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些电影可以帮助英语听力
I. 看电影学英语入门篇
电影要怎么看才能学到英语呢?以下就根据笔者个人的学习经验,提供初初入门的学习者几点建议:
1. 抛开中文字幕
有人说要学好英语,可以多看电影,不过条件是每场电影至少要学到四、五个词组。如果不看中文字幕,你做得到吗? 时至今日,因为媒体产品新宠儿DVD 的出现,更造福了广大的英语学习者,不需要用封箱胶带将中文字幕遮蔽起来,也可以轻松切换成英文字幕或无字幕来练习听力。
2. 选择影片
看电影学英语的重点不在于片子的新旧,也无关乎你是否曾经看过,而是要根据个人的英语程度或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比如说,你想学现代的日常生活用语,当然就不要挑古装片;而想了解新闻记者怎么作二十秒归纳报导,可以考虑如“因为你爱过我”Up Close & Personal)之类的片子,因为剧中主角的职业就是记者,部分TV-reporting 的场景可以拿来当作学习范例。一个学期可以选定二、三部片子,每周安排时间到选听室自我学习,将“看电影学英语”成为你固定要进行的功课。下面就来谈谈要怎么选片。
2.1 浪漫喜剧学生活会话
“我的英听能力普通而已,如果电影没有中文字幕,我听得懂吗?”这是一定没问题的啦!没有把握的人,一开始可以先从爱情片下手,因为好莱坞的浪漫喜剧不仅有俊男美女,而且题材软性轻松,每每受到观众喜爱;这类讨论男女关系的电影,时空背景又多设定于现代,剧中人物的生活不至于与现实脱节太大,观众很容易就能产生共鸣。此外,有些对白场景与日常生活情境相关,值得学习者留意,比方说上餐馆点菜或与人辩论等等;甚至,透过剧情还能了解英美等国的风土文化,比如说婚礼或节庆的习俗。八Ο年代末的“当哈利碰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以及九Ο年代末的“电子情书”(You’ve Got Mail),里头就有好几段对白可以拿来学习。
2.2 经典名片赏隽永对白
“怀旧老片是不是很无聊啊?”假使你把“老电影”跟“沉闷无聊”画上等号,那你就错了!事实上,现代的电影经常是老片新拍,要不然就是在电影里引述经典之作的台词。比如上述的“当哈利碰上莎莉”一片中,主角之间的对白就扯到“北非谍影”(Casablanca);而“电子情书”的故事灵感其实源自“傲慢与偏见”(Pride andPrejudice)。这类永垂不朽的老片虽然少了那么一点煽情的画面、通俗的俚语,但还是蛮有可看性的,可以看看老一辈的人遣词用字一派优雅,字里行间透露出“发乎情,止乎礼”的韵味。另外,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可以试试改编自文学巨着的老片,比如“咆哮山庄”(Wuthering Heights),这类文学作品通常也是美国高中程度的学生就应该要涉猎的。
2.3 其它主题
除了上述两种类型的电影之外,一般剧情片的主题包罗万象,小自人生哲理,大至国家要事,同样可以拿来当作学习的教材,进一步训练批判性思考或口语简报申论的能力。不过,剧情片的对白通常要比浪漫喜剧来的多,而且情节较为复杂,探讨的主题若是扯上国家社会问题,也会显得较为严肃,学习者可要有点耐性。举个例子,“天人交战”的英文片名是“Traffic”,这可不能翻译成“交通”喔!其实这是一部drug movie,traffic在这里是指毒品非法交易。片中麦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主演的法官经总统任命为全国的Drug Czar,率领打击毒品犯罪。不料,这名法官却发现自己的女儿染上了毒瘾,此时做父亲的心里想必是“天人交战”??!所以全片充斥的主题除了drug dealing(毒品交易)、smuggling(走私)、drug addiction(毒瘾),还有政治权谋以及父女关系。(Czar 原指俄国沙皇,可以引申为掌权者、领导者,总统将全国的drug problems都交给他去打理发落,所以称为Drug Czar;如果是负责能源危机的最高官员,就是Energy Czar。)诸如此类的剧情片除了能让学习者接触到生活会话以外的字汇用语,还可以透过故事情节,设身处地用英语去思考,如果你是剧中人,要如何处理状况解决问题。另外,介绍自然科学的Discovery Channel Video 及National Geographic Video,这类影片的旁白(narration)并不像一般对话那样随性,而比较像是一篇文章,因此句子比较长,文法也比较复杂,不过学习者可以留意优美的句型结构,从中学习写作技巧。
3. 掌握诀窍
别以为把一部电影重复看十次,英语就能进步,你要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学什么呢?学剧中人的遣词用字,想想他们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他们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这一点最为困难,即使是苦读英语十年的人也不一定学得来。照这么说来,利用电影学英语其实工程浩大,无法一蹴可几,这种自我学习是重质不重量,只要功夫下的扎实,就算你每次只花十五分钟或半小时来学习一小片段,也绰绰有余了。
3.1 准备电影笔记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请准备一本笔记簿,好记下你在影片中发现的关键词汇或剧中人的名言妙语,长久下来,这本笔记簿就成了你个人整理的电影名句数据库。尤其老外说话或写作时,总喜欢引经据典,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表明是出自于某某古人或某某电影,马上就显得很有水准的样子。比方说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片中,逞强的郝思嘉即使到最后夫离子亡,她还是有办法说“Tomorrow is anotherday.”,现在这句台词已经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别人失意沮丧的时候,你就可以说,It’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Just like Scarlett O’Hara said,“Tomorrow is another day.”,意思是“地球不会因此而停止转动,就像郝思嘉说的,‘明天又是新的开’。”
3.2 了解剧情概要
起跑前,要做好预备动作,先大致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再进行后续的重点学习。纵使因为没有中文字幕,无法百分之百看懂也无所谓,听懂多少,就算多少。边看边随手写下你“抓得住”的关键词,串联成conceptmap,“理解”加上“联想”,先大致拼凑出故事架构还有电影想探讨的主题。将故事用这种图表简单组织出来,可以培养做摘要的能力,跟自己玩玩“Watch and Tell”的游戏,试着用英语概述情节大纲,或者针对电影探讨的主题,用自己的话表达个人看法,训练口说能力。
3.3 选择片段学习
用电影来学英语,不用强求自己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听懂了,百分之百确定了,才要继续往下看,这样反而会阻碍了学习的兴趣。其实当你画出如上所示的concept map,就可以帮助你回忆剧情,你只要挑出重点段落,分段来学习就行了。拿上图来举例,其中有个片段描述吊儿郎当的哈利搭上莎莉的便车之后,为了打发时间,总要打开话匣子,于是想跟莎莉聊聊life story,两人在车内的这段对白就有好几处值得留意:
Harry: Why don’t you tell me the story of your life? … 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 before we hit New York.
