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战争类的电影或电视剧 不要太老的,不要中国的抗日题材
《兵临城下》《黑鹰坠落》,还有《虎口脱险》呵呵,爆笑
《最长的的一天》:全景式反映诺曼底登陆的战争巨片,当年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动用了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引起苏联方面的抗议,影片从美、英、法、德四个国家的角度展现了这场战役的全貌。
《拯救大兵瑞恩》: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说了。
《虎虎虎》:美日合拍的反映珍珠港事件的影片,分别从美、日两国的角度反映了珍珠港事件的来龙去脉,非常忠于历史,日本方面的导演是黑泽明。
《珍珠港》:迈克尔·贝导演的烧钱娱乐大片,战争场面视效一流,但影片一般。
《夺桥遗恨》:又名《英雄坟》、《遥远的桥》,英国战争巨片,拍摄于七十年代,反映了二战末期盟军在何兰的一场名为“市场菜园”行动的战役,战役以盟军完败而告终,影片投资达三千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近两亿),有包括辛·康纳利在内的诸多明星出演。
《巴黎战火》:又名《巴黎的大火烧起来没有》,反映二战末期盟军及法国抵抗组织解放巴黎的历史,阿兰德隆、贝尔蒙多等法国巨星联合主演,非常精彩。
《巴顿将军》:传记影片,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讲述了巴顿从北非战役到二战结束的一段传奇经历,是典型的好莱坞经典战争史诗片。
《麦克阿瑟》:《巴顿将军》的姐妹片,大明星派克出演麦克阿瑟,影片比《巴顿将军》差很多,但其中讲述朝鲜战争的部分值得中国观众一看。
《沙漠之狐》:美国拍摄的关于隆美尔的传记片,讲述了隆美尔自北非战役失败至被希特勒逼迫自杀的一段历史。
《红一纵队》:《兄弟连》的电影版,讲述一支名为“红一纵队”的美军特种小分队转战欧洲的故事。
《纳隆瓦大炮》:也叫《六壮士》,讲述一支英军小分队深入敌后摧毁德军大炮的故事,获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大明星派克主演,值得一提的是,后来的南斯拉夫电影《桥》实际上是抄袭了这个电影的主要情节。
《血染雪山堡》:又名《魔窟寻谍》,英、美合拍的二战惊险动作战争片,由大明星理乍得·伯顿、克林特·伊斯德伍德主演,非常精彩。
《铁十字勋章》:又名《英雄血》,从德国角度讲述二战期间东线战场的一段故事,场面极端火爆血腥,导演是意大利人斯金帕,他的电影以暴力美学着称,吴宇森等受其影响极大。
《斯大林格勒》:德国拍摄的斯大林格勒影片,放德军视角反映了这场大战的细节和过程。
〈帝国毁灭〉:反映希特勒在柏林陷落前最后二十天的生活,德国拍摄,值得一看。
《从海底出击》:世界上最好的潜艇战影片。
《兵临城下》:美、德、法、英合拍的反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片,有明显的好莱坞风格,是一部娱乐片。
《坦克大决战》:好莱坞七十年代拍摄的反映二战末期阿登战役的影片,典型的好莱坞风格娱乐片。
《凯利和他的英雄们》:讲述一小队百无聊赖的美军士兵偶然得知一家德军占领下的银行有大片黄金后千方百计抢夺黄金的战争喜剧片,伊斯德伍德主演,着名反战影片。
《十二金刚》:讲述一支由各种罪犯组成的美军突击队奇袭德军司令部的传奇故事。
《中途岛之战》:美国拍摄的反映中途岛大海战的影片,影片总体质量一般,但海战场面可以一看。
《轰炸鲁尔水坝》:美国拍摄的反映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轰炸鲁尔水坝的经典战争影片,获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633中队》:英国影片,反映二战期间英国皇家空军一支特遣队的惊险经历,经典战争片。
《大不列颠之战》:英国影片,反映二战初期英、德在不列颠上空的激烈空战。
《伦敦上空的鹰》:意大利影片,反映二战初期的不列颠空战的惊险战争动作片。
《虎口脱险》:法国经典战争喜剧片。
《野战排》:经典越战片,奥利弗·斯通导演,奥斯卡最佳影片。
《现代启示录》:经典越战片,《教父》导演科波拉导演,公映后引起巨大争议。
《全金属外壳》:着名大导库布里克的越战片。
《越战忠魂》:又名《我们是战士》,美国主旋律越战片,为配合美军在海湾的战争拍摄,但战争场面一流。
