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老版聊斋中的一个故事名
《葛巾》
《葛巾》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部同名小说,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访名贵牡丹,与牡丹仙子葛巾结下姻缘,并促成了其弟常大器与葛巾表妹玉版的婚事,最终却以悲剧结尾,令人感慨万千。
❷ 聊斋改编的电影有哪些
聊斋改编的电影有:
1、倩女幽魂:
该片改编自经典名着《聊斋志异·葛巾》,讲述了书生常在田中榜后衣锦还乡,却发现昔日恋人曹玉全家被害,偶遇一位相貌行事和曹小姐极为相似的姑娘玉版,由此陷入了一场理不清的情感迷局的故事。
❸ 86版的《聊斋》 中一个情节 请问是哪个故事或片名
我也记得那画面,可忘了具体哪个故事了。给你提供电视剧里所有故事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陆1986版聊斋具体篇名(共74集 括号里的为书中的名字,上下两集的有27部共54集 )
1.辛十四娘
2.阿绣
3.贾奉雉
4.婴宁
5.封三娘
6.阿宝
7.鹦鹉奇缘(阿英)
8.云翠仙
9.窦女情仇(窦氏)
10.西湖主
11.花仙奇缘(葛巾)
12.地府娘娘(锦瑟)
13.陆判
14.书痴
15.鲁公女
16.狐仙驯悍记(马介甫)
17.八大王
18.连琐
19.峨嵋一笑(连城)
20.田七郎
21.乔女
22.梅女
23.狐侠(红玉)
24.莲香
25.鬼宅(小谢)
26.香玉
27.娇娜
只有一集的有18部共18集:
1.袖中奇缘(巩仙)
2.金钗奇情(王桂庵)
3.翩翩
4.鸦头
5.无头案(<折狱>里的一节)
6.司文郎
7.冥间酒友(王六郎)
8.花姑子
9.荒山狐女(张鸿渐)
10.瑞云
11.生死情(章阿端)
12.仙媒(彭海秋)
13.公孙九娘
14.荷花三娘子
15.杀阴曹(伍秋月)
16.细侯
两个半集组成一集的有4部共2集:
1.雨钱/佟客
2.良琴知己(<局诈>的第三节)/骂鸭
❹ 谁知道聊斋故事《葛巾》拍成的老电影名
《葛巾》
❺ 请问这部影视叫什么名字这个演员是谁
吴佩柔,1992年1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8表演本科班,中国内地女演员。
❻ 问旧版聊斋的一集片名
就是《花仙情缘》,不过不是红衣,而是紫衣(不过剧中衣服的颜色好像也偏红些),那是紫牡丹葛巾(演员叫邹熠熠,很漂亮);她有个妹妹,白牡丹玉版——本部《聊斋》共47部、74集,全部剧情介绍详见这里——个人搜集整理,并对其中剧情错误的篇章和错别字进行了订正(《花仙情缘》是第三十九集;《香玉》是第四十六集):
难忘1986版《聊斋》(五):剧情简介
http://hi..com/yunfeiliu1/blog/item/2115d995b8f72e41d1135e81.html
贴张图,看是不是她们:
❼ 赵宝刚都拍过什么电视剧
1983年《聊斋故事--葛巾》饰:常大用
1984年《四世同堂》饰:祁瑞丰
1990年《渴望》导播
1991年《编辑部的故事》导演
1992年《皇城根儿》导演
1994年《过把瘾》导演
1995年《东边日出西边雨》导演
1996年《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导演
1996年《血色婚恋/爱的湾道》总策划
1997年《无雪的冬天》导演
1998年《永不瞑目》导演
1999年《男人离婚》总监制,合作者:沈 晔
2000年《像雾像雨又像风》导演,合作导演:汪俊
2001年《浮华背后》监制
2002年《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导演
