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老电影出门挣钱的人
扩展阅读
小师姐大电影 2023-08-31 22:05:11
十大禁播韩国电影 2023-08-31 22:05:02
一个外国电影木瓜 2023-08-31 22:04:55

老电影出门挣钱的人

发布时间: 2022-03-05 21:29:28

1. 陈佩斯第一年上春晚是哪一年,演的什么,之后又演了什么

1984年,《吃面条》
小品
历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作品:

吃面条(1984年) 拍电影(1985年) 卖羊肉串(1986年) 狗娃与黑妞(1988年) 胡椒面(1989年) 主角与配角(1990年) 警察与小偷(1991年) 姐夫与小舅子(1992年) 大变活人(1994年) 宇宙体操选拔赛(1997年) 王爷与邮差(1998年) 警察与督察(警察慰问晚会) 陈小二乘以二 (2008年,实为北京电视台春晚)
电影
《南海风云》(1976年) 《猎字九十九号》(1978年) 《归心似箭》(1979年) 《瞧这一家子》(1979年) 《法庭内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门挣钱的人》(1983年) 《父与子》(1985年) 《二子开店》(1985年) 《少爷的磨难》(1986年) 《京都球侠》(1987年) 《傻冒经理》(1988年) 《游侠黑蝴蝶》(1988年) 《父子老爷车》(1990年) 《爷俩开歌厅》(1991年) 《临时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赚它一千万》(1992年) 《编外丈夫》(1993年)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年) 《太后吉祥》(1995年) 《好汉三条半》(1998年) 《防守反击》(2000年) 《戒烟不戒酒》(2011年)
喜剧短片
《两个小木匠》
陈佩斯
[1]《修路灯》 《木匠厨师》 《擦汽车》 《见利忘义》 《拳击比赛》 《献给王道乐土的厚礼》
仿古无声片
《奇妙的活动照相》 《骗人的匣子》 《袁大头外传》
电影拍摄系列
《电影烟火大师的喜剧》 《拟音趣话》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热点访谈系列
《热点访谈》 《流水作业》
广告作品
黑牛豆奶 立白(洗涤产品) 史丹利(化肥产品) 得利斯肉肠
其它
《一件小事》 《九六摇滚指南》 《哥们儿情谊》 《山外有山》 《暗恋黄花》 《照镜子》 《赶场》 《醉鬼回家》
电视剧
《考场》(1981年) 《无事生非》(1983年) 《火种》(1984年) 《狼穴》(1984年) 《敏的故事》(1985年) 《四重奏》(1986年) 《马路边》(1986年) 《火火寻宝记》(1986年) 《夫妻奏鸣曲》(1990年) 《飞来横福》(1994年) 《为了新生活前进》(又名我是乡巴佬)(1996年) 《同喜同喜》(1997年) 《扬州八怪》(1998年) 《给点阳光就灿烂》(2002年)
陈佩斯首次以帝王形象登场:《阿斗》。
舞台剧
《托儿》 《亲戚朋友好算账》 《阳台》 古装舞台剧《阿斗》 《老宅》
电影配音
《宝莲灯》:孙悟空 《花木兰》:木须龙 《超人特攻队》:衣夫人 《宝葫芦的秘密》:宝葫芦

