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兵临城下》为什么没有获得奥斯卡奖那他获得了哪些奖呢
你不去查查和同年出的电影就说这话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解释。
这电影是2001年出的,和他同年的是好莱坞公认的世纪史诗巨作《角斗士》!02年我们学校的新来的美国外教,给我们放的第一个DVD影片就是《角斗士》。他还老手指向下学里面的杰坤·菲克斯做手势。你就知道这电影的影响了。
《兵临城下》我也看过,如果满分10分的话,我也就给一个8.5分。剧情处理的不连贯,我不认为三个人的三角恋建立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就何等的有史诗感。
何况老美的评委对斯大林那点破事一般都不怎么感冒。美国人是很反感斯大林动不动就杀自己将军和让自己老百姓堵枪口的,为了胜利无谓的送命,中国人看来这种是“烈士”行为。美国人看这TM是恐怖分子!我们欣赏董存瑞,他们一看都“咦!这啥人啊!”。
美国受到好评的战争电影都是讨论的人性比如《辛德勒的名单》《美丽心灵》,或者加一些兄弟情意的《黑鹰坠落》《拯救大兵瑞恩》。
《兵》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战争的电影中竟然要体现——情爱!一个性命都飘忽的时代。爱情太渺茫了,也太渺小了。怎么点缀都不光鲜,越点缀显得越虚假。外面炮火连天,这边还想着谈情说爱,让观众看完整个电影的格局就显得比较空洞。战争是要避开女人和孩子的,就是有也要是当做弱小的群里保护起来,不能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奇迹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有。欧美国家的多数妇女是不工作的——职业主妇。这让女评委们本能的反感,一想这主题太不大气、太不爷们了。看了没有安全感。当然中国的妇女可能一看,妇女儿童都为革命事业献身,看的热血沸腾的。
战争的电影里也不是没有爱情,比如《卡萨布兰卡》《魂断蓝桥》,但人家都是在后方啊!灯红酒绿的,至是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来一场轰轰烈烈。
电影是给后人看的,不是记录片,不脱离现实就不能称之为艺术。《兵》这个电影要给后人一个什么?除了对无辜人死去的怜悯,还能有什么触动?个人英雄主义?笑死了,那是战争,不是游戏。
爱情+妇女儿童+个人英雄主义=导演把这段悲壮的历史,儿戏了。
❷ 兵临城下电影剧情介绍
巨大林格勒战争中,瓦西里是一个威震军队的狙击兵。他的好枪法弹无虚发,令对手望而生畏。
为了更好地激发斗志,树立榜样,瓦西里的队友——苏联文宣部军人丹尼洛夫在报刊上很多发表瓦西里的英雄人物事迹,令瓦西里的品牌形象更加高大。
殊不知,坦妮娅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与此同时痴迷上这一英姿飒爽女军。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幅嫉妒。
另一方面,二战德军派遣了她们的阻击手德尼,让同时狙击兵的他对抗瓦西里。在战火纷飞的竞技场上,瓦西里和德尼开始了互斗的对决。
《兵临城下》是由派拉蒙影业公司、环球影业等联合出品,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等出演的战争影片。
❸ 如何评价电影《兵临城下》
这部电影是讲述的二战时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整个画面是非常残暴血腥的,当时我看的时候几乎是揪着心看完,画面非常的震撼人心,而且特别的紧张,就像自己是电影中的一员。但是整部电影也是非常温暖的,体现了团队之间的团结。
❹ 兵临城下电影背景
《兵临城下》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同名纪实小说,故事发生在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主要围绕两位神枪手:一个是苏联牧羊人,还有一位是德国将领之间的决斗展开。
小说与电影创作,均来源于真实事件,1942年秋天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正在疯狂进攻苏联。刚开始的时候德国人轻而易举摧毁苏联人的抵抗,最终在顽强不屈的苏联红军和恶劣的天气以及供给线问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之下,希特勒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从而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
剧情简介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
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❺ 如何评价《兵临城下》
以为是一部狙击的电影,想不到这么“黑”,名曰讲苏联卫国战争,实际黑苏联共产主义,是一部意识形态对立、隐藏的电影。抛开意识形态,侵略战争的失败有其必然性,首先是民族性,在强大的民族认同下,被消灭意味着民族的消亡,一种民族自尊心的丧失,所以拼命反抗是必然的;其次是国力兵力的较量,纳粹德国很强,苏联很大,不从所谓的道义上说,从实力上讲,这是一场持久战。一句话,谁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还有传说中的天时地利人和,苏联胜利有其必然性。
❻ 电影<兵临城下>的的结局是什么
正义战胜邪恶。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6)兵临城下电影老电影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瓦西里·泽索夫
真实历史人物。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
康尼少校
真实历史人物。德军派出的顶尖神枪手,弹无虚发,是德国“措森狙击学校”的校长。瓦西里的名声引发了他的极大兴趣,励志要与其决一高下并消灭对方。
塔妮娅
真实历史人物。苏军女狙击兵,瓦西里的爱人,为了当狙击手而进入狙击队。瓦西里作为她的教官,随着战争的进行,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两人逐渐走到一起,并发展成师生恋。
❼ 战争电影经典前10名有哪些
有:
1、《拯救大兵瑞恩》
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 。
2、《珍珠港》
影片《珍珠港》是试金石公司200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电影。由迈克尔·贝执导,本·阿弗莱克、凯特·贝金赛尔和乔什·哈奈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区上映。电影讲述了雷夫和丹尼这对好兄弟在参军时结识女护士伊夫林。雷夫主动请缨参加英国空军的作战,被击落掉进海里。而伊夫林得知噩耗悲痛万分。
3、《兵临城下》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4、《巴顿将军》
