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西安事变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西安事变

发布时间: 2022-04-26 06:39:01

⑴ 今天是西安事变70周年,1981年拍摄的同名电影谁还有较深印象

西安事变 (1981) 地区 中国大陆 色彩 彩色 对白 普通话 出品 西安 片种 剧情片 类型 情节片 题材 军事/历史/抗日战争 导演 成荫 编剧 成荫 郑重 摄影 陈万才 高洪涛 郑煜元 演员表 未按演员表顺序 古月......毛泽东 郭伟琳 ......赵荻 金安歌 ......张学良 吕复......彭德怀 孙飞虎 ......蒋介石 王铁成 ......周恩来 辛静......杨虎城 张菲......李克农 智一桐 ......杜重远 职员表 美术指导 卢广才 张子恩 化妆 李恩德 王希种 1935年,张学良、杨虎城去南京参加国民党'五全大会'。杨派进步人士田文浩与我党北方局南汉宸联系后,田来到杨虎城寓所,带来了我党发表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激起了杨的爱国抗日热情。 当时的张学良,正为陕北'剿共'失利,受到蒋介石的斥责而大为苦恼。后来,他到上海探望进步人士杜重远,倾吐了心中的苦闷。杜建议张与杨合作,并向他指出:出路就在西北!在延安,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正在研究我军东渡黄河抗日的军事部署,李克农回来报告张学良希望与我党接触、杨虎城完全同意《八一宣言》主张的消息。毛主席决定派人与杨虎城联系。 张、杨回到西安后,我上海地下党通过杜重远和李杜介绍丁力到张学良处。这时,杨虎城也秘密会见了毛主席派来的人,并收到了毛主席的亲笔信。蒋介石安插西北'剿总'特务李达权和郑广清一直注意张、杨的活动,密报南京。 东北军高福源团长被我俘虏后,深受我党抗日救国伟大方针的感召,表示要回去做张学良的工作。一天,张学良接到东北军王以哲军长的电话报告,我党派李克农与张学良见面。张偕同丁力一起去洛阳王以哲军部会见了李克农。事后,李克农向毛主席等领导汇报了张要求见中央领导的意见。 毛主席决定派周恩来在延安与张进一步会谈。'延安会谈'达成我党与东北军停火的协议,张还表示要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李达权和郑广清抓了张学良的赵副官,想弄清张飞往延安的内幕,但赵副官被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执法队搭救脱身。张为这事怒火中烧,下令抄了国民党陕西省党部。丁力建议张给南京发电报,了却此事。张、杨于此事中以诚相见,终于携起手来。 南京蒋介石接到张关于抄西安省党部请求'处分'的电报,被迫表示'不予追究'。参加军事会议的将领对蒋的'宽宏大量'迷惑不解。 1935年10月22日,蒋介石以'避寿'为名从洛阳转抵西安,下榻临潼的华清池。张、杨主动求见,以探虚实。杨已察觉蒋来意不善。当蒋约张个别见面时,蒋谴责张学良辜负了他的器重!张则不断'苦谏',被蒋拒绝,蒋严令张、杨全力'剿共',否则将采取断然措施。 此时,西安上万学生冲出中山门前来临潼请愿,蒋命令宪兵团对学生'格杀勿论'。一场血腥的屠杀即将发生。张学良赶到,力劝学生保持镇静,并保证以实际行动,答应学生的请求。 12月12日,张、杨被迫对蒋实行'兵谏',在西安、临潼两地同时进行。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活捉了蒋介石。张、杨互祝成功并决定一方面以'八项主张'通电全国,一方面邀请我党来西安共商解决事变。蒋被活捉的消息传到南京,军政部长何应钦与日本大使密谈后,以'拯救委座'为名,准备轰炸西安。宋美龄坚决反对,并戳穿了何企图取代蒋的阴谋。我党中央接受张、杨的邀请,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飞抵西安。 周恩来对张、杨全面阐述了我党关于和平解决这次事变的方针,又亲自面见蒋介石,不仅向他分析了我国国难当关头的局面,并且揭露了何应钦的灭蒋野心,蒋才不得不考虑何去何从。在我党和张、杨以及宋氏兄妹的三方面会谈中,达成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协议。 但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少壮军官得知张、杨同意在蒋不履行签字手续的情况下放蒋回南京,写了'抗议书',表示誓死反对。张学良看到'抗议书'后,匆匆亲自送蒋回南京,当周恩来获知这一消息赶到机场时,飞机已离开地面,周恩来对此深感遗憾。西安事变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影片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正面展现了西安事变这一重大事件的全貌。它的突破在于将宏伟的历史场景和事件的再现与生动的人物性格刻画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展现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又将这个包含看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影响的事件处理得脉络清晰、有条不紊,这些都通过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发展体现出来。 该片带有浓厚的纪实性、文献性,片中的环境与人物紧密交织,相互转化,从而为叙事和写人的有机结合奠定了基础。基于对现实主义的执着追求,该片对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等人物的塑造,都有突出的成绩,生动地表现了张学良的“帅”气十足、坦率热情和杨虎城的老成练达、大智若愚,对蒋介石形象的把握更是准确丰满,有一定的突破。

