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剧本的格式和写法
剧本格式:
如果选择每行44个五号汉字,则Microsoft word页边空白和水平标尺上数字标号为:
2 4 6
淡入(Fade in)
1.外景或内景场景发生的地点1白天1.
场景外貌或镜头、摄影机角度的简单推荐性的提示
详细地描述第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1的动作”。如需要还可以描述镜头中
的道具、角色做“动作”的位置以及做“动作”的环境。(5/40格之间)
角色1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1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详细描述第二镜头中的主体——“角色2的下一个动作” … (同上5/40格之间)
角色2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2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转场方式)
2.外景或内景场景发生的地点2黑夜2.
场景外貌或镜头、摄影机角度的简单推荐性的提示
详细地描述第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3的动作”。如需要还可以描述镜头中
的道具、角色做“动作”的位置以及做“动作”的环境。(5/40格之间)
角色3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3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角色1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4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详细描述下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的下一个动作”… (同上5/40格之间)
(换页场景不变时写上CONTINUED)或(转场方式)
以上就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单栏剧本格式,针对这一格式有几点说明:
(传统电视的双栏格式在这里不作介绍)
1,机位、角度和镜头描述:
剧作者用不着告诉导演怎样运用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导演的功课。所以,对“摄影机(CAMERA)的机位、角度”和“细致的镜头术语”剧作者不要具体写作。如果确实需要,
也只是写出简单推荐性的提示(对于120分钟的电影剧本而言,这种提示可能少到只有十
处)。剧作者的任务是逐个镜头地写剧本。
2,对剧作者而言,关于“镜头”的定义:
镜头(shot)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
3,主镜头和局部镜头:
场景的写作是由主镜头(master shot)和局部镜头(specifie shot)构成。主镜头覆盖一个场景的全貌。如一个房间、一条街道、一个休息厅等。局部镜头专拍房间的某一部分,如房门、或某一条街道上的某一商店的门前或某一座建筑物。
在写完“内景(或外景)·地点·时间”后,可以从一个局部镜头开始描述局部场景的环境和角色的动作,然后直接写角色的对白。也可以从一个主镜头开始描述主场景的环境和角色的动作,然后直接写角色的对白。但是,在具体写作时并不标明是主镜头还是局部镜头。“主镜头”或“局部镜头”是根据我们设计场景时的需要来决定的。
4,找出镜头中的主体:
摄影机画面中发生的角色动作——角色正在画面内进行动作(肢体动作或对白)或完成动作并离开画面(对于肢体动作叫出画,在画外的对白就画外音)。一旦决定了镜头的主体,就可以叙述镜头内发生的视觉动作。
5,标注:
在最右侧和最左侧分别标注场景的序号,然后在最右边写上白天或者黑夜(DAY or NIGHT),接着在最左边标注室内或者室外(INT or EXT).
6,角色:
对白角色的名字写在其角色台词的上面,居中的位置。。
7,空行:
使用空行的地方是:a不同的场景之间;b场景与转场方式(如:切至、淡入、淡出、叠化)之间;c一个角色的台词与另一个角色的名字标注之间;d角色的台词与镜头中主体的详细描述之间。e的详细描述之间。两个镜头主体
8,黑体字:
a所有的标注用黑体字;b角色第一次出现要用黑体字;c机位、角度和镜头等简单推荐性的提示用黑体字;d转场方式要用黑体字;e对白角色的名字要用黑体字。f场景换页但场景内容继续时写上“CONTINUED”,“CONTINUED”要用黑体字。
例下图
剧本写法:
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I: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II: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on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angle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angle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angle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angle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shoulderangle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shot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shot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shot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 第 一 节 >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态度 (Attitude)>>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主题 (Theme)>>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 第 二 节 >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关系 (unbreakable bonding)>>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 第 三 节 >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一: 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方法二: 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方法三: 时间限制 (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方法四:转折点 (Turning Point)>>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着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 第 四 节 >