《巴顿将军》是由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1970年出品的历史片,该影片由弗兰克林·斯凡那执导,乔治·C·斯科特、卡尔·莫尔登、詹姆斯·爱德华兹等主演。影片主要介绍了1943年在北非,英美盟军遭到绰号叫“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率领的德军反击,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结果美军遭到惨败陷入了困境的故事。该片于1970年上映,获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等7项奖。
5、《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着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本片包揽了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7大奖项及第51届金球奖的7项大奖。
6、《猎杀红色十月号》
《猎杀红色十月号》是由约翰·麦克蒂尔南执导,肖恩·康纳利、亚历克·鲍德温等人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红色十月号核潜艇在首次航行中突然改变航线导致苏、美两国分别对其进行追踪或猎杀的故事。
7、《桂河大桥》
库布里克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看过后使人对战争产生恐惧。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8、《现代启示录》
《现代启示录》是一部以越战为背景的影片,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马丁·辛、马龙·白兰度、罗伯特·杜瓦主演。影片于1979年8月15日美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越战期间,美军情报官员威尔德上尉奉命除掉库尔兹上校。接到命令后,威尔德率领小分队,冒险乘小艇深入柬埔寨。
9、《黎巴嫩》
《黎巴嫩》是由Israeli Film Fund公司于2009年10月15日推出的一部战争反思题材影片,该片由以色列导演塞缪尔·毛茨的执导,由迈克尔·默斯诺、奥斯瑞·科恩等主演。该片讲述了第一次黎巴嫩冲突战争四位以色列坦克士兵的遭遇。该片获得了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10、 《野战排》
《野战排》是1986年上映的一部美国战争片,由奥利弗·斯通执导并担任制片人,汤姆·贝伦杰、威廉·达福、查理·辛等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一名天真的新兵被编入一个步兵分队,在与其他战士一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很快就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战斗的唯一理由其实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可以活下去”的故事。
❽ 电影《兵临城下》的结局问题
《兵临城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兵临城下》是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由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❾ 兵临城下电影
《兵临城下》是根据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的一本同名纪实小说改编,瓦西里也是确有其人,按照当时苏联的宣传,瓦西里在二战中一共毙敌400余名,他缴获德军狙击手的步枪瞄准镜至今还在俄国的军事博物馆里展出。这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影片同时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千万美元,主要演员基本上都是走红于好莱坞的英国明星,其中有近年来凭借奥斯卡大赢家《莎翁情史》《伊丽莎白》迅速走红的约瑟夫-费因斯,在《天才瑞普利》中展现精湛演技的裘德-洛以及硬汉形象的艾德-哈里斯(《勇闯夺命岛》),在1999年的热门冒险影片《木乃伊》中饰演可爱的女探险家的瑞切尔-薇兹也在影片中再显身手,与裘德-洛上演一场“火线恋情”。
《兵临城下》的幕后总指挥是一位“影不惊人死不休”的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这次的作品已有史学家评论基本忠于史实,相信传奇的故事背景,曲折紧张的情节,融合让氏惟美的情爱描写一定会让影片极具观赏性。
❿ 《兵临城下》这部电影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吗
电影《兵临城下》是根据《war of the rats》,《The Battle for Stalingrad》,《Enemy at the Gates》三本书改变的。其中前2本为半史实小说,《Enemy at the Gates》是由Willian Craig 所写的历史文献,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详细记载了从蓝色计划到德国第6集团军投降的全过程。电影《兵临城下》中许多人物都是真是历史人物,现摘录部分人物的命运如下: Lt. Vassili Zaitsev (电影中主脚)在斯大林革勒共射杀242名德军。11月23日在一次行动中被地雷炸伤,暂时失明。1985荣获苏联英雄,后定居在基辅,并当上了一所工程学校校长。 Sgt. Tania Chernova (和Vassili做爱的女狙击手)和电影中不同,Tania 是金发美女,(照片上稍胖)不是犹太人,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莫斯科大学。41年爷爷奶奶在明斯克被德军杀害后参加了游击队,42年9月加入正规部队到达斯大林革勒。在她的自述中曾和Vassili数次做爱,其中一次在行动中的伏击点。和Vassili分开后一直在苦苦寻找她的恋人,直到1969年得知Vassili已经康复并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 Poitical Commissar Kuzma Gurov( Vassili的情敌)被子弹打中胸部受伤,后为碦山地区第一书记。书上有其照片,长得极其猥琐,不可能成为Vassili的情敌。 Poitical Commissar Nikita Khrushchev(就是赫鲁晓夫,电影中矮胖的那位)最后爬到了权利的最高峰。1964年承认在斯大林革勒大量德国俘虏被枪杀。 Field Marshal Erich von Manstein (曼斯坦因,顿河集团的指挥官)战后成功地逃脱了对其战争罪行的惩罚(主要指纵容屠杀犹太人和44年在第耶伯河地区的焦土政策)。后来大量写回忆录,指责鲍卢斯没有在11月带领第6集团军突出包围圈。但实际上曼斯坦因从来没有把突围行动必须的行动方号-Thunderclap给鲍卢斯。 Field Marshal Friedrich von Paulus(鲍卢斯,第6集团军指挥官)被俘虏后与苏联合作,在反纳粹联盟上签了字。由于此举,其妻子被盖世太保抓走,投入集中营,死于1949年。 1952年鲍卢斯回到德国,靠微薄的年金生活,每天的生活是写信给各个二战研究所,为自己在斯大林革勒的表现辩护。1957年病逝,在他生活的最后几年,大力宣扬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战后欧洲的唯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