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灯记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京剧艺术片《红灯记》,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之一,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年摄制。 影片根据中国京剧团的现场演出拍摄,片中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本片导演成荫,编剧阿甲,监制李燕,制作人毕建平,出品人王晓棠。中国京剧团《红灯记》剧组演出。 主要演员:浩亮饰李玉和,高玉倩饰李奶奶,刘长瑜饰李铁梅,谷春章饰磨刀人,夏美珍饰慧莲,杜福珍饰田大婶,袁世海饰鸠山,孙洪勋饰王连举。
(1)老电影6070年代红灯记扩展阅读:
《红灯记》的由来:
《红灯记》的原作者是沈默君,改编者是阿甲。沈默君受《赵氏孤儿》的启发,构思了李玉和一家三代“都很亲、都不是亲”的故事梗概,于1962年5月开始从事剧本创作,历时9个月的精雕细琢,创作电影剧本《革命自有后来人》。这个剧本,就是《红灯记》的原稿。
作品完成后,先取名《红灯记》,经考证与越剧《红灯记》撞车,改为《自有后来人》,又名《红灯志》。
为进一步增强剧本的现实感和历史厚重性,沈默君于1962年秋赴沈阳皇姑屯车辆厂、大连机车制造厂、哈尔滨铁路局补充收集材料,找老工人、老抗联战士座谈,读剧本给他们听,征求意见。沈默君边补充材料,边听意见,边修改,很快形成了第二稿。
B. 红灯记老电影故事片名字
《红灯记》是样板戏电影的名字,原来的故事片原名叫《自有后来人》
自有后来人 (1963)
导演: 于彦夫
编剧: 沈默君 / 罗国士
主演: 赵联 / 齐桂荣 / 车毅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63-11
片长: 97分钟
自有后来人的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驰骋,而华夏儿女不甘沦为亡国奴,他们纷纷起来反抗,为了最终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家住东北的一户人家,李奶奶(车毅 饰)、儿子李玉和(赵联 饰)以及孙女小铁梅(齐桂荣 饰),历史的原因使这三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成为一家。身为共产党的李玉和准备和交通员接头,负责将党的指示转给游击队。但是交通员因伤死去,李玉和承担起这项重任。狡猾凶狠的鸠山展开全城围捕,叛变革命的王巡长供出李玉和。
李家三口人面临着最大的磨难,而他们崇高的灵魂也将在黑夜中闪耀出耀眼夺目的光芒……
C. 红灯记出自那一年
现代京剧《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沈默君。《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北满(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D. 红灯记故事简要
《红灯记》的故事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它的原创作者是黄泳江。《自有后来人》是一部以东北抗日联军为背景、反映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电影,故事的发生地点在虎林铁路上的“辉崔”小站(黑龙江省虎林市境内)。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在全国上映,不久,该剧便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京剧舞台,当时名叫《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内容提要: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歼灭了追赶铁梅的日寇。
E. 老戏《红灯记》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楼主你好,讲得是抗日时期,铁路工人李玉和是地下党,为保护传递“密电码”而就义,其母也因此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最后由其女李铁梅完成了任务。“红灯”即铁路上用的号志灯,是剧中一个重要的道具。因这一家三口实质上并没有血缘关系,而红灯的传递,则代表革命火种的延续。这部作品也是根据电影《自有后来人》改编的。
F. 70年代的老电影
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翁美玲版),.《上海滩))..《大西洋底来的人》.《姿三四郎》,.《排球女将》,.《武则天》(冯宝宝版,.《八仙过海》,.《红楼梦》,.《西游记》,.《武松》,.《再向虎山行》,寻找回来的世界》,《血疑》,.《阿信》,.《一剪梅》,《四世同堂》,《水浒(山东电视台版)》,《诸葛亮(李法曾版)》,
《上海屋檐下》,《上海一家人》,《上海的早晨》,
《杨家将》,《郑和下西洋》,《济公》,《木鱼石的传说》,
《少帅传奇》,《林海雪原》,《夜幕下的哈尔滨》,《乔隆彪》,《海啸》,
《今夜有暴风雨》,《今夜有暴风雪》,《雪城》,《新星》,《寻找回来的世界》
《末代皇帝》,《围城》,《家春秋》,
《角落》,《渴望》,《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
《编辑部的故事》,《公关小姐》,
《杨乃武与小白菜》,《李信与红娘子》,《石达开》,
《凯旋在子夜》,《高山下的花环》,《黑豹突击队》,
《严凤英》,《徐悲鸿》,《潘玉良》,《沧海一粟》,
《寻找回来的世界》,《努尔哈赤》,《甄三》,《燕子李三》,《海灯法师》
《动物王国失窃案》,《好爸爸,坏爸爸》,《亲亲我,老师》,《精豆子外传》,《十六岁的花季》,
《乌龙山剿匪记》,《便衣警察》,《铁市长》,
《北洋水师》,《赵尚志》... ...1980年
砂器 大篷车 阿拉伯历险记 天平之甍 古堡幽灵 卡桑德拉大桥 啊,野麦岭 复仇 我的儿子 激战的前夕 征服黑暗的人 走向深渊
G. 红灯记主要讲了什么
《红灯记》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故事。
H. 70年代好看的老电影
哈哈 够你看的 各种艺术形式都有些
文革时期 1970--1976 电影一览表
(包括舞台艺术片总共大约95部)
1970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智取威虎山》(京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灯记》(京剧)
1971年2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舞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沙家浜》(京剧)
1972年5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
北京电影制片厂1部:《龙江颂》(京剧)
