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电影胶片要数字化修复一般怎么做
一部老电影的修复,要经过影片素材整理—清洁—胶转数—画面修复—画面调色—修复—声画合成—修复质量鉴定等。
1、洁片为修复的基础,属于物理修复,需要利用清洁工具手工清除尘埃和污点,污垢严重时还得用上超声波洁片机。紧接着接片需要查看整盘胶片是否存在断开状况,如果有就要用专用胶水粘合。
2、胶转磁和自动修复都是机器完成。先将物理修复完成的胶片利用胶片扫描仪进行2K数字化,再利用软件自动修复,这一步能过滤掉70%到80%的脏点和霉斑。剩余的都得交给人工来修复。
3、所有步骤完成后,需要初审,挑出明显遗留的脏点和黑频缺帧问题。需要重映的影片,需要反复检查十余次,确定无明显硬伤后,在专业审片棚内进行终审,若发现瑕疵,还得返修。
(1)老电影流程扩展阅读
胶片会先拿到洗印厂去做清洁和物理修复,然后再拿到我们这做扫描,把胶片扫描成数字的图像及声音文件,然后交付专门的画面修复组,这个组通常人数最多,同时进行声音修复。
接下来调色师对画面进行调色。然后就是声音修复。声音和画面都做好了之后,要做一个声画合成,匹配对位,相当于一个重新剪辑的过程,最后输出成磁带、MV或DCP文件等,这就是修复的整个流程。
⑵ 一部电影从立项到上映要经历哪些流程
一般商业电影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工作,包括提构思、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采集作业方式进行,并由执行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剪辑、配音、配乐、设计字幕、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1、选择剧本
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不过在导演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型制作电影。
3、选择导员、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了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重要的是要有大牌明星的参与,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多数时候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摄影、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发行商的表现来评判。
⑶ 一部电影从生产到放映有那些正规程序
电影是怎样完成的:(以法国为例)
流程一:选择剧本
法国电影剧作者写出剧本,呈交影片公司,或法国全国电影中心,并向保护作者权益的创作家协会申请注册。法国各影片公司平均每年受到2000个剧本,全国电影中心每年审读剧本600部左右。特聘的专家组织审读委员会,负责挑选故事好,且商业前景好的剧本,一个剧本的审读费为300—500法郎,相中的剧本一般为二三十万法郎。剧作大腕的要价往往高达三四百万法郎。
流程二:落实制片
“赏心悦目的剧本交到掌管影片经济大权的制片人手中。制片人或代表影片公司,或独立经营。在法国约有1000个影片公司,当然不是年年有活干。买剧本、筹经费、挑演员和聘导演是制片人费心张罗的四件大事按规定,制片人自己至少要投资15%。影片一旦赢利,制片人可分红30%。但有实力的制片人的策略是多拍以丰补歉。
流程三:筹集资金
一般有赞助商、国家电影中心、电影与文化企业投资协会帮助出钱,还有电视台发行费。资金落实后,导演登场。
流程四:导演筹拍
润色剧本、选定演员、撰写分镜头剧本、组织技术班子、总揽拍摄计划是导演准备时期的五大任务。演员的酬金多少是影响导演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聘用技术班子的费用约占全部费用的20%。
流程五:正式投拍
法国每年投产150部影片,一部影片的拍摄周期是六个星期,实拍胶片4万米。摄影棚租金一周五万法郎。在预算中,拍摄费用应有10%到15%的机动。
流程六:后期制作
导演会阵帐中,沉下心来精心雕琢拍摄下来的素材,这是决定影片最终形态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剪辑工作包括镜头的组接和声音的混录,需要15—20个星期的工作日。经费预算占10%。
流程七:推销发行
海报和广告宣传材料的印刷。预告影片的编辑,拷贝的洗印是推销发行商的三大任务。推销影片的预算(不算拷贝数)在25万法郎和400万法郎之间,预付2万5千法郎的酬金,未被采用的海报也可获1万5千法郎的酬金。开记者招待会也是少不了的节目。
流程八:正式公映
影片步入电影市场,开始新的旅程。一部影片的放映寿命为10—15周。也有的影片惨遭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放映期过后,一部影片就存入电影库,等待历史的评判。。。。。。
⑷ 电影的制作流程是什么
首先,融资。
有了一部分钱以后就去请导演。要最好的!
然后召开记者会。公开选秀。
进一步融资。
然后再召开记者会。宣布选秀无效。
再进一步融资。去请演员,当然要最火的!
然后再召开记者会。宣布换导演,要港台的!
