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江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的含义
含义:美好的事物都模模糊糊不张扬,偶尔露真容。做人更得这样,谨慎从事,尽可能做的周全。
出处:江青《题照》
白话释义:江上有一座奇峰,平常都是深深埋在云雾之中,寻常时候人们看不见,但是偶尔显露出它的高大耸立。
注释:江青喜爱摄影,每有佳作。她还能写诗,曾经在一张庐山汉阳峰的照片上题了首诗,这似乎是人们知道的江青的唯一的一首诗。
赏析:诗是五言绝句,内容不俗。诗的内容显然是江青的自画像。唐人钱起《听湘灵鼓瑟》诗中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句子,这应是江青名字的出处。
江上有奇峰,当然就是江青自己了。"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显示出她的自命不凡,十分耐人寻味。
(1)李云鹤演过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这首诗以及上面那张庐山汉阳峰的照片都出自江青之手。
江青,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女。1929年春在济南入山东实验剧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个月后失去党的关系。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做过电影演员。1937年秋到延安,后恢复党籍,改名江青。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
1966年5月后,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理组长。在中共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70年1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宣传组副组长。
1973年8月任中共10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这首诗和照片,是江青最绝妙的自我写照。照片上的庐山汉阳峰,在江边弥漫的云雾中孤耸着一座山头,那便是江青的“形象”。
这是一首十分大胆的诗,也是江青留下的唯一一首诗。诗是写一座山的,照片上是一座直插云霄的山知,这一巍峨、美丽、端庄而又被低估了的山峰,不是别人,正是暗指江青自己。
在1974年夏,江青把这首诗和那帧照片通过别人拿给了《中国摄影》编辑部,指令该刊发表。诗署名“琅玡台”。当时,江青再三叮咛编辑部为她保密,对谁也不准说,特别是不能泄露作者的姓名。
1974年年底,把诗和照片交给《中国摄影》后,江青又突然把它撤回来。后来,她改了主意,把它们又送了回去。但是直到最后,她还是没有把它们刊登出来。
2. 毛爷爷几个孩子几个老婆有个呆呆的孩子是什么名字
4个老婆
第一个,是在农村包办的婚姻,有名无实的。
第二个,是杨开慧,你知道死在监狱里了。
第三个,是贺子珍,离婚了
第四个,是江青。
有九个孩子 岸英和岸青 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所生的三个儿子 1929年3月(长女)杨月花(原名毛金花),贺子珍在红军第二次打下龙岩时所生,后寄养在老百姓家里。1973年被找到,并确定身份。 1932年11月,贺子珍在福建长汀生下第五个孩子,取名毛岸红,小名毛毛。长征开始后,毛泽东夫妇把孩子交给毛泽覃和贺怡抚养,后毛泽覃牺牲,毛岸红下落不明。 1933年,贺子珍由于生育过密,加上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六子先天不足夭折了。 1935年2月下旬,贺子珍在贵州又生下一个女孩,这是毛泽东的第七个孩子,婴儿被送给当地的老乡,后下落不明。 1936年冬,毛泽东的第八个孩子在陕北保安出世,他亲自为孩子起名毛姣姣。1947年姣姣从苏联回国,在毛泽东身边上学,毛泽东给她起名为李敏。姓李,是因为毛泽东当时用李得胜的化名,单名敏,取自《论语》中的而敏于行”。 1938年10月贺子珍到达苏联莫斯科不久,又生下一个男孩。这是毛泽东的第九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十个月时,由于患肺炎不幸夭折。
3. 《春风吻上我的脸》当年是李云鹤唱的吗
《春风吻上我的脸》,这是由姚莉演唱的一首歌,收录于专辑《姚莉电影歌曲精选》。
其歌词如下:
春风它吻上我的脸
告诉我现在是春天
虽说是春眠不觉晓
只有那偷懒人人高眠
春风她吻上我的脸
告诉我现在是春天
虽然是春光无限好
只怕那春光老去在眼前
趁着这春色在人间
起一个清早跟春相见
让春风吹到我身边
轻轻地吻上我的脸
春风她吻上我的脸
告诉我现在是春天
春天里处处花争艳
别让那花谢一年又一年
(3)李云鹤演过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歌曲鉴赏:
这首歌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现了春天的深刻含义,歌词平淡中夹杂微妙,给人们变现了这样的意境:行走在春光明媚的湖边,春风拂面,春枝勃发,春意萌动,迎春花傲娇地站在路旁,小鸟恣意地在树上飞来飞去,湖水春盛,波光粼粼,迷人的春风吻上我们的脸颊。让我们想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整首歌充满着画面感,多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旋律非常优雅,也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4. 三十年代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叫李云鹤的是后来的江青吗
30年代有部电影,里面有个叫李云克的,是后来的江村吗?应该不是吧。是吧。
5. 山上有奇峰,锁在云雾中;平时看不见,偶尔露峥嵘 出自谁
出自——江青《题照》。
诗的内容是江青的自画像。唐人钱起《听湘灵鼓瑟》诗中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句子,这应是江青名字的出处。江上有奇峰,当然就是江青自己了。
"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颇自命不凡,颇耐人寻味。意为江上有一座奇峰,平常都是深深埋在云雾之中,但是偶尔显露出它的高大耸立。
毛主席离开北京不久,江青很快高升,是这个政权的第二人物。她写了一首很大胆的诗,配上自己拍摄的一幅照片,交给了《中国摄影》杂志的一位编辑。诗是写一座山的,照片上是一座直插云霄的山峰。这一巍峨、美丽、端庄而又被低估了的山峰,不是别人,正是江青自己!