其它技巧
<< 伏笔 (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 关键匙 (Payoff)>>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着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蒙太奇 (montage)>>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 第 五 节 >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Simple is difficult。”
⑵ 要拍一部关于青春与梦想题材的微电影,剧本要怎么创作
如果你还是学生,那就拍关于宿舍的题材;
1.题材确定了。你的剧本必须先分好类别,确定故事。
2.然后有了故事,你需要的就是一个框架。框架不需要你写个几千字,只需要你把思路理清。跟树状图一样脉络清晰的线索。
3.这是重点,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大纲了。据我所知微电影出售及比赛的作品要求均是在1000字以内。所以你的大纲最好控制在一千字以内。能够交代清楚但留下一丝悬念是最好的。设下未知点才会有导演愿意读你的本子。当然未知点不是你的写作失误。
4.这是最后一步,就是在你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添枝加叶。努力让枝叶饱满。切忌写太多,太细。你只是编剧不是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而且微电影剧本切忌出现小说写法。如:他有一双春天一样的眼睛。这都是错误的写法。偏向现实是最理想的。但是又分不同类型的微电影来讲,但主流都是这样。
拍微电影小技巧:
第一当然是要演员的演技了,这个是很重要的。
把握好电影的故事情节,好比写一篇文章一样,文案很重要。
然后是注意镜头的切换,不让影片太死板了,适当加入一些搞笑的元素,画面一定要清晰,不要有抖动,注意的东西有点多,开始做的时候可以模仿别人,以后自己在改进。
⑶ 如何编写微电影剧本
首先你要知道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于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也可以顺便了解下微电影的一般术语∶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
至于内容上,只有看你自己选择的题材而定了·
⑷ 如何写一个微电影的策划
第一步:明确微电影的目的。
当想要去制作一部微电影时,首先要清楚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怎么去说服身边的朋友来帮自己完成这件事。因为微电影的制作并不是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明确目标,才能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奋斗的方向,每一部分工作负责人才能真正起到管理的工作。
第二步:明确主题。
主题思想是整个微电影的灵魂所在,没有思想的微电影,就跟一杯平淡的开水一样,毫无味道,不能带给人们享受。想要得到好的反响,就一定要有一个专题,并且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将主题完整的体现出来。微电影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场景都必须明确体现主题所在,将问题毫无保留的反映出来。
第三步:拍摄地点。
事先选择好拍摄地点,能够使拍摄过程更加顺利。一个环境优雅、无嘈杂声的地方,是拍摄的最佳场合。拍摄的时间最好选择在一些人较少的时候进行拍摄,拍摄过程和表演的人员都不会受到其他人员的干扰,拍摄的画面不会出现有太多无用的场景,为后期的制作减少了工作量。
第四步:确定负责人。
微电影的策划、拍摄场景、拍摄器材、演员服侍等等,都是整个活动中分工作,每一个工作都必须有专人来负责,才能做到清楚清晰。特别是要确定要主负责人、拍摄人员、导演等重要人物,才能保证拍摄过程中有人指导,而不是一盘散沙的感觉。
第五步:制定好活动流程。
流程包含了整个微电影拍摄下来的一系列大事杂事琐事,各方各面都必须有一定的流程,对于只是制作一个自己爱好的微电影的团队,某些细小方面的流程可以省略。从微电影的策划到后期制作完成,都必须有完整的时间安排,且一切活动都必须按照时间安排进行,非特殊情况下,决不能拖拉时间,或在任意环节延长时间。
⑸ 如何写校园微电影的剧本
日常生活的时候尽量留意素材,融入到自己的剧本里,拍摄的时候可以大范围空境(可选),就是从楼下拍一个大全,交代故事是发生在这栋楼里,也可以拍乌云密布的天空,暗示人物之间对话氛围的压抑。
⑹ 校园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把1.2米的钢管平均锯成6厘米的小段,每锯一次要损耗5厘米,锯下的钢管每节长多少厘米?
⑺ 怎么写婚纱微电影剧本
1、从内容上找到写剧本的方向——
(1)恋爱经历型:把两人如何相识、相恋或恋爱中的难忘故事写出来撰写成剧本重新呈现
(2)成长记录型:把两人从童年到成年以及恋爱用影像加旁白,配以动人的字幕进行人生的历程回顾。
(3)剧情写意型:可以借用一些爱情电影的故事情节进行演绎(适合求婚演绎)。
(4)画面意境型:可以借用一些有画面意义感的地方进行演绎(教堂婚礼仪式、海边海誓山盟等)
2、从风格上划分——
可以是浪漫型、感人型或幽默搞笑型
3、根据以上两点再与导演充分沟通,根据自己的爱情故事,进行初步策划 - 进行剧本编写 - 进行脚本设计,出分镜头表 - 将脚本、拍摄执行方案 - 确定拍摄时间和场景
参考视频:(http://v.qq.com/boke/page/j/m/d/j0196eumd.html
⑻ 微电影剧本怎么写
按正常剧本那么写。剧本的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建议可以按场景来写。剧本是给演员看的,所以要弱化它的文学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微电影主要还是写分镜,如果导演和编剧是同一个的话,我觉得都可以弱化剧本,直接写分镜。当然剧本还是必要的,因为演员表演是按剧本来的。分镜则主要是供导演和摄像来看。
⑼ 怎么写微电影剧本怎么列大纲
现在脑子里构思剧情和台词然后写下来
⑽ 如何写微电影剧本
基本格式
(1) 首先要写出时、景、人
(2) 在描写情态时,先用△(三角式)符号放在前面。
(3) 对白是顶格写出人物简称,然后加上∶(冒号)。剧本跟小说不同,剧本的对白不需用引号。
小说的对象是读者,但剧本的对象并不是观众。剧本是写给编导、导演及演员看的,所以编剧写剧本时都会用上些术语。这主要是为了让导演及演员易于理解编剧所联想的图画,提供拍摄画面的影象意念让编导及导演参考。
一般术语∶
远景(WIDE SHOT)∶多用来交代周围的环境。
特写(CLOSE UP)∶使观众仔细看清楚某人或某物,并将周围环境完全排挤出画面。
跳离镜头(CUT SHOT)∶使观众的注意力跳离主要动作一段短时间,接到另一个镜头。
溶(DISSOLUE)∶将淡入和淡出结合,使前一影像叠在后一影像上。
拉近镜(ZOON IN)∶将原来中景或远景的镜头,突然快速变焦距,变为大特写或普通特写。
接开镜(ZOON OUT)∶由大特写或中景特写,突然变回中景或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