2. 出门挣钱的人的拍摄花絮

陈百顺说,因为《出门挣钱的人》是“文革”后青海作家的第一部故事片,因此,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得到了省领导和省文化厅的高度重视。
一天,摄制组正在塔尔寺拍一个小集市场面,忽然一个声音传来:“省长来了。”大家循声望去,只见几个人来到摄影机旁,走在前面的一个中等身材、看上去精明强干的人,就是时任省长黄静波。黄静波省长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还观看了近两个小时的拍摄工作。老摄影师黄心一兴奋地说:“青海省政府和人民对摄制工作确实重视和支持。我拍了许多影片,省长亲临现场,这还是头一次。”
在青海湖拍摄的时候,当时主管文卫的副省长班玛丹增还专程前来探班,“记得那时天气很热,班玛丹增副省长还特意嘱咐我,一定要保证摄制组的住宿和吃饭问题。领导的关怀,支持与鼓励着摄制组的全体演职人员,大家干劲十足,保证了影片拍摄工作进展顺利。”
省长探班
上世纪80年代,青海电影文学创作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有专业作者挥笔写作,不少业余文艺爱好者也参与创作。其中,时为青海省话剧团编剧的陈士濂创作的《出门挣钱的人》,是我省在“文革”之后,被搬上银幕的第一部故事片。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青海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主动组织起来,出门挣钱却又不图钱,在一场新的生活激流中,经过较为曲折的矛盾冲突和斗争而凝结成真挚友谊和淳朴可爱的品格。外景绝大部分是在青海湖、湟源、日月山、麦秀林场、泽库以及塔尔寺等地拍摄,还大量融入青海‘花儿’、青海酒曲等文化元素,青海乡土气息十分浓厚。”当年亲历拍摄的陈百顺老人回忆道。
作为《出门挣钱的人》的编剧,陈士濂先生对3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陈士濂说,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电影剧本,缘起于1982年《青海日报》上刊登的一篇通讯员文章《还羊记》。
2011年12月29日,记者在青海省图书馆借阅了1982年5月11日的《青海日报》。泛黄的纸张,似乎还隐隐泛着油墨的馨香,通讯员张三元撰写的《还羊记》,生动记述了他在海晏县金滩公社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金滩公社岳锋大队的汉族社员鲍顺仑、常维俊等七人到默勒草原搞集体副业时,半路捡到了一群羊,他们不为金钱所动,没有丢掉劳动人民的本色和志气,不发“羊”财,最终费尽周折寻找到失主。
“文章讲述的事情很简单,但农民们在面对金钱诱惑时表现出的本色、朴实感动了我。于是,我到刚察、海晏等故事发生地,实地采访了《还羊记》的作者张三元,并寻访当事牧民。”陈士濂说。
回到西宁后,陈士濂开始动笔创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人人都想致富,金滩公社的牧民却丝毫不为金钱所动,一心只想着集体利益,我想通过我的作品来讴歌这种精神。”被感动的陈士濂文思泉涌,剧本的创作一气呵成。1982年10月,电影剧本初稿《狼与羊》写成,陈士濂把剧本寄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不久,北影厂通知他到北京修改稿件,之后,剧本被定名为《出门挣钱的人》,发表在《电影创作》1983年3月号。
这时,好消息传来,看了《出门挣钱的人》后,着名导演张郁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准备将剧本进行艺术再加工,拍成电影!
主人公原型在海晏
1984年4月,《出门挣钱的人》在全国放映,这是和演职人员艰辛付出分不开的,当年演职人员还清晰地记得这样几件发生在拍摄时的故事。不寻常的替身
青海湖畔的夏季很短暂,为了抢在草原由绿变黄之前拍完预定的镜头,时间之紧可想而知,不料此时一个重要的活道具——那匹菊花青马突然病了,别说是让它套车表演,就连能否活下去也说不准,怎么办?重新换匹马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唯一的办法就是给它找替身。千里草原,骏马成群,可要找到这样一匹既能套车又能让人骑乘,而且外形还要酷似的菊花青马,谈何容易!找马的同志立即分头驱车出发,在草原上来回奔波,但带回来的消息都令人沮丧,这时多亏几位热情的过路牧民,提供了重要线索,很快就找到了理想的替身。雨夜拍摄
8月初的夜晚,青海湖畔冷风飕飕,大家穿着皮大衣,准备拍摄“雨夜”这场戏,赶来支援拍摄的西宁市消防大队的两辆消防车和十多名消防人员,也正在忙碌地做着降雨的准备。
阴冷的草原漆黑一片,发电车、消防车的马达声划破了草原的宁静。负责照明的同志将灯光对准了帐篷和羊群时,“雨”哗哗地下起来,实拍就要开始。此时,被这种场面惊吓的羊群,突然没命地四处奔逃。大家顾不得冰冷的“大雨”从头上浇着,极力拦挡着。羊群愈加惊慌,乱冲乱撞,一位工作人员被羊撞了个仰面朝天,半晌爬不起来。副导演李少红像个愣小子一样站在“雨”里东奔西跑地指挥大家。扮演大保的陈佩斯更是身着戏装,在泥水中摸爬滚打。摄影师则不失时机地抢拍了许多十分逼真的镜头。
陈佩斯遇险
黄南麦秀林场,山势巍峨,风光秀丽,涧深林密,鸟语花香,清泉淙淙,草茂羊肥。摄制组的同志们却难得有许多闲情逸致去观赏山川景色,他们全神贯注地在紧张的工作中。
实拍开始了,地点选在麦秀山腰上。一片依傍着密林的草坡,尽头就是百丈悬崖,地势十分险要。为了将摄影器材运上去,还修了一条简易的路。
这天,陈佩斯正躺在马车车厢里表演,不知什么原因,菊花青马突然惊跑起来,如离弦之箭,直向草坡尽头冲去,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在这关键时刻,曾经上房撵鸽子,练就了上蹿下跳功夫的“二子”喊了声不好,随即来了个敏捷的鱼跃,飞身下了马车,说时迟那时快,马车被颠得散了架,翻倒在草坡上,离了套的马失去重心,冲到悬崖边,突然像被钉子钉住了,看着陈佩斯从地上爬起来,大家才出了一口长气。
银幕外的往事
1983年6月,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摄制组来到青海。当年在青海省文化厅电影处工作的陈百顺,接待并全程陪同摄制组,负责外联、后勤等工作。
2011年12月29日,陈百顺老人通过片片段段的回忆,讲述了那段被时光湮没的往事。在他的记忆中,摄制组堪称“群星闪耀”——“除了张郁强导演外,还有白穆、张雁、刘昌伟、王显、陈佩斯等知名演员,我省的藏族演员拉毛仙、诺日、康卓等也有机会与全国知名的导演、演员学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副导演的李少红也给陈百顺留下了深刻印象:“李少红当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分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在《出门挣钱的人》里,她任副导演,看起来文文弱弱的她,那时就已经显露出了非凡的才干和才气,她的组织能力和艺术才能已崭露头角。”经过不断历练,李少红成长为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女导演代表,拍出《红粉》《大明宫词》等电影电视剧作品,每每在电视上看到李少红的消息时,陈百顺都会想起30年前在青海湖边,那个扎着小辫、满脸认真的李少红。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白穆老师那时已经是全国着名演员,因为经常在影片中饰演反面角色,他精湛的演技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在影片中‘面目可憎’的他,生活中是那样的随和热情。在青海拍摄的四个月里,他从不喊累喊苦。记得有一次到昂思多拍摄时,因为连阴雨,河水暴涨,白穆老师乘坐的车突然在河水中熄火,花甲之年的他第一个跳进水里推车,丝毫没有大明星的架子。”言及此,陈百顺连连竖起大拇指。