上海电影制片厂1部:《白毛女》(舞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1部:《红色娘子军》(京剧)
长春电影制片厂1部:《奇袭白虎团》(京剧)
1973年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与上海电影制片厂合拍1部:《海港》 (京剧,重拍)
长春电影制片厂3部: 《艳阳天》
《战洪图》
《青松岭》
1974年17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4部: 《杜鹃山》(京剧)
《侦察兵》
《南征北战》(重拍)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4部: 《火红的年代》
《无影灯下颂银针》
《渡江侦察记》(重拍)
《一副保险带》
八一电影制片厂2部: 《平原作战》(京剧)
《闪闪的红星》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创业》
《钢铁巨人》
《平原游击队》(重拍)
《向阳院的故事》
《半篮花生》(越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 《沙家浜》(粤剧)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园丁之歌》
1975年24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6部: 《海霞》
《红雨》
《决裂》
《草原儿女》(舞剧)
《烽火少年》
《渡口》(河北梆子)
上海电影制片厂6部: 《战船台》
《春苗》
《第二个春天》
《小将》
《人老心红》(淮剧)
《拣煤渣》(淮剧)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沂蒙颂》(舞剧)
《激战无名川》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
《雷雨之前》
长春电影制片厂5部: 《金光大道(上集)
《车轮滚滚》
《长城新曲》
《黄河少年》
《沙漠的春天》
西安电影制片厂2部: 《碧海红波》
《阿勇》
珠江电影制片厂1部: 《小螺号》
1976年41部
北京电影制片厂9部: 《反击》
《山花》
《沸腾的群山》
《宝莲灯》(上、下集,河北梆子)
《青春似火》
《牛角石》
《海上明珠》
《百花争艳》 (音乐歌舞)(1976-5)
《南疆春早》(76年12月)
上海电影制片厂13部:《欢腾的小凉河》
《年轻的一代》(此片系重拍)
《磐石湾》(京剧)
《征途》
《难忘的战斗》
《江水滔滔》
《审椅子》(京剧)
《新风歌》
《金锁》
《阿夏河的秘密》
《管得好》(吕剧)
《三定桩》(莱芜梆子)
《小店春早》(黄梅戏)
八一电影制片厂4部: 《红军不怕远征南——长征组歌》(舞台艺术片)
《南海风云》
《红云冈》(京剧)
《南海长城》
长春电影制片厂7部: 《雁鸣湖畔》
《芒果之歌》
《长空雄鹰》
《锁龙湖》
《山村新人》
《金光大道》(中集)
《半边天》(吕剧)
西安电影制片厂1部: 《开山的人》
珠江电影制片厂3部: 《枫树湾》
《山里红梅》
《红霞万朵》(黄梅戏)
峨嵋电影制片厂2部: 《寄托》
《春潮急》
广西电影制片厂1部: 《主课》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部:《两张图纸》(湖南花鼓戏)
I. 求六七十年代经典电影
66~76年流行的国产电影及译制片2012-04-04 18:34《艳阳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68
《节振国》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
《年青的一代》大陆1965
《红灯记》(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0
《智取威虎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0
《红色娘子军》(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1
《沙家浜》(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1
《白毛女》舞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龙江颂》(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2
《奇袭白虎团》(京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2
《海港》(京剧,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
《青松岭》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战洪图》长春电影制片厂1973
《半篮花生》(越剧)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创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杜鹃山》(京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渡江侦察记》(重拍)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钢铁巨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火红的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金光大道-下集》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南征北战》(重拍)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游击队》(重拍)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平原作战》(京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沙家浜》(粤剧)珠江电影制片厂1974
《闪闪的红星》八一电影制片厂1974
《送货路上》(湖南花鼓戏)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无影灯下颂银针》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向阳院的故事》长春电影制片厂1974
《一副保险带》上海电影制片厂1974
《园丁之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4
《侦察兵》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
《阿勇》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碧海红波》西安电影制片厂1975