Sally: 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
I mean nothing’s happened to me yet. That’s why I’m going to
New York. … I can go into journalism school to become
a reporter.
Harry: So you can write about things that happen to other people.
Sally: That’s one way to look at it.
Harry: Suppose nothing happens to you. Suppose you lived out your
whole life and nothing happens. You never meet anybody,
you never become anything, and finally you die in one of those
New York deaths which nobody notices for two weeks until the
smell drifts into the hallway.
“打发时间”叫“kill time”,这段路程要18 小时,所以哈利说“we’ve got 18
hours to kill”,另外,“hit”在这里引申为“抵达目的地”的意思。莎莉的回
答可绝了,“The story of my life isn’t even going to get us out of Chicago.”,
字面上的意思是车子还没驶离芝加哥,可能就把她的一生全讲光了,其实就是说她的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好说的。你看看这句话里没有一个难字,但是听起来多么生动贴切啊!这就是我们要学起来的。后来哈利嘲讽她,一个什么都没经历过的人(哈利尤其是在暗讽莎莉缺乏男女经验),要怎么成为报导他人经历的记者?最后还叫莎莉当心成为纽约的独居老人,说不定死了两周传出尸臭味了,才被人发现唷!(drift是漂/飘流的意思)像这样只有几分钟的对白,就可自成一个段落,反复看个几次,不仅学到了字词的用法,还能看看两人一句来一句去之间所展现的幽默。
3.4 从影片中记单字词组
是否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英文课本整理的单字或词组,背的愈多,忘的也不少,单单覆诵那些字母的组合,根本与字义兜不起来,更别提拿出来用,当然会“今日背,今日忘”。但是看着电影来学就不同了,透过剧情及影像,可以强化这个字在我们脑子里的印象,而且当你随着剧中人物跟读(shadowing),还能顺便模仿发音及语气等等。例如,obnoxious意思是“讨人厌的”,在准备托福留学考试的字汇书里,这个字被列为要达六百分以上的必背单字,由此可知它的难度,别说要把它记起来,连要发音都有点难,可是,如果你透过莎莉来学,效果肯定倍增。当哈利躲在书店一角偷偷瞄着莎莉,莎莉转头对朋友说“He's obnoxious.”,那种不屑的表情是不是更增添了这个字的意味?影片中还出现另一个前缀“ob-”的单字-“obituary”,指的是“讣闻”,这个单字一般会话不常提及,不太好记,但是看看爱说笑的哈利是怎么说的:
“… What’s so hard about finding an apartment? What you do is you read the obituary column. You find out who died, go to the building and tip the doorman. What they could do to make it easier is combine the obituaries with the real estate section. Then you have, “Mr. Klein died today, leaving a wife, two children and a spacious three-bedroom apartment with a wood burning fireplace.”
哈利说朋友都安慰他离婚后至少还保有房子,可是找房子有什么难的,只要翻翻报纸的讣闻,看谁死了,就去接手他的房子甚至家庭,要是报社把房屋租售的版面跟讣闻摆在一起,那就更方便了。听了哈利这段自嘲的话,是不是对“obituary”这个字比较有印象了呢?
3.5 看剧中人运用情境会话
“英文学了这么多年,背也背过了,考也考过了,可是一碰到真正要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总是脑筋一片空白,不晓得那些句型都跑到哪儿去了?”
原因无他,光是背诵课本那种A跟B硬梆梆的对话,当然没用喽!举例来说,一般的会话课本中,必定会学到上馆子点菜,课本里的例句似乎永远只有“How would you like your steak?” “Well done, please.”之类的答案,这种标准对话在真实生活中好像不太够用,万一侍者多问你一句,是不是就慌了呢?莎莉可不一样,从前菜到甜点样样讲求完美精准,哈利称她是great orderer,现在就来学学莎莉的“龟毛”点菜法:
Waitress: What can I get you?
Harry: I’ll have a number 3.
Sally: I’d like the chef’s salad, please, with the oil and vinegar on the side,
and the apple pie à la mode.
…
Sally: … I’d like the pie heated, and I want the ice cream on the side.
And I’d like strawberry instead of vanilla, if you have it. If not,
then no ice cream, just whipped cream, but only if it’s real. If it’s
out of a can, then nothing.
Waitress: Not even the pie?
Sally: No, just the pie, but then not heated.
请注意这家餐厅不过是公路旁卖简餐的diner,哈利用的是“麦当劳式”的点法-“3 号餐”,简单了事,而看莎莉点菜简直太神奇了,虽然点的是沙拉,可是橄榄油及醋汁要放在旁边,不能淋上去喔!说到甜点更是精采,“à la mode”源自法文,就是在甜点上面加一球冰淇淋,莎莉特别强调如果有冰淇淋,苹果派就要加热,冰淇淋要放在旁边,而且只要草莓口味,不然就放whipped cream(鲜奶油)就好,不过鲜奶油要现打的,罐装挤出来的她可不要。哇!原来点餐也可以这么灵活,习惯背课本的人要注意了,赶快丢掉那种制式的对话吧!
3.6 留意文化差异
在美国,学生花钱是能省则省,所以让人搭便车或共乘是常有的事,不仅车租或油钱可以共同分担,如果是长途旅行,还可以轮流换手开车。影片中,哈利一上车,一板一眼的莎莉就要跟他讨论怎么轮流开车:
“I have it all figured out. It’s an 18-hour trip which breaks down
into 6 shifts of three hours each or alternatively we could break it
down by mileage.”
