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900万人因春节档票价太贵被劝退,电影票为何越来越贵了
‘贰’ 春节档电影票为何越来越贵都贵在哪几个方面了
春节电影票价之所以有较大幅度上涨,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春节档是中国内地影市每年最火爆的电影档期,春节进影院看电影近些年来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新民俗”,很多平时不看电影的人都把自己每年的电影票钱留在春节消费。
除了院线和影院之外,疫情令各大电影公司和猫眼、淘票票等售票平台日子都不好过,往年的各种票补和促销费用大幅下降,这些都导致了今年春节档电影票价水涨船高。
‘叁’ 为什么现在电影院消费那么贵
场地成本上涨,人力成本上升,设备维修和置旧费用,物价上涨,加上平时的观影淡季影院入不敷出,旺季的时候就会随着电影的市场需求成倍上涨票价
打开购票APP,你或许会发现,一部电影的票价已经最低30元起步,而繁华地段影院的票价则一般高达60、70元,甚至百元以上。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约朋友看一次电影可能比聚一次餐还贵了。
而与我们相邻的印度,电影票价格普遍约合人民币5、6元。首都新德里最豪华的电影院看一次电影大概16元人民币,加上印度高分电影频出,难怪有网友惊呼:“印度是影迷的天堂”。
可能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票价才2角左右,如此低廉的票价也曾经令外国影迷羡慕不已。而如今,四十年过去了,票价翻了不止百倍,占人们收入比重也越来越大(据统计,过去一张电影票价占人均收入0.67%,如今已经上升到2%)。
那么电影票为什么越来越贵?我们梳理了中国电影票价变化的历史,期望能找出票价变贵的原因。
二十世纪50年代~80年代:低票价政策
在民国时期,电影并不是一个亲民的娱乐活动。当时一流影院的票价大概分为4角、6角、1元等三个级别,普通影院的票价一般在2角左右。要知道,那时候一元钱就能买20斤面粉,所以普通人一般看不起电影。在这个时期,电影票还是相对昂贵的。
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各项管理政策都向隔壁苏联大哥学习,电影票价的制定机制当然也不例外。当时苏联为让尽可能多的群众走进影院,接受国家意识形态宣传,采用低票价政策。所以,当时中国电影也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票价甚至低至几分钱。在这个时期,电影迅速成为真正大众的娱乐艺术品。
所以,想不降价又能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电影本身的质量是首当其冲的要素。在此基础上,采取更加灵活的定价机制,制定多层次的票价体系,才能让每个观众都能买得起电影票,才能让电影真正成为他/她娱乐生活中的一项重要选择。
公众号:狸猫电影惠,一只猫为你推荐最新电影资讯解读和电影票优惠资讯
‘肆’ 为什么现在电影票价这么贵
电影票是便宜了还是贵了?根据5月底出炉的《2011中国电影产业报告》(以下简称《电影报告》)显示,2010年平均票价比2009年增长了18%,价格高昂的3D影片和Imax影片成为“罪魁祸首”之一。在前日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题为《数字时代的影院角色》的第三场电影论坛上,业内人士对此作出分析,银幕太少、规模上不去,好影片少、人气不足,被认为是电影票价一时还降不下来的新解释。会后,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等业内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气才是影院的生命线,如果每个月有20部以上的好电影,影院为了拉回头客,自然会降低票价。
高票价由来
A 人气不足 去年平均每场7个观众
小赵在广州闹市区天河城附近的写字楼工作,下班以后到影城想挑一部影片的他禁不住抱怨,相对数千元的工资来说,一场电影60、80元的票价偏高。尽管影院上午属于半价时段,他却抽不出时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如果票价没那么高的话,他也许会多些来看电影。
遗憾的是,电影票价一时还降不下来。尽管小赵说的60元、80元只是影城里的挂牌价,而不是全行业的平均价,但据《电影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2010年平均票价比2009年增长了18%,超过了40元。
在前日的上海电影节论坛上,有业内人士提出了票价居高不下的新解释:北京新影联负责人高军认为,目前中国银幕数量不足,电影票没有降价理由;另外,好电影太少也成为原因之一,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赵军表示:“好不容易有一部卖座的电影,作为影院经理自然不会降价。”
赵军在论坛之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具体阐释了他“好影片少导致票价贵”的观点,他认为,虽然3月上映的《观音山》票房很高,但“一部《观音山》是不够的”:“如果每个月有20部以上的好电影,影院为了拉回头客,自然会降低票价。”赵军认为,好影片太少,后果是人气不足。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气不足依旧是困扰中国电影业的一大难题,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101.72亿元,同比增长63.9%,而2010年观影人次约为2.84亿,相比2009年增幅为33.3%。有业内人算过账,全国平均下来,一场电影才7个观众左右。
B 3D和Imax拉高价 影响观众消费欲望
在广州一间中学当老师的胡先生带着妻子和儿子一家三口来看《功夫熊猫2》,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观众来说,在全价时段看3D影片要花费300元。去年暑假他们就花了这个价格看了《冰川时代3》。胡先生还对记者回忆起去年初上映《阿凡达》的情形,巨幕(Imax)版的票价不仅一度上调至160元,听说上海还被炒到600元。
3D和Imax影片对平均票价的拉动不言而喻。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平均票价的上涨,与3D影片的热潮不无关系。《电影报告》指出,观影的新体验虽然能够刺激观众走进影院,但这只是短期的效果,长久来看,因此而带来的票价问题,必将影响观众的消费欲望。
“如果除去3D和巨幕影片的因素,去年中国整体的电影票价其实是同比下降的,与当年全国物价上涨的总趋势逆势而动。” 赵军曾如此总结。赵军对本报表示,这也是去年总体票房增长速度超出人次增长的原因之一。