再进一步融资。
然后再召开记者会。宣布换演员,要港台的!
再进一步融资。
再召开记者会。再宣布换导演,要国外的!
再进一步融资。
再召开记者会。再宣布换演员,要国外的!
再进一步融资。
然后从总资金里抽出20%,拿到好莱屋,找一个小公司。拍一部标准烂片。
回国发片。
⑸ 电影的制作流程是什么
影视制作流程分为三个大步骤:前期准备、现场拍摄、后期制作。
前期准备
1、与客户沟通,深入了解客户对影视片的需要和广告目的
2、根据客户的需要,撰写影片创意脚本
3、客户确认创意脚本和制作费用后,双方签署委托制作合约
2现场拍摄
1、导演负责影片的整体创作以及摄影制作组织人员的分配等各项工作
2、客户现场监制并协调摄制组工作,如不发现问题应该及时与导演沟通,利于双方妥善处理
3、摄制组演职人员准备、彩排、拍摄
3后期制作
1、剪辑师将拍摄素材采集到影视非线性编辑系统,整理素材
2、导演和剪辑师根据影片创意脚初剪、精剪画面
3、动画师根据影片创意脚本中规定的特效画面,进行动画制作,视频特效制作,视觉艺术包装
4、客户试听录音小样选择合适的配音员,剪辑师完成配音配乐、音效合成
5、剪辑师和动画师完成影片整体形象包装合成、输出送审片
6、客户根据影片创意脚本审片,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7、根据客户提出的具体审片意见,修改完善经客户同意输出成品片,客户签收
(转自网络文库)
⑹ 电影制作流程
答:电影制作流程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
3、选择导演演员
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 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广告和宣传海报。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⑺ 问电影的生产过程
一:基本过程如下:
剧本--导演--得到投资--组织拍摄团队--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可能贯穿始终)--上映。
二:流程分工:
电影公司或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商发行--院线上映--后期产品开发(长期)。
1.首先,目前中国电影业是以一些大的电影公司为主导,以导演为核心来运作的。每家电影公司基本上都有稳定合作的导演,比如新画面(张伟平)与张艺谋的合作;华谊兄弟(王中军)与冯小刚的合作等等。当然,还有大量的导演在有好本子会随时拿到投资。我国的各大电影制片厂因为体制等原因现在的制作能力和手笔已经大大的不如几家大的私营制作公司。几乎唯一例外的是中影集团(韩三平),国内最好的电影出品商之一,只要有好的剧本和导演,他是不吝投资的。经常合作的导演比如田壮壮、姜文、陈凯歌、顾长卫、陆川等,还有周星星同学的几部,包括现在吴宇森正在制作的《赤壁》就基本上是中影的投资。
2.应该说拍电影有点像做工程造房子,首先应该肯定是掏钱的人说了算,但是他既然有钱,就一定会找最好最专业的人来合作完成制作。其中,导演好似一切的核心,他是决定影片成败的关键。
3.剧本是导演首先要解决的第一问题,也是当下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好剧本难求。除过找现成的剧本或者小说等改编以外,张艺谋等还有经常合作的御用编剧,比如他和王斌的《英雄》、《十面埋伏》;冯小刚与刘震云,张国立与邹静之的长期合作等等。这些都没有定式,文化性质的工作就是这样,很少有按照原定剧本一字不差的拍摄完成。比如王家卫就是个极端例子,边拍边改,边改边拍,《2046》一拍几年。也有像杜琪峰这样的快枪手,制作速度较快。这里又有港台、国外和国内制作方式,发展程度等的巨大差别,先不讲了。
4.导演有了要拍的剧本,象这些名导是不愁资金来源的,有人大把投入。小导演就要看机缘了,基本上要去靠拉投资进来,是否拉到,能拉到多少,这些问题又牵扯演员阵容,商业回报方式等等各种因素,几方都要综合考虑利益分配和风险回报比例,最后做决定,和做生意是一个道理。
5.完成剧本,确认投资,影片立项后,导演开始建组,制片人(也就是掏钱的人,往往委派专业人士做具体的制片主任)也开始工作。这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导演负责影片出品的艺术质量,制片人负责整体统筹运营一个剧组,两人平等合作。当然,谁牛逼谁就强势一些,这是特例不多说了。
6.招募演员的情况更复杂,总的原则就是根据影片需要和导演的意愿来确定。金钱,个人关系等都是因素之一。电影学院高材生可以当演员,农民工也一样可以当演员,公开招考,联系经纪人,介绍,偶遇都是招募演员的方式,这是个人生百态齐聚的地方,没有定式。也有长期合作的范例,比如冯小刚和葛优,老张和他的谋女郎等等。
7.建组--各部门进组--开机仪式--拍摄--拍摄结束。这是个严密有组织的过程,每一天都意味着大量金钱的投入,各种电影专业人才和技术人员往往夜以继日的工作,太多细节不说了。