3. 陈佩斯演过全部电影的名字

《南海风云》(1976年) 《猎字九十九号》(1978年) 《瞧这一家子》(1979年) 《法庭内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门挣钱的人》(1983年) 《父与子》(1985年) 《二子开店》(1985年) 《少爷的磨难》(1986年) 《京都球侠》(1987年) 《傻冒经理》(1988年) 《父子老爷车》(1990年) 《爷俩开歌厅》(1991年) 《临时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赚它一千万》(1992年) 《编外丈夫》(1993年)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年) 《太后吉祥》(1995年) 《好汉三条半》(1998年) 《防守反击》(2000年)
喜剧短片
《两个小木匠》 陈佩斯
[1] 《修路灯》 《木匠厨师》 《擦汽车》 《见利忘义》 《拳击比赛》 《献给王道乐土的厚礼》 很经典
仿古无声片
《奇妙的活动照相》 《骗人的匣子》 《袁大头外传》
电影拍摄系列
《电影烟火大师的喜剧》 《拟音趣话》 《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热点访谈系列
《热点访谈》 《流水作业》
其它
《一件小事》 《九六摇滚指南》 《哥们儿情谊》 《山外有山》 《暗恋黄花》 《照镜子》 《赶场》 《醉鬼回家》
电视剧
《考场》(1981年) 《无事生非》(1983年) 《火种》(1984年) 《狼穴》(1984年) 《敏的故事》(1985年) 《四重奏》(1986年) 《马路边》(1986年) 《火火寻宝记》(1986年) 《夫妻奏鸣曲》(1990年) 《飞来横福》(1994年) 《为了新生活前进》(又名我是乡巴佬)(1996年) 《同喜同喜》(1997年) 《扬州八怪》(1998年) 《给点阳光就灿烂》(2002年) 陈佩斯首次以帝王形象登场:《阿斗》。
舞台剧
《托儿》 《亲戚朋友好算账》 《阳台》 古装舞台剧《阿斗》 《老宅》