《黑鹰坠落》:经典战争片,讲述一支美军特遣队在索马里执行任务的影片,场面火爆,视觉效果一流。
《夺金三王》:乔治·克鲁尼主演,讲述海湾战争期间三个美军士兵擅自行动抢夺黄金的故事,反战娱乐片。
《细红线》:美国影片,讲述一支美军二战期间在太平洋岛屿的战斗故事,获得当年奥斯卡奖。
《西线无战事》: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战争片,根据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改变,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因其强烈的反战色彩,在多个国家遭到禁映。
《野鹅敢死队》:英国经典动作战争片,讲述一支雇佣军去非洲执行任务被出卖的故事,动作火爆,非常好看。
《阿尔及尔之战》:意大利影片,讲述阿尔及利亚抵抗力量反抗法国殖民军的故事,因为其强烈的反殖民主义色彩,在包括香港在内的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遭到禁映。
《二百三高地》:日本影片,讲述日俄罗战争期间一场争夺203高地的战斗,用非常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尸山血海的战争场面。
《山本五十六》:日本着名传记片,从正面角度讲述了山本五十六自珍珠港事件至死的一段历史。
《冬季战争》:芬兰战争影片,讲述了芬兰军队与苏联军队在芬苏战争期间的激烈对抗。
《影子部队》:法国影片,讲述二战期间法国抵抗组织的故事。
《滑铁卢战役》:法国电影,全面反映滑铁卢之战的来龙去脉及细节,非常经典。
《拿破伦在奥斯特列茨》:法国经典战争片,讲述了奥斯特列茨战役的全过程。
《战俘列车》:好莱坞经典战争惊险片,讲述一群战俘夺取了一列火车然后冒充德军逃往瑞士的故事。
《第二十二条军规》:着名黑色幽默战争片,小说很有名,但影片有点差强人意。
《祖鲁之战》:英国战争片,讲述一支英军在非洲与当地土着进行作战的故事。
《桂河大桥》:英国大卫·里恩拍摄的经典二战片,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
《阿拉伯的劳沦斯》:大卫·里恩的另一着名战争片,同样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
《光荣战役》: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南北战争影片,讲述一支黑人部队参加北方与南方作战的故事。
《爱国者》:梅尔·吉布森主演,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的故事。
《葛底斯堡战役》:美国着名战争影片,讲述南北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葛底斯堡战役的过程,影片大约有五个小时长。
《众神与将军》:《葛底斯堡战役》的姐妹片。
苏联等国家的战争片脸谱化倾向太明显,个人不是很喜欢,但也介绍几部: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八十年代拍摄的巨型战争史诗片,长达六个小时。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四九年拍摄的战争片,斯大林本人参与了编剧。
《解放》:六十年代末苏联拍摄的战争史诗片,分五集,长约八个小时。
《自由战士》:苏联拍摄的反映东欧各国抵抗组织与德国进行战斗的影片,分四集,长约六个小时。
《围困》:反映列宁格勒战役的史诗影片,全长约四个小时。
《战争与和平》:根据托尔斯太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全长约六个小时,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八十年代美、苏合拍的战争史诗片,但质量一般。
《他们为祖国而战》:反映苏德战争的一个小战斗。
《热雪》:反映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阻击战。
《星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拍摄的二战片,反映一直侦察小分队的故事。
《猎日风暴》(《太阳之泪》)
《风语者》(《风语战士》)
《猎杀U-571》
《太极旗飘扬》
《第一滴血》1234(动作片?)
《双狙人》123(动作片?)
《狙击生死线》(《生死狙击》)
《红色警戒》
《硫磺岛家书》
《血钻》(动作片?)