“alternatively”用于提出另一种不同的建议选择或替代方案。莎莉的意思是她都算好了,从芝加哥到纽约要花18 小时,看是要分成六段轮流开车(shift是轮班),每次三小时,还是要用哩程数来分。
我学习电影有一段时间了,同时看过英语九百句,走遍美国等等,还有李阳的也试过一些,走过不少的五弯路,
现在回过头来总结总结,也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看法,欢迎大家提出批评和意见
一。电影学习的特点
首先就电影这种题材来讲,我觉得有它的优势和它的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于,任何一部原版的电影,它都
不是用来教学语言的,所以它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规范不规范,还有各种语音都掺杂其中,如果不加分析,
一概拿来,势必会搅乱方向,而且就一部电影而言,它的场景,人物都有一定的限制。这方面一些经典的语言教
材有它的优越性,它们涵盖了几乎全部的英语场景,但是覆盖面太广,造成它的语言比较简单和单一。电影的优
点就是他本身是要说故事,尤其是其中的人物矛盾冲突,所以它的语言丰富多彩,能真正反映人物的心里的语
言,我觉得这一部分才是语言的精华。因为语言本身就是那来应用,交流的。所以我觉得电影和那些教材是相互
补充的,还有一点好的是电影的题材非常丰富,我认为除了在一些反映现代的影片中学习实用的东东,还可以在
一些名着改编的电影中欣赏语言,如(哈姆雷特)。下面我按照思维,句词和语音三方面来谈;
二,电影的思维
我讲的思维不是那种高不可攀,什么那些美国人独特的文化,和思维习惯,我可没有在美国待过数十年,
我讲的思维就是人在对话中所表现的想法,还有在那种对话中所体现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感觉和咱们平时说话
一样,在我们平时的说话中,我认为人的对话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纯的你在表达观点,其他人基本在听你的,
是不是插插嘴而已,还有一种是两个人针锋相对,我们听这两人的对话,缺少任何一个就不完整了。我们在中文
的语境下想想如何来有效的进行交流,譬如我的同学中,就有人喜欢打机关枪似的说个半天,我们就会认为这人
口才好,但下来去问问听众,有时听众都没听懂,甚至根本走神了,这样的交流有什么用 ?就像你用英语说了
个半天,但是what is the point?这才是最重要的,电影这方面的对话甚至相当于独白一样,它的语言一定间接
而有,有时接收者的语言就是在承上启下,挑起话源,达到交流的目的。例如毕业生中,本地此在饭店里,犹豫
不定的语言,加上罗宾逊夫人插进的语言就是这种。在第二种针锋相对似的,你可留意对话中连接点,你说一句
我接着上句说你,这就是用对话中的语言,它们语言中连接点就是闪光点。同时因为影片中都是英美人之间的对
话,可以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去表达统一各想法和性格的,我们拿毕业生中罗宾逊夫妇为例,罗宾逊先生的语
言从他与本的两次谈话可以看出,第一次是醉醺醺的教导本及时行乐,第二次在本的租的公寓里对话中,就看出
这人的‘虚’来,先是拿两句话挤兑本,“我哪里得罪你了,我是不是做了是么让你瞧不起的事”然后模糊见本
握着拳头过来,又跳起来说:咱们文明人,用不着这么粗鲁吧!”,罗宾逊夫人在和本那一晚上的交谈中,也可
看出她的事故,基本上没有一点套话,真正的惜言如金,直到谈到女儿时才失去常态,这些情节是多么的生活
化,与我们的生活多么接近,然后咱们可以再想想,遇到那种情况,我们会作何反应,当你想到说的中文时,是
让自己阅历丰富了点,在转到英文,就练了汉反英,甚至根据人物的思维反推的语言,再去对照。
三。电影的句子和词汇
而句型和词汇方面,先将词汇我把他们分为两个大面,即书面中和口语中的,也可是fml和infml,而电影中
多是口语上的,这其中有可分为场景专用词和口语的惯用词,在市面的书中场景词和惯用词通常和起来讲,我觉
得那些场景的专用词靠记忆就可以攻破,而一些惯用词需要灵活掌握的词,这些也是经常在对话中卡壳的词,电
影中出现平率非常高的就是这些词,我在毕业生中找了一些,如ever,or something,happen,deal等,应该将
它们的用法和搭配掌握熟练。关键在讲透。再说说句子
拿市面上一些教场景的教材来说,譬如一个场景,一个问候列了很多句子供你选,这方面李阳是强调背大量的句
子,我觉得要光是背实际上就是量的积累,其中应有质的突破,弄清句子的使用环境,然后比较它们,再自己造
句,这方面去看看电影里各种人物对话,由于人物所处的背景和心情不同,句子和词选取就更生活化。
确实在英语学习中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大量更有好处,我认为同时重点突出,我认为能提高效率,节
约时间,与其死背了百部电影,不如研究透一部电影的句词。
四。电影的语音
在学习语音上我觉得一直有个误区,就是过于追求语音上的地道,我总认为语言的作用就是交流,语音是
它的包装,而且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讲,我觉得语音要来的慢些,而且它的标准很模糊,说别人语音好,其实有些
是关乎本身的嗓音,有些人说中文的嗓音就很磁性,再说英文就更好听,二我觉得语音的训练要长时间,但是不
必追求的太过了,如果没有语言的简洁和地道,光剩下漂亮的语音,又有什么用呢? 至于在语音过程中的绕口令
等等都是不错的方法,这方面标准的美国电影也是一个模版 ,就不再多说了
五。总结
以上的顺序实际上是我认为的电影学习和教学的顺序,思维-句词-语音。
先感受电影中对话的思维,实际上就是其情节的表现就是语感 ,我觉得容易在短时间掌握,仅限在这部电影中,
然后有重点的记忆句词,最后是长时间模仿语音。
看片学英语的效果不错。就我个人的体会,如果你是初学或者希望强化口语应该多看美国的肥皂剧,,电影的语言毕竟比较文,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肥皂剧的语言非常常用、实用,很口语,而且有很多种类可以选择,比如喜剧类的有着名的Friends(《老友记》或称《
六人行》),国内观众所熟知的《成长的烦恼》,还有央视八套曾播放过的《人人都爱雷蒙德》,剧情类的有着名的ER(《急诊室的故事),还有很多类型的剧集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美国剧集学英语也是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法宝,愿意的话可以到这个论坛上看看http://forum.friends6.com,这是个美国电视剧集散地,有很多剧集可供选择。希望有适合你的。
❷ 寻找一部外国电影,大致情节如下:
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 原片名 Akeelah and the Bee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USA:112 mi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评级 Rated PG for some language. 级别 USA:PG级(粗口) 拍摄日期 2005年2月6日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道格·亚特奇森 Doug Atchison 编剧 道格·亚特奇森 Doug Atchison .....