⑵ 西安事变电影演员表

1,金安歌饰:张学良。

2,辛静饰:杨虎城。

3,王铁成饰:周恩来。

4,孙飞虎饰:蒋介石。

5,赵登峰饰:朱德。

6,古月饰:毛泽东。

7,智一桐饰:杜重远。

8,朱可心饰:宋美龄。

9,胡庆汉饰:宋子文。

10,章非饰:李克农。

(2)老电影西安事变扩展阅读

《西安事变》剧情介绍: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9月末,张学良(金安歌饰)出任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副司令,率东北军奉命剿共,无奈战事不利,三个月内折损三师。同时陕西绥靖公署主任、后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辛静饰)厌倦连年内战,萌生退意,所部与红军呈互相观望态势。

蒋介石(孙飞虎饰)在东北军严重损耗的情况下未予及时支持,这让按蒋命令放弃东北、失土失地背负五年骂名的张学良失望莫名,张遂主动接触红军方面,并经过与杨虎城的反复试探,三方达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共识。

1936年秋,蒋介石挥军北上,同时亲临西安督战,在面临剿共与分调的选择下,张、杨二人决定兵谏蒋介石抗日,此即不久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⑶ 请问您知道《西安事变》这部电影是哪个年代的吗

《西安事变》为彩色宽银幕故事片;1981年摄制。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纪实性的表现方法,真实地反映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实活动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严格的史料依据。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典型化的关系。编导者注意把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细致的性格刻画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该片获得中国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孙飞虎)、最佳化妆奖(王希钟、李恩德)。
满意的话 选最佳哦

⑷ 影片《西安事变》中的两个主角人物分别是谁

电视剧版的

西安事变

编剧:郑重、成荫

导演:成荫

摄影:高洪涛、郑煜元,陈万才

主要演员:金安歌、辛敬、王铁成、孙飞虎、赵登峰、路希、朱可心、胡诗学(古月)。

该片以中国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为题材,歌颂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

影片以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纪实性的表现方法,真实地反映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实活动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严格的史料依据。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典型化的关系。编导者注意把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细致的性格刻画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该片获得中国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孙飞虎)、最佳化妆奖(王希钟、李恩德)。

希望那个可以帮到你!~!

⑸ 81年电影西安事变演员表

《西安事变》演员表 :