8.后期剪辑和制作也是由专业人员根据影片要求来完成,基本上由专业的后期制作公司在做。国外的电影好看,原因之一就是后期制作的技术专业,设备高端以及极高的职业技术水平。必要的话,有些国内影片也会拿到国外去做后期。当然,这个过程导演是一直参与并掌控的。
9.电影公司一般没有电影院。电影公司制作好影片--发行商--院线(也就是若干家电影院)--放映电影。票房收入根据一定比例分账。这是现在基本的发行放映模式。所以说,好电影,电影院也愿意多放几天。各家院线也都会去买好的影片进自己院线。也有直接卖给发行商的,这种情况较少。
10.中国比较有名的发行商由前面提到的新画面和华谊兄弟,即作拍摄也做发行,中影集团就不用说了,还有很多家。比较有名的院线比如新影联,太平洋院线,嘉禾院线等等,各地原来的地方电影发行公司和老电影院(地方院线)等基本都在发挥作用。
就这些,打不动字了,累死我。
⑻ 我想拍摄一部电影,需要的流程有哪些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
小成本电影基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下,中型制作电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万人民币左右,大制作电影成本在8000万元以上 。
国产小成本电影代表作《失恋33天》(约9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国产中型制作电影代表作《人在囧途之泰囧》(约3000-4000万人民币,不含宣传费用),好莱坞大制作电影代表作《阿凡达》(约6亿美元,不含宣传费用) 。
3、选择导演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 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由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就拿《强战世界》来说,早在电影放影4个月前电影的广告和宣传海报就已经出炉。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10、参加电影节
(8)老电影流程扩展阅读
前期制作
在前期制作(又称“前制”)时,必须将电影设计并规划完成,成立制片公司和制片办公室。整个制作计划要由插画家和创作艺术家进行视觉化,并制成分镜表。也会事先估计制片预算以控制拍摄电影所需要的花费。
制作人(Procer)将会雇用以下工作团队进行前制:
导演 Director - 主要负责电影中的演出部份,以及管理电影中的创意部份。
助理导演(或称“副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AD) - 管理拍摄计划表,负责电影拍摄的其他工作后勤协调部份。
演员导演 Casting Director - 负责寻找适合剧本的演员。通常都需要进行演员的试镜。主要角色必须很慎重的选择,通常都依据演员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的程度来决定。
场地管理 Location Manager - 必须寻找和管理电影的拍摄地点。大部分的电影都是在可以控制的环境下拍摄,例如制片厂的摄影棚(Sound Stage);偶尔有必须在室外拍摄的部份,就必须出外景。
制片经理 Proction Manager - 管理制作预算和制作计划。他/她也必须代表制片办公室,向制片厂的行政部门或财务部门报告电影拍摄的状况。
摄影指导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DOP) / Cinematographer - 负责电影的摄影部份。他/她必须和导演、声音导演(DOA)和助理导演(AD)合作。
艺术指导 Art Director - 负责管理艺术部门,要进行拍摄场景的搭设、服装设计,以及提供化妆和发型的服务。
制作设计 Proction Designer - 建立拍摄场景、服装、化妆和发型的的视觉外观和整体气氛、感觉。和艺术指导一起进行这些东西的制作。
分镜插画家 Storyboard Artist - 负责绘制图片,来协助导演和制作设计指导与制作小组沟通彼此的构想。
音效指导 Director of Audiography (DOA) / Sound Director (SD) - 负责整部电影音效的部份。他/她必须和导演、DOP和AD合作。
音效设计 Sound Designer - 创作电影所需的新音效。
作曲家 Composer - 创作新音乐。
舞蹈指导 Choreographer - 创作并编出舞蹈和动作,通常是在音乐剧中使用。有些电影也会有“武术指导(Fight Choreographer)”。
二、拍摄制作
在拍摄时电影已经被计划好了. 制片公司和制片办公室已经设立,制片人将雇佣以下一些人员:
导演、助理、制片经理、摄影导演、艺术导演、剧本作者、混音制作、音效制作、作曲人、动作编导
三、后期制作
影片编辑负责剪切影片. 运用现代视频技术,电影录像过程导致两个分类: 一个贯穿于整个电影, 另一种则混合着视频和电影片段.
