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秋收起义电影剧情简介
剧情: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恐怖弥漫在华夏大地上空。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武装暴动。毛泽东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将暴动时间定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潘心源、陈志安走到张家坊,却被阎仲甫所设的哨卡拦住。几个团丁押着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泽东巧施妙计得以脱身,三人来到铜鼓镇工农革命军第三团集结地。秋收起义终于打响了。工农革命军一路攻下多处要害后遭到敌人包围,因敌强我弱,部队损失惨重。毛泽东思考局势,在会上指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我方应站稳脚跟,保存实力。随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前往敌人统治力量最为薄弱的罗霄山脉,建立苏维埃政权。部队终于冲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在战士的簇拥下明确了拉着队伍上井冈的部署,坚定地表示必将打倒蒋介石。
⑵ 秋收起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为了挽救革命,1927年7月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湖北、江西、广东4个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去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和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边区组织秋收起义。8月12日,由共产党员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和平江工农义勇队到达修水县城,并与8月下旬抵修城的通城、崇阳农民自卫军在本县山口统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余贲民任正副师长,下设4个团,1、4团驻修水,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卢德铭任总指挥,总指挥机关设在县城,修水地方党组织积极配合,发展武装,组织群众支持起义军。师部参谋长何长工、副官杨立三,根据前敌委员会指示,在修水设计并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9月9日,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起义部队在修水县城举起义旗,向长沙挺进。途经渣津,与收编的邱国轩第4团汇合,并攻克了敌人盘踞的朱陂厂,在进攻长寿金坪受挫后,返回修水台庄,后接毛泽东指示,挥师浏阳文家市,与2团和3团会合后,跟随毛泽东踏上前往井冈山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秋收暴动》 陈玉先
八七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8月18日,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改组后的湖南省委第一次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计划,成立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安源张家湾召开军事会议,讨论秋收起义具体部署。参加起义的主力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没有赶上参加南昌起义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新兵组建的),另一部分是湖南平江和浏阳的农军、鄂南通城和崇阳的部分农民武装、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等,共约5000人,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二、三团。起义前又收编一部分原黔军武装为第四团。卢德铭(原警卫团团长、共产党员)任起义军总指挥,余洒度(共产党员,后叛变投敌)任师长。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击,先后占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的龙门厂、浏阳的白沙、东门市等地。由于当时革命形势已处于低潮,敌强我弱,加上群众缺乏作战经验,起义军某些指挥员指挥失当,新收编的第四团在战斗中又临阵叛变,致使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9月14日,毛泽东在浏阳东乡上坪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攻打长沙的计划,命令第一、三团与第二团余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进入江西,沿罗霄山脉南移,以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在向南进军途中,处境十分困难,在江西省萍乡县芦溪又遭到敌人的伏击,总指挥卢德铭牺牲。9月29日部队到达江西省永新县的三湾村时进行了改编(即三湾改编):由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将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在政治上官兵平等。10月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即井冈山地区,得到当地武装袁文才和王佐的帮助,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比较,最明显的特点在于: 1、它不仅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2、它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3、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起义部队在农村中从小到大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后来各地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道路,是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的起点。 4、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铸就了人民军队的灵魂——永远听从党的指挥。 第一面军旗 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领导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一、四团在修水举行了着名的秋收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 1927年8月,我党领导的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奉党中央之命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得知起义军已退出南昌,便来到湘、鄂、赣三省交界的修水驻扎待命。 与此同时,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党中央积极准备湘、鄂、赣 秋收起义部分成员合影
、粤四省秋收暴动,8月底9月初,驻修(水)铜(鼓)警卫团、平(江)浏(阳)工农义勇队根据中央军事部“积极准备等待时机参加暴动”的指示,决定组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 9月初的一天夜晚,修水商会东厢房灯火通明,在师部参谋处一张宽大的八仙桌上,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长陈树华三人在制作军旗,他们反复比较、推敲,修改着,争论着,最后确定,旗底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星内的镰刀斧头代表工农,旗左边白色套管上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整体含义是: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武装。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 (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在毛泽东亲自领导下,秋收起义爆发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四团在修水吹响了革命的号角,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在古城修水高高飘扬。第二团、第三团在安源、铜鼓亦打响了暴动的枪声。从此,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了湘东赣西的辽阔土地,湘赣边界掀起了威震敌胆的金秋狂飚。
⑶ 秋收起义电影的主要内容一定要简洁
