什么概念,中国餐饮总规模4.7万亿,汽车1.4万亿,连洗浴行业都有5000多亿。如果整个中国电影是一个公司,基本等于中国500强第276位淮北矿业的营业额。
票房计算是根据票价计算的。因为网上购票一般在30-40元之间,取均价35元计算,《战狼2》观影人次在1.6亿,1.6亿*35=56亿,《哪咤之魔童降世》观影人次在1.39亿,1.39*35=48.65亿,《美人鱼》观影人次在9200万,9200*35=32.2亿左右。
中国14亿人口。只需要14个人中有一个人观看就有1亿。1亿*35=35亿的票房。中国电影市场的状况符合“二八定律“,即20%的影片瓜分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靠剩下的20%勉强生存。
9. 电影吸金为什么这么容易动不动就过亿
最主要的原因,院线的大量涌现。十年前你所在的城市也许电影院就那么两三家,现在再看,可能你家附近就有不少电影院线。院线增加了,选择看电影的人自然就多了,在这样一块大蛋糕面前,投资拍电影的人就多了,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涌入影院,其实就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再加上票务平台的大幅让利,一张40元的电影票可能你只要花9.9元就能买到,但是计入总票房仍然是按照40元的原价,差价则由票务平台补,这也是票房可以经常破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