(written by) 演员 安吉拉·贝塞特 Angela Bassett .....Tanya Anderson 柯克·帕尔莫 Keke Palmer .....Akeelah Anderson 劳伦斯·菲什伯恩 Laurence Fishburne .....Dr. Joshua Larabee 柯蒂斯·阿姆斯特朗 Curtis Armstrong .....Mr. Welch Sean Michael Afable.................Dylan(德伦) Kahlil Ashanti .....Postman Corina Boettger .....Red Headed Winner (attached) Janet Borrus .....Mom of Spike Haired Boy Courtney Taylor Burness .....Additional (voice) D.T. Carney 制作人 Jaki Brown .....co-procer Marc Butan .....executive procer Mark Cuban .....executive procer 劳伦斯·菲什伯恩 Laurence Fishburne .....proce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摄制格式 35 mm (Kodak) 制作处理方法 Panavision (anamorphic) 洗印格式 35 mm 幅面 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制作公司 Spelling Bee Proctions Inc. [美国] 2929 Proctions [美国] Cinema Gypsy Proctions [美国] 狮门影业公司 Lions Gate Films [美国] Out of the Blue... Entertainment [美国] Reactor Films [美国] 其它公司 Chapman/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美国] ..... cranes and dollies Entertainment Clearances Inc. [美国] ..... rights and clearances 上映日期 德国 Germany 2006年2月11日 ..... (European Film Market) 美国 USA 2006年4月28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聪明活泼的十一岁女孩阿基拉·安德森(柯克·帕尔莫)并不是一个乖巧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听话的学生,平日里经常的逃课和毫无目的的作些怪事,让老师对她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因为,五年前丧父的噩耗已经将完整家庭里幸福的气氛彻底打破。与母亲坦娅(安吉拉·巴塞特)的相处也不如从前那样温馨、融洽。父亲生前给她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只是他们常在一起玩的一 种拼字游戏。然而,就是这淡淡的记忆,令小阿基拉从此便对拼字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神奇般地拥有了极高的拼字游戏的天分。也正是这一特长,可以令她忘却一切生活和学习中的苦恼,并有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而且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性格外向的阿基拉也渐渐开始参加各种拼字游戏的比赛。并逐渐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然而,孤独中支撑家庭的母亲却对女儿的这点特长表示了极大的反感。并处处阻挠阿基拉去参加拼字比赛。但个性很强的阿基拉还是冲破母亲的束缚,大胆地参加了重要的拼字比赛,并成功得到了参加国家级拼字大赛的机会。参加正式比赛之前,可爱的阿基拉得到了一位身份颇显神秘的教授(劳伦斯·费斯伯尼)以及众多好友邻居们的鼎力相助。随着拼字比赛的继续进行,阿基拉优秀的拼字天分和后天不懈的努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然优异的比赛成绩也随之而来,邻居好友们也为她深深感觉到欣慰和无比的骄傲,这当中还有一直默默在为她祝福的母亲。所有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个天赋异秉且勇敢无畏的小女孩的成长过程。
编辑本段影片分析
美国的社区(neighbourhood)的层次真的是很明显,中产阶级的小区和劳苦大众的小区,无论从居住情况到治安到教育都会差很多,Akeelah一家就生活在一个比较穷的社区,影片中也有提到她妈妈对于去贝弗里山庄那一带就觉得有点难堪。再看看她的家庭,她的爸爸是个小警察在值夜班的途中,中抢身亡,当时Akeelah只有6岁,家中的大哥服军役去了,二哥和黑道有来往,就是街头混混,姐姐已经有一个小孩,却从来没见过她丈夫,妈妈在一个医院做护士,了解了美国的种族问题,社会问题之后再看AKeelah,尤其觉得心酸,所以影片前半部分刻画得她小小自卑的一些表现以及她不同意她参加拼字比赛,都特别可信,影片很成功地在博得了观众的同情和理解之后,在AKeelah决定参加全国赛的转折点后,将主旋律带上励志色彩,这样的对比很容易让观众融入角色,跟着小女孩一起克服自我。
编辑本段创作经历
本片编导道格·亚特奇森的灵感迸发于无意间在ESPN看到的全国拼字比赛,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他逐渐发现参赛的选手都有一定的家庭背景,并且萌发了创作故事的想法,一个孩子具有拼字天分却没有优越条件,这就是当初剧本故事的雏形。 虽然有了想法,可亚特奇森迟迟不肯动笔,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后来,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顾虑与故事主人公阿基拉对参加拼字比赛的畏惧同病相怜,亚特奇森将自己当作阿基拉,战胜自己的他用一个月完成了剧本。 2000年,亚特奇森带着《阿基拉和拼字比赛》的剧本参加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举办的剧本选拔,在4500个剧本中脱颖而出,与其他4个剧本一起成为赢家,而且很快,亚特奇森与狮门公司达成共识。
编辑本段主演介绍
作为本片主演,小童星柯克·帕尔莫的银幕风采绝对不逊于演技丰富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的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安吉拉·巴塞特。这位出生在1993年的小女孩在9岁时便得到自己的第一个角色,扮演《理发店2》中奎恩·拉提法的侄女,影片中的崭露头角很快为她赢得了一系列的机遇,纷纷应邀在电视剧《白衣双娇》(Strong Medicine)、《铁证悬案》(Cold Case)、《急诊室的故事》(ER)、《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Law & Order SVU)中客串角色。 随后,她出演了由威廉姆·H·梅西主演的电视电影《羊毛帽》,该片不仅获艾美奖提名,还为帕尔莫争得了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电视电影类最佳女演员提名,以及美国演员协会最佳女主角提名,并且成为美国演员协会被提名的最年轻女演员。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Changing the world... one word at a time. 星巴克娱乐公司拍摄拼字比赛电影,有些杂烩的感觉。 ——《多伦多之星》 一部让人感觉不错的电影,如果不是刻意追求效果,影片会感觉更好。 ——《洛杉矶时报》 一部缺乏丰富内容的失败的励志电影。 ——《纽约时报》 除了菲什伯恩和贝塞特的真情流露,影片值得期待的还有帕尔莫率真的表演。 ——《洛杉矶每日新闻》 柯克·帕尔莫生动可爱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影片。 ——《好莱坞报道》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演艺新生代】 作为本片主演,小童星柯克·帕尔莫的银幕风采绝对不逊于演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技丰富的劳伦斯·菲什伯恩和安吉拉·巴塞特。这位出生在1993年的小女孩在9岁时便得到自己的第一个角色,扮演《理发店2》中奎恩·拉提法的侄女,影片中的崭露头角很快为她赢得了一系列的机遇,纷纷应邀在电视剧《白衣双娇》(Strong Medicine)、《铁证悬案》(Cold Case)、《急诊室的故事》(ER)、《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Law & Order SVU)中客串角色。随后,她出演了由威廉姆·H·梅西主演的电视电影《羊毛帽》,该片不仅获艾美奖提名,还为帕尔莫争得了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电视电影类最佳女演员提名,以及美国演员协会最佳女主角提名,并且成为美国演员协会被提名的最年轻女演员。 【创作经历】 本片编导道格·亚特奇森的灵感迸发于无意间在ESPN看到的全国拼字比赛,他逐渐发现参赛的选手都有一定的家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庭背景,并且萌发了创作故事的想法,一个孩子具有拼字天分却没有优越条件,这就是当初剧本故事的雏形。 