C 房租涨价 票价跟着涨
近年来,随着商业地产升值,地租纷纷涨价,地租涨价,电影票价就得跟着涨。房地产租金的急剧上涨,被认为是影院经营承受的最大压力,最近10年来,影院房租占票房的比例从10%已经涨到17%~20%,以至于不少影院经营者表示,影院是在为房地产商打工。
D 最低限价 票价没得降
来自制片方的最低限价,也为电影票价的下调设置了障碍。近年来国产影片制片成本不断提高,导致片方提出的最低限价也日益升高。2010年7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一举将国内保持了多年的最低限价水平由一线城市30元、二线城市25元,提高到一线城市35元、二线城市30元,该片在各地的票价随之水涨船高。
不过,也有业内意见认为,最低限价针对的是影院之间竞相减价的恶性竞争,是为了防止票价雪崩,因此并不会伤害消费者利益:“把最低票价定为35元起,我觉得观众承受得起。”
‘伍’ 今年电影票为什么这么贵,前几天一部2D电影20多,3D也就30多,现在一部2D都要40多了, 3D
我了解的情况是这样的,据猫眼数据统计,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14.39亿元(含服务费),共出票3189.9万张,其中超过91%属于网络出票,全国平均票价约为45.1元,较去年同期上涨约15%。
“春节档”电影票为何涨价?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票补”力度的减少是主要原因。春节期间,非一线城市人口大量回流,为当地电影院带来观影高峰。对于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小影城来说,平时上座率“惨淡”,出于盈利甚至生存考虑,在“春节档”涨价是必然选择。此外,尽管当前线上购票已成为主要购票方式,但今年片方投放的线上价格补贴力度大减,直接导致了票价上涨。
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给个好评吧!
‘陆’ 为什么我在城市看电影电影票很便宜,在老家县城一张却很贵
城市看电影的人多,票价低,可以吸引多的人去看电影,属于薄利多销;
县城相对城市,看电影的人要少,如果票价跟城市一样的多,不一定跟城市的收益以,所以会比较贵一点。
‘柒’ 电影票过年疯狂涨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伴随着春节档预售的开启,很多期待已久的影迷却猛然发现,今年春节档的票价贵到离谱,二线城市动辄百元起步,很多三四线城市、小县城的中小影城都卖到了七八十元/张。
受春节期间客流量较大、黄金场经常满场、春节影院加班人工费上涨等影响,往年春节的票价基本上都会较平时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大年初一,因为是人流量的高峰,所以最近几年每一年的大年初一,票价都会创历史新高,往后几天则会有所下降。嫌票价贵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后几日购票观看,票价会下降不少。
‘捌’ 电影票价格不是固定的为何不同地区价格也会不一样
不可否认,很多小城市特别是小县城,基本上只有一家电影院,最多两家电影院,处于名副其实的垄断格局,消费者没有太多的选择权。这决定了电影院在票价上享有绝对的定价权。对观众而言,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花钱买票,要么只能不进影院看电影。
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很多小城市、小县城的人口规模有限,特别是愿意购买电影票、进入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特别小,每场观众数量少——甚至在周末,观众也不时可以享受到“包场待遇”。像生活在小县城的笔者,一年下来,很少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10个人的情况,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场观众超过20个人的情况,观众数量基本上只是个位数。这决定了电影院要维持经营,要生存下去,在观众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票价的办法,别无选择。
换句话说,人气不足,票价来凑,小城市、小县城的电影院没有办法走所谓的“薄利多销”的营销模式,只能走“暴利少销”的办法。而在春节期间,青年人普遍返乡过年,直接增加了愿意买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群,这就让电影院产生了靠短短的春节几天“狠宰”心理,选择“坐地起价”,达到靠春节几天的暴利摊平平时的亏损或者低利润的目的。
当然,电影院经营者、电影投资商必须认识到,电影票价、电影票销量、电影院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需要平衡。如果电影票价定得过高,人们买不起,或者令观众产生这是电影院“抢钱”的心理,将会导致电影票销量大幅下滑,可能并不能给电影院带来利润,也不利于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反之,给电影票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则有可能带来销量上升,增加电影院上座率,反过来能够给电影院带来利润。
‘玖’ 春节档票房越来越贵,19.9的电影票,究竟去哪了
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的贺岁档电影因为影院暂停休业,导致有些影片拖了一年才跟大家见面,所以影迷们对春节档电影的消费欲望也压制了整整一年,然而预售时让人史料未及的高额票价却让人望而却步,有些影片已经涨到百元以上,如果全家一起去看,也得整整花费500左右,不免让人觉得心疼,很多人都在怀念当年只需19.9元就能去影院享受一场视听盛宴的时代。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般的三四线城市抬价幅度最高,甚至比一线城市的涨幅都更大,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春节档是电影票最好售卖时期,因为大多数人春节回老家,很多影院甚至给人一种做完春节挡,就不打算继续营业的准备,所以才会疯狂涨价。然而,这种现象会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如果电影的口碑和制作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不值票价,反而会使整个票房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