4. 陈佩斯演过一部抗日时期的电影 很搞笑 叫什么名字啊

没有吧……陈佩斯就演过:
1979《瞧这一家子》
1980《法庭内外》
1980《琵琶魂》
1982《夕照街》
1982《出门挣钱的人》
1985《父与子》
1985《二子开店》
1986《少爷的磨难》
1987《京都球侠》
1988《傻冒经理》
1990《父子老爷车》
1990《猎字99号》
1991《爷俩开歌厅》
1992《临时爸爸》
1992《赚它一千万》
1993《编外丈夫》
1993《孝子贤孙伺候着》
1995《太后吉祥》
1998《好汉三条半》
要是抗战电影很搞笑的那就当属潘长江他们演得那个举起手来了,超好看、超搞笑,建议LZ看看~
导演: 冯小宁
主演: 郭达 / 潘长江 / 刘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上映年度: 2005
语言: 简体中文 / 普通话
又名: 十面攻敌
剧情简介 · · · · · ·
我姥姥(刘薇饰)上学的年代正是闹鬼子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鬼子来抓爱国学生,而被抓走的学生又大多没有回来过。一天,姥姥被鬼子盯上,慌乱之中钻进大木箱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车。出站驶入山区时列车遭到游击队员袭击,队长将大木箱子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农夫(郭达饰),不想就遇到一队鬼子兵。巧妙地骗过搜查,农夫却被强令带路进入石桥村。
进入石桥村,村里老小都加入到解救的队伍中来。不仅如此,村里埋设的地雷、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农夫拉车的驴也都让鬼子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尤其是个“罗圈腿”(潘长江饰)。经过一天的巧妙周旋,姥姥和农夫配合打回村里的游击队员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

5. 陈佩斯拍过什么电影

电影
《南海风云》(1976年)
《猎字九十九号》(1978年)
《归心似箭》(1979年)
《瞧这一家子》(1979年)饰:嘉奇
《法庭内外》(1980年)
《夕照街》(1982年)
《琵琶魂》(1982年)
《出门挣钱的人》(1983年)

陈佩斯
《父与子》(1985年)饰:二子
《二子开店》(1985年)饰:二子
《少爷的磨难》(1986年)
《京都球侠》(1987年)
《傻冒经理》(1988年)饰:二子
《游侠黑蝴蝶》(1988年)
《父子老爷车》(1990年)
《爷俩开歌厅》(1991年)
《临时爸爸》(1992年)饰:陈总经理
《迷途英雄》(1992年)
《赚它一千万》(1992年)
《编外丈夫》(1993年)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年)
《太后吉祥》(1995年)
《好汉三条半》(1998年)
《岁岁平安》(1998年)[2]
《防守反击》(2000年)
《戒烟不戒酒》(2011年) 导演:朱时茂合作演员:朱时茂、英达、杨恭如、邬君梅、句号

6. 求陈佩斯全部电影,MP4,高清,谢谢

1979年与父亲陈强合演的轻喜剧《瞧这一家子》、
1980年的《法庭内外》
《夕照街》(1982年) 该片获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琵琶魂》(1982年)
《出门挣钱的人》(1983年)
《父与子》(1985年)
《二子开店》(1985年)
《少爷的磨难》(1986年)
《京都球侠》(1987年) 陈佩斯因饰演电影中的赵狐狸获1988年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傻冒经理》(1988年)
《游侠黑蝴蝶》(1988年)
《父子老爷车》(1990年)
《爷俩开歌厅》(1991年)
《临时爸爸》(1992年)
《迷途英雄》(1992年) 坑日题材
《赚它一千万》(1992年)
《编外丈夫》(1993年)
《孝子贤孙伺候着》(1993年)
其中《临时爸爸》、《编外丈夫》、《赚它一千万》、《孝子贤孙伺候着》为陈佩斯的电影公司投资拍摄。
《太后吉祥》(1995年)
《好汉三条半》(1998年)
《防守反击》(2000年)

7. 寻找一部电影(陈佩斯)

《孝子贤孙伺候着》
这个是简介
导演: 陈佩斯、曾剑锋
编剧: 王培公
摄影: 杨克
制片: 赵毅军
录音: 李伯江
美工: 原朝
作曲: 雷蕾

--------------------------------------------------------------------------------

孝子老陈在民政部门工作,负责宣传殡仪改革。他的老舅吃了一辈子红白喜事,不甘心断了财路,就找到姐姐陈老太煽风点火,陈老太最怕火葬,七十三寿辰愣说成七十四,怕触了阎王的霉头。寿宴上,女儿送来一口上好的棺材,老太太大喜。老陈也在母亲的逼迫下,同意土葬,想先混过去再说。谁知老舅又伙同风水先水给老太太算命。说来说去,为了免做孤魂野鬼,老太太同意按风水先生说的去做:钻进棺材,假死一回。然而呆在里边难受不说,出殡那天热闹得都乱了套。老陈将老舅们一个个都在电视上曝了光,出殡队伍又与一家娶亲队伍撞上了,这通乱哪……突然棺材里发出一声长叹,吓得人们四散逃走。陈老太这才明白过来,大摆大办,劳命伤财,不合算,于是决定火葬。她又爬进棺材,叫人开车直奔火葬场。老陈看到母亲悔悟,心中正在高兴,突然间回过神来,忙向火葬场追去——他妈还没死呢。