胡军
饰 张学良

刘交心
饰 杨虎城

唐国强
饰 毛泽东

刘劲
饰 周恩来

郑玉
饰 蒋介石

霍思燕
饰 赵一荻

郭柯宇
饰 谢葆真

姜南
饰 宋美龄

叶大鹰
饰 戴笠

徐雷智
饰 陈诚

丛林
饰 孙蔚如

管越
饰 冯钦哉

⑹ 电影《西安事变》观后感

西安事变的硝烟早已散尽,这段历史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但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巨大,我们不能忘记。若没有这次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不知要推后多少年。若没有这次事变,还会发生什么……
《西安事变》。总的来说,该剧依然秉承几十年来大陆主流观念对“西安事变”的评价,即认为该事件促成了国共合作全国抗日,“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不过,该剧不像以前的一些有关影视剧那样把蒋介石丑化成不堪入目的“卖国贼”,也不再把“西安事变”完全归结为张学良受共产党“抗日主张”的“感召”,这使它减少了一些与历史真相的隔膜。但另一方面,该剧仍然有意无意地隐去了一些至关重要的历史事实,比如共产国际在中共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转变中的关键作用,张学良、杨虎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决策最初是出自于一些长期隐藏在其军队中的中共党员和一些被称为“托派”的中共“左派反对派”,等等。因此,作为一部“历史剧”,它带给观众的“历史认识”仍然不免肤浅和偏颇。
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华北相继沦陷,红军三大主力长征后胜利会师。当时的形势是国难当头,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矛盾。 但蒋介石倒行逆施,顽固抱住“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不变,仍然调张学良和杨虎城的东北军、西北军继续“进剿”陕北延安的红军。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日渐渺茫,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兵谏“西安事变”。
以“大历史”观来看在“西安事变”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各方,其“历史逻辑”也清晰可见:蒋介石有着使中国真正统一的“雄伟抱负”,其在日强中弱的现实下是否真有“攘外”的决心暂且不说,但先“安内”以解除后顾之忧的策略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只是他缺乏了一点儿审时度势的眼光;中共高举“抗日”大旗自然是出于国家和民族的意识,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显然首先还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只不过其巧妙地将生存需要附着在了“国家大义”的口号之中;张学良,有“大少爷”的狂傲自大脾气,怀着杀父失地之恨,其亟欲以“抗日”洗刷“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和想开创自己的“新局面”的冲动自然强烈,蒋介石想单纯以“亲如父子”的感情驾驭他显然是过于自信了。由此可以说,当年国、共、张三方在“西安事变”舞台上的表演都有其“合理性”,这“合理性”既包括他们从各自思想理念出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也包含他们对自身利益的考量,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受“大历史”操纵的结果。
在剧中,胡军扮演的张学良英气、帅气、刚毅、果断、霸气,些许匪气,豪爽伟岸,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又不失儿女情长,想象当年的张学良似乎就应当是这样。杨虎城老谋深算,沉稳睿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蒋介石两面三刀、阴险狡诈。宋子文眼界开阔与大气沉稳,宋美玲外交风范与个人魅力,赵四小姐纯情温柔与坚贞不渝,陈诚聪明俊拔与唯命是从,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周恩来:“政治是无情的。”的确,张学良、蒋介石金兰之交,座上宾、阶下囚转瞬间,令人叹息和扼腕。张学良和杨虎城当时的悲壮和后来的命运又使人伤感,但我总以为,我们通过对“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研究,以史鉴今,从而对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发展方向有所思索,这却是十分必要的

⑺ 电影西安事变演员表

金安歌 饰 张学良

辛静 饰 杨虎城

王铁成 饰 周恩来

孙飞虎 饰 蒋介石

赵登峰 饰 朱德

古月 饰 毛泽东

智一桐 饰 杜重远

朱可心 饰 宋美龄

胡庆汉 饰 宋子文

章非 饰 李克农

郭伟琳 饰 赵媞

安瑞云 饰 高福源

王滨雁 饰 田文浩

董霖 饰 郑广清

修宗迪 饰 何应钦

戴宗安 饰 谢葆贞

吕复 饰 彭德怀

张家齐 饰 叶剑英

沙博理 饰 端纳

王心玉 饰 赵副官

韩援朝 饰 刘志丹

杨亚洲 饰 学生领袖

路希 饰 任弼时

绿川良泽 饰 由川樾茂

米百超 饰 徐海东

薛涛 饰 博古

李安泰 饰 张群

邹世福 饰 王以哲

吴天明 饰 守城门的排长

(7)老电影西安事变扩展阅读

主要角色介绍

张学良

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年轻气盛,风度翩翩,性情豪爽豁达,待人宽厚热情,讲义气,思维敏捷,有胆识,办事果断,敢做敢为。东北沦陷后,他一心要打回老家云,收复故土,洗雪国仇家恨,遂与杨虎城策动兵谏“逼蒋抗日”。但思想上受蒋蛊惑较深,政治上不够成熟,最终酿成了了陪蒋赴宁“负荆请罪”的悲剧。