虽然有了想法,可亚特奇森迟迟不肯动笔,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后来,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顾虑与故事主人公阿基拉对参加拼字比赛的畏惧同病相怜,亚特奇森将自己当作阿基拉,战胜自己的他用一个月完成了剧本。 2000年,亚特奇森带着《阿基拉和拼字比赛》的剧本参加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举办的剧本选拔,在4500个剧本中脱颖而出,与其他4个剧本一起成为赢家,而且很快,亚特奇森与狮门公司达成共识。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在纽约、洛杉矶和亚特兰大,大概300名女孩参加了扮演阿基拉角色的试镜活动。 ·影片在洛杉矶南部地区拍摄。 ·在片中扮演参赛选手罗曼的乔治是位真正的拼字比赛选手,年纪轻轻的他在表演之余,还担负起影片的技术顾问,并且在休息时间继续为真正的拼字比赛作准备。 ·约书亚博士的原型是导演的老师。 ·本片是星巴克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Akeelah:[Javier has just kissed her] Why'd you do that? 阿基拉:(贾维尔刚刚吻过她)你为什么那么做? Javier:I had an impulse. Are you gonna sue me for sexual harassment? 贾维尔:我有种冲动,你会告我性骚扰吗
编辑本段经典名言
"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We ask ourselves, Who am I to be ?Brilliant, gorgeous, talented, fabulous? Actually, who are you not to be? We were born to make manifest the glory of God that is within us.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 people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from Nelson Mandela Inauguration Speech, 1994 我们最深的恐惧不是能力不够,我们最深的恐惧是能力超越了界限。扪心自问,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智者,天才,名人,伟人,事实上,哪一样你不能做到呢?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证明上帝赋予了我们荣光,而我们让自己发出光芒,在不知不觉中,也感染了他人。(此版本为CCTV6播放的中文配音版本的对应台词) 我们最恐惧的不是我们做不到,我们最恐惧的是我们的能力无法估量,我们扪心自问,我是不是聪明的慷慨的,才华横溢和出类拔萃的?事实上你为什么不能这样呢?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光芒在我们身上,而我们让自己发出光芒,我们不知不觉中也赋予别人这样做的权利。 1994年南非总统尼尔森曼德拉就职演讲
编辑本段票房分析
票房日期(上榜周数) 排名 上周排名 周末票房 累计票房 上映周数 放映银幕 单银幕票房 06-07-14 至 06-07-16 (12) 40 32 $49516 $1881万 12 90 $550 06-07-07 至 06-07-09 (11) 32 32 $72595 $1870万 11 0 $0 06-06-30 至 06-07-02 (10) 32 48 $66827 $1859万 10 160 $417 06-06-23 至 06-06-25 (9) 48 39 $33232 $1846万 9 71 $468 06-06-16 至 06-06-18 (8) 39 22 $54230 $1839万 8 106 $511 06-06-09 至 06-06-11 (7) 22 14 $21万 $1821万 7 266 $786 06-06-02 至 06-06-04 (6) 14 12 $44万 $1780万 6 405 $1081 06-05-26 至 06-05-28 (5) 12 10 $90万 $1712万 5 0 $0 06-05-19 至 06-05-21 (4) 10 9 $101万 $1573万 4 751 $1340 06-05-12 至 06-05-14 (3) 9 9 $240万 $1401万 3 1176 $2043 06-05-05 至 06-05-07 (2) 9 8 $337万 $1063万 2 2195 $1535 06-04-28 至 06-04-30 (1) 8 8 $601万 $601万 1 2195 $2738
编辑本段相关企业
这是一部小成本的励志篇,描写一个小女孩克服自卑心理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踏上大舞台参加全国拼单词比赛的故事。这部影片的投资商全都是比较小的公司,2929,Lions Gate Films都是出独立制作或者是小成本的电影的公司,投资的还有Starbucks Entertainment,影片的DVD就在Starbucks出售。这被视为是他们塑造品牌,接近消费者的的重要一步。Starbucks之前有与一些唱片公司合作,在店里卖CD,销路还相当不错,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投资电影,显然Starbucks还是很小心翼翼的,在影片中基本没看到Starbucks的影子,他们的Starbucks Entertainment甚至还没有自己的网站,他们投资的第二部影片是07年夏天的Arctic Tale。
编辑本段影片看点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是一部非典型励志电影,没有生离死别,没有 《阿基拉和拼字比赛》剧照
惊天动地,也没有甚么曲折离奇的剧情,导演根本就是从一开始就想把这个普通的故事平铺直叙的讲下去,电影里所有的感动人的点也都是别人用过的,但是还是能够足够打动人。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审美回复了平静,换种说法,也许可以说因为我们的审美进步了。 一个生活再黑人社区里有点小天赋的小女孩,因为自愿或者不自愿的原因,靠拼字比赛,赢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同,同时改变了身边的人。这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整个电影。影片里,随着小姑娘的进步和变化,身边所有的人也都跟着有了变化。虽然他们生活各有不幸,但影片最后,镜头顺着阿基拉、教练、校长、姐姐、哥哥、黑帮老大,好友,已故父亲、以及母亲,一路转下来,他们一起拼出了“p-u-l-c-h-r-i-t-u-d-e”这个代表着美丽的单词,每人说出一个字母,完成了冠军拼写,构成了电影的高潮。 故事背景设置的很好。从黑人电影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的确没有很明显的刻板印象,但是其中对于亚裔的刻画,确实很明显的偏见!所以,就像新闻也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电影也是一样的。其中那个亚裔小男孩的父亲就被刻画成一个典型的望子成龙,严肃几乎不近人情的亚裔中年男子的形象,小男孩也被刻画成高智商却只会乖乖听话的亚洲小孩,完全就是美国人心目中亚裔的典型形象。
编辑本段媒体评价
星巴克娱乐公司拍摄拼字比赛电影,有些杂烩的感觉。 ——《多伦多之星》 一部让人感觉不错的电影,如果不是刻意追求效果,影片会感觉更好。 ——《洛杉矶时报》 一部缺乏丰富内容的失败的励志电影。 ——《纽约时报》 除了菲什伯恩和贝塞特的真情流露,影片值得期待的还有帕尔莫率真的表演。 ——《洛杉矶每日新闻》 柯克·帕尔莫生动可爱的表演撑起了整部影片。 ——《好莱坞报道》
更多相册贴吧相册
贾维尔_J_R_Villareal (61)
图签 (25)
阿基拉_Lauren_Keya... (6)
宣传海报 (2)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❸ 有一些电视剧,有些场景是医生在抢救病人,然后抢救无效。 这个时候医生都会讲一段很规范的话。。。。。
病人经抢救无效死亡,确定死亡时间是XXXX,通知病人家属......
如果出手术室立马见到病人家属的话,会说“病人因失血过多/伤势太重/....对不起,我们已经尽力了,节哀顺变......”