电影《秋收起义》根据秋收起义的史实创作,成功地刻画了革命初期的毛泽东形象,再现了他在决定中国历史命运的危急关头,没有执行中央关于攻打长沙的命令,毅然带着队伍历尽艰险奔上井冈山,建立起革命根据地,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之路的伟大历史过程,充分表现出毛泽东所特有的雄才大略、伟人风采,及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思想发展。
电影《秋收起义》获1993年度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节优秀成果特别奖等奖项。
⑷ 电影秋收起义过后接着是那部电影
电影秋收起义过后接着是电影《井冈山》
井冈山的剧情简介 :
1927年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向南转移,经过浴血奋战,毛泽东与朱德的部队终于1928年4月28日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⑸ 《秋收起义》出自哪个年代
【秋 收 起 义】(1927年9月9日 毛 泽 东、卢 德 铭 领导的武装起义)
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并称为三大起义。经过三湾改编后开始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我 党 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才此外还有:
《秋 收 起 义》(1957年 黎冰鸿 创作的油画)
《秋 收 起 义》(1993年 王霙 主演的电影)
《秋 收 起 义》(1973年 何孔德、高泉、冀小秋、陈玉先 创作的油画)
⑹ 《秋收起义》电影,谁是主要人物
我都是在这里看的,地址在附件中,只是连~接,从~来~不~发有毒
⑺ 一部反映秋收起义史实的经典影片
1.《怒潮》1963版
导 演:史文炽
编 剧:吴自立 未央 郑洪
主 演:张平 周凤山 关淑贞 刘秉章 翟春华
出 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故事梗概:
1927年湖南某县。继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之后,湖南于5月21日也爆发了马日事变”,大批的共产党员、工农群众和爱国志士被杀害,革命由高潮转入低潮。邱金是南乡农民协会主席,起初误认敌为友,不幸被捕,在屠杀时侥幸逃脱。复仇的怒火在胸中燃烧,他手执一把柴刀,要和敌人拼个死活,但因寡不敌众,身负重伤;幸被县特派员罗大成救出。罗大成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他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重新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和敌人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节节的胜利,鼓舞了群众。右倾机会主义者王怀志(中央特派员),大喊农民运动过火了,撤了罗大成的职,还要解散工农武装。罗大成后来壮烈牺牲,王怀志也遭到了敌人的毒手。值此革命的紧急关头,党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投降主义,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号召党和人民群众继续革命的斗争。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在湖南成立,领导了举世闻名的秋收暴动。在复杂的阶级斗争中,在党的帮助下,邱金从一个复仇主义者,成长为一个红色的指挥员,他响应毛委员的号召,领导工农自卫队,举行了暴动,最后,他带着暴动的部队,跟随毛泽东同志进入了井冈山地区。
这是一部较早运用电影艺术表现和反思党内不同思想和路线斗争的影片。它以1927年湖南农民革命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在血与火斗争中站立起来并汇人革命洪流的农民武装的成长过程。
对于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投降主义路线及其给中国革命带来的重大损失,影片以形象的力量予以批判和总结。它还以宏伟斗争场面的表现和细腻的心理刻划,从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了几位在复杂的斗争中经受洗礼的农民革命者的形象。该片音乐在烘托主题、创造气氛表现主人公内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其中的插曲颇具特色。
2.《怒潮》2004版
导 演:史文帜
主 演:周凤山
出 品: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出版社
故事梗概:1926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组织国民革命举行北伐,向统冶和分割中国的军伐发动进攻。在工农武装的支持下,北伐节节取胜。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却叛变革命,无数革命战士惨遭杀害。事实教育了黄维国。激于正义,他自愿投向共产党,参加了邱金率领的队伍。邱金高举战刀带领 农民队伍冲向国民党团部。
⑻ 跪求《秋收起义1993》百度网盘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王霙主演的
链接:
《秋收起义》
导演:周康渝
编剧:周康渝、骆炬、黄德明
主演:王霙、刘法鲁、李永田、王茜、姚刚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1993-05-01(中国大陆)
片长:109分钟
又名:AutumnHarvestUprising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一片白色恐怖弥漫在华夏大地上空。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武装暴动。毛泽东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将暴动时间定为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和潘心源、陈志安走到张家坊,却被阎仲甫所设的哨卡拦住。几个团丁押着三人走在山路上,毛泽东巧施妙计得以脱身,三人来到铜鼓镇工农革命军第三团集结地。秋收起义终于打响了。工农革命军一路攻下多处要害后遭到敌人包围,因敌强我弱,部队损失惨重。毛泽东仔细思考局势,在会上指出敌我双方实力悬殊,我方应先站稳脚跟,保存实力。随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前往敌人统治力量最为薄弱的罗霄山脉,建立苏维埃政权。部队终于冲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在几百名战士的簇拥下明确了拉着队伍上井冈的部署,坚定地表示必将打倒蒋介石。
⑼ 秋收起义电影的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暴动》
秋收时节,一声暴动。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的大旗飘扬在湘赣边界的上空。一场秋收起义,拉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帷幕,翻起了一个新篇章。
如果说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的相继叛变革命,使中国革命道路,一度走入绝境。而,八七会议,正确的抉择,又把中国领上了路,是革命的转折点,那么,秋收起义就是转折后的第一步,第一道弯,虽然这道弯拐的有些曲折,但毕竟是拐了,然后,就拐出了一片辉煌!
秋收起义,不是一个胜利,但却有比胜利还深远的意义。纵观当时中华大地的形势,再明显不过,国共相差悬殊,无论是军事革命地。城市中的国军是完全足以一举歼灭微弱的共军的。但,共军有弱,更有足以致国军以死地的优势。那就是,错了,勇于改正,并敢于走新路子,走别人不敢走但却会通向曙光的路子。
起义之初,获得不小的胜利,但实力在那,更何况还有不当的指挥,对革命来无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濒危之时,中国共产党毫不犹豫的发挥了她的优势。纠正错误的指挥,准确认知形势,转移路线,保存实力。即使再难再苦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了井冈山,奔向了未来革命的摇篮,奔向了唯一有可能重整旗鼓的青山。开始了伟大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多么的准确而重要!在当时的环境和形势下,任何一个细节或者决定都足以影响中国未来的道路。秋收起义最开始的成功,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提高了大家的士气,对革命从死气沉沉走向光明充满了希望;半路的失利,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给中共敲响了警钟,在城市中,与国军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而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共则发挥了她的巨大优势,从错误中走出来,擦亮眼睛,高瞻远瞩,毅然转道井冈山。从失利逐渐向曙光前进!
八十多年过去了,秋收起义的号角似乎还盘旋在中华大地的上空。那场转折,是不容易的,任谁也知道,它又是伟大的。在中国的革命道路乃至中国的发展历史之路上,都是无可抹杀的伟大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