《草原儿女》(舞剧)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长城新曲》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车轮滚滚》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春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第二个春天》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渡口》(河北梆子)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沸腾的群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烽火少年》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海霞》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红灯记》(维吾尔语歌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红雨》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黄河少年》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激战无名川》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拣煤渣》(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金光大道-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决裂》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
《雷雨之前》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难忘的战斗》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人老心红》(淮剧)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沙漠的春天》长春电影制片厂1975
《小将》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小螺号》珠江电影制片厂1975
《沂蒙颂》(舞剧)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
《战船台》上海电影制片厂1975
《阿夏河的秘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长空雄鹰》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春潮急》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反击》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枫树湾》珠江电影制片厂1976
《海上明珠》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欢腾的小凉河》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寄托》峨嵋电影制片厂1976
《江水滔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金光大道-中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金锁》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开山的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连心坝》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芒果之歌》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长城》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海风云》八一电影制片厂1976
《南疆春早》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牛角石》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青春似火》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村新人》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山花》北京电影制片厂1976
《山里红梅》珠海电影制片厂1976
《锁龙湖-上集》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新风歌》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雁鸣湖畔》长春电影制片厂1976
《征途》上海电影制片厂1976
《主课》广西电影制片厂1976
译制片:
1966年
《大地的儿子》(二、三集)(朝鲜)
《一个战士的故事》(朝鲜)
1970年
《森林之火》(越南)
《琛姑娘的松林》(越南)
《达吉亚人》(罗马尼亚)
《血海》(上下集)(朝鲜)
《看不见的战线》(朝鲜)
1971年
《脚印》
《勇敢的人们》
《战斗的早晨》
《第八个是铜像》
《天亮的时候》
《一个自卫团员的遭遇》(朝鲜)
《战斗在继续》(越南)
《在铁道线上》(朝鲜)
《前方在召唤》(越南)
《鲜花盛开的村庄》(朝鲜)
《摘苹果的时候》(朝鲜)
《同志,你的道路》
1972年
《巴黎圣母院》
《简爱》
《勇敢的米哈依》(上下集)(罗马尼亚)
《记者》(上下集)(苏联)
《劳动家庭》(上下集)(朝鲜)
《战争与和平》(四集)(苏联)
《卖花姑娘》(宽)(朝鲜)
《回故乡之路》(越南)
《冷酷的心》
1973年
《绿色的群山》
《空中舞台》(朝鲜)
《卖花姑娘》(普)(朝鲜)
《秃鲁江畔之花》(朝鲜)
《轧钢工人》(宽)(朝鲜)
《原形毕露》(朝鲜)
《气球上的旅行》(法国)
《永生的战士》(朝鲜)
《轧钢工人》(普)(朝鲜)
《一个护士的故事》(朝鲜)
《烈火行动计划》
1974年
《在那些年代里》
《沉默的朋友》
《火》(越南)
《延丰湖》(朝鲜)
《警察局长的自白》
1975年
《战斗的道路》
《送信人》(英国)
《为了新的一代》(朝鲜)
《特罗塔》(联邦德国)
《纽约奇谈》(美国)
《巴布什卡历险记》(罗马尼亚)
《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朝鲜)
《三妯娌》(朝鲜)
《洁白的道路》(阿尔巴尼亚)
1976年
《基度山伯爵》
《生死恋》
《阿里巴巴》
《沉默的人》
《蛇》
《斯特凡大公》(上下集)(罗马尼亚)
《哥白尼》(波兰)
《火车司机的儿子》(朝鲜)
《石油赞歌》(阿尔巴尼亚)
《多瑙河三角洲》(罗马尼亚)
《初春》(阿尔巴尼亚)
《矿山的主人》(朝鲜)
《贝尼自己走》(阿尔巴尼亚)
《在灿烂的阳光下》(朝鲜)
《高山之鹰》(朝鲜)
《最后冬天》(阿尔巴尼亚)
《斩断魔爪》(阿尔巴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