TVB的电视剧里有很多这样的
❹ 求一部适合高二学生看的英语经典电影。
最好不要去追逐大片,因为大片是用来享受的,学习英语不是都适合。可以选一些生活类的电影,因为比较贴近欧美人的生活嘛!最好不要去看黑人尤其是美国黑人演的电影,因为他们的语速不是一般的快,相当不适练习英语听力。
具体的电影的话我推荐《我是Sam》,肖恩·潘主演,语速不是很快,而且很感人的说~我们全班在高二的时候在课上看的,结果女生全部,男生出一个英语极差之外全部都哭了。再就是一些欧美的电视剧,就像楼上说的《friends》,这部电视剧本人已经把全部十季都看了,绝对是你了解美国年轻人生活、了解美国俚语的好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剧中有些笑料是取自当时美国发生的一些新闻,所以你可以去调查一下,不然就只能看着他们笑,自己却莫名其妙(我就有过这种经历TOT)《人人都爱雷蒙德》也挺好看的,喜剧片,很好看得。还有一个经典的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这个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吧。
总之,记住选电影的原则,具体电影没有必要追求,当然如果你十分喜欢某个演员就另当别论了(就像我喜欢奥黛丽·赫本和尼古拉斯·凯奇)。
推荐一个英语论坛:e学论坛。很好的论坛,注册之后就可以下载许多东西,对于英语学习绝对有帮助
❺ 急诊室的故事经典台词
很高兴见到亲的提问,网络团队积极为您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生活愉快,有益望采纳
我也好喜欢的,建议再看一次
谢谢亲,望采纳,亲的采纳是对阿紫最大的支持,是阿紫不懈的动力!
❻ 《急诊室医生》口碑平平为何医疗剧层出不穷却鲜少爆款
未播之前,《急诊科医生》可谓备受期待。未料及播出后,收视率虽然超过了1%,口碑和话题度却不及预期。为何国产医疗剧几乎年年都有,却很少出现爆款之作?
就拿《心术》来说,这部电视剧呈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医患矛盾,但有不少观众认为,该剧把医患关系美化了。剧中设置了很多情节烘托医生的“仁心”的情节——急于抢救病人生命而没等家属签字的谷超华,最终被媒体曝光并辞职;面对头插钢丝、无钱治疗的乞丐,医生主动捐款为他筹集手术费用。这些情节都过于理想化,没有触及到医患关系的真正痛点。
《外科风云》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该剧几乎涉及到了中国医疗体系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对每一个问题的剖析都浅尝辄止。剧中的医患矛盾,大部分都以“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方式进行了化解,并没有深入挖掘背后原因,并展开有意义的追问。
此外,医疗剧本身也并非市场主流。在当年,《心术》在六六编剧,吴秀波、海清主演的情况下,收视率也并不算特别理想。由此可见,医疗剧的制作是有市场风险的。再加上医疗剧的创作本身也有很大的难度,一不留神就会出现各种错误,这也使得很多创作人对医疗剧望而却步,客观上影响了国产医疗剧的发展。
就目前来看,国产医疗剧也在不断进步。比如,《急诊科医生》有赖于协和医疗团队的支持,暂时没有出现专业错误。每集片尾推出的急救知识演示,也收获了观众的好评。但仅仅是专业性上的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医疗剧创作者来说,破解医疗剧目前存在的“五宗罪”,才是制造出爆款作品的终极奥义。
❼ 求国外电影经典独白.好的追加100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she walks into mine.]
世界上有很多城镇,城镇里有很多旅馆,而她却走进了我
❽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什么
编辑词条双面疑杀
目录
基本信息
演职员表
制作/发行
上映日期
幕后制作
精彩对白
剧情简介
官方网站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更多中文片名:
我知道谁杀了我
更多外文片名:
I Know Who Killed Me
Katilimi taniyorum .....Turkey (Turkish title)
Ma tean, kes mu tappis .....Estonia
Tiedän kuka tappoi minut .....Finland
影片类型:
惊悚 / 犯罪 / 剧情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数码环绕声 DTS SDDS
评级:
Rated R for grisly violence including torture and disturbing gory images, and for sexuality, nudity and language.
级别:
USA:R Singapore:NC-16 UK:18 Singapore:M18 Philippines:R-13
制作成本:
$12,000,000/estimated
拍摄日期:
2006年12月 - 2007年3月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克里斯·希沃特森 Chris Sivertson
编剧 Writer:
Jeff Hammond .....(written by) (as Jeffrey Hammond)
演员 Actor:
琳赛·洛翰 Lindsay Lohan .....Aubrey Fleming
朱莉娅·奥蒙德 Julia Ormond .....Susan Fleming
尼尔·麦克唐纳 Neal McDonough .....Daniel Fleming
Spencer Garrett .....Phil Lazarus
Gregory Itzin .....Dr. Greg Jameson
Bonnie Aarons .....Fat Teena
Kenya Moore .....Jazmin
Thomas Tofel .....Douglas Norquist
Rodney Rowland .....Kenny Scaife
David Figlioli .....Lanny Rierden
迈克尔·帕帕约翰 Michael Papajohn .....Jacob K/Joseph K
Paula Marshall .....Marnie Toland
Eddie Steeples .....Saeed
Jessica Rose .....Marcia
Wynter Kullman .....Faith (scenes deleted)
Brian McNamara .....Fred Toland
Colleen Porch .....Vicky Redfeather
Michelle Page .....Gabrielle Sherwood
Donovan Scott .....Sheriff Leon Cardero
Shay Astar .....Merribeth Hamblin
Debra Christofferson .....Paloma Sherwood
Michael Esparza .....Gilberto
Megan Henning .....Anya
Amy Fuehrer .....1st Reporter
Marc Senter .....Pete
Kaitlyn Lee Cruz .....Young Aubrey
Art Bell .....Himself
Jesse Hlubik .....FBI Agent #2
Michael Adler .....Dr. Alex Dupree
Cornelia Guest .....Dr. Hannah Sommerly
Theo Kypri .....The Blue Man
Jennifer O'Kain .....Mrs. Post
Leslie Cohen .....Katey Frye
Clint Johnson .....Gordon (scenes deleted)
David Weisenberg .....Anesthesiologist
Justin Stone .....Stuart Delaney
Jane Galloway Heitz .....Nurse Irma Beck
Jason Wilburn .....FBI Agent #1
Dan Walters .....Dennis Macbreen
David A. Kimball .....Surgeon
Will Shaffer .....Painted Guy
Raha Sheik .....Third Reporter
Stacy Daniel .....Second Reporter
Tracey Evans .....Dakota's Mom (uncredited)
Kent Kasper .....Strip Club Patron (uncredited)
布莱恩·格拉提 Brian Geraghty .....Jerrod Pointer
嘉丝莉·毕薇斯 Garcelle Beauvais .....Julie Bascome (as Garcelle Beauvais-Nilon)
制作人 Proced by:
Tom Gores .....executive procer
David Grace .....co-procer
Johnny O. Lopez .....executive procer
Frank Mancuso Jr. .....procer
Aaron Mazzolini .....co-procer
Sabrina Sipantzi .....line procer (as Sabrina Sipantzi Ballard)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Joel McNeely
摄影 Cinematography:
约翰·R·莱昂耐迪 John R. Leonetti
剪辑 Film Editing:
Lawrence Jordan
选角导演 Casting:
Dino Ladki
艺术指导 Proction Designer:
Jerry Fleming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
Betty Berberian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Rachel Sage
视觉特效 Visual Effects Supervisor:
J.M. Logan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360 Pictures Inc.