杨虎城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他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将领,爱国爱民,耿直果敢,粗在有细,外柔内刚,大智惹愚,很有心计,做事深思熟虑,从不草率莽撞。他与红军早有友好交往,对蒋介石认识深刻,怀有戒心。

蒋介石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难当头,他却推行“既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坚持“剿共”。他既有纵横捭阖、刚愎自用的一面,也有满腹狐疑、口是心非的一面,政治上虚伪奸诈多变,善于玩弄权术、笼络人心。在被张、杨监禁后,他满腔愤怒和恐惧,表面上却故作镇静,虚张声势,摆委员长的架子。

周恩来

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作为中共代表与张学良接触,促使其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发生后赴西安谈判。他精明干练、机敏沉着,有力地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杜重远

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实业家,《新生周刊》主编。与张氏父子两代都有交情,是张学良极为敬重的挚友。他坦率、敏锐、睿智,不动声色而胸有韬略。当徬徨苦闷的张学良不远千里前来问计时,他晓以大义,令张学良坚定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决心。

宋美龄

蒋介石的夫人,极有政治头脑和心计。“西安事变”发生后,她坚决反对何应钦进攻西安的军事计划,戳穿了何企图取代蒋的阴谋,并亲率代表团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谈判。

⑻ 电影《西安事变》张学良扮演者

扮演张学良的是金安歌.《西安事变》为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
2006年拍摄,由叶大鹰导演的新版《西安事变》,张学良由胡军扮演。
电视剧《西安事变》则由孙红雷扮演张学良

⑼ 求《西安事变》1981年百度云视频在线观看资源,金安歌主演的

《西安事变》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RH4XUczBoRhwB70D2bLhvA

提取码: 5pe4

《西安事变》是成荫执导的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联合主演,于1981年上映 。

该片讲述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发动“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历史故事。

该片获得1981年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化妆奖。

⑽ 西安事变的电视剧电影现在有哪几部

有两部。
电影《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为彩色宽银幕故事片。西安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编剧:郑重、成荫;导演:成荫;摄影:高洪涛、郑煜元,陈万才;
主要演员:金安歌、辛静、王铁成、孙飞虎、赵登峰、路希、朱可心、胡诗学(古月)。
该片以中国现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为题材,歌颂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影片以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纪实性的表现方法,真实地反映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其中人物的真实活动和思想性格,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均有严格的史料依据。较好地处理了历史真实与艺术典型化的关系。编导者注意把广阔的历史背景与细致的性格刻画结合起来,成功地塑造了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几个典型的历史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真实可信。
该片获得中国1981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配角奖(孙飞虎)、最佳化妆奖(王希钟、李恩德)。

电视剧《西安事变》

一九三五年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我国的侵略。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蒋介石仍旧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张学良将军被迫“剿共”,因在陕北战场上屡遭失败,受到蒋介石的责难,于是急于寻求出路。在国民党“五全”大会召开期间,他与杨虎城将军分别通过进步人士杜重远和田文浩与我党有所接触。
从南京回到西安后,张学良通过被我军放回的原东北军团长高福源的关系,与我党周恩来同志在延安举行了会谈。张将军决定以民族存亡的大局来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此同时,杨虎城收到了毛主席派人给他送来的亲笔信。但是,他们的活动早就被蒋介石安插在西安的特务头子李达权、郑广清注意并对南京有所密报。
为了反击特务的猖獗活动,张学良下令抄了国民党陕西省省党部。此事促成了张、杨共同携起手来,也引起了正在南京主持解决“两广兵变”的蒋介石的震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初,蒋介石亲临西安,下榻于临潼华清池,张学良多次对蒋“苦谏”,均痛遭拒绝。蒋介石限他三天内答复是否继续执行“剿共”的命令,否则将他和杨虎城的东、西北军调离陕西。张、杨被迫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对蒋实行了“兵谏”,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我党受张、杨二位将军的邀请,派出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飞抵西安。周恩来从民族存亡的大局出发,说服了张、杨并使得蒋介石接受了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的解决,抗日战争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