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十大科幻电影
世界十大科幻电影有《E.T.外星人》、《人工智能》、《第九区》、《黑客帝国》、《复仇者联盟》、《V字仇杀队》、《楚门的世界》、《源代码》、《阿凡达》、《盗梦空间》。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年,美国)
影片描述一位十岁男孩与一个外星造访者,划破时空隔阂,建立了纯真的友谊,是一部是罕见的富有人情味的科学幻想片。
有没有想过,如果突然有一天,一个外星来客出现在地球上,出现在你生活的小镇里,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战争爆发,血流成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可是,你忽略了另一种可能性。 那一夜,艾里奥特骑着他的小脚踏车,载着E.T.从树梢飞过。天空蓝得近乎奇异,背景里有硕大浑圆金黄明媚的月亮,还有繁星满天,风声潇潇。
❷ 孤岛电影的奇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这个? 看不懂题目?
孤岛电影是日军侵华背景下,特殊时期、特殊地区出品的电影。
从1937年11月上海的失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上海租界形如孤岛。战局动荡,各种势力林立是孤岛时期的特色。一方面,虽有许多电影工作者转移到内地和香港,但仍有留下的电影工作者坚持斗争,他们排除困难,拍出了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影片,如1932年2月由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木兰从军》就是号召国民抗战的佳作。此外,于伶的《花溅泪》、柯灵的《乱世风光》等,都在暴露现实的同时,反映出抗日救亡的时代心声。
但同时,因为电影界在租界相对独立,电影制作受到其他力量的控制较少,电影公司老板可以相对自由的控制资本,所以这一时期的商业片发展繁荣。在孤岛上海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先后成立了20家左右的电影公司,制作了近200部电影。歌唱片、古装片等商业类型片在“孤岛”时期达到发展的新高潮。电影投资商张善琨长袖善舞,他的新华影业公司在“孤岛”时期资本最为雄厚,半数以上的“孤岛”时期影片都是这个公司出品的。
“孤岛”时期结束后,上海的电影业全部为日寇所侵占。一些爱国的电影工作者退出了影坛。在香港的电影界中,左翼电影力量原来是比较弱的,但到抗战爆发以后,形势有所改观。这其间,大陆内地的进步电影力量两次向香港转移,第一次是上海沦陷后,有少部分人如蔡楚生、司徒慧敏、谭六友等来到香港,从事抗战电影活动。再加上后来从重庆来的吴蔚云、黎莉莉、凤子等拍摄了《孤岛天堂》、《白云故乡》、《前程万里》等片子。第二次是在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中共安排下,一批进步电影工作者转移来香港。夏衍在香港创刊了《华商报》;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复刊;茅盾主编的《笔谈》等以及《光明报》等使香港文化界顿时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在此其间,粤语片《血溅宝山城》、《游击进行曲》、《小老虎》、《民族的吼声》等的出品发扬了抗日正气。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不久,香港就沦陷了,结束了抗战时期南中国电影的历史。
❸ 科幻电影有哪些类别
科幻片是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首先,我们也许可以把“科幻片”(science fiction film)定义为包含着某种因素的电影:这些因素是基于科学(包括现有的科学和假设的科学)而假想出来的;在今天的世界中,它们是不可能发生的,或还没有发生的。科幻片与魔幻片、灵异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被幻想出来的因素必定有一个科学理性的支持,哪怕这个科学依据看起来很疯狂。比如《时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可以被称作一部科幻片,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回到过去是借由一种在影片中被科学证实了的催眠术。而《土拨鼠日》(Groundhog Day,1993)就不是科幻片,因为影片并没有把男主角突然被迫反复过着同一天的理由告知观众;如果影片向我们解释:那是因为他的时间机器出了故障,那么这就能成为一部科幻片。
科幻片是好莱坞类型片的一种。和其它类型片一样,它是随着电影工业化生产而出现的,其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价值观都有一定的模式。和其它类型片一样,它是被批量化、重复化生产的同类产品,满足了人们在闲暇时对一部“很容易看懂”的娱乐电影的需求。同样也和其它类型片一样,它大量生产的都是平庸之作,但在此基础上,也产生了一些在美学、思想和历史上有价值的经典作品。
好莱坞科幻片的亚类型】
好莱坞科幻片的题材丰富多彩,形式趣味各有不同。按照科幻片和其它类型片的交叉情况,我们可以大致将科幻类型片分成以下几个亚类型;
科幻冒险片:它讲述探险、旅行的冒险故事,主人公在其中历尽磨难,而观众则阅尽奇观。如《地心游记》(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1959),《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8)和《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等。
科幻动作片:它往往喜爱表现一个英雄如何地身手不凡。比如《终结者》系列(The terminator),十分成功的《黑衣人》(Men in Black,1997)及其不太成功续集其实更像是警匪片,而根据英雄漫画改编的《超人》(Superman)、《蝙蝠侠》(Batman)和《蜘蛛人》系列(Spider-Man)等也可以划入这一个亚类。
科幻史诗片:它常常创造“由于科学技术的异化而导致的独裁的混乱的非理想社会”,未来成了一个“背景” ,而真正演出的是气势宏大的星际战争和纵横捭阖的宇宙政治。如《星球大战》系列(Star Wars)及其前传系列,还有《星际迷航》系列(Star Trek)。《黑客帝国》系列(The Matrix)则讲述了一个救世主通过自我牺牲而使机器和人重归于好的地下斗争的故事。