发行公司:
TriStar Pictures [美国] ..... (2007) (USA) (theatrical)
Scanbox Finland [芬兰] ..... (2007) (Finland)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11:11 Mediaworks [美国]
其它公司:
Avon Studio Transport ..... transportation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dollies
Summit Entertainment [美国] ..... international sales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编辑本段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美国
USA
2007年7月27日
丹麦
Denmark
2007年8月24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7年9月6日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7年9月12日
泰国
Thailand
2007年9月13日
波兰
Poland
2007年9月14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7年9月21日
土耳其
Turkey
2007年9月21日
俄罗斯
Russia
2007年10月11日
拉脱维亚
Latvia
2007年10月19日
冰岛
Iceland
2007年11月30日
德国
Germany
2008年1月3日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缘分,往往源于“一见钟情”。制片人小弗兰克·曼古索(Frank Mancuso Jr。)第一次阅读《双面疑杀》的剧本时,就知道这个故事蕴含着与众不同的力量,立刻就被其中那些独特的论点所吸引,从其他众多剧本中选中它成为自己制作的下一部作品。确实,曼古索在电影工业已经度过了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了,他曾经制作过的影片涵盖范围非常地广泛,从《十三号星期五》到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国际间谍片《冷血悍将》……而他也从中总结出了一些职业化的“潜规则”:在选择一个值得被拍成影片的好故事时,最好相信自己的本能和直觉。曼古索说:“我总是不停地问自己,‘我想不想看到它在大银幕上是个什么样子?’当我第一次读到《双面疑杀》时,看到了一个以前不曾见过的故事,这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内容也引人入胜,它真的征服了我。”
既然确定了这个故事有绝对的价值和特质被搬上大银幕,那么小弗兰克·曼古索的下一个步骤就是为它寻找一个合适的导演,这时候,有个人影突然蹦进他的脑海里--克里斯·希沃特森,一个对于电影观众来说相对陌生的名字。希沃特森的导演处女作《迷途》(The Lost)是对一个魅力超凡的隐士最直白的描述,不但在电影节的巡演上广受好评,还由此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战。曼古索表示:“我在看《迷途》的时候,对希沃特森产生了一种由衷的佩服之情,他在制作这部影片的时候,肯定只用了非常少的钱……我知道自己找到了属于我们的导演。”而曼古索第一次见到希沃特森时,两人就《双面疑杀》展开了非常激烈的讨论,曼古索对希沃特森单就这部影片所制定的导演视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回忆道:“我马上就感觉到,希沃特森是真的想做《双面疑杀》的导演,而且像我一样被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对这个故事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感觉和天分,能够将它拍成一部超越类型片的优秀作品。”
如果你看过《迷途》的话,就会知道克里斯·希沃特森是那种对探索人性的黑暗面非常感兴趣的导演:“前面已经有太多的例子了,大多数惊悚类题材的影片中所介绍的角色都是非常平面化、非常苍白无力的。而《双面疑杀》却完全不一样,它是由角色来推动剧情的发展的--这是我在阅读剧本时发现的最重要的一点……当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就在奥布里突然声称自己是达科塔的那个部分,我也跟着困惑了,达科塔可能是我见过的最吸引人的一个角色了。”
【双面娇娃】
编剧杰弗里·哈蒙德(Jeffrey Hammond)亲口承认,《双面疑杀》那复杂、不安的情节的灵感来源于很多不同的原始资料,包括他孩童时期记忆中听说的一些事情、以及最近的一些亲身经历。就拿连环杀手“蓝人”使用的由玻璃制成的杀人工具为例,这个想法就是在剧本快完成时突然跳进他的脑子里的:“我还记得那是我从墨西哥往回赶,正好有一辆机场大巴刚刚起步,于是我背着行李狂追……我的包包里带了两瓶龙舌兰酒,后来我左脚绊右脚摔了个大跟头,随即听到瓶子破碎的声音--当时我就想,那可是价值80美元的龙舌兰啊,就这样没了。当我站起来的时候,吃惊地发现自己的胳膊血流如注,原来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竟然被碎玻璃给割伤了。我又在丹佛机场多待了一个小时,在急诊室里对伤口进行了处理和包扎,然后就飞奔回了家,把‘玻璃武器’加到了剧本之中。”
杰弗里·哈蒙德还表示,剧本中连环杀手这个角色,应该既能提高故事的悬疑程度,还能制造恐怖效果:“我需要找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整个故事中都尽可能地将这个兇手伪装起来,让观众没办法认出他的真实身份。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观众都喜欢对‘谜团’进行猜测、类推,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我希望作为角色之一的连环杀手,是影片中最难以辨认的人物,这样才能让故事充满可怕的气氛。”
导演克里斯·希沃特森对这个剧本似乎有着与杰弗里·哈蒙德相似的感觉,他先让《双面疑杀》能够呈现的画面在自己的想象中慢慢播放……最终,他决定用两种对比鲜明的颜色--蓝色和红色来区分奥布里和达科塔所涉及的环境。小弗兰克·曼古索说:“在我和希沃特森的第一次会面中,他就说过类似的想法,只是当时考虑得还不成熟,他的意思是将和达科塔有关的一切都弄成红色,从长袜到唇膏;奥布里则是由各种不同形状的蓝色包围着。这样能够帮助观众很快就意识到,在银幕上出现的那个有着一样面容的人,到底是奥布里还是达科塔。”
克里斯·希沃特森对此的解释是:“我非常喜欢那种通俗的大众色,所以在这部影片中,我将它运用成一种主题式的工具,让它可以对我们的大脑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当然,我的目标并不是想让观众在离开电影院之后,不停地讨论这个颜色意味着什么、那个颜色意味着什么……这里只提供了一个下意识的线索,让观众能够感受得到变化的发生即可。”希沃特森特别举了一个例子,也就是影片中林赛·洛翰的角色第一次在道边被发现时的情形,随后她被送进了医院。当时她穿的是蓝色的长外衣,躺在蓝色的床单上,但是当她清醒后坚称自己是达科塔而非奥布里时,蓝色开始消失,红色悄悄地混入。当她出院的时候,穿着打扮方面已经完全换成了红色。
对于美工设计师杰瑞·弗莱明(Jerry Fleming)来说,克里斯·希沃特森的视觉想象力是一个充满丰富的细节的神秘世界:“我与这么多导演合作过,希沃特森绝对称得上是其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因为他的大脑永远在高速地运转着,他是真的关心角色、关心剧本、关心细节。”
而影片中有演员一人分饰两角,对美工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克里斯·希沃特森说:“像林赛·洛翰这样经验丰富的演员,同时以两个身份出现在一个故事中,并不存在表演方面的障碍,反而是游刃有余。但是由于拍摄日程表安排得非常紧张,所以即使是那种只需换换衣服和化妆就能转换角色的简单方式,在片场仍然得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即便是这样,如果这一天的拍摄工作涉及到林赛·洛翰的两个角色的话,当天的计划多半是完不成的,需要半夜再进行补拍。所以在片场中,最忙碌的身影,永远属于我们那可亲、可信、可敬的美工们。”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Aubrey Fleming: She always felt like half a person. Half a person with half a soul. Sometimes if she dreamed hard enough, she would bring the two halves together.