《勇敢的心》
《特洛伊》(《木马屠城》)
《十字军东征》
《斯巴达三百勇士》
《亚瑟王》
《阿育王》
《勇闯夺命岛》(动作片?)
《怒海争锋》
国产片 ---------------------------------------------------------------------------------------------------------------------<亮剑>
《血战台儿庄》、《大战宁沪杭》、《太行山上》还是不错的,《集结号》。《鬼子来了》。《大决战》某些地方拍得还是好的,但总体上更象宣传片
❷ 求一电影名
《布谷鸟》
更多中文片名:
春天的杜鹃
战场上的布谷鸟
更多外文片名:
The Cuckoo
Kukushka
Кукушка .....(Russia)
影片类型:
剧情 / 战争 / 喜剧
片长:
99 分钟 /芬兰:105分钟 /加拿大:103分钟 (安大略湖)
国家/地区:
俄罗斯
1944年秋天, 二战的硝烟开始在所有被烧焦的土地上渐渐消散,被战争折磨得千疮百孔的芬兰与苏联已签订了停战合约,疲惫的士兵们已经厌倦了那场让他们背井离乡、血腥残杀的生活。此时,在苏联北部边境位于西伯利亚的一片荒原上,三个不同国籍的人因为战争机缘走到了一起。
年轻的芬兰士兵维伊科因违反纪律而被换上德军的制服、锁在一块石头上充当狙击手,求生的欲望让他在一次次尝试后,换来一次次失败,但他却顽强的坚持着试图挣开锁链;苏军少尉伊凡因遭受诬陷而被押解前去受审,是中途遭遇的轰炸让他沦落荒原。就在维伊科和伊凡身处荒原感到死亡的恐惧时,安娜的出现让这对饱受战争摧残的士兵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安娜是荒原上的一个外号叫“布谷鸟”的驯鹿寡妇。在把维伊科和伊凡从死神的爪牙中救出来后,三个不同国籍的陌生人相遇到一起。由于语言沟通上的问题,安娜、维伊科和伊凡平时只能用自己的国语讲述各自的思想和心声,彼此之间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交谈着在彼此看来根本听不懂的一些胡话。但尽管如此,安娜、维伊科和伊凡之间仍然产生了美好的感情。
然而厄运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突然来临。在飞过头顶的飞机撒下芬兰和苏联已经停战传单的那一刻,伊凡误解了维伊科的意思而举枪向维伊科开枪射击。等伊凡弄清事实时,维伊科已经停止了呼吸。面对被伊凡拖回来的维伊科的尸体,美丽的荒原上呜咽着的只剩下安娜为维伊科招魂的声音。安娜用拉普人的古老仪式及咒语召回了威克的灵魂,将他从死亡之路上拉回了人间。重获新生的两人最终在抛弃了被战争扭曲了的生命和欲望,找回了原本善良的自己。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❸ 求一部电影! 是二战题材的 求解!!有一个士兵一来就被用锁链固定在一个大石头上
年轻的芬兰士兵维伊科因违反纪律而被换上德军的制服,锁在一块石头上充当狙击手,求生的欲望让他在一次次尝试后,换来一次次失败,但他却顽强的坚持着试图挣开锁链;苏军少尉伊凡因遭受诬陷而被押解前去受审,是中途遭遇的轰炸让他沦落荒原。就在维伊科和伊凡身处荒原感到死亡的恐惧时,安娜的出现让这对饱受战争摧残的士兵仿佛看到了生的希望。
——摘自网络词条《布谷鸟》下的俄罗斯影片
这是俄罗斯2002年所拍摄电影义项
❹ 谁知道这个电影:好象是俄罗斯,芬兰,德国三国合拍的<<杜鹃鸟>>.