江上有奇峰, 锁在云雾中。 寻常看不见, 偶尔露峥嵘。——“江”是指她的姓,这首诗摹仿了唐诗,同时也使人想起她在延安时取名“江青”以取代“蓝苹”的事情。
一首唐诗中说“江上数峰青”(藏头匿尾就是“江青”)。如批评家们后来说的,江青写这首“朦胧诗”时,不管她心中是否想到了毛泽东,它表明江青认为自己还没有赢得应有的喝彩。
(5)李云鹤演过的老电影扩展阅读:
江青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女。1929年春在济南入山东实验剧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个月后失去党的关系。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做过电影演员。1937年秋到延安,后恢复党籍,改名江青。
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
1963年起,以“京剧革命”为名,在文艺界煽动极“左”思潮。1965年,指使姚文元炮制《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又与林彪联合写成《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制造舆论。
1966年5月后,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理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在中共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为目的,同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勾结林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国大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最严重的损失。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江青进行隔离审查。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永远开除江青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以反革命集团首犯判处江青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198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作出裁定,对其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1991年5月14日自杀身亡。
6. 延安颂江青扮演者
《延安颂》江青扮演者是庄庆宁。
1、角色简介:
江青
演员:庄庆宁
江青191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被捕脱离党组织。抗战爆发后,江青到达延安,后与毛泽东结婚。
2、演员简介:
中文名:庄庆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水瓶座
身高:165CM
出生地:山东省
职业:影视演员
毕业院校:山东艺术学院表演本科
代表作品:电视剧《小井胡同》《妈祖》 电影《守望女》《遗梦西口》
3、电视剧简介:
《延安颂》是一部四十集的抗战历史电视剧,由宋业明执导,唐国强、马晓伟、郭连文、郑强、刘劲等主演。
这部电视剧高屋建瓴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十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过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以无以伦比的胆略和才识,呼唤引导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走向民族解放战争的光辉业绩。
7. 海鸥剧社的海鸥历史
海鸥剧社作为山东第一个革命红剧团体,为山东乃至中国的戏剧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在于艺术创新上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工作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改编为街头广场剧《饥饿线上》,并用方言到广大农村进行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海鸥剧社这出戏在北平由崔嵬和张瑞芳合作演出后,引起轰动,感动了全中国观众的心,成为抗日战争初期影响最为广泛、在全中国各地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剧目。
海鸥剧社是1930年在国立青岛大学成立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国立青岛大学在学校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了179人的学生请愿团,南下赴国民党所在地南京请愿,要求抗日。海鸥剧社是中共外围组织,在请愿失败后,地下党又通过海鸥剧社这种文艺形式,来进行唤起民众、宣传抗日的活动。该剧社由中共地下党员王林(王弢)、黄敬(俞启威)负责,成员有王东升、崔嵬、张福华和李云鹤(即江青)等十几个人组成。剧社的主要成员,在建国后成为作家、戏剧家和党的高级干部。当时,在中共领导下的上海《文艺新闻》,称国立青岛大学的海鸥剧社是“预报暴风雨的海鸥”。黄敬(俞启威)在“一二·九”运动中成为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建国初期任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长,后任第一任国家一机部部长、国家经委主任;王林是着名作家,解放后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崔嵬这位山东实验剧院的高才生,是剧社的导演和主要演员,解放后成长为着名的电影艺术家和剧作家,曾主演过《红旗谱》,导演过《青春之歌》和《海魂》等电影;李云鹤,就是上海时期的电影明星蓝萍、延安时期的江青。在剧团的演员中还有王东升、杜建地等人,他们当年都是山东实验剧院的学生。1932年6月30日,当时中共领导的左翼作家联盟的机关刊物《文艺新闻》用《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为题,热情报道、赞扬了这次演出。海鸥剧社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被《文艺新闻》称为“预报暴风雨的海鸥”。