奥布里·弗莱明:她总是觉得自己只能算是半个人,拥有半个灵魂。有的时候,如果她在梦中使劲地努力,也许可以将两个一半的灵魂,合二为一。
Dr. Summerly: In stressful situations the brain - understandably - finds ways to cope with the trauma being inflicted on the body.
萨莫利医生:在一些非常紧迫的环境下,大脑就会进行自我保护,用一种可理解的方式来消除身体上的伤害。
Dakota Moss: I could handle creepy guys. This guy was different.
达科塔·摩丝:我总是能处理好和那些可怕的人之间的关系,但这个男人是与众不同的。
Dakota Moss: Maybe that's why ghosts are restless. Because there's nothing left of what they were except pain.
达科塔·摩丝:也许,这就是鬼魂没办法得到安宁的原因,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痛苦,什么也没留下。
Dakota Moss: Why does he want to kill me? Who am I to him? Who am I?
达科塔·摩丝:为什么他想杀死我?对于他来说我是谁?我到底是谁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新塞勒姆一个宁静的市郊小镇,因为一个名叫“蓝人”的连环杀手的嗜血正经历着动荡,所有的镇民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这名杀手有着特殊的癖好,只绑架、折磨年轻的女孩,他会囚禁她们长达几周的时间,当新鲜感消失之后,再用残忍的手段杀死她们……
“蓝人”的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奥布里·弗莱明身上……虽然奥布里大学还没有毕业,却已经是小镇上家喻户晓的天才钢琴演奏家了,她的另一个爱好是写作,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未来作家。没有人说得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就在奥布里和几个朋友出去游玩的那个夜晚,她再也没能回家,成为了连环杀手的新猎物。
日子在所有人的焦虑中嘀嘀嗒嗒走过,奥布里还是没有一丁点的消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FBI特别派遣了专案组寻找兇手的线索,然而他们却只能泄气地认为,奥布里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然而,命运就是一个爱捉弄人的家伙,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就在所有人都放弃了寻找的希望时,奥布里却突然出现在一条废弃的公路旁,深度昏迷,衣服破败不堪,身体伤痕累累……一个过路的司机发现了她,并把她送进最近的一家医院进行抢救。被女儿的失踪弄得筋疲力尽几乎发疯的苏珊和丹尼尔赶到医院守护在奥布里的病床前,但由于她仍然处在昏迷中没有恢复意识,他们只能看着女儿脸上的伤口暗暗抹泪。
终于,奥布里悠悠醒转,然而她说出来的话却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自己是一个低档酒吧的脱衣舞女郎,名叫达科塔·摩丝,从没有听说过奥布里·弗莱明这个名字。从医生到FBI探员到奥布里的父母,都认为她是因为受到了太大的刺激,导致神经错乱,意识失常,只能通过休息和治疗慢慢恢复她的记忆了。
然而,这个奥布里伤愈搬回她父母位于郊外的家之后,却仍然坚持自己并非他们认为的那个人,尽管她身体上那些古怪的伤口,和之前死于“蓝人”之手的受害者惊人的相似……FBI探员终于在奥布里的电脑里发现了一个线索,那是一个短篇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个女孩和她的假想朋友达科塔的历险,然而,这篇文章不但没有解开所有的谜题,却让一切更加复扑朔迷离了。
这边,达科塔也询问苏珊,自己有没有可能是奥布里的双胞胎姐妹?苏珊将自己怀孕时照的B超拿给达科塔看,里面清晰地显示她的子宫中只有一个胎儿……迷茫加恐惧,巨大的压力让达科塔神经紧张,她开始看到幻觉--有一个看不见脸的恐怖男人正在慢慢杀死他的猎物。最终,达科塔决定先把自己真实身份的谜团放到一边,因为她首要的任务是保护自己不受“蓝人”的伤害,而且她还要协助警方捕杀那个凶残的杀人犯。
❾ 有一部国外的电影,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你没有生命线,你不属于这里.."那电影叫什么名字
《蝴蝶效应》
...埃文最后选择了从母亲身体中消失,选择了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于是周围人的生命被重写,一切归于零,和平而美丽。他印证了算命老妇人的话:“你没有生命线,你不属于这里。”
"You have no lifeline.
You don't belong here.
You have no soul.
You've never meant to be."
蝴蝶效应
英文名:TheButterflyEffect蝴蝶效应
导演/编剧:埃里克·布雷斯EricBressJ·麦凯伊·格鲁伯J.MackyeGruber
主演:
艾什顿·库奇AshtonKutcher饰埃文·泰瑞博
艾米·斯马特AmySmart饰凯勒·米勒
凯文·施密特KevinSchmidt饰少年兰尼
米罗娜·沃尔特斯MeloraWalters饰安德里亚·泰瑞博
类型:剧情/科幻/惊悚
发行:新线NewLineCinema
上映日期:2004年1月23日
简介:
男主角埃文·泰瑞博(艾什顿·库奇饰)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唯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从童年时代起,就写日记不停记录他每日生活中的全部细节。某天,埃文忽然读到了那些记录中的一部分,顿时,那些已经被他自己埋葬在内心最深处许多年的黑暗记忆又再次被唤醒,那是改变了他整个少年时代的不堪回首往事。机缘巧合,埃文忽然发现自己可以通过一直搁在床下那些写着当年记录的日记本回到过去,进入自己当年的身体。也许这些落满灰尘的日记本可以让他从此摆脱所有不愉快的记忆,抱着这样的想法,埃文回到过去,力图改写历史,以为这样就可以治愈他受伤的记忆,让他和所爱的人们能从此之后幸福生活。他制定出无懈可击计划,执行起来也小心翼翼。但等他一旦回到现实,却发现一切都已面目全非。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损失惨重的改变,而他最亲密的那些朋友的生活已经南辕北辙。特别是他的初恋女友凯勒·米勒(艾米·斯马特饰),他们是儿时玩伴,在经历了长久的漠然以对之后,发现彼此还是相爱。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埃文只好一次次的回到过去,但每次总有些小事件在他不注意时层出不穷地发生,之后一连串连锁反应,到底让他和他朋友们的生活更加彻头彻尾的改变。于是埃文一次次尝试,他们的生活也就像高速火车一般刹那间从山顶冲下,树林或者河流在窗外一掠而过。凯勒从女招待到学生会主席再到落魄吸毒者。她的命运和他一样不停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