大哥!这不是叫<<杜鹃鸟>>
这是《布谷鸟》(俄罗斯):
“一支战地安魂曲”
故事发生地点:芬兰拉普兰
导演:亚历山大·罗高斯基
主演:安妮·克罗斯蒂娜·嘉苏、维拉·哈普萨洛、维克托·比克夫
故事发生在俄罗斯与芬兰接壤的北部边境地区,时间是1944年,当时芬兰与苏联已签订了合约,退出了战争。影片中的人物一共只有三个。年轻的芬兰狙击手维伊科早已厌倦战争,他扔掉了枪,但他穿了一身不知从哪儿弄来的法西斯制服,所以被俄国人当作敌人铐在岩石上;苏军少尉伊凡因被人诬陷,被自己人抓了起来。在一次轰炸之后,生者只剩下了芬兰人维伊科与受重伤的苏军少尉伊凡。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偏远地区,一个斯堪的纳维亚古老的少数民族——萨阿米族的年轻妇女安娜救活了伊凡。伊凡始终把穿着法西斯制服的维伊科当作敌人,任凭维伊科如何解释,由于语言不通,维伊科白费了唇舌。伊凡击伤了维伊科,又是安娜救活了这个芬兰人。两个男人相继与失去了丈夫的安娜发生了爱情,是安娜的爱使伊凡与维伊科化敌为友了。当维伊科与伊凡要离去时,安娜为他们缝制了鹿皮衣服,并为他们准备了粮食。影片结尾,安娜在向她的一对已六、七岁的孪生儿子讲述他们的父亲的故事,她认为,维伊科和伊凡都是孩子们的父亲,孩子们是他们三个人的爱的结晶。
说这部片子有意思一个是片子的开头,一开始就是维伊科被铐在岩石上,而他竟然想到把两块眼镜片用松树胶粘起来,中间灌进水做成放大镜,引燃火种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把岩石炸开,呵呵。我就是看到这里就把碟机关了的。 老外的动手能力可见一般。另一个有意思的是全片的三个主人公从头到尾都各说各的语言,完全听不懂别人的话,但在勾通上竟然也没出什么问题。用一句话说,爱与共同的人性使他们彼此沟通了。以致于最后还留下了两个孩子。 当然全片令人回味的地方比比皆是,用片后嘉宾影评的一句话说,这是发生在一个大环境里反映人性的一个小故事。
资料:
战场上的布谷鸟(Kukushka)》俄罗斯
【编导】亚历山德拉.罗杰斯金(Aleksandr Rogozhkin)
【片长】99 min
【简介】二战尾声之际,两名从战争上幸存的敌国军人却不期而遇的与异国一位名叫布谷鸟的年轻女人相约在一起.他们在一起由于国藉的差别使得他们在语言的沟通上成了巨大的问题.平时他们只能有自己的国语讲述各自的思想和心声.彼此之间也只能是似懂非懂的在彼此看来说一些胡话.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一下,矛盾总是不感而发,两名军人到了到了最后不得不向对方举起了手中枪.然而在生命垂危之际.布谷鸟又是怎么让生命起死回天的呢
❺ 一部二战波兰抵抗苏联的电影
华沙保卫战,波兰2011年耶尔齐·霍夫曼执导电影。该片反映了1920年波兰人民抵抗苏联红军入侵的着名战役。
❻ 二战电影除了英法美苏日中的其他战争片
芬兰二战电影:《家园保卫战》、《沉默》、《无名战士》、《血战1944》
波兰二战电影:《华沙一条街》、《出生证明》、《卡廷惨案》、《阴云弥漫的日子》
希腊二战电影:《声陷地中海》、《战地情人》、《逃往雅典娜》
瑞典二战电影:《雪野求生》、《橡树少年》、《意志的毁灭》
丹麦二战电影:《圣彼得堡的男孩》、《抵抗行动》、《加斯顿的战争》、《伯德街上的孤岛》、《大地将变成红色》
❼ 请问:根据芬兰狙击手西莫海亚原型拍的在雪地里狙击苏联士兵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冬季战争》
导演: 帕克·帕类克
主演: vesa vierikko timo torikka heikki paavilainen
上映时间:1989年11月30日
剧情介绍:苏联1939年大举对芬兰侵略攻击主要企图将并吞为其联邦之一至少能占领部分领土作为战略上屏障这场战争显然犯下了二个错误首先们不该选择气候恶劣冬天行动再者们低估了芬兰人顽强抵抗苏联付出了沉重代价芬兰虽然丧失了一些领土但保有了自己国家主权。
❽ 芬兰电影《无名战士》,这个电影主题讲的是什么洛卡最后是活下来了
洛卡最后活着。
这是一部芬兰的史诗级电影,喜欢战争片的朋友,强烈推荐、不容错过,强烈推荐亲自看看,除了刚才我说“洛卡最后活着”,来回答题主问题以外,以下不会剧透。
电影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二次苏芬战争。背景是苏联在第一次苏芬战争也就是冬季战争中,付出了20万人的代价,才勉强击败全国动员起来才12万军队的芬兰。芬兰趁着德国闪击苏联,主动发起第二次战争,主要目的是拿回被占领土。
雪夜伏击
苏芬战争结束后,芬兰维持中立外交政策,尽量在东西方对立的冷战中维持中立,再也不想卷入战争了。
