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音乐之声电影的经典片段的细节描写
音乐之声》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女主角玛利亚生性活泼率真,走出修道院投身世俗生活,大胆追求真爱,以童心,爱心去照料七个过早失去母亲的孩子.故事中人际的宽容与亲情的和谐,冯·特里普上校一家不畏纳粹爪牙高压的正气,宁可流亡不做亡国奴的爱国情愫,首先,当然是它里面的天簌之声。这是一部音乐剧,所以影片的开始便是由朱莉演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它充分地表达了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热爱。影片中,玛利亚教给孩子们的“哆来咪”无疑是一堂灰谐生动的音乐课,7个调皮苦闷的孩子爱上了音乐和玛利亚,他们一起唱出了怡人的“孤独的牧羊人”、激昂的“我最爱的东西”、睿智的“十六以后是十七”等,都给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享受。再也没有孩子们说“再见”比托普家的孩子们在其父亲的晚宴客人们面前说“晚安,再见”更令人感到乐趣横生了。接着就是影片中的故事场景阿尔卑斯山麓的湖光山色,蓝蓝的天空,嫩绿的草原,清澈的湖水……。最后就从影片的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上说说吧。第一感觉是玛利亚的教育理念非常的好,她会顺着孩子的发展规律去教孩子,孩子就是孩子,孩子就要活得像孩子,要孩子学到东西必先是孩子愿意去学,然后才是用孩子能接受的方法去教。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都忽视了的方面,但恰恰这是最重要的方面。其次,我是被里面所表现出来的爱所感动着,玛利亚对大自然的爱,玛利亚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对上校和玛利亚的爱,玛利亚和上校的爱,他们一家对祖国的爱……最后他们远走高飞了。
② 电影里最让你动情的唱歌片段是
电影或电视剧里,如果在适当的剧情里配上适宜的插曲,那种煽情力度,就像直接扔上一枚催泪弹,让我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念念不忘。就好像我最爱的日剧《东京爱情故事》。我把这部日剧看了不下四遍,仍觉不过瘾,后来买了剧集录影带收藏。
至今已经20余年过去,但是,只要这首歌的前奏响起,依然会心潮澎湃。2011年的东京巨蛋演唱会上,当《突如其来的爱情》前奏响起,64岁的小田和正像个年轻人一样跑上舞台。他一开腔,底下的观众纷纷起立挥舞双手,许多张已经不再年轻的脸庞上热泪奔流。
这样的怀旧老歌,唱的已经不再是歌,而是那些永远不再回来的青春,和永远不会再有的爱情。
③ 哪些电影中有令人难以忘记的唱歌的片段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画面精美、内容动人以外,它里面的某个片段也必然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哪些电影中有令人难以忘记的唱歌的片段呢?看到这个问题,我脑海当中第一浮现出的就是在《金枝玉叶》当中张国荣坐在钢琴面前弹唱主题曲《追》的片段。
最后,我想说得是在看完《金玉满堂》很久以后,袁咏仪唱的《卡门》仍旧在我的脑海里盘旋,真是魔性十足。这两部电影的唱歌片段就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但仅仅是个人意见。
④ 抒情男高音和罗西尼男高音的区别
抒情男高音和罗西尼男高音的区别为:音域不同、音色不同、唱调不同。
一、音域不同
1、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的音域一般是C3-C5。
2、罗西尼男高音:罗西尼男高音的音域一般为B2~C5。
二、音色不同
1、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强调音色的明亮,声音优美柔和,气息的流畅,富于歌唱性。
2、罗西尼男高音:罗西尼男高音音色清润、明亮,擅于演唱轻巧灵活、富于装饰性的旋律。
三、唱调不同
1、抒情男高音:抒情男高音咏叹调旋律有宽广的八度跳跃,气息悠长,具有清晰的线条感。
2、罗西尼男高音:罗西尼男高音在主旋律上演唱的连续装饰音。为了实现这种效果,歌唱者首先演唱主旋律,而后围绕主旋律演唱装饰音以此创造出各种音乐和戏剧效果。。
⑤ 电影《斯大林格勒》中女主角过生日时男高音唱的咏叹调是什么
是歌剧托斯卡里的今夜星光灿烂的曲调。但歌词好像是改写的
⑥ 电影《罗马浴场》中 主角在穿越的时候那个在海边唱歌的男高音唱的是什么 出自哪里
这是2001年世界歌剧大赏会上的La Mia Rival指导这首歌的是着名的
Riccardo Muti合唱这首歌的都有(居塞比 威尔第/普拉西多 卡巴耶/里卡尔多 穆蒂/新爱乐乐团)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⑦ 抒情男高音的介绍
《抒情男高音》是金相满执导,金相万编剧,刘智泰、车艺莲、伊势谷友介主演的传记电影,于2015年9月7日在韩国上映。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罹患甲状腺癌的男高音歌唱家,勇敢克服困难重返舞台的故事1。2015年11月20日,该片获得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原创配乐奖。
⑧ 中国抒情男高音有那些及代表作
1、戴玉强
1963年生于河北文安,中国内地男歌手,美声唱法,男高音歌唱家。2003年,凭借《你是这样的人》获中国金唱片男演员奖。2012年9月,凭借 歌曲《走向复兴》 获得第12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⑨ 请推荐十首比较经典的男高音唱的音乐剧歌曲。