2003年《别了,温哥华》总导演,导演:汪俊
2003年《沧海百年》总监制
2004年《录像带》导演
2005年《给我一支烟/夜雨》导演
2007年《奋斗》导演、制片、监制
2007年《梅艳芳菲》总导演
2007年《落地,请开手机》总监制
2008年《夜幕下的哈尔滨》导演
2008年《我的青春谁做主》导演
2008年《苏菲的供词》制作人,主演
2009年 新版《四世同堂》饰:冠晓荷
2009年《婚姻保卫战》导演
2010年《家的N次方》饰:薛茂祥
2011年《男人帮》导演
2011年《北京青年》导演
2012年《老有所依》[3]导演
2012年8月16日起,赵宝刚大剧《北京青年》热映。
❽ 《聊斋》中葛巾,香玉,素秋,黎氏的人物形象
您好,我只找到2个,希望会对您有帮助<<葛巾》写的是“双美”——两个牡丹花妖。其中主要叙述的是葛巾与常大用的爱情故事,然而却又以另一女子玉版相衬托,使得姚黄魏紫,相得益彰。葛巾与常大用一见钟情,没想列好事多磨,第一次幽会即为玉版所打断——玉版在葛巾屋里与之下棋。第二次约会,几句话尚未说完,“遥闻人语”,玉版又来邀葛巾到她那里下棋,并强把葛巾拉走。通篇之中,作者只写了玉版的两句话(显然玉版只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就是这两句话,却既表现了玉版的性格,同时又衬托了葛巾的形象。她邀葛巾时说:“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饮”。足见其心境悠闲,风采淡雅。然而却正是她这悠闲的心境和淡雅的风采。把葛巾此时从“辞以困顿”、“坚坐不行”所表现出来的焦灼心情映衬得十分鲜明。她同葛巾开玩笑说:“如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家耶?”无意间又恰恰道出了葛巾的秘密,葛巾不得不置伏于床下的常大用于不顾而听凭玉版强拉去。玉版风趣的语言和豪爽的行动把葛巾含而不露、温柔蕴藉的性格特点映衬得更是突出,使得这朵“葛巾紫”更加娇艳动人。葛巾、玉版,一个是“宫妆艳绝”,一个是“素衣美人”,作者在这里不仅把二者写得
楚楚动人,象花一样美,而且所展示的爱情生活也有如牡丹花一样“璀灿似锦”,沁人心脾。 我们再来看看《香玉》。前面所谈过的“阿宝”写的是人的痴情感动了人,而“香玉”则写的是人的痴情感动了花妖。《连城》写的是“士为知己者死”,《香玉》则写的是,“花为悦己者夭”,读来缠绵悱恻。
胶州黄生读于劳山下清宫,于窗中见一红一白之女郎.便对这两个女郎爱慕至极,情意难禁。于是题了一首情诗:“无限相思苦,含情对晚窗。恐归沙咤利,何处觅无双”。因为这首诗,得与牡丹花妖香玉交往。不料好景不长,不久,白牡丹被人挖走,枯萎而死,“生始悟香玉乃花妖也”。黄生又恨又想,一气作了五十首哭花诗,“日日临穴涕”。他的痴情感动了原不愿与他往来的香玉之好友——耐冬花妖绛雪,答应作为腻友少慰他的寂寞。而黄生并未忘情香玉,仍然时常“临穴洒涕”,哭悼香玉。他的至情终于感动了花神,香玉得复生宫中。黄生与香玉得以重聚,誓言死后也要变成牡丹,生在香玉旁。他死后第二年,白牡丹旁果然长出一株牡丹。数年后,这株高数尺的牡丹由于不开花被老道士的徒弟砍去,于是白牡丹和耐冬花也双双枯死。对此,作者评论说:“情之所至,鬼神可通,花以鬼从,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也。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
❾ 葛巾的介绍
《葛巾》,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中的篇目,描述了洛阳书生常大用到山东曹州寻访名贵牡丹,与牡丹仙子葛巾结下姻缘,并促成了其弟常大器与葛巾堂妹玉版的婚事,最终却以悲剧结尾,令人感慨万千。