❾ 【合集】关于芬兰战争的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关于芬兰战争的电影,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助产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沉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永恒之路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无名战士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诺言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❿ 《接着侵略哪儿》电影
希拉·柯伦·伯纳德(Sheila Curran Bernard)曾经说过:“纪录片不应该只是帮人们消磨时间,而应该做更多的事情。它应该呼吁观众积极参与,激发观众去思考他们知道些什么,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以及他们可能更多地想知道什么。”作为一位美国左翼民粹主义的战士,这似乎正是麦克·摩尔 (Miachael Moore)希望赋予自己电影的意义。
单从电影的名字来看,《接着侵略哪儿》似乎又直指麦克·摩尔最热衷的反恐战争,但当我们看到这个年事已高,步履蹒跚的胖子仍然对于带薪假期、学校午餐、教育体制、毒品合法化、再犯罪率以及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这些问题穷追猛打的时候,又一次,看来他将矛头指向了问题重重的美国社会。
只是这一次,他不仅仅只是像在以往的作品中那样简单的将他要批判的现象拿来与加拿大和古巴等邻国作对比,在《接着侵略哪儿》里他几乎造访了大半个地球。从生活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芬兰,到经常被人们混淆名字的斯洛文尼亚,从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冰岛,到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的突尼斯。又一次,麦克·摩尔用他最擅长的方法——独特的幽默感、极具想象力剪辑以及充满讽刺意味的配乐——将美国和“世界上除了美国以外的地方”形成了鲜明的,极具反差的对比。
在消费主义和网络爆发的时代里,在所谓“后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剧情片、纪录片、动画片,甚至MV和电视新闻之间传统意义上的壁垒早已经被打破。而流行音乐、广告、监控录像,视频资料等一切媒介和元素都能够被随意地拼贴和运用。从未接受过正式电影训练的麦克·摩尔正是深谙此道,他最善于并且乐于以娱乐的姿态和轻松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即使这种观点有时(甚至大部分时候)是相当主观的。他对美国社会种种问题的批判并不是建立在民粹主义甚至马克思主义等抽象的理念和架构上,更多的是来自出生于工人阶级家庭的生活体验。
但这并不妨碍麦克·摩尔的电影在口碑和市场上取得双赢,正如他自己所言:“对我们这些出身自工人阶级的人来说,你永远无法听到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的艺术,因为我们通常不会拍电影,我们也不拥有媒体。所以我感到很荣幸可以在这样一个不是为我们打造的娱乐工业中获得重视。”。
而无论是麦克·摩尔本人还是他的电影,从来就不缺乏反对者。《接着侵略哪儿》中,他虽然继续轻松、机制却又不是娱乐惊声地继续揭露着苦涩和尖锐的社会现实,但相比之前的作品,这一次他似乎贪婪地瞄准了太多目标,却没有能够以他擅长的方式再次制造出事件和高潮,我们随着他周游世界一般插下一面又一面星条旗,却没有得到一直所期待的终极论点。
不过我们似乎能够用他自己的话解释这一点:“每个人都必须是政治活跃份子。如果我们不积极参与政治,民主体制就会死亡。“对于这位依然让我们喜欢的胖子来说,以充满争议和娱乐的方式引发人们的思考,甚至积极采取行动早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出于一种追求民主的自省和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