1、《我的太阳》
《我的太阳》(O sole mio )是一首创作于1898年的那不勒斯(拿波里)歌曲,这首歌曲流传之广,不仅是知名男高音如恩里科·克鲁索、鲁契亚诺·帕瓦罗帝、安德烈·波伽利等的保留曲目,也被诸如布莱恩·亚当斯等流行摇滚艺人演绎,同时是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帝的代表作。
2、《重归苏莲托》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着名的意大利歌曲。它由G·第·库尔蒂斯作词,由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作曲。词、曲作者是兄弟俩,哥哥作词,弟弟谱曲。《重归苏莲托》的曲调和歌词都优美、抒情,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3、《伏尔加船夫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由夏里亚宾创作、莫斯科雅阔夫演唱的俄罗斯歌曲。《伏尔加船夫曲》也是揭示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歌曲。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揭示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辱负重,却饥寒交迫,他们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担负起历史所赋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的歌曲。
4、《游移的月亮》
《游移的月亮》(Vaga luna che inargenti)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创作的一首曲调动人的抒情歌曲。音乐包含有无限的深情,简洁透明,旋律清新动人。
表达了对姑娘的深深爱恋、歌曲伴奏旋律犹如月光倾泻,令人沉醉于月色花影中,心中不免产生几许感慨。如歌的行板犹如一首清新的小诗,歌曲魅力在于它纯真的气质,让人置身于宁静而又祥和的天籁之中。
5、《Time to Say Goodbye》
《Time to Say Goodbye》(告别时刻)(意大利语:Con te partiro)是一首意大利歌剧流行音乐,由弗朗西斯科·萨托利(Francesco Sartori)作曲、卢西奥·库兰特图(Lucio Quarantotto)作词。
6、《阿玛丽莉》
《阿玛丽莉》是意大利艺术歌曲,是卡契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由作曲家卡契尼作曲,瓜里尼作词。是一首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世俗性歌曲。《阿玛丽莉》的音域不宽,但其旋律优美动听,细腻感人。
卡契尼把《新音乐(nuove musiche)》这个名称放在他于1602和1614年所发行的两套牧歌作品集中,并很严谨地为每一首声乐作品分别写好了每一个装饰音的唱法,禁止歌手自行即兴发挥。
7、《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
《我心里不再感到青春火焰燃烧》是由家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帕伊谢洛G.Paisiello(1740-1816)作曲,尚家骧编译。
歌曲选自歌剧《磨坊女》。磨坊的故事,最有关早出现在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帕伊西埃洛(1740-1816)1788年创作的歌剧《磨坊女》里。
此后关于磨坊姑娘的歌曲、歌剧开始在德国发展,舒伯特因此歌剧的影响在1826年创作了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是浪漫主义题材声乐套曲的典范。并先后被贝多芬、帕格尼尼作为变奏曲的主题曲。
8、《让我痛苦吧》
《让我痛苦吧》是声乐专业的意大利文必唱曲目之一。也译作:《让我痛哭吧》,又译作《任我的泪水流淌》,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
意大利文曲目名称: Lascia ch'io pianga。此曲曾被众多歌唱家或歌手传唱过。也是很多歌唱家非常喜欢的曲目之一。曾有莎拉布莱曼、巴托丽等歌者演唱过此曲。
9、《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
《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意大利艺术歌曲、小咏叹调,选自歌剧《奥龙泰阿》(Orontea),由意大利作曲家切斯蒂Antonio Cesti(1623-1669)作曲,尚家骧编译。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一种对爱人的亲切而温柔的感情,旋律优美,自始至终都很抒情。
10、《桑塔·露琪亚》
《桑塔·露琪亚》是一支那不勒斯(Napoli)船歌(barcarolla)民歌。在意大利统一过程中,1849年特奥多罗·科特劳(Teodoro Cottrau)把它从那不勒斯语翻译成意大利(Italy),当作一首船歌出版。
它是第一首被翻译为意大利语的那不勒斯歌曲。科特劳本人常被说成是该歌曲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名出生于法国的作曲家和歌曲收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