1933年的春节,北风呼啸,冰封大地。在青岛崂山脚下的一个村头广场上,围满了衣衫烂缕的男女老少。一个卖艺的老头儿,手擎皮鞭,向因饥饿昏倒在地的女儿抽去——。目睹此状,人们无不气愤。这时,只见一位工人跑上去夺过老头手中的皮鞭,愤怒地说:“这孩子快要饿死了,你为什么还要打她。”老头流着泪说:“乡亲们哪!我们父女靠卖唱吃饭啊——。”在场的人们听后无不义愤填膺—这是青岛“海鸥剧社”在崂山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时的一个场面。演老汉的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崔嵬,演姑娘的就是李云鹤(江青),演青年的就是黄敬(俞启威)把话剧改编成街头剧,在农村演出,得从1932年冬天说起,当时陈鲤庭的一个反映人民群众抗日思想的话剧剧本《放下你的鞭子》从上海传到了青岛。剧社领导黄敬提出,下乡为农民演出,宣传抗日。他认为:到崂山去,既是为农民演戏,再是查看地形,还可以在山里建立抗日武装队伍。为了适应农村演出需要,剧社决定将话剧进行改编。改编的任务落到了崔嵬的肩上。他反复看了几遍以后,将其改编成适宜于农村街头演出的形式,取名为“广场剧”,语言也进行了改革,不用那种话剧腔,而是用当地的方言,剧名也改为《饥饿线上》。春节期间,黄敬同崔嵬、李云鹤、杜建地、赵星火、梁桂珊和李秀英等人带着简单的服装道具深入崂山农村,用当地方言为农民演出。崔嵬亲自导演和参加演出。
“七七”事变以后,崔嵬带着这出戏,演遍了大江南北,为宣传抗日,尽了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将话剧改编为街头剧,用土话为农民演出,这在青岛、山东乃至全国的戏剧史上都是开创性的,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此后,海鸥剧社相继演出了宣传抗日救国的话剧《一致》、《乱钟》、《SOS》、《婴儿的杀害》等。把话剧改编成街头剧,在农村演出,既是为农民演戏,更是为宣传抗日,以便在山里建立抗日武装队伍。国民党政府当局惧怕人民的觉醒,视“海鸥剧社”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933年夏,青岛市委遭破坏,黄敬被捕。崔巍、杨洛昆等人闻讯后都离开青岛避险,“海鸥剧社”被迫停止了活动,但她的革命精神却激励着有志之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而前赴后继地奋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孕育了海鸥剧社的重生。有着浓郁人文底蕴的海大校园又活跃起这样一支队伍,他们热爱话剧艺术、活跃于校园舞台,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剧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他们自然让人们追忆起30年代的海鸥剧社。1998年春,海鸥剧社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内复建,宣告了海鸥剧社的重生。
8. 江青的原名
<江青简史>(上)
江青,民国三十年代着名电影女明星之一,从以后经历看也可能是最着名的一个.原名李云鹤,
艺名叫蓝苹.在上海期间演出之余入过党,入过狱,闹过花边绯闻,星途受到影响,被公司解聘.
9. 江青生平介绍
江青(1914~1991)原名李云鹤。山东诸城人。女。
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首要分子。
1929年春在济南入山东实验剧院。
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个月后失去党的关系。
1934年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获释后以蓝苹为艺名做过电影演员。
1937年秋到延安,后恢复党籍,改名江青。
1938年与毛泽东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任全国电影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处长等职。
1963年起,以“京剧革命”为名,在文艺界煽动极“左”思潮。
1965年,指使姚文元炮制《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又与林彪联合写成《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制造舆论。
1966年5月后,任中央文革小组第一副组长、代理组长,解放军文革小组顾问。在中共第九次、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文化大革命期间,以推翻人民民主专政为目的,同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结成“四人帮”,勾结林彪反革命集团,煽动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造成10年之久的全国大动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最严重的损失。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江青进行隔离审查。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永远开除江青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1981年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以反革命集团首犯判处江青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1983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作出裁定,对其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原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不变。
1991年5月14日自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