❿ [聊斋志异]中有没有一个故事叫[葛巾]的
聊斋志异·葛巾
葛巾
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
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作《怀牡丹》诗百
绝。未几花渐含苞,而资斧将匮;寻典春衣,流连忘返。一日凌晨趋花所,则一女郎及老妪
在焉。疑是贵家宅眷,遂遄返。暮往又见之,从容避去;微窥之,宫妆艳绝。眩迷之中,忽
转一想:此必仙人,世上岂有此女子乎!急返身而搜之,骤过假山,适与媪遇。女郎方坐石
上,相顾失惊。妪以身幛女,叱曰:“狂生何为!”生长跪曰:“娘子必是仙人!”妪咄之
曰:“如此妄言,自当絷送令尹!”生大惧,女郎微笑曰:“去之!”过山而去。
生返,复不能徒步。意女郎归告父兄,必有诟辱相加。偃卧空斋,甚海孟浪。窃幸女
郎无怒容,或当不复置念。悔惧交集,终夜而病。日已向辰,喜无问罪之师,心渐宁帖。回
忆声容,转惧为想。如是三日,憔悴欲死。秉烛夜分,仆已熟眠。妪入,持瓯而进曰:“吾
家葛巾娘子,手合鸩汤,其速饮!”生骇然曰:“仆与娘子,夙无怨嫌,何至赐死?既为娘
子手调,与其相思而病,不如仰药而死!”遂引而尽之。妪笑接瓯而去。生觉药气香冷,似
非毒者。俄觉肺膈宽舒,头颅清爽,酣然睡去。既醒红日满窗。试起,病若失,心益信其为
仙。无可夤缘,但于无人时,虔拜而默祷之。
一日行去,忽于深树内觌面遇女郎,幸无他人,大喜投地。女郎近曳之,忽闻异香竟
体,即以手握玉腕而起,指肤软腻,使人骨节欲酥。正欲有言,老妪忽至。女令隐身石后,
南指曰:“夜以花梯度墙,四面红窗者即妾居也。”匆匆而去。生怅然,魂魄飞散,莫知所
往。至夜移梯登南垣,则垣下已有梯在,喜而下,果有红窗。室中闻敲棋声、伫立不敢复前,
姑逾垣归。少间再过之,子声犹繁;渐近窥之,则女郎与一素衣美人相对弈,老妪亦在坐,
一婢侍焉。又返。凡三往复,漏已三催。生伏梯上,闻妪出云:“梯也,谁置此?”呼婢共
移去之。生登垣,欲下无阶,恨悒而返。
次夕复往,梯先设矣。幸寂无人,入,则女郎兀坐若有思者,见生惊起,斜立含羞。
生揖曰:“自分福薄,恐于天人无分,亦有今夕也!”遂狎抱之。纤腰盈掬,吹气如兰,撑
拒曰:“何遽尔!”生曰:“好事多磨,迟为鬼妒。”言未已,遥闻人语。女急曰:“玉版
妹子来矣!君可姑伏床下。”生从之。无何,一女子入,笑曰:“败军之将,尚可复言战否?
业已烹茗,敢邀为长夜之欢。”女郎辞以困惰,玉版固请之,女郎坚坐不行。玉版曰:“如
此恋恋,岂藏有男子在室耶?”强拉出门而去。生出恨极,遂搜枕簟。室内并无香奁,惟床
头有一水精如意,上结紫巾,芳洁可爱。怀之,越垣归。自理衿袖,体香犹凝,倾慕益切。
然因伏床之恐,遂有怀刑之惧,筹思不敢复往,但珍藏如意,以冀其寻。
隔夕女郎果至,笑曰:“妾向以君为君子,不知其为寇盗也,”生曰:“有之。所以
偶不君子者,第望其如意耳。”乃揽体入怀,代解裙结。玉肌乍露,热香四流,偎抱之间,
觉鼻息汗熏,无气不馥。因曰:“仆固意卿为仙人,今益知不妄。幸蒙垂盼,缘在三生。但
恐杜兰香之下嫁,终成离恨耳。”女笑曰:“君虑亦过。妾不过离魂之倩女,偶为情动耳。
此事宜要慎秘,恐是非之口捏造黑白,君不能生翼,妾不能乘风,则祸离更惨于好别矣。”
生然之,而终疑为仙,固诘姓氏,女曰:“既以妾为仙,仙人何必以姓名传。”问:“妪何
人?”曰:“此桑姥。妾少时受其露覆,故不与婢辈等。”遂起欲去,曰:“妾处耳目多,
不可久羁,蹈隙当复来。”临别,索如意,曰:“此非妾物,乃玉版所遗。”问:“玉版为
谁?”曰:“妾叔妹也。”付钩乃去。
去后,衾枕皆染异香。从此三两夜辄一至。生惑之不复思归,而囊橐既空欲货马,女知之,曰:“君以妾故,泻囊质衣,情所不忍。又去代步,千余里将何以归?妾有私蓄,卿
可助装。”生辞曰:“感卿情好,抚臆誓肌,不足论报;而又贪鄙以耗卿财,何以为人乎!”