在电影工作流程中, 原始胶片 (negative) 被冲印和复制到 a one-light workprint (positive) for 用于编辑和剪接.
拍摄技术:菲林拍摄、高清拍摄
⑼ 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详细流程
一、选择电影,在去电影院之前或到电影院后,了解现在上映的电影,选择出自己喜欢的电影。
二、购买影票,可以在网上购买,如猫眼、美团等,一般会比实体店更便宜一些,并到影院自助取票,也可以在电影院购买。需要零食或饮料也可以根据情况购买(一般影院不允许带不是影院售卖的饮品和零食)。
三、检票进场,同时会进行安检。观看3d电影时还会发眼镜,进入观影厅之前会有工作人员进行检票和安检,确保无人逃票和安全。
四、观影,退场。
电影票的样式也与进步紧密结合,油印、彩色印刷、热敏纸打印、电子票券,每次技术进步都在改变电影票。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
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9)老电影流程扩展阅读:
一、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现在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二、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
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三、电影票退改签
2016年前,电影票一直采取的是“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的销售方式,随着越来越多观众选择网络购票,再加上各大购票平台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用户。
2016年起,多家第三方售票平台相继上线电影票“退改签”业务,以提升观众体验。
2018年9月18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关于电影票“退改签”规定的通知》,要求各院线、影院投资公司、影院与第三方购票平台要完善电影票“退改签”规定,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履行对观众的告知义务,便于观众查阅和社会监督。
⑽ 求拍电影的详细流程
1、选择剧本
这是最重要的,一般是由制片人来选择剧本,但是也不缺乏导演来选择剧本的,但是导演在选择了一部好的剧本之后就要说服公司以及制片人来为他投资,但是在21世纪的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剧本改编权利的,如果他在开拍前希望改变剧本就必须经过公司上层董事会的批准。
2、资金
电影的成本不仅包括导演,编剧,摄像,演员,场景,拍摄,后期,食宿行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市场营销及宣传的费用,通常市场营销及宣传费用等于拍摄费用或1/2的拍摄费用。每部电影根据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成本电影,中型制作电影,和大制作电影。
3、选择导演演员
中国电影不会有选择导演这种说法的,在一部电影里导演说的算,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要对电影的质量负责还要对片场的其他方面负责,而国际电影制作中导演只需要负责好电影拍摄的任务。
在国际化的电影制作中是剧本选择导演,而不是导演选择剧本。 制片人在电影筹备时还要担当起选择演员的任务,在中国大陆这些都是由副导演来完成的。
4、明星阵容
在一部成功的电影中,不仅要有很棒的剧本,很好的故事情节,好的导演,最重要的是有大牌明星的参与,明星是电影中闪亮的焦点,也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5、组建摄制组
摄影组包括:场记、化妆、道具、灯光、美术、后期指导、跟组剪接。
6、电影剪接
在美国的商业电影中,导演是没有剪接权利的,都是由制片公司进行剪接,但是如果是一线导演的话,那就不同了。
7、发行商
商业电影中发行商和制片商不是一家,发行商是通过竞争来取得发行权,一部电影的好坏也可以通过看发行商来表现。
8、宣传方式
就拿《强战世界》来说,早在电影放影4个月前电影的广告和宣传海报就已经出炉。
9、电影国际发行
发放电影配音权,剪编权
10、参加电影节
(10)老电影流程扩展阅读
一般商业电影的制作,大致可分三个步骤:
一、拍摄前的工作,包括提构想、写故事、分场大纲、签导演、列预算、编剧本、看外景、找演员,以及决定制作小组的成员。
二、拍摄中的工作,即在导演的指挥下采密集作业方式进行,并由执行制片监督经费开销、拍片进度和一切行政事宜。
三、拍摄后的工作,包括剪接、配音、配乐、设计字幕、制作预告片,以及展开上片前宣传等。
在摄制过程中,导演应有详尽的分镜计划,并拟定拍摄顺序,以便在灯光变动、演员支配的压力下,求得快速之推展。对于摄影机、镜头的选择,灯光的陈置,剪接、配乐的安排,则须工作人员与导演密切配合,以达到所需之效果,故一部电影是群体的创作,也是导演在各种张力下暗藏个人视野的艺术品。
私人独资拍片限制少,只须根据片型(实验电影、剧情片或记录片)决定拍片方法。或是列出精细之分镜表,完全按照事前意图拍摄,达到尽量节省胶片之目的;或是无止尽的猎取满意镜头,再由事后的剪辑阶段理出清晰的脉络。这种影片,最符合个人创作欲求,更具陶冶心性、提升感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