科幻灾难片:假想的外星人入侵、怪兽袭击、自然灾害或病毒传播给人类带来了灭顶之灾。如《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1996),《彗星撞地球》(Deep Impact,1998)和《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等。
科幻惊悚片:神秘的危险物体危害到了一个小团体的安全,成员一个接一个受害。和主人公一样,观众体验着恐怖的阴影和死亡的威胁。如《异形》系列(Alien),《怪形》(The Thing,1982)和《科学怪鱼》(Frankenfish,2004)等。
科幻社会片:它包括了爱情故事、家庭问题、成长情节等等。在《时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1980)中,主人公依靠具有科学依据的催眠使自己回到了七十年前,并展开了一段爱情。《隔世情缘》(Kate & Leopold,2001)也利用了时间交错来成就爱情。而《回到未来》系列(Back to the Future),《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1982)和《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等其实提供给我们的是关于亲情、友谊和成长的故事。
科幻喜剧片:它攻击的焦点和嘲讽的程度各有不同 。如《火星人玩转地球》(Mars Attacks!1996),《月球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Pluto Nash,2002)等。
当然,这些划分并不是僵硬不可通融的。显然,《黑客帝国》既可以说是科幻史诗片,也可以说是科幻动作片;同样,《黑衣人》虽然是动作片,但它也充满了喜剧元素。由于和其它类型电影的交叉,不同亚类型的科幻片也会同时具有某种其它类型片的特征。
❹ 五部堪称奇观的电影布景,值得学习!
1.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 (1982)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这是一座2020年的城市,属于人类和人工智能。我们对于未来都市最直接、粗暴的想象都被赋予给这座都市: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暗无天日的恶劣气候、飞行运输设备以及不堪重负的人口。这座城市是纽约和东京的综合体,而且又加入了金字塔这种充满寓意的科幻元素。
2.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导演:韦斯·安德森
网上关于这部电影的摄影、布景等分析文章相当详尽,小编认为这原本就是一部真人化了的童话故事动画电影。不论是华丽的饭店本身,还是监狱、雪山缆车,这些布景已经被导演转化为电影角色,直接参与电影叙事。
3.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1920)
导演:罗伯特·威恩
这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恐怖片鼻祖。表现主义是绘画名词,指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达内心情感,而忽视对象形式外在的摹写。在制作这部电影布景的时候,艺术家直接在油画布上绘制场景——那些不成比例的抽象锯齿状建筑物以及随之产生的怪异光影效果,表达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扭曲。
4.童梦失魂夜 La citédes enfants pers (1995)
导演:马克·卡罗 / 让-皮埃尔·热内
导演希望在电影中重现梦境,然而却是一系列噩梦。导演创造了一座雾气笼罩的海滨城市:大型钢铁机械和红色砖瓦楼房,让人不禁联想起十八、十九世纪工业化时代的英国首都。
5.妙想天开 Brazil (1985)
导演:特瑞·吉列姆
巨蟒戏团出生的特瑞·吉列姆的电影世界首先肯定不是正常的,其次必定充满奇思妙想,就如同电影中文名称一样。电影设定了一座类似于反乌托邦小说《1984》描绘的城市,钢筋混凝土工厂和方方正正的建筑压抑着人性,而主角飞向天空后见到是天堂一般的景色。
以上就是关于电影布景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❺ 什么是奇观电影
反映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的,罕见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稀有事物的电影。如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遥远的外太空景象。
❻ 美国好莱坞电影奇观化法则是指什么
指电影要表现现实生活当中难得一见的东西。
相关介绍:
长期以来,美国只把电影看作是娱乐手段,把好莱坞当成生产故事和幻想的工厂,因此首先注意影片的商业价值。但是,70年代前后,美国电影学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好莱坞电影在经历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民族电影兴起的影响之后;在经历了法国新浪潮的冲击之后,在经历了自身从50年代到60年代的商业影片制作的衰退与电视对电影制作的冲击之后,于60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开始对类型电影从形式到主题进行反思。
而在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危机;电影旧体制与旧观念的危机,都成为这时期电影革命与演变的主要背景及因素。
(6)奇观电影有哪些类型扩展阅读
60年代末,美国电影制作者的观念在变化,观众的观念也在超越现实的精神状态,他们要利用青年人与现存社会的矛盾和现行社会的危机,就像一个好莱坞的制片人所说的那样革命是容易脱手的完美商品。他们企图以革命打入市场,就如同那一时期出现的德皮士资本家一样。
这类的影片以后还有:波拉克拍摄的《杰里迈亚·约翰逊》(1969年)、波格丹诺维奇拍摄的《纸月亮》(1972年)和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年)等。
《逍遥骑士》成为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史上重要的分水岭,它引起了美国电影的深刻变化,并导致了某种“自由”浪漫、躁动的暴力情绪和风格”。这部多少带有试验性质的影片预示了1975年《出租汽车司机》的艺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