女固强之,曰:“姑假君。”遂捉生臂至一桑树下,指一石曰:“转之!”生从之。又拔头
上簪,刺土数十下,又曰:“爬之。”生又从之。则瓮口已见。女探入,出白镪近五十余两,
生把臂止之,不听,又出数十铤,生强分其半而后掩之。
一夕谓生曰:“近日微有浮言,势不可长,此不可不预谋也。”生惊曰:“且为奈何!
小生素迂谨,今为卿故,如寡妇之失守,不复能自主矣。一惟卿命,刀锯斧钺,亦所不遑顾
耳!”女谋偕亡,命生先归,约会于洛。生治任旋里,拟先归而后迎之;比至,则女郎车适
已至门。登堂朝家人,四邻惊贺,而并不知其窃而逃也。生窃自危,女殊坦然,谓生曰:“
无论千里外非逻察所及,即或知之,妾世家女,卓王孙当无如长卿何也。”
生弟大器,年十七,女顾之曰:“是有慧根,前程尤胜于君。”完婚有期,妻忽夭殒。
女曰:“妾妹玉版,君固尝窥见之,貌颇不恶,年亦相若,作夫妇可称佳偶。”生请作伐,
女曰:“是亦何难。”生曰:“何术?”曰:“妹与妾最相善。两马驾轻车,费一妪之往返
耳。”生恐前情发,不敢从其谋,女曰:“不妨。”即命桑妪遣车去。数日至曹。将近里门,
婢下车,使御者止而候于途,乘夜入里。良久偕女子来,登车遂发。昏暮即宿车中,五更复
行。女郎计其时日,使大器盛服而迎之。五十里许乃相遇,御轮而归;鼓吹花烛,起拜成礼。
由此兄弟皆得美妇,而家又日富。
一日有大寇数十骑突入第。生知有变,举家登楼。寇入围楼。生俯问:“有仇否?”
答云:“无仇。但有两事相求:一则闻两夫人世间所无,请赐一见;一则五十八人,各乞金
五百。”聚薪楼下,为纵火计以胁之。生允其索金之请,寇不满志,欲焚楼,家人大恐。女
欲与玉版下楼,止之不听。炫妆下阶,未尽者三级,谓寇曰:“我姊妹皆仙媛,暂时一履尘
世,何畏寇盗!欲赐汝万金,恐汝不敢受也。”寇众一齐仰拜,喏声“不敢”。姊妹欲退,
一寇曰:“此诈也!”女闻之,反身伫立,曰:“意欲何作,便早图之!尚未晚也。”诸寇
相顾,默无一言。姊妹从容上楼而去。寇仰望无迹,哄然始散。
后二年,姊妹各举一子,始渐自言:“魏姓,母封曹国夫人。”生疑曹无魏姓世家,
又且大姓失女,何得置之不问?未敢穷诘,心窃怪之。遂托故复诣曹,入境谘访,世族并无
魏姓。于是仍假馆旧主人,忽见壁上有赠曹国夫人诗,颇涉骇异,因诘主人。主人笑,即请
往观曹夫人,至则牡丹一本,高与檐等。问所由名,则以其花为曹第一,故同人戏封之。问
其“何种”?曰:“葛巾紫也。”愈骇,遂疑女为花妖。既归不敢质言,但述赠夫人诗以觇
之。女蹙然变色,遽出呼玉版抱儿至,谓生曰:“三年前感君见思,遂呈身相报;今见猜疑,
何可复聚!”因与玉版皆举儿遥掷之,儿堕地并没。生方惊顾,则二女俱渺矣。悔恨不已。
后数日,堕儿处生壮丹二株,一夜径尺,当年而花,一紫一白,朵大如盘,较寻常之葛巾、
玉版,瓣尤繁碎。数年茂荫成丛,移分他所,更变异种,莫能识其名。自此牡丹之盛,洛下
无双焉。
异史氏曰:“怀之专一,鬼神可通,偏反者亦不可谓无情也。少府寂寞,以花当夫人
;况真能解语,何必力穷其原哉?惜常生之未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